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尾框架及預熱器安裝施工技術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7603
2022-10-14
13頁
379KB
1、窯尾框架及預熱器安裝施工技術方案1、概述該項目是南京設計院采用干法窯外分解生產工藝所設計的,窯尾框架及預熱器是全廠生產過程中的關鍵設備,該設備主要是利用窯中余熱,將生料進行烘干、預熱和部分分解,從而達到使窯的生產能力成倍增加,能耗降低的目的。從全廠設備安裝角度出發,窯尾框架及預熱器是施工周期長、施工難度較大的重點部位。如何確保窯尾框架及預熱器的安裝周期及質量成為全廠設備安裝的重點。在長期的水泥工藝設備安裝過程中,我項目部對窯尾框架及預熱器的安裝制定了嚴格的施工方法,為窯尾框架及預熱器的優質安裝提供了保證。1.1窯尾鋼框架及預熱器的有關參數鋼框架 層次:五層框架重量:1028.55+8.8+222、.65噸預熱器 型號:RF5/4400重量:651噸1.2窯尾預熱器構造根型圖(見圖一)1.3窯尾框架及預熱器安裝工程特點:1.3.1該工程為高空、多層。鋼結構框架和預熱器的安裝必須自下而上逐層進行。設備組對安裝、鋼結構框架組對安裝和筑爐等多工種施工,務必構成立體交叉作業,形成施工作業面窄小、立體作業層多、工種交錯、施工工期長等水泥行業安裝施工的獨自特點。為此在施工計劃安排中要周密考慮施工工期和工程安全措施,確保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的實施。1.3.2技術要求高1.3.3作業條件差:由下至上逐層進行高空作業,設備、鋼結構框架安裝及筑爐進行交叉作業,腳手架搭設工作量大,地面組對設備、鋼結構框架構件采3、用平焊而致設備和構件倒翻次數多,建筑面積小,施工作業面狹窄,風大、雨雪天,作業困難,影響施工。1.3.4焊接量大,要求嚴:焊縫質量應符合GB50205-95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中的規定,全位置焊接,立焊縫和仰焊縫多,同時進行對稱焊工作量大。1.3.5質量關鍵點明確:柱腳底座中心線、水平度和垂直度,第一層框架施工找正進度和測視手段,節點吻合施工,設備脹力的消除。1.3.6不安全因素多:高空易滑落、墜落,平臺孔洞墜落,各層平臺物體堆放,吊裝機具可靠性。1.3.7施工作業面布置要求高1.4施工平面布置由于預熱器和鋼結構框架吊裝采用200TM塔吊施工,并考慮塔吊使用率的提高(既能吊裝窯尾預熱器及窯4、尾框架,又能完成附近設備、非標的安裝及預熱器的預組裝等),需測定出塔吊設置方位、設備堆放和予組裝場地、鋼結構框架組裝平臺等。(詳見附圖)1.5施工立面要求施工立面內容包括:電焊機臺數及安放位置、輸電線路架空高度和走向、配電盤設置等等。由于在施工組織設計中考慮到實際施工的多變,難以確定,但在施工前務必要求:輸電線路的架設,開工前要解決好。為保證施工焊接質量,便于電焊機的電流調整,要求電焊機放置在同一施工平臺面上。為之,必考慮電流接線和線路安全措施。2、窯尾預熱器及框架施工工序流程圖(圖二)及網絡計劃圖(圖三)3、施工程序的原則性由下至上立體交叉作業。每層先安裝鋼結構框架,后安裝同層預熱器設備。吊5、裝順序是:從里到外;吊裝部件是:從大到小。先吊裝立柱、圈梁、支撐柱、主梁、聯接梁;后吊裝預熱器設備;再吊裝其他附屬設備。做到吊一層,安裝找正好一層,給上一層創造安裝找正的良好條件。3.1施工程序要求每層吊裝就位前,對于地面組裝的部件,務必要齊全、完整。每層立柱、圈梁、支撐柱、主梁等框架鋼構件要按技術標準就位、找正和焊接。每層設備主體、聯接管、膨脹節都應正確就位、找正,嚴格按規范施工。