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煙物流配送中心及經營業務用房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大體積砼澆筑專項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05205
2022-10-10
12頁
42.04KB
1、煙草公司阿壩州公司卷煙物流配送中心及經營業務用房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大 體積砼澆筑專項施工方案 批 準: 審 核: 編 制:煙草公司阿壩州公司卷煙物流配送中心及經營業務用房災后恢復重建項目項目部二一二年五月 目錄一、 編制依據二、 工程概況三、施工部署四、施工準備五、混凝土澆筑 六、應急準備 七、混凝土養護 八、質量保證 一、編制依據: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 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3、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02); 4、地下防水工程技術規范(GB501082001); 5、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2、制規范(GB503252001); 6、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7、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 8、塊體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規程(YBJ22491); 9、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規程(JGJ/T1095); 10、預拌混凝土(GB149022004); 1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 12、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藝標準FJWJ/QBSJ020110200513、煙草公司阿壩州公司卷煙物流配送中心及經營業務用房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工程施工圖14、煙草公司阿壩州公司卷煙物流配送中心及經營業務用房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5、本公司有關施工、3、施工質量、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等文件。二、工程概況: “煙草公司阿壩州公司卷煙物流配送中心及經營業務用房災后重建項目”該項目位于阿壩州汶川縣水磨鎮,由物流中心、經營管理綜合樓、附屬用房、周轉住房、司機休息室組成,物流中心、經營管理綜合樓和附屬用房下設置地下室;根據設計,本工程地下室采用平板筏形基礎,基礎筏板厚度為1-1.3米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地下室基礎面積約5900m2,筏形基礎混凝土量約6500m3,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三、施工部署:1、勞動力(人員)安排為保證混凝土的連續澆筑,澆筑時配備二個澆筑小組,具體人員配備如下(其他工種配合):序號工 種 名 稱人員數量備 注1現場生產總指揮2人4、2現場技術總指揮1人3混凝土澆筑隊長2人分兩班輪換4混凝土供貨驗收2人分兩班輪換5泵車處放料4人分兩班輪換6振搗工12人分兩班輪換7找平、抹光、壓實20人分兩班輪換8護筋4人分兩班輪換9電工2人分兩班輪換10泵管緊急修理機工2人商品混凝土廠家配備11試驗員2人分兩班輪換總人數53人2、技術管理安排a、對混凝土振搗手上崗前進行技術交底,交底目的必須讓每位參加大體積混凝土底板澆筑的人員知道:混凝土的澆筑量,澆筑時間,澆筑流水線,澆筑振搗的技術要求,質量要求,各崗位人員的職責,各崗位人員的配合。、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安排專人負責商品混凝土供貨驗收。(坍落度16-18cm,供貨小票)并填寫澆灌記錄。 、項5、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到場參與協調、指揮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工長、質檢員、技術員深入施工一線,跟蹤監督、檢查現場的施工狀況。四、施工準備1、 技術準備編制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并對班組作業人員技術交底。2、 生產準備a、鋼筋隱檢合格,墻柱插筋位置正確,固定牢靠。b、模板必須加固牢固。 c、在施工作業面鋪置人員腳手馬道。