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壩水電站引水洞襯砌混凝土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05294
2022-10-10
13頁
191.04KB
1、1 工程概況苗家壩水電站位于位于白龍江下游,甘肅省文縣境內,距下游已建成的碧口水電站公路里程31.5km。電站尾水與碧口水電站水庫回水銜接。工程的主要任務是發電,樞紐建筑物主要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溢洪洞、泄洪排沙洞、引水發電洞及岸邊廠房等組成。電站正常蓄水位800m,死水位798m,汛期排沙限制水位795m,總裝機容量240MW(380MW),保證出力43MW,設計年發電量9.24億KWH,裝機年利用小時3850h,水庫正常蓄水位庫容2.68億m3。工程規模屬二等大(2)型。主要建筑物擋水壩級別為1級,其它主要建筑物級別為2級,次要建筑物級別為3級。本標段發電引水隧洞洞徑9.0m,開挖與襯砌后2、均為圓形斷面,洞內流速4.62m/s,縱坡為i=5%,鋼筋混凝土襯砌厚度1.0m、0.6m。根據沿線各種不同圍巖情況分段采用不同的襯砌型式和襯砌厚度。引述隧洞包括進口漸變段、上平段、空間彎管段(上彎段)、斜井段、下彎段、下平段、壓力鋼管段。壓力鋼管首端為10.0m長的漸變段,直徑由9.0m漸變為7.5m,壓力鋼管在進廠前通過兩個岔管一分為三,岔管分岔形式為“卜”形。三臺機鋼管長度(至主廠房上游墻)分別為:1號機88.03m 、2號機95.92m 、3號機102.51m。3條引水支管軸線方向均為SE104.2,水平布置,直徑D=4.6m, 壓力鋼管段混凝土襯砌厚度0.6m。2 主要工程量發電引水3、隧洞襯砌混凝土工程設計圖紙主要工程量見下表2.1-1。表2.1-1 發電引水隧洞襯砌混凝土設計圖紙主要工程量表工程項目施工部位混凝土標號及級配單位數量備注排沙隧洞引0+000.0引0+317.69C25W8F200(二)m5089上平段、彎段、斜井段、下平段壓力管道段C25m9361.41鋼筋制安:793.83t;止水銅片:1308.6m;橡膠止水:133.6m;L-600低發泡塑料板填縫材料:170.44m2。3主要施工難點、重點、對策3.1與其他作業面存在交叉干擾,材料運輸困難 發電引水隧洞下平段、下彎段襯砌混凝土材料須經施工支洞、壓力鋼管主管段進行運輸,運輸途中在壓力鋼管主管段與鋼管安裝4、存在交叉作業,干擾突出,因此,鋼筋、模板等施工周轉性材料采用車輛運輸至施工支洞與壓力管道主管段銜接部位后,采用純人工倒運至作業面,途中須跨越壓力管道安裝作業面,材料倒運效率低下,施工進度相對緩慢。 受引水洞進水塔混凝土施工腳手架搭設、上平段混凝土襯砌等影響,空間彎管段、斜井段混凝土施工周轉性材料須采用人工搬運至上平段末端后,擬布置卷揚系統(滑道+小車)進行材料轉運,待斜井段、空間彎管段仰拱襯砌完畢后,對該系統進行改造,二次布置,用于邊頂拱襯砌材料運輸。綜上,受空間彎管段三維螺旋結構及壓力管道安裝變更等因素影響,洞內材料運輸難度大,效率低,在具體施工中必須采取相應工程措施給予保證。3.2 結構設5、計變更,工程量增加、施工難度增大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引水隧洞施工結構較投標階段發生很大變更,洞身增長80.8m,相應增加襯砌混凝土約5970m,增加鋼筋制安約370t;同時變更后的空間螺旋彎管段、斜井段混凝土襯砌體型控制要求嚴格、施工控制難度極大。因此,受設計變更,工程量及難度增加影響,施工強度明顯增大,施工工期也較原定計劃延長。