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鄭焦晉高速(40+64+40)m連續梁0#塊支架預壓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608266
2022-10-18
12頁
372.50KB
1、目 錄一、編制范圍及依據1二、預壓目的1三、支架情況1四、荷載情況3五、支架驗收3六、預壓方法3七、預壓測量結果處理6八、人員組織7九、安全措施7十、應急措施與救援預案8 跨鄭焦晉高速(40+64+40)m連續梁0#塊支架預壓施工方案一、 編制范圍及依據(1)、時速250公里客運專線鐵路有砟軌道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雙線) 跨度:40+64+40m(直,曲線)通用參考圖;(2)、鐵路橋涵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TB 10002.3-2005)(3)、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 10752-2010);(5)、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2、6)、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7)、依據跨鄭焦晉高速公路特大橋連續梁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二、 預壓目的檢測模板支架的穩定性及剛度,提高施工質量,因在支架安裝過程中,各桿件與結點、板與方木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在荷載作用下,除彈性變形外還將產生部分非彈性變形,所以必須對支架進行不小于施工總重量(支架理論上應分攤的0#梁段墩頂3.6m范圍以外鋼筋混凝土重量+施工荷載),按照梁自重加施工荷載重量的120%等效荷載進行充分預壓,以消除非彈性變形,同時測出彈性變形量,以找出支架對應于承擔(支架理論上應分攤的0#梁段墩頂4m范圍以外鋼筋混凝土重量+施工荷載)荷載情況的支架下沉量,以便3、為確定0#塊梁段底模預拱度提供依據。三、支架情況支架采用609mm壁厚16mm鋼管作為豎向支承構件。墩身每側設兩排、每排5根,鋼支撐兩端帶有直徑為750mm的法蘭盤,鋼管柱立于承臺塊狀基礎上,底座法蘭盤與塊狀基礎800*800mm預埋鋼板滿焊。每排鋼管支撐頂上橫向布置2根工字鋼,工字鋼由I 56b工字鋼平行焊接而成。在橫橋向I56b工字鋼頂搭設I40b工字鋼,作為分配梁。在I40b工字鋼上橫向用9*9方木找出梁底坡度后,順橋向鋪設縱向14*9方木,再在14*9方木上鋪設底模。0#塊鋼支撐側面圖0#塊鋼支撐正面圖四、荷載情況跨鄭焦晉高速公路連續梁0#塊長度共8m;墩頂部分3.6米,墩頂兩側各懸挑4、出2.2m,中支點處梁高5.29m,梁底下緣按圓曲線變化,至1#塊處截面梁高4.911m。0#塊單側懸挑出墩頂2.2米部分梁體自身重量為103.4噸(鋼筋砼2.65t/m3),施工人員及機具平均荷載按3KN/,混凝土下落及振搗產生的活荷載按3KN/,即每端承受的施工荷載為7.58噸。每端荷載總重量為(103.4+7.58=111噸)。預壓重量按懸挑部分重量的1.2倍進行加載,共111*1.2133.2噸。五、支架驗收 詳見支架驗收記錄。六、預壓方法6.1、加載方法:采用沙袋與鋼材進行預壓,加載時按照80%(88.8噸)、100%(111.0噸)、120%(133.2噸)分三級加載,由于梁底下緣5、程圓曲線變化,與支座處梁底高差0.379米,故底層用沙袋找平。沙袋每袋理論重量1.3噸(預壓時現場實際稱量),橫向布置六袋,縱向布置2袋。上一層橫橋向布置鋼筋,每捆鋼筋3噸,緊上一層縱向布置,以此類推。現場計算鋼材加載重量,鋼材用塔吊或汽車吊吊至支架頂,由人工配合擺放。加載中由技術人員現場控制加載重量和加載位置,避免出現過大誤差而影響觀測結果。(預壓方法布置圖見附頁。)6.2、測量及記錄在一側支架上分別布設3個測點。具體位置:先在支撐頂底模竹膠板下設置水平觀測點,觀測點橫向位置分別布置在梁兩側腹板及底板中央各設置一個(如下圖),縱向布置自墩外側1.1米處設置1個斷面。 觀測點位置布置圖從底模安6、裝鋼絲線倒垂到地面,鋼絲線隨著支架整體下沉或上浮,通過觀測鋼絲線垂直位移的變化掌握整體支架變形情況。預壓加載前第一次觀測時,以水準儀視線高為準在鋼絲線上做標記,預壓加載后觀測時,用直尺量取水準儀視線高與鋼絲線上標記點的高差來計算支架的沉降量;基礎沉降觀測點直接用水準儀進行觀測。