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溪坡尾水水電站主體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05157
2022-10-10
16頁
133.04KB
1、1 施工組織設計1.1 工程概況干溪坡尾水水電站位于天全河干流干溪坡尾水段,距天全縣城約5km,上接干溪坡水電站尾水,下與禁門關水電站正常蓄水位相銜接。干溪坡尾水水電站采用河床式開發,電站壩(廠)址控制流域面積為1390km2,占天全河全流域面積的62.6%,基本控制了天全河中上游地區。干溪坡尾水電站為單一徑流、引水式電站,設計引用流量85m3/s,設計工作水頭7.5m。裝機4800KW(31600KW),電站由攔河閘段、廠區樞紐段兩大部分組成。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規定,本工程屬等大(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按2級設計,次要建筑物按3級設計,臨時建筑物按4級設計2、.泄洪沖砂閘段由攔河閘、河道整治建筑物、進水閘、水電站廠房、尾水渠等組成。攔河閘兼有擋水和泄水作用,于選擇的壩址處,在河床段布置7孔泄洪沖砂閘,閘孔寬9.50m,采用平面鋼質閘門,采用7臺QPQ225卷揚式啟閉機控制,閘室底板長13.0m,閘底板高程為793.50m,閘墩頂部高程為804.20m,于閘前設長22.0m的C20砼鋪蓋,前厚0.6m,閘后設36.0m長的C20砼護坦,厚0.8m。護坦末設低于河床3.0m深的齒槽及防沖槽。槽內拋填塊石。在右岸設三孔進水閘。閘室長10m,孔口尺寬高為5.04.0m,采用平面鋼質閘門,由三臺QPQ216卷揚式啟閉機控制,進水閘后接漸變段。廠房布置在右岸,3、下距禁門關電站取水口約350m,主要有主廠房、付廠房、升壓站、進廠公路及防洪墻等組成。本工程主體工程土石方明挖84480 m3,土石方12325m3,砌石工程315m3,混泥土工程20066。電站主體工程主要工程量表表1-1-1編 號項 目 名 稱土石明挖 m3土石填筑 m3混凝土 m3鋼 筋 t砌石工程 m31第一部分:建筑工程84480123252006674583151.1泄洪工程(泄洪閘段)33345482512491247315編 號項 目 名 稱土石明挖 m3土石填筑 m3混凝土 m3鋼 筋 t砌石工程 m31.1.1泄洪工程333454825124912473151.2廠房及擋水4、工程505937500751772091.2.1壩后廠房及擋水工程32393750071041691.2.2尾水渠工程1820041370401.3升壓變電站工程5425831.3.1開關站工程5425832第二部分:臨時工程854741689092.1導流工程854741689092.1.1導流明渠工程52139092.1.2導流圍堰工程333441681.2施工總體布置1.2.1料場開采、規劃、原材料來源由資料土料;主要用于施工圍堰防滲,主料場為天全縣城附近天全河右岸的沙壩土料場,距閘址和廠址區距離約為4km,有108國道相通,交通方便。該料場粘粒含量、塑性指數、天然含水量偏高,其余指標符5、合技術要求,作為施工圍堰用土。砂石料;工程庫區河段有大面積的天然砂礫石富集料場,鄰近河段亦有多個料場,料場勘察儲量大。各料場均位于天全河左、右兩岸河床漫灘,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所以工程設置兩處砂石料加工廠,分別置于左、右兩岸。各岸施工時采用各岸砂石料廠。 混凝土骨料;混凝土骨料主要從開挖的棄渣料中篩選,不足的再天全縣城外購。 施工材料;工程距離天全縣城進,所以施工所用的大宗物資中水泥主要采用天全縣生產的水泥,鋼筋、鋼材、機電設備在成都購買,木材、油料及火工材料由當地解決,生活物資從天全縣采供。1.2.2施工工廠設置施工機械修理廠;由于施工地處天全縣,且離縣城交通方便,故機械修理廠設置在縣城內6、。