3.3 彎管段、斜井段結構復雜,安全隱患突出根據開挖揭露及地質預報,斜井段揭露裂隙與洞軸線夾角小,延伸長,對隧洞切割作用強,有不穩定塊體發育,可能發生局部坍塌、掉塊現象;同時斜井坡度較陡,材料運輸、腳手架搭設、人員行走、入倉手段的布置均存在較大程度的安全隱患,因此在施工6、中需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時間進行專項安全防護的實施,占用直線工期較長。 同時,為保證工期要求,多個作業面同時施工,交叉干擾安全隱患突出。3.4為確保進度及施工安全,主要施工對策3.4.1 資源投入的保障為保證工程進度,在實際施工中投入大量的周轉性材料、大中型設備、勞動力,統籌安排,以確保上平段、下平段混凝土與壓力管道安裝工作等多個作業面的同步實施;在上下彎管段、斜井段施工中投入卷揚提升系統(材料運輸)等工程措施,以提高備倉效率、提高周轉性材料及相應設備運轉時效。3.4.2 施工工序合理規劃保障同時展開多個作業面,如上平段、下平段、壓力管道主管段、支管段等均可在同一時間段組織7、施工;結合引水隧洞襯砌混凝土分倉分塊,仰拱、邊頂拱可組織平行作業,即備倉及澆筑連續進行。3.4.3 安全保障措施邊頂拱模板采用滿堂支撐體系,并搭設至少兩層竹跳板安全操作平臺。尤其是在彎管段、斜井段施工時,為保證斜坡腳手架穩定,增設一定量的基礎錨桿固定,相應形成操作平臺。模板支撐體系采用密目安全網封閉。作業人員安全勞動保護用品佩戴齊全、規范,及時檢查更換。3.4.4 交叉干擾的合理組織在進水口、下平段等與其他作業面或工種發生交叉干擾時,一方面采取在時間、空間上積極避讓的措施,杜絕立體交叉;另一方面采取各種搶工措施彌補因交叉干擾延誤相應工作的工期。3.4.5 新增運輸系統內雙層通道的利用模板滿堂支8、撐體系施工時,為便于后續施工,特意形成上下兩條人行通道,斜井部位人行通道采用50鋼管搭設成爬梯狀,平洞段上層采用竹跳板鋪設。施工中充分利用這兩條通道進行人員的流動、材料的轉運,即增加作業人員及周轉性材料的時效。4 襯砌混凝土一般施工方案4.1 基巖面清理及施工縫的處理4.1.1 基巖面清理混凝土倉位準備前,清除洞壁、松散碎石、噴混凝土面層上的雜物。底部基巖松動巖石采用人工撬挖處理,高壓水沖洗干凈。若遇因地質等原因造成的基底超挖、及特殊開挖措施超挖量較大時,經監理工程師認同、驗收后,為便于鋼筋安裝及倉位準備,基底部位采用與襯砌同標號混凝土進行墊層澆筑處理,邊頂拱部位與一般襯砌倉位同時澆筑。4.19、.2 施工縫面處理 水平施工縫:各倉位縱向水平施工縫一般采用壓力水沖毛處理,以混凝土表面集水由渾變清,露出粗砂或小石為止,沖毛效果不明顯時采用人工鑿毛處理。 倉位之間的永久施工縫:在下倉混凝土澆筑前設計分縫材料,要求填鋪平整。4.2 測量放線在各混凝土倉位準備前進行引水洞各斷面的實測,以便鋼筋、埋件安裝,確保結構體型受控,并繪制引水洞各實際斷面圖。混凝土倉位準備完成后,進行模板校核,提供倉位驗收所需數據。模板偏差嚴格按規范允許范圍控制。4.3 鋼筋加工、運輸及安裝4.3.1 鋼筋加工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引水洞下彎段、下平段、壓力鋼管段結構鋼筋在下游防護區鋼筋加工廠加工制作;上平段、上彎段、斜井段10、鋼筋在電站進水口鋼筋加工廠加工。共投入鋼筋加工設備三套,包括剪切機、彎曲機、鈍粗機、剝肋滾絲機、輔助設備。4.3.2 鋼筋運輸 下彎段、下平段、壓力鋼管段:加工成型的鋼筋在下游防護區鋼筋廠人工輔助50t履帶吊裝車,20t自寫汽車經基坑道路、施工支洞至支洞與壓力管道銜接部位卸車,然后采用人工抬運方式至下彎、下平等倉位進行安裝。其中車輛運輸距離約420m,人工抬運平均距離約160m。 上彎段、斜井段:該部位受上平段混凝土及灌漿施工影響,無法采用機械運輸成型鋼筋,因此采用純人工方式抬運方式,經電站進水口鋼筋加工廠、上平段至上平段末端,斜井段采用布置在該部位的卷揚提升系統分別運輸至各倉作業面。