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太陽能光伏電站電纜敷設施工及驗收標準(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6544
2022-10-10
13頁
108.04KB
1、光伏電站電纜敷設施工及驗收標準1 目的范圍為規范公司工程建設的規范化、標準化,健全項目建設管理,確保項目建設質量,特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用于公司所有新建、在建、改建和擴建光伏電站項目線纜敷設工程的施工驗收。2 規范性引用文件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光伏發電站施工規范 光伏發電工程驗收規范 光伏發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 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 國家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及驗收規范3 具體要求3.1施工準備3.1.1設備及材料要求:3.1.1.1所有材料規格型號及電壓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有產品合格證。3.1.1.2每軸電纜上應標明電纜規格、型號、電壓等級、長度及出廠日2、期;電纜軸應完好無損。3.1.1.3電纜外觀完好無損,鎧裝無銹蝕、無機械損傷,無明顯皺折和扭曲現象。油浸電纜應密封良好,無漏油及滲油現象。橡套及塑料電纜外皮及絕緣層無老化及裂紋。3.1.1.4各種金屬型鋼不應有明顯銹蝕,管內無毛刺;所有緊固螺栓,均應采用鍍鋅件。3.1.1.5其它附屬材料:電纜蓋板、電纜標示樁、電纜標志牌、油漆、汽油、封鉛、硬脂酸、白布帶、橡皮包布、黑包布等均應符合要求。3.1.2主要機具:3.1.2.1電動機具、敷設電纜用支架及軸、電纜滾輪、轉向導輪、吊鏈、滑輪、鋼絲繩、大麻繩、千斤頂。3.1.2.2絕緣搖表、皮尺、鋼鋸、手錘、扳手、電氣焊工具、電工工具。3.1.2.3無線電3、對講機(或簡易電話)、手持擴音喇叭。3.1.3作業條件3.1.3.1土建工程應具備下列條件:3.1.3.1.1預留孔洞、預埋件符合設計要求、預埋件安裝牢固,強度合格。3.1.3.1.2電纜溝、隧道、豎井及人孔等處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結束,電纜溝排水暢通,無積水。3.1.3.1.3電纜沿線模板等設施拆除完畢;場地清理干凈、道路暢通,溝蓋板齊備。3.1.3.1.4放電纜用的腳手架搭設完畢,且符合安全要求,電纜沿線照明滿足施工要求。3.1.3.1.5直埋電纜溝按圖挖好,電纜井砌磚抹灰完畢,底砂鋪完,并清除溝內雜物。蓋板及砂子運至溝旁。3.1.4設備安裝應具備下列條件3.1.4.1變配電室內全部電氣設備及4、用電設備配電箱柜安裝完畢。3.1.4.2電纜橋架、電纜托盤、電纜支架及電纜過管、保護管安裝完畢,并檢驗合格。3.2操作工藝3.2.1工藝流程電纜沿支架、橋架敷設掛標志牌剝麻刷油管口防水處理埋標樁回填土鋪砂蓋板掛標志牌垂直敷設水平敷設直埋電纜敷設準備工作3.2.2準備工作3.2.2.1施工前應對電纜進行詳細檢查。規格、型號、截面、電壓等級均符合設計要求,外觀無扭曲、壞損及漏油、滲油等現象。3.2.2.2電纜敷設前進行絕緣搖測或耐壓試驗。