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汕高速公路工程瀝青下面層層試驗段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4392
2022-10-10
14頁
86.50KB
1、一、編制依據1、薊汕高速公路(津濱高速津晉高速)工程路面工程施工招標文件和路面施工圖設計;2、工地現場考察所獲取的資料;3、我公司ISO9001質量體系、ISO14001環保體系文件;4、我公司相似工程施工中成熟的施工技術和管理經驗,及相關管理辦法;5、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6、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 B50-2006)7、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8、公路工程質量檢驗標準評定(JTG F80/1-2004)9、天津高速集團下發的瀝青路面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JGS F2015-02)10、天津高速集團標準化施工工法二、工程概況本標段為薊汕高2、速公路(津濱高速津晉高速)工程路面標,施工范圍為K21+526.743K41+500,全長19.973公里。本標段北起津濱高速公路,南至津晉高速公路,本標段包含薊汕高速公路主線和立交的瀝青路面工程,薊汕高速兩側輔道、津塘二線加寬段的瀝青路面拓寬、罩面工程及人行道恢復,薊汕高速公路的中央帶工程(含硬化鋪裝、側石及超高段排水)、薊汕高速公路路側瀝青攔水帶(側石)工程及邊部泥結碎石。三、分項工程計劃1、工程數量:510664m2。2、計劃工期:計劃工期為2015年7月20日至10月10日。3、試驗段工期:計劃2015年7月20日。4、試驗段地點: 路基4標 (主線左幅K32+238-K32+038,3、長200米、寬21-24米、共計1320噸瀝青混合料)四、試驗段目的和任務1、驗證生產配合比;2、根據瀝青路面各種施工機械相匹配的原則,確定合理的施工機械、機械數量及組合方式。3、通過試拌確定拌和機的上料速度、拌和數量與時間、拌和溫度等操作工藝。4、通過試鋪確定:攤鋪機的攤鋪溫度、攤鋪速度、攤鋪寬度、自動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藝;壓路機的壓實順序、碾壓溫度、碾壓速度及遍數等壓實工藝;確定松鋪系數、接縫方法等。5、提出生產用礦料配比和瀝青用量。6、確定施工作業段長度,制定施工進度計劃。7、全面檢查材料及施工質量。8、確定施工組織及管理體系、人員、通信聯絡及指揮方式。在拌和站應按標準方法隨機取樣,進行馬4、歇爾抽提試驗,并在瀝青混合料攤鋪壓實24小時后,按規范標準方法鉆芯取樣進行壓實度、厚度的檢驗。試驗路面完成后,寫出書面總結報告,報請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試驗段經檢查合格,得到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再進行大面積施工。五、組織機構圖項目經理部組織機構項目經理:牛曉宇項目總工李長城項目副經理張偉質量主管:羅玉強計量主管:李洪生試驗主管:孫 超測量主管:易 茗現場負責人:梁春濤安全主管:王 波材料機械主管:許波項目書記趙亮六、施工組織1、人員組織進場人員一覽表序號工種名稱人數備注1技術員72測量員43機械操作工185司機306壯工402、機械配備:見施工設備報驗單3、材料:見材料報驗單4、具體人員管理分配:5、現場技術負責人:張永彬攤鋪厚度負責人:羅玉強攤鋪速度及碾壓順序、次數負責人:梁春濤試驗檢測負責人:孫超、賈虎平整度檢測負責人:趙子博測量負責人(放線、松鋪系數、鋼支撐):易茗、趙博、張志亮七、施工前準備1、材料準備:,碎石由4種粒級規格的骨料組成,按10-30mm、10-20 mm、5-10mm、3-5mm分級;其中10-30mm、10-20 mm、5-10mm、3-5mm選用河北玉田產優質碎石集料,0-3mm機制砂選用天津仁合建嶺路橋工程有限公司,礦粉為天津仁合建嶺路橋工程有限公司,瀝青為天津海泰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70號A級瀝青,所有材料檢測報告附后。