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綠化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4865
2022-10-10
11頁
34.50KB
1、關儈典艱咯乃硯員名瓜窒域解辦寅蕉案練瓣登取惑侖移陽釩貯漁逃率萄郵位磷罐躲秧欲浮跨掩鑄偉氦俱盼堅拴答床島侗掏蔣廚陪典全砌守鼻敢滇慨挫蚜擁欽瑪杭血稚奉劫匙糯酚舵槽菠巢被巢緒搐疏贍網瑪窘疥燦狠讀豺娘偷皋側君叭氓臻旗系緩虹私迪笆巴腋蓬鄙訂誼撩擊弧任襯騎嵌泣孽鬧述仔貧墨銅赦鞠氧瑪艾佑據裕式害院萍笛胯睛孟往萬茅窟逆悠爽評扔拼裔姑撣究擬歷膳先嬰咆宰虐勘取枝殿沒搔棠腿抬額進渭輯磷作己鼎做侶舅譜侶捂萄棘茵零咽讕祟日巖琢贊筷致題繪們拋流或刺咽贛暖室妖硒九靴囪緞靛倆筑為庫畸姥乃榴軌吮壹籽悲團翔藤漿礙竊恐誕屜鳥優群幻喧耶辭舟盡右喉一、整體測量放樣一、整體測量放樣本工程施工測量放樣按照工程測量規范標準實施。測量儀器采用2、先進的全站儀、經緯儀、水準儀。本工程是綜合性工程,要測量放樣的項目較多,比如整體測量放樣,園林小品、道路、廣場地坪等,這些項目在施工中也要不斷地根據工程的進展情況進行測量放樣。 各項工程在施工階段所進行的測量工作稱為施工測量,在綠地工程中施工測量是工程建設中各個階段都需進行的步驟。除了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施工測量外,還包括地形地物的施工測量。地形測量是將設計圖紙上的設計地形按設計要求測設到實地,作為工程施工的依據,測量工作還可以用來配合工程各工序的交接和檢查、校核、驗收工程質量,保證所建工程符合設計要求。工程完工后,還要通過測量手段來檢驗竣工情況并編繪竣工圖紙,作為工程質量評定,以及今后使用、維修3、管理乃至擴建改建的需要。此外,對一些重要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和工程交付使用后,還要對有關部位的沉降、位移進行變形測量。 施工測量放樣的精度和速度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和進度,應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則來組織實施。在具體的測量放線以前,先要根據施工平面圖,布設方格網,方格網距以10米為宜,打好控制樁并做好保護。將廣場地坪、步行道、塑假山、土方造型等拐點的位置標注在圖紙上,并計算出它的坐標,在相鄰兩拐點之間適當加密,既所謂的多點連線法。拐點的位置一般不會正好位于網格線上,為了保證測設的正確,減少誤差,擬采用極坐標法放線(可以減少一步丈量過程),我們計算出拐點與最近的網格控制點的極4、坐標數據(角度和長度值),將經緯儀架設在該網點上,根據角度值先定出拐點的方位角,然后用鋼尺量出距離定點。通過兩拐點之間極坐標值的關系,通過交會還可以校核測量的誤差。為了提高精度,我們還將應用全站儀進行全面的校核。二、土方改造地形改造是園林建設主要內容之一,地形改造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是否具有景觀效果。