3.2.2.2.1 1kV以下電纜,用1kV搖表搖測線間及對地的絕緣電阻應不低于10M。3.2.2.2.2 310kV電纜應事先作耐壓和泄漏試驗,試驗標準應符合國5、家和當地供電部門規定。必要時敷設前仍需用2.5kV搖表測量絕緣電阻是否合格。3.2.2.2.3紙絕緣電纜,測試不合格者,應檢查芯線是否受潮,如受潮,可鋸掉一段再測試,直到合格為止。檢查方法是:將芯線絕緣紙剝下一塊,用火點著,如發出叭叭聲,即電纜已受潮。3.2.2.2.4電纜測試完畢,油浸紙絕緣電纜應立即用焊料(鉛錫合金)將電纜頭封好;其它電纜應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黑包布包好。3.2.2.3放電纜機具的安裝:采用機械放電纜時,應將機械選好適當位置安裝,并將鋼絲繩和滑輪安裝好。人力放電纜時將滾輪提前安裝好。3.2.2.4臨時聯絡指揮系統的設備:線路較短或室外的電纜敷設,可用無線電對講機聯絡,手持擴6、音嗽叭指揮。3.2.2.5在橋架或支架上多根電纜敷設時,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事先將電纜的排列,用表或圖的方式劃出來。以防電纜的交叉和混亂。3.2.2.6冬季電纜敷設,溫度達不到規范要求時,應將電纜提前加溫。3.2.2.7電纜的搬運及支架架設3.2.2.7.1電纜短距離搬運,一般采用滾動電纜軸的方法。滾動時應按電纜軸上箭頭指示方向滾動。如無箭頭時,可按電纜纏繞方向滾動,切不可反纏繞方向滾運,以免電纜松馳。3.2.2.7.2電纜支架的架設地點應選好,以敷設方便為準,一般應在電纜起止點附近為宜;架設時,應注意電纜軸的轉動方向,電纜引出端應在電纜軸的上方(圖4.2.2.7.2)。圖4.2.2.7.237、.2.3直埋電纜敷設3.2.3.1清除溝內雜物,鋪完底沙或細土。3.2.3.2電纜敷設3.2.3.2.1電纜敷設可用人力拉引或機械牽引;采用機械牽引可用電動絞磨或托撬(旱船法)(見圖3.2.3.2.1.1)和(圖3.2.3.2.1.2);電纜敷設時,應注意電纜彎曲半徑應符合規范要求。圖3.2.3.2.1.1人力牽引示意圖圖3.2.3.2.1.2機械牽引(托撬)示意圖3.2.3.2.2電纜在溝內敷設應有適量的蛇型彎,電纜的兩端、中間接頭、電纜井內、過管處、垂直位差處均應留有適當的余度。3.2.3.3鋪砂蓋板3.2.3.3.1電纜敷設完畢、應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施工單位的質量檢查部門共同進行隱蔽8、工程驗收。3.2.3.3.2隱蔽工程驗收合格,電纜上下分別鋪蓋10cm砂子或細土(或按照設計圖紙),然后用電纜蓋板或磚將電纜蓋好,覆蓋寬度應超過電纜兩側5cm(或按照設計圖紙)。3.2.3.4回填土;回填土前,再作一次隱蔽工程檢驗,合格后,應及時回填土并進行夯實。3.2.3.5埋標樁:電纜的拐彎、接頭、交叉、進出建筑物等地段應設明顯方位標樁。直線段應適當加工工業設標樁。標樁露出地面以15cm為宜。3.2.3.6直埋電纜進出建筑物,室內過管口低于室外地面者,對其過管按設計或標準圖冊做防水處理(圖3.2.3.6)。圖3.2.3.63.2.3.7有麻皮保護層的電纜,進入室內部分,應將麻皮剝掉,并涂防9、腐漆。3.2.4電纜沿支架、橋架敷設3.2.4.1水平敷設。3.2.4.1.1敷設方法可用人力或機械牽引。3.2.4.1.2電纜沿橋架或托盤敷設時,應單層敷設,排列整齊。不得有交叉,拐彎處應以最大截面電纜允許彎曲半徑為準。3.2.4.1.3不同等級電壓的電纜應分層敷設,高壓電纜應敷設在上層。