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軌道交通1號線與3號線塔吊垂直運輸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05478
2022-10-10
12頁
182.57KB
1、1.工程概況 合肥市軌道交通1號線與3號線合肥站同步實施,1號線沿勝利路南北向布置,3號線沿站前路東西向布置,二者在勝利路與站前路交口呈“十”字交叉。1號線為地下兩層結構,基坑寬35.6m,深17.5m,3號線為地下三層結構,基坑寬23.3m,深25m。本工程擬在1號線與三號線交叉區域安裝塔吊2座,分別位于車站東南角(新鴻安商城門前)和西北角(站前廣場801站臺)。重點覆蓋二者交叉區域(3280m2),兼顧非交叉區域。2. 塔吊的選擇及技術性能指標ZT6313主要技術性能(見下表)產品型號ZT6313起升高度m(固定式)52m工作幅度m2.563最大起重量(t)8.00起升機構倍率a=2 a=2、4速度m/min1080540起重量t4284 功率kw30 30回轉機構速度r/min00.65力矩N.m295N.m牽引機構速度m/min60/30/9功率kw5/3.7/1.1頂升機構速度m/min0.45功率kw7.5額定工作壓力MPa25總功率kw52(不含頂升電機)工作溫度-2040平衡重臂長m63585348配重t21191716自重(固定式)t(不含配重)5049.54948.5備注:塔身標準截面尺寸為1.8*1.8m,標準節長2.8m 。ZT6313起重載荷特性表R15171921232527.0529ma=48.007.936.866.035.384.804.343.9433、.62ta=24.003.68tR3133353739455563 ma=43.333.082.862.662.482.041.531.24ta=23.393.142.922.722.542.11.591.30t3.塔吊基礎施工受施工場地和周圍建筑物影響,綜合考慮安全因素,本工程塔吊基礎設置于人防結構外側圍護樁上, 3根800圍護樁(L=14.7m)作為塔吊主要受力體系。樁基混凝土標號為C30,塔吊基礎砼標號為C35,基礎尺寸為4.0m3.0m1.5m,基礎配筋為縱向環形2720,橫向環形1520,間距均為150mm,拉筋為14600呈梅花布置,鋼筋保護層厚度為50mm。塔吊基礎混凝土標號為C4、35,待圍護樁施工結束后,鑿除樁頂浮漿,樁頂混凝土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經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基礎鋼筋綁扎。為保證塔身與基礎的可靠連接,當鋼筋捆扎到一定程度時,將裝配好的預埋螺栓和預埋螺栓定位框與基礎鋼筋焊接牢固,預埋螺栓的幾何尺寸必須與塔身預留孔相一致。在預埋螺栓定位框上做好標高控制點,保證預埋后定位框中心線與水平面的垂直度小于1.5/1000。塔吊的避雷裝置宜在基礎施工時首先預埋好,塔吊的避雷針采用橫截面不小于16mm2的絕緣銅電纜或橫截面30mm3.5mm表面經電鍍的金屬條直接與基礎底板鋼筋焊接相連,接地體插入地面以下1.5m。塔吊的金屬結構及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有可靠的接地裝置,接地5、電阻不應大于10。基礎混凝土澆筑前需經監理工程師驗收通過方可進行澆筑,按規定制作試塊,作好隱檢記錄。基礎砼澆筑完畢后應澆水養護,達到砼設計強度方可進行上部結構的安裝作業。如提前安裝必須有同條件養護砼試塊試驗報告,強度達到安裝說明書要求。塔吊基礎砼拆模后應在四角設置沉降觀測點,并完成初始高程測設,在上部結構安裝前再測一次,以后在上部結構安裝后每半月測設一次,發現沉降過大、過快、不均勻沉降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分析處理后,方可使用或停止使用。4.塔吊安裝4.1塔機安裝準備工作(1) 檢查砼基礎表面平整度,平整度允許偏差為1/1000,砼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時方可進行整機安裝;(2) 根6、據本施工現場具體情況,平整好25t汽車吊及塔吊進場的放置、拼裝及安裝場地,安裝前準備好一臺25t汽車吊。(3) 安裝時環境條件要求:在安裝時風力應不大于四級。(4) 對待安裝的整機及各部件等進行檢查,特別是液壓系統的液壓缸和油管、頂升套架結構、導向輪、頂升撐腳等,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5) 塔吊的拆裝必須由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拆裝資質證書的專業隊進行,并應有技術和安全人員在場監護。安裝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4.2塔吊安裝(詳細的操作過程參見塔吊使用說明書)(1) 底架和基礎節的安裝將底架置于基礎上,用壓板和螺母將底固定于基礎上,擰緊螺母后用水準儀檢測四個支點是否平整,其偏差1.5,否則要7、用鋼板在基礎與底架間整平且牢固,不能有松動(注:不允許用砼墊塊和木板墊,只能用鋼板)。