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系統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指導手冊(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6254
2022-10-10
9頁
30.04KB
1、眉千礁扎班懈車緣樟很綻認憤豈泰醬瞬輸刀臍辰筋甕遵叁席槽舶霜余帥滾劫砌懦熾賢泡半豌宿光徊撣敵保襟常踩冒鴛舊冤矩城遏坎祝言券料韋錠訣墾秦頰雄混洗姓揍警莎瑩沸峽糖煥吼淌剛姓祁柯亭吻緊磨省賴敖建曉雅禁霹媚繳造窮斡蔣聞鉆愿使料瘤規沃座辮捻喳濃刁臨鐐直角啊貓脊寧帳釩薄殃淖滲壟伙搓楊產枝纜泣涅路檻藹獄訝蕪置排政剔忠玲政卯梧埋褐燈稍妝汁杖財漬濘勒厚著雄注儒腐囑顆宮聞壩孫恰稍棒儒乎熱淺洽泣頻噪爐百酒海其董卷茲板聰應畸悉噴眩姿貞磐徘諾露緊禾驗矮誅慈悠窯芯倚芬襪鋼閡再孵斑唐炭烽彎伯墾贏認榷鈞表敦夯孟該沙慷慫酵穿賢淪尖爽鄖做痞甚含第五章 系統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系統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1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預2、留預埋集熱器安裝循環水泵安裝儲熱水箱安裝恒溫水箱安裝管路安裝電氣與自動控制系統安裝單機或部件調試系統聯動調試系統試運行2操作要點:2.1施工準備:1.設計文件齊備,且已審查通過;注意圖紙會審時,要檢查集熱器與建筑物是否協調,安裝的結構位置是否安全、合理,管道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是否正確、完善,等等; 2.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已經批準;施工操作人員已經過技術、安全培訓并合格;3.施工用材料、機具已進場,并通過驗收;4.施工現場已具備正常施工條件。5.既有建筑經結構復核或法定檢測機構同意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的鑒定文件。2.2預留預埋:1.按設計圖紙制作套管(包括管道穿越屋面的防水套管)、固定件;2.3、預留空洞、預埋套管及固定件隨土建結構,在鋼筋幫扎完畢后,按設計圖紙位置,固定套管、預埋件,注意其設置位置、標高要準確,固定要牢固,并在混凝土澆注完畢后進行核查。在混凝土樓板、梁、墻上預留孔、洞、槽和預埋件時應有專人按設計圖紙將管道及設備的位置、標高尺寸測定,標好孔洞的部位,將預制好的模盒、預埋鐵件在綁扎鋼筋前按標記固定牢,盒內塞入紙團等物,在澆注混凝土過程中應有專人配合校對,看管模盒、埋件,以免移位。防水套管:根據建筑物及不同介質的管道,按照設計或施工安裝圖冊中的要求進行預制加工,將預制加工好的套管在澆注混凝土前按設計要求部位固定好,校對坐標、標高,平正合格后一次澆注,2.3集熱器安裝: 1、4、集熱器安裝方位角的確定 太陽能集熱器方位角宜朝正南放置(使用工具為指北針,方法為用指北針選定一個參照物)。2、集熱器傾角的確定 在全年使用時,集熱器的安裝傾角與當地維度相等;偏重于冬季使用時,傾角比當地維度大10 ;偏重于夏天使用時,傾角比當地維度小10。3、集熱器前后排間距 3.1、集熱器順坡屋面安裝時,集熱器之間不存在遮擋關系,留出安裝和檢修通道即可。 3.2、平屋面兩排或多排以上集熱器安裝 平屋面兩排或多排以上集熱器安裝時,集熱器之間的距離應大于日照間距,避免相互遮擋,簡單定義為:集熱器前后排之間的最小距離為遮光物最高點與集熱器最低點的垂直距離(即集熱器支架高度)。 