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綠化工程施工方案(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608434
2022-10-18
12頁
22.13KB
1、綠化工程施工方案一、 整理綠化用地1、工藝流程土方回填的一般順序是:清理坑底雜物、積水以及不合格的種植土分層回填分層夯實綠地整理、造型2、 土方回填2.1淤泥及不合格土壤的棄置回填土方前先做好清理工作,將種植區內的不合格土壤、雜物、石塊以及淤泥積水等進行清除,清除采用挖掘機作業,配合運輸車。2.2回填土方的運輸本次項目施工土方運輸均采用中大型機械運輸,配合機械攤鋪,場內配合小型機械調運土方。運輸中明確卸土地點,施工人員隨時指點,避免混亂和窩工。使用外來土墊地堆山,運土車輛設專人指揮,卸土的位置準確,否則亂堆亂卸,必然會給下一步施工增加許多不必要的倒運,從而浪費了人力物力。2.3土方的回填施工施2、工前進行回填土分項工程的技術交底工作,做好標高的抄測和分層厚度標定工作,可設每20米設一處。綠化區域以滿足種植要求為原則,依據種植要求,選擇合格的種植土進行回填。抄測好填土標高線,并且按要求分好各層回填厚度。本工程填土方工程量較多。所有土方工程均嚴格按照甲方和設計方提供的圖紙施工,根據圖紙豎向設計要求,確定填土深度。10t自卸汽車從取土區把土方運至填土區,因土壤濕、粘性較大需用挖掘機協助自卸車把土方卸下后,采用挖掘機、平土造型完成。填土作業采用從下到上分層填土的方法,根據現場土質和機械的壓實功能,采用挖掘機壓路機碾壓密實。達到設計要求的密實度,確保工程效果。碾壓遍數需根據不同壓實度要求、分層厚3、度、回填土的土質含水量、碾壓機械等情況來確定,一般為68遍。當填土接近設計標高時,測量員要加強測量檢查,控制最上一層填土厚度。根據現場土質及現場試壓情況留準虛高,使高程符合設計要求.為了保證填筑的土基在強度和穩定性方面的要求,必須正確選擇土料的種類和填筑方法。一般含有大量有機物的土料或水溶性硫酸鹽含量大于5%的土料,液化狀態的泥炭、黏土或粉狀沙質土等不能作為填料。當滿足上述要求時,就用自卸汽車調土回填。填土應分層進行,其層厚應根據設計要求,土壤的物理性質,壓實等方面的因素確定,一般0.3m適宜。要求盡量采用同類土填筑。當填方邊界有坡面時,應用人工將斜坡開挖面階梯狀,以防填土橫向移動,人工土方回4、填施工用自卸汽車把客土運到現場內,對于大面積、大量需要填土時用挖土機將土分開、回填。對于小面積、小量的回填用手推車推土,以人工用鋤頭、耙等工具進行回填土。回填土從場地的最低處開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層鋪填。每層虛鋪厚度,用機械或人工夯實時,沙質土不大于30cm,黃泥土為20cm。深淺坑槽相連時,應先填深坑槽,相平后與淺坑槽全面分層填實。如采取分段填筑,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墻基及管道回填應在兩側用細土同時均勻回填,夯實,防止墻基及管道中心線位移。人工夯填土,用6080kg的木夯或石夯,又48人拉繩,二人扶夯,舉高不站于0.5m,一夯壓半夯,按次序進行。較大面積人工回填用打夯機夯實。兩機平行5、時其間距不得小于3m,在同一夯打路線上,前后間距不得小于10m。推土機填土填土應由下而上分層鋪填,每層需鋪厚度不宜大于30cm。大坡度推土填土,不得居高臨下,不分層次,一次堆填。推土機運土回填,可采取分堆集中,一次運送方法,分段距離約為1015m,以減少運土漏失量。土方推至填方部位時,應提起一次鏟刀,成堆卸土,并向前行使0.51.0m,利用推土機來回路時將土刮平。用推土機來回行使進行輾壓,履帶應重疊一半。填土高度按土方施工圖紙標高填土。填土程序采用縱向鋪填順序,從挖土區段至填土區段,以4060m距離為宜。鏟運機填土機鋪土,鋪填土區段,長度不宜小于20m,寬度不宜小于8m。鋪土應分層進行,每次鋪6、土厚度不大于2030cm,每層鋪土后,利用空車返回時將表面刮平。填土程序應一般盡量采取橫向或縱向分層卸土,以利行使時初步壓實。汽車填土自卸汽車為成堆土,須配已推土機推土、攤平。每層的鋪土厚度不大于2530cm。