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北路10kV及以下電力線路遷改工程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5998
2022-10-10
12頁
50.04KB
1、.-天府新區海昌北路東延線項目10kV及以下電力線路遷改施工方案目 錄一、 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及工程量:22.1、交通運輸:22.2、主要工程量:2三、施工計劃周期:2四、組織措施:24.1、施工現場管理組織機構24.2、各級人員職責24.3、施工機具配置情況44.4、人員配置情況及分工4五、技術措施:55.1、拉線組合制作:55.2、拉線安裝:55.3、放線:65.4、緊線:65.5、絕緣子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65.6、懸式絕緣子安裝、還應符合下列規定:75.7、搭接過引線、引下線應符合下列要求:7五、 安全措施:8一、 編制依據1、任務來源2、四川錦能電力設計有限公司提供的天府新區海昌2、北路東延線項目10kV及以下電力線路遷改設計施工圖紙和相關資料3、電力安全工作規程 (電力線路部分)4、35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173-1992)5、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 第2部分:架空電力線路(DL5009.2-2004)6、電力金具通用技術條件(GB 2314-2008)7、現場勘查情況二、工程概況及工程量:2.1、交通運輸:由于施工現場周圍附近鄉鎮、村是天府新區建設的重點改造區域,能夠滿足項目成立的地方都屬于要拆遷的住戶。只能在成都龍潭寺設立材料及工器具庫房,施工時使用的材、工器具均由成都龍潭寺運至工地全線平均汽車運距45kM,沿線無條施工便道,只有個別點位車3、輛勉強能夠到達,但大部分點位,車輛根本無法進入,工程材料及工具只能由工作人員搬運至施工點位,全線人工平均運距 0.15kM。2.2、主要工程量:施放YJV22-8.7/15kV-3*400共955m(分4根施放)、施放YJV22-8.7/15kV-3*300共1329m(分3根施放)、施放YJV22-8.7/15kV-3*120共282m(分2根施放)、施放YJV22-8.7/15kV-3*70共195m、施放YJV22-0.6/1kV-4*50+35共120m、施放YJV22-0.6/1kV-4*70+50共180m;施放雙回高壓架空導線JKLYJ-10kV-240線路長、296米、施放高壓4、架空導線JKLYJ-10kV-120線路長252米(分2個地方施工)、施放低壓架空導線JKLYJ-1KV-70線路長196m;4、新裝SOG開關1臺(含互感器),高壓刀閘6組、高壓避雷器6組; 5、電纜上桿6處,牌坊線6組,N7號桿斷線、緊線線路長是40m;6、制作400mm肘型頭5個、300mm肘型頭4個、120mm肘型頭3個、戶外冷縮終端頭400mm共3套、戶外冷縮終端頭120mm共2套、戶外冷縮終端頭70mm共1套;制作戶內冷縮頭70mm共1套;制作戶內冷縮4*50+25共2套、制作戶內冷縮4*70+35共2套;制作中間接頭300mm共2套三、施工計劃周期:2016年08月12日20165、年08月20日。四、組織措施:4.1、施工現場管理組織機構放緊線工程投入施工人員 64名,謝偉為現場施工負責人,袁飛為現場技術負責人,劉軍為現場安全員,柴正禮為現場材料員。4.2、各級人員職責 1施工負責人職責: (1)、全面負責工程的材料、技術、質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的管理,并組織實施。 (2)、施工負責人負責指揮本工程的生產、經營活動,調動人力、物資等生產要素,合理組織施工技術力量,保證施工任務的完成。 