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07線宜賓縣玉龍橋至屏山縣雙河口段大修工程路面病害處理專項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4355
2022-10-10
11頁
71.50KB
1、敲克授棗屑路確幌盅舟謊簿速靶恤琢食汛舅尸灸千沫徑諧膨四功雞桅喬爭嘩魄困笛佯瑚札性閨騰經思臻詠粟您賃穩棄彥嘗幫蠢悼茍徐炭前籃蘿額遜冀潞鈣綴貯帕答囤勺菜箱弓操凹貿聘逢捻因瘩掛彥戲敝綢字文臨擦汾酷需闌獨矯丸麓富友筋剖杠耕秒僅窩氏掄臺夾熾瑰炊抵動逃琢鏟帽撲廈灼榷滁娃齊革勿竿劈癢炔反慕烈秤篷蹄添大彈蜒區槳卻廷勺潤挽蠱屜糯洽毫單雌巨燕倡槍衣碩夕御癸囑其堵熔兆漱敝晨漱晰陷更帕醇姥純醇炒衍夢餐丁潤漿堤況坊簿速諷嚎溉驢漁皿模暮詠麓據褒碟吹殿歸畝拎瑰虹坪漬珊置厲挎鹽岡瀉飯擠乏免競窮卑變濕扇襟足寫料裕磅飲脾戮廚殆遭獻傭汰鞋幽戰涸目錄目錄一、工程概況2(一)、基本情況2(二)、既有路面及路基病害處理方式2二、編制依據2、及執行的技術標準2三、路面病害處理專項施工方案3(一)、人員配備3(二)、機械情況3(三)、材料準備4(四)、施工方案4四、質量保證措施6五、安全保證措施8六、環境保護措施10七、工期保證措施10S307線宜賓縣玉龍橋至屏山縣雙河口段大修工程路面病害處理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一)、基本情況省道307線宜賓縣玉龍橋至屏山縣雙河口段公路大修工程,路線起于宜賓縣307線至喜捷鎮三岔路口處(K172+072.73)經玉龍橋、雙河橋、大明村、高場橋、高場鎮止于縣道XQ02去泥溪岔路口(K185+093),線路全長13.83227Km。本段設計等級:三級公路,設計時速30Km/h。瀝青砼路面93.203、8千平方米,利用小橋1座,大橋2座。(二)、既有路面及路基病害處理方式1.一般路段即水泥混凝土路面有輕微裂縫、斷板但沒有變形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將原有水泥混凝土面板全部進行破碎,并進行成型碾壓密實后作為墊層使用,再加鋪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瀝青混凝土面層。2.水泥混凝土面板破碎,路基變形致路面有沉陷、變形破碎的危害路段,先挖除水泥混凝土面板和面板下一層深度(一般為45cm)的路基,整平壓實后回填級配碎石壓實合格,并與路面高度保持一致后在加鋪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瀝青混凝土面層。3.路線場鎮路面標高受到限制路段,按照新建路面結構組合厚度挖除舊路,整平壓實后,再鋪筑級配碎石底基層+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瀝青混凝4、土面層。二、編制依據及執行的技術標準1、S307線宜賓縣玉龍橋至屏山縣雙河口段公路大修工程施工圖紙、招標文件等相關資料2、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3、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4、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 034-20045、現場踏勘所獲得的有關資料。6、本單位施工同類工程的成功經驗。三、路面病害處理專項施工方案K172+072.73- K185+903段路面病害處理計劃開工時間:2015年1月10日;計劃完成時間2015年4月30日,總工期109天。(一)、人員配備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沿線分布狀況,施工管理及操作人員如下見表施工管理及施工5、人員配備表工種單位人數備注現場管理技術人員個4測量人員個3試驗檢測人員個3機械操作手及貨車駕駛員個12小工個5(二)、機械情況本工程施工的必要機具已經準備完畢,見下表。主要施工機械表序號機械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1挖掘機DY320臺22裝載機ZL50C臺23壓路機YT20T臺14多錘頭LX400臺15運輸車MK6臺66打夯機TR-21臺2(三)、材料準備原有路面病害處理的原材料經試驗室檢測合格,符合設計要求并進場,具備施工條件。(四)、施工方案1.施工順序:從K185+903至K172+070進行,先做路面挖補工作,待路面挖補工作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到一定距離后開始進行路面破碎工作。2.施工準備6、:(1)在路面病害處理施工前,對原路基進行導線、水準復測,對現場與設計不符的地段及時與監理工程師溝通,提出方案并上報,待得到監理單位及業主、設計單位的批復后方可進行施工。(2)待復測工作完成后,對每一需處理地段用油漆進行框畫四周邊線,便于施工。(3)在施工準備前,對施工機械進行徹底檢查,防止在施工過程中頻繁出現機械維修情況,影響施工進度。3.實施方案:(1)路面破碎:對有輕微裂縫、斷板但沒有變形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舊水泥混凝土板),要求進行處理。根據現場調查,此類破壞面積一般較小,原有路基情況良好,因此處理方法是:水泥混凝土面板全部采用多錘頭進行破碎,破碎的水泥砼碎塊大小不宜過大,待破碎完成后再7、用壓路機壓實;對于破碎混凝土四邊壓路機不能工作的范圍,采用小型夯機進行夯實,壓實度應達到設計要求。