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砟軌道鋪設工程施工方案(1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6160
2022-10-10
13頁
32.92KB
1、1.1.1.有砟軌道的鋪設擬計劃在同江北換裝場內設置一處鋪架基地,標準軌采用鐵路鋪軌機鋪設軌排,軌排鋪設后先采用人工整道調整線路狀態,然后采用機械進行補砟,采用換軌車進行長軌換鋪,大機進行搗固整道;待線路達到初穩定狀態后,進行長軌焊接和應力放散鎖定施工,最后再進行大機養整道,按照線路設計要求,計劃進行6遍機械搗固和6遍動力穩定,達到線路開通時速。1.1.1.1.換鋪法換鋪法鋪軌施工工藝:施工準備鋪底層道砟鋪軌排上砟整道換軌車換軌上砟整道單元軌節焊接大機整道應力放散及無縫線路鎖定軌道整理及打磨軌道檢測及驗收。 1.1.1.1.1.施工準備鋪砟前應取得線下施工單位線路測量資料、中樁、基樁和水準點,2、并進行鋪砟前路基面檢查,復測線路中樁、基樁及路基面高程,形成交接記錄。 對砟場建場檢驗、生產檢驗的有效性進行評估,檢查出廠檢驗報告。底砟進場前應對其品種、外觀等進行驗收,其質量應符合現行鐵路碎石道床底砟(TB/T2897)規定。底砟進場時應對其雜質含量和粒徑級配進行檢驗。 1.1.1.1.2.鋪底層道砟橋面底砟鋪設采用汽車將道砟運于梁面上,人工配合裝載機將道砟攤平,不可成堆,方便鋪設軌排。普通路基段利用既有便道及正線路基將道砟通過汽車運送到路基上,采用推土機、挖掘機攤鋪平整,壓路機壓實,人工配合機械進行整平。預鋪后的底砟砟面應平整,其平整度應滿足鋪軌需要,砟面中間不得凸起。底砟攤鋪壓實后道床密3、度不小于1.6g/cm3。 1.1.1.1.3.軌排鋪設采用機械進行軌排鋪設。(1)組立倒裝龍門架:倒裝龍門架組立在基底堅實,線路坡度10的直線地段和半徑1000m的曲線線路上,基底要整平夯實并墊放至少兩層木枕。組立好的龍門架腿底宜高出軌面250mm以上,抬重梁底距軌面的凈空須在5300mm以上,保證運軌排車及2號車能自由通過。兩邊支腿保持水平,誤差4mm,左右支腿與線路中心的距離保持相等,誤差10mm。(2)裝軌排到2號車上:機車推送軌排車至龍門架下對位,掛鉤,吊起軌排組。起吊高度以2號車能安全通過為準,并檢查兩側無障礙物時,機車牽引軌排列車退出龍門架,同時2號車自行駛入吊有軌排龍門架下,落4、下軌排組,摘去吊鉤。2號車裝上軌排組后,進行臨時加固,檢查拖軌防溜措施及車體兩側無碰掛后,即可運行至指定位置。(3)吊鋪軌排:吊軌小車在預定位置落下吊鉤,掛好軌排并起吊前行,當后端與已鋪軌排前端相錯0.1m左右時,開始下落,距砟面約0.3m時,穩住軌排,對正中線,后端下落與已鋪軌排連接,預留好軌縫,軌排就位摘鉤。繼續下一節軌排鋪設:吊軌小車升回到指定位置,進行下節軌排的鋪設。鋪軌過程中,檢查軌排的鋪設里程與設計是否相符。如因積累偏差或差錯可能影響前方曲線軌排布置或鋼軌接頭可能進入規范規定的禁止接頭的地點時,及時采取措施加以糾正。