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廠廢水處理工程設計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7704
2022-10-14
18頁
103KB
1、藥廠廢水處理工程設計方案目錄1. 概述21.1. 項目概況21.2. 編制依據21.3. 編制范圍32. 設計水量、廢水水質及處理要求52.1. 設計水量、水質52.2. 處理要求53. 處理工藝選擇53.1. 設計原則53.2. 處理工藝選擇63.3. 流程說明63.4. 各單元COD效果去除率74. 工藝設計8 4.1 初沉池.84.2 調節池84.3 厭氧濾池84.4 接觸氧化池84.5 二沉池95. 建筑結構設計95.1. 設計依據95.2. 建筑設計95.3. 結構設計106. 電氣控制107. 工程投資估算147.1. 土建部分147.2. 設備部分147.3.項目費用148. 運2、行成本費用158.1. 人工費158.2. 電費158.3. 合計運行成本151. 概述 在中成藥的生產提取過程中,生產工藝會產生大量的廢水,造成環境污染。中成藥的生產廢水,與其它類的工業污水、廢水在水質和污染物成分方面有很大的差異,采用常規的處理方式,效果不好,很難達標。 公司為保護環境,減少水污染物的排放,擬對生產廢水進行處理,達到GB8978-1996一級標準。1.1. 項目概況 中成藥的生產大都采用水溶法,水溶法的生產過程主要包括洗藥、煮提和制劑三個步驟。因此,廢水主要來自原料的洗滌水、原藥煎汁殘液和地表面的沖洗水。 經分析,中成藥生產廢水主要含有各種天然有機物污染,主要成分有糖類、蒽3、醌、木質素、生物堿、蛋白質、色素及它們的水解產物。1.2. 編制依據1、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4-20062、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 GHZB1-19993、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8978-19964、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 GBJ69-845、低壓配電裝置及線路設計規范 GBJ54-836、污水泵站設計規程 DBJ08-23-917、廠礦道路設計規范 GBJ22-878、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規范 GB50046-959、建筑結構荷載設計規范 GB50009-200110、水處理設備制造技術條件 JB2932-861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含96年局部修訂) GB50010-200212、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20011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0214、地下工程防水設計規范 GBJ08-8715、水工砼結構設計規范 SDJ20-8716、砌體結構設計規范 GB50003-20011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J16-87(1997版)18、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 GB50086-200119、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 GB12348-9020、建設方提供的有關污水水質水量等基礎資料;1.3編制原則根據我國有關環境保護法規及對工程項目建設的有關要求,本工程設計方案的編制將遵循以下原則:(1)認真貫徹國家關于環境保護工作的方針和政策,符合國家的有5、關法律、規范、標準。(2)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采取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使工程建設與城市發展相協調,既保護環境,又最大限度的發揮工程效益。(3)采用適合本地區條件的技術,選用高效節能的污水處理工藝,并充分利用污水處理廠廠址地形,因地制宜地采用現代化技術,提高管理水平,做到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技術可靠、運行穩定。使處理后排放水能達到國家污水排放標準。(4)選擇國內外先進、可靠、高效、運行管理方便、維修簡便的排水專用設備和控制元件系統。(5)妥善處理、處置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格渣、污泥,避免二次污染。(6)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減少工程投資。1.4編制目的通過充分調查研究,以及收集、分析資料的基礎6、上,達到如下目的。(1)論述本污水改造處理工程的合理性。(2)對污水處理工藝、工程投資進行技術可靠性、經濟合理性及環境影響等多方面說明。(3)在以上論證的基礎上提出處理方案,并進行工程方案設計。(4)根據投資估算,提出投資方式及項目實施進度、計劃。