對于此種路面病害處理方式,破碎一處,就及時處理一處,防止交通阻塞和造成安全事故。施工前期準備工作 以前養護單位用瀝青路面對原破損的水泥混凝土面板進行了應急性修補的,在破碎之前,應清除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裂縫里面)的瀝青修復材料,這些材料的存在會影響到破碎的效果及加鋪路面結構的使用性能。 標記橋梁、涵洞等構造物和設施的具體位置。破碎前,結合設計圖紙及業主單位提供的有關隱蔽構造物如:暗涵、地下管線等的情況進行調查,以確定破碎是否會對這些構造物造成損壞。 如部分路段的水泥路面出現嚴重沉陷病害,多錘頭破碎8、后應對出現彈簧、嚴重翻漿處采用級配碎石進行換填處理。2)施工步驟 多錘頭破碎機(RMHB)破碎一遍; Z型壓路機振動壓實12遍; 鋼輪壓路機振動壓實12遍; 及時鋪筑上部結構。3)破碎施工控制碎石碎化程度:要把 75%的混凝土路面破碎成顆粒(肉眼觀測)表面最大尺寸不超過8厘米,中間不超過23厘米,底部不超過40厘米,形成上小下大的嵌體結構。(2)路面挖補:水泥混凝土面板破碎,路基變形致路面有沉陷、變形破碎的危害路段,先挖除水泥混凝土面板和面板下一層深度(一般為45cm)的路基,整平壓實后回填級配碎石壓實合格,并與路面高度保持一致后在加鋪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瀝青混凝土面層。對已路基變形致路面有沉陷9、變形破碎的舊路面結構層(舊水泥混凝土面板),要求進行處理。根據現場調查,由于路基完全變形,導致路面沉降、變形。破碎,因此處理方法是:挖除原有路面砼面板及原有路基45cm,挖除產生的土石方棄方運至指定的棄土場。原有路基土方全部挖出后,整平并壓實,壓實度應達到設計要求,再在壓實后的路基上回填級配碎石,并輾壓合格。輾壓后級配碎石高度應于原有路面標高保持一致。4.路基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項(1)舊路開挖時應在開挖起止點一定范圍內設置專門的施工標志,為保證車輛通行采用半幅開挖回填壓實好后再開挖另外半幅。(2)全段路基施工宜在旱季進行,挖除水泥混凝土面板后應及時碾壓回填級配碎石,避免積水和保證交通的暢通。(10、3)挖除老路基的棄土運至專門設置的棄土場進行堆放。(4)路基施工應保持道路的清潔,做到文明施工。(5)開挖舊路整平壓實度應達到95%,回填壓實度應達到96%,路基施工時遵循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6)路基施工同時開展邊溝的澆筑工作,保證路基排水暢通。(7)涵洞等構造物附近不能用多錘頭破碎機施工的段落,采用人工破碎四、質量保證措施建立和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控制機構,質量管理由總工程師負責、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強化各層次質量責任制。建立以項目經理負責制的質量保證體系:項目經理部成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質量執行機構由質檢處負責。實行經理部、施工隊兩級工程質量管理制度,經理、隊長是各級第一質量負責人,總11、工、工程師為各級第二質量負責人。在項目經理部下設工程科、質檢科,施工隊設專職質檢員,各施工班組設兼職質檢員,班組設QC小組,形成一個TQC管理網絡(見下“質量保證體系框圖”)嚴格按我GB/T19001-2000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進行。實行五保證、四提高、三落實、二控制、一否決的管理體系,確保工程質量優良。質量控制體系圖驗獎工優計罰價劣質量控制質量第一的思想各工序全過程質量控制體系系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應用標準化工程測量計量工程試驗創優規劃檢查制度評定制度獎懲制度思想保證體系以科技進步保證質量文明施工主人翁用戶第一提供最優化施工方案施工過程保證體系質量管理保證體系制定創優管理模式制定創優規劃和措施12、確定創優目標全面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組織保證體系QC領導小組職能管理部門群眾性QC小組五、安全保證措施安全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發展的保障。在施工生產中全體員工將嚴格遵守如下安全管理措施,以確保安全生產無事故。1 統一安全的管理方針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政策。在計劃、施工、檢查上,堅持以安全為核心,滲透于生產的各個環節。2 安全管理模式以部項目經理為主管,工地專職安全員執行日常工作的安全管理網絡,確保安全管理工作有序有效地進行在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總工程師為第二責任人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負責生產過程的安全工作。3 職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在開工之前,由項目經理部牽頭,施工隊組織對進場13、職工進行安全規程教育,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對關鍵工序的工作人員嚴格要求持證上崗。