(4)掃尾:補齊并擰緊魚尾板螺栓,撥正線路,方正軌枕,搗實承軌處的5、枕下道砟,消除反超高和三角坑。重點對橋面、道口、道岔及合龍口處的維修,以保證工程列車運行安全,提高工程列車運行速度。 1.1.1.1.4.人工整道第一遍上砟整道第一遍上砟整道的主要目的是補砟、消滅三角坑和反超高,并撥正軌道位置。上砟:將道砟均勻地散布到軌道內。起道:將每節軌道在幾個點抬高并用道砟墊實。抬高后的軌面大致平順,沒有顯著的凸凹和反超高。抬高后同時方正軌枕位置。串砟:軌節抬起后向軌枕下面串砟,要求串滿串實,沒有空吊板。撥道:在上述工作完成一定長度后進行一次撥道,即將線路撥到中心線位置,達到直線順直,曲線圓順。撥道前檢查要撥的線路地段的軌縫是否合適,必要時進行調整,以防發生脹軌。第二遍上6、砟整道第二遍上砟整道的主要目的是補砟、勻縫、方枕、串砟搗實,進一步撥正軌道位置,使之能達到35km/h安全運行速度。上砟:與第一遍上砟整道相同。勻軌縫:在進行該項作業時須擰松螺旋道釘的螺帽,以便抬道后細方軌枕。起道:將軌道抬高至設計標高,并略加高13mm的沉落量。曲線外股鋼軌按規定超高抬夠。起道后的軌道前后高低、左右水平均符合規范要求。細方軌枕:按軌腰上的標志整正軌枕。串砟:鋼軌兩側4050cm范圍內串滿道砟,鋼筋混凝土軌枕中間60cm寬的砟面低于軌枕底面30mm以上。填盒:向軌枕盒內填補一部分道砟,供搗固用。搗固:利用小型液壓搗固機將鋼軌外側40cm、內側45cm范圍內的道砟分34次將道床搗7、實,使能承受列車通過時荷載。撥道:按照線路中線細撥軌道。撥道前可將軌枕端部的道砟扒開一部分,以減小撥道時的阻力。整道:包括小量的撥道、校正線路平面位置、整修道床、補足軌枕盒內道砟、拍實道床邊坡及頂面并使之保持穩定。道床最后整修這是軌道工程驗交前的最后一次作業。起道:做到與設計縱斷面規定的標高誤差符合規范要求。軌道水平前后高底符合驗標規定,軌枕與線路中線垂直,其間距及偏斜誤差不大于規范要求。找平小洼:使軌面達到平順。搗固:做到鋼軌接頭處無暗坑吊板,其他處無連續暗坑吊板。暗坑吊板率,正線不超過8%,站線不超過12%。撥道:達到直線遠視正直,曲線圓順。填補軌枕盒內道砟:道砟面比木枕頂面低30mm,混8、凝土軌枕埋深為150mm,中間凹槽符合規定。整理道床:夯拍道床面,使道床橫斷面符合設計要求,道床邊坡上下邊緣整齊并與鋼軌相平行。備足道砟,配屬大型機械養護、整道。 1.1.1.1.5.換鋪長軌換鋪法施工工藝流程圖見圖2-5-25、圖2-5-26、圖2-5-27。施工準備長鋼軌裝車加固鎖緊、運輸運輸列車到卸軌起點減速對位鋼絲繩固定,掛住鋼軌軌頭人工配合撥軌,運輸退行卸軌長鋼軌就位運輸列車循環作業圖2-5-25 卸放長鋼軌工藝流程圖施工準備拆除夾板、松扣件撬撥工具軌至枕肩清理承軌槽、整理墊板撬撥長鋼軌入槽竄動長軌調整位置安裝扣件及無縫夾板長軌換鋪作業循環換鋪結束 圖2-5-26 換鋪長鋼軌工藝流程9、圖是收軌車進入現場施工準備收軌車組對位吊軌鉗夾住軌頭吊起工具軌工具軌擺上運軌車轉向架捆綁鋼軌列車返回鋪架基地否鋼軌加固檢驗合格結束啟動收軌小車鋼軌裝車作業循環圖2-5-27 工具軌回收工藝流程圖施工方法當軌排鋪設完成后進行補砟整道作業,待線路具備換鋪長軌條件后,分區段進行長軌換鋪施工;本標段長鋼軌統一焊軌廠焊接制作后運至鋪架基地,換鋪時采用長軌運輸車運到工地現場,并將長軌卸到軌道兩側,采用換軌車換軌。