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澆梁空心板橋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6799
2022-10-12
11頁
64.04KB
1、K0+019.77橋 設 計 說 明 書一、概述本橋位于個舊市倘甸鄉村,道路上擬建物為兩孔整體現澆空心板橋,為跨越倘甸河而設。二、設計依據及設計規范1、交通部標準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2、交通部標準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J021-89)3交通部標準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 (JTJ023-85)4、交通部標準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J024-85)5、交通部標準公路磚石及混凝土橋涵規范(JTJ022-85)6、交通部標準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004-89)7、交通部標準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三、地形、地貌、地質、水文2、詳文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個舊市戈賈橋施工圖設計階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書”。(一)、場地及地形地貌概況擬建場地位于個舊市倘甸鄉溫水塘村頭倘甸河兩岸。地貌上處于甸盆地西部邊緣的河流階地及河漫灘地段。倘甸河為一常年性河流。其上游為沙甸河、乍甸河,下游為瀘江;流量隨季節性變化較大。因河流上游地段無水文觀測站,其水文資料暫缺。河最深處約為2.02.5m。(二)、地層結構經鉆探揭露,擬建場地的地層結構不甚復雜,由第四系沖積卵石、粉質粘土、粉土組成,基底為三疊系下統飛仙關組泥質灰巖。為方便設計使用,將其劃分出單元層,各巖土層的巖性特征按地質單元層代號自上而下可分述如下:1、第四季沖洪積(Qa3、l+pl)層:(1)、卵石1:主要成分為花崗巖、砂巖、片麻巖及石灰巖,亞圓形,混粒結構,一般粒徑14cm,最大可達810cm,充填砂約2030%;松散稍密。含水,系河流近期堆積。層頂埋深為0.00m,厚度為2.807.20m。僅分布于鉆孔zk2及3控制地段之地表。(2)、粉質粘土2:褐灰或灰黃、褐黃夾灰及紅褐色,含少量鐵錳質結核,硬塑狀態,局部呈可塑狀態,稍濕。層頂埋深為0.002.80m,厚度為2.904.60m。僅分布于鉆孔zk1及2控制地段。(3)、粉質粘土3:褐黃色,含少量鐵錳質結核,軟塑狀態,飽和。其間夾薄層碎石。層頂埋深為4.607.20m,厚度為0.702.70m。整塊場地均有分4、布。(4)、粉土4:褐黃及深灰色,局部含少量植物殘骸,中密。含水。層頂埋深為7.90m,厚度為1.10m。僅分布于鉆孔zk3控制地段。2、三疊系下統飛仙關組(T1f):(1)、泥質灰巖1:灰、灰黃色,細晶結構,中厚層狀構造,強風化,節理裂隙發育,巖芯呈角礫狀及碎石狀,少量呈塊狀,巖塊用錘可擊碎。層頂埋深為7.009.00m,后度或揭示厚度為2.305.30m。僅分布于鉆孔zk2及3控制地段。(2)、泥質灰巖1:灰、灰黃色,細晶結構,中厚層狀構造,中等風化,節理裂隙較發育,巖芯呈塊狀及碎塊狀,少量呈短柱狀,巖塊用錘擊不易碎。RQD=2030%。層頂埋深為7.3011.30m,厚度或揭示厚度為2.5、105.00m。僅鉆孔zk1及3控制地段揭示該層。3、第四系巖溶洞穴堆積(Qex)粘土:褐黃色,含少量鐵錳質結核,軟塑狀態,飽和。系巖溶洞穴堆積物。層頂埋深為9.40m,厚度為1.00m。僅分布于鉆孔zk1控制地段。以上各巖土層的空間展布規律及巖性特征描述,詳見工程地質剖面圖及鉆孔柱狀圖。 ( 三 )、地下水場地內巖土層中。花崗巖(中等風化)為含水層,賦存基巖裂隙潛水,富水性中等;地下水主要接受河流上游側向補給,向河流下游排泄。四、設計技術指標1、設計荷載:公路級。2、橋面凈寬:凈6.0米+20.75米人行道+20.25米欄桿。3、設計縱坡:0%。4、抗震設防烈度:7度。五、設計要點1、本橋上6、部構造采用216米整體現澆空心板,并按兩孔一聯結構橋面連續設計;空心板采用整體現澆混凝土空心板梁,澆筑次序按有關規定辦理。2、本橋下部構造按雙柱式橋墩、兩岸橋臺均為樁基加薄壁橋臺。3、橋面橫向坡度由支座墊石和橋面鋪裝共同調整。4、橋面鋪裝為12厘米厚現澆C30級防水耐磨混凝土層。5、防震擋塊與邊板間設彈性襯墊(板式橡膠塊)。6、薄壁橋臺基礎為樁基礎,橋墩基礎為樁基礎。樁長根據地質勘察報告的有關參數按摩擦樁計算。其計算結果為樁的有效長度(詳見總體布置圖)。六、施工要點1、施工前應認真閱讀圖紙,充分理解設計意圖。施工時應認真對設計標高,各部尺寸以及橋梁與路線,橋梁與其他構造物的配合。在現場復核勿誤7、后方可施工。2、 預拱度控制:在荷載作用下,預留拱度為3厘米。至于臨時墩、支架施工中的沉落由施工單位考慮。其分配方法:跨中最大,支點為零。按二次拋物線分配。3、 施工單位選擇:本圖只供有道橋施工資質的專業隊伍施工。4、 應嚴格控制各梁斷面尺寸,梁高、梁寬橋面寬度誤差應符合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要求。