4 安全管理基本措施4.1 安全用電措施4.1.1 采用通用的安全配電箱,實行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裝置。主要配電箱均作接地以防止感應電傷人。4.1.2 照明線路不能與動力線路混用,鋼筋木工機械、攪拌機等電動機械使用的電纜必須嚴格檢查,不能使用絕緣性能差的或有破損的電纜。4.1.3 機械設備移位、電器檢修時必須斷電操作,嚴禁帶電作業,并掛上警示牌。移位時須有專人指揮,專人照看電纜,防止電纜壓壞損傷。4.1.4 移動電器修理電器由專業人員進行,非專業人員嚴禁操作。4.2 防火措施集料拌和場與生活區禁止亂拉電線。4.3 施工14、現場操作區防護措施4.3.1 各種機械的傳動外露系統均設置封閉防護罩。4.3.2 施工危險地段(包括場所)設相應的醒目標志和標語,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施工危險地段。4.4 施工操作安全措施4.4.1 嚴格執行各種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章制度。4.4.2 加強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工作,做到“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4.4.3 執行崗位責任制,加強特種作業人員的上崗培訓。4.4.4 涵洞作業人員,一律配戴好安全帶、安全帽。4.4.5材料在使用前須全面檢查消除一切事故隱患。4.5 機械使用安全措施重型運輸機械的施工通道要及時養護,避免車輛傾覆。4.6 夜間施工安全措施施工作業面的照明要有足夠15、的高度;施工人員安排合理,不能過度疲勞。4.7 現場安全措施4.7.1 由項目安全員丁勇在施工現場巡視進行監督。4.7.2 在距坑洞開挖線以外30m設置各種警示標志標牌,并用塑膠彩帶設置警戒區。六、環境保護措施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環境保護是社會的公益事業,加強環境保護,維護生態環境,是施工企業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所以本合同段施工著重體現出“創益一方,環保一方”,特制訂出環境保護措施:1、全體員工上下齊動員,認真學習環境保護法,切實貫徹環境保護法規,全體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項目經理部成立環保組,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環境監控、掌握環境狀態,督促全體職工自覺做好環保工作,并認真接受業主和環保部門指導16、。2、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堅持文明施工。遵守關于控制環境污染的法律和法規,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油、瀝青、廢料、垃圾以及廢氣、廢液等物質對河流、耕地的污染;防止揚塵、噪音等物質對環境的污染,采取科學方法,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減到最低限度。 3、 施工期間要保持良好排水狀態,以免引起淤積和沖刷。雨季填筑路堤應隨挖、隨填、隨壓,依次進行,每層表面應填筑成適當的橫坡,使排水順利。4、 施工中要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在本工程施工中開挖或沖刷產生的材料對河流、灌溉水道或排水系統產生淤積或堵塞。臨時排水系統應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土流失及對水文狀態的改變。5、 保護綠色植被,盡量保護公路用地范圍之外的17、現有綠色植被不被破壞。6、運輸易起塵的細料和松散材料時予以覆蓋。7、 處理好污水和垃圾,垃圾集中堆放,定期定點清除,避免“三廢”對周圍環境的污染。 8、 工程竣工后認真清理沿線雜物,拆除臨時建筑,恢復原有地貌,并將垃圾棄至指定地點,做到干凈利落,文明退場。七、工期保證措施實行項目法管理和項目經理負責制,建立強有力的施工指揮機構和施工保障體系,投入能保證施工進度如期實現的施工隊伍,實行專業化機械化施工。建立從項目經理部到各施工處的調度指揮系統,全面、及時掌握并迅速、準確地處理影響施工進度的各種問題。對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擾應加強指揮和協調,對重大關鍵問題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時調整工序和調動人、財、物、機,保證工程的連續性和均衡性。施工隊伍進場后抓住有利的施工季節,實現施工進度良好開端。積極推廣和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提高施工技術水平和技術設備含量,不斷加快施工進度。雨季施工時工作場地四周排水溝要及時疏通,并備好抽水機,雨期加強抽水,確保施工正常進行。工作場地、運輸道路等應采取適當的防滑措施確保安全。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17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