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代表性新一線城市居住研究報告(杭州篇)(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6963
2022-10-12
9頁
1.72MB
1、 新一線城市居住報告:杭州居住競爭力穩居新一線榜首,然而這屆年新一線城市居住報告:杭州居住競爭力穩居新一線榜首,然而這屆年輕人開始想隱退了!輕人開始想隱退了!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千年前,杭州的靈山秀水曾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流連忘返。互聯網巨頭林立,電商直播異軍突起。千年后,高速產業化、日新月異的杭州,也吸引了人口大量集聚。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杭州常住人口1193.6萬人,占全省比例的18.49%,取代溫州成為全省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迅速集聚的同時,也迫切呼喚居住品質升級。那么,杭州人的居住生活是怎樣的?他們有什么樣的置業特征?他們心目中理想社區居住藍圖是什么樣的?0101 居住篇2、:居住競爭力居住篇:居住競爭力&居住負擔,杭州遙居新一線城市榜首居住負擔,杭州遙居新一線城市榜首 1.11.1 居住競爭力指數居住競爭力指數 2021 年,貝殼研究院從樓盤品質、居住便利、居住負擔、人居環境四個維度,選取了近30 個細分指標,通過加權并聚合后得到居住競爭力指數,用以反映各個城市的綜合居住情況。貝殼研究院新一線城市居住報告顯示,一線城市居住競爭力指數明顯高于新一線及二線城市,一線城市居住競爭力指數均值為85.5,新一線城市約為70.2,二線城市約為63.2。一線城市居住競爭力指數明顯較高,并且隨著城市能級下降,該指數也依次下降,兩者表現出強相關關系。該報告表明,杭州居住競爭力指數3、高達該報告表明,杭州居住競爭力指數高達 83.4583.45,超過北京、上海,僅低于深圳的,超過北京、上海,僅低于深圳的 99.599.5 與與廣州的廣州的 84.4884.48,比新一線城市均值,比新一線城市均值 70.270.2 高出高出 13.2513.25,居住競爭力遙居新一線榜首。,居住競爭力遙居新一線榜首。較完善的社區內部規劃配置,密集分布的商超和餐飲店,豐富的休閑娛樂設施,構建起了杭州宜居、高質的住房生活。從居住競爭力細分的各個維度來看,杭州樓盤品質 25.67,遠高于上海、廣州。城市平均樓齡較短,物業水平和綠化率相對較高。得益于“天然氧吧”西溪濕地與西湖群落,杭州城市空氣質量較4、好,居住舒適度較高,人居環境總體較好。然而,杭州的居住便利性不及一線城市,甚至弱于新一線城市成都。盡管近年來杭州正在緊鑼密鼓地擴建多維的交通路網系統,但是市內各區劃的地鐵、醫院、學校、商場建設,暫時還沒有跟上品質居住的節奏。1.21.2 居住負擔指數居住負擔指數 同時,該報告顯示,杭州居住負擔指數為該報告顯示,杭州居住負擔指數為 76.9176.91,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遠高于新一線城市(均值 65.2)和長三角城市群(均值 64.2)。受益于持續的人才引入政策,杭州近十年常駐人口新增 323.56 萬,房地產市場依舊活躍。房價收入比為房價收入比為 15.43%15.435、%,房租收入比為,房租收入比為 28.5%28.5%,均高于一線城市廣州。換句話說,普通居民家庭需要不吃不喝近 20 年才能在杭州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近 1/3 的收入用來支付房租。面對比肩一線的上車門檻,高企的房價和房租,這屆新杭州人居住負擔較重,想“上車”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對于沒有“上車”的租房群體而言,面臨著買不起自己的房子又擔心房東漲價的雙重壓力。據調研數據顯示,杭州 47.7%的租房群體擔心買不起自己的房子,46.2%的租房群體擔心租房時房東漲價,僅有 6.1%的租房群體擔心購房后房價下跌。那些已經在杭州“上車”了的人似乎也沒有松下那一口氣,60.14%的人焦慮購房后房價下跌,房產6、交易市場隕落。