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210線包東一級公路路面底基層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4557
2022-10-10
12頁
31.50KB
1、國道210線包東一級公路NO.2合同段底 基 層施工組織設計 路面底基層施工組織設計一、 路面底基層工程概述:包東路No.2合同段屬于210國道包頭至東勝一級公路,地處河套平原,黃河兩岸,該地區為季凍區,410月最高氣溫3436(7月),最低溫度35(10月),天氣以晴為主,春季(45月)有大風及沙塵暴,風向多偏西,晝夜溫差較大(1015)空氣相對干燥。合同段從K10+500-K21+000,全長10.5公里,其中5.22公里的新建全幅一級公路,5.28公里的新建單幅一級公路和5.5公里的改建單幅一級公路。本路段底基層均采用石灰、粉煤灰穩定砂礫,厚28cm,總面積為166870.79m2,要求2、混合料無側限抗壓強度P0.5Mpa,壓實度K96%。施工配合比為石灰:粉煤灰:砂礫=3:10:87二標二灰砂礫拌合設備采用WBL400型,最大生產能力400T/h,二灰砂礫底基層攤鋪采用西筑廠生產的LT1200攤鋪機,最快攤鋪速度12m,攤鋪速度平均按600m/d考慮,底基層攤鋪按路基交驗的計劃時間確定。在施工進度安排上,把K10+500至大樹灣互通立交(包括匝道B)做為控制工期的關鍵。所以在施工時,重點保證此路底基層施工,爭取早日通車給右幅舊路改造爭取時間。底基層均采用工廠化集中拌和,攤鋪機攤鋪,從而既保證了二灰混合料的質量也確保了基層平整度能有較大的提高。施工準備計劃2001年5月23日前3、完成路面底基層施工準備工作,包括:原材料試驗及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拌和廠建設;設備進廠及安裝調試;材料準備;相關作業隊全部進廠;試驗室建設與認證。1、原材料試驗及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原材料試驗材料名稱試驗項目石灰CaO+MgO含量、細度、未消解殘渣含水量粉煤灰化學成份CaO含量、細度、燒失量、含水量、雜質 砂礫級配、壓碎值、針片狀、最大粒徑IP水K+、Na+含量、PHB、混合料配合比設計(1)、確定二灰混合料配合比例(2)、擊實、確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3)、制無側限試件,并按“標準”養生;(4)、強度試驗與結果分析;(5)、報監理工程師審批;(6)、按室內試驗結果及工期安排備料。2、材料、4、機械設備準備 2001年4月24日完成二灰砂礫混合料拌和廠的場地平整、處理;二灰砂礫拌和廠征地12畝,位于K19+335處,場地平面布置圖見圖 (附后)。該場地主要用于原材料的堆放和混合料的拌和。 由于石灰在空氣中能自行消解,并硬化,為了確保石灰有效CaO、MgO含量損失最少,石灰的進料速度嚴格按工程進度的使用量控制。消解后的消石灰存放不超過一個月。石灰進場前必須消解完全,并過10mm篩。考慮到施工進度及用量,我標段石灰選用兩三個廠家的石灰,石灰等級為三級,準備采用社會力量運輸。使質量和數量都能得到保障。 粉煤灰是二灰砂礫混合料的重要材料,經原材料試驗,準備采用達旗電廠粉煤灰,由于該粉煤灰為高5、鈣粉煤灰,根據試驗結果具有一定的自結性,如果結塊,使用前必須粉碎,另外考慮環境要求,運輸中要求覆蓋。砂礫,經篩分合格后,選用響沙灣砂礫。拌和用水,在拌和廠打機井提供水源。拌和機采用西筑廠WDL400型,拌和能力200400T/h現已調試安裝完畢。3、試驗路段A、施工布置2001年5月26日開始,試驗路段施工,考慮到指揮、調整及運輸上的方便,將試驗路段擬定在拌和廠附近路段 ,這樣有利于加強試驗室對現場的施工質量進行有效控制。試驗路段擬700m。B、施工方案拌和采用西筑廠WDL400型,拌和能力200400T/h,運輸車輛擬定8T運輸車10輛,另備車35輛。現場提前一天安裝調試好攤鋪機,攤鋪機采用6、西筑廠LT1200型,將底基層分兩層施工,每層14cm。其中一段底層施工完成后,經試驗室及測量組檢驗各項指標合格后,在其表面輕灑水后,立即開展第二層施工,另一部分第一層施工完成后,暫不鋪第二層。標高控制采用掛線法。松鋪厚度由松鋪系數決定(松鋪系數采用室內試驗及以往經驗相結合,擬采用1.251.35并結合實際進行現場調整,最終根據試驗段結果分析確定)。路面基層現場作業隊,人工隨時調整攤鋪料局部缺料或料過多。壓實先采用1215T壓路機,沿規定路線和方向進行穩壓(二灰砂礫料無粘聚性,故穩壓嚴禁先上重型機械);然后采用3035T振動壓路機振動壓實,再檢測壓實度、平整度、厚度、高程。