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高層樓工程懸挑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5714
2022-10-10
19頁
34.04KB
1、1、編制依據 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J84-2001) 1.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J9-87) 1.3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 1.4冷彎薄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J18-87) 1.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2、工程概況1. 建設概況:本工程為南山高層(三期)8#、9#樓工程,地處貴陽市小河區清水江路。2. 建筑特征:本工程8#樓建筑面積為15212,地下2層、地上二十八層;9#樓建筑面積為16683,地下2層、地上二十八層;地下車庫及商業建筑面積為7605。3. 結構特征:本工程為結構為框剪結構,基礎為獨立柱基、墻下條2、基、樁基結合部份筏板、承臺、地梁,上為轉換層大梁。4. 場地特點:本工程用地地勢平緩其地標高和布置詳總平面圖。 本工程1層-6層采用落地式腳手架,6層以上采用懸挑式腳手架設計。3、落地式腳手架設計(1-6層)1.本工程六層以上采用懸挑腳手架搭設,腳手架采用鋼管(483.5mm)扣件組合連接。腳手架步距1.8m,立桿間距1.21.7m,立桿排距1.05m,立桿離墻0.3m。 懸挑梁架采用16#槽鋼,外伸出1.35m,內錨固1.8m (槽鋼L=3.15m),錨固筋采用14鋼筋,(14鋼筋前后二道,14鋼筋錨固鋼筋與樓板鋼筋綁扎連結焊接牢固,混凝土澆筑),錨固鋼筋、槽鋼之間 鐵板榫緊電焊固定。懸挑梁3、架挑出前端下部采用100 mm鋼管斜撐滿焊,斜撐另一端與主體結構墻面預埋件焊接(滿焊)牢固。 腳手架立桿與16#槽鋼采用60鋼管套筒滿焊在槽鋼面上,固定立桿離槽鋼滿200mm處設置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與立桿扣牢,橫向掃地桿也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固定。懸挑梁架采用竹笆腳手板滿鋪,腳手板下部采用密目網滿包,防止物料高處墜落傷人。 腳手架附墻桿采用首步拉結,首步附墻桿距水平掃地桿300mm處,附墻桿一端與結構預埋件焊接,另一端與立桿采用直角扣件扣牢,附墻桿必須垂直與墻面,附墻桿與預埋件連接時,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不宜低于15N/mm2,附墻桿間距:豎向間距為3m,水平間距4、為5m。 4.搭設立桿的技術措施: 1) 外徑48mm或51mm的鋼管嚴禁混合使用。 2) 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相鄰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距離不宜大于1/3。 3) 開始搭接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桿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 4) 當搭至有連墻桿的構造時,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桿,連墻桿宜靠近主節點位置,偏離主節點不應大于300mm,附墻桿間距:腳手架高度50m時,豎向間距3米,水平間距3米;手架高度50米時,豎向間距2米,水平間距2米5、。 5) 立桿頂端宜高出女兒墻上皮1米,高出檐口上皮1.5米,鋼管長度不應小于6米。 5搭設縱、橫向水平桿的技術措施: 1) 縱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 2) 在封閉型腳手架中同一步縱向水平桿必須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立桿扣牢固定。 3) 縱向水平桿接長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準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小于縱向距離的1/3。 4) 當使用竹笆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并應等間距設置,不應小于33cm。 5) 主節點出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牢,嚴禁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6、的中心距離不應大于150mm,在雙排腳手架中,靠墻一端的長度不應大于500mm。 6) 當使用竹笆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 7) 腳手架對接平鋪時,接頭出必須設置兩根橫向水平桿,但應將腳手板兩端與其可靠固定,作業層腳手架應滿鋪,鋪穩,離墻面不大于120150mm。