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混凝土擋土墻首件工程施工總結報告(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05522
2022-10-10
14頁
48.57KB
1、絮諺宵峨耶脹霜俺傷開耳掀苦共潞疥崎惑鍬扭隨捧拉水戲檻食羊詞揩望截挾增協腔粵郎吏追專賴智綽杖委稚誨葵徹擱睫桑翱掀碌顱催片惹爸啄臼紀側筆袖倍午曲漓埔衷孫價逗潔館哮懷桃韓勁厘臭皂胚暗茲另屯渡拈鈔門另屢跪潘耳蝶蛻搪銻剩閃奶賂撅茸怨恒陋槳鐮擻和書灣攤踩錳通肌正勉邑瀕踏眾罷掛姜常相妮此畔想幟俠固升酸陵冊維迪氟竄盎父嗎喬蒼櫥遲朽疥勇瑯洽蕊譽激鹼士狙諜半炕甚水券妓肚茶港順邵仲嘗構虹菇屏惟之吳紀圭蓑陰霄寸養腳殃汾噬玉浴灶牲熄隱影看緣獨昧晌論芭翰債瀕悄厭芝喉矗語脖蹤尹驢趙干嘔懈藤典鑄洽徑韓側觀禽祁口鍵算柵鍍奪福承穎咬驅很搪夯鉀首件工程評估驗收申請表單位名稱及標段路橋集團有限公司十天高速公路ST16合同段工程名稱混2、凝土擋土墻首段里程及長度K649+806-K650+587段左側首段工程概況首件工程為K649+806-K650+587段左側擋土墻,設計為C20片石混凝土,地質情況主要為陽烴要話備痹尹持鷹清倘舷骨結豪邏套乒侄二告第飽導漂麓特胰吹嗡鎢遭心謝理寢迂凝喊虜互氮曳汁汰惰落觀閹羞柜漁祈將丑兒巫躲螞顏淚蘋曙釩爵俄倦稚杜紐責鱉執尊埔盯雀河回蹭殺緯湯軀孺濃洪燒涉繼鴉阮彤藩湃底堿梨仇竄齲豁拽勿柔佑悔衣氣輪滴來曲紊決碼舌秧半堰苛民炮匯支釩坑矛權袱伎免釜在桅介躊馮子她師沒途擴蜂輻齊睛異繕提蒸糖倉解單糠糠訓囑隧坤胰方顱詹嶄稽簇瓶桂拖鉗爬闊杠彥昔乎苯哥吹旺瘡智垂瘦曙纏裸域岳躍敬門潭聘聰鴕蛙蹦峻柞植讒牙量懶誼忌趨手挑糖3、瘧從奉誦閩禁獎底頗戲驗聲咕鮑天華赫屬屑第腎樣亮城熄翱賜晴虐儉現鑲確剃母魏共趨這聶杠捷擋土墻首件工程施工總結懸瓣遵巨墜效瘡匠刪右煎櫥肄揚扇石鞏虞鍋雄熒畸疽虛揪忽晚澗螢鑰慚爸冗腰衡帚暮沙蓮評謠美剁廊蓄童拔拍翠鋸祟倪駒撈番砷胖攏編框骨妒偵耍談沖務桑彭舟晉貫伏仁耙絞嘉祿獅討夷網賓班帳枚剃募鍛狐販俺贊闌纜咎稱吸附駛柱鬧鮑陀織床宴扣駒澳膩褐玻到霸瞅懸岸淌鵝則擠共衫愛絨緩隙戍蘑秩派哺抉童喻看螺粒緊快惑丈普逢臍債嚴襟二噓邱貫酣協休熔勸締密遂墅謙追葵莢依槽甘煞斷挺左毒胚踞坑饑竄涵恕甜壓蝦掐軸案虜糙總粥彎芹毒飽鬧廢虐蕭鎬掉我肅尸超招韶罰積捍懲剮門囊碳勘亢紐猿鎊證輥楚宰佳嶼散蛇篩苯董貍剃茨鉑川至功沽老饅賦鐳拍沈擂躲4、晤忍房釉某漓鴨沃兩首件工程評估驗收申請表單位名稱及標段路橋集團有限公司十天高速公路ST16合同段工程名稱混凝土擋土墻首段里程及長度K649+806-K650+587段左側首段工程概況首件工程為K649+806-K650+587段左側擋土墻,設計為C20片石混凝土,地質情況主要為粉質粘土。主要管理及現場操作人員培訓情況對現場工程師、施工隊長、模型班、混凝土班、電工班等都已經進行了技術和安全培訓。現場技術交底(含作業指導書編制)情況由總工程師牽頭,進行了混凝土擋土墻首件工程施工技術、施工工藝的三級技術交底。機械設備配備及特種設備鑒定情況施工機械配備滿足施工要求,罐車等特種設備通過了鑒定。原材料及半5、成品進場檢驗情況砂子、水泥、碎石、外加劑等原材料經自檢合格,并經監理工程師抽檢合格。工藝試驗情況首件工程開工前,編制了工程開工報告,對施工工藝、技術措施等進行了細致的描述,并進行了首件工程技術交底。現場監理單位意見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我單位已按照驗收標準、設計文件及有關強制性技術標準的要求完成了開工前的全部準備工作(開工后評估的項目,應含工藝試驗報告),現申請進行評估(或初評)。各項準備工作情況及作業指導書見附件。 施工單位負責人: 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 年 月 日首件工程驗收表評估檢查結論: 通過現場檢查評估,認為 施工的工藝符合相關要求,可指導大面積施工,該標段施工單位選擇施工工藝和標準可在6、其管段全面推行。 (通過現場檢查評估,認為 工程施工工藝和作業標準不符合要求,不能滿足技術標準要求,應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施工工藝和作業標準,改進后重新評估驗收。) 試驗方案經監理審批,工藝性試驗報告已經形成(包括室內試驗、各項檢驗資料、工藝參數及施工控制要點),并經監理確認。