填土可利用汽車行駛作部分壓實工作,行車路線需均勻分布與填土土層上。汽車不能在虛土上行駛,卸土和壓實工作采取分段交叉進行。2.4造型堆坡地形整理該項目不涉及到較高的造型堆坡,首先確定邊界線,先在施工圖上方把格,再把方格網放到地面上,而后把設計地形等高線和方格網的交點一一標到地面上并打樁,樁木上也要標明樁號及施工標高。堆坡時由于土層不斷升高,樁木可能被土埋沒,所以樁的長度大于每層填土的高度,7、用長竹竿做標高樁,在樁上把每層的標高一切定好,不同層用不同顏色標志,以便識別。2.5土料要求及含水量控制填方土料應符合設計要求,保證填方的強度和穩定性,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以下規定:(1)碎石類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徑不大于每層鋪土厚的2/3),可用于表層下的填料;(2)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層填料;(3)淤泥和淤泥質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軟土地區,經過處理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夯實(碾壓)質量,在夯實(碾壓)前應先試驗,以得到符合密實度要求條件下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少夯實(或碾壓)遍數。含水量過小,夯壓(碾壓)不實;含水量8、過大,則易成橡皮土。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與最優含水量之差可控制在-4%+2%范圍內(使用振動碾時,可控制在-6%+2%范圍內)。2.6種植土整理、改良清理種植范圍內的建筑垃圾、石塊、雜草、樹根、廢棄物等。按設計標高翻耕土地深度達到100cm以上,平整場地達到排水順暢,無低洼積水處,地形符合造坡要求。對達不到不同植配的種植土厚度的局部地段一要回填,二對底層不透水層應作處理后,方可進行種植。土壤的PH值應在6.5-7.5,對于新換入的土壤大部為生土;不能直接用于苗木的種植,因此要對土壤檢測改良,土壤的改良要有以下幾個步驟:(1)土壤PH值的測試:對土壤的PH值進行測試,根據土壤的酸堿性,確定改良土壤9、用的肥料。合格種植土的標準,含鹽量2%0,PH值=78.5。(2)土壤的砂性測試:土壤的砂性小則粘性大,土壤透氣性差,許多苗木的成活率會大大降低;土壤的砂性大,則土壤不能存水、存肥,對苗木的生長不利。(3)對土壤進行中耕松土:用犁地機,旋耕機,對土壤進行松土。對于機械不便工作的地方如排水溝邊等,進行人工松土。松土的最小深度為30cm。(4)施肥:根據土壤測試的結果進行施肥。根據我公司多年做工程的經驗,一般情況下,應按如下方案進行施肥:有機肥:復合肥:尿素=1:1:1;5070斤/畝。對于不良地質的處理,施工前應提出處理方案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施工。二、 綠化苗木要求1、綠化土方應符合園林綠化10、規范中的規定,且不含有鹽、堿及垃圾等對植物生長有害的物質。 2、用于植物生長和養護的水,應不含有任何有害植物生長的酸、堿、鹽等物質。 3、綠化植物除符合 DB440300/T8的規定外,應達到以下質量標準: 喬木 :生長健壯、樹冠開展,樹枝根系發育正常,根系茁壯,無病蟲害。 樹干胸徑不得小于2cm、樹高不低于1.5m(袋裝喬木除外)。 不得有直徑為 2cm以上的未愈合的傷痕和截枝。 草皮、 草本植物應是耐旱力強,容易生長、蔓面大,根部發達,莖低矮,多年生的特性,花草應有觀賞價值。 三、 綠化種植施工要點1、應按圖紙要求規定種植植物,注意保護環境、文明施工。 2、栽植苗木要規整,尤其是道路綠化中11、的行道樹種植,要求樹干成一直線,個別樹干如有彎曲,要將彎曲部位朝向路線方向,行列樹要求樹干通直。 一般在彎道外側栽植喬木,彎道內側為了不影響行車視距,只宜栽植低矮的灌木及花、草。 3、在平交道口、丁字路口綠化時,必須符合道路停車視距的規定。 