調整完后擰緊螺母,但是每個地腳上必須用雙螺母安裝擰固。安裝基礎節必須用高強螺栓和高強螺母與底架連接并擰緊(以后標準節和其它需要緊固連接處要求與此一樣),然后和底架安裝一樣用水準儀校正、找平、調整、緊固。(2) 豎直部分的安裝a 將提升架設用吊桿架設在基礎節的橫腹桿以上,安裝好擋板,然后開動起升卷揚機,慢速空運轉,檢查鋼絲繩是否有咬繩現象和緊固部位是否符合作業要求。b 標準節吊裝:吊起一節標準節升至基礎節頂面后,轉動架設吊桿,對準基礎節,起升機構松繩,標準節下落之基礎節頂面,將連接孔對準,用高強螺栓連接擰緊螺母8、(所有螺栓連接保證其預緊力矩達到1300N.m),同樣方法并安裝一節標準節后將四套斜撐桿裝好,繼續吊裝標準節(注:使用調整板手轉動架設桿調整工件位置,不準用大繩拉動調整)。c 塔機的回轉,塔帽和駕駛室的安裝回轉部件吊裝前,先將上、下轉臺拆開,使下轉臺與回轉支承聯在一體上,上轉臺與回轉 機構聯在一體,將提升架提升到最上一節標準節連接好,并將吊桿加強固定,上、下轉臺吊裝后檢查回轉支承大齒圈和回轉小齒輪的嚙合狀況,若有異常及時處理。吊裝塔帽時,應先在起重臂方向裝好兩塊過渡板,長短兩種拉桿各裝一根;在平衡臂方向將頂部兩根拉桿裝在塔帽頂。然后將塔帽上的平臺,欄桿爬梯等組裝好起吊,聯接部位插好支撐銷再安裝9、駕駛室前固定好。d 上述工作結束以后要重新、細致檢查每個聯接部的緊固螺栓和支撐銷是否有松動或不符合安裝要求的,以及鋼絲繩在工作中是否有斷絲、毛刺和鋼絲繩緊固結的繩夾是否有松動后,拆除平衡臂的固定繩,使平衡臂移到安裝位置。(3) 平衡臂和起重臂的安裝a 平衡臂和起重臂安裝前先將拉桿連接好,并固定在臂架上,檢查臂架上的夾板是否變形,準備好銷軸和開口銷(每個用銷軸聯接處必須插上開口銷)裝好攔桿。b 平衡臂和起重臂吊裝過程中的滑輪組穿繩嚴格按塔機使用說明穿繞,必須正確并檢查鋼絲繩在工作中是否有破損現象,配合起吊拉大繩的人員應聽從指揮,集中精力起升要慢速起吊(注:拉大繩的速度與起升速度協調一致,以免鋼絲10、繩跳槽和亂繩造成隱患。c 起重臂架在地面連接完后組裝變幅小車,并且接電試運轉,調試好后再起吊臂架,在平衡臂和起重臂的吊裝過程中每次改變鋼絲繩的穿繞必須檢查鋼絲繩工作狀態,吊裝后拉桿連接每個連接部位應檢查一次是否符合安裝要求。d 吊裝好配重,然后接通電源進行調試,檢查限位器,保險裝置,對每個起升機構,回轉部件加油潤滑,檢查塔身的垂直度4/1000、緊固、連接部位和電路是否處于正常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4) 塔吊驗收塔吊安裝完成后,安裝隊伍先進行自檢,自檢時對檢查出的問題立即進行整改,確認安裝、調試合格后,由具有合法專項資質的起重機械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并取得合格證后,再由安裝單位、使用11、單位、監理單位有關技術人員驗收并辦理驗收手續后,方可交付使用。應嚴格按照程序辦事,才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5. 塔機的拆卸5.1塔基拆卸前的準備對拆卸人員開安全會議,介紹工作中應注意的事項,統一指揮,專人專職,檢查拆卸工具是否符合工作需要,對每個緊固螺母應提前一至二天用鈣基潤滑脂潤滑。5.2拆卸順序(詳細的操作過程參見塔吊使用說明書)塔機的拆卸程序與安裝程序相反,依次為:標準節平衡量鋼絲繩起重臂平衡重平衡臂塔帽回裝套架標準節基礎節。應注意以下幾點:(1) 拆卸作業前,拆卸單位總負責人應組織全體拆卸人員重新學習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技術交底,落實每項工作。(2) 拆卸作業人員職責分工明確,堅守崗位,必12、須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并注意觀察塔機上部下降動態,做好遇到情況立即停機檢查、故障末排除不得繼續拆卸。(3) 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戴安全帽。(4) 檢查液壓系統工作必須穩定正常,無卡阻,漏油現象。(5) 拆卸起重臂和平衡臂時,應先用棕繩將連接處綁好,并在兩端系好穩繩,后拆卸軸銷,防止吊裝失穩。(6) 在拆卸各種銷軸時,應采取嚴密措施,防止銷軸、拉桿、鐵錘等高空墜落傷人。(7) 及時清理零配件、整理裝箱并辦理移交手續6. 安全技術措施安裝作業之前,組織學習安裝(拆卸)安全技術方案,對班組作業人員進行技術方案交底,每天對分項工作內容、技術要求、安全措施以及注意事項等進行單獨交底。塔吊的拆裝必13、須由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拆裝資質證書的專業隊進行,并應有技術和安全人員在場監護。