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會至廣寧段公路路基填方試驗路段施工方案及工藝(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4479
2022-10-10
14頁
98KB
1、路基填方試驗路段施工方案第一節 工程概況一、地理位置四會至廣寧段位于廣東省西北部,南端與三水至四會段相接,沿北西方向延伸經四會市石狗鎮、黃田鎮,廣寧縣賓亨鎮、橫山鎮。本標段位于四會至廣寧段,起于謝橋村K37+936.714(接三水至四會段第九標段終點K37+895.986),經下布隧道、沿都莨逕路段兩側山體之間的溝槽,止于企山寨YK42+750,路線長4.813km。二、氣候情況沿線所經四會市境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年平均氣溫22.3,平均年總日照量2225.4小時,平均年總降雨量1396.7毫米。雨季集中在每年49月,臺風盛行期在79月,伴隨暴雨。三、地形地2、貌、地質、水文四會位于廣東省中部偏西,西、北、綏三江下游,粵西山區與珠三角平原的結合部。地貌單元屬山前沖積盆地、構造剝蝕丘陵。地形似豎立的桑葉,沿線地勢北西高南東低,由北西向南東呈傾斜狀,地貌類型以丘陵及丘陵間沖洪積盆地為特征。沿線地質構造單元屬于華南褶皺系粵中坳陷和粵西隆起的交接部位,構造變形強烈,基地構造、蓋層構造及大陸邊緣活動帶的構造形跡均有表現,主要表現為褶皺和斷裂。沿線屬西北水系,構造剝蝕丘陵區,地表水系發育,主要有綏江及支流。地下水主要是第四系松散層孔隙潛水及碎屑巖基巖裂隙水。孔隙潛水補給源主要為大氣將水和鄰近河流的地表水,地下水位受季節性變化影響部太明顯,一般以下降泉出露,泉流量3、小于1L/s,局部具承壓性;裂隙水主要賦存于巖石風化裂隙、構造裂隙、面層孔隙、斷裂帶內,常以下降泉的形式出露地表,局部丘陵間溝谷內會匯集成小溪流,常見流量0.21.2 L/s。四、工程特點1、沿線跨越水網點多,面廣:水塘、魚塘、溝渠。2、路段土質含水量高,液性指數大,需進行清淤換填路段折成單線全長560m,占路段長5.82%,袋裝砂井、砂樁、管樁處理路段折成單線全長1077m,占路段長11.19%,路段施工受天氣制約大。3、填挖方不平衡,填方數量大,設計填方數量76.32萬m3,挖方58萬m3,需借土填筑。五、技術指標 序號項目單位技術指標1公路等級高速公路2設計速度KM/h803路基寬度m整4、體式:32.0分離式:16.04汽車荷載等級級公路-級5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系數g0.056路基設計洪水頻率%1/100第二節 填方試驗路段施工一、試驗段施工位置選擇試驗段位置的選擇主要考慮前期路基填筑施工便利,填方中地質條件、斷面形式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填筑材料為路基主體填筑常用材料,對其余工程施工的干擾性較小,能夠通過試驗段施工最快取得各項工程指標目的的項目。經過對本合同工程填筑區段的統籌考慮,最終選定YK39720-YK39880段160 米長填方路基作為試驗段路基。 二、試驗目的為確保路基工程質量,在路基填筑大規模施工前,在試驗路段的填筑過程中確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松鋪厚度,最經濟的碾壓遍數5、,碾壓速度,施工機具最佳組合方式,人機的協調等,針對不同的壓實遍數所對應的壓實度,進行詳細的記錄、收集、整理試驗數據,確定出不同型號機械的最佳碾壓遍數,最佳含水量,松鋪系數,為今后的路基填筑大面積施工提供科學的依據,以指導施工。試驗段路堤填按照“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藝組織施工。采用挖掘機上料,自卸汽車運料,推土機攤鋪,平地機整平,振動壓路機壓實;填土路堤采用全斷面水平分層填筑法施工。三、試驗依據(1)、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80-2006)。