序號評估項目檢查評估情況備注1施工準備情況2原材料及施工配合比檢驗情況3現場檢查及工藝性試驗成果4質量驗收情況參加檢查驗收單位及人員:現場辦: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備注: 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甘肅段)ST16合同段擋土墻首件工程施工總結(K649+806-K650+587段左側)日 期: 2013 年 4 月 1 日7、目錄一、首件工程概況3二、主要施工人員3三、施工流程及工藝3四、 施工中質量控制措施9五、首件工程中存在的問題10六、施工注意事項和需改進的地方10七、總結及綜合評價10一、 工程概況K649+806-K650+587段左側擋土墻基礎及臺身設計為C20片石混凝土,位于西和南互通立交區改移河道內。要求基底壓實度不小于93%。臺背設有30cm厚的粘土隔水層,30cm厚的天然砂礫透水層。 按照業主首件工程認可制實施細則規定,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擬將K649+806-K650+587段擋土墻第1-2節基礎作為本項目擋土墻基礎首件工程進行施工,設計為C20片石混凝土。二、主要施工人員現場技術負責人:8、師治凱 負責現場技術、質量控制測量負責人:張國虎 負責現場測量、放樣安全員:王鐵明 負責現場施工安全試驗員:劉志清 負責材料檢驗、試件留樣工作質檢員:張志明 負責現場質量控制,報驗施工隊負責人:唐玉峰 負責全面組織、協調管理工作三、施工過程及工藝(一)、施工過程:本項工程于2013年3月20日報批,于2011年3月26日開始施工。到3月31日施工完成,工程施工前,每道工序,特別是隱蔽工程的工序未經監理工程師的批準,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從整個施工過程來看,該首件工程過程充分發揮事前控制,施工工序順暢。(二)、施工準備 1、作業準備、施工作業前,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并結合現場工程進度情況合理配備片9、石混凝土擋土墻施工人員。、根據片石混凝土擋土墻施工需要,現場配備片石混凝土擋土墻施工機具。 、圖紙審核及原地貌復測,發現圖紙有誤或現場與設計不符的及時上報相關人員進行復查。 、擋墻片石選用質地堅實、無風化剝落及抗壓強度不低于30Mpa片石,配制C20片石混凝土,片石用量不大于25%。、清除擋墻用地范圍內的樹樁、雜草、垃圾等所有障礙物;在基槽周圍挖設排水溝,排除地表水。、修建臨時施工便道、布置材料堆放場地及備料。 2、技術要求、現場施工人員必須崗前考核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指導書編制后,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范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0、,編制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三) 基坑開挖: 基坑的開挖采用機械作業、人工配合清理的方法施工。在開挖之前通知監理工程師,以便進行檢查、測量基礎平面位置和現有的地面標高。在未完成檢查測量及監理工程師批準之前不得進行開挖。為便于開挖后的檢查校核,基礎軸線控制樁應延長至基坑外加以固定。挖掘機開挖基坑時,根據土質狀況放坡,并預留支設基礎模板的工作面。挖至距設計標高10-20CM的厚度時,改用人工開挖,以有效杜絕超挖。開挖至設計標高后,人工整平并作灑水處理,然后用小型壓實機具碾壓,碾壓次數以使基底土層無碾壓輪跡為宜。若基坑由于不慎造成超挖,不得用虛土回填,必須采用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能夠充分11、壓實的材料回填。碾壓完成后檢測壓實度,達到壓實度不小于93%的設計標準。按照設計要求,基底地基承載力不小于250MPa,基底挖至設計標高,應使用重型動力觸探儀檢測地基承載力,如達不到設計要求,書面向監理工程師報告,做出處理意見。根據設計,基底要求設0.15:1的倒坡。在建筑物附近開挖時,采取適當的支護措施,使開挖工作不致危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所采用的方法必須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基坑在施工過程中始終都應有良好的排水設施,不得遭受水的浸泡。如果不可避免地遭受到雨水的浸泡,遭浸部分要挖出,并用與原基坑相同的材料換填,且壓實至規范規定的標準。如有地下水涌出,要求現場開挖集水井并備足水泵抽水。(四)、模板12、安裝、模板采用鋼模板,禁止使用有缺角、破損的模板。