該部位純11、人工鋼筋抬運距離約160m。4.3.3 鋼筋安裝鋼筋安裝前由測量放線控制結構輪廓及鋼筋安裝具體位置,要求鋼筋安裝位置、間距、規格、保護層等各項參數符合設計、規范要求。上平段、下平段邊頂拱鋼筋采用自制型鋼臺車輔助人工安裝,下彎段、斜井段、空間彎管段鋼筋通過50鋼管滿堂紅支撐體系人工安裝。現場鋼筋的連接采用機械連接或手工電弧焊焊接,對于能夠采用機械連接的部位,優先考慮機械連接。鋼筋接頭分散布置,并符合設計及相關規范要求。電弧焊工均持有相應電焊合格證件。表4.3-1 鋼筋安裝輔助設施工程量一覽表序號施工部位項目名稱材料規格工程量單位備注1上平段 下平段鋼筋臺車(共兩臺)22a#槽鋼92.2 m主框架12、216a#槽鋼110.9 m314a#槽鋼63.1 m412#槽鋼217.7 m斜撐58#槽鋼131.8 m斜撐622螺紋鋼16.8 m爬梯712螺紋鋼13.2 m爬梯812螺紋鋼600m鋼篦子9空間彎管段 斜井段 下彎段滿堂紅支撐50鋼管37044m與模板支撐共用1025基礎錨桿,L=2.0m648根11竹跳板279812安全網27984.4 止水和預埋件施工止水、預埋件嚴格結合設計型式、尺寸、埋設位置和材料的品種規格、規范要求埋設,負責預埋件安裝的人員,必須和鋼筋架立人員密切配合,一些管路需穿過密集鋼筋區域時,采用穿插作業。嚴防亂割受力鋼筋,埋件一定要牢固固定在可靠的部位,保證澆筑振搗時不13、會走樣。止水、埋件安裝時設置一些簡易的托架,夾具固定在設計位置上,止水片凹槽嚴格按縫面居中設置,按設計位置用堵頭模板夾牢,防止在澆筑過程中發生偏移、扭曲和結合面漏漿。4.5 模板制作、運輸及架立發電引水隧洞上平段、上下彎段、斜井段、下平段均采用定型組合鋼模板;進口漸變段采用定型鋼木組合模板;壓力鋼管段采用鋼襯結構做模板;分倉堵頭采用鋼木組合模板。模板采用內拉外撐加固措施。仰拱模板采用50跑弧鋼管背方外撐;邊頂拱采用50鋼管滿堂紅腳手架支撐體系,滿堂支撐下部預留2m3m(寬高)人行通道。下彎段、斜井段、空間彎管段滿堂支撐腳手架采用仰拱混凝土預埋插筋、邊頂拱圍巖系統錨桿+14錨拉筋+2t花籃螺栓,14、焊接加固。為保證混凝土澆筑密實,在模板體系施工時預留進料孔、檢查孔,待混凝土澆筑至一定高程部位時采用木模板進行封閉。待混凝土襯砌完成,支撐體系拆除時,按要求割除混凝土面外露插筋,并對混凝土面進行相應處理。定型鋼木組合模板制安程序:模板設計、制作場內預拼裝測量放線運輸組裝模板校正及復測混凝土澆筑拆模及維護下一循環。表4.5-1 模板體系材料工程量一覽表序號施工部位材料規格工程量單位備注1進口漸變段50鋼管3073.40 m滿堂支撐23cm定型木模板105.91 鋼木組合模板37cm定型帶木21.12 41015鋼模板196.45 53015鋼模板853.82 612拉筋3313.70 kg7竹跳15、板240.00 安全操作平臺8安全網120.00 9上平段仰拱50鋼管720.00 m模板圍檁101015鋼模板56.52 多次周轉使用113015鋼模板169.56 1212拉筋17262.72 kg13邊頂拱50鋼管5000.00 m滿堂支撐,多次搭設141015鋼模板113.04 多次周轉使用153015鋼模板339.12 1612拉筋37977.98 kg17竹跳板384.00 安全操作平臺18安全網192.00 19空間彎管段 斜井段 下彎段仰拱50鋼管960.00 m模板圍檁201015鋼模板229.33 多次周轉使用213015鋼模板688.00 2212拉筋27620.35 k16、g2350鋼管480.00 m斜坡安全操作平臺24竹跳板384.00 25安全網545.68 26空間彎管段 斜井段 下彎段邊頂拱50鋼管10500.00 m斜坡滿堂支撐2725基礎錨桿,L=2.0m628根仰拱預埋,斜坡腳手架鋼管與插筋焊接281015鋼模板229.33 