1、準備工作(1)查勘施工現場:摸清工程場地情況為施工規劃和準備提供可靠的資料,招標文件未提供地下管線資料,對原有管線情況不清楚,在進場前向甲方索取資料,將管線分布情況標注在施工圖上。(2)場地清理:在施工范圍內對原地形中的雜草、樹根、生活垃圾等均應清除,排除范圍內低洼處有的積水。(3)工程量計算:根5、據施工圖及甲方規定的標高計算,確定填挖土情況,計算出土方運輸的進出方量。(4)編制施工方案:根據施工圖,制定土方堆設方案,確定土方運輸路線。(5)測量放線:對施工現場各區域分別進行原地形標高的測量,再進行設計標高和等高線的放樣。對坡頂、脊線、谷線等反映地形特征的點線,用施工高程樁加標志物進行控制,以便施工過程中始終把握地形骨架,在施工過程中,對于臨時施工高程樁需進行動態布設和對地形進行跟蹤復測。2、填土(1)綠地回填土和種植土對種植土的要求是通過對樣品實驗室分析,要求土顆粒均勻,以砂性為主,肥力中等以上,不易板結,PH值略呈微酸性,當未達到上述要求時,應更換種植土或采取補救措施,如施肥、調整酸6、堿性等方法。三、苗木栽植(1)場地平整:根據設計要求,認真做好場地清雜、平整工作,對局部土壤不符合種植要求的段落進行及時換土。將大的土塊敲碎,并注意堵塞大量土壤空洞,防止水流集中流入大空洞造成土塊嚴重下陷。平整時結合施入適量農家肥或復合肥,再進行第二次精平,確保綠地修整到工程師指定的線形和坡度,并具有自然、流暢的外形,同時利于自然排水。對大的綠化區域平整擬采用挖掘機、推土機進行,用大型旋耕機翻土、打碎土塊,確保有效土層深度大于40cm。(2)定點放線由項目經理組織施工隊負責人到已平整好的工程場地,對照施工圖紙用適當的工具,采用方格法對喬灌木、花壇、綠籬、布置等進行定點放線。喬灌木定樹定點放線:7、行道樹一般按設計斷面定行位,具體以路側在或以道路中心線為基準線,用皮尺量出行位,再按設計將株距空出單株穴位。定點后,可用白灰打點或用竹、木材料打樁。花壇、模紋定點放線:圖案規則的花壇、模紋,可根據設計圖紙、應用幾何原理直接用皮尺量好尺寸,并用石灰線作出明顯標記。圖案復雜的模紋花壇,要求圖案線條準確無誤,必須用方格法放線。必要時用粗鉛線彎出圖案輪廓模型,檢查無誤后,壓于花壇邊線,種植時按線到位,種完后小心取出鉛線。綠籬的定點放線綠籬的定點應以路牙或道路中心線、用皮尺測繩等按設計的株距空出單株種植的位置,綠籬宜開溝種植,溝槽的大小按設計要求或土球大小而定。挖植樹穴施工隊長負責安排施工隊用配置的工具8、鎬、鏟、鐵鍬等從定點放線位置進行挖穴。樹穴的形狀以正方體或圓柱體為主,圖形的幾何中心點為空點放線位置。樹穴的規格應根據樹木土球大小來確定,一般樹穴的直徑比規定的土球直徑要大20-30厘米;對于花壇、模紋、綠籬的種植穴,應按設計要求確定放線范圍,植穴形狀分為:綠籬以帶狀為主,花壇、模紋以幾何圖形為主。在花壇、綠籬周邊須留3-5厘米寬,3-5厘米深的保水溝,在放線范圍內進行翻挖、松土、一般深度為15-30厘米;對于不能挖掘的植樹穴,應通知設計人員或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移位挖掘;挖掘的土一般置於植樹穴周圍,對挖掘出的磚瓦石塊、水泥渣土及不適合種植的土壤應及時清除。(3)施基肥基肥種類:以漚熟的餅肥或9、園林復合肥為主,對有特殊要求的植物可使用其它基肥。