無縫線路換鋪換鋪無縫線路采用人工配合換軌車作業,換軌車一次將長軌條換鋪到軌枕上,同時將工具軌拆除分開置于線路兩側。穿待換鋼軌:開動換軌專用車,當換軌車運行至長鋼軌始端剛接觸軌枕(在軌道的內側)時停10、車;然后解開換軌起點的接頭夾板,將普通軌向兩側撥出承軌槽,并將長鋼軌始端撥入承軌槽;然后將普通軌始端穿入換軌專用車短軌滑槽。牽引換軌:新軌落下后鎖定線路,換軌專用車向前運行,前轉向架在已鋪設的軌道上,后轉向架運行在換入的長鋼軌上,普通軌與長鋼軌在車底下方交錯,換出的普通軌落在線路兩側的砟肩上;當一次換軌至最后一對,長鋼軌末端剛從滑槽落入承軌槽而短軌未落地時,將事先準備好的短軌插入,用斷軌急救器連接,然后再向前開動換軌車使短軌完全落地。工具軌回收換軌結束后,專用收軌車尾隨其后進行軌料回收。在收軌平板車兩端,設有專用的鋼軌起重機各一臺,每臺起重機是由同步回轉立柱、橫梁、2臺2t電動葫蘆組成“T”型11、起重機;電動葫蘆起吊及移動要同步作業,以免立柱、橫梁受偏載。兩臺起重機同時將線路兩側的鋼軌吊起,移到平板車上存放。 1.1.1.1.6.現場單元軌節焊接現場鋼軌單元及鎖定焊接采用移動式閃光焊軌車進行聯合接頭焊接。施工準備現場焊接開始前,按現行規范鋼軌焊接中的有關規定進行試驗,以確定焊機工藝參數。施工時嚴格按照確定的參數進行作業。待焊鋼軌及接頭準備焊接前松開待焊軌頭后方10m范圍內的扣件及前方一節待焊軌的扣件,長軌下每隔12.5m安放一個滾筒,以便鋼軌可以縱向移動焊接。用軌端打磨機打磨兩焊接軌端面,使其露出金屬光澤達到80%。打磨焊機電極鉗口軌腰接觸區,兩焊接軌端抬高40mm,便于焊機對位夾軌。12、現場鋼軌焊接采用接觸焊接方法,其施工工藝見圖2-3-39。圖2-5-28 單元軌現場焊接施工工藝圖焊機對位移動式焊軌機對焊頭初定位。焊機的液壓系統對焊頭精確定位。接頭對正焊機夾緊鋼軌并自動對正。鋼軌對正時檢查軌縫不大于1mm,軌縫過大重新對正,焊接時按要求及鋼軌工藝參數進行作業。焊接、推凸移動式閃光焊機按照設定的參數自動完成鋼軌焊接、頂鍛、推除焊凸,焊機的液壓系統提升焊機,人工鏟除已推掉的焊凸。正火焊接后,焊縫進行自然冷卻,當焊縫溫度低于500時,采用氣壓焊熱處理設備對焊縫進行正火處理。軌頭加熱的表面溫度不超過950,軌底加熱的表面溫度不低于820,正火加熱溫度采用測溫儀測量,正火溫度應記錄。13、正火后焊縫不能冷卻過快,否則要采取適當的保溫措施。焊縫粗打磨、精打磨粗打磨采用手提式砂輪機對焊縫及附近軌頭頂面、側面、軌底上面和軌底進行打磨;在打磨軌頭時,平直度在焊縫兩側各1m范圍內為00.3mm;焊縫踏面部位熱態時呈+0.1mm上拱量,在常溫下不能打虧,打磨時不得橫向打磨,打磨面不得發黑、發蘭而應平整有光澤,表面粗糙度滿足探傷儀掃描的要求。