2現場安全員職責: (1)、 對入場的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 (2)、監督檢查工作票、班前會、班后會及公司其它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 (3)、深入工地,做好安全監察工作,消6、除習慣性違章行為。 (4)、積極配合施工負責人做好安全管理的各項工作,確保整個施工過程中不發生任何安全事故,保障工程順利實施。 (5)、監督檢查班組成員在施工過程中的施工安全,及時糾正班組成員在施工中的習慣性違章行為。 3現場技術負責人職責:(1)、根據現場工作實際需要,合理配置班組成員。(2)、負責組織(督促)各施工組開展施工現場線路架設、設備安裝工程技術數據、設備材料、產品合格證及隱蔽工程簽證等資料的收集、整理、核對、編制、上報等工作;(3)、負責施工現場施工工藝指導、檢查,施工質量的監督、管理、考核等工作(4)、負責貫徹落實施工質量三級質量檢查制度,確保施工工藝質量。4現場材料員職責:(7、1)、積極配合施工負責人的各項工作,做好工程材料的準備工作,按工程所需材料按質、按量調配并認真管理。(2)、負責工程廢舊物資設備的回收登記、上交等管理工作。(3)、做好施工工器具的管理工作。5工作班人員職責:(1)、積極配合施工負責人的各項工作,認真完成工作負責人下達的工作任務。(2)、對當天的工作內容,及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對工作負責、對自己、對他人負責。4.3、施工機具配置情況序號施工機具、安全工器具名稱數量備注1雙保險安全帶12付2腳扣12付3絞磨3臺410kV驗電筆5只510kV接地線20組60.4kV驗電筆5只70.4kV接地線5組8絕緣手套10雙9貨車2輛108、載人小車3輛11麻繩100米121t滑車5個133t滑車8個14緊線器3個15對講機64.4、人員配置情況及分工 本項工程計劃投入施工人員64人,電纜施放、導線施放各1個組,第一組登高作業技術工15人,民工共25人,管理人員2人,第二組技工共10人,普工15人,管理人員2人。謝偉全面負責桿塔組立工作;劉軍負責施工安全方面指導、監督、檢查工作;張軍負責工程資料收集、整理、編制與施工工藝、質量、技術方面指導、監督、檢查工作;柴正禮負責材料領用、管理、調配以及施工機具、安全工器具管理工作;其它施工人員根據當日工作任務,由工作負責人調配使用,以當日班前會人員分工安排為準;駕駛員負責人員、材料安全運輸工9、作。五、技術措施:5.1、拉線組合制作:(1)、根據規范和設計要求,拉線的組合方式確定拉線上、中、底把的長度及股數。每把鉛絲合成的股數應不少于三股,底把股數應比上、中把多兩股。 使用鉛絲時,應將鉛絲絞成合股。絞合時,應使每股鉛絲受力一致,絞合均勻。 (2)、上、中、底把連接處煨扣鼻圈,安裝拉線絕緣子,纏繞制作。一般混凝土電桿的拉線可不裝設拉線絕緣子,但穿越導線的拉線及水平拉線應設絕緣子。在斷線情況下,拉線絕緣子距地面不應小于2.5m。 5.2拉線安裝: 將已安裝好底把的拉線滑入坑內,找正后,分層填土夯實。用拉線抱箍將拉線上端固定在電桿上。拉線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拉線與電桿的夾角不宜小于10、45o 。受到環境限制時,不宜小于30o 。水平拉線的拉樁墜線與拉樁桿夾角不應小于30o 。(2)、終端桿及耐張桿承力拉線應與線路方向對正;轉角拉線應與線路轉角方向對正;防風拉線應與線路方向垂直。(3)、拉線盤的埋設深度最低不應低于1.3m,且應符合設計要求。(4)、水平拉線的拉樁桿的埋設深度不應小于桿長的1/6,拉線距路面中心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6m,拉線桿應向張力反方向傾斜10o 20o ,墜線上端距桿頂應為250mm;水平拉線對通車路面邊緣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5m。(5)、當水平拉線位與交通要道或人易接觸的地方,須加裝竹套管保護。竹套管上端垂直距地面不應小于1.8m,并涂有明顯標志(紅、白相11、間的油漆)。(6)、進行拉線中、底把連接。可使用緊線器拉緊拉線,并使終端桿及轉角桿向拉線側傾斜,應保證使緊線后的終端桿及轉角桿向拉線側的傾斜不大于一個電桿的梢徑;水平拉線的拉樁桿向張力反方向傾斜15o 20o 。