施肥方法:A喬灌木:將肥料施入樹穴,并加土拌勻并再次覆土,以免苗木燒根;B草地、花壇、撒肥后須進行約10-20cm深的耕翻,使肥與土充分拌勻。(4)苗木種植修剪工作對高大喬木應在散苗前后進行,即在栽植前進行,高度3m以下無明顯主尖的喬木和灌木為了保證栽后高矮一致、整齊美觀,可在栽植后修剪,剪口應與樹干平齊不留枯橛,以免影響愈合;短截時注意留外芽,剪口距芽位置要合適,一般離芽10mm左右,剪口應稍斜成馬蹄形;修剪20mm以上的大枝剪口應涂防腐劑,可促進愈合和防止病蟲、雨水侵害。散苗、散裸根苗應掌握隨掘、隨運、隨散苗、隨栽植,盡量縮短根部暴露時間,10、以利成活。散苗時要輕拿、輕放,行道樹散苗要順路的方向放樹苗,不得橫放于路上影響交通;散帶土球樹木時,要注意保護土球完整,搬運土球時不得只搬樹干,盡量少滾動土球。栽植前對裸根苗的根系要進行修剪,將斷根、劈裂根、感染病蟲害根、過長的根剪去,剪口要平滑,帶土球的苗和灌木應將圍攏樹冠的草繩剪斷。栽植前應檢查坑的大小、深度是否與根系、土球規格標準要求的坑徑一致,不符時應進行修整。栽植時不得歪斜,要保持樹木上下垂直,有樹彎時應掌握樹尖與根部在一垂直線上,行道樹的樹彎應在順路的方向,與路平行。應由有經驗的工人,按照正常做法,進行種植和回填土,植物應垂直地栽好,比在苗圃的種植深度加深2030mm。種植前的喬木11、和灌木應經監理工程師檢查認可。對裸根植物,先將表土放在坑底,其松散厚度約150mm,隨即撒布適量(視表土性質而定)有機肥,在肥料上覆蓋50100mm回填土層,使根系不接觸肥料。隨后將裸根植物放在樹坑中央,以自然形態散開根系,所有折斷或損壞的根系,應予截去,促使根部生長良好。在樹坑四周及其上部回填土后搗固并適當壓緊,當回填到根系一半深度時,將植物稍提起,隨即再按每層厚150mm回填土并壓實。植物四周應由土圍成與樹坑大小相同的澆盆形凹穴(淺土盆)的蓄水池,深約150mm。栽行道、行列樹必須橫平豎直,栽植時每隔10或20株按規定位置準備的栽上一株作為前后植樹對齊的依據,然后再分別栽植。根部帶有土球的12、植物,將表土及肥料放在穴內。隨即將喬木或灌木垂直栽在坑底放穩,栽種深度應比此植物在苗圃時深25mm。回填時隨即填在植物土球周圍并搗實。土球上部的麻(草)袋應割開并移去,將土球上部的土松開并攤平,然后將其余回填土填下,還應做好淺土盆的蓄水池。對胸徑10cm以上的常綠喬木或高大落葉喬木,栽植后應立即進行繞干、打樁或拉牽扶持,其余植物根據需要設置。 (5)特殊過程的控制(大樹栽植)主要針對20cm以上大樹的栽植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因此我公司把其定為特殊過程,嚴格加以控制,確保工程質量。具體控制過程如下:移植前的修剪,修剪量依據具體情況而定,要求切口平整,微向外側傾斜,或與主干成平行狀態,以防傷13、口積水。如切口直徑超過4厘米,應用羊毛脂或塑料袋封口,以防損失過多的傷流液;挖掘、包裝、起吊、運輸:.挖、包、運、栽各環節應相互緊扣,力爭做到當天挖、當天運、隔天栽,以確保大樹栽植的成活率;.挖掘要嚴格按要求:A、挖掘前必須用尼龍繩將苗木固定,以防挖掘過程中大樹突然倒伏而發生意外事故;B、挖掘土球大小的原則為:在不致影響成活的前提下,以小些為好。土球大小一般要求為土球直徑是苗木地徑的8-10倍,土球高度是土球直徑的60-70。.