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牌樓廣場項目抗浮錨桿技術方案及施工組織設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4399
2022-10-10
13頁
107.50KB
1、四川永合實業公司紅牌樓廣場項目抗浮錨桿方案及施工組織設計審 定:審 核:編 制:目 錄1.前言11.1工程概況11.2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11.2.1地形、地貌特征11.2.2氣象概況11.2.3地層結構21.2.4場地水文地質條件21.3設計依據22.抗浮錨桿方案設計32.1抗浮錨桿方案選擇32.2抗浮錨桿設計計算32.2.1抗浮錨桿設計軸向拉力值的確定32.2.2抗浮錨桿鋼筋截面面積的計算42.2.2錨桿長度42.3抗浮錨桿設計簡述62.3.1 施工方法與特點62.3.2錨桿設計62.3.3抗浮錨桿數量的計算62.3.4防腐、防銹措施72.3.5抗浮錨桿的檢測73.施工方案設計73.1施工工2、藝流程73.2操作過程及技術要求73.3錨桿的制作84.施工組織設計84.1施工管理主要人員配備情況84.2勞動力計劃94.3施工設備94.4施工進度計劃94.5施工用水、用電計劃105.質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05.1質量保證措施105.2安全生產措施105.3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11.前言1.1工程概況四川省永合實業公司投資興建的紅牌樓廣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紅牌樓,主樓1015層,高50m,三層地下室,地下車庫區域設置抗浮錨桿。本工程0.000絕對標高503.00m,地下室A、B頂板標高分別為487.80m和488.60m,建議抗浮水位標高499.00m。本工程地下室基礎柱網間距為8403、0mm8400mm,擬采用梁板式筏板基礎,梁為“井”字梁布置,梁間距為2800mm,板厚估計為300mm500mm。本工程地下室整體開挖,在裙樓部分設置抗浮錨桿。設計提供的設計參數如下:地下室A抗浮面積為12200.00m2,浮力凈力反力值為62.50kN/m2;地下室B抗浮面積為10280.00m2,浮力凈力反力值為54.50kN/m2。該工程由中營都市與建筑設計中心設計,中國建筑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勘察。1.2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1.2.1地形、地貌特征擬建場地位于成都市紅牌樓,緊靠川藏公路。擬建場地地形較平坦。地貌單元屬岷江II級階地。1.2.2氣象概況成都地區氣候溫和,降水豐沛,水網密布,4、土地肥沃。素有“天府之國”之稱。據成都氣象臺多年觀測資料,成都地區多年平均氣溫為16.2,極端最高37.3,極端最低-5.9;多年平均降水量947.0mm,日最大195.2mm;蒸發量多年平均值1020.5mm;相對濕度多年平均值82%;多年平均風速1.35m/s,最大風速為14.8m/s(NE向),瞬時最大風速為27.4m/s,主導風向為NNE向,出現頻率為11%;年日照時數為12001300小時,日照最小年份只有960小時。1.2.3地層結構根據根據地勘單位提交的巖土工程勘察中間資料,擬建場地分布的地層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層(Q4ml)和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層(Q4al+pl)組成。本5、場地各巖土層的承載力特征值主要參數建議值詳見表1.2.3。