0202 置業篇:顯著的杭州命名特色之外,長期租房不買房的趨勢漸增置業篇:顯著的杭州命名特色之外,長期租房不買房的趨勢漸增 2.12.1 樓盤地域特征樓盤地域特征 作為長三角最大的人口凈流入城市,杭州在居住領域有顯著的地域特征。從杭州樓盤名稱中出現頻率最高的 TOP10 個詞來看,先后是“花園”、“新村”、“家園”、“西溪”、“國際”、“綠城”、“萬科”、“濱江”、“錢塘”、“陽光”。除了“花園”、“家園”、“陽光”類修飾詞代表人們對美好居住生活的向往之外,代表開發商品質的“綠城”、“萬科”也頻繁出現。不同于北京“國際”、“胡同”國際范與復古調并存,杭州“村”味氣息濃厚,且帶有明7、顯的區域發展特征。杭州“村”味氣息濃厚,且帶有明顯的區域發展特征。各式“新村”承載著過去幾代人的榮光和記憶,“西溪”、“濱江”、“錢塘”,則記錄著杭州這幾年飛速發展的版塊。2.22.2 置業群體畫像置業群體畫像 調查數據表示,新一線城市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置業人群年齡普遍偏大。其中,杭州二手房購房年齡約為杭州二手房購房年齡約為 3535 歲,新房購房平均年齡約為歲,新房購房平均年齡約為 36.636.6 歲。歲。杭州二手房平均購房年齡與新一線城市均值持平,新房購房平均年齡則高出新一線城市均值 2.6 歲。也就是說,很多杭州人近不惑之年才有自己的房子。與此同時,杭州女性置業人群持續走高,從 8、2018 年的 34.24%上升到了 45.94%,百分比增幅較為明顯。但是受限于較高的“上車”門檻,杭州女性置業占比仍然低于一線城杭州女性置業占比仍然低于一線城市(市(48.7948.79%)及新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市(47.8847.88%)的平均水平。)的平均水平。在受訪者中,48.55%的人購房于 20112015 年,趕上了杭州房價穩中下降的階段,買在樓市的相對低點,這一時間段的置業群體 45.45%是 80 后,第一批在互聯網經濟中嶄露頭角的年輕人。38.41%的人在 16 年后也坐上了“順風車”。數據顯示,39.23%的杭州人購房預算在 200 萬300 萬之間。這一價格區間 9、90 后占比50%,80 后占比 40.9%。剛需群體仍然占據杭州置業主體,90 后逐漸成為樓市的中流砥柱。此外,59.42%的人在兩年后有換房的打算,老生常談的子女教育問題依舊是換房時最老生常談的子女教育問題依舊是換房時最核心的要素,占比核心的要素,占比 50.5%50.5%。其次是居住空間改善和婚姻狀況變化,分別占比 39.6%、9.9%。此外,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置業群體影響很大,尤其以租房群體為甚。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置業群體影響很大,尤其以租房群體為甚。新冠疫情對已經置業的群體是否有影響各占一半,但是 74.62%的租房者表示新冠疫情影響到了他們的居住計劃,僅有 25.38%的租房者10、沒有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2.32.3 租買意愿租買意愿 買房?租房?一直是困擾當代年輕人的問題。有人認為房租是沉沒成本,有房子的地方才是家;也有人覺得相對而言房租壓力小,買房給自己增加了生活負擔,往后的幾十年都要負重前行。在此次杭州調查中,除了 10%的受訪者對租買意愿沒有明確取向以外,40.77%的杭州人表示不能接受長期租房而不買房,認為有房才有安全感;49.23%的受訪者表示可以接受長期租房,房價太高買不如租,享受當下的生活品質才是關鍵。長期租房不買房的趨勢逐漸增強,長期租房不買房的趨勢逐漸增強,超過了傳統的房子是生活必需品的觀念占比,房產與婚戀、家庭的關聯性減弱。超過了傳統的房子是生活必11、需品的觀念占比,房產與婚戀、家庭的關聯性減弱。貝殼研究院新一線城市居住報告表示,40.73%的 90 后表示可以接受長期租房不買房,而 70 后接受“房租不買”的比例僅 26.69%,相差 14.04 個百分點。有意思的是,杭杭州調研數據表明,杭州可以接受長期租房的州調研數據表明,杭州可以接受長期租房的 9090 后占比后占比 65.6%65.6%,尤以,尤以 9595 后為甚。后為甚。甚至 70后、80 后能夠接受長期租房不買房的占比,也高于不能接受不買房的占比。杭州這座城市的居住觀念,似乎在向年輕人靠攏。在調查中,杭州不能接受長期租房不買房的女性比例比男性高,尤其以已婚女性為主。不過,選擇12、“房租不買”可能會更多地受到現實條件影響。