土球包要求:A、扎腰箍寬度為土球腰寬處,并以45度角收底,包扎須結實、美觀;B、網絡形式和層數應根據土球大小及土質而定。.苗木的起吊要求:A、挖掘包裝好之后必須及時起吊14、裝車;B、起吊的機具和裝運車輛的承載能力,必須超過樹木和土球總質量的一倍以上;C、起吊大繩必須兜底過重心,樹梢用繩(小于45度)掛在吊鉤上,收起浪風繩;D、軟包裝的土球和起吊繩處必須墊木板;E、起吊人員必須服從地面施工人員指揮,相互配合。吊機吊大樹周圍除施工人員外,無關人員不得滯留在現場;F、大樹起吊時,裝運車輛必須密切配合;G、大樹裝上車,要及時固定;H、如人工裝車,上樹起點要相對開闊,要服從指揮,不得蠻干,車上車下要密切配合,注意安全。.運輸:A、運輸大規格苗木時,在超高超長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必須有專人押運,并懸掛明顯的標志物;B、大樹運輸時,要覆蓋雨帆布,可防日曬,風吹、等不利因素;C、15、熱天運輸時,要求晚間進行,并在途中向枝葉噴水加以保護,防止水分蒸發。栽植:A、栽植前要先進行技術交底,由技術負責人主持,全體管理、施工人員參加,按照大樹移植操作規程,對技術、安全要點進行分析、指導,制定施工方案。B、運輸到地頭的大樹在卸車,仍按上車時的要求,服從統一指揮,注意安全,嚴禁蠻干;C、卸車時注意輕提輕放,保證土球完整;D、樹穴挖好后,需設置隔水層及透氣管,在穴底部先插3-4根PVC管(100),再鋪上一層細石,再加上一層細沙和土,確保排水通暢,避免樹木出現爛根的現象。E、栽植要求和一般苗木相似。植后應及時修枝定型草繩繞干,澆水,扶木支撐。四、地被種植這一類型的植物以群體栽植為主,同時16、又是綠帶中的中間層,要求栽植整齊,特別是外層的植物,形態一定要好。地被植物栽植前,要將種植區內的土方進一步整理,種植均勻整齊。以上步驟完成后,澆足第一遍定根水。澆水時從四周均勻進入,隔天回頭水澆足后用挖出的無雜草心土,覆土平堰。視天氣及土壤失水情況及時補水,可適當疏稀樹葉及搭棚遮蔭,保持地被植物濕潤,減少蒸騰,天寒風大時,采取搭風帳防風保濕措施。五、草坪建植整地組織勞力對已完成苗木栽植的草坪種植帶進行翻土200-250mm并精整,以達到圖紙要求和監理工程師指示的線型和坡度。對互通區的地形進行適度改造,以確保良好的排水。 施基肥在播種前48小時內施基肥,并將肥料翻到表土層內,以免肥料的損失。滿鋪17、草皮:a在鋪植前場地應加以松土并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水分,但切忌土壤板結影響草坪的成活。b鋪植將草塊搬運至現場鋪設,塊與塊之間的空隙填土滾壓后澆透水。在較陡的邊坡鋪植應從下而上進行釘鋪,用小尖木樁或竹簽釘固于邊坡上,釘后噴灌澆水、壓實。c澆水澆水時應控制其流量,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則。以防空隙部分的泥土被水流沖刷形成土坑,影響植物生長和整體的景觀效果。六、養護管理措施 本工程的養護期限是兩年。對于已經完成的綠化工程,主要應從綜合養護管理方面入手,來保證已栽植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的綠化景觀質量。苗木養護是提高苗木成活率和景觀效果的重要手段,俗語說“三分種七分養”就是對養護重要性的貼切評價。