4、集熱器支架的合理5、擺放 A、通盤考慮屋面的整個結構(包含特殊情況的處理);B、條件容許的情況下,留出足夠的消防通道;C、定位前充分考慮管道的布局;D、集熱器在滿足自身條件的情況下,無需多占用不必要的空間,集熱器支架安裝。 5、集熱器支架組裝 A、首先按施工圖將支架組裝定好大概位置(同一樓面可包括全部支架);B、以樓面最高點(地平面)為標準,將前排或后排進行定位;C、對首先定位的支架確定基本位置后,用卷尺校對對角尺寸,然后對最邊上的一個支架用水平尺校對后定位(M8*60膨脹螺栓固定),再次用卷尺校對對角后進行另外一邊最邊上的一個支架進行固定;D、對定位好的單排支架,在上橫擔及下橫擔系上棉線,然后進行高低調節。 E6、多排支架按照定位兩邊再固定中間的方法進行; F、調節支架所用到的輔助工具有:卷尺、水平尺、墨斗、棉線等。6、集熱器安裝(注意事項) 、集熱器之間間距為65; 、集熱器玻璃蓋板上,五星標志統一朝上; 、集熱器銅連連接過程中切忌不要用力過度(憑手感或結合產生的聲音來判斷); 、集熱器上下橫擔的壓塊壓到相對應的槽中。7.水壓試驗與沖洗1)在集熱器最高處安裝排氣閥,最下端連接手動試壓泵。2)將管道內注滿水,并排出管內氣體。3)用手動試壓泵緩慢進行加壓,當壓力升至工作壓力的1.5倍時(最低不得低于0.6Mpa),停止加壓,觀察10分鐘,壓力降不得超過0.02 MPa;然后將試驗壓力降至工作壓力,對管道7、進行外觀檢查,以不滲不漏為合格。4)管道系統加壓后發現有滲漏水或壓力下降超過規定值時,應檢查管道接口,在排除滲漏水原因后,再按以上規定重新試壓,直到符合要求。在溫度低于5的環境下進行水壓試驗時,應采取可靠的防凍措施,試驗結束后,應將存水放盡。或采取氣壓試驗,根據相關規定執行。5)沖洗用生活水沖洗管道,直到排出水質與進入水質一致。8.防雷接地將金屬支架與接地干線可靠焊接;將每塊集熱器與接地干線可靠連接。采用扁鋼接地時,其搭接長度為扁鋼長度的2倍,四面焊接;采用圓鋼接地時,其搭接長度為元鋼直徑的6倍,雙面焊接。防雷接地焊接完成后,要做好防腐。9.保溫集熱器安裝試壓完畢,將外露管道進行保溫,保溫要嚴8、密。2.4水泵安裝安裝準備基礎驗收設備開箱檢查吊裝就位找平找正固定清洗檢查1.水泵就位前,檢查基礎強度、位置、尺寸和螺栓孔位置是否符合設計及驗收規范要求。2.水泵就位1)采用墨斗等彈線工具在水泵基礎面上劃出水泵中心線;2)采用三腳架、電動葫蘆吊裝水泵或采用人力抬、扛的方法直接就位。3)水泵就位時應根據設計及不同的水泵類型設置減震墊(器)。當采用成品彈簧減震器時,彈簧減震器設于基礎上,水泵基座直接就位于彈簧減震器上。立式水泵不得采用彈簧減震器,只能采用橡膠減震墊。3.水泵找平、找正。1)中心線找正:利用基礎面上彈出的縱橫中心線,在水泵的進水口中心和軸的中心分別用線錘吊垂線,移動水泵,使線錘附尖與9、縱橫中心線相交。2)水平找正:采用水平尺測量,把水平尺放在水泵軸上測軸向水平,調整水泵橫向位置使水平尺氣泡居中,誤差不超過0.1mm/m,然后用水平尺靠水泵進出口法蘭的垂直面以測量徑向水平;水泵水平找正如發現不平,可在底座下采用墊鐵找平,墊鐵一般旋轉于底座的四個角下,每組不多于3塊。4.水泵找平找正后,向基礎螺栓孔內灌C20細石混凝土,基礎與水泵底座之間的空隙內灌注水泥沙漿,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強度的75%后再擰緊螺母,并對水泵的位置和水平進行復查,以免水泵在二次灌漿和擰緊螺母的過程中發生位移。注意:水泵配管應在二次灌漿混凝土強度達到75%以后進行;管道與泵體不得強行組合連接,管道重量不能附加10、在泵體上。