巖土的工程特性指標建議值表1.2.3地 層編 號土 層名 稱重 度(kN/m3)壓 縮模 量Es(MPa)變 形模 量Eo(MPa)粘聚力C(kPa)內 摩擦 角()承載力特征值fak(kPa)2粉質粘土205.5/20161403粉 土195.0/15121205-14中 砂18/8.0025120稍密卵石21/24.00353205-2中密卵石22/30.00406005-3密實卵石23/42.00458001.2.4場地水文地質條件根據地勘資料,該場地內地下水類型主要為上層滯水和孔隙型潛水,地下水主擬建場地內的地下水類型為上層滯水6、和孔隙潛水組成,上層滯水主要賦存于填土內,受生活用水和大氣降水的補給;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第四系砂卵石層中,受大氣降水和地下水逕流補給,水量豐富,地下水靜止水位埋深為6.00m左右,變化幅度約在2.00m左右。砂卵石土滲透系數K值建議取20m/d。1.3設計依據紅牌樓廣場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成都紅牌樓廣場抗浮范圍示意圖(華森建筑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巖土錨桿(索)技術規程 (CECS22:2005);成都地區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50/T5026-2001)。2.抗7、浮錨桿方案設計2.1抗浮錨桿方案選擇根據設計要求和本工程的特點,本工程抗浮錨桿擬采用以下方案:錨桿采用鋼筋;錨桿平面位置布置在梁、柱下,橫向間距為2800mm,縱向間距為1680mm(詳見標準柱抗浮錨桿平面布置圖);錨桿鋼筋的預留筋錨入基礎梁中,不設置錨頭。2.2抗浮錨桿設計計算2.2.1抗浮錨桿設計軸向拉力值的確定根據設計提供的設計參數和我院的抗浮錨桿布置方式,單根錨桿的軸向拉力設計值如下:地下室A單根錨桿的軸向拉力設計值2.80m1.68m62.50kN/m2294.00 kN地下室B單根錨桿的軸向拉力設計值2.80m1.68m54.50kN/m2256.36kN2.2.2抗浮錨桿鋼筋截面8、面積的計算本錨桿屬永久性錨桿。根據巖土錨桿(索)技術規程 (CECS 22:2005)7.4.1條,按下式計算配筋量:KtNtAS fyk式中:AS錨桿鋼筋截面面積(mm2); Kt錨桿桿體的抗拉安全系數,取1.6;Nt錨桿軸向拉力設計值,地下室A取294kN,地下室B取256.36kN; fyk錨筋抗拉強度標準值,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表4.2.2-1,本工程采用III級鋼,取400kN/mm2;根據以上計算公式和計算參數,計算結果如下:地下室A:鋼筋截面面積:AS1176mm2。配筋根數:當采用28III級螺紋鋼時,nAS/A=1176615.75=1.91,取9、n2。地下室B:鋼筋截面面積:AS1025mm2。配筋根數:當采用25III級螺紋鋼時,nAS/A=10254912。2.2.2錨桿長度根據巖土錨桿(索)技術規程 (CECS 22:2005)7.5.1條規定,抗浮錨桿錨固段長度可按式5.2.1及式5.2.2進行估算,并取其中的較大值。KNtLa (7.5.1-1) DfmgKNtLa (7.5.1-2) n dfms式中:K錨桿錨固體的抗拔安全系數,根據巖土錨桿(索)技術規程 (CECS 22:2005)表7.3.1條,永久性錨桿取2.2;Nt錨桿軸向拉力設計值(kN),地下室A取294kN,地下室B取256.36kN;La錨桿錨固段長度(m10、),fmg錨固段注漿體與地層間的粘結強度標準值(kPa),根據成都地區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51/T5026-2001)表11.4.9,取250kPa;fms錨固段注漿體與鋼筋間的粘結強度標準值(kPa),根據巖土錨桿(索)技術規程 (CECS 22:2005)表7.3.1-3,取2000kPa; D錨固體直徑,取0.15m; d鋼筋的直徑;采用2根或2根以上鋼筋時,界面的粘結強度降低系數,取0.75;錨固段長度對粘結強度的影響系數,根據巖土錨桿(索)技術規程 (CECS 22:2005)表7.5.2,取1.40;n鋼筋根數,取2。根據以上計算公式和計算參數,計算結果如下:地下室A:根據式11、7.5.1-1,La3.92m;根據式7.5.1-2,La1.75m。二者取大值,La3.92m。因卵石層為松散無粘結介質,根據經驗,應將錨桿頂部1m范圍考慮為無效錨固段。故抗浮錨桿設計長度為5.00m。依據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范,預留在基礎里面的鋼筋長度為35d=0.98m。