欄桿和部分小件在每層平臺允許堆放前提下提前吊到位,可作每層收尾項目處理。在安好一層設備和構件中,同時完成該層樓面的樓梯安裝。每層設備和鋼構件框架安裝好后,必須檢驗合格后,辦理中間驗收手續方可進行上一層的施工。4、塔6、吊組立窯外分解的預熱器和鋼結構框架的吊裝,選用型號一臺QTZ-200型自升塔式起重機。4.1塔式起重機技術特性(見下表)起重臂長度(米)性能L1=40.68L2=35.28L3=28.08L4=20.88最大起重力矩(噸米)140140160200最大幅度(米)40352820最大起重量(噸)3.545.710平衡重(噸)86444.2塔式起重機定位和附著支承的布置根據窯尾預熱器工藝布置和施工現場吊裝情況,選定塔吊設置方位。塔吊的組立要有先后順序,組裝中嚴禁發生干涉現象。隨著塔吊的不斷升高,在一定的高處應在鋼結構框架圈梁上附著支承,以提高塔吊的穩定性。(見圖四)4.3塔式起重機基礎該塔吊采用固7、定式基礎,固定式基礎結構(見圖五),在施工砼基礎時要求基礎砼標號不低于200。砼底面尺寸為25002500mm,深度為1500mm。塔吊四支腿地腳螺栓要牢固。4.4塔式起重機組立和操作塔吊的安裝和裝配應嚴格按塔吊安裝規范進行。塔吊操作及維護保養,應嚴格按其說明書進行。5、施工準備組織施工人員熟悉圖紙、安裝說明書等技術資料,并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清理施工現場,確定設備堆放及塔吊安裝位置;準備施工工機具及材料,并接通施工電源和水源;搭設設備組裝平臺;做好設備開箱出庫檢查根據圖紙和裝箱清單,清查零部件規格和數量,對于結構相同而材質不同的零部件應仔細核對,分清其安裝位置;認真核對設備上的組對標記;檢查零8、部件有無變形或損壞。6、鋼結構框架安裝6.1基礎驗收和劃線在框架和設備安裝前必須在建設單位主持下,會同土建單位進行基礎驗收工作,并要求土建移交合格的基礎交工資料。根據土建提供的資料,復查基礎,并進行基礎劃線。測定中心線、柱腳中心位置、標高及其對角線尺寸。基礎中心和標高的要求:以回轉窯的中心線為基準,測定出預熱器和框架的中心線。以海拔2049.2m為基準,在基礎的大四腳上做好永久性沉降點,并定時進行觀測作相應記錄。6.2柱腳安裝及墊鐵放置在柱腳基礎承臺上放置規格為15030018的平墊鐵,并用砂漿砼操平,其技術要求:每柱腳墊鐵間高度差0.5mm,傾斜度小于1/1000。柱腳吊裝及找正嚴格按技術9、規范進行。無明確要求時,請按表一進行。表一檢測項目允許偏差(mm)圖 例鋼結構定位軸線L/200003柱腳定位軸線1.0地腳螺栓偏移2.0柱底軸線對定位軸線偏移3.0柱腳基準點標高2.06.3各層鋼結構框架吊裝找正依次吊裝柱、梁、支撐、平臺等。吊裝就位采用“調整固定絲桿”固定、找正。立柱、圈梁的就位、找正請按表二進行。表二檢測項目允許偏差(mm)圖 例上、下柱連接處的錯口3.0單節柱的垂直度H100010.0同一層柱的各柱頂高度差5.0同一根梁兩端頂面高差l/100010.0主梁與次梁表面高差2.0主體結構整體垂直度H/2500+1050.00主體結構整體平面彎曲(由各層產生的偏差算出)l/210、50025.0主體結構總高度H/100030.06.4構件聯接節點的安裝該鋼結構框架節點、節頭的聯接采用安裝螺栓,大量部分節點、節頭采用焊接形式聯接。鋼結構框架找正檢測調整中,應注意風力、溫差和日照面等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安裝時應注意螺母及墊圈的正反向。螺栓的穿入方向在保證螺栓方向整齊的前提下,以方便施工為準。接頭板縫的處理應按規范中的規定執行6.5鋼結構框架的焊接6.5.1焊前準備焊機選擇:焊機選用ZX5-500硅整流電焊機。