293015鋼模板688.00 3012拉筋50637.31 kg3114錨拉筋1393.92 kg腳手架空間固定322t花籃螺栓768.00 個33竹跳板360.00 安全操作平臺34安全網360.00 35下平段仰拱50鋼管400m模板圍檁361015鋼模板31.4多次周轉使用373015鋼模板94.23812拉筋95917、0.4kg39邊頂拱50鋼管5000m滿堂支撐,多次搭設401015鋼模板62.8多次周轉使用413015鋼模板188.44212拉筋21098.88kg43竹跳板260安全操作平臺44安全網26045壓力鋼管段50鋼管246m堵頭模板圍檁46堵頭模板173.8鋼木組合模板4712拉筋566.544kg4850鋼管396m安全操作平臺49竹跳板52.850安全網63.364.6 清倉、驗收待各倉位鋼筋、模板、埋件、支撐體系等工序完成后,及時進行倉位的清理工作:清除倉內雜物,倉面沖洗干凈,排除積水,提交有關驗收資料報請監理工程師進行倉位驗收。做好一切澆筑準備工作,驗收合格經監理工程師簽字后,即可18、開倉澆筑。4.7 混凝土供應引水洞上平段、空間彎管段、斜井段部分混凝土由電站進水口HZ90拌和站集中拌制,水平運輸距離約90m;下彎段、下平段、壓力鋼管段混凝土由其他標段供給,水平運輸運距約1.6。6m混凝土罐車水平運輸,混凝土輸送泵作為主要入倉澆筑手段。4.8 混凝土澆筑倉位準備完成,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即可開倉澆筑。在澆筑過程中加強混凝土入倉的連續性,保證入倉強度。采用手持軟軸式振搗器振搗密實。4.9 養護發電引水隧洞襯砌混凝土完成、模板拆除后主要采用灑水養護方式。5 進口漸變及上平段混凝土主要施工方案5.1 進口漸變段襯砌混凝土施工方案結合設計體型結構,發電引水隧洞進口漸變段為方變圓19、過渡形式,根據自身結構特性,進口漸變段采用預制一套定型鋼木組合模板組織施工,異型模板采用滿堂紅腳手架進行支撐。進口漸變段混凝土襯砌在上平段2#-10#倉位襯砌完成后進行,采取先仰拱、后邊拱、再頂拱的順序組織施工。5.2 上平段襯砌混凝土施工方案發電引水隧洞上平段總長121.17m(包括進口漸變段18m),除漸變段外共分9個澆筑倉位(2#-10#),單倉長度11.46m。上平段混凝土襯砌采用從內到外,即10#倉2#倉的施工順序,各倉均結合原設計采用先仰拱、后邊頂拱的順序組織施工。上平段邊頂拱鋼筋安裝采用鋼筋臺車組織施工,鋼筋臺車采用型鋼結構自制。上平段(含漸變段)混凝土采用布置在電站進水口的混凝20、土輸送泵(90泵)入倉澆筑。6 下平段襯砌混凝土施工方案下平段混凝土施工方法同上平段,混凝土泵布置在施工支洞與壓力管道主管段銜接部位。7 壓力管道段混凝土回填施工方案待壓力鋼管安裝、驗收完成后,組織進行回填混凝土倉位準備及澆筑施工,混凝土輸送泵直接入倉。腰線以下澆筑上升速度控制在2m/h以下,減少混凝土浮托力對鋼襯的作用力,頂拱處澆筑采取退管法,保證頂拱混凝土澆筑飽滿。8 空間彎管段、斜井段、下彎段襯砌混凝土專項施工方案發電引水隧洞空間彎管段、斜井段共分12個澆筑倉位(11#-22#)。該部位混凝土體型要求嚴格、且空間狹小、材料運輸及混凝土襯砌施工難度極大,同時該部位作為整個發電引水隧洞襯砌混21、凝土施工的關鍵部位,施工期間需采取相應工程措施,保證施工進度、安全需要。8.1 結構優化調整為加快空間彎管段、斜井段、下彎段襯砌混凝土施工進度,并確保洞內作業安全需要,特對該部位混凝土設計分倉、分塊進行適宜優化調整,即斜井段、空間彎管段、下彎管段混凝土襯砌采用先仰拱后邊頂拱的施工順序進行施工,相應增設縱縫止水布置(紫銅止水片72m),具體分倉、分塊與引水隧洞上平段、下平段襯砌相同。8.2 安全防護專項措施斜井段設計傾角為55,坡度相對較陡,加之作業面狹窄,人員活動空間小,安全隱患突出。