并根據檢測結果進行“7、缺陷修補”,最后用15T18T壓路機靜壓,使表面平整密實。待壓實結束后立即檢測各項指標,然后開始養生。7天后,現場鉆孔取芯,觀測、分析、總結。嚴禁表面出現貼皮現象。C、試驗段需要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1)二灰砂礫料的松鋪系數(機鋪)(分別當K96%及K98%時); (2)二灰砂礫料的喂料方式及攤鋪機運行速度; (3)整形方式(機鋪后,人工調整方法); (4)碾壓工藝(不同壓路機組合方式、順序、速度、遍數); (5)碾壓過程中含水量調整與控制方法; (6)壓實度與高程、厚度、平整度的控制與檢測方法; (7)拌和樓四種材料(石灰、粉煤灰、砂礫、水)的計量與質量控制; (8)拌和、運輸力量,攤鋪與碾8、壓的協調配合和合理運力; (9)合理工作段長度與日最大施工長度; (10)養生方法(第一次灑水時間、灑水量、每日灑水量、日間隔時間、養生齡期); (11)基層頂面收縮控制; (12)質量保證措施(材料、試驗、測量、機械、工藝、養生等)。 試驗路段結束后,立即總結,并將成果報監理工程師。4、 路床交工驗收 由于基層施工,具有不可逆性,且平整度具有傳遞性,要保證基層質量和施工進度,故對路床的質量和交驗時間就尤為重要。路床交工驗收,嚴格按JTJ0342000標準交驗,除壓實度必須合格外,對彎沉局部不合格點,必須做處理,使之符合要求;對高程盡量控制在負值范圍內;對平整度指標可提高標準(擬使之最大不超過9、10mm)。有必要時,對路床重新修整,以達到壓實度、平整度、高程等指標。為了保證機鋪的連續性,考慮路床交驗按半幅交驗,且一次性交驗不少于2Km,以減少攤鋪機的調頭安裝次數。5、測量放樣與試驗檢測在進行基層施工前,測量放樣十分關鍵,在施工前一天測量人員至少要恢復中線并按試驗路段總結的松鋪系數和要求的壓實厚度,固定鋼釬,做高度標志(雙線即中線及邊線)半幅全斷面攤鋪,在攤鋪后測量,校正高程。試驗室測含水量、灰劑量、無側限強度等,終壓前對高程、厚度、平整度、壓實度進行檢測,并隨時采取調整、修補(“缺陷修補”)。6、攤鋪前路床修整攤鋪前應對路床進行修整,包括平整因施工需要機械行走造成的路床表面不平整,攤10、料前,路床表面必須灑水潤濕。攤鋪機提前一天現場安裝調試,其它機械提前2小時到位,有關人員準備就緒。做好路面底基層施工隊、拌和廠、攤鋪前場及相關職能部門的技術交底。提前一天安排專人進行天氣預報觀測與記錄。三、施工工藝(含試驗階段)1、 拌和粉 煤 灰1%砂 礫2%水1%拌和注意事項: A、配料準確性。石灰貯存于筒倉中,粉煤灰結塊應粉碎; B、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C、拌和均勻性;D、混合料檢測及時;2、 運輸二灰砂礫混合料運輸采用1015輛8T自卸車,當運距較長,有風或中午氣溫高,可考慮用蓬布將料車覆蓋,以防止水份散失和沿路粉塵飛揚,運力根據拌和機能力、運距等及時調整。3、 攤鋪及整形混合料11、采用西筑廠LT1200型瀝青攤鋪機進行,找平采用“基準鋼絲法”,即在鋪筑邊線外50cm左右打入穩固的支撐桿(最好對應中線樁號),支撐桿間距為10m,根據樁位處中、下面層頂設計高程加上一個常數為鋼絲標高。基準鋼絲敷設的長度每段為300m左右,并配用專門有計量張力的標尺。一般鋼絲長度在200250m時其張緊力的標尺應為100130Kgf;鋼絲長度在250300m時,其張緊力的標尺應為150200Kgf;使“基準鋼絲”在10m 內產生的撓度最大不超過2mm,必要時應加密支撐桿。在彎道半徑較小段及變坡點附近或加寬段前后應加密支撐桿,撐桿和基準鋼絲架設標高經核對無誤后,才能開始攤鋪,在鋪筑過程中現場應設12、12人來回檢查,防止車輛、施工人員及其他機械碰撞支撐桿或鋼絲 在攤鋪現場有作業隊隨時人工處理料的局部不均勻(增、補料),同時,隨時檢查和處理離析現象。4、 碾壓壓實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靜后振動的原則,以達到平整、密實的結果。先用自重15T壓路機靜壓23遍,再用帶振動3035T壓路機振動壓實34遍達到密實,最后再用1518T光輪壓路機終壓12遍達到平整。碾壓路線:碾壓時,應重疊1/2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一般需碾壓57遍。壓路機的速度:穩壓時1.52km/h,振動壓時25km/h,終壓23km/h。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剎車,應13、保證穩定土層表面不受破壞。