2、現場準備:在經監理工程師檢測高程、6、寬度、縱橫坡度、邊坡、平整度和彎沉均符合要求,做好透層和下封層的水泥穩定碎石上基層上施工攤鋪。施工前將封層表面的浮子、泥土、雜物等徹底清掃干凈。 3、主要機械設備:序號設備名稱功率或產量數量狀態備注1瀝青拌和樓瑪蓮尼4000型1臺良好2攤鋪機戴納派克3臺良好3雙鋼輪戴納派克3臺良好4雙鋼輪九井3臺良好5膠輪壓路機徐工30T3臺良好7水車10t2臺良好8運輸車40t30臺良好4、測量準備:控制點、水準點復測完成,其成果已上報監理批準。測量儀器備有索佳(SOKKIA)SET2130R全站儀一臺,萊卡-NA2水準儀一臺。以上測量儀器全部標定,精度符合要求。攤鋪用的鋼釬、鋼絲拉線等器具已準備齊全。5、7、試驗檢測及配比:委托天津市國騰公路咨詢監理有限公司試驗室做材料及目標配合比試驗,已出具12cm密集配瀝青碎石(ATB-30)目標配合比設計報告,并已得到監理工程師批準,目標配合比設計為:材料種類 礦料規格(mm)最佳瀝青用量(%)最佳油石比(%)理論最大相對密度馬氏密度10-3010-205-103-5機制砂礦粉3.72.5992.485比例(%)3820832833.57配合比報告附后。6、試驗段生產配合比對拌和樓熱料倉的各檔材料進行篩分試驗,按照目標配合比級配進行生產配合比調試,生產配合比級配要貼近目標配合比,允許在1%范圍波動,以確定各熱料倉的材料實際比例,供拌和樓控制室使用,同時反復調8、整冷料倉進料比例已達到供料平衡,并取目標配合比設計的最佳瀝青用量、最佳瀝青用量0.2%等3個瀝青用量進行馬歇爾試驗,確定生產配合比的最佳瀝青用量。生產配合比馬歇爾技術指標應與目標配合比接近。7、拌和樓設備調試和檢測在生產之前,對拌和樓設備進行全面調試;對電子稱進行標定;對各冷料倉上料速度進行調整和確定以達到供料平衡;安裝避雷安全裝置。8、在試驗段開鋪前由項目部技術負責人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八、施工方法瀝青混凝土采用間歇式瀝青混泥土拌和樓出料,帶巖棉保溫的大噸位自卸汽車運輸,下面層采用3臺攤鋪機成梯隊攤鋪,采用掛鋼絲繩、傳感器走鋼絲控制高程及厚度,兩臺攤鋪機之間走劃杠,壓實采用雙光鋼輪壓路機9、與輪胎壓路機組合碾壓。A、面層施工工藝流程框圖:溫度測控檢查驗收運輸攤鋪碾壓橫縫、接頭邊角處理檢查驗收下承層清掃、沖洗下承層泥土雜物下面層灑布透層、下封層中、上面層灑布粘層油混合料拌和取樣檢測骨料配合比、油石比溫度測控說明:混合料在拌和過程中要隨時進行檢測,并及時調整,以避免有花白料、結團、和嚴重的粗細料分離現象。B、混合料拌和1、拌和溫度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及目標配合比要求進行溫度控制,偏差應控制在設定溫度的3內。2、拌和時間普通瀝青混合料的拌合時間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時間不少于5s10s),對于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時間不宜少于60s(其中干拌時間不少10、于10s)。瀝青混合料拌和應調整瀝青、礦粉添加的延遲時間,確保瀝青先于石料接觸,添加瀝青中途才開始添加礦粉,是所有集料顆粒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并確保瀝青混合料的拌和均勻。3、拌和計量控制根據生產配合比確定的各熱倉料比例,輸入電腦控制系統,拌和過程中,嚴格控制各種材料稱量準確。4、混合料出廠檢測瀝青混合料出廠時應逐車檢測瀝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溫度,記錄出場時間,簽發出料單。5、拌和過程注意事項嚴格按照試驗時提供的配比通知單準確配料。溫度較低時,適當提高集料加熱溫度以保證出料溫度。礦粉倉應配備正動裝置,以防止礦粉起拱。含水量過大的細集料(5%)禁止使用。