比如“租售同權”還沒有落到每一處,居住權益差異、租客權益保障制度完善程度、維權渠道順暢性、家庭經濟收入水平及安全感等因素。0303 未來篇:有品質、有溫度的居住未來篇:有品質、有溫度的居住 3.13.1 改善居住改善居住 在談及改善性購房時,34%的杭州受訪者表示安靜沒有噪音的臥室是居住空間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遠高于能和朋友聚會的大客廳、能用于種植/休息的陽臺、溫馨有設計感的廚房等因素。后三者分別占比 10%、11%、12%。其中,女性比男性更想要一個“安靜沒有噪音女性比男性更想要一個“安靜沒有噪音的臥室”,且意愿非常強烈,占比比男性高出的臥室”,且意13、愿非常強烈,占比比男性高出 41.341.3 個百分點。個百分點。在智能家居方面,指紋/人臉識別門鎖、空氣凈化器/凈水器、全自動掃地機、智控油煙機這四個方面,占據智能家居設備前列,分別為 8.96%、8.45%、7.43%、7.37%。在社區配套方面,杭州47%的受訪者對目前住所的周邊配套服務設施打3分。也就是說,。也就是說,近半的人對目前的社區配套體驗差強人意近半的人對目前的社區配套體驗差強人意。1 分、2 分、4 分、5 分,分別占比 2%、19%、32%、10%。同時,因為 1 公里內沒有超市和 1 公里內沒有醫院,從而不會考慮在這里居住的受訪者分別占比 10%。居住生活的便利性以及醫療14、健康的便捷性仍然是居住的重要因素。3.23.2 理想社區理想社區 簡雅各布斯曾詳述勿忘人性化的建筑尺度和發展社區的重要性。作為城鄉聚落的最小單位,社區凝聚著社會發展的變遷;作為生活共同體,社區更凝聚著人心。杭州調研數據表明,這座人文歷史悠久的城市充滿著“人這座人文歷史悠久的城市充滿著“人情味兒”。情味兒”。僅 16%的人不關心社區活動。60%的人希望偶爾有社區活動,多個月舉辦一次注意頻率,保證生活自由度的同時構建和諧的社區關系。此外,還有 24%的人希望經常舉辦社區活動,一個月多次,加強社區互動氛圍。遠親不如近鄰。反應在杭州社區鄰里關系中,42%的受訪者覺得目前的鄰里關系是互幫互助,24%的受15、訪者認為是點頭之交,12%的受訪者認為是親如一家。僅有 7%的受訪者認為鄰里之間是最熟悉的陌生人,14%的受訪者希望鄰里互不干擾。然而,當提及理想的鄰里關系時,56%的受訪者希望鄰里之間能互幫互助,比現實的鄰里關系高出 14 個百分點。僅 9%的人希望鄰里互不干擾,比現實的鄰里關系低 5 個百分點。這座城市對社區互動,對鄰里之這座城市對社區互動,對鄰里之間守望相助,有著更高的訴求與期望。間守望相助,有著更高的訴求與期望。3.33.3 回歸個性回歸個性 在新型居住方式面前,杭州 54%的受訪者表示想告別城市喧囂,回農村或者邊遠地區自建房。這一選項中超 60%是 90 后,這屆年輕人似乎“逃離”城16、市居住的情緒很強烈。30%的受訪者表示要跟姐妹/兄弟團合買房一起養老,他們有更高的社交、團聚需求。還有 16%的受訪者選擇一年一個城市,民宿長租體驗不同的生活,詩與遠方全在腳下,身體與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在大多數商品房統一定制裝修的杭州,53%的受訪者仍然希望自住房裝修能自主設計,個性由我。39%的受訪者表示全屋定制,好看省心,5%的受訪者接受傳統審美,聽從長輩,還有 3%的受訪者選擇視頻學習,網紅風格。電商打造的網紅氛圍在裝修方面也有了一些苗頭。在技術進步之下,主要是交通便捷、隨時隨地的直播和虛擬現實的發展,似乎更多的杭州人對“隱退”城市回歸農村居住有了更高的期盼,看上去是與城市化進程逆向而行的鄉土情緒抬頭,其實本質上是居住負擔較大,以及部分的人想回歸個性的居住情懷。歷史經驗看,技術進步之后,反而會進一步促進人口城市聚集。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四個基本面。“住有所居”是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杭州作為新一線城市的代表,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在人口流動上表現出較強的“虹吸”效應。與其同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更為強烈,對居住品質的追求也更為細分。除了本身的居住空間和周邊配套以外,在對居住生活的探索上,杭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