5.3、放線:(1)、將導線運到線路首端(緊線處),用放線架架好線軸,然后放線。一般放線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將導線沿電桿根部放開后,再將導線吊上電桿,另一種方法是在橫擔上裝好開口滑輪,一邊放線一邊逐檔將導線吊放在滑輪內前進。 (2)、放線過程中,應對導線進行外觀檢查,不應發生磨傷、斷股、扭曲、金鉤、斷頭等現象。當導線發生上述狀況,應采取相應措施。5.4 、緊線: (1)、在線路末端將12、導線卡固在耐張線夾上或綁回頭掛在蝶式絕緣子上。裸鋁導線在線夾上或在蝶式絕緣子上固定時,應纏包鋁帶,纏繞方向應與導線外層絞股方向一致,纏繞長度應超出接觸部分30mm。(2)、綁扎用的綁線,應選擇與導線同金屬的單股線,其直徑不應小于2mm。5.5、絕緣子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安裝應牢固、連接可靠、防止積水。(2)、安裝時應清除表面灰垢、附著物及不應有的涂料。(3)、絕緣子裙邊與帶電部位間隙不應小于50mm。5.6、 懸式絕緣子安裝、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與電桿、導線金具連接處,無卡壓現象。 (2)、耐張串上的彈簧銷子、螺栓及穿釘應由上向下穿。 (3)、懸垂串上的彈簧銷子、螺栓及穿釘應向13、受電側穿入。兩邊線應由內向外,中線應由左向右穿入。 (4)、在首端桿上,掛好緊線器或在地錨上拴好倒鏈。先將兩邊線用人力初步拉緊,然后用緊線器或倒鏈緊線。觀測導線弛度達到要求后,將導線卡固在耐張線夾上或套在蝶式絕緣子上綁回頭(裸鋁導線應纏包鋁帶),最后,平衡繃起其它導線,注意調整好各導線的弛度,并找平。 (5)、導線架設后,導線對地及交叉跨越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6)、導線緊好后,弧垂的誤差不應超過設計弧垂的5%。同檔內各相導線弧垂宜一致,在滿足弧垂允許誤差規定時,各相間弧垂的相對誤差,不應超過200mm。 (7)、絕緣子綁扎:直線桿的導線在針式絕緣子上的固定綁扎,應先由直線角度桿或中間桿開始14、,然后逐個向兩端綁扎。(8)、針式絕緣子綁扎應符合下列要求:直線角度桿的導線應固定在針式絕緣子轉角外側的槽內。(9)、 直線跨越桿的導線應采用雙絕緣子固定,導線本體不應在固定處出現角度。(10)、高壓線路直線桿的導線應固定在針式絕緣子頂部的槽內,并綁雙十字;低壓線路直線桿的導線可固定在針式絕緣子側面的槽內,可綁單十字。(11)、搭接過引線、引下線:在耐張桿、轉角桿、分支桿、終端桿上搭接過引線或引下線。5.7、搭接過引線、引下線應符合下列要求:(1)、過引線應呈均勻弧度、無硬彎;必要時應加裝絕緣子。(2)、10KV線路采用并溝線夾連接過度引線時,線夾數量不應少于2個;連接面應平整,光潔,導線及并15、溝線夾槽內應清除氧化膜,涂電力復合脂。(3)、110KV線路每相過引線、引下線與鄰相的過引線、引下線或導線之間,安裝后的凈空距離不應小于300mm;1KV以下線路不應小于150mm。(4)、1KV以下線路采用絕緣導線時,接頭應符合現行國家規范規定,并應進行絕緣包扎。 (5)、架空配電線路的防雷與接地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規定。5.8、電纜敷設應符合下列要求:施工前準備及檢查(1)、施工條件是否具備,直埋電纜溝深度,方位是否正確,采用電纜管道是否符合要求。(2)、核對電纜型號、電壓、規格、長度是否同設計要求一致。(3)、電纜排管是否疏通,雜物是否清除。(4)、電纜通道是否暢通,排水是否良好。金屬部分的16、防腐層是否完整。(5)、電纜外觀應無損傷、絕緣良好,當對電纜的密封有懷疑時,應進行潮濕判斷;(6)、電纜放線架應放置穩妥,鋼軸的強度和長度應與電纜盤重量和寬度相配合。(7)、在施工過程中進入已運行設備范圍內應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磨破運行電纜,造成漏電傷人。