施工用電;施工用電在直接在附近電源引一回10KV線路至工地現場。供工地施工用電使用。施工用水;施工用水采用工程區內的水,經過質檢,工程區內的水質良好,可用作生產生活用水。1.2.3施工后勤設施 施工隊伍招募;施工隊伍在天全縣城招募。施工單位由招投標決定。1.2.4施工總體進度計劃 施工總體進度計劃橫道圖見附件。1.3 水文、氣象電站水文計算成個如下表121電站分期洪水計算成果表表121 單位:m3/s位置計算時段(月)使用時段(月)設計流量(m3/s)2%3.3%5%10%20%壩、廠址123123183163146118914439235131726020455.15.20439410387、4340292695.21l0.10280025502360202016601010.1l10.3143939836430724911112191931721361031.3.2 工程地質工程區在大地構造上處于揚子準地臺西緣與青藏高原接壤的龍門山構造帶東邊,位于北東向龍門山隆起褶斷帶之西南端寶興背斜南東翼,并處于東南龍門山主邊界斷裂(大川天全斷裂),西南天全滎經斷裂所切割的塊體內。區內經歷多次構造運動,產生和發展以北東向褶皺、斷裂為主,并伴有北西向斷裂的基本構造格架。工程場地內無區域性斷裂構造,本身不具備發生中強地震的地質條件,地震效應主要受外圍中強地震波及的影響,外圍歷史地震對工程區的最大影8、響烈度均未超過度。經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復核,本工程場地在50年超越概率10%時,地震烈度為7.4度,基巖水平峰值加速度為119cm/s2。河床式電站水庫區,無影響工程成立和水庫正常運行的不良地質條件和工程地質問題,主要是淤積問題。閘基持力層宜為漂卵礫石夾砂,能滿足低閘對地基承載力、抗滑穩定性的要求。但該層均勻性差,存在不均勻變形問題。尤其是分布其中的粉細砂層,分布范圍大,埋藏淺,結構松軟,承載力低,具有在強烈地震條件下產生液化的可能性。建議對閘基進行加固處理,并采取適應性較強的建筑結構措施。河床及兩閘肩堆積層均存在強透水帶,兩岸地下水位低于正常高水位,故存在閘基及繞閘肩滲漏問題,應采取9、防滲處理措施。左岸岸坡為川藏公路路基,邊坡陡峻直立,不能再行開挖破壞岸坡結構,應采取護坡措施。右岸坡度較緩,基巖臥坡角在ZK1以右為35,目前自然岸坡整體穩定,但坡體由孤塊碎石夾砂土組成,永久穩定性差,需設采取工程措施予以保護。閘體下游沖刷區河床和漫灘系擋水壩建成后庫內堆積的漂卵礫石夾砂,局部為砂夾卵礫石,并夾砂層透鏡體。其結構松散,抗沖刷能力低,須采取相應的抗沖刷工程措施。圍堰地基持力層為河床漂卵礫石夾砂,其承載力能夠滿足要求。但透水性強,存在滲漏及滲透穩定等問題,因此圍堰地基需采取防滲處理措施。在本電站開發河段內,天全河左岸有川藏公路沿岸邊通過,沒有廠址地形條件,不宜布置建筑物。右岸據其地10、形地質條件,一段為工程建筑棄渣堆積的塊碎石陡坡、峻坡,渠道高程位居坡腳沖刷區,須采用鋼筋混凝土箱型渠道埋筑于河床中;二段四段渠道須沿河漫灘填筑渠道。前池須填筑于天全河右河漫灘和右岸塊碎石堆積層岸坡地帶(類同于右取水閘段),應對右側開挖邊坡采取護坡工程措施;池基為漂卵礫石夾砂,地形地質條件可行。本工程引水式方案的前池區與全閘方案的取水閘段地形地質條件類同,壓力管道與廠房緊連,其間無鎮墩,防洪墻地基與廠房、尾水渠地基類同。廠址位于下寺處天全河右河漫灘上和二級階地前緣地帶。廠基為漂卵礫石夾砂,局部有砂層透鏡體,下伏基巖為二迭系下統石灰巖。廠房地基持力層主體為為漂卵礫石夾砂,能適應其地基持力層要求,但11、需對粉細砂透鏡體加強工程處理措施。廠基漂卵礫石夾砂屬強透水層,地下水豐富,在施工中可能產生基坑涌水,應采取降排水措施。廠房下部將位于洪水位以下,須構筑可靠的防洪工程。尾水渠位于天全河右河漫灘上和二級階地前緣地帶。渠道地基和渠道左邊坡、防洪墻地基為漂卵礫石夾砂。由于尾水渠開挖深度不大,其邊坡穩定性較好。主要問題是渠道左邊坡、防洪墻地基的不均勻變形,建議加強工程處理措施。 防洪墻上游接頭處可嵌入較完整基巖岸坡中;下游接頭處為二級階地前緣地帶,建議結合廠基開挖,接頭嵌入二級階地臺地一定深度。