地下室B:根據式7.5.1-1,La3.42m;根據式7.5.1-2,La1.71m。二者取大值,La3.42m。因卵石層為松散無粘結介質,根據經驗,應將錨桿頂部1m范圍考慮為無效錨固段。故抗浮錨桿設計長度為4.50m。依據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范,預留在基礎里面的鋼筋長度為35d=0.785m。2.3抗浮錨桿設計簡述2.12、3.1 施工方法與特點根據擬建場地的地質條件,錨固段全部錨入卵石層,桿體直徑150mm;孔內置入鋼筋,回填礫石并經壓漿錨固,把錨桿頂搭接段鋼筋與基礎配筋焊接牢固,最后形成直徑約150mm的抗浮錨桿。2.3.2錨桿設計根據抗浮錨桿設計計算,抗浮錨桿設計簡述如下:錨桿布置在梁、柱下,橫向間距為2800mm,縱向間距為1680mm;抗浮錨桿錨固體直徑150mm,地下室A錨桿長度5.00m,地下室B錨桿長度4.50m;地下室A:錨桿鋼筋采用2根28的III級螺紋鋼,依據巖土錨桿(索)技術規程 (CECS22:2005),預留在基礎里面的鋼筋長度為35d=0.98m。錨桿鋼筋的預留筋錨入基礎梁中,不設置13、錨頭,基礎梁的寬度滿足結構要求即可。地下室B:錨桿鋼筋采用2根25的III級螺紋鋼,依據巖土錨桿(索)技術規程 (CECS22:2005),預留在基礎里面的鋼筋長度為35d=0.785m。錨桿鋼筋的預留筋錨入基礎梁中,不設置錨頭,基礎梁的寬度滿足結構要求即可。抗浮錨桿平面布置詳見抗浮錨桿平面布置圖,結構詳見抗浮錨桿大樣圖。2.3.3抗浮錨桿數量的計算地下室A地下室A抗浮面積約為12200m2,每根錨桿的抗浮面積為2.80m1.68m,考慮基坑邊緣影響,地下室A抗浮錨桿數量為2703根。單根錨桿長度為5.00m,則錨桿預計長度為13515.00m。地下室B地下室B抗浮面積約為10280m2,每根14、錨桿的抗浮面積為2.80m1.40m,考慮基坑邊緣影響,地下室B抗浮錨桿數量為2322根。單根錨桿長度為4.50m,則錨桿預計長度為10449.00m。2.3.4防腐、防銹措施根據巖土錨桿(索)技術規程 (CECS22:2005)永久性錨桿須進行防腐、防銹處理。該工程拉桿材料采用III級熱軋鋼筋,鋼筋應除油污、除銹。在桿體與基礎連接部位采取焊接方式處理,使桿體與基礎牢固、緊密連接。2.3.5抗浮錨桿的檢測 根據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范(CECS22:94),本工程抗浮錨桿須進行基本實驗和驗收試驗。基本實驗錨桿數量不少于3根,最大試驗荷載不超過鋼筋強度標準值的0.8倍。加荷方法為循環加荷,初始荷載15、宜取Afptk的0.1倍每級荷載量宜取Afptk的1/10。驗收試驗錨桿數量應取錨桿總數的5,最大試驗荷載為錨桿設計軸向拉力值的1.5倍。3.施工方案設計3.1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孔成孔記錄孔深度下III級熱軋鋼筋 填礫拔管壓力注漿二次補漿質量自檢基礎施工。3.2操作過程及技術要求(1)測量放孔:由我公司配合總承包單位施放。(2)成孔:采用哈邁YXZ70型錨桿鉆機跟管鉆進。成孔時孔位準確,鉆孔垂直,孔深符合設計要求并及時做好成孔深度記錄。(3)清孔:成孔后及時清孔。(4)錨桿制作:按照設計要求制作錨桿。(5)下錨桿鋼筋:在鉆孔完成且清孔后,將制作好的錨桿和注漿管下入孔中,要求下至設計深度,誤差不16、超過10cm。(6)填礫:鋼筋下入孔中并固定后,在鋼筋周圍填入68mm礫石,直至孔口。(7)拔套管:填完礫石后開始拔出套管,拔管時應保證鋼筋不隨管拔出。(8)灌漿:通過灌漿管進行壓力灌漿,采用P.o32.5水泥按水灰比為0.5:1配制純水泥漿。要求第一次灌漿至漿液返出地面為止,再間隔5分鐘左右觀察如孔內漿液低于地面10cm時應進行第二次壓力補灌漿,直至漿液穩定。(9)質量檢查:當第二次壓漿完畢30分鐘之后,再對漿液面、鋼筋的制安進行檢查,如有異常立即糾正,如無異常該錨桿施工結束。(10)基礎施工:基礎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把錨桿上部彎折段鋼筋與基礎配筋焊接牢固(該部分工作由土建單位完成)。3.3錨17、桿的制作(1)材料:地下室A采用2根28III級熱軋鋼筋,地下室B采用2根25III級熱軋鋼筋;(2)長度:地下室A為5.00m,地下室B為4.50m;(3)安裝:安裝時按平行對稱排列鋼筋,把鋼筋、箍筋以及對中支架焊接牢固。