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新城核心區規劃縱五路道路、給水、排水、電力、再生水管線工程環保、綠色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4615
2022-10-10
12頁
30KB
1、大興新城核心區規劃縱五路(永華路-義忠路)道路、給水、排水、電力、再生水管線工程環保、綠色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目錄一、工程簡介3二、環境保護管理目標4三、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及組織體系4四、施工現場、生活區環保措施5五、施工操作環保措施8六、綠色環保措施10大興區醫院項目部一、工程簡介大興新城核心區規劃縱五路(永華路-義忠路)道路、給水、排水、電力、再生水管線工程南起義忠路,向北與橫五路、橫四路、興華大街、橫三路、橫二路、橫一路、義繡路、義錦路相交,終點與永華路相交,道路長度約1472米,包含排水、給水、電力、再生水、道路等配套工程。本工程新建污水管干管管徑為d400,支管徑d400,管道2、基礎為150砂石墊層基礎及120混凝土基礎,管道位于道路永中以東2.0米處;新建雨水為D=500mm1200mm雨水管溝,150砂石墊層基礎,位于道路永中以西0.5米;新建給水為管徑DN200DN300球墨鑄鐵管,距離規劃縱五路路中東側5.0m位置,位于車行道下;新建再生水管徑為dn200的PE管,距離規劃縱五路路中西側5.0m,均位于車行道下;新建電力為12150+2100電力管線(玻璃鋼管)和12150+2100電力管線(熱浸塑鋼鋼管),檢查井包含二層井、直線井、四通井等,結構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新建道路為規劃等級為城市支路,紅線寬為20米,局部路口渠化地段紅線寬為25m和30m,設計3、速度30km/h。道路斷面設置為一幅路形式,車行道寬12米,一上一下,機非混行,兩側各設4米的人行道。二、環境保護管理目標以GB/T24000-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為宗旨,規范項目部的環境管理行為,加強預防和控制,引導施工人員自覺地遵守環境法律、法規和其它相關的技術要求,改進工藝,促進清潔生產,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確保工程建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減小到最低程度,創建“綠色現場”,建設“綠色工程”。三、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及組織體系(1)成立由項目經理為首的“環境保護管理領導小組”,組織領導施工現場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每半月召開一次“項目環境保護管理領導小組”工作例會,總結前一階段的施工現場環4、境保護情況,布置下一階段的項目環境保護工作。 (2)現場成立“施工環保糾察組”,按照有關要求對現場環境保護措施的實施進行監督檢查,對檢查中所發現的問題,開出“環保問題通知單”,根據具體情況,定時間、定人、定措施予以解決,并檢查落實情況。(3)項目部在工程開工前編制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方案及環保管理規定,明確管理人員職責,依照管理規定進行檢查、整改。發現有不符合規定的現象,應立即進行制止,進行糾正。(4)在項目開工前,組織專家對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情況提出評估報告,就施工過程中建筑材料、施工工藝、施工環境、施工人員生活等各個方面對環境的影響進行評估、降低影響應采取的對策,提出建設性方案,指導今后整5、個工程建設,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改進,提高環保水平。(5)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 對施工方案的會簽、施工材料的選擇、施工合同的簽訂、施工工藝的制定等所有項目建設的環節中,增加環保審查程序,凡對環保有不利影響或有潛在的隱患的,堅決予以拒絕,不得使用或采納。