漂礫卵石夾砂層屬強透水性,存在滲透變形和基坑涌水等問題,需對防洪墻地基進行防滲處理,加強施工降排水措施。廠房右12、邊坡為二級階地前緣地帶,總體地形地質條件較好,不存在廠房右邊坡穩定性問題,建議作適當護坡處理。1.4. 施工導流1.4.1 導流標準及時段干溪坡尾水電站為單一徑流電站,設計引用流量85m3/s,設計工作水頭7.5m。裝機4800KW(31600KW),電站由攔河閘段、廠區樞紐段兩大部分組成。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規定,本工程屬等大(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按2級設計,次要建筑物按3級設計,臨時建筑物按4級設計。其分期洪水計算成果見表10-2-1。電站分期洪水計算成果表表10-2-1 單位:m3/s位置計算時段(月)使用時段(月)設計流量(m3/s)2%3.3%5%13、10%20%壩、廠址123123183163146118914439235131726020455.15.20439410384340292695.21l0.10280025502360202016601010.1l10.314393983643072491111219193172136103根據水工建筑物的布置情況、結合施工進度分析認為河床建筑物可利用枯水時段建成,推薦采用分期導流,一期工程為左岸4孔泄洪閘門,二期工程為右岸2孔泄洪閘和廠房。導流時段擬選為105月,相應導流設計流量Q=292m3/s。10.2.2導流方式根據樞紐的地形、地質及水工建筑物布置等條件,河道縱坡較緩陡,導流流量相對14、較大,導流時段相對較長,經綜合比較采用枯期右岸明渠過水、汛期利用建好的泄洪閘渡汛、主體工程分期施工的導流方案。二期圍右岸2孔泄洪閘及廠房,利用完建的左岸4孔泄洪閘導流。10.2.3導流規劃根據施工進度安排,第一年9月初開始右岸明渠開挖和襯砌,10月初截流并填筑圍堰至設計高程,中旬即可進行基礎開挖,導流至5月底即拆除圍堰、封堵明渠并進行右岸廠房段基礎開挖。第二年枯水期進行水閘上部施工、閘門安裝以及右岸廠房段和2孔泄洪閘施工。10.2.4 導流建筑物由于工程規模較大,導流流量較大,導流建筑物主要為導流明渠、上下游土石圍堰和土工膜防滲。(1)一期工程導流明渠總長約198m,底寬6m,邊坡1:0.5,15、考慮進出口水位銜接,進口底板高程為792m,出口底板高程為789m,明渠縱坡約1.5%,經水力學計算水深3.4m,鑒于流速較大,又考慮一期基坑防滲問題,明渠采用M7.5漿砌塊石護坡,水泥砂漿抹面。根據水力計算成果,一期上游圍堰擋水位為795.4m,加安全超高0.5m,上游圍堰堰頂高程為795.9m,最大高度約3.5m,采用土石圍堰,堰頂寬3m,迎水面坡度1:2,背水面坡度1:1.5。根據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查得在流量為292m3/s時下游水位為795.2m,加安全超高0.5m,一期下游圍堰堰頂高程為795.7m,最大高度約3.2m,采用土石圍堰,堰頂寬3m,迎水面坡度1:2,背水面坡度1:1.5。16、縱向圍堰堰頂高程為795.9m,最大高度約2.5m,以閘門隔水擋墻作為中間部分,延伸部分M7.5漿砌塊石,采用漿砌塊石部分堰頂寬2m,坡度取1:0.6。(2)二期工程根據水力計算成果,二期上游圍堰擋水位為795.4m,加安全超高0.5m,上游圍堰堰頂高程為795.9m,最大高度約2m,采用土石圍堰,堰頂寬3m,迎水面坡度1:2,背水面坡度1:1.5。根據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查得在流量為292m3/s時下游水位為795.2m,加安全超高0.5m,二期下游圍堰堰頂高程為795.7m,最大高度約2.5m,采用土石圍堰,堰頂寬3m,迎水面坡度1:2,背水面坡度1:1.5。導流工程量見表10-2-1。