4.施工組織設計4.1施工管理主要人員配備情況項目主要管理人員配備 表4.1職 務姓 名職 稱項目經理于長久工程師技術負責人沈 澤高級工程師質檢員鄭德彬工程師施工員敖兵工程師安全員于長久工程師材料員劉六平工程師測量員何宗榮工程師4.2勞動力計劃勞動力需用計劃表 表4.2序號工種名稱人數1電工12錨桿鉆工243鋼筋工84錨固砂漿制作、灌注技工125普工304.3施工設備為了盡18、可能地減少污染,我院在本工程中投入最先進的機具設備,空壓機采用電動空壓機,錨桿機采用性能好,最新購置的機具,投入的機具詳見表3.3。擬用設備一覽表 表3.3設備名稱型號廠家數量現狀位置錨桿鉆機J70成都哈邁15待用、性能良好成都空壓機WY-25/7-d上海合資4待用、性能良好成都制漿機180L/3kw溫州發達5待用、性能良好成都砂漿泵2Mpa/4溫州發達5待用、性能良好成都焊機BX1-315成都通用2待用、性能良好成都切割機四川樂山2待用、性能良好成都4.4施工進度計劃預計抗浮錨桿施工需要40天。工程總工期可以根據建設單位的進度計劃進行計劃。4.5施工用水、用電計劃施工現場用電可分為施工機械用19、電和照明用電兩大類。根據選用設備情況,施工現場高峰期最大用電容量可達600千瓦,為保證現場施工的有效進行,現場應滿足施工用電不小于600千瓦,并保證充足的水源來配制水泥漿。5.質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5.1質量保證措施施工前,應將施工組織方案報有關技術部門及專業總工審核、審定。開工前,根據施工各環節的質量要求,對參加施工的全體管理人員和施工工人進行技術交底、質量教育,以加強質量意識。在施工過程中,對整個工程的各個工序進行全面質量管理,保證各工序的施工質量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對不合格的工序,下道工序必須拒絕接收,并向工程負責人和施工負責人匯報,直到上道工序滿足設計要求為止。各工序的負責人必須20、作好本工序的記錄,記錄必須真實可靠,不得隨意涂改原始記錄,工程技術負責人及時作好原始記錄的整理工作,出現問題立即會同有關人員組織處理。作好材質檢查和驗收工作,各種原材料必須具有質保書方能使用,地方建材必須具有質檢報告并符合要求才能使用。同時把好現場進料質量驗收關,對不合格材料堅決退回。5.2安全生產措施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嚴格貫徹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政策、法規,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操作規程,設專人負責安全生產,杜絕重大人身、機具事故。施工時設專職安全員,嚴格執行有關安全法規和安全操作規程。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按各自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作業。自覺接受甲方及監理單位的安全檢查。 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均須配戴安全帽21、,不準穿拖鞋。建筑材料按指定地點分類集中堆放。臨建搭設做到正規化、標準化,場地周圍臨設或堆放的材料不得影響附近原有建筑物和過往行人的安全。禁止現場施工人員打架斗毆,嚴禁隨地大小便,保持現場衛生。禁止私接電源和使用電爐,禁止在民工宿舍吸煙和使用明火。5.3文明施工保證措施現場一切人員(施工、管理人員)必須配戴生產標示的安全帽,不準穿拖鞋和赤腳。做好防噪措施,避免夜間施工擾民。材料按指定位置分類集中堆放,并標示品名、規格和用途等。臨時設施搭設應正規化、標準化,場地周圍臨時設施或堆放材料不得影響附近原有建筑和過路行人的安全。做好現場安全保衛工作,閑雜人員嚴禁進入施工現場,作好防火防盜工作,防止意外傷害。進出現場的車輛需清洗干凈后才能駛出施工現場,不帶塵土進入城市干道。施工中所產生泥漿要統一集中到沉淀池里,并定期清除沉淀池的泥漿,集中堆放到指定地點。為有效消除揚塵,水泥漿攪拌站用鋼管和彩條布進行封閉,并設置噴淋設施。積極做好與各個兄弟單位的密切配合,嚴禁做出有損我院形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