因此在斜井段、空間彎管段、下彎段混凝土倉位準備及澆筑期間需增加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空間彎管段、斜井段、下彎段邊22、頂拱混凝土襯砌施工模板外支撐采用滿堂紅腳手架體系。為保證滿堂紅腳手架支撐自身穩定,采用在仰拱施工中預埋25插筋(L=2.0m,外露于仰拱模板面0.3m),與腳手架鋼管焊接加固。同時各倉位施工期間,在滿堂腳手架上搭設竹跳板安全操作平臺,竹跳板與鋼管采用14鐵絲捆綁牢固。為便于作業人員行走,在滿堂支撐體系下部預留人行通道,并搭設鋼管+竹跳板爬梯。滿堂紅支撐體系采用密目安全網封閉。空間彎管段、斜井段、下彎段仰拱襯砌施工完成后,進行邊頂拱滿堂支撐體系搭設。邊頂拱混凝土襯砌完畢后從上而下進行腳手架的拆除,人工搬用至施工支洞與壓力管道主管銜接段后裝車運出。支撐體系拆除過程中按要求及時割除混凝土面外露插筋,23、并對混凝土外露面進行完善處理。上下彎管段、斜井段混凝土施工安全防護設施工程量詳見“表5.5-1”。8.3 材料運輸措施結合斜井段、空間彎管段、下彎段結構要求,該部位倉位準備材料運輸困難,具體施工中擬布置慢速卷揚機、材料運輸滑道、滑道小車組成卷揚提升系統,進行周轉性材料的入倉倒運。初步考慮空間彎管段材料從上向下運輸,斜井段材料采用從下到下的運輸方式。 空間彎管段材料運輸措施:在上平段10#倉末端至13#倉范圍布置鋼板滑槽(=6mm)+50鋼管支撐體系+導向滑輪組成材料運輸滑道。11#-13#倉位段材料采用人工配合滑槽進行運輸,14#、15#倉周轉材料采用人工+定滑輪運輸方式。相應在13#倉位末端24、搭設材料中轉平臺。 斜井段材料運輸措施:卷揚提升系統+滑道小車組成材料運輸設施。即下平段混凝土襯砌施工完成后,在下平段作業面堆存斜井段施工材料,斜井段材料從下向上通過卷揚系統+滑道小車運輸。在上平段10#倉仰拱混凝土面上布設一臺8t慢速卷揚機,卷揚機底盤采用25基礎錨桿(L=2.0m,外露0.5m)+匹配螺栓加固牢靠,并在卷揚機上游布置28地錨+16鋼絲繩加強穩定。空間彎管段建基面布置卷揚系統導向滑輪,底板采用25基礎錨桿(L=3.0m,外露0.5m,雙排間距1.0m)鎖定加固。滑車系統I18工字鋼軌道隨下彎段、斜井段仰拱襯砌,跟進布設仰拱混凝土面上,軌道采用25基礎錨桿固定,單根錨桿長3.025、m,入巖2.5m,外露0.5m,雙排間距1.2m。鋼結構材料倒運小車由卷揚機216鋼絲繩牽引。 材料中轉平臺:空間彎管段布設材料運輸滑道末端(即13#倉末端)修建材料中轉平臺,平臺主框架采用I18型工字鋼制作,主框架鋼結構聯系材料及載物平臺均用25鋼筋焊接。坡面上搭設50鋼管腳手架作為鋼結構平臺支撐體系,鋼結構部分平臺及腳手架支撐與布置在建基巖面的25基礎錨桿焊接加固。平臺周邊搭設50鋼管防護欄桿,掛設密目安全網進行封閉。表8.3-1 上下彎管段、斜井段材料運輸通道工程量一覽表項目序號材料規格單位數量布置說明備注材料運輸滑道125基礎錨桿根60雙排間距1m,L=3m,外露50cm基礎鎖定加固226、50鋼管支撐體系m480間排距1m,隔排斜撐并與錨桿拉結加固3鋼板滑槽m260寬1m,兩側設鋼板檔護,=6mm材料倒運中轉平臺128基礎錨桿根36排間距1m,L=4.5m,外露50cm基礎鎖定加固218工字鋼框架m265主框架間排距1m,基座與錨桿焊接加固體系主框架結構350鋼管支撐體系m280框架體系聯接桿、斜撐及平臺體系輔助支撐及平臺425加固鋼筋kg185輔助加固焊接桿件550平臺防護欄桿m130防護高度不小于1.2m臨時材料轉運平臺材料倒運小車牽引系統18t慢速卷揚機臺1布置于上平段、增設插筋加固牽引系統、鋼絲繩配套250m2地錨及導向滑輪套53小車臺1自制,兩側設檔護,底部設防脫蓋板27、自重1.5t418工字鋼軌道對m80在斜井、空間彎管段下部布設525軌道基礎錨桿根140雙排間距1.2m,L=3m,外露50cm650軌道基礎m640軌道架設基礎平臺與錨桿焊接加固7限位裝置套3套頂端1套、下端2套翻轉布置上部安全通道125基礎錨桿根40雙排間距1.5m,L=3m,外露50cm基礎鎖定加固250鋼管支撐m320沿單側布置,不影響小車牽引系統含踏步、扶手等下部通道150鋼管支撐m280結合模板支撐腳手架搭設含踏步、扶手等8.4 