d、備足8支ZN-70型高頻低噪插入式振搗棒,功率1.5KW,振幅1.2mm,振動頻率200HZ,并配備8個配套電機,滿足工程施工。e、備好作業面振動棒機連接電源箱及夜間施工電源。f、掌握天氣預報,備足遮蓋防雨布。g、現場將運輸通道清理到位,無障礙物,保證運輸道路通暢,要求各材料供6、應商不要有車輛隨亂入場供貨。審核運輸計劃,做到供砼有序,確保施工。在運輸工程中坍落度損失或離析嚴重,經補充外加劑成快速攪無法恢復混凝土拌合物的工藝性能時,不得澆筑入模。h、泵車停機點及主要行車通道提前清理干凈障礙物。i、備好通訊聯系的無線對講機.五、混凝土澆筑1、澆筑施工工藝流程布置混凝土汽車泵混凝土供貨驗收澆筑混凝土振搗循環作業混凝土表面第一次趕平、壓實、抹光混凝土表面二次趕平、壓實、抹光混凝土及時保濕養護本工程為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采用一次性連續澆搗方案。振搗工作從澆筑層的底層開始逐漸上移,以保證分層混凝土間的施工質量。混凝土在振搗過程中宜將振動棒上下略有抽動,使上下混凝土振動均勻,每次振搗7、時間以2030秒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現氣泡、泛出灰漿為準)。振搗時,要盡量避免碰撞鋼筋等。振搗棒插點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動,每次移動距離不超過混凝土振搗棒的有效作用半徑的1.25倍,一般振動棒的作用半徑30-40cm。振搗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內部振搗不實; 、鋼筋防止移位措施采取定點下料,對稱振搗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將鋼筋推離設計位置。底板上筒壁及柱插筋采用定位箍控制豎向筋的間距.、表面防裂 a.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時產生大量的水化熱,會造成混凝土主體內部溫度過高,使內外溫差過大,從而導致溫差裂縫。施工時采取在混凝土中加入6%HA-P抗裂防水劑。 b.合理選擇砼的配合比,選用水化熱低和安定8、性好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并在砼中摻加減水劑,減少水泥用量,從而降低了水化熱。 c.使用潔凈的中粗骨料,即選用粒徑較大(540)級配良好含泥量小于1%的石子和含泥量小于2%的中粗沙,摻加磨細I級粉碎煤灰摻合料,減少水泥的用量。d.采用分層法澆筑砼,使分層振搗密實的砼水化熱能盡快散失。(也可采用二次振搗的方法,增加砼的密實度,提高抗裂能力,使上下層混凝土在初凝前結合良好)。 e.為避免因混凝土澆筑間斷時間過長,出現施工縫,造成質量問題, 在進行澆筑時, 應滿足現場混凝土澆筑量及不間斷澆筑,每小時至少澆筑70立方混凝土,商品混凝土運輸罐車為12立方/車,且應保證每小時不得低于5車的混凝土在現場停留,最9、少使用混凝土運輸罐車的車輛數為12輛。f.大體積混凝土經振搗后表面水泥漿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縫,首先,要求在振搗最上一層混凝土時,控制振搗時間,注意避免表層產生太厚的浮漿層;在澆搗后,必須及時用2m長刮尺,將多余浮漿層刮除,按施工員測設的標高控制點,將混凝土表面刮拍平整。有凹坑的部位必須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漿接近初凝時,混凝土面進行二次抹光,用木搓全面仔細打抹兩遍,既要確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其初期表面的收縮脫水細縫閉合,在混凝土收漿凝固施工期間,除了具體施工人員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隨意行走.g.質量控制采取的措施:預防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產生裂縫,在于降低混凝土的溫度應力,必須采10、取相應措施以減少混凝土澆筑后的里表溫差。要采取用中、低熱硅酸鹽水泥或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熱不宜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熱不宜大于270KJkg;并降低混凝土單位體積中的水泥用量;摻緩凝劑或緩凝型減水劑;選擇適宜的砂石級配;摻入適量的粉煤灰;盡量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擴大澆筑面和散熱面,降低澆筑速度和減小澆筑厚度,澆筑后在混凝土表層以及內部設置若干個溫度觀測點進行測溫,一旦出現溫差大的情況,便于及時處理。采取蓄水法或覆蓋法進行降溫或進行人工降溫(噴霧降溫)措施;加強混凝土保溫、保濕養護,嚴格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里表溫差(設計無要11、求時,溫差不宜超過250C),必要時,采取人工導熱法,在混凝土內部埋設冷卻水管,用循環水來降低混凝土溫度。