1.5編制范圍(1)廢水處理工程工藝技術方案描述。(2)以上工程內容的工藝設備、建筑、結構、電氣、儀表等方面的工程設計及總平面布置。其中:1、工藝:自廢水處理區進水口起,至廢水處理區出口為止,不包括進水池前的污水收集系統以及排水系統、污泥最終處置;2、土建:區內各構筑物及基礎;3、電氣:區內各電器的控制及線路,不包括接入配電柜的供電線路;(3)以上工7、程內容的工程投資估算及技術經濟評價。(4)處理站所需電源、自來水管等均由建設單位按設計要求送至區界。1.6治理目標 建成后的廢水處理工程,日處理能力為5 0m3/d,污水處理后水質達到綜合污水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排放標準。2. 設計水量、廢水水質及處理要求2.1. 設計水量、水質根據建設方提供的基礎資料,本污水處理工程處理水量為50t/d。主要廢水來源為生產廢水。其污水進水指標如下:項目CODBOD5SS氨氮色度pH指標(mg/l)300010005002010062.2. 處理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經本項目處理的廢水,8、要求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要求的一級標準,指標如下:項目CODBOD5SS氨氮色度pH指標(mg/l)100207015506-93. 處理工藝選擇3.1. 設計原則貫徹執行國家相關環境保護政策,按照國家頒布的有關法規、規范及標準進行編制;污水處理工藝采用技術經濟效益明顯、適應性強、管理簡單、效果穩定的形式,充分保證處理后出水達標排放;污水處理設備選用新材料、低能耗、高效率、易維護、性能價格比好的產品;選用國內先進、高效節能、性能可靠、運行管理方便的設備,提高控制水平,減少維護工作量,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所選用的工藝應盡可能地減少運行費用、降低造價、不產生二次污染;從9、實際情況出發,使工程建設與建設方的發展相協調,做到既保護環境,又最大程度發揮工程效益,做到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高;采用現代化管理模式,系統分散控制,集中管理,減少人員編制;廠區平面布置力求新穎美觀,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在便于施工安裝和維修的前提下,使處理構筑物盡量集中,布置緊湊,節約用地;與業主密切配合,最大限度滿足業主要求。3.2. 處理工藝選擇根據實際廢水水質的情況,結合類似工程的工程經驗,提出如下處理工藝:格柵井初沉池調節池厭氧濾池二沉池接觸氧化池曝氣少量污泥回流 達標排放活性炭過濾器達標排放3.3. 流程說明本項目處理廢水為中藥廢水,可生化性極好,故采用高效10、厭氧+好氧的生物+活性炭過濾處理技術可滿足處理要求。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經格柵井中的細格柵攔截大顆粒的雜質與懸浮物流入初沉池,污水中的細小顆粒得到沉淀。初沉池出水進入調節池,在調節池內對污水的水量水質進行調解,在調節池內設潛污提升泵。提升泵將污水泵人厭氧生物濾池。厭氧生物濾池是內部填充有供微生物附著的填料的高效厭氧發生器。填料浸沒在水中,微生物富在填料上。廢水從下部進入反應器,通過固定填料床,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廢水中的有機物被厭氧分解,降解為低分子易降解的物質。厭氧生物濾池內充填有新型的填料,不僅可以代替傳統的三相分離器,且能很好的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提高抗沖擊負荷能力,保證處理設施穩定運11、行。具有較大的抗沖擊負荷能力,一般以為在相同溫度條件下,厭氧生物濾池的負荷可高出厭氧接觸等其他工藝的2-3倍,同時有較高的COD去除率,該厭氧反應器具有以下特點(1) COD去除率高;(2) 快速啟動,2周后COD去除率可達到60%以上,且無需接種厭氧污泥;(3) 常溫下運行,抗沖擊負荷能力強;(4) 不用調整pH,節省藥劑費;(5) 可簡化運行(6) 抗堵塞能力強;(7) 無需專人管理。經過厭氧處理的污水,部分COD得到降解,自流至接觸氧化池,在有氧條件下,使剩余的污染物被氧化分解,接觸氧化池底部設置曝氣管。本方案好氧生物反應池內加入新型的球形填料FSB流離生物球,固定在池內,生物膜覆蓋在填12、料表面,有機物在生物膜內擴散的同時被微生物所降解。填料在池中運行的過程中是以厭氧、兼氧、好氧的多變環境。填料表面為經過特出出力的球的集合體。污水在流動中存在著球體外流速快,球體內流速慢的狀況,污水中的漂浮物集中在流速慢的地方產生流離現象。經過無數次的流離作用,使污水中的固型體和有機膠體與水分離。最終水在接觸氧化池中停留幾小時,而雜質停留幾日或幾周,被附著在球體表面的生物菌生化分解,變成H2O、N2、CO2,幾乎不產生污泥。且具有流程簡化、占地面積小,基建費用低,運轉費用省,可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接觸氧化池出水自流進入二沉池。污水在二沉池內繼續凈化沉淀,沉淀下來的污泥回流至調節池,清水由泵進入活13、性炭過濾器。水中的細小懸浮物、色度、異味在活性炭過濾器內得到降解與去除。