混凝土澆筑方案 下彎段:由于下彎段因地質原因超挖量較大,為了便于仰拱鋼筋和模板的安裝,先進行墊層混凝土回填施工,回填時預埋底拱模板定位鋼筋(拉筋樁)。混凝28、土采用布置在施工支洞與壓力管道主管段銜接部位的混凝土泵直接輸送入倉,澆筑時倉內薄層平鋪,兩側均勻下料,防止模板整體變形。手持50振搗器振搗,認真平倉,防止骨料分離,注意層間結合,確保連續澆筑,防止出現冷縫。 斜井段、上彎段:斜井段及上彎段14#、15#倉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輸送泵+溜槽+溜筒入倉澆筑,上彎段11#-13#倉采用混凝土泵直接輸送入倉。混凝土泵布置在電站進水口,泵管、溜槽、溜筒材料采用人工抬運、安裝。表8.4-1 上彎段、斜井段混凝土入倉設施工程量一覽表項目序號材料規格單位工程量備注溜槽150鋼管支撐m576溜槽支撐24mm厚鐵皮113.904325基礎錨桿(L=2.0m)根52間距129、.5m4集料斗(4mm厚鐵皮)套2單重125.6kg溜管150鋼管支撐m448溜管支撐2300鋼管m62325基礎錨桿(L=2.0m)根46間距1.5m9 混凝土溫控措施根據施工圖紙所示的建筑物分縫、分塊尺寸、澆筑間歇時間、混凝土允許最高溫度及有關溫度控制要求,通過試驗建立混凝土出機口溫度與現場澆筑溫度之間的關系,并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混凝土運送過程中的溫升或溫降。同時采取仰拱、邊頂拱錯時段澆筑方案。10 混凝土質量控制 實際施工中,嚴格按照施工圖紙所示標號的混凝土,結合配合比試驗確定混凝土配合比。實驗室設計和試驗的配合比在工地上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予以調整,并報請監理人批準,最終確定最優混凝土施30、工配合比。 混凝土在澆筑前必須通知監理人對澆筑部位的準備工作進行檢查,內容包括:基巖面處理、地下水及施工用水引排、已澆筑混凝土面的清理以及模板、鋼筋、插筋、灌漿系統預埋件、止水和觀測儀器等設施的埋設和安裝等,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在施工過程中若倉內有小出水處,在出水部位埋設排水管,從堵頭模板處引至倉外,等該倉混凝土澆筑完后采用砂漿封堵。 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不允許發生離析、漏漿、嚴重泌水及坍落度損失過多等現象。如運至澆筑地點的混凝土有離析現象,澆筑前必須進行二次攪拌,并不得再次加水。 澆筑混凝土連續進行。控制混凝土卸料高度,避免自由下落過程中產生離析,混凝土澆筑要分層澆筑、均勻上升,要31、加強入倉后的混凝土平倉振搗,嚴禁不合格的混凝土進入倉內。對混凝土澆筑這一特殊過程,質檢人員要進行必要的旁站盯倉,并作好作業記錄。必須間斷時,其允許間斷時間由試驗確定,間斷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則按照施工接縫處理。 混凝土施工間斷后,需待前層混凝土獲得一定抗壓強度時,才允許澆筑次層混凝土。澆筑前必須先鑿除施工接縫面上的水泥砂漿薄膜和表面上松動的石子及松弱混凝土層,并以壓力水沖洗干凈,使之充分濕潤,不存積水。