室內外回填土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4289
2022-10-08
8頁
981.50KB
1、一、施工要求本工程其室外回填土采用3:7灰土與素土回填,其中距地下室外墻800mm范圍內采用3:7灰土,距地下室外墻800mm以外范圍采用素土夯實。地下室外墻防水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外貼30mm厚擠塑聚苯保溫板作為保護層。根據設計要求,基坑周邊土方回填的材料800mm以內采用3:7灰土,800mm以外采用素土回填。本施工方法主要考慮灰土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項。二、施工安排2.1時間安排本工程回填土的施工時周期約為180天,根據總體時間安排,開始時間為2014年10月25日,結束時間為2015年4月5日。實際施工時間依據工程實際進度,作出適當調整,以適應工程總體施工進度。2.2機械及儀2、器安排序 號機械名稱單 位數 量進場時間1平碾臺12014年10月25日2蛙式打夯機臺33手推車輛54篩子個55鐵楸把156水準儀臺27環刀套58靠尺把2三、施工準備3.1材料和機具3.1.1土:本工程的回填土主要選用外運土。在使用前應先過篩,灰土用土的粒徑不得大于15毫米,素土用土的顆粒不大于50mm。其含水量應當滿足要求。3.1.2石灰:應當采用級以上的袋裝灰,含氧化鈣、氧化鎂越高越好,其顆粒不大于5毫米,不應夾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塊,或其他雜質,并且含水率不得過高。3.1.3施工機具:平碾、蛙式打夯機、手推車、篩子、鐵楸等;3.2作業條件3.2.1回填土施工的時間應在地下室外防水完成以后進行3、。同時,對基礎、地下室防水層、地下室墻體進行檢查,基槽內外架全部拆除并吊運抵基槽外,發現損毀及時修補處理,辦理完畢隱蔽驗收手續,方可進行回填施工。3.2.2回填前,基坑必須清理干凈,不得有積水、淤泥等雜物。3.2.3施工前根據工程特點,設計壓實系數,土料種類、施工條件等,合理確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圍。鋪灰土的厚度和夯實遍數等參數。本工程的灰土和素土最大干密度通過試驗來確定。3.2.4施工前,作好水平高的標志:在地下室外墻上每3米用彈出每次灰土的回填位置和水平標高控制點。3.2.5環刀取樣示意布置圖及回填段劃分見下:說明:以圖中所標示出軸號區域為劃分進行取樣3.2.6、回填順序:基坑北側FA段及東4、北側AB段肥槽回填土,從北門進土由大門處向東、向南,采用斜坡分層的方法逐步對基槽進行回填。基坑南側CD段及東南側BC段肥槽回填土,從甲方廠區進土由大門處向西側,北側,采用斜坡分層的方法逐步對基槽進行回填。基坑西側肥槽回填土,從西門進土由大門處向北側EF段,東側DE段,采用水平分層的方法逐步對基槽進行回填。在汽車入口處先回填出坡道,夯實后方可供運土車行駛,進行肥槽回填。運土車行駛時要緩慢行駛,嚴禁急剎車。四、主要施工方法4.1工藝流程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檢驗土質分層鋪土(3:7灰土與素土)、耙平夯打密實檢驗密實度修整找平驗收。4.1.1 填土前應將基坑(槽)底的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肥槽回填前,5、必須清理到基礎底面標高,將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漿、石子等雜物清除干凈。4.1.2 檢驗回填土的質量有無雜物,粒徑是否符合規定,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圍內(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準)。4.1.3 回填土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厚度為250mm;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4.1.4回填上每層至少夯打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窮夯相接,行行相連,縱橫交叉。并且嚴禁采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4.1.5回填土每層填土夯實后,應按南北肥槽每層回填土隨機取四點、東西肥槽每層隨機取兩點,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一層的鋪土。4.1.6修整找干:填土全部完成后,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6、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4.2施工要點:4.2.1回填土分段進行,首先組織肥槽的回填,進而回填房心。回填土施工應從最低處開始,水平分層分段回填,在分層分段處必須留設踏步槎,錯槎間距不小于1m。具體如下圖4.2.2外墻800mm內3:7灰土回填(體積比),800mm以外回填素土,具體如下圖:4.2.3回填土夯實:回填土太濕,同樣夯壓不密實,呈“橡皮土”現象,這時應換土重填。