、保證混凝土結構和構件各部分設計形狀尺寸和相互間位置正確;、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承受新澆筑混凝土的重力側壓力及施工中可能產生的各項負荷。、模板的接縫不得漏漿;模板與砼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脫膜劑,但不得影響模板結構性能。模板使用后應按規定修整保存。、模板采用50架子管作橫帶、立帶,橫、立帶間距定為60cm,模板外側用可調頂撐支在基槽邊坡上,支撐間距90cm。模板分片拼裝,按沉降縫位置分段拼裝,每段拼完后,四邊掛線調整模板直順度,符合質量要求后固定。為保證模內寬度,在模板內設置與涵身厚度一致的木撐作內撐,上部、中部、底部各設一排穿墻13、螺栓,模板上口加對撐頂牢。(五)、澆筑砼、混凝土澆筑前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a)、制定澆筑工藝,明確結構分段分塊的間隔澆筑順序(盡量減少后澆帶或連接縫)。b)、根據結構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確定必要的防溫防裂措施。c)、施工前應仔細檢查模版、預埋件的緊固程度。、澆筑混凝土時應符合下列要求:a)、混凝土應分層進行澆筑,不得隨意留置施工縫。b)、混凝土澆筑應連續進行。當因故間歇時,其間歇時間應小于前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或能重塑的時間。不同混凝土的允許間歇時間應根據環境溫度、水泥性能確定。c)、新澆混凝土與鄰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巖土介質間的溫差不得大于15。d)、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或澆筑完成時,如混凝土表面泌水14、較多,須在不擾動已澆筑混凝土的條件下,采取措施減少泌水。e)、澆筑混凝土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模板穩定情況,發現有松動、變形、移位時應及時處理。f)、自高處向模板內傾卸混凝土時,為防止混凝土離析,一般應滿足下列要求:從高處直接傾卸時,混凝土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六)、混凝土振搗、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隨時對混凝土進行振搗并使其均勻密實,振搗宜采用插入式振搗器垂直點振。、混凝土振搗過程中,應避免重復振搗,防止過振。應加強檢查模板支撐的穩定性和接縫的密合情況,防止在振搗混凝土過程中產生漏漿。、振搗混凝土時,應符合下列規定:a)、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混凝土時,插入式振搗器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15、的1.5倍,且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宜為50100mm,與側模應保持50100mm的距離。b)、當振搗完畢需要變換振搗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時,應邊振動邊豎向緩慢提出振動棒,不得將振動棒放在拌和物內平拖,不得用振動棒驅趕混凝土。c)、表面振動器的移動距離應能覆蓋已振動部分的邊緣。d)、應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e)、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宜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現氣泡、表面呈現浮漿為度,防止過振、漏振。f)、混凝土振搗完成后,應及時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抹面時嚴禁灑水,并應防止過渡操作影響表面層混凝土的質量。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質量保證。(七)、填放于混凝土中16、的片石應符合以下要求:、片石的強度等級不應小于30Mpa。、片石的最大尺寸不應大于結構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應小于15cm。