3.2.4.1.4同等級電壓的電纜沿支架敷設時,水平凈距不得小于35mm。3.2.4.2垂直敷設。3.2.4.2.1垂直敷設,有條件最好自上而下敷設。土建未拆吊車前,將電纜吊至樓層頂部。敷設時,同截面電纜應先敷設低層,后敷設高層,要特別注意,在電纜軸附近和部分樓層應采取防滑措施。3.2.4.2.2自下而上敷10、設時,低層小截面電纜可用滑輪大繩人力牽引敷設;高層、大截面電纜宜用機械牽引敷設。3.2.4.2.3沿支架敷設時,支架距離不得大于1.5米,沿橋架或托盤敷設時,每層最少加裝兩道卡固支架。敷設時,應放一根立即卡固一根。3.2.4.2.4電纜穿過樓板時,應裝套管,敷設完后應將套管用防火材料封堵嚴密。3.2.5掛標志牌3.2.5.1標志牌規格應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掛裝應牢固。3.2.5.2標志牌上應注明電纜編號、規格、型號及電壓等。3.2.5.3直埋電纜進出建筑物、電纜井及兩端應掛標志牌。3.2.5.4沿支架橋架敷設電纜在其兩端、拐彎處、交叉處應掛標志牌,直線段應適當增設標志牌。3.3質量標準3.3.11、1一般規定3.3.1.1建筑電氣工程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的3.0.1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3.3.1.1.1安裝電工、焊工、起重吊裝工和電氣調試人員等,按有關要求持證上崗。3.3.1.1.2安裝和調試用各類計量器具,應檢定合格,使用時在有效期內。3.3.2主要設備、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進場驗收。3.3.2.1主要設備、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進場檢驗結論應有記錄,確認符合規定,才能在施工中應用。3.3.2.2因有異議送有資質試驗室進行抽樣檢測,試驗室應出具檢測報告,確認符合本規范和相關技術標準規定,才能在施工中應用。3.3.2.12、3電線、電纜應符合下列規定:3.3.2.3.1按批查驗合格證,合格證有生產許可證編號,按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絕緣電纜GB5023.15023.7標準生產的產品有安全認證標志。3.3.2.3.2外觀檢查:包裝完好,抽檢的電線絕緣層完整無損,厚度均勻;電纜無壓扁、扭曲,鎧裝不松卷;耐熱、阻燃的電線、電纜外護層有明顯標識和制造廠標。3.3.2.3.3按制造標準,現場抽樣檢測絕緣層厚度和圓形線芯的直徑。線芯直徑誤差不大于標稱直徑的1;常用的BV型絕緣電線的絕緣層厚度不小于表3.3.2.3.3的規定。BV型絕緣電線的絕緣層厚度 表3.3.2.3.3序號12345678910111213113、4151617電線芯線標稱截面積(mm)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絕緣層厚度規定(mm)0.70.80.80.81.01.01.21.21.41.41.61.61.82.02.22.42.63.3.2.3.4對電線、電纜絕緣性能、導電性能和阻燃性能有異議時,按批抽樣送有資質的試驗室檢測。3.3.2.4型鋼和電焊條應符合下列規定:3.3.2.4.1按批查驗合格證和材質證明書;有異議時,按批抽樣送有資質的試驗室檢測。3.3.2.4.2外觀檢查:型鋼表面無嚴重銹蝕,無過度扭曲、彎折變形;電焊條包裝完整,拆包抽檢,焊條尾部無銹斑。