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司機、吊裝指揮、電工及檢驗人員要持證上崗;進入作業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時要系好安全帶,冬季、雨季應采取防護措施。在塔機頂部及基礎位置設置好防雷接地措施,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塔吊的拆裝作業應在白天進行。當遇大風、濃霧和雨雪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作業。作業人員必須遵守高空作業規則,嚴禁酒后上崗及高空拋擲物件等一些不安全行為,安裝、拆除塔吊時遇有六級風以上禁止作業。在安裝套架、回轉支承座、平衡臂、起重臂等大件吊裝作業前,安裝單位技術負責人必須進行專項安全技術交底,每次起吊離地面214、0cm左右時必須停機,檢查安全平穩性,確認安全可靠方能繼續起吊。吊長、大物件時吊掛點應準確,保證被吊物件平衡,起吊前應用穩固繩把兩端栓牢,防止重物旋轉,擺動和碰撞。安裝作業區510m范圍外應設安全警戒線,工地派專人把守,非有關人員不得進入警戒線,專職安全員應隨時檢查各崗位人員的安全情況。特殊情況需夜間作業時,應有良好的照明。裝拆作業人員要工作崗位明確,作業職責明確,即要堅守崗位,又要互相配合,自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及塔機安全技術措施規定,集中精力,全神貫注的工作。塔吊交付使用前,安裝單位必須按照當地行政管理單位要求,鑒定合格后向使用單位進行安全技術,并取得使用單位簽字認可。7.塔吊計算書7.1參15、數信息塔吊型號:QT25, 塔吊起升高度H:28.00m,塔身寬度B:2.5m, 基礎埋深d:1.50m,自重F1:279.3kN, 基礎承臺厚度hc:1.00m,最大起重荷載F2:25kN, 基礎承臺寬度Bc:6.00m,混凝土強度等級:C30, 鋼筋級別:II級鋼,額定起重力矩:250kNm, 基礎所受的水平力:30kN,標準節長度a:2.5m,主弦桿材料:角鋼/方鋼, 寬度/直徑c:120mm,所處城市:安徽合肥, 基本風壓W0:0.55kN/m2,地面粗糙度類別:D類密集建筑群,房屋較高,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1.62 。7.2塔吊基礎承臺頂面的豎向力和彎矩確定塔吊基礎承臺重F2=2516、*4.5*4.5*1.0=506.25 kN, 根據塔吊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書得出荷載工況水平力Pn(KN)垂直力Pv(KN)彎矩M(KN.m)扭矩Mn(KN.M)工作工況14.43771170133非工作工況63.6337109607.3矩形承臺彎矩及單樁樁頂豎向力的計算7.3.1 樁頂豎向力的計算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條。 取兩水平樁的連線為計算軸,則經計算得到單樁樁頂豎向力標準組合值。最大壓力:7.3.2矩形承臺彎矩的計算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2008的第5.9.2條。計算截面取塔吊柱邊線。其中 Mx1,My1計算截面處XY方向的彎矩設計值(kN.m); xi,yi17、單樁相對承臺中心軸的XY方向距離取a/2-B/2=0.7m; Ni1扣除承臺自重的單樁樁頂豎向力設計值(kN),Ni1=Ni-G/n=592.33kN;經過計算得到彎矩設計值:Mx1=My1=2592.330.7=829.26 kN.m。7.4矩形承臺截面主筋的計算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第7.2條受彎構件承載力計算。 式中,l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 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得1.00;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查表得16.7N/mm2; ho承臺的計算高度Hc-50.00=950.00mm; fy鋼筋受拉18、強度設計值,fy=300N/mm2;經過計算得: 由于最小配筋率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積為:45009500.15%=6413mm2 故取 As= 6594 mm2。實配2120。塔吊基礎配筋如下圖所示7.5基礎受沖切承載力驗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條。驗算公式如下:式中 hp - 受沖切承載力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h不大于800mm時,hp取1.0.