5、 橋臺背墻施工時,應根據伸縮縫構造詳圖在背墻內預留相應的伸縮縫錨固鋼筋,并預留一定的高度與伸縮縫混凝土一起澆筑。6、 為防止混凝土裂縫和邊棱破損,板梁混凝土強度達到70%時方可拆模。7、 為使全橋顏色一致,建議用同一廠家、同一品種水泥澆注。8、 對于安全防護帶與預制板間連接的鋼筋,在澆筑空心板時8、應注意相應的位置,并要求預先埋入板內。9、 臺背填料須待上部構造架設完畢,砼強度達到80%后進行,并須同時在兩端臺后對稱填筑,采用砂礫石,分層夯實后的壓實度要求達到93%,在路面基層下1.5米內壓實度應大于95%以上,以改善橋頭跳車情況。10、未盡事宜按照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和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及有關條文規定辦理。第一章 編制依據本設計書根據倘甸河大橋一期工程一標段:舊市甸尾村溫水塘村交通橋招標文件,及國家有關部委頒發的標準、規范、規程,并經過施工現場的認真勘察,經反復討論后,編制此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第二章 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在9、甸尾村溫水塘設置交通橋一座,橫跨倘甸河,樁號為K0+003.77K0+035.77,中心橋面設計高程1272.800米。橋面橫坡2%(由12cm厚C40防水耐磨砼鋪裝層調整)。交通橋總長為40米,橋面寬8.0米,凈寬6.0米,橋跨布置為3孔C30鋼筋混凝土梁空心板橋。設計荷載為公路級。橋墩為柱式墩,基礎采用鉆灌樁,樁長為12.516.0米,橋址處結構有效溫度標準值按:最高有效溫度標準值為360C,最低有效溫度有效值-100C。橋梁上部澆注合攏溫度100C,伸縮縫安裝溫度100C。二、沿線施工條件本合同段道路交通較方便,可利用老橋及原甸尾村溫水塘村鄉村道路作為施工道路,只需修便道與原道路相接,再10、修場內便道就可滿足施工需要。沿線所需石料、集料等儲量較豐富。本區水源豐富,水質無腐蝕性,可供施工用水。電力架線至工地以滿足施工需要。第三章 施工總體部署一、總體目標貫徹執行ISO9002標準及招標文件,各項目驗收合格率達100,杜絕重大質量事故,做到施工一次成優。安全生產,杜絕職工因工死亡事故,杜絕火災及交通意外傷亡事故,全年重傷率控制在0.5以內,全年輕傷率控制在3以內。貫徹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確保施工噪音、揚塵、污染、建筑垃圾清理達到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招標文件要求,創建文明施工現場。整個施工過程采用流水作業,確保在計劃工期內保質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務,制定合理的施工方11、案、機械配套原則,以減少浪費,提高人工、機械效率,達到成本控制目標。施工平面示意圖擬建倘甸河大橋鋼筋加工場水流流向甸尾村水泥堆場溫水塘村拌和站砂石料堆場二、施工總體方案(一)、總體施工指導思想以“快速、優質、安全、高效”為施工指導思想,本著“科學組織、機構精干、設備精良、精兵強將”的施工組織原則,嚴格施工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發揮科學優勢,狠抓重點工程,兌現合同承諾,確保計劃工期內交工,交精品工程,令業主滿意放心。(二)、施工總體方案為確保“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速度”地完成本合同段施工任務,全面貫徹總體指導思想,堅持施工原則,本合同段的總體方案確定原則為 “珍惜時間,管理科學;機械作業、隊12、伍精干;主附結合、及時清場;注重施工環保安全,施工資源保障有力。按照本合同段的施工特點,總體思路為:以備料為前提,針對本工程的特點,合理劃分施工區域及作業順序,及時上足施工勞力及設備,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統籌計劃,合理安排,組織流水作業,保持均衡生產,確保各階段目標與總體目標的實現。砼集中拌合,砼運輸車運輸,用砼輸送泵垂直輸送。基礎開挖,土質采用挖掘機開挖,人工配合;石質采用風動鑿巖機開挖。鉆孔樁采用沖擊鉆機。臺身、墩柱采用整體(組合)鋼模板、板梁,一次澆筑完成。三、總體施工組織(一)、組織機構設置根據本工程特點,按項目法組織施工,成立項目部,設立項目經理、總工程師各一名,下設五部二室(即工程部、計劃部、財務部、設備物資保障部、安全質量環保部、綜合辦公室、調度室)。項目經理部下設一個橋梁施工隊和一個綜合施工隊。組織機構設置詳見表1擬為承包本合同工程設立的組織機構框圖。(二)、施工隊伍及任務劃分施工隊伍組成及任務劃分表工程隊施工任務勞動力配置橋梁施工隊負責橋梁的施工150綜合施工隊負責土方、砌筑及輔助工程的施工100四、施工進度安排為盡量節約工期,以早完工、早受益的指導思想,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初步進度計劃安排如下:總工期總工期為1年,從2008年3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