精打磨采用仿形打磨機對焊頭進行仿型打磨,打磨后的焊接接頭須保證焊縫兩側各500mm范圍內軌頂面及軌頭內側工作面的平直度不大于0.2mm/1m。檢查焊頭的平直度,鋼軌焊頭縱向打磨平順不得有低接頭。用1m直尺測量鋼軌焊頭的平直度須符合要求。焊縫探傷按照鋼軌焊14、接的規定,用超聲波探傷儀對焊頭進行全斷面超聲波探傷。不得有未焊透、過燒、裂紋、氣孔夾渣等有害缺陷,如有上述問題必須鋸軌重焊。探傷記錄必須完整、齊全、準確,發現缺陷須將情況附圖說明,并填寫處理結果。 1.1.1.1.7.大型養路機械整道機械整道線路鋪設完畢,即對鋪軌后的線路進行重點整道,作業重點為撥順軌道方向,串實承軌槽處道床,消滅線路三角坑和反超高。第一次人工配合機械上砟整道:在鋪設軌排之后立即進行,K13風動卸砟車卸砟,上砟量為總上砟量的40%,人工與小型搗固機具相配合整道,起道量為7080mm,目標是消除反超高、空吊板、三角坑等影響行車安全的隱患,保障工程列車的行車安全,同時保證枕底有一定15、厚度的道砟,為大型養路機械施工提供條件。第二次上砟整道:上砟量為總上砟量的40%,大型養路機械整道,起道量為7080mm左右,目標是使線路初步平順,初步穩定線路。第三次上砟整道:上砟量為總上砟量的10%,起道量為7080mm左右,大型養路機械整道,目標是使軌道進一步抬高,曲線地段外股超高到位,線路基本平順,道床基本穩定。第四次上砟整道:上砟量為總上砟量為10%,起道量為3050mm左右,大型養路機械整道,目標是使軌面達到設計標高,線路平順,道床穩定,使軌道幾何尺寸和道床參數滿足線路鎖定的要求。第五次、第六次精細整道:上砟整道在線路鎖定之后進行,為線路的最后一次上砟整道,屬精細整道,起道量20m16、m左右,目標是消除線路局部的小量不平順,使線路完全達到設計文件和驗收規范的要求,直線平直、曲線圓順。施工測量在軌排鋪設之前,對原標段移交的線路控制中樁及水準點進行貫通復測,確認滿足精度要求,并按每200m加密線路中樁,每500m加密水準點,加密中樁及加密水準點也要滿足規范要求的精度。在每次整道作業前,進行起撥道量測量,直線段每10m、曲線段每20m、曲線五大主樁、變坡段起止點等處測量軌道的起、撥道量,并標記在軌枕上,同時整理成一份起撥道表,交整道作業車組。上砟配砟成形K13風動卸砟車將道砟卸在線路兩側,DPZ440型配砟整形車將道砟均勻并犁至軌下,配砟整形車的作業速度控制在25Km/h,曲線地17、段配屬人工,將內側道砟移至外側,軌面上的道砟也配屬人工清掃至枕下。起、撥道搗固DC-32型自動起撥道搗固車進行起撥道搗固作業。起撥道搗固作業在鋪設軌溫的-20+15范圍內進行,嚴禁超溫作業。曲線地段按要求設置超高,變坡地段要按規定的豎曲線圓順。搗固作業結束前,在作業終點劃上記號,并以此開始按不大于2.5的坡度開始遞減順坡,達到安全行車的要求。一般情況下不在圓曲線上順坡,嚴禁在緩和曲線上順坡結束作業。橋梁地段枕下道砟厚度不足150mm時不能進行搗固作業。