經本工藝處理的出水,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要求的一級標準,即PH為6-9,COD100 mg/L,BOD20 mg/L,可以直接排放。3.4. 各單元COD效果去除率工藝單元COD進水(mg/L)出水(mg/L)去除率調節池3000240020%厭氧濾池240072070%接觸氧化池72014480%活性炭過濾器1447250%-4. 主要單元工藝設計4.1.初沉池 設計參數:Qmax=50m3/d, 工藝設計:0.75m4m4m;有效水深3.5m,有效容積10m3;材質:地下鋼砼結構,4.2.調節池14、設計參數:Qmax=50m3/d,2.5m3/h;工藝設計:1.75m4m4m;有效水深3.5m,有效容積25m3;設計停留時間:12h;材質:地下鋼砼結構,配套:內附填料,潛水曝氣機一臺,提升泵兩臺,一用一備。4.3.厭氧濾池設計參數:Qmax=50m3/d,2.5m3/h;工藝設計:3.5m4m4m;有效水深3.5m,有效容積50m3;設計停留時間:24h;材質:地下鋼砼結構,配套:內附厭氧球型填料加組合型填料一套,布水管道一套。4.4.接觸氧化池設計參數:Qmax=50m3/d,2.5m3/h;工藝設計:1.75m4m4m;有效水深3.5m,有效容積25m3;設計停留時間:12h;材質:15、地下鋼砼結構,配套:內附填料,曝氣機兩臺。4.5.二沉池設計參數:Qmax=50m3/d,2.5m3/h;工藝設計:0.75m4m4m;有效水深3.5m,有效容積10m3;材質:地下鋼砼結構,配套:內附豎流沉淀裝置一套,回流泵一臺,清水泵兩臺。5. 建筑結構設計5.1. 設計依據(1) 基本風壓:0.4KN/m2;基本雪壓:0.65 KN/m2。(2)抗震設防烈度: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確定為7級,地震加速度為0.1g。(3) 工藝等專業技術條件。(4) 現行國家或行業設計規范、規程及標準,具體如下: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 GB50068-200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16、 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0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含96年局部修訂) GB50010-20025.2. 建筑設計(1)建筑設計以經濟適用、力求美觀為原則。(2)建筑平面布置在滿足生產要求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量做到一體化,以方便生產、利于管理、節約投資。用房盡量集于統一建筑內,但在功能分區上做到明確、互不干擾。(3)建筑構造和裝飾:盡量采用當地通用做法或習慣做法,做到簡潔實用。5.3. 結構設計(1)結構布置、選型及構造處理必須滿足生產和使用要求,保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和耐久性,力求技術先進、經濟合理、施17、工方便、構造簡單。(2)地基基礎:由于本工程場址地質條件尚好,構筑物全部為地下鋼砼結構,故所有的建構筑物均采用天然地基。在詳細工程地質勘察完成后,如有必要,再作調整。(3)建構筑物結構選型原則為:水池采用現澆鋼筋砼水池。6. 電氣控制6.1. 設計范圍本設計范圍為污水處理站的電氣設計。包括污水預處理系統和生化處理系統等。6.2. 設計標準(1)國際標準 IEC國際電工委員會(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和規范 1983年9月版 全國供用電規則 GB/T 15544-1995 三相交流系統短路電流計算 GB 50053-94 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 GB 50062-92 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18、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 GBJ 63-90 電力裝置的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范 GB 50052-95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GB 50054-95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GB 50055-93 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 GB 12325-90 電能質量 供電電壓允許偏差 GB 12326-90 電能質量 電壓允許波動和閃變 GB 50217-94 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 GB 50034-92 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 GBJ 64-83 工業與民用電力裝置的過電壓保護設計規范 GBJ 65-83 工業與民用電力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 GB 50057-94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2000年局部修訂)(3)地方的有19、關規范和規定(4)制造廠(商)的有關技術規定(5)當行業標準、規范和地方規范、規定與國家標準相矛盾時,應以國家標準為準。