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名勝區綠化工程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4509
2022-10-10
11頁
29KB
1、目 錄1、設計依據及設計范圍2、施工準備1)施工技術準備2)施工現場準備3、施工測量綠化工程施工方案一、設計依據及設計范圍1、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08年)2、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3、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規劃.建筑.景觀2009年)4、公園設計規范(CJJ48-92)5、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298-1999)6、總圖編制標準(GB/T50103-2010)7、其他國家和現行地方規范.規定.標準。二、施工準備1、施工技術準備(1)編制施工進度控制目標實施細則 分解工程進度控制目標:編制施工作業計劃;認真落實施工資源供應計劃,嚴格控制工程進2、度目標;協調各施工部門或班組之間關系,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收集工程進度控制信息,做好工程進度跟蹤監控工作;以及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保證工程進度控制目標。(2)編制施工質量控制實施細則 分解綠化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目標,建立健全施工質量體系;認真確定分項工程質量控制點,落實其質量控制措施;跟蹤監控施工質量,分析施工質量變化狀況;采取有效質量控制措施,保證工程質量控制目標。(3)編制施工成本控制實施細則 分解綠化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目標,確定分項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標準;采取有效成本控制措施,跟蹤監控施工成本;全面履行承包合同,減少業主索賠機會;按時結算工程價款,加快工程資金周轉;收集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信息,保證施3、工成本控制目標。 (4)熟悉和審查圖紙 熟悉和審查綠化工程圖紙,為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提供依據,按圖紙復審、會審和現場簽證三個階段進行。 (5)編制、審核施工組織設計,并做好技術交底 編制施工組織設計、質量通病預防措施和施工技術標準交底,經公司總工、經經理審核后并交甲方審核通過,成為施工的指導文件。自上而下逐級進行交底。2、施工現場準備:(1)清理現場清除現場障礙物,實現“三通一平”。(2)施工給永久性坐標和高程,按照綠化總平面圖要求,進行施工場地控制網測量,設置場區永久性控制測量標樁。(3)組織施工機具進場 組織施工機械、設備和工具進場,按規定地點和方式存放,并應進行相應的保養和試運轉等項工作。4、(4)組織建筑材料進場 依據綠化材料、構(配)件和制品需要量計劃,組織其進場,按規定地點和方式儲存或堆放。組織施工機具、材料、苗木的進場,堆放在合理的位置和倉庫。對于施工用苗木做好計劃,安排培育和假植,對于施工用機具進場后,進行試運轉和維護保養工作。(5)擬定有關試驗、試制項目計劃 綠化材料進場后,應進行各項材料的試驗、檢驗。對于新技術項目,應擬定相應試制和試驗計劃,并均應在開工前施工。(三)施工場外準備 依據各項需要量計劃,同苗木供應商和種植土有機肥商或單位取得聯系,簽訂供貨合同,保證按時供應。三、施工測量 1、進場后首先由甲方提供向我方提供施工定位基點及標高基點。對設計總平面定位進行圖上復5、核,以確保設計圖紙的正確。現場上,與甲方一道對坐標點和水準點進行交接驗收,發現誤差過大時應與甲方和設計方共同處理方法,經確認后方可正式定位。2、現場建立控制坐標網和水準點。水準點由永久性水準點引入。定位坐標點及水準點應采取保護措施,確保其不被破壞。3、工程定位后要經過有關單位驗收合格后方可開始施工。4、為了保證本工程的平面位置和幾何尺寸附合圖紙設計要求,并達到優良標準。