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干拌水泥碎石樁首件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4717
2022-10-10
10頁
36.50KB
1、路基干拌水泥碎石樁首件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一、工程簡介(一)工程概況西寶高速改建工程B-C10合同段,起點樁號為K264+090,終點樁號K284+360,長20.27公里。該工程是在原有老路基兩側各加寬8.25米,形成新的整體式路基。(二)水文地質條件本合同段路線布設于渭河一級階地,地基土上部為沖積粘性土,下部為砂卵石層,部分路段地下水位較高,局部上部存在薄層軟弱層,軟弱層多為淤泥質粘土。為減少新加寬路基沉降量,縮小新老路基間的差異沉降量,進而減少新老路面出現的縱向裂縫的機率,對原地面采取干拌水泥碎石樁的方案進行處理。(三)主要技術指標現就K265+353-K265+511.448左側作為干拌水2、泥碎石樁首件工程段。處理長度158m,樁徑0.15m,縱向間距1.5m,樁長伸入地表下3m。1、原材料(1)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各項指標符合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2007)要求。(2)碎石:碎石應干凈、干燥,其顆粒形狀應具有棱角,不得參有軟質或其他雜質,粒徑采用4.74-19.5mm,。含泥量小于10%,石屑采用粒徑0-5mm的石粉。2、配合比水泥:石屑:碎石=1:2.6:3.3。二、施工組織機構項目部成立路基干拌水泥碎石樁首件工程施工領導小組,由項目部常務副經理李世偉擔任組長,總工鄭東峰、工程部長王生兵為副組長,組員包括安質部長張二濤、路基工程師楊佳、機械工程師劉德勝,測量3、工程師白清蒙、試驗工程師苗立德、項目部管理一隊隊長盧培軍等。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組成和分工如下:現場施工負責人:盧培軍 技術負責人: 徐大義測量人員:王飛試驗人員:潘鑫三、主要設備與人力配備主要機械設備配備如下: 表1:序號名稱型號及施工性能新舊狀況備注1重錘125KG良好2起重機20t良好3螺旋取土鉆良好4裝載機臨工-50良好5自卸車雙橋汽車良好6碎石樁機良好主要人力配備如下: 表2:技術工人工種人數工種人數起重機操作手1裝載機操作手1自卸汽車司機1鉆機操作手1普通工人基本工人3民工3四、施工總體安排(一)工期目標2009年7月4日一天內完成施工任務。(二)質量目標全部工程驗收質量達到交通部公路4、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的合格等級,并滿足項目全線業主創優規劃的要求。(三)安全目標杜絕職工因工亡人事故,杜絕火災及交通亡人事故,杜絕一切機械、交通運輸及其它大事故,杜絕一切重傷事故。(四)環境保護目標合理規劃,節約土地,保護植被,降低能源消耗,施工現場揚塵符合有關標準,噪音達標排放,相關方面環境行為符合管理體系要求。五、主要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法1、清理場地,將施工范圍內所有植被和雜物清除,并挖除地表種植土、腐植土、垃圾有機雜質物等非適用表土。填前碾壓合格或換填完成至原地面后。原路基邊坡開始開挖臺階,每級臺階尺寸:高度80cm,寬度:120cm。2、選擇符合要求的碎5、石料,拌制場內不同粒徑的碎石、石屑等集料應分別堆放。3、收集施工場區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研究場地地基土的物理學性質、地下水位及動態。 4、測量放樣:在每級臺階中心測設樁位且用白灰為樁位作好標識。樁位定位偏差2cm,樁底深度依照給定標高計算。樁位定好后,經監理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下一到工序的施工。5、成孔:樁位經監理檢驗合格后開始進行此道工序,先找出樁位,將鉆機對準樁位,如不行,繼續調整直至滿足要求為止,然后按設計深度鉆孔??孜黄?0cm,垂直度偏差1.5%,成樁直徑15cm。6、成樁:先用夯錘將孔底虛土夯實,往孔內倒入水泥碎石,再采用125kg的重錘進行夯實,落錘高度不小于1m,每6、層虛填25cm,夯擊7次。重復這一步驟,自下而上地制作樁體,直至孔口。在此過程中嚴格控制深度、填料量并記錄。7、試樁:在批準地點試做5根試根,試樁石,認真仔細記錄灌碎石量、虛填厚度、擊實次數。六、質量保證措施(一)質量保證措施1、健全質量管理機構,完善以技術負責人,現場負責人結合施工班組為一體的質量控制體系,實行崗位責任制,每道工序每個施工環節實行定人、定崗,并有明確的獎懲措施。2、加強質量意識教育,增強全體人員質量觀念,做好施工交底和上崗前的培訓,將技術標準、質量要求,施工操作方法向每一個參加施工的人員交待清楚,做到人人心中有數,使工程處于全面受控狀態。3、加強工序間的質量控制檢查,強化施工7、測量檢驗,技術人員跟班作業,隨時督促檢查測量試驗人員的工作結果,用數據正確指導施工。