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高溫季節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05006
2022-10-10
14頁
26.57KB
1、方案預案:_地鐵高溫季節施工方案姓名:_單位:_日期:_年_月_日地鐵高溫季節施工方案(一)編制目的為切實保障本工程施工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努力改善施工作業人員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有效預防高溫中暑事件發生,同時加強對易燃易爆等材料的保管,防止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確保工地安全生產,以及根據溫度監控信息,調整施工和養護方案,確保混凝土、砌體施工質量,模板、方木縫材料的存放,盡量避免混凝土裂縫、模板翹邊等現象產生,特制訂本施工方案。(二)編制原則1、嚴格貫徹“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的原則。確保工程安全、質量,滿足施工總體工期及節點工期要求,全面兌現施工承諾。2、確保工程自身安全為前提,同時在2、確保沿線管線和鄰近建筑物安全的條件下,進行施工部署,制定施工方案、方法及技術措施;3、嚴格執行佛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項目施工的文明、環保、安全、衛生健康等有關管理條例的要求,樹立良好的工程形象和社會形象。4、堅持“以人為本,文明施工”的原則,在夏季高溫時期靈活調整工作時間,做好高溫防護,保證施工人員健康。5、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組織工程施工。(三)編制依據1、xx市城市軌道交通x號線一期工程xx標工程各工點施工圖;2、xx市城市軌道交通x號線一期工程地質工程勘察報告和現場踏勘的相關情況;3、xx市區在安全文明施工、工地保安、環境保護、交通疏解等方面的規定4、xx軌道交通x號線x3、x標工程施工組織設計;5、適用于本工程的標準、規范有: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xx)(xx版);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xx);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xx);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xx);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50210-xx);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xx);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xx);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50107-xx);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JGJ46-xx);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xx);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規4、范(GB50656-xx);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xx;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xx;地鐵工程監控量測技術規程DB11/490-xx;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xx;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xx。二、工程概況(一)工程簡介本標段為xx省xx市城市軌道交通x號線xx標工程,施工范圍包括4站4區間,即xx站xx站盾構區間、xx站主體及出入口、風亭風道等附屬結構、xx站xx站盾構區間及明挖區間、xx站主體及出入口通道、風亭風道及冷卻塔等附屬結構、xx站xx站盾構區間及明挖區間、xx站主體及出入口、風亭風道等附屬結構、xx站x5、x站盾構區間、xx站主體及出入口、風亭風道及聯絡通道等附屬結構。