當h大于等于2000mm時,hp取0.9,其間按線性內插法取用;取 hp=0.98; ft - 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取 ft=1.43MPa; ho - 基礎沖切破壞錐體的有效高度;取 ho=0.95m19、; am - 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計算長度; am=2.50+(2.50 +20.95)/2=3.45m; at - 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斜截面的上邊長,當計算柱與基礎交接處的受沖切承載力時,取柱寬(即塔身寬度);取at2.5m; ab - 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斜截面在基礎底面積范圍內的下邊長,當沖切破壞錐體的底面落在基礎底面以內,計算柱與基礎交接處的受沖切承載力時,取柱寬加兩倍基礎有效高度;ab=2.50 +20.95=4.40; pj - 扣除基礎自重后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地基土單位面積凈反力,對偏心受壓基礎可取基礎邊緣處最大地基土單位面積凈反力;取 Pj=70.07kPa; 20、Al - 沖切驗算時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積;Al=6.00(6.00-4.40)/2=4.80m2 Fl -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作用在Al上的地基土凈反力設計值。 Fl=70.074.80=336.31kN。允許沖切力:0.70.981.433450.00950.00=3226097.88N=3226.10kN Fl= 336.31kN;實際沖切力不大于允許沖切力設計值,所以能滿足要求!7.6樁承載力驗算樁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94)的第條。根據第二步的計算方案可以得到樁的軸向壓力設計值,取其中最大值N=761.08 kN; 樁頂軸向壓力設計值應滿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o21、建筑樁基重要性系數,取1.00; 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c=14.3N/mm2; A樁的截面面積,A=2.83105mm2。則,1.00761.08=7.61105N14.32.83105=4.05106N;經過計算得到樁頂軸向壓力設計值滿足要求,只需構造配筋!故本工程采用哈爾濱方舟建筑設計院提供的鉆孔樁圖紙,樁徑600mm,主筋為814,加密區箍筋為8100,非加密區為8200。77樁豎向承載力驗算單樁承載力驗算:根據哈爾濱方舟建筑設計院提供的及樁基設計圖紙,由于樁長大于16米,故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由于,樁豎向承載力滿足要求。7.8塔吊穩定性驗算:根據塔吊自由狀態下最不利彎矩1122、70KN.m作為傾覆力矩進行計算。傾覆點為樁中心。 當不考慮附著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 當考慮附著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 當考慮偏心矩較大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 混凝土基礎抗傾翻穩定性計算:E=M/(F+G)=1077.19/(365.16+1080.00)=0.75m Bc/3=2.00m根據塔式起重機設計規范(GB/T 13752-92)第條,塔吊混凝土基礎的抗傾翻穩定性滿足要求。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礎的豎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和最大起重荷載,F=365.16kN; G基礎自重:G=25.0BcBchc1.2 =1080.00kN; Bc基礎底面的寬度,取Bc=6.000m; M傾覆力矩,包括風荷載產生的力矩和最大起重力矩,M=1.4 769.42=1077.19kNm; e偏心矩,eM/(F + G)0.745 m,故eBc/6=1 m;經過計算得到:無附著的最大壓力設計值 Pmax=(365.160+1080.000)/6.0002+1077.188/36.000=70.065kPa;無附著的最小壓力設計值 Pmin=(365.160+1080.000)/6.0002-1077.188/36.000=10.221kPa;有附著的壓力設計值 P=(365.160+1080.000)/6.0002=40.143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