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軌道交通四號線二期工程第五標段七里廟站瀝青路面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4547
2022-10-10
14頁
246.50KB
1、武漢市軌道交通四號線二期工程第五標段七里廟站瀝青路面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審批: 目錄第1章 編制依據1第2章 工程概況1第3章 施工前準備工作2 3.1 施工現場要求2 3.2 施工測量放線2 3.3 材料準備2 3.4 主要機械3第4章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3 4.1 鋪筑試驗路段3 4.2 施工技術措施3 4.3 瀝青路面雨季施工應注意的事項8第5章 施工質量控制9第6章 施工安全措施9 6.1管理措施9 6.2 施工安全措施9第1章 編制依據 本方案為臨時路面系統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案,主要依據下列文件及規范進行編制: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GB50204 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 城市道路施工及驗收規范(CJJ-91); 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CJJ1-90);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036-98);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 瀝青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2-96);若實際過程有變化的部分再另行申報具體施工部位的施工方案第2章 工程概況 武漢軌道交通四號線七里廟站位于武漢市漢陽區漢陽大道與漢橋路交匯處,其中漢陽大道規劃紅線寬度50m,漢橋路規劃紅線寬度15m,車站布置漢陽大道路下。車站位于漢陽大道,沿漢陽大道東西向布置。本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車站總長203.6m,寬20.9m。設3、計起點里程:右DK8+024.700,車站有效站臺中心里程:右DK8+107.000,設計終點里程:右DK8+228.300。車站總建筑面積為11687.280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筑面積:8453.280平方米, 附屬建筑面積:3234.000平方米。 本站共設4個出入口,2組風亭及一組冷卻塔。號出入口位于車站的西南側,布置朝陽星苑附近;號出入口位于車站的東南側,布置于宜昌市人民政府駐武漢辦事處旁邊;號出入口及號出入口位于車站的北側;四個出入口的設置可以滿足各個方向的客流和人行過街的需要。車站兩端分別設置一組風亭,風亭均為高風亭,并在號風亭附近布置冷卻塔。 七里廟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面長2254、.6米,路幅寬19.85米;底層為鋼板和部分混凝土地面,道路設計基層采用C30鋼筋混凝土板,鋪裝下層4cmAC-13C型細粒改性瀝青,鋪裝面層5cmOGFC-13型多孔質排水瀝青,瀝青面層用攤鋪機攤鋪,壓路機碾壓、成型。我施工段路面瀝青施工采用集中拌料的施工法,加強對施工中的材料、施工技術、質量、安全要素的控制,以達到優質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務。 混凝土、鋼筋、瀝青、碎石、石屑、改性劑、添加劑等材料提前訂料、備料,各種材料要嚴把質量關,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施工過程中對每一道工序嚴把質量關,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優良標準,同時加大先進設備、儀器的投入,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第3章 施工前準備工作 3.1 施5、工現場要求 (1)、瀝青混凝土所用粗細集料、填料以及瀝青均應符合合同技術規范要求,應在工程開始前將推薦瀝青混凝土配合比包括:礦料級配、瀝青含量、穩定度(包括殘留穩定度)、飽和度、流值、馬歇爾試件的密度與空隙率等的詳細說明,報請監理工程師批準。 (2)、瀝青混凝土拌合設備,運輸設備以及攤鋪設備均應符合合同技術規范要求。 3.2 施工測量放線(1)、恢復中線:在直線每10m設一鋼筋樁,平曲線每5m設一樁,樁的位置在中央隔離帶所攤鋪結構層的寬度外20cm處。 (2)、水平測量:對設立好的鋼筋樁進行水平測量,并標出攤鋪層的設計標高,掛好鋼筋,作為攤鋪機的自動找平基線。 