工程范圍示意圖見圖2-1。圖2-1工程范圍示意圖(二)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1、不良地質(1)人工填土本場地普遍分布有素填土及雜填土1-1素填土:廣泛分布于全線地表,多分布于現狀道路混凝土路面以下,為軟基處理時置換填土,成分填填中粗砂為主,厚度0.509.50m,力學性質一般;部分地段為填黏性土、填淤泥質黏性土,處于自重固結沉降中,厚度較大,局部可達12.0m,力學性質較差。1-2雜填土:主要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混黏性土、砂土、碎石等組成,番村站(YCK33+510YCK33+620)段分布,厚度1.04.0m,無規律地分布于沿線地表6、。場地回填土成份復雜,土質不均,呈松散狀或稍經壓實,受填筑時間和填筑厚度的影響,平面上不同位置、不同深度處的素填土受到的重力壓密作用程度不同,這樣的土層抗剪強度較低、土質松散、滲透性大,對土方開挖、基坑支護結構施工均有影響,為基坑支護不利土層,基坑支護中應做相應的加固處理或換填。2、殘積土和風化巖石灣站(不含)至灣華站段內基巖為下第三系、白堊系的泥巖、砂質泥巖、泥質砂巖及砂巖。由于下第三系基巖成巖時代晚,巖質軟,以泥質膠結為主,巖石風化作用較強烈,差異風化現象明顯。本場地下伏砂巖、泥巖,存在軟弱夾層現象,表現為中風化巖中存在強風化軟弱夾層現象,設計、施工中應予以足夠的重視。總體上,場地內強風化7、巖、全風化巖和殘積土廣泛分布,厚度變化較大,均勻性較差,具遇水軟化特點。強風化巖具暴露時間長易開裂、泡水易軟化等特點,基坑開挖時,應防止過長時間的浸泡及暴露,及時封閉。2、水文地質(1)地表水、地下水類型及賦存線路附近河網密集,地表河水發育,水量豐富。線路附近地下水主要為松散巖類孔隙水、層狀巖類裂隙水兩類。松散巖類孔隙水廣泛賦存于區內第四系土層中,主要含水層為砂層3-13-2和圓礫層3-4;層狀巖類裂隙水賦存于下第三系的泥巖、粉砂巖、砂巖及礫巖中。地下水易受地表水補給,水量豐富。(2)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及動態特征場區地處亞熱帶海洋季風性氣候區,雨水豐富,降雨量大于蒸發量,大氣降雨是本區地下8、水的主要補給來源;受降雨作用的影響,每年49月份是地下水的補給期,10月至次年3月為地下水的消耗期和排泄期。場區總體地勢較低洼平坦,且其周圍河網密集,故豐水季節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含水層也接受周圍河水的補給,旱季則以潛流的方式向附近河道排泄;此外,本區地下水具徑流強度較弱,徑流途徑短的特點。層狀巖類裂隙水主要受同一含水層滲透補給,同時也接受松散巖類孔隙水的越流補給。據區域水文地質資料,區內地下水動態變化具季節性,每年69月處于高水位期,9月以后隨著降雨減少而緩慢下降,常在1月份出現水位低谷。松散巖類孔隙水水位埋藏淺時,每次暴雨后即出現水位明顯上升現象。層狀巖類裂隙水由于滲入補給時間較長,往往具9、滯后現象,區內基巖裂隙水的水位及流量高峰期普遍比雨季滯后約1個月,水位年變幅0.51.0m。與大氣降水關系密切,隨季節變化大,受氣象因素的影響明顯,且淺部變化幅度大,深部變化幅度小,是區內各含水層地下水的動態變化的主要特點。(三)主要工程數量本標段主要工程數量包括:xx盾構區間、xx站、xx區間盾構段、xx區間明挖段、xx站、xx區間明挖段、xx區間盾構段、xx站、xx盾構區間、xx站、以及xx站x號線與x號線之間聯絡線、2個聯絡通道和3個聯絡通道兼泵房。主要工程量見表2-1。主要工程量表2-1三、高溫季節施工管理措施(一)高溫季節施工準備xx位于中國xx省中南部,地處xx腹地,東倚xx,毗鄰10、xx,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夏季時間長,溫度高,光照強度高,對工程施工會產生不利影響,如混凝土開裂,模板翹邊等現象,同時也會使施工人員發生中暑。為防止這類現象發生,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對各項工程采取措施。1技術準備(1)施工技術方案(措施)的制定必須以確保施工質量及生產安全為前提,具有一定的技術可靠性和經濟合理性。(2)制定的施工技術方案(措施)中,具有以下內容:施工部署,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機具與材料調配計劃,施工人員技術培訓與勞動力計劃,質量控制要點,檢測項目等方面。2生產準備根據制定的進度計劃安排好施工任務及現場準備工作。3資源準備根據制定的計劃組織好保溫材料、施工儀表、消防器具及職工勞動11、保護用品等的準備工作。