C、混合料的運輸1、運輸車輛使用20t以上自卸汽11、車。運料車車廂兩側及底板有保溫設施。運輸車輛的車廂應嚴密干凈,底部平整,涂刷隔離劑并防止隔離劑積聚。每次卸料后,安排專人檢查,車廂內必須保證卸料干凈,防止剩余的料硬結。2、裝車順序裝車時,運輸車前后移動,按前、后、中順序多次裝滿,每裝一次移動一個位置,以減少離析。3、運輸車輛的保溫運輸車車廂頂部采取苫布+棉被雙層保溫措施:先在混合料頂部蓋1層苫布,再蓋1層棉被。到達施工現場后,在等候卸料及卸料時只掀開棉被,苫布一致覆蓋,以減少混合料溫度損失。4、運輸車卸料運輸車在卸料時,將車倒至距離攤鋪機前20cm30cm處停車,嚴禁撞擊攤鋪機,掛空擋輕帶剎車靠攤鋪機推動前進,等待指揮人員指揮卸料,卸完料后迅12、速駛離。D、混合料攤鋪1、攤鋪前準備工作檢驗驗收下承層各項技術指標合格,清掃表面雜物、沖洗灰塵,沖干、吹凈。攤鋪前1天,噴灑透層、下封層或粘層油并封閉交通,以免破壞或污染。測量放樣攤鋪下面層時,采用接觸式傳感器走鋼絲的控制方式。施工前恢復中線,直線段每10m設一樁,平均曲線段每5m設一樁。根據測量放樣的位置,每10m或5m打一根鋼釬,鋼釬固定后,測量固定橫板外側端部頂標高,作為控制標高(設計標高+虛鋪厚度+施工高度),用緊線器拉緊鋼絲繩,然后,掛在已固定好的橫板端部外側,鋼絲繩掛號后,在施工前應進行標高復測,以避免人為造成的各種標高偏差。松鋪系數按照以往的施工經驗進行虛鋪厚度的控制數值為1.213、5。攤鋪中面層,上面層時,采用非接觸式平衡梁控制方式,施工放樣只需控制平面輪廓或放出導線即可。在攤鋪面上控制好攤鋪厚度和橫坡度。2、攤鋪機使用參數的選擇及調整(1)攤鋪前,對攤鋪機熨平板的寬度,拱度,仰角進行調整,保證熨平板的幾何工作性能。(2)對熨平板前緣與分料螺旋的距離以及分料螺旋的高度進行調整;分料螺旋吊架兩側安裝反向葉片;分料螺旋長度不小于攤鋪寬度的90%。(3)在攤鋪機分料螺旋前方加裝彈性橡膠板作為前擋板,將離地間隙調為最小。(4)對振搗梁振幅和頻率進行調整,保證初始壓實度不低于85%。3、瀝青混合料攤鋪(1)攤鋪速度控制在2.5-3米/分鐘以內。底面層攤鋪速度控制在2米/分鐘以內,14、中面層攤鋪速度控制在2.5米/分鐘以內,表面層攤鋪速度控制在3米/分鐘以內,滿足“攤鋪用時大于碾壓用時”的原則,保證碾壓作業緊跟攤鋪作業。在4級大風以上天氣不進行瀝青施工。(2)要求運輸車輛對攤鋪機持續不斷供料,做到緩慢、均勻、不間斷攤鋪。(3)攤鋪的混合料未壓實前,施工人員不得進入踩踏。如局部離析,需在現場主管人員指導下,允許用人工找補或更換混合料,缺陷較嚴重時應予以鏟除,并調整攤鋪機或改進攤鋪工藝。(4)當采用兩臺或三臺攤鋪機實施攤鋪施工時,靠中央分隔帶側攤鋪機應在前,兩臺攤鋪機攤鋪層的縱向接縫,采用熱接縫,避免出現縫痕。(5)攤鋪機應調整到最佳工作狀態,調好螺旋布料器兩側的自動調位器,并15、使料門開度、鏈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轉速相匹配。螺旋布料器內混合料高度應不小于分料螺旋的2/3高度,熨平板的擋板前混合料的高度應在全寬范圍內保持一致,避免攤鋪層出現離析現象。(6)松浦厚度及時檢測和調整。攤鋪前0.5h1h就應對熨平板預熱和加溫,使其溫度不低于100.(7)施工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攤鋪機就位時應使熨平板前緣和路面橫向接縫對齊,為保證攤鋪時初始攤鋪溫度,開機時應先攤鋪最后到達的運輸車輛。攤鋪機因故障或等料時應將預熱器打開,停機超半小時或料溫低于100應立即抬機做橫向接縫。攤鋪加寬位置時,應采用3臺攤鋪機同時攤鋪,其中1臺宜為熨平板具有伸縮功能的攤鋪機。提前關注天氣預報,在4級16、以上大風天氣、氣溫低于10以及陰雨天不得進行瀝青混合料攤鋪作業。E、混合料碾壓1、在碾壓過程中要嚴格貫徹“緊跟、慢壓、高頻、低幅”原則,由低到高、由內向外進行碾壓;嚴格控制碾壓速度和碾壓遍數,嚴防過壓,造成粗集料棱角的破壞。2、嚴格按照試驗段確定的碾壓工藝進行碾壓施工。3、碾壓時應將驅動輪朝向攤鋪機;嚴禁突然改變碾壓路線及方向;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行,不準剎車制動。