3.3 材料準備 (1)、瀝青材6、料的準備,瀝青材料應先加熱,避免局部熱過頭,并保證按均勻溫度把瀝青材料源源不斷地從貯料罐送到拌合設備內,不應使用正在起泡或加熱超過180的瀝青膠結料。 (2)、集料準備,集料應加熱到不超過180,集料在送進拌和設備時的含水量不應超過1,烘干用的火焰應調節適當,以免烤壞和熏黑集料,干燥滾筒拌合設備出料時混合料含水量不應超過0.5%。(3) 、 所采用瀝青必須符合設計文件要求,對每批次進場的瀝青進行三大指標檢測,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對碎石、石屑、礦粉、添加劑等原材料進場進行質量檢測,控制碎石的壓碎值30%,磨光值不小于42,針片狀顆粒的總含量20%,與瀝青粘附性等級不低于4級,且碎石中不應有土塊7、植物等有害物質,級配符合施工技術要求,瀝青用量4-6%。 3.4 主要機械1、壓路機2臺 2、自卸車4輛 3、經緯儀1臺 4、水準儀1臺 5、攤鋪機 1臺 6、切割機1臺 7、小型夯機1臺 8、振搗器 1臺 9、抹光機1臺 10、鋼筋加工設備 一套第4章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施工步驟: 第一步 栓釘焊接施工 第二步 鋼筋混凝土板施工 第三步 瀝青混凝土施工4.1 栓釘焊接施工 為保證混凝土與鋼板的連接性,本工程采用19*80栓釘來增強混凝土與鋼板的咬合力4.2 鋼筋混凝土板施工 1)施工方法 下承層準備工作 對鋼板進行清理,清掃完畢后用膠帶貼上縱向變形縫,確保澆筑時候不會漏漿,同時在橫向縫隙中8、填入細沙并澆水濕潤使細沙密實,細沙表面抹上砂漿。測量放樣 測設路面中心線,設立水準點;每10m斷面測定設計標高值,給立模提供依據。模板安裝 本工程模板采用磚模,模板砌筑完成后保證其具有足夠的穩定性確保施工中不變形。模板的仔細檢查磚模的平順性和垂直度,磚模與基層接觸面不得有縫隙,澆筑混凝土前覆蓋塑料薄膜。鋼筋網的綁扎 本工程鋼筋混凝土板采用8250*250單層鋼筋網片,鋼筋網片面層設置,分別在鋼蓋板支座處斷開。綁扎鋼筋時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綁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若采用綁扎搭接接頭,則接頭相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綁扎連接區段的長度不應少9、于300mm,凡搭接接頭中點位于該區段的的搭接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段;位于同一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不大于25%。混凝土拌和、運輸、澆筑、振搗 按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混凝土配合比拌制C30混凝土。隨時檢測砂、石含水量以便于嚴格控制水灰比。混凝土出機時測定坍落度并制定試塊。每臺班拌第一罐混合料時,增加10Kg15Kg水泥及相應的水與砂,以防止粘罐損失一部分砂漿,并適當延長攪拌時間。采用攪拌運輸車運輸,避免車輛顛簸,造成混凝土離析。 混凝土振搗前進一步檢查模板合格后,然后澆筑、振搗。振搗采用扦入式振搗棒、平板振搗器、振動梁共同作業的方式,振搗過程中,輔以人工找平。隨時檢查模板有無松動,上10、升或沉降,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切縫灌縫根據當地氣候,混凝土澆灌后強度達到25%35%后,進行切縫工作,切割從上坡向下坡行進。開始切割時下刀要慢,刀片旋轉正常后就可以平穩地切割。灌縫在養護完后采用機械或人工方法進行,首先將縫內的臨時密堵材料清理干凈。然后采用設計要求的灌縫材料用人工進行灌縫。灌縫時采取措施防止污染路面。養生及交通管制采用濕治覆蓋草袋法養生或專人灑水養生,養生期714天。養生期間禁止車輛通行。 DPS防水層施工 永凝液DPS防水材料不只是混凝土防水材料,更是混凝土保護劑:它耐酸耐堿、耐腐蝕,能抵抗高溫變化!更可以抗氯離子對混凝土的破壞侵蝕。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即可進行施工,施工時不需11、要找平層和保護層,直接在混凝土基層上噴2遍即可。2)質量措施嚴格按技術規范標準和監理程序選擇性準備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嚴格執行合同規范和監理程序,做到前道工序未經檢查認可,后道工序不施工。施工過程中,成立專職的質檢機構,嚴格按施工質量檢查驗收標準進行自檢。混凝土制備時要準確地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嚴格控制水灰比,出機時檢查坍落度等,每班制作試件保證混凝土質量。模板安裝結實牢固,混凝土振搗時要防止側力過大,擠倒側模板。混凝土板周邊加強振搗,嚴防石料集中,確保周邊表面砂漿充實飽滿。切割時間根據氣溫靈活掌握,不宜太早,避免強度不夠造成縫邊剝落。4.2 瀝青混凝土瀝青混凝土面層在12、施工時鋪筑一段長約40米(單幅)試驗路段,其目的是證實瀝青混凝土的穩定性以及拌和、攤鋪和壓實設備的效率和施工方法、施工組織的適應性。 