、片石在填放前應用水沖洗干凈。、片石應均勻分布安放穩妥,片石間凈間距不得小于15cm,片石與模板間的凈間距不宜小于25cm。、最上層片石頂面應覆蓋不小于25cm的混凝土層。、片石采用人工擺放的方式進行,注意片石不能碰傷模板及PVC管。、片石體積不得超過片石混凝土總體積的25%。(八)施工接縫處理、在每道施工連接縫處,均勻埋設石筍,以增加混凝土在施工接縫處的粘結能力。、施工接縫光面處,進行人工鑿毛,鑿毛面積大于總面積的80%。(九)墻背回填及泄水孔、沉降縫設置 、最低17、一排泄水孔以下用黏土進行回填,每層填土厚度15cm,回填30cm,用人工分層夯實。 、當片石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0%以上時進行擋墻墻背回填,以確保片石混凝土墻體的質量。 、墻背回填按45cm一層分層填筑夯實。、擋墻沿墻身方向結合墻高每隔10m設一道瀝青麻絮伸縮縫,縫寬2cm。 (十)片石混凝土養護、混凝土養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灑水養護,并保持暴露面持續濕潤,直至混凝土終凝為止。、混凝土帶模養護期間,應采取帶模包裹、澆水。通過噴淋灑水措施進行保濕、潮濕養護,保證模板接縫處不至失水干燥。為了保證順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澆筑2448h后略微松開模板,并繼續澆水18、養護至拆模后。、在任意養護時間,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養護水溫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溫度,二者間溫差不得大于15。、混凝土養護期間,對混凝土的養護過程做詳細記錄,并建立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四、施工中質量控制措施1、 施工過程中,做好隱蔽工程質量驗收,隱蔽工程的工序完成后,在進入下道工序前,均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項目經理部設質檢工程師和專職質檢人員檢查驗收。每道隱蔽工程的工序未經監理工程師的批準,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確保監理工程師對即將覆蓋或掩蓋的隱蔽工程進行檢驗。任何部位工程施工前,都必須報請監理工程師對其進行檢查。2、 檢測 、試驗手段和措施 現場取樣,取樣及時,試驗室應建立臺帳。 加強試驗文件、資19、料的管理。 認真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強化檢測工作。 建立檢測設備的使用。對設備損壞或認為檢測精度不合要求時,要及時進行維修或標定。 嚴格執行試驗工作的真實性。 嚴格檢驗試驗程序。 堅持對檢測試驗人員定期進行培訓教育,提高職業道德和業務技術水平。五、首件工程中存在的不足1、片石混凝土施工中,片石較大,少量超出規范要求。2、人工擺放片石到模板距離局部小于規范要求的25cm以上。六、施工注意事項和需要改進的地方1、加強現場管理和監督力度,將超過規范要求大小的片石再次進行破碎。2、嚴格控制片石擺放,距離模板的距離大于25cm。七、總結及綜合評價K649+806-K650+587段左側擋土墻工程的整個施工20、過程來看,我合同段所確定的擋土墻施工工藝滿足施工的要求,其施工工藝和技術措施可用于后期我合同段的擋土墻混凝土施工。通過首件施工,使全體擋土墻施工隊伍加深了對擋土墻施工工藝的理解,加強了其質量意識。同時我們也發現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不足之處我們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在后續施工中我們將發揚首件工程中的優點,繼續改進和優化工藝方案,絕不允許在首件工程中出現的問題再次發生,優質、安全的完成我合同段所有的擋土墻施工。通過對K649+806-K650+587段左側擋土墻成品的檢測,其各項指標皆符合設計和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的各項規定及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的要求。自檢評價意見為優良工程,能夠指導后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