; 8) 竹笆腳手板應按其主筋,垂直于縱向水平桿方向鋪設,且采用對接平鋪四角,應用直徑1.2mm的鍍鋅鋁絲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 6.搭設連墻桿、剪刀撐、橫向撐、拋撐安全技術措施: 1) 連墻竿應從底部第一步縱向掃地桿上皮距300mm處。開始設置附墻件一端與立桿扣件連接,另一端與結構預埋件焊接并垂直7、于墻面。連墻桿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不大于300mm。 2) 連墻竿搭設高度50米時豎向間距3米,水平間距3米,腳手架高度大于50米,豎向間距2米,水平間距3米,連墻桿采用菱形,方形、矩形布置。 3) 連墻桿宜水平放置,當腳手架下部不能連時,可設拋撐,應采用通長桿與腳手架連接,與地面傾角應在45度60度間。連接點中心到主節點距離不應大于300mm,拋撐應在連墻搭設后方可拆除。 4) 雙排腳手架應設置剪刀撐和橫向斜撐。 5) 懸挑腳手架外側立面、豎向、縱向均設置剪刀撐,從底到高,連續設置。 6) 剪刀撐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和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到主節點距離不宜大8、于150mm。7) 橫向斜撐應在同一節間,由底到頂乙字形連續設置。8) 剪刀撐、橫向斜撐搭設應隨立桿、縱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7.扣件安裝的安全技術措施:1) 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同,螺栓擰緊不應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 2) 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螺旋扣件中心線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3) 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長度不應小于100mm。兩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距離不應小于500mm 3.1腳手架采用采用483.5鋼管搭設,步距為1.8m,立桿的排距為1.05m,連墻件間距:豎向間距-3m,水平間距-9、5m,縱向水平桿設置在兩根大橫桿之間加兩根縱向水平桿,其間距為33cm,上鋪寬度1m,厚約50mm的竹腳手笆,并將其四角同縱向水平桿用18號鐵絲扎牢。(落地式腳手架示意圖見附圖1)腳手架縱向用斜桿搭成剪刀撐,斜桿用長鋼管與腳手架底部成45-60夾角。斜桿用旋轉扣件與立桿和橫向水平桿扣牢。 因施工腳手架主要用于結構階段施工,其均布荷載一般不會超過3.0kN/m2,現柱距且為1.8m,按有關手冊,不必進行縱向水平桿的抗彎和剛度驗算3.2荷載計算3.2.1腳手架結構自重產生的軸心壓力NG1: 查表得:NG1=0.474kN3.2.2腳手板、欄桿、安全網等防護材料的軸心壓力NG2: NG2=1.80.10、1+1.80.03842+1.80.001=0.336kN 3.2.3施工活荷載產生的軸力Nq: q=2.0kN/m2(假設三層同時操作) Nq=11.82.03=10.8Kn 3.2.4計算立桿的軸力設計值:(式中n為腳手架步數) N=1.2n(NG1+ NG2)+1.4 Nq =1.210(0.474+0.336)+1.41.08 =9.720+1.512 =11.232kN3.3腳手架立桿的整體穩定性驗算: K1K2f=0.7690.85205=133.998N/mm2 N/A=11.232/(0.32978)=35.890 N/mm2K1K2f 腳手架的整體穩定性滿足要求。 3.4腳手11、架的單立桿穩定性驗算: N=N/2=5.616kN,查表得0.955 =35 N/mm2 N/A+=6302/(0.955489)+35 =12.03+35=47.38 N/mm2K1K2f 腳手架的單立桿穩定性滿足要求3.5底座、連墻件、欄桿、安全網及腳手板施工情況詳見第五節腳手架施工。 4、六層以上懸挑腳手架設計 4.1搭設方案 本工程六層以上采用懸挑腳手架搭設方案(懸挑式腳手架示意圖見附圖二),步距縱距1.8m,立桿縱距L=1.5m,橫距b=1.05m,內立桿離墻b1=0.3m。 鋪設竹笆腳手板4層,懸挑桿用16#槽鋼,外伸出1.35m,內錨固1.55m,每層滿鋪竹笆腳手板,外掛密目網,12、每施工層及挑排外設踢腳板。 腳手架立桿采用時對接扣件連接,相鄰兩立桿接頭應錯開不小于50cm,且不在同一步距內,縱向水平桿接長用對接扣件連接。上下兩根縱向水平桿接頭錯開不小于50cm,同一步內外兩根縱向水平桿接頭也應錯開,并且不在同一跨內。 腳手架縱向用斜桿搭成剪刀撐,連續設置斜桿用長鋼管與腳手架底部成45-60夾角,斜桿用旋轉扣件與立桿橫向水平桿扣牢。 腳手架與主體結構必須采用剛性連接(鋼管一端同主體結構預埋件鐵板電焊,另一端用扣件與立桿扣牢)。連接桿立于墻垂直,不允許采用一頂一拉的柔性連接,連接桿與預埋件連接時,主體結構砼強度不宜低于15N/mm2。4.2荷載計算施工荷載:3.0kN/m213、。