對平面及高程控制要求如下:由項目副經理組織負責平面坐標及高程傳遞,項目施工員負責施工現場平面定位放線及BM點坐標高程測量,公司技術質量部門負責平面坐標及高程的設控驗收。5、軸線控制:根據建設方提供的坐標控制點,根據圖紙設計方格網6、上坐標在施工區域范圍內測設縱、橫兩道主控制線,設置控制樁,并用混凝土加以保護定位。然后用經緯儀根據控制樁測設全場方格網。6、放灰線:根據設計施工總平面圖用石灰粉在施工區域以10m*10m為一方格撒出方格網,定出施工作業面。7、BM點高程測設:根據建設方提供的高程控制點,用水準儀引測高程,并將方格網上每個角點的高程測設標注到圖上,用于計算土方工程量。四、地形改造地形改造包括開挖、回填和土方造地形三個部分。1、種植土要求 (1)現有植物的保留與保護:本場地內現有的苗木可保留的盡量保留,其他因地制宜進行移栽。(2)綠化地的平整、構筑與清理 場地內平整綠化地面,平整綠化形式為下沉式綠地,排水方向為向滲7、水井方向。根據圖紙所示坡度向滲水井放坡,i0.03,確保水能排到就近的滲水井。同時清除現場碎石及雜草雜物。(3)營養土覆蓋層營養土:草坪、地被與種植土層之間的營養土層,厚30-50MM,一般采用泥炭,腐殖土,表面均勻覆蓋,為今后的植物生長提供養料。(4)種植土層種植土位于營養土覆蓋層之下,厚度視實際情況而定。一般30-150CM不等。大喬木150CM 小喬木90CM 灌木45-60CM 草坪及地被30CM土壤要采用沙質土,酸堿度適中。也可采用原基地的土壤,但如土壤結構不適種植植物,則必須對土壤進行改良。改良土壤:利用土壤自重輕,蓄水多,不板結等性能,一般采用腐殖土為基質,再摻松散物,混合配制而8、成改良種植土壤。摻和松散物有:草木灰,樹皮,蛭石,珍珠巖等,松散物可減少土壤自重,增加蓄水能力,使種植土層不板結。一些有機摻和物,腐爛后增加土壤長效肥力。摻和料為土壤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增加無機質輕量土壤,加強耐常年性。(5)土壤要求1)建筑垃圾和廢料將外運2)選用結構好,肥力充足,酸堿適中的土壤為客土。結構要求為團粒結構、酸堿適中PH值在6.5-7之間、有機質含量10%。肥力適中的土壤為客土。(6)土壤中石塊要求1)地表以下,在深度1米以內無25CM石塊。2)地表以下,在深度0.5米以內無15CM石塊。3)地表以下,在深度0.2米以內無5CM石塊。4)地表以無3CM石塊等雜物。(含草坪、灌9、木、地被)1、開挖工程 主要是對現有花壇和綠地建筑垃圾等開挖和清理。首先必須測量放線準確,在測量放線完畢后必須經業主方驗線認可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工序。3、回填土工程 首先是要選肥力比較好,通氣又良好的回填土;接著是根據設計圖紙的等高線進行定點放線打樁。先測出每塊地的標高點,以超過地形高度的標志樁,從高至低,確定出每一個等高線的大體位置,并在標志樁上標明其回填的標高,這樣有利地形改造的效果的控制點就得以明確,對下一步的機械施工和人工整地提供了參照。3、土方造地形 地形改造回填土一般是深紅土為主,該土壤的肥力較好,但是通透性差,如回填土的厚度太深,會影響大喬木根系的生長。因此,回填土時,部分地形10、必須根據植物特性,用沙質土與紅土混合回填,有利于植物的生長。五、植物種植工程1、選苗 從有關育苗基地中挑選形態良好,樹形健壯的苗木,按設計要求預訂足夠的苗木,以備工程使用,并請業主指定的監理方認定后,再起苗、運輸至現場。苗木運輸過程中,派專人跟車。要求按照不同種類,不同大小分級批排放。選苗時除了根據設計提出對規格和樹形的特殊要求外,還要注意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樹形端正和根系發達的苗木。盆苗、袋苗、草皮分層排放裝車。選擇優質的有機肥料,并將肥料運輸至現場分段堆放。1)喬木:大喬木選擇時的要求:主桿挺拔筆直。一級分叉一般在1.5-2.5米左右。二級分叉以上枝條3-4條向四周自然開展。11、不采用截切主桿的綠化苗木。 樹皮:要求色澤健康自然,體現植物原生物特征。無蟲害、無病毒,無大面積機械損傷,無明顯老化及類似的傷斑。 樹冠:樹冠要求全冠、形狀呈健康狀渾圓開形。細小的枝條及葉片色澤正常。生物學性狀明顯。無黃黑等不正常的異色,無蟲害、病毒。2) (1)灌木、地被:灌木地被要求植株茂密,樹冠渾圓。枝葉色澤正常,無蟲害、無病毒,生物學性狀明顯。現場中無植物的地塊新種植物滿鋪。原有植物的地塊則先進行少量的整理,接著在不破壞原有植物的基礎上插種新的植物。 (2)宿根花卉、根系必須完整,無腐爛變質。 (3)球根花卉、根莖應茁壯、無損傷,幼芽飽滿。(4)觀葉植物、葉色應鮮艷,葉簇豐滿,無枯枝,12、無病蟲害。 (5)規則式種植的喬灌木,同一品種必須規格統一;2、挖苗 挖苗時,球土采用麻袋或編織袋包扎好進行保護,如發現土球有松散現象,該苗木就不能運至工地。為了防止對喬木樹桿的損傷,樹桿須用草繩或麻袋包纏好,并用吊車進行裝卸。3、定點、放線 按設計要求對需種植的喬、灌木及地被進行放線。4、挖種植穴 在已整理好的地形上,按圖紙的尺寸,在地形上放線,確定樹苗的種植點。按所定的種植點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坑,坑之大小依土球規格及根系情況而定,帶土球的應比土球大1620。栽裸根苗的坑應保證根系充分舒展。坑的深度一般比土球高度梢深些(1020),坑形一般為圓形。5、栽植 1)喬木種植:喬木苗木必須經過修13、剪,目的是為了減少水分的散發,修剪量依樹種而定。首先放一層土雜肥墊穴底,把樹苗的土球放到穴里,將樹干扶直,且要把形態效果好的一面對準觀賞面;然后填土填肥,再將土踏實,又繼續填入好土,直到與地平或略高于地平為止。在栽植后設支柱支撐,并在24小時內澆上第一遍水,水要澆透,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樹根緊密結合,有利根系發育。 2)花灌木種植:本工程設計采用的苗木規格大,品種多,品種新,不少苗木需從外地購進,灌木苗木的種植不可能全面鋪開,所以運道現場后不能馬上種植的苗木必須做好假植工作。在種植施工中,按要求正確放線,掌握種植密度。但必須處理好苗木的層次關系,以達到設計要求。種植后,同樣在24小時內澆水,且14、要澆透。 3)草坪的鋪種:草坪種植必須選擇沒有雜草,高質量,抗性強的草皮。地形經人工細致整地后再鋪上一層約2厚的細砂,再鋪種草皮。草皮種好后需經人工壓緊才進行澆水。6、清理現場 各分項工程完工后,迅速清理場地,同時做好產品保護措施。定時定員清掃施工現場周圍環境。六、養護管理方案 養護管理是整個綠化工程重要的一環,是關系到苗木的成活和恢復的關鍵。根據天氣,土壤的干濕度等因素,制定好每天的澆水計劃,特別是雨季要注意排水,可設明溝排水。根據不同樹種生長情況做好總耕松土,施肥,除雜草等計劃,保證根系的通氣和生長。對病枝必須及時剪除,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及時補種植死的植株,并對所有植物做好修剪工作。 15、為了加強景觀園林綠化養護技術管理,提高園林綠化維護技術水平;特制定了園林綠化養護的科學管理方案如下: 1、 區內園林綠化的喬木,花灌木,地被和草坪等,凡經栽植成活年以上的,其保存均達到98%。 2、負責養護管理單位應根據分級養護要求質量標準,制定詳細可行的區內園林綠地全年及階段性的養護計劃,做好養護記錄,建立養護管理技術日程。 3、在養護管理期限內,若發現植物漸衰,影響園林景觀及時換掉,保證綠化區內豐富的氣象景觀。 4、在保養期內有個人時常巡邏管理,做好綠化區內的衛生和防止他人的破壞。 5、植物養護質量標準 栽植樹木后24小時內必須澆上第一遍水,而且水要澆透,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樹根緊密結合,16、有利根系發育。栽植較大的喬木,在栽植后應設支柱支撐,以防澆水后大風吹倒苗木。 6、綠地養護管理應合理施用化肥及農藥劑,切實做到安全有效和防治結合,維護城市生態平衡,防止污染社區環境。(一)、喬木養護 要定期檢查,主要是了解樹木的生長發育情況。如有問題,有利于及時采取防治補救措施。1、灌溉與排水 1)根據樹種和立地條件,適時適量淋水或灌溉,應無缺水想象;但也不能水份過多,而造成根系腐爛。 2)暴雨湖及時排除樹木周圍積水。2、中耕松土 1)定期中耕松土除草,保持樹木根部周圍或樹穴范圍的疏松透氣,應無板結現象 2) 樹木根部周圍或樹穴范圍內應無雜草或兔絲子等危害樹木的藤蔓 3)中耕深度以不影響根系的17、生長為限,又要保證根系的透氣,得以健康生長。為降低樹木的蒸發量,在夏季太熱的時候,可在樹冠周圍搭棚或掛草簾。3、施肥 1)樹木休眠期需施基肥,生長期需追肥,根據樹木品種,生長勢,觀賞特性和生長階段確定肥料種類。 2)開花類須在花前和花后施肥(以磷肥為主);觀葉類須多施氮肥;果木類應按其品種和生長階段進行施肥。4、修剪整形 1)疏枝疏葉,保證樹體和樹冠的優美,具有觀賞性。 2)要根據樹木品種特性及綠化設計藝術造型進行修剪整形,無特別要求的作一般性修剪。 3)修剪整形應達到均衡樹勢,完整樹冠和促進生長的要求。 4)每年修剪1-3次,主要消除長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扭傷及枯枝。 5)果木類修剪18、應符合其修剪技術要求。