要保證混凝土的整體性,則要求保證使每一澆筑層在初凝前就被上一層混凝土覆蓋并搗實成為整體,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針對性的處理。H測溫點的布設及測溫制度測溫點應合理布設,要有代表性和可比性。沿澆筑高度,應布設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平面應布設在邊緣與中間,測溫點的布設,距邊角和表面應大于50mm。測溫采用測溫器,埋設導線測量,確保測溫的準確度。測溫導線探頭位置應固定好,不得與鋼筋接觸,垂直測點間距一般為500800mm,平面測點間距一般為2.55m,也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決定。a、以混凝土澆筑塊體平面圖對12、稱軸線的半條軸線為測溫點,測點呈平面布置;b、在測溫區內,溫度監測點的位置與數量可根據混凝土內溫度場的分布情況及溫控的要求確定;c、在基礎平面半條對稱線上,測點的點宜不少于4處;d、沿混凝土澆筑塊體厚度方向,每一點位的測點數量,宜不少于5點;e、保溫養護環境溫度監測點數量應根據具體需要確定; f、混凝土外表溫度以表面以內50mm處的溫度為準;g、混凝土澆筑塊體底表面的溫度以底表面以上50mm處的溫度為準。測溫制度在混凝土溫度上升階段每24h測一次,溫度下降段每48h測一次,同時應測養護溫度及大氣溫度。測溫工作應由經過培訓、責任心強的專人負責,測溫記錄應真實準確,并作為對混凝土施工和質量的控制依13、據。在測溫過程中,當發現溫度差超過250C時,應及時加強保溫或延緩拆除保溫材料,以防止混凝土產生溫度應力和裂縫。六、應急準備必須確保混凝土連續澆筑,考慮到當地氣候及現場環境,以防在澆筑過程中,出現大雨天氣,或混凝土供貨商出現不能及時供貨,致使混凝土澆筑不得不暫停施工,暫停時間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使得混凝土形成不可避免的施工縫時。在混凝土不能確保連續澆筑后,將現場已經澆筑的混凝土進行充分振搗,將澆筑的混凝土形成一個整體平面,并在混凝土表面上做插筋處理,插筋采用12螺紋鋼筋,間距為1000mm,梅花型布置,錨入混凝土內和外漏長度不小于35d。等恢復施工后,保證上下層混凝土有更好的連接。在混凝土施工14、過程中,現場安排一名混凝土坍落度檢測人員,并驗收每車小票,查看混凝土強度等級、澆筑部位填寫是否正確,是否填寫了出廠時間,進場時間要簽證,并隨時抽檢混凝土坍落度。為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現場派專人負責對每罐混凝土進行現場測溫,混凝土溫度必須15Co,若高于15Co,一律退回攪拌站作報廢處理。七、混凝土養護本工程基礎屬大體積混凝土,混凝土澆搗完畢后十二小時內,澆水蓄熱保濕養護。混凝土養護時,每天灑水四次,上午兩次,下午兩次,若氣溫變化時,可據實際情況變動灑水次數,保證混凝土表面有一定的濕度。混凝土養護、灑水、設專人負責,且做好記錄。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之前,不得上料、上機具、上腳手、模板、鋼筋15、支架等。八、質量保證、質量主控項目(1)、混凝土必須符合設計及施工要求,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施工規范和有關標準的規定。(2)、評定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必須按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2010的規定和設計要求。(3)、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初凝技術要求時間,(摻混凝土緩凝劑后,初凝在4h)、一般項目(1)、施工縫的留置及處理符合施工組織設計及本方案要求。(2)、混凝土澆筑后必須按方案及時養護。(3)、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前,嚴禁上人、上料。(4)、混凝土振搗密實,無漏振、脹模、露筋等現象。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實,無裂紋。、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嚴禁在混凝土內任意加水,嚴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過大將影響補償收縮混凝土的膨脹率,直接影響補償收縮及減少收縮裂縫的效果。2、柱子及筒壁插筋位置要細心振搗,保證密實,保證鋼筋位置不得偏移。3、為保護鋼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確,不得踩踏鋼筋,并不得碰撞,改動模板、鋼筋。4、提前掌握天氣預報信息,盡可能避開雨、大風等天氣,施工現場準備覆蓋塑料簿膜,以防混凝土凝固前受到雨水沖刷。5、要認真檢測混凝土粗骨料的含水量,隨時調整用水量和粗細骨料的含水量(由商混凝土站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