應防止回填不當造成的回填土下沉,虛鋪土超過規定厚度或夯實不夠遍數,甚至漏夯;基槽雜物、回落土清理不干凈,施工用水滲入墊層中等原因均可造成回填土下沉。4.2.4回填土的含水量符合規定7、(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準),土質量不符合要求不得回填。4.2.5由于外墻防水保護層采用30mm厚擠塑聚苯板,所以在離外墻200mm范圍內采用人工夯實,其它部位采用打夯機,以免破壞防水保護層和防水。五、質量要求及雨季施工要求5.1灰土的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要求,土質符合設計要求。5.2灰土的配料均勻正確,分層鋪攤的厚度符合施工要求,夯壓的遍數和密實質量符合設計要求,灰土表面無松散,不起皮。分層留槎的位置和方法正確,接槎密實、平整。5.3灰土回填施工時必須保證每層灰土夯實后都測定土的質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鋪攤上層灰土。在試驗報告中,注明土料種類、配合比、試驗日期、層數、結論、試驗人員簽8、字等內容。密度未達到設計要求的部位,均應有處理方法和復查結果。5.4認真做好計量工作,灰土拌合要均勻,含水量要有保證。5.5檢驗點數量:室內回填每50100m2不少于一個檢驗點,基槽每20m應不少于1個。取樣的垂直部位為每層土表面下23厚度處。夯打堅實的灰土聲音輕脆。5.6回填土配合比必須按交底要求施工、標高必須符合交底的要求。5.7回填土的壓實系數(密實度)必須3:4,灰土必須達到0.94,素土必須達到0.90。5.8回填土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實。取樣測定夯實后土的干土質量密度,其合格率不應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質量密度的最低值與設計值的差,不應大于0.08g/cm3,且不應集中。環刀取樣的方9、法及數量應符合交底的要求。5.9每層虛鋪土厚度不大于250mm。5.10基底的垃圾、雜物等必須清理干凈。5.11回填土表面必須確保平整。5.12土中不得含有有機雜質,使用前應過篩,粒徑不大于50mm,含水率在施工允許的范圍內,基層必須將積水、有機雜質、木塊等清理干凈。5.13外墻200mm范圍內采用人工夯實。5.14回填土必須分層夯壓密實,嚴格控制分層厚度、一夯壓半夯,是保證夯壓密實的有效措施,并在死角處用4根100100 mm木方捆在一起的木夯夯實。5.15基坑(槽)的回填土應連續進行,盡快完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應及時夯完已填土層或將表面壓光,并做成一定坡勢,以利排除雨水。5.16 施工10、時應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糟)內,以免邊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壞。六、成品保護措施6.1施工時,應注意保護定位樁、軸線樁、高程控制點,防止碰撞位移。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夜間有足夠的照明設施。 6.2對已完的砼結構進行妥善保護,尤其是邊角,其次砼應達到一定的強度,不致因填土損傷其結構,安排專人進行調度,不得碰撞。6.3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設有足夠的照明設施,防止鋪填超厚,嚴禁汽車直接倒土入槽內。七、安全文明施工要求7.1填土施工時必須佩戴好安全帽,防止上面墜物,并設專人看管。7.2基坑回填時,在回填點10米范圍內不得有人在坑下施工,并派專人在坑上檢查,堅決避免回填料傷人。回填土11、時注意邊坡是否有裂縫、滑動的跡象,一旦發現,立即停止工作,待處理后再繼續施工。7.3基槽回填時為串列工作制,前后間距不得小于10m ,房心回填時為并列工作制,左右間距不得小于5m。第一遍松土打夯時,不得強行牽拉。7.4蛙式打夯機電源電纜必須選用橡皮套電纜,長度不得超過50m,電源開關至電機段電纜應沿扶把穿軟管敷設固定,操作開關必須選用定向開關,并保證動作靈敏。7.5蛙式打夯機把手部位應絕緣保護,一機必須設兩人,操作人員、理線人員必須帶絕緣手套、穿絕緣鞋進行施工。7.6蛙式打夯機大皮帶輪及固定套不得軸向竄動,偏心塊必須連接牢固,發現異常現象,切斷電源,及時向工長匯報,以便維修保養。八、綠色施工要求8.1未回填的土及時覆蓋,防止揚塵。8.2回填土施工完后,要及時進行硬化施工,防止日曬雨淋。8.3回填完后應將土方堆放場地及作業面和運土途中遺灑的土清掃干凈。8.4適當的進行灑水,避免揚塵。8.5遇有四級以上大風天氣,不得進行土方回填、轉運以及其它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施工。8.6運送土方的施工車輛、機械設備的尾氣排放應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8.7,運送土方的車輛必須使用密封式車輛運輸。運送土方車輛離開施工現場前,必須在我施工現場出出入口處沖洗車輛,不得將泥沙帶出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