導流工17、程量表表1-4-1 單位:m3項 目土方開挖m3M7.5漿砌塊卵石m3M7.5砂漿抹面m2土石填筑m3鉛絲石籠護面m3土工膜m2導流明渠521390929001352一期圍堰32893261085縱向圍堰32254180二期圍堰879108361合 計5213123129005520488162610.2.5 導流建筑物施工1、施工程序根據導流規劃及方案,一期施工導流采用明渠導流方式,第一年9月初開始右岸明渠開挖和襯砌,10月初截流并填筑圍堰至設計高程,中旬即可進行基礎開挖,導流至5月底即拆除圍堰,封堵明渠并進行右岸廠房基礎開挖。第二年枯水期進行水閘上部施工、閘門安裝、廠房及2孔泄洪閘施工。218、施工方法導流明渠砂卵石開挖采用1.6m3反鏟配8t自卸汽車運輸出碴。漿砌石的塊卵石于渣場人工撿選,農用車運輸至工作面,砂漿人工拌制,膠輪車運輸。圍堰土石填筑料(土料就近開采)采用1.6m3反鏟回采,8t自卸汽車運輸至工作面,推土機推平壓實。圍堰拆除采用1.6m3反鏟挖裝,8t自卸汽車運料。1.5 主體工程施工1.5.1 樞紐泄洪沖砂閘段施工1、工程概況攔河閘兼有擋水和泄水作用,于選擇的壩址處,在河床段布置7孔泄洪沖砂閘,閘孔寬9.50m,采用平面鋼質閘門,7臺QPQ225卷揚式啟閉機控制,閘室底板長13.0m,閘底板高程為793.50m,閘墩頂部高程為804.20m,于閘前設長22.0m的C19、20砼鋪蓋,厚0.6m,閘后設36.0m長的C20砼護坦,厚0.8m。護坦末設低于河床3.0m深的齒槽及防沖槽。槽內拋填塊石。2、施工方法(1) 土石方開挖土方開挖采用1.6m3挖掘機裝碴配8t自卸汽車運輸出碴。石方開挖采用YT-28風鉆打眼,電力起爆,1.6m3挖掘機裝碴配8t自卸汽車運輸出碴。(2) 混凝土澆筑混凝土由30.8m3混凝土拌和站供料,汽車或農用車運輸入倉澆筑,下部直接入倉或溜槽入倉,上部用挖掘機吊運。2.2kw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板。(3)砂卵石填筑與回填1m3反鏟配農用車運輸,拖拉機碾壓或打夯機夯實。(4)漿砌石于開挖料中撿選堆存,人工抬運安砌,灰漿攪拌機拌制20、砂漿,膠輪車運輸至工作面。(5)大塊石回填在開挖料中分選,1m3反鏟配農用車運輸,反鏟輔助拋填。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見表10-3-1。10.3.2 進水閘廠房段施工1、主要施工特性在右岸設三孔進水閘。閘室長10m,孔口尺寸寬高為5.04.0m,平面鋼質閘門,由三臺QPQ216卷揚式啟閉機控制,進水閘后接漸變段。廠房布置在右岸,下距禁門關電站取水口約350m,主要由主廠房、付廠房、升壓站、進廠公路及防洪墻等組成。主廠房縱向總長39m,橫向為滿足閘門、進水室及漸變段布置要求,進水段作成重力式結構,主廠房緊接其后,進水室、漸變段、主廠房連成整體,橫向總長31.6m,部分主廠房(特別是安裝間)已嵌入右岸,21、既有利于左岸泄洪,也有利于廠房部分外界連系和壩端防滲。付廠房布置在右岸坡上,緊鄰主廠房和進場公路,升壓站緊接付廠房下游端墻,平面尺寸7.618.2m。為了滿足集水井布置要求,在主廠房的安裝間下布置集水井和水泵房,使安裝面地坪高程795.30m,比發電機層地坪(792.00m)高3.3m,能滿足安裝檢修對凈空的要求,同時也便于進廠公路的連接。進廠公路布置在主廠房右端,公路左側設防洪堤,防洪堤采用鋼筋砼扶壁式擋墻,便于進廠公路的布設。2、施工方法(1) 土石方開挖土方開挖采用1.6m3挖掘機裝碴配8t自卸汽車運輸出碴。石方開挖采用YT-28風鉆打眼,電力起爆,1.6m3挖掘機裝碴配8t自卸汽車運輸22、出碴。(2) 混凝土澆筑混凝土由30.8m3混凝土拌和站供料,汽車或農用車水平運輸,用4510型塔吊吊運入倉。2.2kw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板,對結構復雜部位采用木模板。(3)砂卵石填筑與回填1m3反鏟配農用車運輸,拖拉機碾壓或打夯機夯實。(4)漿砌石于開挖料中撿選堆存,人工抬運安砌,灰漿攪機拌制砂漿,膠輪車運輸至工作面。(5)大塊石回填在開挖料中分選,1m3反鏟配農用車運輸,反鏟輔助拋填。