項目部應提前準備以下物品以備使用:感冒藥、發燒藥、腹瀉藥、消炎藥等治療藥品及仁丹、十滴水、正氣水、菊花茶、降火涼茶、綠色保健食品4施工組織管理為保證夏季施工期間高溫對人員及工程施工不造成影響,發生情況能夠及時組織人員進行處理,保證本項目的施工安全,項目部成立高溫季節施工領導小組。(1)人員配備組長:xx副組長:xx成員:xx(二)高溫季節施工主要的技術措施1主要分部分項工程高溫季節施工措施(1)混凝土工程夏季氣溫高、濕度低、干燥快,由于新澆筑混凝土可能出現凝結速度加快、強度降低等不利影響,這時進行混凝土的澆筑、修整和養護等作業時需要特別細心。正確地分析出現不利影響因素的原12、因,進而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以消除不利因素或使之降到最低程度。認真做好混凝土養護工作,混凝土澆搗前必須使木模吸足水分,遇到面積較大時,要用草包加以覆蓋,并灑水保持混凝土濕潤,一般養護時間: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和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七晝夜;盡可能采取帶模灑水養護,免受曝曬。1)混凝土拌制及運輸根據高溫季節施工要求,配制高溫季節施工混凝土配合比。使用減水劑或以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以減小水泥用量,同時在混凝澆筑備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大骨料粒徑。需要較高坍落度的混凝土拌合物時,使用高效減水劑。減少坍落度損失。高效減水劑還能夠減少拌合過程中骨料顆粒之間的摩擦,減緩拌合筒中的熱積聚。根13、據混凝土拌合物的運輸距離,采用緩凝劑控制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向骨料堆中灑水,降低混凝土骨料的溫度;如有條件用地下水或井水噴灑,冷卻效果更好。經常檢測砂石料含水量,根據批復的理論配合比,調整施工配合比。在高溫季節或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可以用冷水或冰塊來代替部分拌合水。大體積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機溫度、澆筑溫度及澆筑時的氣溫應進行監測,并作好施工記錄,保障混凝土出機、入模溫度不得大于30。混凝土泵管上可覆蓋土工布等保水材料并經常灑水保持濕潤,以減少混凝土拌合物因運輸而造成溫度回升;對高強度混凝土最好選擇在夜間或陰天施工,如時間無法安排,可采取以下措施:a.在現場搭設混凝土輸送車使用的遮陽棚;b.在混凝土14、泵垂直管上包敷30mm厚濕水海綿,在暴露陽光下的水平管上同時敷蓋溫水麻袋;c.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冰水,以降低混凝土澆注后產生的高溫。對于高溫季節里長距離運輸混凝土的情況,可以考慮攪拌車的延遲攪拌,使混凝土到達工地時仍處于攪拌狀態。合理安排混凝土澆筑時間,以避免在日最高氣溫時澆筑混凝土。在高溫干燥季節,晚間澆筑混凝土受風和溫度的影響相對較小,且可在接近日出時終凝,而此時的相對溫度較高,因而早期干燥和開裂的可能性最小。混凝土攪拌生產溫度控制a.在進行混凝土的攪拌生產前,除對用于混凝土生產的原材料進行常規檢驗外,還需對各種原材料進行溫度測試,詳細測出原材料的溫度,如水泥、粉煤灰、碎石、水、外加劑等原15、材料的溫度。b.在首盤混凝土試拌前必須對拌合物的溫度進行計算,初步確定拌合物的出機溫度T1。c.根據混凝土出機后經過輸送(或運輸)環節過程產生的溫升(經經驗統計值),計算混凝土的入模溫度T2。d.將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和規范要求的最高不超過30,進行比較。當T230時必須采取措施進行控制;當T230時無需采取措施,可直接進行試拌。e.當T230,必須采取冷卻水進行混凝土的試拌。在試拌前同樣按b、c、d的步驟進行拌合物的溫度計算和比較。f.當計算的T230時,即可進行首盤混凝土的試拌,并對首盤混凝土的溫度進行測試,當測試溫度及其他試驗指標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的攪拌生產和澆注。g.在施工過程中及時對計16、算的拌合物出機、入模溫度、實測的拌合物出機、入模溫度和原材料的溫度、氣溫進行對比和分析,以便更好的掌握和控制混凝土的溫度。