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拉公路張家口高速公路濕陷性黃土路段強夯處理工程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05355
2022-10-10
17頁
49.04KB
1、丹拉公路張家口高速公路D標濕陷性黃土路段強夯處理工程施工方案xx丹拉公路張家口高速公路D標項目經理部 目錄一、 工程簡介二、 強夯施工目的三、 強夯施工工藝四、 施工質量控制方法五、 本項工程人員、設備配置六、 安全保證體系及措施七、 強夯處理施工質量的檢測方法濕陷性黃強夯處理試驗段施工方案一、工程簡介本區K63200K64100段、K69700K74800段分布有大量黃土狀亞砂土、黃土狀亞粘土,其具有垂直結理、大孔隙特征,有一定程度的、濕陷性,根據設計圖紙要求,擬采用強夯地基處理方法,處理路段全長6500米,夯實面積364699m2。二、地基處理的目的要求1. 消除土的濕陷性2. 消除土的液2、化3. 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三、試驗段目的通過試夯,在保證消除黃土的濕陷性以及提高地基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的前提下,確定以下數據。1.根據處理的深度以及土的濕陷系數,確定出夯擊能值;2.確定點夯單擊每個夯坑的遍數;3.確定點夯的遍數;4.測量強夯后路基的下沉量。四、試驗段位置根據全線實際情況及施工安排,我們選K63650K63850段和K74150K74450兩段做為強夯試驗段。五、人員組成項目經理1人生產副經理1人技術人員2人質檢員2人機長4人班長4人掛鉤8人電焊工4人安全員2人六、施工機械配置30T履帶式吊機組2套20T夯錘2個10T夯錘兩個自動脫鉤裝置2套門架兩套推土機2臺七、試夯的施工參數3、與施工工藝1.根據本段濕陷性黃土、濕陷內型、濕陷等級以及以往的施工經驗,建議試夯的能級采用2000KN.M3000KN.M夯擊能,滿夯采用1000KN.M夯擊能、夯點按正方形布置,單點夯擊次數暫定35擊,最終以最后一擊夯沉量和最后兩級夯沉量均5cm,確定單點夯擊擊數,具體見下表:能級(KN.m)錘重(KN)落距(m)夯錘直徑(m)強夯影響深度(m)夯點間距(m)布點形式單點夯擊次數夯沉量值10001001022.54.54.5正方形1(擊)5cm20002001022.55.68.44.54.5正方形35(擊)5cm30002001522.56.910.34.54.5正方形35(擊)5cm2.4、選K63650K63850段試夯采用2000KN.m能極,K270250K70450段試夯能級為3000KN.m。3.清理單整好場地,保證清表后的場地基本平整。4.用全站儀放出中樁和邊樁,測量地面整平后高程。5.做夯前檢測,標準貫入試驗,土的干密度Pd和濕陷系數等,待與夯后的檢測工作做比較。6.按行距、間距均為4.5m呈正方形布置好夯點,并保證外側夯點在路基填方坡腳以外,夯點布置圖見附圖。4.擺正夯機,對準夯點,采用自動脫鉤裝置,把15噸園型夯錘提高到16m,使夯錘自由落下夯擊夯點,當夯坑底傾斜大于30時,應將夯坑底填平后進行夯擊。5.重復上述步驟,直到最后一擊的夯沉量5cm,最后兩夯的平均夯5、沉量5cm,注意保證夯點周圍沒有明顯的隆起。6.現場詳細記錄好強夯施工時對每一夯點的夯擊能夯擊次數,以及夯沉量等資料。7.