地面觀測示意圖沉降觀測采用水準儀在布設沉降觀測點的位置進行觀測,觀測要求采用三等水準測量,測量精度要求達到0.1mm, 按照加載/卸載試驗各測點變形記錄表 表1-1的要求對每級加載進行觀測,并進行記錄,以為后續施工提供分析依據。觀測頻率及觀測記錄要求按加載/卸載試驗各測點變形記錄表中的要求進行 。加載/卸載試驗各測點變形7、記錄表 表1-1行編號測點編號123456A加載前 0%荷載B加載至80%荷載時讀數C加載至80%荷載1小時讀數D加載至100%荷載時讀數E加載至100%荷載1小時讀數F加載至120%荷載時讀數G加載至120%荷載6小時讀數H加載至120%荷載12時讀數I卸載至0%荷載時讀數注:1.表中數據單位為mm;2.變形量為相對與加載前狀態標高變化情況;測量人: 復核人:日期:七、預壓測量結果處理在對各觀測點的彈性變形及非彈性變形進行數據整理后,按照沉降觀測匯總表格樣式完成預壓成果觀測表格的填寫,后分析數據,確定支架的安全性及調整底模立模標高。經過對四階段觀測數據的分析,最終得出支架沉降的各組成部分數值8、,即(支架沉降=地基沉降+支架彈性變形+支架非彈性變形)。如果沉降量較大,則必須對箱梁的底標高進行調整。八、人員組織 項目總工:譚秀軍 總負責人:史書亮 現場負責人:徐忠林 測量人:張小千、劉國金 安全負責人;李鵬程 現場安全員:孟憲秋 九、安全措施1、吊裝作業必須設專人指揮,吊車司機、掛鉤人員、裝卸人員等,必須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吊裝沙袋時配備網兜,防止袋子脫落。2、吊裝前及吊裝過程中,必須檢查鋼絲及吊環的工作狀態,當鋼絲出現硬彎、抽絲、斷股,吊環有變形、裂紋等情況,必須更換合格的備用品。3、在支架頂工作平臺四周用鋼管或其它材料等焊接高度不小于1.0m的防護欄桿,并掛細目安全網,保證作業人員9、施工過程中的安全。4、進行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高空作業時,正確佩戴安全帶。5、加載過程中,安排專人檢查支架各部焊接接口。當發現開焊時,停止加載組織人員重新焊接;當發現工字鋼、槽鋼等出現明顯變形,立刻通知現場負責人,停止加載,并組織人員、設備進行卸載。6、吊裝砂袋及鋼筋時,設專人對鄭焦晉高速公路防護,嚴禁吊物侵入高速公路上空。7、塔吊吊裝砂袋或其它重物時,嚴禁由高速公路上空繞過,塔吊停放時,嚴禁大臂伸入高速公路上空,須停留在安全地帶。8、連續梁所有作業人員嚴禁從高速公路穿過。十、應急措施與救援預案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三十一條:“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制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10、案”的規定,特制訂本應急措施與救援預案。1、應急措施與救援預案目的:對潛在的緊急情況或事故進行控制,以預防或減少潛在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人員和物品的安全。2、在塔機拆卸過程中存在的緊急情況或事故的辨識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或事故有:暴雨、大風、停電、高處墜落、觸電、機械傷害、物體打擊等。3、成立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王興波副組長:陳忠勝 譚秀軍組員:李鵬程 李盼虎 張文超 劉國金 4、領導小組成員職責組長:王興波:負責緊急情況的向上匯報及全面安排工作。陳忠勝:負責對現場人員的穩定工作。譚秀軍:負責組織技術鑒定工作,并寫出事故調查報告。張文超:負責應急措施的組織工作。5、應急物品的準備醫用棉紗、脫脂11、棉、棉簽、繃帶、止血藥(如云南白藥、松花粉等),酒精或碘酒、通訊器材、消防器材、足夠的資金等,要保證數量的充足,狀態良好(此項由項目部配備)。6、應急響應1)、當現場發生重大事故后、現場總指揮應按規定在第一時間內向組長匯報,并立即采取有效的搶險措施,同時對現場的狀況做出快速反應,穩定施工人員情緒,制止事態蔓延擴大,同時要盡快撥打急救電話或報警電話,要做到有組織有指揮。醫療急救電話:120消防報警電話:119公安報警電話:1102)、在妥善安排搶險后,應急領導小組應及時組織人員進行事故調查工作,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有無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情況。查明事故性質、責任單位和主要責任者。