橋頭、新舊路基交接處、焊縫等薄弱地段加強搗固。質檢員隨機檢查作業后線路,并將檢測結果反饋給作業車組。動力穩定起撥道搗固作業完畢后,立即進行動力穩18、定作業,作業過程中嚴格控制運行速度,控制在0.91.2Km/h范圍內,以確保線路的穩定。穩定作業在路基段進行,嚴禁在橋梁及填土小于1米的涵洞上進行動力穩定作業。動力穩定開始或結束時均逐漸順增或順減振動頻率。動力穩定距非穩定地段100米處順坡卸載。軌道質量檢測線路經45次整道,對線路進行全面檢測,檢測主要項目有軌面標高、中線偏位、軌道幾何尺寸、道床參數、曲線外股超高、豎曲線等,所有檢測項目均須達到最終穩定狀態標準,否則需繼續整道直至合格。竣工驗交前,軌道靜態檢測精度、動態檢測精度、道床狀態參數符合設計文件和有關規要求。 1.1.1.1.8.線路應力放散及鎖定線路應力放散及鎖定施工工藝流程圖見圖219、-5-29。施工準備設置臨時位移觀測點拆卸扣件軌下墊滾筒軌溫測量撞軌、放散應力觀測位移量觀測位移量落 軌鎖定線路設置位移觀測標志圖2-5-29 滾筒法施工工藝流程圖軌道狀態檢測:應力放散前全面對軌道進行檢測,檢測項目有:軌道幾何尺寸、軌面標高、線路中線位置、枕下道床剛度、橫向阻力、閃光焊接質量等,確認線路已達到初步穩定,方可準備進行線路鎖定。近期軌溫調查:通過調查,了解當地軌溫的變化規律,確定鎖定施工時間。位移觀測樁設置:根據設計文件及相關規范要求,埋設位移觀測樁,并編號。標記臨時位移觀測點:根據設置好的位移觀測樁,在鋼軌上標記,通過對鋼軌位移的觀測,以判定應力放散是否徹底。卸扣件、頂起鋼軌:20、在本次放散單元軌節和上一單元軌節100m范圍內,每隔10m置一滾筒,將鋼軌扣件卸除、用起道機頂起鋼軌落于滾筒上,鋼軌頂面高于承軌面5cm左右。串軌、臨時位移觀測:由于換鋪長軌與正在進行的作業軌溫不一致,彈條卸除、鋼軌頂起后,鋼軌將產生位移與殘余應力,通過兩端的拉軌器來回串動鋼軌,觀察鋼軌的位移從起點向終點方向是否呈線性增長,若不呈線性增長則再次串動鋼軌并在位移不均勻處輔以撞軌,且單元軌節終點處最大位移L測與計算值L算基本一致,此時鋼軌內部應力判定為零。拉軌:單元軌節起點端用拉軌器固定,終點端用拉軌器拉伸,拉軌到位后用拉軌器固定。落軌、上扣件鎖定:鋼軌內部應力為零,軌溫正處于鎖定軌溫范圍或單元軌節拉伸至鎖定軌溫范圍內時,由放散起點向終點方向依次去除滾筒,將鋼軌落到軌枕上,上好扣件,緊固鋼軌,記錄軌溫和拉伸量。標記鋼軌位移零點:鋼軌鎖定后,立即進行位移零點的標記。鎖定焊接:采用閃光熱焊,將本次放散單元軌節與上一放散單元軌節焊連。位移觀測:單元軌節放散的第一個月內每星期觀測一次鋼軌位移,以后每月觀測一次,當鋼軌位移超出允許范圍時,要查找原因,并重新放散鎖定鋼軌位移超標區段。無縫線路標記編號:對軌道的單元焊焊縫、鎖定焊焊縫、位移觀測樁、鋼軌位移零點、單元軌節、鎖定軌溫、鎖定日期等數據,按照規定的型式和標準標注于鋼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