把夯、夯狂移至下一個夯點,按上述步驟進行下一夯點的夯擊。8強夯采用隔排跳TJ法,夯完一排后,隔一排再夯下一排夯點,直到完成第一遍點夯。靜置72小時以上,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測量夯扣地面高度。9.重新放線定位,按上述施工步驟進行第二遍點夯。10.第二遍點夯完后,靜置72小時以上,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然后進行搭夯,錘搭接1/2,夯完后再測量地面高度。11.做夯后檢測和夯前檢測數據相比較,分析強夯效果,是否消除黃土的濕陷性以及達到了設計圖紙和規范的要求。八、質量安全保證措施1.施6、工前,項目經理組織總工及班組人員審圖,進行文字性技術交底,嚴格地執行設計要求及圖紙參婁數。2.施工班組人員嚴格按照國家機械安全操作規程作業。3.測量工做好原始測量計錄,確??⒐べY料的真實性。4.施工班組在交接班過程中,檢查及維護發現隱患應及時處理,吊車司機聽從起重工的指揮,起重工應做到手勢明顯、正規、口令清晰。5.進入施工現場人員,一律配帶安全帽,高空作業要配帶安全帶。6.施工現場,應布置安全標志牌及宣傳牌。7.夯擊吊桿底下,嚴禁站人。8.夯機吊鉤起落,超重工應撤離10-15m以外。9.施工人員嚴禁灑后上崗,帶病作業。 10.六級以上大風、大雪、大雨、大雨、大霧應立即停止施工。九、文明施工的保7、證措施1.施工人員應服從三級領導(業主、監理、承包商),嚴格按照圖紙設計要求施工。2.工地現場材料應堆放整齊,不亂扔廢品零件、雜物,保證施工現清潔衛生。八、施工質量控制方法施工前采用先進的測量儀器進行施工控制網點測量,并需經同及監理工程師復測驗收,施工中認真測量夯點布放和強夯夯沉量觀測,現場的控制樁應樹立明顯標志加以保護,并定期進行復核、檢查。機組進場之前,先將夯錘精確磅秤,強夯機組就位后,準確丈量夯錘落距,使之保證滿足規定夯擊能要求。各夯點均勻應用石灰粉放出夯錘圓周線,如發生偏錘應重對點。強夯階段施工中,要密切注意異?,F象,對夯沉量異常、夯錘反彈、地表隆起等要加強監測,如實記錄,及時報告甲方8、和監理部門研究解決辦法。選用圓形帶氣孔的鑄鋼錘,夯錘氣孔應保持通暢,如遇堵塞,應將塞土清理。施工中發現錘偏高夯坑中線應立即調整對中,夯擊后如發現壩底歪斜較大,需及時用土將坑底墊平,方可繼續夯擊。及時辦理有關質量文件:場地定位測量成果、現場施工記錄、設計(圖紙)變更單、現場簽證、工序質量評審等有關工程資料,加強原始資料歸檔管理工作。八、強夯的檢測方法1.通過荷載試驗,檢測處理后地基土的承載力是否達到設計要求。2.經過探坑取土樣做試驗,檢測處理后影響深度和是否消除了黃土的濕陷性。附件1強夯施工試夯方案一、工程簡介丹拉公路張家口高速公路D標K63200K64100段,K69200K74800段分布有9、大量黃土狀亞砂土、黃土狀亞粘土,其具有垂直結理大孔隙特征,有一定程度的濕陷性,為害公路路基的穩定,D標段處理路段全長6500米,夯實面積364699m2。為確定強夯的有關參數擬建議在K63+650K63+950、K74150K74450兩段各作300米的試驗段,每段分別用三個夯擊能進行試驗,分別為1000KN.m夯擊能100m,2000KNm夯擊能100m,3000KNm夯擊能100m。