5、防治病蟲害 1) 防止有毒物質的污染。 2) 若植物有病蟲侵染,首先診斷病蟲害類型,再對癥下藥。 3) 噴搖濃度要恰到好處,既能消滅病蟲又要不傷植物發展。6、防治設施 1)樹木防護設施應完好無損。 2)在臺風季節,對高大喬木須采取防倒伏措施,臺風過后,應及時排除主干道上妨礙交通的倒伏植株。對于傾斜或倒伏樹木應在1天內扶正或就地補種。7、處理枯枝樹木和缺株補植 1) 補植的樹木應與原來樹木的品種,規格保持一致。 2) 清除枯死樹時,必須挖除樹根。(二)花灌木養護 1、視天氣情況淋水1-3次/天,淋水時嚴禁泥土污染莖葉花。 2、及時中耕,除草和追肥,對觀花類多施磷肥,對觀19、葉類多是施氮肥。 3、及時補種缺株,剪除枯萎花蒂和黃葉。對于球形,片種花木,要經常整修,保證其觀賞價值。 4、球根,宿根類花卉每隔2-3年崛起分載一次;塊莖類植物每穴根莖含幼芽不得少于3個。 5、開花灌木類修剪應保持自然形態,須有3-5個主枝,分枝均勻,花繁葉茂。 6、經常檢查花灌木的根莖葉,防治病蟲害侵染,及時打藥。(三)草坪養護管理 1、澆源 水源必須是沒有污染的水,噴灌設備令水象雨一樣淋到草坪;而且要根據氣候條件和草坪植物的種類來確定灌水時間。 2、修剪 修剪能控制草坪高度,促進分 ,增加葉片密度,抑制雜草生長,使草坪平整美觀。一般一年最少修剪6-7次,高度控制在5-7公分。 3、施肥:20、為了保持草坪葉色嫩綠,生長繁密,要多施氮肥。 4、及時除雜,雜草含量為不得超過5%,其純度應達到95%以上。 5、應保持土壤平整及透氣良好,凡常積水的低洼處,應分次填砂土予以平整,及時消除碎石,瓦片,樹枝及殘葉等雜物。.確保工程質量的技術組織措施質量保證措施 我們將以創國家優質工程為質量管理目標,精心組織施工,加強質量控制,建立強有力的質系統和質檢系統,開展全面質量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嚴格執行國家和園林局有關加強質量管理的法規和文件,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根據本工程的具體情況,特制定如下質量保證措施。(一)總體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1、建立質量責任制。設專職質檢員,班組織設兼職質檢21、員,明確各級責任。開工前報監理工程師備案。分項施工的現場應實行標示牌管理,寫明作業內容和質量要求。認真執行三檢制度,即:自檢、互檢、工序交接檢驗制度,根據合同的規定切實做好隱蔽工程的檢查工作。 2、施工人員加強質量教育,強化質量意識,開工前技術交底,進行應知應會教育,嚴格執行規范,嚴格操作規程,推進施工管理和施工操作的程序化、標準化和規范化。分項工程開工前必須按技術規范規定向監理工程師保送施工報告(包括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準備、質量措施等)。 3、建立質量獎罰制度,對質量事故要嚴肅處理,堅持三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明不放過,不分清責任不放過,沒有改進措施不放過。 4、建立切實可行的質量創優計劃22、,積極組織施工技術攻關,提高工程施工質量。 5、正確處理好工程質量與施工進度、工程質量與生產成本之間的關系,嚴格按標準,規范和設計要求組織指導施工,堅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的原則。 6、加強質量監控,確保規范規定的檢驗、抽檢頻率,現場質檢的原始資料必須真實、準確、可靠,不得追記,接收質量檢查時必須出示原始資料。 7、完備檢驗手續,根據技術規范的規定配齊檢測和試驗儀器、儀表,并及材料檢驗工作,不得違規計量,不合格材料嚴禁用于本工程。(二)工程外觀質量保證措施 在保證內在質量的同時,積極采取措施保證構造物的外觀質量,主要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1、設立專門的植物質量檢查小組,對每一次運費來的苗做外觀質量和有沒有病蟲害的檢查評定。 2、對種植花灌木,喬木等嚴格按設計圖紙和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檢查復核,確保植物搭配的合理性和從各個角度的觀賞性。 3、起苗包裝:按設計要求及種植生長特性挖出符合規格的根球,并用草繩包扎好,盡量保留原葉。特殊的大樹在起苗前要作特殊要求,并留圃緩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