3.3.2.5鍍鋅14、制品(支架、橫擔、接地極、避雷用型鋼等)和外線金具應符合下列規定:3.3.2.5.1按批查驗合格證或鍍鋅廠出具的鍍鋅質量證明書。3.3.2.5.2外觀檢查:鍍鋅層覆蓋完整、表面無銹斑,金具配件齊全,無砂眼。3.3.2.5.3對鍍鋅質量有異議時,按批抽樣送有資質的試驗室檢測。3.3.2.6電纜橋架、線槽應符合下列規定:3.3.2.6.1查驗合格證。3.3.2.6.2外觀檢查:部件齊全,表面光滑、不變形。鋼制橋架涂層完整,無銹蝕。玻璃鋼制橋架色澤均勻,無破損碎裂。鋁合金橋架涂層完整,無扭曲變形,不壓扁,表面不劃傷。3.3.2.7封閉母線、插接母線應符合下列規定:3.3.2.7.1查驗合格證和隨帶安15、裝技術文件。3.3.2.7.2外觀檢查:防潮密封良好,各段編號標志清晰,附件齊全,外殼不變形,母線螺栓搭接面平整、鍍層覆蓋完整、無起皮和麻面。插接母線上的靜觸頭無缺損、表面光滑、鍍層完整。3.3.3工序交接確認3.3.3.1電纜橋架安裝和橋架內電纜敷設應按以下程序進行。3.3.3.1.1測量定位,安裝橋架的支架,經檢查確認,才能安裝橋架。3.3.3.1.2橋架安裝檢查合格,才能敷設電纜。3.3.3.1.3電纜敷設前絕緣測試合格,才能敷設。3.3.3.1.4電纜電氣交接試驗合格,且對接線去向、相位和防火隔堵措施等檢查確認,才能通電。3.3.3.2電纜在溝內、豎井內支架上敷設應按以下程序進行:3.16、3.3.2.1電纜溝、電纜豎井內的施工臨時設施、模板及建筑廢料等清除,測量定位后,才能安裝支架。3.3.3.2.2電纜溝、電纜豎井內支架安裝及電纜導管敷設結束,接地(PE)或接零(PEN)連接完成,經檢查確認合格,才能敷設電纜。3.3.3.2.3電纜敷設前絕緣測試合格,才能敷設。3.3.3.2.4電纜交接試驗合格,且對接線去向、相位和防火隔堵措施等檢查確認,才能通電。3.3.3.3電線、電纜穿管及線槽敷線應按以下程序進行:3.3.3.3.1接地(PE)或接零(PEN)及其他焊接施工完成,經檢查確認,才能穿入電線或電纜以及線槽內敷線。3.3.3.3.2與導管連接的柜、屏、臺、箱、盤安裝完成,管內17、積水及雜物清理干凈,經檢查確認,才能穿入電線、電纜。3.3.3.3.3電纜穿管前絕緣測試合格,才能穿入導管。3.3.3.3.4電線、電纜交接試驗合格,且對接線去向和相位等檢查確認,才能通電。3.3.4電纜溝內和電纜豎井內電纜敷設主控項目、一般項目。3.3.4.1主控項目3.3.4.1.1金屬電纜支架、電纜導管必須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3.3.4.1.2電纜敷設嚴禁有絞擰、鎧裝壓扁、護層斷裂和表面嚴重劃傷等缺陷。3.3.4.2一般項目3.3.4.3電纜支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3.3.4.3.1當設計無要求時,電纜支架最上層至豎井頂部或樓板的距離不小于150200mm電纜支架最下層至溝18、底或地面的距離不小于50100mm。3.3.4.3.2當設計無要求時,電纜支架層間最小允許距離符合表4.3.4.3.2的規定:表4.3.4.3.2電纜支架層間最小允許距離(mm)電纜種類支架層間最小距離控制電纜12010kV及以下電力電纜1502003.3.4.3.3支架與預埋件焊接固定時,焊縫飽滿。用膨脹螺栓固定時,選用螺栓適配,連接緊固,防松零件齊全。3.3.5電纜在支架上敷設,轉彎處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應符合GB50303-2002表12.2.1.1的規定。