工程主要機械設備表表1-5-1序 號設 備 名 稱單 位數 量備 注11.6m3挖掘機臺2與大壩共用21m3挖掘機臺2與大壩共用38t自卸汽車臺8與大壩共用4農用車臺8與大壩共用5拖拉機5臺323、與大壩共用6混凝土拌合站(30. 8m3)座1與大壩共用7灰漿攪拌機臺2與大壩共用8抽 水 站座2與大壩共用9潛 水 泵臺5與大壩共用10清 水 泵臺5與大壩共用11鋼筋剪斷機臺2與大壩共用12鋼筋彎曲成形機臺2與大壩共用13電 焊 機臺4與大壩共用14園 盤 鋸臺2與大壩共用15電 刨臺2與大壩共用162.2kW插入式振搗器臺5與大壩共用17蛙 夯 機臺5與大壩共用18塔 吊臺1 1.5.3 尾水池施工1、主要施工特性尾水池寬24m,長5m,其后為320m尾水渠。尾水渠采用矩形斷面,寬20m,水深2m,為寬淺式渠道,使水位的變幅不因流量改變而過大,以利機組運行。尾水渠與主河道之間設隔水堤,堤24、頂795.00m,以避免中小洪水時淤積。2、施工方法(1)土石方開挖土方開挖采用1.6m3挖掘機裝碴配8t自卸汽車運輸出碴。石方開挖采用YT-28風鉆打眼,電力起爆,1.6m3挖掘機裝碴配8t自卸汽車運輸出碴。(2)砂卵石填筑與回填1m3反鏟配農用車運輸,拖拉機碾壓或打夯機夯實。(3)漿砌石于開挖料中撿選堆存,人工抬運安砌,灰漿攪機拌制砂漿,膠輪車運輸至工作面。(4)大塊石回填在開挖料中分選,1m3反鏟配農用車運輸,反鏟輔助拋填。主要機械設備表表1-5-2序 號設 備 名 稱單 位數 量備 注11.6 m3挖掘機臺222m3裝載機臺1330.8 m3拌和站座1與廠房共用4膠 輪 車輛1552.25、2kw插入式振搗器臺21.6 施工交通運輸1.6.1 對外交通運輸四川省雅安天全干溪坡尾水電站位于青衣江主要支流天全河下游天全縣沙坪鎮響水溪境內,工程區局限于干溪坡水電站與禁門關水電站之間的約1.40km河段內,在天全縣城上游約45km,左岸有川藏公路沿天全河左岸上通過,右岸有廠礦公路通過,對外交通十分方便。工程施工的水泥采用天全縣生產的水泥,鋼材來自成都,火工材料采用雅安生產的炸藥、雷管,木材、油料、施工人員生活物資就近采購,機電及金屬結構設備從生產廠家經公路輸至電站。10.4.2 場內交通運輸本工程區域內有公路全線貫通,并從公路上有臨時便道直通樞紐,僅需加固擴寬即可,對內交通方便。1.7 26、施工通信工程區所處天全縣已建成較為完善的、以光纖干線為骨架的地方郵電通信網絡,并接入全省的郵電通信網,電站位置處信號良好,因此對外通訊采用手機。1.8 施工總布置1.8.1 布置條件和原則干溪坡尾水電站電站位于天全河上,在擋水樞紐及廠區范圍內的右岸有寬闊的河灘地可作施工場地,施工布置條件較好。根據本工程的樞紐布置特點、地形和場地條件,結合工程施工管理和場地條件,分生產區和生活區布置。本工程平均施工人數207人,高峰月施工人數347人,總勞動力為136382工日。按人均綜合建筑面積計算需要生產、福利、輔助生產用房總面積650m2;施工總占地為30ha。1.8.2 分區布置規劃由于工程占線集中,因27、此施工臨時設施集中布置,將生活設施布置在公路左側的耕地范圍內,以避免洪水威脅,而把生產設施集中布置在廠房下游的河灘地上,便于減少運輸工作。施工總布置詳見施工總布置圖。1.9 碴場規劃本工程主體工程及臨時工程土砂卵石開挖總量86393m3,石方開挖3300 m3,土石方填筑總量16487 m3,共棄渣量103465 m3(松方),由于開挖料部分可作混凝土骨料,可利用40500 m3,實際棄渣62965 m3,故只設1個堆渣場。各渣場規劃及棄碴場特性詳見表10-7-1。各渣場位置見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土 石 平 衡 表表10-7-1序號項 目覆蓋層開挖石方開挖土石填筑棄渣利用料1#渣場一主體工程8128、18033001096710205139000630511泄洪段工程30345300034674148215000264822廠房段工程3209330075003564316000196433尾水渠工程18200242068000162064升壓站工程542721721二臨時工程52135520141315001導流工程5213552014131500導流明渠5213135255811500圍堰工程4168-4168三合 計8639333001648710346540500629651#渣場平均堆高5.2m,占地18ha;只設一個渣場,渣場合計占地18ha。