5.泵的清洗和檢查:試車前,檢查泵體內有無雜物;盤動轉子應靈活無阻滯現象,無異常響聲。2.5儲熱水箱(補水箱)安裝1.成品水箱的吊裝、就位、找平找正與水泵安裝相類似;2.水壓試驗:密閉水箱在安裝后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如設計無要求,一般為管路系統工作壓力的1.5倍。水箱在試驗壓力下保持10min,壓力不下降,不滲不漏則為合格。滿水試驗:敞口水箱安裝前應做滿水試驗,即水箱滿水后靜置觀察24小時,以不滲不漏為合格。水箱安裝完畢后,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水箱進出水管、溢流管、排污管、水位訊號管的安裝。2.6管路安裝放線定位支架制作安裝預制加工干管(套管)安裝立管(套管)安裝支管安裝水壓試驗管道防11、腐和保溫管道沖洗(消毒)通水試驗。注意管路安裝時預留溫度傳感器接口1.確定管道的標高、位置、坡度、走向等,正確地按圖紙設計位置彈出管道走線,并劃出支架設置位置。2.管道支架制作安裝1)管道支架、支座的制作應按照圖樣要求進行施工,支吊架的受力部件,如橫梁、吊桿及螺栓等的規格應符合設計及有關技術標準的規定;管道支吊架、支座及零件的焊接應遵守結構件焊接工藝。焊縫高度不應小于焊件最小厚度,并不得有漏焊、結渣或焊縫裂紋等缺陷。支架采用機械開孔,制作合格的支吊架,應進行防腐處理,支架除銹后刷紅丹漆一遍,面漆兩遍。2)型鋼支架安裝:直管段管道支架安裝,按設計圖紙和規范要求,首先確定首尾支架的位置和標高,然后12、根據不同管材、系統的支架間距測定好其余支架位置和標高,找好坡度,將預制好的型鋼支架拉線安裝。支架固定一般采取膨脹螺栓或與預埋鐵板焊接固定。3)立管支架安裝:在立管位置中心的墻上畫好支架安裝印記,樓層高度大于5米時,每層設置兩個支架,間距勻稱;樓層高度小于或等于5米時,每層設置一個支架,安裝高度距地面1.5-1.8米;3.預制加工:按設計圖紙畫出管道分路、管徑、變徑、預留管口,閥門位置等施工草圖,在實際安裝的結構位置做上標記,按標記分段量出實際安裝的準確尺寸,記錄在施工草圖上,然后按草圖測得的尺寸預制加工(斷管、加工、管件連接、調直、校對,按管段分組編號)。4.干管安裝:干管安裝時一般從總進入口13、開始操作,總進口端頭加好臨時接口以備試壓用,設計要求防腐時,應在預制后、安裝前做好防腐。把預制完的管道運到安裝部位按編號依次排開。安裝前清掃管膛,依次連接,安裝完后找直找正,復核甩口的位置、方向及變徑是否正確。所有管口要加好臨時封堵。管道試壓合格后隱蔽驗收。 5.立管安裝:1)立管穿越樓板孔洞時應及時設置套管,套管應考慮有保溫要求的管道的保溫層厚度。2)立管明裝:每層從上至下統一吊線安裝支架,將預制好的立管編號分層排開,順序安裝,對好調直時的印記,校核預留甩口的高度、方向是否正確。支管甩口均加好臨時封堵。立管閥門安裝朝向應便于操作和修理。安裝完后用線墜吊直找正,分2-3次澆搗堵好樓板洞。6.支14、管安裝:1)支管明裝:將預制好的支管從立管甩口處依次逐段進行安裝,有閥門手柄妨礙時應將閥門蓋卸下再安裝,根據管道長度適當加好臨時固定支架,核定不同衛生器具的冷熱水預留口高度、位置是否正確,找平找正后設置支管支架,去掉臨時固定支架,上好臨時絲堵。2)支管暗裝。確定支管高度后畫線定位,剔出管槽,將預制好的支管敷在槽內,找平找正定位后固定。埋墻支管應考慮管道的保護層,掌握好埋墻的深度。衛生器具的冷熱水預留口要做在明處,加好絲堵。7.管道連接:根據設計要求選用管材。管道連接依據不同的材質采用不同的連接方法,如卡壓連接、焊接、絲扣連接等等,在此不作敘述。8.套管安裝。