(6)所有參加施工的單位,在開始工作前開展學習、宣傳環保意識,通過目前的環保重大事項,提高作業人員的環保意識,真正理解環保關乎全人類的生存環境;宣傳項目采取的環保方案、措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提高環保意識,為綠色安全貢獻力量。四、施工現場、生活區環保措施4.1大氣污染防治 (1)在施工過程中要堅持做到劉淇書記“五個100%6、”的要求,即:工地沙土必須100%覆蓋,工地地面必須100%硬化,出工地車輛必須100%沖洗車輪,拆除房屋必須100%灑水壓塵,暫時不開發的地方必須100%綠化。(2)遇有四級以上風的天氣不得進行土方運輸、土方開挖、土方回填、房屋拆遷等作業(3)施工現場設立專門的廢棄物臨時貯存場地,廢棄物應分類存放,對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廢棄物必須單獨貯存、設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標識。所有廢棄物將被送到許可的再生工廠。(4)施工垃圾搭設封閉式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運到地面,杜絕將施工垃圾隨意凌空拋撒。在垃圾道出口處搭設擋板,現場不得堆積大量垃圾,垃圾要及時清運,清運時要灑水,防止揚塵。(5)施工現場鋪設瀝青混凝7、土路面,保證施工現場黃土不露天,出口處要與社會道路銜接;路面設專人維護,保持清潔,防止浮土和泥濘。(6)在施工現場出口處設車輛清洗沖刷臺,車輛清理和沖洗干凈后方可出現場,運輸車駛出要保持車身清潔,混凝土罐車每次出場前應清洗下料斗。(7)清掃施工現場時,要先將路面、地面進行噴灑濕潤后再進行清掃,以免清掃時揚塵。當風力超過三級以上時,每天早、中、晚至少各灑水一次,灑水降塵應配備灑水裝置并指定專人負責。(8)土方工程施工時,主要采取淋水降塵措施,現場存放的土方用綠色密目網覆蓋。 4.2現場煙塵的防治(1)現場所使用的鍋爐將為經環保部門認可注冊的合格產品,絕不使用不合格的鍋爐,不使用散煤、煙煤、木炭。8、(2)施工現場的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應入庫存放,庫房應封閉嚴密。在使用、運輸水泥、白灰和其它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時,要做到輕拿輕放文明施工,防止人為因素造成揚塵污染。4.3噪聲污染的防治建筑施工場地噪聲限值:主要噪聲源:混凝土罐車、地泵、振搗棒以及電鋸等小型機械,噪聲限值白天:70分貝,夜間55分貝;嚴格控制強噪聲作業,施工現場在使用混凝土輸送泵、電鋸等強噪音機具前,采取隔音棚或隔音罩進行降噪封閉、遮擋,現場混凝土振搗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搗棒,振搗混凝土時,不得振鋼筋和鋼模板。4.4水污染的防治(1)確保雨水管網與污水管網分開使用,嚴禁將非雨水類的其它水體排進市政雨水管網。(2)現場交通道路9、和材料堆放場地統一規劃排水溝,控制污水流向,設置沉淀池,將污水經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線。(3)對食堂排出的污水采取隔油措施,設置隔油池,并要定期檢查,以確保其隔油效果。(4)對于油料庫、有毒物品及油漆庫,應設專人負責,存放處的地面采取防毒措施,至少要做到水泥地面。(5)廁所設化糞池,定期清理。(6)將施工及生活中產生的污水或廢水,集中處理,經檢驗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2002)規定,才能排放到河流或溝溪中,不得將含有污染物或可見懸浮物的水排入河流、水域或灌溉系統中,同時排水不得增加河流或水域中的懸浮物,或造成河道沖刷、水質污染。4.5油料、化學品的控制油料、化學品貯存要設專用庫10、房;一律實行封閉式、容器式管理和使用,施工現場固體有毒物用袋集裝,液體物采用封閉式容器管理;盡量避免泄露、遺撒;化學品及有毒物質使用前應編制作業指導書,并對操作者進行培訓;有毒物質消納找有資質單位實行定向回收。五、施工操作環保措施5.1鋼筋工程(1)鋼材、鋼筋進場時的裝卸必須用吊車裝卸,輕拿輕放,避免產生噪聲;鋼筋綁扎及安裝鋼結構時,一次綁扎、吊裝成型到位,避免修整,避免對鋼構件的砸和敲擊產生噪音。