10.8 施工占地由于本工程占線集中29、,施工占地考慮就近、少占耕地的原則,僅將生活區布置在公路旁的耕地內,以防洪水威脅,生產區全部布置在廠房下游側的河灘地上,從而減少了占耕地的數量。占地范圍見施工平面總布置圖,本工程施工臨時占地面積詳見表10-8-1。施工臨時占地匯總表表10-8-1序號項 目總占地面積(ha)備 注1渣 場18灘地3施工公路0.5荒地5導流工程3灘地6施工生產、生活福利及辦公用房8.5耕地占27合 計30圍堰拆除6.1 圍堰拆除根據招標文件要求,本工程施工導流建筑物均需拆除,子圍堰及一、二期上、下游圍堰拆至河床高程,縱向圍堰除永久建筑物部分以外全部拆除至河床高程,按照施工進度及施工程序安排,圍堰拆除具體安排如下:30、一期圍堰拆除時間為開工后的第二年的三月份,采用從縱向圍堰兩端部位向上下游同時倒退法開挖的施工方法,用反鏟挖渣,自卸汽車運輸棄渣至右岸下游規劃的渣場處棄渣。二期上、下游土石圍堰及縱向混凝土圍堰于工程開工后的第三年初。土石圍堰采用先水上,后水下從右至左倒退法開挖的施工方法,用反鏟挖渣,自卸汽車運輸棄渣至左岸上、下游棄渣場,縱向漿砌石圍堰采用定向控制爆破法施工,爆破后用反鏟挖裝爆渣,自卸汽車運輸至左岸棄渣場,圍堰拆除棄渣按監理工程師規定堆放,并做好環保綠化工作。備注: ,附件包括施工總平面圖、導流建筑物斷面圖、施工進度計劃。土石方量平衡表已在上文中列出。本施工組織設計參考銅信溪水電樞紐工程導流施工組31、織設計編制。(網易水利下載)。參閱書籍-水電水利施工、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洪水計算規范、水電水利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水電水利工程施工導流設計導則DL/T5114-2000、水電水利工程圍堰導流設計導則DL/T5087-199910.9 施工總進度10.9.1 進度安排原則及依據(1)根據本工程的水工建筑物結構尺寸,工程區域內地形、地質條件、建筑材料來源以及工程區域內現有的交通條件,施工供電條件等作為本工程的設計依據。(2)根據本工程規模及施工技術難度,工程應通過招投標方式擇優選擇專業化施工隊伍進行施工,實行合同管理,施工進度參考國內同等規模工程,按國內施工企業的平均先進水平安排。(3)施工機械生32、產率參照水電工程概算定額及國內工程實例分析后確定。(4)勞動力計算參照水電工程概算定額和國內類似工程的實際生產率,結合本工程的施工方法研究確定。10.9.2 施工總進度計劃電站的施工總工期22個月,總進度計劃安排如下:施工準備工期1個月。從第一年9月到第一年10月。主體工程工期20個月,從第一年10月主體工程施工至第三年5月底第一臺機組發電。完建工程工期1個月,第二臺機組于第三年6月底發電。本工程施工的關鍵線路為廠房施工。10.9.3 施工勞動力本工程平均施工人數207人,高峰月施工人數347人,管理人員比例按8%計,勞動出勤率按92%計,所需總勞動力為136382工日。10.9.4 主要技術供應計劃本工程主體建設所需主要建筑材料數量為:水泥10769t,鋼筋453t,木材115m3,炸藥1t,油料138t。本工程所用材料系按照水利水電工程概算定額并結合分年度工程量而定,其主要材料用量詳見表10-9-1。電站工程分年度材料用量表表10-9-1材料名稱單位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合計水 泥t3507580283910769鋼 筋t6030093453木 材m3157525115油 料t90301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