4.2 施工技術措施 4.2.1 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1)、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用工程實際使用的材料計算各種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規范規定的礦料級配,進行馬歇爾試驗,確定最佳瀝青用量。以此礦料級配及瀝青用量作為目標配合比,供拌和機確定各冷料倉比例、進料速度及試拌使用。 (2)、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取目標配合設計的最佳瀝青用量、最佳瀝青用量+0.3%和-0.3%等三個瀝青用量進行馬歇爾試驗,確定生產配合比的最佳瀝青用量。同時反復調整冷料比例,以達到供料均衡13、。(3)、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拌和機采用生產配合比進行試拌、鋪筑試驗段,并用拌和的瀝青混凝土及路上鉆取的芯樣進行馬歇爾試驗檢驗,由此確定生產用的標準配合比。標準配合比作為生產上控制的依據和質量檢驗的標準,由此確定生產用的標準配合比。在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更,如遇進場材料發生變化,應及時調整配合比,使瀝青混凝土質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對穩定。4.2.2瀝青混凝土的拌和(1)、瀝青混凝土采用拌合廠拌合機械拌合。瀝青應分品種、分標號密閉儲存;各種礦料應分別堆放在具有硬質基底的料倉或場地上,不得混雜,礦粉等填料不得受潮;在施工過程中投入拌合機每盤的拌合物數量,應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和攪拌機容量計算確定。(214、)、拌合機再拌合過程中要不停檢測拌合溫度,并根據材料含水量變化調整礦料上料比例、上料速度及瀝青用量。(3)、檢察拌合后的瀝青混凝土是否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細料分離現象。 4.2.3瀝青混凝土的運輸 (1)、瀝青混凝土的運輸,應采用較大噸位的自卸汽車運輸。運輸時應防止瀝青與車廂板粘結,可涂一薄層油水混合液,并不得有余液積聚在車廂底部。 (2)、從拌合機向運料車上裝料時,應防止粗細集料離析,每卸一斗瀝青混凝土應挪動一下汽車位置。 (3)、運料車應采取覆蓋篷布用來保溫、防雨。 4.2.4 瀝青路面的攤鋪(1)、瀝青路面結構圖如下 (2)、攤鋪分段及攤鋪方向如下圖 (3) 主要位置15、標高如下表位置 標高(m)路面擋土墻鋼板北側鋼板南側最東測 27.78428.07328.10828.097C3228.01428.06128.10228.075C3028.10928.09828.12628.115C2828.20328.18928.21228.239C2528.39828.33828.3728.396C2228.51928.51128.53728.558C1928.71128.67828.71228.731C1628.86428.81928.8528.877C1328.99628.99728.99929.007(C32指的是從西側數過來第32道支撐)(4)、SMA瀝青的溫度16、控制是最重要的,關系到路面的壓實度,直接關系到路面整體的施工質量和耐久性。由于使用了改性瀝青及纖維穩定劑,攤鋪溫度宜為160180,溫度低于140的瀝青混凝土禁止使用。選擇在當日高溫時段進行攤鋪,路表溫度低于15時不宜攤鋪,攤鋪遇雨時,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壓實成型的瀝青混凝土。 (5)、連續穩定的攤鋪,是提高路面平整度最主要的措施。攤鋪機的攤鋪速度應根據拌和機的產量、施工機械的配套情況及攤鍘厚度,按規定13mmin,做到緩慢、均勻、不間斷地攤鋪。一臺攤鋪機的攤鋪寬度不宜超過67.5m,通常采用兩臺以上相同型號的排鋪機前后錯開1020m成梯隊形式同時排鋪,兩幅之間應有3060mm左右寬度的搭接17、,且不得造成前面攤鋪的瀝青混凝土冷卻,保證縱向接縫為熱接縫。4.2.5 瀝青混凝土的壓實(1)、在瀝青混凝土完成攤鋪和刮平后立即對路面進行檢查,對不規則之處及時用人工進行調整,隨后進行充分均勻地壓實。(2)、壓實工作應按試驗路確定的壓實設備的組合及程序進行。(3)、壓實分初壓、復壓和終壓三個階段。 、初壓:攤鋪之后立即進行(高溫碾壓),用靜態壓路機完成,初壓溫度控制在160180。初壓應采用輕型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碾壓,碾壓時應將驅動輪面向攤鋪機,碾壓路線及碾壓方向不突然改變而導致瀝青混凝土產生推移,初壓后檢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時予以修整。 