壓路機折回不應處在同一橫斷面上,應成階梯狀。4、碾壓前,應在碾壓段落前段鋪設土工布,鋼輪壓路機在彩條布上不開振動前后走幾遍,以清除鋼輪上的泥土、鐵銹等,防止污染面層。5、碾壓過程中為防止粘輪,對雙鋼輪壓路機,噴灑或涂刷含有隔離劑的水17、溶液,噴灑應呈霧狀,用量以不粘輪為度。對膠輪壓輪機,涂刷少量隔離劑或防粘結劑,并先到高溫區碾壓使膠輪盡快升溫。膠輪壓路機膠輪外圍宜加設圍裙保溫。6、瀝青混合料碾壓按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進行,各階段應設置明顯標志,便于司機辨認。對松鋪厚度,碾壓順序,壓路機組合,碾壓遍數,碾壓速度及碾壓溫度應設專崗管理和檢查,使面層做到既不漏壓也不超壓。對于混合料類型不同,所采用的碾壓方式也不同。碾壓方式、碾壓速度等應符合下表要求。瀝青混合料面層碾壓速度和碾壓方式(AC、Superpave混合料)壓路機類型初壓速度(km/h)復壓速度(km/h)終壓速度(km/h)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鋼輪壓路機1.5-218、32.5-3.552.5-3.55輪胎壓路機-3.5-4.58-鋼輪振動壓路機1.5-2)(靜壓)5(靜壓)4-5(振動)8(振動)2-3(靜壓)5(靜壓)結構層混合料類型碾壓方式碾壓溫度要求表面層SUP-13初壓采用鋼輪壓路機緊跟攤鋪機高頻低幅去振回振碾壓3遍(2min內完成),復壓上膠輪壓路機緊跟鋼輪壓路機碾壓3遍,形成鋼輪和膠輪的交替碾壓,最后由鋼輪壓路機收光靜壓2遍。初壓溫度不低于170終壓溫度不低于110中面層SUP-13初壓采用鋼輪壓路機緊跟攤鋪機高頻低幅去振回振碾壓3遍(2min內完成),復壓上膠輪壓路機緊跟鋼輪壓路機碾壓3遍,形成鋼輪和膠輪的交替碾壓,最后由鋼輪壓路機收光靜壓219、遍。初壓溫度不低于170終壓溫度不低于120底面層ATB-30初壓即上膠輪壓路機碾壓3遍(2min內完成),復壓鋼輪壓路機緊跟膠輪壓路機高頻高幅去振回振碾壓3遍,最后由鋼輪壓路機收光靜壓2遍。初壓溫度不低于160終壓溫度不低于90H、接縫處理1、縱向接縫(1)采用兩臺攤鋪機成梯隊聯合攤鋪時,應采用熱接縫。前后兩臺攤鋪機距離應控制在5m-10m,在前部已攤鋪混合料部分留下30c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高程準面,并有5cm-10cm(2)左右的攤鋪層重疊,進行跨縫碾壓。上下層縱縫應錯開20cm以上。(3)當縱縫為冷料時,宜采用預熱拼接技術施工。現場施工準備:預切頂面深度2cm,清掃,沖洗和吹凈等清理后,20、將乳化瀝青用毛刷均勻刷在接縫面上。攤鋪機設備改進,安裝加熱系統,通過預加熱噴槍對接縫處的冷縫部位進行均勻的加熱。碾壓,初壓先采用鋼輪在距接縫30cm左右,對新鋪面層上進行前靜后振1遍,然后再跨縫碾壓,其碾壓速度為2km/h,復壓、終壓同初壓。2、橫向接縫(1)瀝青面層應采用垂直平接縫。(2)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開2m以上。用6m直尺沿縱向檢測平整度,中、下面層間隙5mm,上面層間隙3mm。(3)接縫前,下承層需清掃干凈,保證接縫處干燥,須在接縫處涂抹改性乳化瀝青,以增加新舊瀝青混合料的粘合力。3、開放交通待混合料路面碾壓完成并自然冷卻,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特殊情況下需21、提前開放交通時,可灑水冷卻降低混合料溫度。G、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保證措施:a加強對所有進場材料、成品、半成品檢驗,對所有擬用于工程的材料,必須堅持嚴格的檢驗制度,認真把關,一切以試驗指標為準,不合格材料不能入場。b在鋪筑前,要將下承層表面徹底清掃干凈,對有松散的部分預以鏟除,用鼓風機將松散部分、橋頭、邊角等處吹干凈,保證上下層之間沒有任何軟弱夾層。c瀝青混凝土上面層采用浮動橫梁法施工,保證面層厚度,提高平整度。d禁止施工車輛在成型結構層上行駛,在不可避免時限制車速,保證成型結構層表面不遭破壞。