電纜敷設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3.3.5.1垂直敷設或大于45度,傾斜敷設的電纜在每個支架上固定。3.3.5.2交流單芯電纜或分相后的每19、相電纜固定用的夾具和支架,不形成閉合鐵磁回路。3.3.5.3電纜排列整齊,少交叉;當設計無要求時,電纜支持點間距,不大于表4.3.5.3的規定:表4.3.5.3電纜支持點間距(mm)電纜種類敷設方式水平垂直電力電纜全塑型4001000除全塑型外的電纜8001500控制電纜80010003.3.5.4當設計無要求時,電纜與管道的最小凈距,符合國家規范的規定,且敷設在易燃易爆氣體管道和熱力管道的下方。3.3.5.5敷設電纜的電纜溝和豎井,按設計要求位置,有防火隔堵措施;電纜的首端、末端和分支處應設標志牌。3.4成品保護3.4.1直埋電纜施工不宜過早,一般在其它室外工程基本完工后進行,防止其它地下工20、程施工時損傷電纜。如已提前將電纜敷設完,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時,應加強巡視。3.4.2直埋電纜敷設完后,應立即鋪砂、蓋板或磚及回填夯實,防止其它重物損傷電纜。并及時劃出竣工圖,標明電纜的實際走向方位坐標及敷設深度。3.4.3室內沿電纜溝敷設的電纜施工完畢后應立即將溝蓋板蓋好。3.4.4室內沿橋架或托盤敷設電纜、宜在管道及空調工程基本施工完畢后進行,防止其它專業施工時損傷電纜。3.4.5電纜兩端頭處的門窗裝好,并加鎖、防止電纜丟失或損毀。3.5應注意的質量問題3.5.1直埋電纜鋪砂蓋板或磚時應防止不清除溝內雜物、不用細砂或細土、蓋板或磚不嚴、有遺漏部分;施工負責人、項目部相關負責人、省公司相關負責人21、應加強檢查。3.5.2電纜進入室內電纜溝時,防止套管防水處理不好,溝內進水,應嚴格按規范和工藝要求施工。3.5.3油浸電纜要防止兩端頭封鉛不嚴密、有滲油現象;應對施工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提高操作水平。3.5.4沿支架或橋架敷設電纜時,應防止電纜排列不整齊,交叉嚴重;電纜施工前須將電纜事先排列好,劃出排列圖表,按圖表進行施工;電纜敷設時,應敷設一根,整理一根,卡固一根。3.5.5有麻皮保護層的電纜進入室內,防止不作剝麻刷油防腐處理。3.5.6沿橋架或托盤敷設的電纜應防止彎曲半徑不夠;在橋架或托盤施工時,施工人員應考慮滿足該橋架或托盤上敷設的最大截面電纜的彎曲半徑的要求。3.5.7防止電纜標志牌22、掛裝不整齊,或有遺漏;應由專人復查。3.6記錄3.6.1質量記錄3.6.1.1質量保證資料。3.6.1.2電纜產品合格證。3.6.1.3電纜絕緣搖測記錄或耐壓試驗記錄。3.6.1.4隱蔽工程驗收記錄;4.6.1.5各種金屬型鋼材質證明、合格證。3.6.2施工記錄3.6.2.1自互檢記錄。3.6.2.2電纜工程分項質量檢驗評定記錄。3.6.2.3分項工程驗收記錄。3.7安全環保措施3.7.1在腳手架上作業,腳手板必須滿鋪,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使用的料具,應放人工具袋隨身攜帶,不得投擲。3.7.2在平臺、樓板上用人力彎管器煨彎時,應背向樓心,操作時面部要避開;大管徑管子灌沙煨管時,必須將沙子用火烘23、干后灌人;用機械敲打時,下面不得站人,人工敲打上下要錯開,管子加熱時,管口前不得有人停留。3.7.3管子穿帶線時,不得對管口呼喚、吹氣,防止帶線彈出;二人穿線,應配合協調,一呼一應;高處穿線,不得用力過猛。