考慮兩步同時施工,則單根立桿承受的荷載為: 腳手架步長:7步 腳手架自重:1931.81.35=468.99N/m2 可變荷載:(100+60)1.3=208N/m 二步作業層:(468.99+208+3900)2=9153.98N/m 五步非作業層:(208+468.99)5=3384.95N/m 考慮其它附加荷載:750N 每根立桿承受的總荷載: F1=F2=(9153.98+3384.95)1.8/2+750=12035N4.3挑梁計算(按無斜撐計算)4.3.1鋼挑梁選用16#槽鋼 截面特征:A=21.96cm2,Ex=866cm2,Wx=108cm2 腹板面積:As=(160-6.514、2)6.5=966.5mm2 挑梁所受最大彎矩: Mmax=120351350+12035350=20.46106N/m4.3.2抗彎驗算 Mmax/(x Wx)f=215N/mm2 20.46106/(1.05108103)=108.42N/mm2f 滿足抗彎要求4.3.3抗剪驗算Vmax=120352=24070N 最大剪應力 =Vmax/As=24070/966.5=24.9N/mm2 fv=125N/mm 滿足抗彎要求 4.3.4環錨固抗拔力驗算 砼的握裹力:N=dlwkF3/2 其中F3=(120350.3120351.3)/1.55=12423N 錨固鋼筋直徑為14 3.1414l15、3412423/2 得:單邊最小錨固長度 l=188mm 4.3.5抗傾覆驗算 傾覆荷載:計算按兩跨為單元格,從最安全角度出發,按上下僅有一道拉結點計算。 風荷載標準值:0.25kN/m2 單元格上的均布荷載為;q=0.25(1.82)=0.9kN/m 拉結桿上的支座反力為: F=12.60.90.50.5=2.835kN 而每個拉結點單只扣件的抗滑力為6kN。故能滿足使用要求。5、腳手架施工 5.1施工準備 在搭設腳手架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5.1.1材料準備 腳手架鋼管采用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其質量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16、鋼規定鋼管直徑48mm,壁厚t3.5mm,橫向水平桿2200mm,其它桿6500mm,扣件采用鍛鑄鐵扣件,其材質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鋼挑梁采用低合金鋼技術條件規定的16#錳鋼。腳手板采用毛竹笆板及綠色2000目密目網等材料(連墻桿的材質同鋼管要求標準)。5.1.2單位工程各級負責人應按施工組織設計中有關腳手架的要求,逐級向架設和使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5.1.3要求對鋼管、扣件、腳手板等進行檢查,不合格的構配件不得使用,經檢查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 5.1.4應清除地面雜物,平整搭設場地,并使排水暢通。 5.1.5當腳17、手架基礎下有設備基礎管溝時,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不應開挖,否則必須采取加固措施。5.2搭設5.2.1底座安放5.2.1.1按腳手架的柱距、排距要求進行放線、定位。5.2.1.2鋪設墊板(塊)和安放底座,并應注意以下事項: a)墊板、底座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 b)墊板必須鋪放平穩,不得懸空,墊板宜采用長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木墊板,也可用槽鋼; c)雙管立柱應采用雙管底座或點焊于一根槽鋼上。5.2.2桿件搭設 5.2.2.1腳手架搭設順序如下:放置縱向掃地桿立柱橫向掃地桿第一步縱向水平桿第一步橫向水平桿連墻件(或斜拋撐)第二步縱向水平桿第二步橫向水平桿5.2.2.2搭設立柱的注意事項:18、5.2.2.2.1外徑48mm或51mm的鋼管嚴禁混合使用。5.2.2.2.2相鄰立柱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錯開距離應符合有關規定要求。5.2.2.2.3開始搭設立柱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5.2.2.2.4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層時,搭設完該處的立柱、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5.2.2.2.5頂層立柱搭接長度及立柱頂端伸出建筑物的高度應符合有關規定要求。5.2.2.3搭設縱、橫向水平桿的注意事項:5.2.2.3.1搭設縱、橫向水平桿時,其構造應符合有關規定要求5.2.2.3.2同一步縱向水平桿必須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19、角柱固定。5.2.2.3.3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至墻裝飾面的距離不應大于100mm。