4、加強與監理配合,出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在實驗段完成后,及時總結檢測數據,為大面積施工做好準備。5、加強施工組織領導,嚴密組織,科學施工,做好施工過程中的協調,使施工井然有序,忙而不亂,確保工程一次合格。(二)原材料質量控制對所用水泥、石屑、碎石的選擇和進料嚴把質量關(品種產地、規格、質量等),并按規范、設計要求及時送檢。(三)混合料攪拌質量控制 混合料攪拌嚴格按給定配合比上料,做到配料計量準確,攪拌均勻。保證攪拌時間不少于120秒。(四)成樁質量控制1、垂直度控制:鉆機就位后,通過調整支架使8、鏟頭對準樁位中心。2、樁長控制:根據樁長確定成孔深度,按設計要求逐一丈量,并做好記錄。3、樁位控制:根據設計圖紙,將樁的準確位置放到施工作業面上,用鐵釘和白灰為樁位作好標識。鉆機就位對中要準確,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施工。4、干拌水泥碎石樁檢查項目表3: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樁距(mm)150抽查2%2樁長不小于設計值查施工記錄3樁徑(cm)不小于設計值抽查2%4豎直度(%)1.5査施工記錄5灌石量不小于設計值查施工記錄七、安全保證措施(一)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佩戴安全防護用品,上崗工作前嚴禁飲酒。(二)施工現場出入口設有安全防護措施,必要時設專人監護,以防傷害行9、人。(三)施工現場各種防護裝置、設施和安全標志齊全。(四)各類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五)加強機械設備檢查、維修、保養,不得帶病工作,嚴格操作規程。(六)六級以上大風,大雨、暴雨前應做好設備、設施、結構物的安全工作,并應停止施工。(七)為保證夜間施工,施工現場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八)現場施工人員應服從安全及技術人員的管理,按規章制度進行施工。八、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措施(一)環保、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施工現場、營地建設統一規劃,嚴禁亂搭亂蓋,加強現場管理,工地各種械整齊放置。2、認真組織全體人員學習環境保護法和水土資源保護知識,執行國家及當地環保部門的有關規定,經常進行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10、員環保意識。3、施工過程中自覺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按設計文件和甲方與當地環保部門鑒定有關協議和要求進行施工,防止水土流失造成對環境的破壞。4、施工現場排水要與當地群眾協調好,與原有排水系統相結合。5、施工垃圾堆放到指定地點,不亂扔亂倒。(二)環境保護管理職責:1、項目經理:成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指派專人具體負責有關環保方面事項,配備一定數量的技術人員,認真學習環保知識,共同搞好水土及環保工作。2、綜合辦公室:認真做好施工調查,貫徹各級政府相關水土保護、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令,結合設計文件和工程特點,及時申報有關環保設計,切實按批準的文件組織實施。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對11、容易引起環境污染的各種渠道嚴格控制。3、工程技術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嚴格按設計和各級環境保護要求進行施工,用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保證水土保持,參加環境保護檢查工作。在檢查工程質量的同時,對環境保護進行檢查、監督工作,參加環境保護檢查工作。安全監督部:在檢查工程質量的同時,對環境保護進行檢查、監督工作,參加環境保護檢查工作。4、物資、設備部:運輸車輛必須作好防止漏失措施,以防物材料污染道路。由工程施工隊進行環境保護的具體實施。九、雨季施工保證措施(一)積極與當地水利、氣象部門聯系,了解多年來水文、氣象狀況,掌握施工氣象動態,提前做好防范準備。(二)基底表面應做成3%橫坡,施工便道每隔20m做一道排水盲溝,以利排水。(三)統一規劃布置,使臨時排水溝與地方溝渠相疏通。(四)施工過程中注意維修臨時排水溝,避免出現堵塞、淤積現象,保證水流暢通。十、總結 我項目部嚴格按照上報方案實施,在施工過程中認真做好記錄,測量放樣控制好樁位、樁距,成孔過程中控制好孔徑、孔深、垂直度。成樁過程中,記錄好灌石量、每層虛填厚度,夯擊次數。最后,將記錄數據整理成冊、總結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