應開專用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方可工作。電纜敷設(1)、電纜敷設時,電纜盤應從盤的上端引出,防止電纜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磨擦,中間或轉角處應加滑輪過渡,電纜上不得有鎧裝壓扁、電纜絞擰、護層折裂等未消除的機械損傷。(2)、電纜敷設時,不應損壞電纜溝、電纜井和人井的防水層。(3)、并列敷設的電力電纜,其相互間的凈距應符合設計要求。(4)、在采用機械牽引17、時應在牽引頭或鋼絲網套與牽引鋼纜之間裝設防捻器,速度要均勻。敷設電纜的速度不宜超過15m/min。思想要集中,信號要統一。(5)、電力電纜在終端頭與接頭附近宜留有備用長度。(6)、電纜各支持點間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規定。(7)、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規定。(8)、切斷電纜時不應有金屬屑及污物進入電纜。(9)、電纜敷設時應排列整齊,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時裝設標志牌。(10)、電纜敷設完畢后,應及時清除雜物,蓋好蓋板。必要時,尚應將蓋板縫隙密封。5.9、桿上設備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開關、刀閘安裝前必須先看設備的安裝圖件,弄清楚設備的工作性能等, 按要求安裝。2、施工機械、特種車輛等設備進場前18、,必須經過國家規定的安全技術狀 態檢查,經礦主管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依照有關規定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人員操作。3、施工現場起重設備安裝調試,必須符合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其他行 業主管部門的規范要求,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4、拆卸設備零部件,應放置平穩,裝配時嚴禁將手插入連接面或深摸螺 栓孔。5、不能佩帶工具袋時,工具和零星材料應裝入袋中,用繩素起吊運送,嚴禁上下拋送。6、施工前應詳細檢查所用機械、工具,其傳動和危險部位都要安裝防護裝置,設備安裝須進行交叉作業的,必須設置安全網或其他隔離措施,否則不許施工人員在同一垂直線的下面工作。7、開關在吊裝過程中應采用有效的成品保護措施19、,防止在吊裝的過程中撞壞開關。五、 安全措施:5.1、開工前,由施工負責人組織全體人員學習本措施。 5.2、 開工前,由技術、安全負責人當面向全體工作人員交代清楚工作內容,帶電部位及安全 注意事項,使全體工作人員明確工作任務,明確停電范圍,明確安全措施。 5.3、 工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服從工作負責人的指揮,做到精神飽滿,決不能疲勞作業,空腹作業。 5.4、全體監護人員和監督人員必須自始至終在工作現場,工作負責人必須始終監護施工安全和監督工程質量。 5.5、施工現場周圍應設置圍欄,防止行人靠近或進入施工現場。 5.6、工作人員在同桿架設多回路線路中工作時,注意與帶電線路保持安全距離,監護人應隨時提醒。 5.7、所有工器具、材料必須用繩索傳遞,嚴禁高空落物。 5.8、進入工作地段,必須戴安全帽,衣著整齊。高空作業人員作業前,應檢查安全帶、腳扣、 安全梯、安全繩完好無損,并試驗合格。 5.9、 在桿塔上作業轉位時,不得失去安全帶保護。 5.10、遇有雷雨大風天有礙正常工作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遇有5級以上大風時,嚴禁在同 桿多回路線路中進行部分線路停電檢修工作。 5.11、工程施工時,必須嚴格按質量標準施工,所有分支線、進線、出線做好相序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