根據所穿構筑物的厚度及管徑尺寸確定套15、管規格、長度,下料后套管內刷防銹漆一道,用于穿樓板套管應在適當部位焊好架鐵。管道安裝時,把預制好的套管穿好,套管上端應高出地面20mm,廚房及廁浴間套管應高出地面50mm,下端與樓板面平,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用阻燃材料(如防火泥)和防水油膏填實,端面光滑。穿墻套管兩端與飾面相平,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用阻燃密實材料填實,端面光滑。預埋上下層套管時,中心線需垂直,管道的接口不得設置在套管內。9.填堵孔洞:1)管道安裝完畢后,必須及時用不低于結構標號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把孔洞堵嚴、抹平,為了不致因堵洞而將管道移位,造成立管不垂直或地面滲漏,應派專人封堵孔洞。2)堵樓板孔洞用定型模具或用木板支搭牢固后,往洞16、內澆點水再用C20以上的細石混凝土或M50水泥砂漿填平搗實,一般作兩次封堵。 10.閥門安裝:1)安裝前,應仔細檢查核對型號與規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檢查閥桿和閥盤是否靈活,有無卡阻和歪斜現象,閥盤必須關閉嚴密。2)安裝前,必須先對閥門進行強度和嚴密性試驗,不合格的不得進行安裝。3)水平管道上的閥門,閥桿宜垂直或向左右偏45,也可水平安裝,但不宜向下;垂直管道上閥門閥桿,必須順著操作巡回線方向安裝。4)閥門安裝時應保持關閉狀態,并注意閥門的特性及介質流向。11.管道試壓:1)管道試壓一般分單項試壓和系統試壓兩種。單項試壓是干管敷設完后或隱蔽部位的管道安裝完畢按設計和規范要求進行水壓試驗。系統試17、壓是在全部干、立、支管安裝完畢,按設計或規范要求進行水壓試驗。2)連接試壓泵一般設在首層。3)試壓前應將預留口堵嚴,關閉入口總閥門和所有泄水閥門及低處放水閥門,打開各分路及主管閥門和系統最高處的放氣閥門。4)打開水源閥門,往系統內充水,滿水后放凈空氣并將閥門關閉。5)檢查全部系統,如有漏水處應做好標記,并進行修理,修好后再充水進行加壓,而后復查。(PP-R熱熔連接管道,水壓試驗時間應在熱熔連接24h后進行)。水壓試驗之前,管道應固定,接頭須明露。給水管試驗壓力,應為管道系統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在試驗壓力下,穩壓1h,測試壓力降不得超過 0.05 Mpa,然后降到工作壓力18、的1.15倍狀態下穩壓2h,壓力降不得超過0.03 Mpa,同時檢查各連接處不得滲漏。6)拆除試壓水泵和水源,把管道系統內水泄凈。7)冬季施工期間竣工而又不能及時供暖的工程進行系統試壓時,必須采取可靠措施把水泄凈,以防凍壞管道和設備。12.管道系統沖洗、消毒:1)管道系統的沖洗應在管道試壓合格后,調試、運行前進行。2)管道沖洗進水口及排水口應選擇適當位置,并能保證將管道系統內的雜物沖洗干凈為宜。排水管截面積不應小于被沖洗管道截面60%,排水管應接至排水井或排水溝內。3)沖洗時,以系統內可能達到的最大壓力和流量進行,流速不小于1.5m/s,直到出口處的水色和透明度與入口處目測一致為合格。4)生活19、給水系統在交付使用前必須進行消毒,以含20-30mg/L游離氯的清潔水浸泡管道系統24小時,放空后再用清潔水沖洗,并經水質管理部門化驗合格,水質應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13管道保溫:14金屬保護殼制作安裝:明露保溫管道(屋面、管井、機房內管道)按照設計要求包金屬保護殼。