(2)對銹蝕的鋼材、鋼筋除銹,將除下來的鐵銹集中清掃統一處理,鐵銹不可與其它垃圾混放;現場的廢棄鋼筋頭、廢棄綁絲、廢棄墊塊都統一回收處理。在使用電焊機時,注意焊條的節約。焊條頭要統一回收處理。(3)11、鋼筋加工機械(切割機、卷揚機、彎曲機等)的維修、擦拭的棉紗統一處理。機械經常進行維修,對有漏油現象的機械必須停止使用進行維修,防止漏油過多而污染土地。5.2模板工程(1)在制作和設計模板時,盡量節約材料。對在加工或使用后的殘余材料集中處理,對廢木屑應集中處理。鋸末集中收集,加以二次利用(用于養護或其他)。二次利用完畢后集中處理。使用電刨、電鋸時,遵守作息時間,保證在正常的施工時間內使用。(2)模板運輸時輕拿輕放。模板調整時,不要過度敲擊,避免損壞模板及其附件和造成大的噪聲。模板拆除時,必須盡量保存模板的完整性,減少模板的報廢率。模板進行清理時,不要破壞模板和其配件;涂刷脫模劑時,防止泄漏,以免12、污染土壤,禁止用廢舊的機油代替脫模劑。5.3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運輸車輛應保證車況良好,避免在運輸過程中發出很大的噪聲、排放尾氣等。在車輛上料過程中,灑在車身上的各種骨料必須清理干凈,以免遺撒在運輸道路上。(2)確保混凝土泵送設備的良好工作狀態。泵送時間停頓過長,易造成泵管堵塞,從而造成沖洗泵管和敲打泵管,造成浪費水資源和產生噪聲。振搗時采用低噪音振搗棒,盡量避免振擊模板,以減少噪聲。泵送設備要經常維修,避免漏油及排放廢氣過多而污染土地及大氣。(3)混凝土養護: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時,養護劑必須集中使用,保證其充分利用。對苫布和塑料薄膜要保護好,以備回收利用。保溫被和其它東西經多次利用后統一收集13、廢棄。六、綠色環保措施6.1推廣采用“綠色材料”在建筑工程物資采購過程中,選擇綠色、環保、節能產品,對于進場的建筑工程物資,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器具、設備等進行有害物含量檢測,符合標準的物資方可在工程中使用。在施工中,采用科學環保的施工方法、工藝進行施工,減少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有害環境的因素發生,從始至終充分考慮環保及人文要求,從源頭實現綠色、節能的效果。6.2臨設工程中推行“綠色設計” 、選用“綠色產品”、實施“綠色施工”(1)在臨設工程的生活區、辦公區的建筑物如宿舍、食堂、廁所、服務設施、辦公室、倉庫、警衛室等,采用可易于拆卸、能再生利用和保護生態環境與保證產品的性能14、的活動房屋;采用環保臨時廁所、采用太陽能技術,解決生活熱水問題;(2)在生活區的建設規模上,進行科學計劃、安排,根據施工高峰與低潮的變化,合理設計生活區容納人員的數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解決作業人員的生活問題,盡可能減少生活區的規模,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6.3推行場區綠化設計,大力開展綠化植樹活動,建成綠化先進社區(1)在充分研究項目設計情況后,結合施工期間的場地使用情況及今后的園林、綠化設計,對整個項目施工期間的場地綠化進行設計,一進場就開展綠化植樹活動,確保沒有黃土露天,場地閑置2個月以上的全部進行綠化。達到既滿足施工的正常使用要求,又使整個場區成為環境優美、草木繁盛的綠色場區。(2)在進行施工現場總平面圖的設計時,突出綠化的要求,明確標明綠化的區域、面積、綠化的樹種、草坪的種類等,在施工階段,明確劃分綠化管理區域與責任單位、責任人員。(3)工程完工后,對在紅線外的項目部、工人生活區、材料存放及加工廠占地的硬化全部清除,用儲存的土壤進行覆蓋并撒草籽進行綠化。12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35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53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8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