3.7.4鋼索吊管敷設,在斷鋼索及卡固時,應預防鋼索頭扎傷;繃緊鋼索應用力適度,防止花籃螺栓折斷。3.7.5使用套管機、電砂輪、臺鉆、手電鉆時,應保證絕緣良好,并有可靠的接零接地;漏電保護裝置靈敏有效。3.7.6豎直敷設電纜,必須有預防電纜失控下溜的安全措施;電纜放完后,應立即固定、卡牢。3.7.7人工滾運電纜時,推軸人員不得站在電纜前方,兩則人員所站位置不得超過纜軸中心;電纜上、下坡時,應24、采用在電纜軸中心孔穿鐵管,在鐵管上拴繩拉放的方法,平穩、緩慢進行;電纜停頓時,將繩拉緊,及時“打掩”制動;人力滾動電纜路面坡度不宜超過15。3.7.8汽車運輸電纜時,電纜應盡量放在車頭前方(跟車人員必須站在電纜后面),并用鋼絲繩固定。3.7.9在已送電運行的變電室溝內進行電纜敷設時,電纜所進入的開關柜必須停電;并應采用絕緣隔板等措施;在開關柜旁操作時,安全距離不得小于1m(10kV以下開關柜);電纜敷設完如剩余較長,必須捆扎固定或采取措施,嚴禁電纜與帶電體接觸。3.7.10挖電纜溝時,應根據土質和深度情況按規定放坡。在交通道路附近或較繁華地區施工電纜溝時,應設置欄桿和標志牌,夜間設紅色標志燈。25、3.7.11在基坑內敷設電纜時,臨時照明的電壓不得大于36V;施工前應將地面進行清理,積水排凈。4 低壓電纜頭制作4.1低壓電纜頭制作和接線施工及驗收規范4.1.1作業條件4.1.1.1電氣設備安裝完畢,室內空氣干燥。4.1.1.2電纜敷設并整理完畢,核對無誤。4.1.1.3電纜支架及電纜終端頭固定支架安裝齊全。4.1.1.4現場具有足夠照度的照明和較寬敞的操作場地。4.1.2安裝注意4.1.2.1鎧裝電纜的接地線應采用銅絞線或鍍錫銅編織線,同時應防止地線焊接不牢,解決方法是將鋼帶一定要銼出新茬,焊接時使用電烙鐵不得小于500W,否則焊接不牢。接地線截面積要求如下表:電纜芯線截面積(mm)接地26、線截面積(mm)120及以下16150及以上25注:電纜芯線截面積在16 mm及以下,接地線截面積與電纜芯線截面積相等4.1.2.2應防止電纜芯線與線鼻子壓接不緊固,線鼻子與芯線截面必須配套,壓接時模具規格與芯線規格一致,壓接次數不得小于2道。4.1.2.3防止電纜線芯損傷,用電纜刀或電工刀剝皮時,不宜用力過大,最好電纜絕緣外皮不完全切透,里層電纜皮應撕下,防止損傷芯線。4.1.2.4防止電纜頭卡固不正,電纜芯線過長或過短,電纜芯線鋸斷前要量好尺寸,以芯線能調換相序為宜,不宜過長或過短,電纜頭卡固時,應注意找直,找正,不得歪斜。4.1.2.5配電柜等電氣設備內部電纜及二次線排布時,需布線整潔美27、觀,并需考慮在機柜進線處做好電纜預留,電纜綁扎帶要統一美觀,且扎帶切口光滑,防止切口尖銳傷人。4.1.3芯線與電器設備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4.1.3.1截面積在10 mm及以下的單股銅芯線和單股鋁芯線直接與設備、器具的端子連接;4.1.3.2截面積在2.5 mm及以下的多股銅芯線擰緊搪錫或接續端子后與設備、器具的端子連接;4.1.3.3截面積大于2.5 mm的多股銅芯線,除設備自帶插接式端子外,接續端子后與設備或器具的端子連接;多股銅芯線與插接式端子連接前,端部擰緊搪錫;4.1.3.4每個設備和器具的端子接線不多于2根電線。4.1.3.5每個設備、電纜的回路標記清晰,編號準確。4.1.3.6對28、于多芯YJV電纜,在制作終端頭和套五指套及色帶時應注意,為提高電纜絕緣性和相線的區分,應在剝開的多芯電纜的每一條相線上滿套上相應顏色絕緣色帶,即色帶需從五指套低端一直滿套到終端頭。