(2)、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J 051-93)。(3) 、二廣高速公路懷集至三水段第十合同段兩階段施工圖等。四、試驗內容1、填料選6、擇K39+980左側取土場,填料為粘土質礫。2、層厚設計據設計文件及現行規范要求,本合同路基松鋪厚度控制不大于30cm,壓實后的路基層厚不大于25cm。因此,在的填料鋪筑整平時,采用30cm厚度進行控制。3、含水量選擇試驗段施工中,選擇不同的填筑材料進行填筑,對隨層填料的含水量進行檢測,并測定在相應含水量情況下達到要求密實度的層厚、碾壓速度及碾壓遍數進行記錄,材料含水量過小時,根據情況適當在材料表面噴灑水以增加填料含水量,然后再測量在增加含水量后的碾壓參數;如果仍然含水量較小,則需增加灑水量,繼續進行相應操作,反之,則需要將填料翻松晾曬,直到得到填料密實的接近最佳含水量為止。4、壓實度曲線及相7、關碾壓參數選定根據填筑試驗得到的相應參數,在壓實曲線表上繪制材料的壓實度曲線,從而得到材料在不同的含水量,碾壓遍數和層厚情況下的最合理工況。五、準備工作1、組織準備(1)、施工組織機構及人員為保證本工程的順利實施,我項目部成立了以項目部試驗室,工程技術部,質檢部為首的領導班子。領導機構及成員名單見表3-1,表32。表3-1路基試驗段施工領導機構框圖項目部質安部測量工程部機械材料室試驗室合約部路基二隊 表3-2 路基試驗段施工管理人員表部門職稱經理室項目經理、工程師總工室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質安部質檢部長、工程師安全主任工程部工程部長助理工程師測量助理工程師試驗試驗室主任、工程師助理工程師材料室8、物資部長合約部合約部長、工程師(2)、勞動力投入機械操作手15人,輔助工30人。 (3)、材料使用填筑材料經試驗室試驗后,報請監理工程師確認批準后方可使用。(4)、投入試驗路段機械一覽表機械名稱規格單位數量挖掘機小松PC200臺2壓路機洛陽YZ18B臺2推土機D60臺2平地機天工PY160C臺1自卸汽車輛6灑水車臺1打夯機臺1(5)、檢測設備Topcon GTS-602型全站儀一臺、TJOP OP3000-24X水準儀二臺、灌砂法測壓實度全套試驗設備,主要包括:150灌砂筒一個、基板、臺秤、天平、烘箱、鋁盒、標準砂等。2、技術準備(1)、設計圖紙的熟悉和核查施工主要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認真學習熟9、悉設計圖紙,核查設計圖紙,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技術要求。(2)、技術培訓根據工程要求,組織有關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參加學習和技術培訓。(3)、技術交底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對參與施工的有關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進行技術交底。使參與施工的人員對施工對象從設計情況、工程特點、規范技術要求到施工工藝等方面有一個較詳細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以便科學地組織施工和合理地安排工序,避免發生技術指導錯誤或操作錯誤。3、現場準備試驗路段及上料運輸便道,需提前做好排水,清表、晾曬、基底處理工作。4、 試驗準備在試驗路段鋪筑前對擬采用的原材料按規范要求進行了顆粒大小分析、液限、塑限、塑性指數、土的承載比(CBR)和10、土的擊實等指標試驗。我標段試驗室已對K39+980左側取土場有代表性土進行了有關試驗,試驗結果:最大干密度2.12g/cm3,最佳含水量7.0%;液限為26.6%,塑限為20.6%,塑性指數6;CBR值為48.6%。該試驗路段最高填筑厚度7.43m,其中93區5.13m分24層填筑,94區1.5m厚分7層填筑,96區0.8m厚分4層填筑。