碾壓過程中,混合料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水分蒸發過快,應及時補灑少量水,但嚴禁灑水量過大。對28cm底基層分兩層碾壓時,當第一層碾實成型后,可立即灑水攤料進行第二層碾壓施工。若第一層施工完后不能及時施工第二層,則至少需要將第一層養護57天后方可進行第二次施工。在鋪基層料之前,底基層表面應灑水。5、 養生成型后底基層應注意保溫養生57天,剛碾壓完的二灰料表面,因強度較低,故灑水車必須十分小心,不能在其上隨意調頭或快速行駛,每天應根據天氣情況控制好灑水量,避免基層、底基層表面長時間失水,以減小收縮裂縫的可能。四、質量保證措施為了保證路面工程的施工質量,本項目施工從局、處到14、項目均十分重視。所有路面機具全部新購較先進的設備(詳見機械設備一覽表)人員從局、處調遣主要骨干力量,在施工技術方面擬和西安公路交大、陜西華通科技咨詢公司聯合組成課題組,認真研究攻關與實施高等級瀝青路面施工關鍵工藝控制技術,以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優良。 1、試驗室建設路面工程的試驗檢測工作十分關鍵,試驗檢測工作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學文明施工的具體表現。試驗室建設分三部內容,即:工地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建立、試驗室硬件建設及人員的合理配備與素質教育。A、試驗室質量體系:包括實施質量管理的組織機構、職責、程序、過程和資源。試驗室工作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的好壞,包括各種控制管理制度。B、15、試驗室硬件建設:包括試驗儀器配備精良程度、設備儀器、設備的臺件數,公路路面專業儀器的自檢自核工作十分重要,我們將嚴格按交通部公路司2000270號文件精神,嚴格把好路面儀器的質量關,儀器清單見附表。硬件建設還包括試驗取樣室及試驗辦公室的標準化建設。C試驗室技術人員的配備,我部計劃配備78人,以確保底基層施工及現場檢測工作的基本需要。 2、材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路面的質量,故首先嚴把原材料質量關。石灰:從料源便加強質量控制,加強CaO+MgO含量測定,每進一批測一次,不符合要求的一定拒絕使用,隨時控制質量動態,同時控制進料速度。石灰的消解必須充分,并過10mm篩,以避免過火和欠火石灰,從而嚴16、重影響強度。粉煤灰選擇達旗電廠的高鈣粉煤灰,從料源加強粉煤灰成份測定。在料場高鈣粉煤灰可能會產生結塊,故隨時檢查和粉碎。原材料檢驗項目、指標、頻率達到現行規范(JTJ0342000)及施工須知的要求。為防止揚塵,可在石灰、粉煤灰表面適當灑水,砂礫堆放時要防止離析。3、拌和廠的計量十分關鍵,為了保證計量準確性,應注意以下幾點: (1)拌和前加強原材料含水量檢測,以調整施工配合比; (2)加強砂礫級配檢查并及時調整; (3)加強石灰劑量檢查,開拌后一定要檢測灰劑量及含水量,并及時通知調整; (4)加強混合料三均勻檢查(含水量、石灰劑量、砂礫含量); (5)為防止運輸攤鋪水分散失,拌和應適當提高1317、%含水量,或覆蓋; (6)拌和機應加d=40mm篩,以篩除超尺寸顆粒; (7)每天至少成型一組13個無側限抗壓強度試件(當CV15%時)。4、加強現場質量控制 攤鋪時的松鋪系數,應由試驗室和試驗路段綜合確定,現場測量人員跟班作業,隨時調整控制。加強現場施工控制,待底基層靜壓后,應及時調整平整度等,避免達到規定壓實度后再檢測出不符合要求的情況。達不到平整度時可采用15T鏈條推土機拉毛,平地機刮平,壓路機碾壓修整。攤鋪前先培土路肩,以確保二灰砂礫兩邊壓實度的壓實效果,同時將二灰砂礫寬度向兩邊多放寬5-10cm,碾壓時將路肩同時碾壓。施工縫必須經過處理,以確保接頭處平整、密實且強度好。5、雨、大風天氣施工每天安排人觀測天氣變化,根據天氣安排拌和,攤鋪速度,同時準備蓬布,待暴雨時臨時覆蓋,并及時通知拌和廠停止拌和,現場及時用蓬布覆蓋,過后及時碾壓,以達到壓實密度。若來不及覆蓋,待雨后,用拌和機打松,并摻適當水泥重新碾壓。大風天應注意減少水分散失,可將拌和含水量提高,運輸車輛覆蓋。現場邊攤鋪邊碾壓,若風過大則停止施工。6、加強養生工作,二灰砂礫初期強度低,且二灰材料為水硬性材料,故溫度對強度影響十分關鍵,要及時灑水,同時為減少收縮,在碾壓時含水量不宜過大,在養生中要不斷灑水。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