二、地基處理的目的要求(1)消除土的濕陷性(2)消除土的液化(3)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三、試驗段的目的通過試夯,在保證消除黃土的濕陷性以及提高地基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的前提下,確定以下數據。(1)確定夯擊能值;(210、)測定處理的深度及土的濕陷系數;(3)確定點夯單擊每個夯坑的遍數;(4)確定夯擊遍數;(5)測量夯擊后路基的下沉量;(6)確定夯擊后土的側向位移;(7)確定夯錘的振動影響范圍。四、試驗段位置根據全線實際情況及施工安排,我們選K63650K63950段和K74150K74450兩段做為強夯試驗段。五、人員組成作業隊長1人技術負責2人質檢員2人機長4人司機4人班長4人掛鉤8人電焊工4人安全員2人六、施工機械配置30T履帶式吊機組2套16T夯錘1個12T夯錘1個10T夯錘2個自動脫鉤裝置2套龍門架2 套 推土機2臺七、強夯施工工藝(1)清理平整好場地,保證清表后的場地基本平整,并用壓路機封面。(2)11、用全站儀放出中樁和邊樁,測量地面整平后高程。(3)夯前檢測,每段選擇三個夯擊能,因此在不同夯擊能段做下列試驗:標準貫入試驗、含水量、天然容重、干容重、空隙比、液限、塑限、塑性指數、液性指數、壓縮試驗、飽和度、濕陷系數等。(4)夯點:按行距、間距均為4.5m呈正方形布置布點,并保證外側夯點在路基填方坡腳以外,夯點布置圖見附圖1。 強夯夯坑平面布置圖在距試驗段200m與試驗段軸平行的位置設兩個測點見附圖2,用全站儀測量白灰樁點的坐標,并作好記錄。(5)設置白灰樁,在每個不同夯擊能段設置兩處白灰樁,白灰樁的深度為56m,每處設置兩根白灰樁,分別距夯點1.75m,2.25m處,并測其位置坐標。在距夯點12、5、10、15、20、25、30、35、40米處設置1m長的鋼筋樁外露出地面40cm,觀測進行強夯時的振動情況,在每一個不同的夯擊能段設置三排。(6)擺正夯機對準夯點,將裝有自動脫鉤裝置的夯錘提到設計高度,使夯錘自由落下,夯擊夯點,當夯孔底傾斜大于30時,應將夯坑底填平后進行夯擊。重復上述步驟,直到最后兩擊的夯沉量5cm,注意保證夯點周圍沒有明顯的起降。做好記錄并記錄好每次夯擊的下沉量,每一夯點的夯擊能,夯擊次數。(7)把夯機、夯錘移到下一個夯點,按上述步驟進行下一夯點的夯擊。(8)強夯采用隔排跳打法,夯完一排后隔一排再夯下一排夯點,直到完成第一遍點夯。用碎石土將夯坑填平。(9)靜置72小時,13、挖56m深探坑,觀測夯擊情況,將每個1m取樣分析。(10)觀測白灰樁的位移情況,在白灰樁的旁邊挖探坑,與原白灰樁的位置進行比較并作好記錄。在夯擊進行同時對設置的鋼筋樁進行觀測并做好詳細的記錄。(11)靜置12周后,估計孔隙水充分排完后進行第二遍夯擊,直到最后兩擊的夯沉量5cm,并保證夯點周圍沒有明顯的沉降。(12)第二遍點夯完后,用碎石土將夯坑填平,靜置72小時以上,重復上述檢測步驟,做夯后檢測,和夯前檢測數據相比較,是否達到設計圖紙和規范的要求,否則進行下一遍夯擊,直到達到設計圖紙和規范的要求為止,根據檢測數據確定夯擊遍數。(13)點夯完后,靜置72小時以上,用碎石土將夯坑填平,然后進行搭夯14、,錘印搭接12。(14)整理施工資料,計算各項數據,為以后正式施工提供依據。八、質量安全保證措施1.施工前,項目經理組織總工及班組人員審圖,進行文字性技術交底,嚴格地執行設計圖紙和規范的要求。2.施工班組人員嚴格按照國家機械安全操作規程作業。3.測量工做好原始測量計錄,確??⒐べY料的真實性。4.施工班組在交接班過程中,應檢查及維護機械設備,發現隱患應及時處理,吊車司機聽從起重工的指揮,起重工應做到手勢明顯、正規、口令清晰。