路基壓實標準及填料粒徑、強度位置路面底面一下壓實度CBR(%)填料最大粒徑上路床030cm96%810cm下路床3080cm96%510cm上路堤80150cm94%415cm下路堤150cm93%315cm零填及路塹路床030cm96%810cm3080cm11、96%510cm六、試驗方案和工藝試驗路堤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循環A至設計標高Y路基填筑A基底處理攤鋪整平N施工測量路基整修檢測簽證碾壓密實檢測區段壓實區段平整區段填筑區段整修驗收階段準備階段施工階段路堤填筑施工方案報批說明:路堤采用全斷面、水平分層填筑的方法施工。挖掘機裝車、自卸車運輸、推土機攤鋪,平地機整平、重型振動壓路機振動壓實。路基填筑施工工藝流程圖1、測量放樣按設計圖紙放出路基填方段路中線和坡腳樁,左右兩側以紅繩子各自拉出起填線,并對樁點進行保護。邊坡線的控制樁根據實際地形每1020m一樁,必要時可根據實際增加控制樁數量,控制樁上要標明里程。2、基底處理安排人工配合推土機清除施工范圍12、內的垃圾、有機物殘渣及原地面以下100300內的草皮和表土。基底要求平整,整平處理后用壓路機進行碾壓直至壓實度不小于90%。基底壓實處理后,重測地面標高。 清理出來的垃圾、廢料及不適用材料等用汽車運至堆放指定地點。3、臨時排水根據施工的實際地形,作好臨時排水溝,臨時排水溝的位置要與永久排水溝相結合,盡量設在永久排水溝的位置上,但斷面不宜過大,待施工永久排水溝時再擴大到設計斷面,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農田、耕地,也不得引起水溝淤積和路基沖刷。4、分層填筑試驗段兩側每1015m插桿掛線,控制每層松鋪厚度。按照預先確定的參數進行控制,每層松鋪厚度不大于30cm。自卸汽車卸土,根據車容量和填筑厚度計算堆13、土間距,標點卸料,以便控制松鋪厚度。為保證邊坡壓實質量,填筑時路基兩側各加寬填筑50cm。5、攤鋪平整采用推土機攤鋪,平地機整平,每一層做成向兩側24%橫坡以利排水。6、碾壓夯實碾壓采用振動壓路機進行,先慢后快,先靜壓后振壓,由弱振到強振。采用自重18T激震力2732T的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順序為:直線段由雙路基邊緣向路中心碾壓,平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碾壓。前后兩次輪跡重疊輪寬1/3,縱向接頭處重疊0.5m,前一遍與后一遍接頭處錯開,保證無漏壓,壓路機壓不到處,打夯機夯實,保證無死角。開始由于填料疏松,為避免填料被壓路機輪子過多往前推擠,宜先慢速靜壓一遍,再慢速微振動一遍,施工記錄速度為2.14、0Km/h,人工局部找平后,以3Km/h3.5Km/h速度振動強度壓實第三、四遍,隨著填料逐步密實,速度在不超過4Km/h范圍逐步加快,直至達到要求所需碾壓遍數。7、檢測每層填土壓實后,及時進行中線、標高、寬度、壓實厚度、含水量及壓實度的檢測。檢測合格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后方可填筑上一層。壓實度采用環刀法控制,灌砂法檢驗。(1)、松鋪厚度檢查試驗前,在路基上每10m放出左、中、右樁并用水平儀測出該點高程,在樁位處釘一根12螺紋鋼,并在虛鋪厚度標高位置系紅布條,以有效控制松鋪厚度并方便施工。 、含水量檢測對細粒土填料,含水量的多少即填料中自由水的多少,對壓實效果有決定性的影響。故在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15、填料的含水量,將含水量控制在最優含水量的2%范圍內,對超出此范圍的填料須進行晾曬或灑水處理。施工采用一臺EQ1092F型5t灑水車進行灑水濕潤。、碾壓檢測振動碾壓的壓實是依靠碾的質量靜壓和振動力的共同作用,在振動力作用下,土粒的摩擦力急劇下降,并在靜壓作用下產生移動充填孔隙而達到密實狀態。在壓實顆粒狀土時,壓路機走行速度須控制在24km/h。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即開始初壓作業時,由于土壤較松散,以較低的速度碾壓,可使碾壓作用時間長一些,作用深度大一些,土壤變形也更充分一些,以利于發揮壓路機的壓實功能,避免因碾壓速度過快造成推擁土壤。