4.1.3.7配電柜的上下進出線的各類孔洞在施工完并檢查合格后需進行防火封堵。4.1.4成品保護4.1.4.1加強保衛措施,防止電纜丟失或損壞。4.1.4.2電纜頭制作完畢后,應立即設備連接好,不得亂放,以防損傷成品。4.1.4.3電纜頭附近用火時,應注意將電纜頭保護好,防止將電纜頭燒壞或烤傷。4.1.4.4電纜頭系塑料制品,應注意不受機械損傷。4.2高壓電纜頭以及中間接頭的制作要求:電纜頭是電纜線路中最薄弱的部分,29、其安裝質量的好壞是電纜線路能否安全運行的關鍵,應給予足夠的重視。4.2.1電纜頭安裝的前期工作4.2.1.1電纜敷設前要檢查電纜本體的絕緣,在電纜頭上找出色相排列情況,避免三芯電纜終端頭上芯線交叉。4.2.1.2電纜敷設后要做電纜的直流或交流耐壓試驗,試驗合格后對電纜頭做好密封,防止受潮。4.2.1.3電纜要留好余量,做好防護。4.2.2電纜頭安裝的基本操作工藝4.2.2.1電纜頭在安裝時要防潮,不應在雨天、霧天、大風天等空氣濕度高于70%的環境中制作做電纜頭,平均氣溫低于0時,電纜應預先加熱。4.2.2.2施工中要保證手和工具、材料的清潔。操作時不應做其他無關的事(特別是不能抽煙)。4.2.30、2.3所用電纜附件應預先試裝,檢查規格是否同電纜一致,各部件是否齊全,檢查出廠日期,檢查包裝(密封性),閱讀說明書,防止剝切尺寸發生錯誤。(具體電纜終端頭品牌以合同為準)。4.2.3制作工藝要求4.2.3.1首先剝除電纜外絕緣,剝除長度應根據終端頭提供的制作說明來量取尺寸,剝除時做好標記,保證斷口的光滑。4.2.3.2去除鋼鎧,自外絕緣斷口處按制作說明量取鋼鎧尺寸,用扎絲扎緊,既能做標記又能使鋼鎧鋸開后不散亂,據鋼鎧時應小心不要鋸到里面的絕緣層。4.2.3.3剝除內護套,自鋼鎧斷口處按制作說明量取尺寸,取出電纜內的填充物,用PVC膠帶把銅屏蔽包緊,把線芯分開,注意不要弄傷斷口處電纜的絕緣。4.31、2.3.4焊接接地線,用銼刀打磨鋼鎧后用電烙鐵焊接接地線,然后再把扁平接地線分成三股,分別焊接在電纜銅屏蔽層上,在斷口處用銅絲扎緊,注意焊接時不要傷到主絕緣。最后用電烙鐵給接地線上鍍錫,防止潮氣順著接地線進入,用填充膠包繞自外絕緣斷口向下2cm處開始向三岔口處包繞,注意把兩根接地線分開絕緣。4.2.3.5熱縮分支手套或用冷縮件,選用熱縮件時應注意不能同時熱縮兩端,以防止空時排不出來出現鼓泡、開裂,不能再三支手套處長時間烘烤,靠近電纜外絕緣斷口處要熱縮好,防止潮氣進入。4.2.3.6剝除銅屏蔽層和半導電層,根據制作說明進行銅屏蔽與半導電,注意剝除銅屏蔽時不要損傷半導電層,剝除半導電層時不要損傷主32、絕緣(剝除屏蔽層的長度以保證爬電距離;增強絕緣表面抗爬電能力為依據)。4.2.3.7壓接線鼻子和清理主絕緣,量取線鼻子孔深在家5mm處剝除主絕緣,用砂布打磨主絕緣表面,去除半導體粉塵,清潔主絕緣表面用無毛紙加酒精清理,清潔時只允許從絕緣端向半導體層,不允許反復擦,以免將半導電物質帶到主絕緣層表面。壓接線鼻子時可先在線芯上涂抹些凡士林,壓接完畢后用鋼銼銼平線鼻子上的壓痕,在線鼻子與主絕緣斷口處用填充膠包繞整個線鼻子。4.2.3.8熱/冷縮管固定,套入熱/冷縮管,使管口帶有密封膠的一端在分支手套處,割去多余絕緣管,選用熱縮管熱縮時火力不宜過猛,火焰朝收縮方向緩慢推進,應從分支手套處向端部熱縮,根據事先做好標記,穿入相色管,熱縮緊固。4.2.4未盡事宜請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及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