焊把線選用50mm2銅導線。焊條選擇:根據施工圖要求選用,焊條選用E43和E50,焊條直徑一般為3.2、4和5三種,經烘干后使用。施焊要求:焊接工作主要考慮防止構件焊后11、變形和減少焊件內應力的存在,所以要嚴格按照施工圖及編制的框架焊接操作規程進行施焊(詳見主體結構焊接示意圖)。框架鋼結構焊接時,應嚴格遵守JC/T53294建材機械鋼焊接件通用技術條件規定。采用手工焊接的各梁、柱聯接焊縫,柱柱對接焊縫一般采用E4316型焊條,其他部位均可采用E4303型焊條,板板對接焊縫必須設置引弧板。柱和邊框梁(圈梁)焊接應采取反變形焊接法,留出焊后收縮量( ),防止結構變形;每層焊接應采取對稱焊接法。同一層的柱子需同時焊接,同層圈梁節點需同時焊接。6.5.2焊接質量檢查使用E4316、E4303焊條焊接的焊縫要求執行二級檢驗,并達質量二級標準,其他均可執行三級檢驗,并達質量12、二級標準。氣孔:二級焊縫不允許;三級焊縫:氣孔1mm,在1米長度內不超過5點。咬邊:不要求修磨焊縫,二級深度不超過0.5mm,累計不超過焊縫總長10;三級深度不超過0.5mm,累計不超過焊縫總長20。6.6立柱管砼澆灌6.6.1此項工作在每層框架安裝完畢后進行,采用立式高位拋落振搗法。利用砼下落時產生的動能達到振實砼的目的,對于拋落高度不足4m的區段,應用內部振搗器振實,一次拋落的砼量宜在0.5m3左右,用料斗裝填,料斗的尺寸應比鋼管內徑小100-200mm,以便砼下落時,管內空氣能夠排出,每層澆灌混凝土前,應澆一層同強度等級的水泥砂漿,厚50-100mm,以免自由下落時砼粗骨料產生彈跳現象。13、6.6.2砼配合比及砼坍落度的要求砼配合比根據砼設計等級計算并通過試驗后確定,除滿足強度指標外,砼坍落度為:粗骨料粒徑采用5-30mm,水灰比0.45,砼坍落度150mm。為了滿足坍落度的要求應摻入適量減水劑,為減少收縮量,可摻入適量的砼微膨脹劑。6.6.3砼的澆注注意事項鋼管內的砼澆灌工作要連續進行,如須間歇時,間歇時間不應超過砼的終凝時間。每層澆注完畢后應將管口封閉,防止水、油異物等落入(管口應留有排氣孔),混凝土澆灌到每層主樓面安裝完畢后進行,每次混凝土澆灌到樓面以上500處,最后一次澆灌到距柱頂50mm 處止,封頂蓋板,間隔10小時后,通過頂蓋板上預留孔用水泥砂漿(其配比采用澆灌混凝土14、內的水泥與砂的配比)壓力灌注密實,直至水泥砂漿從孔內溢出,待強度達到50%時焊死預留孔洞。混凝土從攪拌機卸出后,到混凝土澆灌前,其間隔時間不得超過一小時。6.6.4砼澆注質量檢查用敲擊鋼管的方法進行初步檢查,如有異常,則用超聲波檢測。對不密實的部位采用鉆孔壓漿法進行補強,然后將鉆孔處補焊封固。7、預熱器設備安裝7.1基礎驗收、放線按照設備和工藝圖檢查框架各層平臺上的預留孔洞,其孔洞的位置、方向、尺寸是否符合圖紙要求。根據回轉窯中心線劃出煙室縱向中心線及窯尾框架柱子的縱橫向中心線。根據框架柱子的中心線,劃出每層預熱器設備位置的縱橫向中心線,并以回轉窯中心進行最后檢查和校正。7.2煙室安裝將煙室吊15、裝就位,煙室端面的中心線與回轉窯的中心線的同軸度為2mm。煙室端面的傾斜度必須與窯體端面的傾斜度平行,兩端面距離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偏差不大于1mm。煙室中心標高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偏差不大于2mm。復測上述要求是否達到,若已達到,則對煙室進行最終定位。7.3旋風筒和風管安裝根據塔吊吊裝能力,在地面鋼平臺上組對旋風筒和風管,然后,按順序吊裝就位。旋風筒及風管就位,與基準線偏差不應大于2.5mm。旋風筒安裝應水平,水平度0.5mm/m。按設計要求提拉旋風筒頂蓋,提拉高度偏差不大于1mm。