5.進入施工現場人員,一律配帶安全帽,高空作業要配帶安全帶。6.施工現場,應布置安全標志牌及宣傳牌。7.夯機吊桿底下,嚴禁站人。8.夯機吊鉤起落,超重工應撤離10-15m以外15、。9.施工人員嚴禁酒后上崗,帶病作業。 10.六級以上大風、大雪、大雨、大霧應立即停止施工。九、文明施工的保證措施1.施工人員應服從三級領導(業主、監理、承包商),嚴格按照圖紙設計要求施工。2.工地現場材料應堆放整齊,不亂扔廢品零件、雜物,保證施工現場清潔衛生。附件2橋涵構造物臺后強夯施工方案一、工程簡介丹拉公路張家口高速公路D標有橋涵構造物99個,其中74個構造物臺背回填前需進行強夯處理。根據圖紙和設計文件要求,擬采用錘重15噸、落距14米、2100KN.m夯擊能進行點夯,錘重10噸、落距10米、1000KN.m夯擊能進行搭夯。二、強夯施工范圍、段落分布橋涵構造物臺后20米范圍內強夯,寬度到16、坡腳。段落分布見附表1三、人員組成作業隊長1人技術負責2人質檢員2人機長2人司機2人班長2人掛鉤2人 安全員2人四、施工機械配置30T履帶式吊機組2套15T夯錘2個10T夯錘2個自動脫鉤裝置2套龍門架2 套 推土機2臺五、強夯施工工藝(1)清理平整好場地,保證清表后的場地基本平整,并用壓路機封面。(2)用全站儀放出中樁和邊樁,測量地面整平后高程。(3)夯點:按行距、間距均為4.5m呈正方形布置布點,并保證外側夯點在路基填方坡腳以外,夯點布置圖見附圖1。 附圖2 強夯夯坑平面布置圖(4)擺正夯機對準夯點,將裝有自動脫鉤裝置的夯錘提到設計高度,使夯錘自由落下,夯擊夯點,當夯孔底傾斜大于30時,應將17、夯坑底填平后進行夯擊。重復上述步驟,直到最后兩擊的夯沉量5cm,注意保證夯點周圍沒有明顯的隆起。(5)把夯機、夯錘移到下一個夯點,按上述步驟進行下一夯點的夯擊。(6)強夯采用逐排逐點的打法,直到完成第一遍夯擊,用推土機將夯坑推平。(7)靜置1周,孔隙水充分排完后,進行副夯,夯點位置為主夯四夯點中心位置,直到最后兩擊的夯沉量5cm,并保證夯點周圍沒有明顯的隆起。(8)第二遍點夯完后,靜置72小時以上,用推土機將夯坑推平,然后進行搭夯,錘印邊沿相切,然后在四個夯點中心進行副夯。六、強夯施工流程圖夯機就位起錘至設計高度自動脫鉤、落錘夯擊觀測最后兩擊夯沉量5cm5cm移至下一夯點七、質量安全保證措施(18、1)施工前,項目經理組織總工及班組人員審圖,進行文字性技術交底,嚴格地執行設計圖紙和規范的要求。(2)施工班組人員嚴格按照國家機械安全操作規程作業。(3)測量工做好原始測量計錄,確??⒐べY料的真實性。(4)施工班組在交接班過程中,應檢查及維護機械設備,發現隱患應及時處理,吊車司機聽從起重工的指揮,起重工應做到手勢明顯、正規、口令清晰。(5)進入施工現場人員,一律配帶安全帽,高空作業要配帶安全帶。(6)施工現場,應布置安全標志牌及宣傳牌。(7)夯機吊桿底下,嚴禁站人。(8)夯機吊鉤起落,超重工應撤離10-15m以外。(9)施工人員嚴禁酒后上崗,帶病作業。 (10)六級以上大風、大雪、大雨、大霧應立即停止施工。八、文明施工的保證措施(1)施工人員應遵守技術規范及業主、監理、工程師的領導,嚴格按照圖紙設計要求施工。(2)工地現場材料應堆放整齊,不亂扔廢品零件、雜物,保證施工現場清潔衛生。附件3機械進場情況一覽表30T履帶式吊機組2套15T夯錘2個10T夯錘2個自動脫鉤裝置2套龍門架2套推土機2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