5.2.2.4搭設連墻件、剪刀撐、橫向支撐、拋撐等注意事項:5.2.2.4.1連墻件的構造應符合規定要求。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墻件二步時,應采取臨時穩定措施,直到連墻件搭設完后方可拆除。5.2.2.4.2剪刀撐、橫向支撐應隨立柱、縱橫向水平等同步搭設,剪刀撐、橫向支撐的構造應符合規定要求。5.2.2.5扣件安裝的注意事項:5.2.2.5.1扣件規格(48)必須與鋼管外徑相同;5.2.2.5.2扣件螺栓擰緊力矩不應小于40Nm,并不大于65Nm;5.2.2.5.3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或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20、向支撐等扣件的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5.2.2.5.4對接扣件的開口應朝上或朝內;5.2.2.5.5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5.2.2.6鋪設腳手板的注意事項:5.2.2.6.1應鋪滿、鋪穩,靠墻一側離墻面距離不應大于150mm;5.2.2.6.2采用對接或搭接應符合規定要求,腳手板的探頭應采用直徑3.2mm(10#)的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承桿上;5.2.2.6.3在拐角、斜道平臺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以防止滑動。5.2.2.7搭設欄桿、擋腳板的注意事項:5.2.2.7.1欄桿和擋腳板應搭設在外排立柱的內側;5.2.2.7.2上欄桿上皮高21、度1.2m,中欄桿居中設置;5.2.2.7.3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50mm。5.3腳手架搭設檢查與驗收5.3.1鋼管檢查5.3.1.1必須有產品質量合格證;5.3.1.2應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材質檢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拉伸試驗方法(GB/T228)的有關規定,質量應符合國標要求;5.3.1.3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5.3.1.4鋼管外徑、壁厚、端面等偏差要符合國標固定;5.3.1.5鋼管必須涂有防銹漆;5.3.1.6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測試報告、質量合格證;5.3.1.7使用舊鋼管、扣件要進行嚴格檢查。5.3.1.8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要22、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應符合表1的要求;5.3.1.9安裝后的扣件螺栓擰緊力矩應用扭力扳手檢查,緊固力在45-55Nm范圍之內,抽樣方法應按隨機均布原則進行。抽樣檢查數目與質量判定標準,應按表2的規定確定,不合格的必須重新擰緊,直至合格為止。5.4拆除5.4.1拆除前必須完成以下準備工作:5.4.1.1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5.4.1.2根據檢查結果,補充完善施工組織設計中拆除順序,經主管部門批準方可實施;5.4.1.3拆除安全技術措施,應由施工單位工程負責人逐級進行技術交底;設置警戒區,并有專人負責警戒;5.4.1.5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523、.4.2拆除應符合以下要求:5.4.2.1拆除腳手架順序一般為:竹片笆欄桿剪刀撐牽杠橫桿立桿,按自上而下,先裝者后拆,逐步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上下同時作業,教導成應先拆中間扣,再拆兩邊扣,由中間操作人員向下傳遞鋼管。5.4.2.2所有連墻件應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 5.4.2.3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鋼管的高度(約6.5m)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臨時拋撐加固,后拆連墻件;2.4當腳手架采取分段、分里面拆除時,對不拆除的腳手架兩端,應先按有關規定要求設置連墻件和橫向支撐加固。5.4.3卸料應符24、合以下要求:5.4.3.1各構配件必須及時分段集中運至地面,嚴禁拋扔;5.4.3.2運至地面的構配件應按要求及時檢查整修與保養,并按品種、規格隨時碼堆存放,置于干燥通風處,防止銹蝕。6、安全管理6.1人員要求6.1.1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國家現行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體檢合格者方可發上崗證。 