、復壓:復壓緊接在初壓后進行,復壓用振18、動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完成,一般是先用振動壓路機碾壓3-4遍,再用輪胎壓路機碾壓4-6遍,使其達到壓實度。 、終壓:終壓緊接在復壓后進行,終壓采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碾壓,消除輪跡(終了溫度大于80)。 、初壓和振動碾壓要低速進行,以免對熱料產生推移、發裂。碾壓應盡量在攤鋪后較高溫度下進行,一般初壓不得低于160,溫度越高越容易提高路面平整度和壓實度。要改變以前等到瀝青混凝土溫度降低到110才開始碾壓的習慣。 、碾壓工作應按試驗路確定的試驗結果進行。 、在碾壓期間,壓路機不得中途停留、轉向或制動。 、壓路機不得停留在溫度高于70的已經壓過的瀝青混凝土上,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19、止油料、潤滑脂或其它有機雜質在壓路機操作或停放期間灑落在路面上。 、在壓實時,如接縫處(包括縱縫、橫縫或因其他原因而形成的施工縫)的瀝青混凝土溫度已不能滿足壓實溫度要求,應采用加熱器提高瀝青混凝土的溫度達到要求的壓實溫度,再壓實到無縫跡為止。 、攤鋪和碾壓過程中,要組織專人進行質量檢測控制和缺陷修復。壓實度檢查要及時進行,發現不夠時在規定的溫度內及時補壓。已經完成碾壓的路面,不得修補表皮。4.2.6 接縫的處理 (1)、縱、橫向兩種接縫邊應垂直拼縫。 (2)、在縱縫上的瀝青混凝土,應在攤鋪機的后面立即有一臺靜力鋼輪壓路機以靜力進行碾壓。碾壓工作應連續進行,直至接縫平順而密實。 (3)、縱向接縫20、上下層間的錯位至少應為15cm。 (4)、由于工作臺中斷,攤鋪材料的末端已經冷卻,或者在第二天恢復工作時,就應做成一道橫縫。橫縫應與鋪筑方面大致成直角,嚴禁使用斜接縫。橫縫在相鄰的層次和相鄰的行程間均應至少錯開1m。橫縫應有一條垂直經碾壓成良好的邊緣。4.3 瀝青路面雨季施工應注意的事項(1)、應加強工地現場與瀝青拌合廠聯系,縮短施工長度,各項工序銜接緊密。(2)、運料汽車和工地應備有防雨設施,并應做好基層及路肩的排水。(3)、當遇雨或下層潮濕時,不得攤鋪瀝青混凝土。對未經壓實便遭雨淋的瀝青混凝土,應全部清除,更換新料。(4)、瀝青混凝土的拌制:在拌和前將試驗所確定的配合比寫于大牌上掛在拌和機21、旁,上料倉旁設專人控制計量上料。然后調試拌和設備,將瀝青與礦料的加熱溫度調節至能使瀝青混凝土出廠溫度為175左右。經試拌確定瀝青混凝土拌和時間,要求拌和均勻,無花白料、無結團現象。每班拌和結束時,清潔設備,放空管道中的瀝青。第5章 施工質量控制 (1)、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設立專職質檢員,確保瀝青砼路面的質量。 (2)、認真執行每道工序的驗收簽證程序。堅持分部分項工程檢查,做好隱蔽工程驗收,工程質量評定,做好材料實驗、構件技術檢驗等工作,從各環節嚴把質量關。 (3)、鋪筑試驗段:在瀝青混凝土路面開工前,根據試驗段的各項指標,確定以下主要項目: 、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是否達到施工要求; 、材22、料的松鋪系數; 、確定每一作業段的合適長度; 、確定每一次鋪筑的合適厚度為(45 cm)左右。 、瀝青路面層的各項指標:中線高程誤差: (20)mm 寬度誤差: (-20)mm 坡度誤差: (0.3%) 平整度誤差: (2.6)mm 厚度: (+20,-5)mm 壓實度: (95)第6章 施工安全措施6.1 管理措施(1)、建立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對每個施工項目進行危險點預測,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堵塞事故漏洞,樹立預防為主的意識,從技術措施上加以控制。(2)、按照施工組織程序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要求一對一簽字,沒有安全措施或未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不準施工,連續施工必須進行跨月度交底。6.23、2 施工安全措施(1)、對施工人員技術和體質要求:所有施工人員年齡必須在1850周歲之間,經體檢合格后并經安監部培訓后持證上崗。(2)、從事特殊作業的人員必須具有特殊工種作業證。(3)、機械操作注意事項:操作人員在工作中不得擅離崗位,不得操作與操作證不相符合的機械,不得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本機種操作證的人員操作。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停放時,應選擇安全的停放地點,關閉好駕駛室,要拉上制動閘。操作人員嚴禁酒后上班。機械在危險地段作業時,必須設置明顯的安全警告標志,并設專人站在操作人員能看清的地方指揮。(4)、 施工人員進入現場要正確佩帶安全帽,不得穿拖鞋、涼鞋、裙子、背心等不符合要求的服裝。(5)、 高溫作業現場做好防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