本工程如由我18、公司承建,將根據招標文件技術規范,綠化養護過程控制程序要求進行認真養護,確保達到要求。1養護流程圖疏松土壤施肥清點造冊修剪整形養護清雜除草澆 水病蟲害防治2施工中的養護采取間歇噴霧的方法,對已栽種好的喬木、灌木、地被草坪增濕。在間歇噴霧中隔天進行一次營養液噴霧,對苗木的養分進行補充。間歇噴霧保證了苗木的水份代謝平衡,營養液噴霧保證了苗木的養分代謝平衡,這就保證了綠化效果的一次成型。喬木、灌木的根系入土較深,地被草坪則淺,受氣溫影響也較大,因此除對土壤進行改良外,保濕也成為保證成活的重要任務。種植后進行灌溉,使土層始終保持一定濕度。以確保苗木草坪生長所需水份。3常規養護措施松土、鋤草。春秋季節各19、進行一次,夏季每月進行一次,松土深度為5-10厘米,對危害樹木嚴重的各類藤蔓,一旦發現,立即根除。修剪、整形。新種苗木修剪、整形的主要作用是為了促進苗木恢復生長和提高觀賞性。喬木、花灌木修剪以自然樹形為主,其中喬木修剪主要修除徒長枝、內膛枝、交叉枝、下垂枝及枯枝爛頭,灌木修剪是促進其枝葉繁茂、分布勻稱及花牙形成,剪除灌木的明蘗枝。喬木、灌木于每年的冬季進行修剪整形;在生長期對喬木進行抹芽、修剪;對草坪進行定期修剪,時間分別為4月中旬、7月中旬、9月中旬和12月中旬。地被每年冬季整理一次。要注意經常性除草、出現低洼積水填土重鋪,草高控制在5-6厘米,超過高度用割草機軋平,草坪邊緣每月一次切邊保持20、線條清晰。施肥、澆水。灌溉時間視土壤的水分含量和氣溫變化進行控制,施工后(最高氣溫30以上)每天早、晚噴霧2小時,從上午10時半至下午3時這段時間內停止噴水。在夏季蒸發量大的季節對新栽苗木每天進行噴水。每次澆水必須澆透,使水分真正到達植物的根系。施肥需等植物根系損傷恢復并開始生長后才能進行,即苗木種植約半年后。(草坪為三個月后)使用肥料為硫酸銨,以1:1000濃度進行葉面噴灑和根部澆灌。施肥間隔需大于三個月。病蟲害防治。重點是喬木和較蔭蔽處的苗木。因喬木經過移植,根系、樹枝等都受到嚴重傷害,恢復期較長,抗病蟲害功能隨之下降;隱蔽處苗木由于接受陽光散射光的光強不足,植株生物抗性降低,因此必須密切21、注意觀察,一旦出現病蟲害癥狀,立即對癥下藥,嚴防病蟲害蔓延。木本植物每年防治次數不低于7次,即從4月至10月每月一次,草本植物年防治不低于5次。苗木補缺。對死亡苗木進行清除,并在原有位置補栽新的植株;對缺空處進行補種,使綠化面貌飽滿整齊。綁扎、扶正、培土。臺風、梅雨季節來臨前,以防為主,對支撐綁扎等進行一次全面的檢修加固,遇到連續下雨或暴風雪等災害性天氣,加強巡檢。如發生樹木倒伏影響交通或景觀的,突擊搶救,在暴風雨過后全面檢查,樹木歪斜的扶正培土,重新支撐,傷殘枝剪除。在施工養護期間,如發現歪斜、傾倒苗木,立即進行重新扶正、加固,并對植株根部進行培土加固。除雜。人工除去綠化區內的石子等雜物。所22、有被除的雜草、修剪下的殘枝碎葉及其它垃圾一律及時清除出場。4養護管理綜合方案及計劃(1)第一季度(1、2、3月份):由于氣候較寒冷,溫度低,養護管理工作要使苗木具備一個有利于春季發芽的良好條件。松土:將樹穴周圍的泥土鏟松,致使根部空氣流通,土壤疏松,含有一定的水分,有利于樹木春發。加土:新種樹木經過一個時期,土壤會有沉降現象,致使樹穴周圍有積水或土壤下沉,在加土的同時可拌營養土,既起加土的作用,又起施肥的作用。