旋風筒和風管底座下的墊鐵應與底座全面接觸,并且應焊在樓面上,不允許與底座焊接。兩旋風筒的中心距離偏差不應大于5mm16、。旋風筒與風管的同軸度為5mm。安裝旋風筒內筒時,應保證內筒與旋風筒的中心軸線一致。旋風筒找正應注意下錐體的找正。旋風筒、風管、下料管安裝完畢待封口之前,必須將內部臨時支撐全部拆除,清理干凈。各法蘭聯接處需保證嚴密不漏氣,各孔門安裝好后應保證密封不漏氣。7.4膨脹節安裝安裝前應仔細核對氣流或料流方向,不得裝反,同時,應沿周邊用調整螺栓把膨脹節上、下法蘭間距均勻地調整到設計尺寸,不允許用調節膨脹節法蘭高度來補償安裝偏差。安裝過程中,不得隨意把調整螺栓去掉,應待整套系統安裝完畢后,再把它們拆除。安裝時,膨脹節與上、下聯接件的同軸度為4mm。7.5生料分配器、鎖風閥、撒料板等安裝生料分配器、鎖風閥、17、撒料板耐火內襯的敷設要特別仔細,使其表面光滑,尤其是邊過渡區,閥門擋板與耐火襯里之間的最狹窄處間隙應達設計要求,內襯敷設工作應盡可能在地面進行。生料分配器、鎖風閥、撒料板等安裝前應檢查調整,達到靈活可靠,安裝到位后,保證操作靈活可靠。7.6空氣管路、空氣炮的安裝空氣管路應在空氣炮、空氣噴環及氣動閥定位后安裝,安裝時以設計圖為基礎,管線應據現場情況布置,要求布置合理。空氣炮位置必須以設計圖為標準,如設計圖無要求時,應請現場工程師定位。8、安全技術措施窯尾預熱器及框架的施工,突出的特點就是高空作業、單件設備起重量大、高空交叉作業。因此安全工作是高速優質完成窯尾安裝工程的關鍵。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工作18、人員必須遵守總公司頒布的安全生產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對新工人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在進行技術交底的同時進行安全交底。進入施工現場的一切工作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高跟鞋、裙子和短褲進入現場。從事高空作業人員應進行體格檢查,身體不合格者,嚴禁從事高空作業。高空作業時應配戴安全帶,穿防滑鞋,所有物品必須系牢,以免墜落傷人。框架施工須設三層以上安全網,梯子、腳手架使用前,須經認真檢查,嚴禁酒后高空作業。多層交叉作業時,須設有專用防護設施,每一層工作人員不得少于二人,孔、洞應搭設蓋板。遇有六級強臺風、濃霧、大雪和雷雨天氣時,嚴禁高空作業。吊裝必須有專人指揮,吊裝前要組織召開安全交底會。起吊前對起吊重19、物的重量要查清,嚴格計算,選擇吊點,嚴禁起重機超負荷工作。吊裝前一定要進行試吊,起吊后重物下面嚴禁站人,設備吊裝時應設禁戒線。設備就位時嚴禁把手和腳塞入起吊物和墊木、墊塊之間。塔吊必須設有接地裝置。氧氣瓶和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嚴禁碰撞和在太陽下直曬。在進行焊(割)工作的周圍10米內應將易爆、易燃物品清理干凈,并防止上下層之間由于焊(割)火花濺落引起燃燒和爆炸。預熱器內照明燈泡電壓不得超過36伏。其他注意事項參照施工組織設計中“安裝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及“安裝施工安全措施網絡圖”等有關內容。9、試運轉檢查所有的旋風筒、氣體導管、下料管及分解爐內是否有異物。檢查旋風筒端部和生料管線是否暢通。檢查所有的檢查門、觀察孔密封是否嚴密。檢查結束后關閉所有的檢查門、觀察孔。預熱器與窯系統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