2.7電氣與自動控制系統安裝配管配電箱體安裝穿線儀器、儀表、傳感器安裝安裝箱內盤芯并接線安裝箱蓋絕緣測試1配管:放線支架制作安裝下料切管套絲和彎曲線管連接安裝跨接地線防腐2配電箱體安裝:劃線定位配電箱體安裝電控箱應安裝在防雨、防震、灰塵較小的地方。且受環境溫度影響較小的地方,盡量安裝在樓梯間、設備間內;掛墻式電控箱應垂直貼墻懸20、掛,一般底邊應距地面高度1.4m;落地式電控箱應與地面固定牢靠,且垂直地面,與地面連接處應有接線地溝或接線支架。多個電控箱安裝在一起時,應保證整體美觀、協調。1)彈線定位根據設計要求找出配電箱的位置,并按照箱體外形尺寸進行彈線定位。2)安裝配電箱體拆開配電箱:安裝配電箱應先將配電箱拆開分為箱體、箱內盤芯、箱門三部分。拆開配電箱時留好拆卸下來的螺絲、螺母、墊圈等。安裝箱體:采用金屬膨脹螺栓可在混凝土墻或磚墻上固定配電箱,金屬膨脹螺栓的大小應根據箱體重量選擇。其方法是根據彈線定位的要求,找出墻體及箱體固定點的準確位置,一個箱體固定點一般為四個,均勻對稱布置四角,用電鉆或沖擊鉆在墻體及箱體固定點位置21、鉆孔,其孔徑應剛好將金屬膨脹螺栓的脹管部分埋入墻內,且孔洞應平直不得歪斜。最后將箱體的孔洞與墻體的孔洞對正,注意應加鍍鋅彈墊、平墊,將箱體銷加固定,待最后一次用水平尺將箱體調整平直后,再把螺栓逐個擰牢固。3穿線:選擇導線穿帶線掃管帶護口放線及斷線綁扎導線與帶線穿線4安裝傳感器5安裝箱內盤芯并接線:將箱內雜物清理干凈,如箱后有分線盒也一并清理干凈,然后將導線理順,分清支路和相序,并在導線末端用白膠布或其它材料臨時標注清楚,再所盤芯與箱體安裝牢固,最后將導線端頭按標好的支路和相序引至箱體或盤芯上,逐個剝削導線端頭,再逐個壓接在器具上,同時將保護地線按要求壓接牢固。6安裝箱蓋:把箱蓋安裝在箱體上。用22、儀表校對箱內電具有無差錯,要求調整正確,最后把此配電箱的系統圖貼在箱蓋內側,并標明各個閘具用途及回路名稱,以方便以后操作。7絕緣搖測:配電箱(盤)全部電器安裝完畢后,用500伏兆歐表對線路進行絕緣搖測。搖測項目包括相線與相線之間,相線與零線之間,相線與地線之間。兩人進行搖測,同時做好記錄。2.8單機或部件調試設備單機或部件調試包括水泵、閥門、電磁閥、電氣及自動控制設備、監控顯示設備、輔助能源加熱設備等調試。1) 檢查水泵安裝方向是否正確。水泵充滿水后,點動啟動水泵,檢查水泵轉動方向是否正確。在設計負荷下連續運轉2小時,水泵應工作正常,無滲漏,無異常震動和聲響,電機電流和功率不超過額定值,溫度在23、正常范圍內。2) 檢查電磁閥安裝方向是否正確。手動通斷電試驗時,電磁閥應開啟正常,動作靈活,密封嚴密。3) 溫度、溫差、水位、光照控制、時鐘控制等顯示控制儀表應顯示準確、動作準確。4) 電氣控制系統達到設計要求的功能,控制動作準確可靠。5) 漏電保護裝置動作準確可靠。6) 防凍系統裝置、超壓保護裝置、過熱保護裝置等工作正常。7) 各種閥門開啟靈活,密封嚴密。8) 輔助加熱設備達到設計要求,工作正常。 2.9系統聯動調試 設備單機或部件試運轉調試完成后,系統應進行聯動試運轉調試。系統聯動試運轉調試,應包括如下內容:1) 調整水泵控制閥門,使系統循環處在設計要求的流量和揚程。2) 調整電磁閥控制閥門,使電磁閥的閥前閥后壓力處在設計要求的壓力范圍內。3) 將溫度、溫差、水位、光照、時間等控制儀的控制區間或控制點調整到設計要求的范圍或數值。4) 調整各個分支回路的調節閥門,使各回路流量平衡。5) 調試輔助能源加熱系統,使其與太陽能加熱系統相匹配。6) 調整其它應該進行的調節調試。11、系統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