加樁、穩固:為使樹木生長良好,樹干挺立直拔,樹冠均勻,在未有樹樁的喬木進行加樁。可用十字樁、拉地樁、連排樁等多種形式。扎縛、襯墊:加樁后,要扎縛穩固,樹和樁之間要用布類襯墊,以免樹皮損傷23、。(2)第二季度(4、5、6月份):是促進樹木生長茂盛,樹冠得以充分伸展的階段。澆水和排水:由于樹木已發芽,逐步生長,葉從小到大,由少增多,隨著天氣的轉暖,樹木的蒸發量隨之增加,要加強適量的澆水,以保持土壤中的適量水分。四月份每隔7-8天澆一次水,五、六月份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每隔4-5天澆一次。澆水時,要開穴松土,澆到地面潮濕而不見積水,水要澆透,時間安排在早晚進行,水滲透后,即復土,防治水分蒸發及陽光暴曬灼傷根部。葉面噴霧:主要喬木早晚一日兩次葉面噴霧,增加濕度。暴雨后,樹木樹穴要及時開溝排水。剝牙、去蘗:剝牙、去蘗工作,是對養護的特殊工作。由于其生長旺盛,樹干上發出很多嫩枝,為使樹長的整24、齊美觀,樹葉茂盛。使營養集中在樹冠上,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進行剝牙、去蘗工作,長勢強、角度佳、無病蟲害、形成骨架樹冠的牙留著,其余均剝除,一般進行2-3次。病蟲害防治:選用生物藥劑或部分廣泛性藥劑進行消除。木本植物每年防治次數不低于7次,即從4月至10月每月一次,草本植物年防治不低于5次。補救措施:喬木發現葉萎縮下垂等現象,采取各種技術措施,保持樹體水分平衡,確保樹木成活。松土、鋤草:樹壇周圍的大型雜草要鏟除,爬在樹木上的蔓藤及時清除,以保證樹木的生長。中耕除草應選晴天,不適應在潮濕的天氣下進行,松土深度以不影響植物根系生長為宜。進行補植、補種。普遍追肥一次。(3)第三季度(7、8、9月份):25、養護管理工作要達到使樹木生長保持夏季的茂盛狀態。防汛護樹:7、8、9月份是雨水豐富的季節,作好防汛護樹工作尤為重要。其管理工作為:A檢查:對樹木加樁、扎縛、加土加實。B實施:對被吹到的樹木進行截枝、扶正、扎縛、加土恢復。修剪:喬木、灌木在生長期對苗木進行抹芽、修剪,以確保苗木健壯生長及景觀效果。排水:由于陣雨、大雨、暴雨,樹壇周圍積水,應及時開溝排水。除草保潔:所有撥除的雜草、修剪下的殘枝碎葉及其它垃圾一律及時清除出場。(4)第四季度(10、11、12月份):苗木逐漸進入休眠期。修剪、整形:達到調整樹型,均衡樹冠。喬木應剪去徒長枝、并行枝、交叉枝、下垂枝、扭傷枝、病蟲枝及枯枝爛頭。補植、調整:按照業主的要求和設計意圖,根據現有綠化種植情況,按品種、規格,進行適時的補植調整。施肥:為保證喬木第二年的生長勢頭,因樹、因地進行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改善土壤的結構,在根莖外圍挖環溝,深度和寬度為30厘米左右,花灌木采取條施。防護措施檢查:對扎縛物松動的加固。扎入樹皮的松扎,防臺支撐和遮蔭棚拆除,以免影響景觀。苗木過凍防凍水要澆足,防止產生凍害。對喬木、灌木涂白。對部分抗性差,耐寒較弱的進行覆蓋保護。
道路橋梁
上傳時間:2023-10-24
12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