2)混凝土澆筑和修整在高溫氣候條件下澆筑混凝土時,要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溫度,并要求配合足夠的人力、設備和機具,以便及時就會預料不到的不利情況。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高溫季節施工時,對澆筑場地應遮蔭,以降低模板、鋼筋溫度,對骨料搭設遮陽棚并灑水,必要時在拌和水中加冰塊降低水溫,確保混凝土入模溫度不高于外界氣溫且不超過30.選擇合適的混凝土澆注時間高溫季節澆注混凝土時,混凝土澆注時間宜選擇在晚上氣溫較低的時間進行澆注,混凝土澆注之前在承臺模板外側灑水,以降低模板溫度。根據設計要求布17、設冷卻管,保證施工冷卻管道通暢。檢測運到工地上的混凝土的溫度,必要時可以要求攪拌站進行調節。夏季混凝土施工時,振動設備較易發熱損壞,故應準備好備用振動器。與混凝土接觸的各種工具、設備和材料等,如澆筑溜槽、輸送機、泵管、混凝圭澆筑導管、鋼筋和手推車等,不要直接受到陽光曝曬,必要時應灑水冷卻。夏季澆筑混凝土應精心計劃,做好施工前各項旗準備工作,保障混凝土應連續、快速的澆筑。混凝土表面如有泌水時,要及時進行修整。當根據具體氣候條件,發現混凝土有塑性收縮開裂的可能性時,應采取措施噴灑養護劑等,以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發。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速度如超過0.5kg/(m2/h)時就可能出現塑性收縮裂縫;當超18、過1.0kg/(m2/h)就需要采取適當措施,如冷卻混凝土,向表面噴水或采用防風措施等,以降低表面蒸發速度。3)混凝土的養護夏季澆筑的混凝土,如養護不當,會造成混凝土強度降低或表面出現塑性收縮裂縫等,因此,必須加強對混凝土的養護。在修整作業完成后或混凝土初凝后立即進行養護。優先采用蓄水養護方法,連續養護。在混凝土澆筑后的12天,應保證混凝土處于充分濕潤狀態,并應嚴格遵守國家標準的養護齡期。考慮采用噴灑高效養護劑養護,方法如下:拆模后應立即用噴霧器噴灑高效養護劑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水份,噴灑時噴霧器嘴距混凝土表面45cm左右,前后均勻噴灑,使混凝土表面形成平整的保護膜,當在有一定強度的新的混凝土表19、面使用時,需要先在混凝土表面灑水濕潤后,噴灑高效養護劑才能形成保護膜。形成保護膜后,蓋上土工布再覆蓋塑料布以確保混凝土水份不被蒸發。當完成規定的養護時間后且混凝土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得大于15時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進行拆模施工。在混凝土表面覆蓋潮濕的覆蓋層,進行潮濕養生。主體結構根據天氣的氣溫情況,如氣溫過高,在混凝土中應摻加緩凝劑,可選用木質素磺酯鈣等外加劑,延緩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保證連續施工,不出現由此引起的施工縫。4)合理的溫控措施各拌合站搭蓋砂石遮陽棚,避免夏季曝曬造成砂石料溫度過高,導致混凝土入模溫度增高。水泥、粉煤灰各設2個筒倉輪流使用,避免剛運到的水泥、粉煤灰溫度太高,同樣導致混凝20、土入模溫度增高。每天設專人測量室外氣溫,混凝土出機、入模溫度。盡量使用新抽上來的溫度低的地下水。施工時盡量避開中午高溫時間,在今晚或夜間溫度低的時候施工。墩、臺混凝土施工,內外溫差較大,首先在混凝土中摻加大量的粉煤灰和緩凝型減水劑,削減膠凝材料放熱高峰。混凝土表面采用保溫材料覆蓋、蓄水養護等辦法減少混凝土內處溫差。加強混凝土的溫測工作,每個工作班測溫不少于3次,對于氣溫35以上時應加大測溫頻率,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混泥土的質量。(2)砌體工程1)高溫季節(30以上)砌筑,特別注意砌塊的灑水,除利用清晨或夜間提前將集中堆放的磚塊充分灑水濕透外,還在臨砌之前適當地灑水,使磚塊保持濕潤,防止砂漿失水過快影響砂漿強度和粘結力。2)普通水泥砌筑砂漿一般應在2h內使用完畢,混合砂漿應在3h內用完,砌筑砂漿的稠度要適當增大,使砂漿有較大的流動性,灰縫容易飽滿,將砂漿中摻入塑化劑,以提高砂漿的保水性與和易性。3)砂漿隨拌隨用,對關鍵部位砌體進行必要的遮蓋、養護。(3)模板工程1)對進場后已經經過復檢合格的木制膠木板及方木,要做好保管工作。堆放時應嚴格按照要求,采取“上蓋下墊”,嚴禁暴曬,浸泡現象,以免影響使用。2)對支立好的模板要做好防護,并且盡快完成混凝土澆筑,以免暴露時間過長,對構件質量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