寫出事故調查12、報告,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生時機、地點、工程(項目)名稱:事情發生的經過;原因的初步判斷;所采取的控制措及控制情況等。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立即報告主管領導和集團公司有關部門,全過程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7、應急措施1)、物體打擊和高處墜落可能造成的傷害:腦傷害、胸部操作(如肋骨骨折)、胸腔器官損傷、腹部損傷等。當發生物體打擊 事件和有人自高處墜落摔傷,應注意保護摔傷及骨折部位,避免因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造成二次傷害,并及時向公司負責人報告,馬上送醫院救治。2)、觸電事故的應急措施觸電急救的基本原則是動作迅速,方法正確,人觸電后,會出現社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跳停止等;外表呈昏迷不醒13、的狀態,但不應該認為是死亡,并且迅速而持久進行搶救。若電源開關在救護人員的附近,應立即切斷電源,如開關不知在哪,應用適當的絕緣工具將觸電者與電源分開,切不可用手或其他金屬及潮濕的物件為救護工具,救護人員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觸電,防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肯能的傷害。特別使觸電者在高處的情況下,應考慮摔傷措施。即使觸電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觸電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若事故發生在夜間,應迅速解決臨時照明問題,以利于搶救,并避免事故擴大。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馬上送往醫院救治。任何藥物都不能代替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這是兩種最基本的急救方法。要慎重使用腎上腺素,經過心電圖儀鑒定心臟確實己停止跳動,才允14、許使用腎上腺素。3)、機械傷害事故的應急措施當發生斷手(足)、斷指(趾)的嚴重情況時,現場要對傷口包扎止血、止痛,進行半握狀態的功能固定,將手(足)、斷指(趾)用消毒和清潔的敷料包好,切忌將斷指(趾)等放入消毒液中。以防止細胞變質,然后將包好的斷手(足)斷指(趾)放在無泄露的塑料袋內,扎緊袋口,在袋周圍放些冰塊,或用冰棍代替(切忌將斷手(足)、斷指(趾)直接放入冰水中浸泡)并迅速將傷者送往醫院搶救。4)、一般傷員的救治:應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傷員盡快與致傷因素脫離接觸,以避免繼續傷害深層組織,一般的創傷可先用酒精或碘酒消毒,然后用止血藥涂在傷口上,用棉紗包扎,不要在傷口上涂抹任何有刺激的東西。15、5)、嚴重創傷出血傷員的現場救治:止血,可采用壓迫止血法,指壓動脈出血近心端止血法、彈性止血法。同時撥打醫療急救電話120送往醫院救治。6)、高空墜物的指揮控制當發現高空墜物的事故時,采取的措施為a、立即停止阻斷道路兩方的交通通行;b、及時清理路面雜物,在第一時間恢復交通、確保安全。發生高空墜物事故后,由項目分部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要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項目經理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現場搶救。現場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疏通高速公路交通,應首先保證搶救人員能順利到達,其他組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讓現場安全負責人隨時監控高空狀況,及時清理堆放不穩固的雜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發生。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搶險小組協助送外搶救工作,設專人在大路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