6.3. 電源狀況擬建裝置為廠區配套裝置,業主方面無論在裝置布置方位,還是供電容量上,均考慮十分充分。擬建裝置的供電有保障。6.4. 負荷等級及供電要求根據國家標準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 50052-95)中有關負荷分級的規定,擬建裝置總電源由廠區引進,以滿足擬建裝置的用電要求。6.5. 用電負荷裝置的總裝機容量約為6.0kW,運行功率3.75kW。裝置不另設專用的靜電電容器補償裝置,由業主方面負責變配電功率因數的整體協調,以滿足全國供用電規則規定的要求。廢水處理站裝置用電20、負荷一覽表序號名 稱裝機容量(kW)運行荷載(kW)運行時間(h/d)電 耗(kWh/d)備 注1提升泵0.7541.52436兩用兩備2曝氣機0.7531.52436兩用一備3回流泵0.7510.750.10.075小計6.03.7572.075根據用電設備容量、負荷分布情況和負荷等級,本裝置的供配電方案原則:在污水裝置配電室內設若干低壓開關柜為本裝置所有低壓用電設備提供380/220V電源。6.6. 供配電系統及配電電壓根據用電設備容量、負荷分布、負荷等級及廠區現有供電電源的實際情況,供配電原則為:(1)擬建裝置配電由廠區負責供電;(2)在擬建裝置界區內提供電源;(3)設置低壓動力配電箱為21、上述各區域提供380/220V電源。配電電壓等級:(1)低壓用電設備:380/220V(5%)50Hz(0.5 Hz) TN-S系統(2)照明設備:380/220V(5%)50Hz(0.5 Hz) TN-S系統6.7. 控制、信號及計量擬建裝置內電機的控制方式分為手動控制和自動控制(PLC)兩個類型,正常使用時為自動控制,檢修時為手動控制。根據工藝要求,工藝用電設備均可在現場設操作箱(柜)上實現就地控制。6.8. 繼電保護通過裝設相應繼電器來實現過電流保護、過負荷保護、低電壓保護,并動作于跳閘。6.9. 供電外線及道路照明擬建裝置界區內外線主要穿管敷設;室外(道路)照明由手動控制。6.10. 22、配電線路敷設方式(1)本設計僅負責擬建裝置界區內電纜敷設,界區外由業主負責;(2)配電線路原則上采用放射式配電方式;(3)電力電纜直埋敷設,局部地段穿保護管暗(明)設;(4)道路照明線路采用局部地段穿保護管保護;(5)所有電纜均按電纜的起止點單根列出,敷設時中間沒有接頭。6.11. 防雷、接地和防靜電(1)裝置的主要建、構筑物均系鋼筋混凝土結構,根據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94)的規定,結合裝置環境特征、當地氣象條件、地質及雷電活動情況,防雷等級按第三類工業建、構筑物考慮,利用建筑物的主鋼筋、金屬構件或專用接地線作為引下線;接地裝置主要利用自然接地體及人工接地極來實現,人工接地極23、材質選用復合型接地極;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大于30。(2)所有用電設備外殼將通過供電電纜的專用PE芯線接地;(3)所有正常不帶電的金屬外殼、構件等,均應可靠接地。6.12. 主要節能措施(1)電機及照明燈具選用高效型;(2)通過靜電電容補償裝置,減少線路損耗(業主考慮)。6.13. 低壓用電設備的保護及控制低壓用電設備的保護采用自動空氣開關(低壓斷路器)、熔斷器、熱繼電器的合理組合,以實現用電設備的短路、過負荷及斷相保護;通過接觸器、磁力起動器或自動空氣開關(低壓斷路器)的電磁線圈或失壓線圈實現低壓用電設備的失壓保護;低壓用電設備的起動用開關設備原則上裝設在低壓配電室,可以在現場操作箱上24、進行控制。6.14. 檢修電源在一些建、構筑物內,設置必要的檢修用插座,由附近照明配電箱供電。7. 工程投資估算7.1. 土建部分土建部分造價為: 序號名 稱容積價格(萬元)1調節池25m31.252厭氧濾池50m32.53接觸氧化池25m31.254初沉池10m30.55 二沉池10m30.56 格柵井0.5m30.05磚混6.05占地面積:4m8.5m,開挖深度4m,進水標高-0.5 m。 7.2. 設備部分序號名 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單價(萬元)復價(萬元)備注1提升泵0.75臺40.31.22調節池填料100套10.50.53厭氧填料及支架100套12.02.04好氧填料及支架100套125、1.51.55曝氣機0.75臺30.82.46回流泵0.75臺10.30.37布水裝置套10.50.58活性炭過濾器套12.52.59管道閥門套10.50.510自控及電線、電纜套11.002.811格柵片20.0250.0512豎流沉淀裝置套10.75小計15.07.3 項目費用序號名稱費率費用(萬元)1土建工程費6.052設備材料費15.03安裝費25%0.754調試費25%0.755設計費2.06檢測驗收費2.07稅金2.45工程總費用29.008. 運行成本費用8.1. 人工費全自動運行,無人工費用。8.2. 電費動力為電力,按0.8元/千瓦時計算, E:0.872.07550=1.1532元/噸廢水。8.3. 合計運行成本E=1.1532元/噸廢水。 17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