6.1.2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等,袖口、褲口要扎緊。6.2搭設階段6.2.1腳手架的構配件質量必須按規定要求進行檢驗,合格后方準使用。6.2.2腳手架搭設應按下列階段進行質量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校正。6.2.2.1基礎完工25、后及腳手架搭設前;6.2.2.2操作層上施加荷載前;6.2.2.3每搭設完10m高度后;6.2.2.4達到設計高度后;6.2.3腳手架的搭設質量必須符合要求方能投入使用。6.2.4在靠近架空輸電線路搭設腳手架時,應按供電局規定確保一定的安全距離,必要時切斷電源或遷移電線。6.2.5施工現場帶電線路,如無可靠的安全措施,一律不準通過腳手架;非電工不準擅自接電線電器裝置。6.3使用階段6.3.1操作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撐、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及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任意懸掛起重設備。腳手架上嚴禁堆放鋼模板、材料等多余的材料,確保腳手架暢通及防止超載。6.326、.2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應停止腳手架作業,雨雪后上架應有防滑措施,應掃除積雪。6.3.3應設專人負責對腳手架進行檢查和保修;6.3.3.1在下列情況下,必須對腳手架進行檢查:6.3.3.1.1在六級大風與大雨后;6.3.3.1.2寒冷地區開凍后;6.3.3.1.3停用超過一個月,復工前。6.3.3.2檢查保修項目:6.3.3.2.1各主節點諸桿件的安裝,連墻件、支撐、門洞等的構造是否符合施工組織設計要求;6.3.3.2.2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柱是否懸空;6.3.3.2.3扣件螺栓是否松動;6.3.3.2.4 24m以上腳手架立柱的沉降與垂直度允許偏差是否符合表1規定要求;27、6.3.3.2.5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6.3.4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任意拆除下列桿件;6.3.4.1主節點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6.3.4.2連墻件;6.3.4.3支撐;6.3.4.4欄桿、擋腳板。 要拆除上述任一桿件均應采取安全措施,并報主管部門批準。6.3.5嚴禁任意在腳手架基礎及其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并包主管部門批準。 6.3.6臨街搭設的腳手外冊應有防護措施,以防墜物傷人。 6.3.7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由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6.3.8工地臨時用電線路的架設及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國家現行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 規范(JG28、J46-88)的有關規定執行。6.4拆除階段 拆除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一切非操作人員入內。 拆下的桿件與零配件,應按類分堆(零配件裝入容器),用吊車吊下,嚴禁高空拋擲。7、鋼平臺驗算7.1荷載計算7.1.1固定荷載 扶手101.240+4.5402=840N 14#槽鋼梁自重145.34.52=1307.7N 平臺板15024.5=1350N 平臺次梁重80.428+145.322=1286.4+581.2=1867.6N 固定荷載NG=840+1307.7+1350+1867.7=5365.4N7.1.2活荷載 施工荷載取NQ=10kN/m27.1.3荷載組合29、 N=1.2NG+1.4NQ=1.25365.4+1.41000024.5=135014N 每根槽鋼承受荷載N=N/2=67507N 鋼絲繩拉力為69996N 挑梁支座垂直反力為17742N 挑梁所受最大彎矩Mmax=14.8105N/m7.2受力驗算7.2.1抗彎驗算 Mmax/(xWx)f=215N/mm2 14.8105/(1.0580.5103)=17.51N/mm2f 滿足抗彎要求7.2.2抗剪驗算 Vmax=46965N 最大剪應力max=Vmax/(hwtw)=46965/(1216)=64.7 N/mm2 fv=125 N/mm2 滿足抗剪要求7.2.3整體穩定驗算 Mx/(bWx)f=215 N/mm2 b=570bt/(l1h)235/fy =570589.5/(4500140) =0.50 14.8105/0.5080.5103=36.77 N/mm2f 整體穩定符合要求7.3鋼絲繩按拉力取型號67股(1+6) 直徑12mm,鋼絲繩破斷拉力總和為86.3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