隨著碾壓遍數的增加而提高碾壓速度,有利于提高壓路機的作業效率和16、表層的平整度。當碾壓到第四遍時,進行水準測量,檢測壓實度,得出水準測量和試驗檢測結果,若未滿足要求,再振動碾壓第五、六遍,按上述檢測方法得出測量和試驗結果,檢測后若還未滿足要求,再振動碾壓第七、八遍,若滿足要求,靜壓趕平無輪跡為準。(4)、數據整理試驗完成后,根據水準測量及壓實度檢測結果,即統計試驗結果,進行數據分析(每層的碾壓遍數與標高關系),并繪制每一松鋪厚度的壓實度指標與碾壓遍數曲線圖,確定松鋪厚度、壓實方式及壓實遍數。報請監理審批,指導全線同類填料施工。 數據分析如:碾壓遍數與標高關系(第n層)測點(樁號)填前標高(m)整平后標高(m)碾壓后標高(m)備注碾壓遍數45n遍Kxx+yy左17、Kxx+yy中Kxx+yy右結 論松鋪厚度:壓實厚度:松鋪系數:壓縮變形量:8、路基整修路基整修包括路拱、平整度、邊坡等,嚴格按設計結構尺寸進行,對于加寬部分需在整修階段,人工掛線清刷夯拍,路基整修要達到驗標要求。七、質量保證措施1、填料控制填料粒徑大于要求粒徑的必須擊碎,填料中的雜質(如樹根、樹枝、草根等非適用材料)用人工揀除。 填料粒徑大于要求粒徑填料應用部位(路床頂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大粒徑(mm)上路床(00.30)100下路床(0.300.80)100上路堤(0.801.50)150下路堤(1.50)150零填及路塹深度030100注:上、下路堤填料最大粒徑150mm的規定,不適18、用于填石路堤和土質路堤。 2、含水量控制填土前對填料天然含水量進行檢測,與最佳含水量進行對比,決定上料后碾壓前是否晾曬和灑水,控制填料含水量在最佳壓實含水量2%之內。含水量太低時采用其表層噴水并采用路拌的方法提高含水量。含水量超標時,采取翻挖晾曬的方法,降低含水量并適當減薄填厚度。3、層厚控制在路基兩側超范圍用插桿掛線來控制,保證松鋪厚度,施工過程中根據卸土距離來保證。4、技術質檢控制(1)、每一填筑層都測出中樁、邊樁及超寬、填筑位置,并進行水準測量,查看層厚,計算橫坡。(2)、按規范要求檢測壓實度,壓實度達到規范要求時應經監理工程師抽檢并批準后方可進行下一層的填筑工序。技術指標均應達到下表所19、規定的要求:土質路堤施工質量標準序號技術指標規定值或允許偏差1壓實度(%)路槽下080 cm 96% 80150 cm 94% 150 cm 93%2縱斷高程(mm)+10,-153中線偏差(mm)504寬 度不少于設計值5平整度(mm)156橫坡(%)0.37邊坡坡度不陡于設計值 八、安全保證措施1、設立專職安全員并建立24小時旁站制度,及時糾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現的不安全苗頭。 2、對施工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識的考核。 3、工地設立明顯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項宣傳欄。 4、各類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人員或非本機人員不得上機操作。九、環境保護措施1、在機械化施工過程中,要盡量減少噪音、廢氣、廢水及塵埃等的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運轉中塵埃過大時要及時灑水。 2、對清理場地的表層腐植土,砍伐的荊棘叢林等廢料,要運至指定的地點進行廢棄。3、清理施工機械、設備及機械的廢水、廢油等有害物質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與河流、池塘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傾瀉于飲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污染水源和土壤。附件:擊實試驗成果審批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