在施工縫表面上先鋪一層與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漿,厚約20-30mm,或鋪一層厚約30mm比原混凝土少10粗骨料混凝土,再澆筑新混凝土。施工接縫處的混凝土應加強振搗,使新舊層混凝32、土緊密結合。 混凝土澆筑完畢618h以后,按規定進行灑水養護,養護期限不少于7d;要求混凝土密實,不存在空洞、露筋、露骨、蜂窩、麻面、裂縫等缺陷。表面不得有漏漿、沙面、脫皮現象,每平方米內汽泡不超過50個及起沙面積不得超過2。混凝土表面板縫橫平豎直、大面平整,錯縫、錯臺不超過1mm,在2m范圍內的凹凸不大于2mm,棱角分明,無變形。11安全、文明施工 作業員工必須配戴安全帽。 滿堂支撐體系、鋼筋臺車、卷揚提升系統等加工牢固,承載強度必須能滿足施工荷載,所有螺栓連接與焊縫連接強度必須滿足要求,防止結構失穩破壞。 嚴格控制邊頂拱混凝土澆筑上升速度,并確保兩側對稱均衡上升,避免上升過快破壞模板支撐系33、統。 電焊工必須經過培訓,并經過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施工中嚴格按照焊接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實施。 現場施工材料與機具必須有序擺放,不用的材料及時清理回收,材料堆存不占用人行通道,做到現場整潔。 每倉混凝土澆筑完后及時對混凝土攪拌與輸送系統進行清洗,廢水經沉淀處理后才能排放。12進度計劃根據總進度要求及實際施工情況,發電引水隧洞襯砌混凝土工程計劃開工時間為2010年6月1日。由于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引水隧洞施工結構較投標階段發生很大變更,洞身增長,工程量大幅度增加;同時變更后的空間螺旋彎管段,混凝土襯砌體型控制要求嚴格、施工控制難度極大。隨引水洞實施過程中工程量增加、施工難度增大,施工進度相應延長、施34、工強度進一步加大。因此引水隧洞襯砌混凝土計劃結束時間為2011年4月30日。13 勞動力組織、設備資源配置13.1混凝土施工人員配置根據發電引水隧洞段襯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需要,項目部投入1支專業的洞室混凝土施工作業隊,要求作業隊按工種配齊人員,同時根據不同時段的施工任務,調整作業隊的各工種比例。施工中實行動態管理,優化配置,使施工隊伍始終保持較高素質,確保高效率、高質量完成排沙洞隧洞段襯砌混凝土工程施工。施工人員計劃見表13.1-1。表13.1-1 發電引水隧洞段襯砌混凝土主要作業人員投入表序號工種單位人數備注1管理人員人62技術人員人63測量人員人64鋼筋工人555模板工人326木工人3鋼木35、組合模板7機械操作工人88混凝土工人329電工人310普工人24合計人17513.2混凝土施工設備配置發電引水隧洞段襯砌混凝土施工主要設備資源配置見表13.1-2。表13.1-2 發電引水洞襯砌混凝土主要設備資源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及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卷揚機8t、慢速套12鋼筋臺車重5t套2自制3混凝土攪拌運輸車6m臺4工程共用 4混凝土輸送泵90泵臺15混凝土輸送泵60泵臺16自卸汽車10t臺2材料運輸7材料倒運小車重1.5t臺1鋼結構、自制8溜槽4mm鐵皮套3自制9溜管300鋼管根3自制10電焊機ZX-400臺1211軟式插入振搗器各型把8含備用12附著式振搗器套213測量設備套114鋼筋加工設備套215木材加工設備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