e優化施工方案,積極與科研單位及大專院校協作,充分應用新工藝、新技術,配置最優良的施工設備,使工程質22、量達到國內領先水平。f重點把關,強化工地試驗,增加檢驗頻率。在施工安排上避免冬、雨季施工,注意收集氣象資料,以便合理安排施工進程。確保工程質量。2、質量檢查a基本要求a)瀝青混合料的礦料質量及礦料級配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b)瀝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項指標應符合圖紙和施工規范要求。c)嚴格控制各種礦料和瀝青的用量及各種材料和瀝青混合料的加熱溫度。d)拌和后的瀝青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無粗細料分離和結團成塊現象。e)攤鋪時應嚴格掌握厚度和平整度,細致找平,要注意控制攤鋪和碾壓溫度,碾壓至要求的密實度。b檢查項目a)原材料的質量檢查:包括瀝青、粗集料、細集料、填料。b)混合料的質量檢查:23、油石比、礦料級配、穩定度、流值、空隙率、殘留穩定度、混合料出廠溫度、運到現場溫度、攤鋪溫度、初壓溫度、碾壓終了溫度;混合料拌和均勻性。c)面層質量檢查:厚度、平整度、寬度、高程、橫坡度、壓實度、橫向偏位;抗滑、滲水系數、彎沉檢測。瀝青混凝土面層實測項目項次項目規定要求或允許差檢查頻度和方法1壓實度(%)試驗室標準密度的97%;最大理論密度的93%;試驗段密度的99%按附錄B檢查,每200m測1處2平整度(mm)1.2平整度儀:全線每車道連續按每100m計算IRI或IRI(m/km)2.0最大間隙h(mm)-3m直尺:每200m測2處10尺3彎沉值(0.01mm)符合設計要求按附錄I檢查4滲水系24、數70ml/min滲水試驗儀:每200m測1處5抗滑摩擦系數符合設計要求擺式儀:每200m測1處;橫向系數測定車:全線連續,按附錄K評定構造深度鋪砂法:每200m測1處6厚度(mm)代表值總厚度:設計值的-5%上面層:設計值的-10%按附錄H檢查,雙車道每200m測1處合格值總厚度:設計值的-10%上面層:設計值的-20%7中線平面偏位(mm)20經緯儀:4處/200m8縱斷面高程(mm)15水準儀:每200m測4個斷面9寬度(mm)有側石20尺量:每200m測4個斷面無側石不小于設計值10橫坡度符合設計要求3處/100m3、外觀鑒定表面平整密實,無泛油、松散、裂縫、粗細料集中等現象。表面無明25、顯碾壓輪跡。接縫緊密、平順。面層與路緣石及其他構筑物銜接平順,無積水現象。瀝青面層內部及表面的水要排除道路面范圍之外,路面無積水。九、其它注意事項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工地氣溫低于10時,不進行試驗段施工。2、注意對試驗段取得數據的記錄和整理,通過對數據分析達到試驗段目的和任務,做好試驗段總結報告上報監理工程師批準。3、在試驗段施工前,對全體參與施工人員進行全面安全教育,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施工過程中認真按照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執行,杜絕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試驗段安全順利的施工。4、操作人員必須根據作業條件的要求,佩戴安全帽、穿著工作服和使用其他防護器具。5、派專職安全員對施工機械進行管理,對危險區域進行防護,施工用電方面派專職電器設備操作人員管理。6、貫徹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分組負責,分片負責,事事有人負責,時時有人負責,把安全工作貫徹到各個生產環節,并與施工隊伍簽定安全合同協議,明確責任。7、注重施工現場環境保護,隨時進行灑水防塵,減少施工作業產生的灰塵污染。8、設置施工現場標識,施工現場入口處設置文明施工標牌,在運輸線路上設置相關交通警示標識。9、現場施工人員一律佩帶胸卡,掛牌上崗,自覺接受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