4、植樹密度及株行距應符合圖紙規定。如無規定時,采用速生樹種綠化道路時,一般株距5m,行距2m。 四、喬木種植施工方案1、點放線: 坐標定點法根據植物配置的疏密度先按一定的比例在設計圖及現場分別打好方格;在圖上用足量出樹木在某方格的縱橫坐標尺寸,再按此位置用皮尺量在現場相應的方格內。 儀器測放法用全站儀或小平板儀根據地上原有基點或建筑物、道路將樹群或孤植樹12、依照設計圖上的位置依次定出位置。 目測法對于設計圖上沒固定點的喬、灌木,如樹群、灌木叢等可用上述兩種方法劃出栽植范圍,其中每株樹的位置和排列可根據設計要求在所定范圍內用目測法進行定點,定點時應注意植株的生態要求并注意自然美觀。 定點后,宜采用白灰打點或打樁,標明樹種、坑徑、栽植數量(指灌木叢和樹群) 2、種植穴:以所定灰點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坑,坑的大小依土球規格及根系情況而定,帶土球的應比土球大 16-20cm,裸根苗的應保證根系充分舒展,坑的深度應比土球高度深 10-20cm。除行道樹的坑外,坑的開頭一般宜用圓形,且須保證上下口徑大小一致。3、意外:挖穴前應向有關部門了解施工地點的地下管線埋13、設情況;挖穴時要小心,發現電纜、管道等必須停止操作,及時找有關部門配合解決。4、除瓦礫、施放基肥:挖穴后,發現瓦礫多或土質差,必須清除瓦礫垃圾、換新土。根據土質情況和植物生長特點施加基肥;如用堆漚蘑菇肥或木屑,蘑菇肥或木屑必須用3%的過磷酸鈣加4%的尿素進行堆漚后方可使用。基肥必須與泥土充分拌勻,施用量按表 6-2的標準。 5、喬木的種植 5.1選苗:為保證苗木成活率,本項目采用假植苗為主,作為苗木的喬木要求桿形通直,分又均勻,樹冠完整、勻稱;莖體粗壯,無折斷折傷,樹皮無損傷,土球完整,無破裂或松散;無病蟲害。特殊形態的苗木要符合設計要求,尤其是行道樹,必須保證樹高、樹冠、分叉點一致。 5.214、起苗時間:起苗時間在苗木休眠期;并保證栽植時間與起苗時間緊密配合,做到隨起隨運隨栽。 5.3起苗方法:起苗前 1-3天應適當淋水使泥土松軟。起苗要保證苗木根系完整,裸根起苗應盡量多保留根系并留宿土;若掘出后不能及時運走,應埋土假植。帶土球苗木起苗應根據氣候及土壤條件決定土球規格,難成活的樹種要考慮加大土球,一般土球直徑為胸徑的 6-l0倍,土球的高度可比寬度少5-l0cm;土球的形狀可根據施工需要挖成方形、圓形、長方的半球形等,土球應削光滑,包裝嚴密,打緊草繩,確保土球不松散、底部不漏土。 6、喬木修剪、運輸及假植: 6.1苗木修剪:為避免苗木水分蒸發過大影響成活率,運輸前,應對苗木進行適度修15、剪。修剪時應遵循各種樹木自然形態的特點和生物學特性,在保持基本形態下剪去陰枝、病弱枝、徒長枝、重疊或過密的枝條,并剪摘去部分葉片。對于斷根、劈裂根、病蟲根和過長的根,也應進行適當修剪。剪口均應平而光滑,并及時涂抹防腐劑以防過分蒸發、干旱及病蟲害。 6.2苗木運輸:苗木的裝車、運輸、卸車等各項工序;應保證樹木的樹冠、根系、土球的完好,不應折斷樹枝、擦傷樹皮或損傷根系。裝運高度2m以下的苗木,可以立放; 2m以上的壓斜放,土球向前,樹干向后,并用木架將樹干架穩扎牢,墊牢擠嚴。卸車時應雙手抱土球輕輕放下或用網格兜著土球底部抬下。若土球較大,宜借助木板將土球從車上屬順勢慢慢滑下,不可滾動土球。土球直徑16、超過 60cm的樹苗,應用吊車裝車,卸車時直接吊到樹穴輔助種植。 6.3苗木假植:苗木運到種植現場,若不能及時種植,應進行假植。裸植苗木可平放地面,覆土或蓋濕草;也可事選挖好寬 1.5-2.0m、深 0.4m的假植溝,將苗木排放整齊,逐層覆土。帶土球苗木應盡量集中,將其直立,將土球墊穩、排嚴,周圍用土培好。若假植時間過長,則應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同時注意防治病蟲害。 7、喬木的栽植: 7.1回填底部植土:以拌有基肥的土為樹坑底部植土,使穴深與土球高度相符;盡量避免深度不符來回搬動。 7.2擺放苗木:將苗木土球放到穴內,土球較小的苗木應拆除包裝材料再放穴內;土球較大的苗木,宜先放穴內,把生長17、勢好的一面朝外,豎直看齊后墊土固定土球,再剪除包裝材料。行列樹一般要求按從粗到細、從高到低進行排列。 7.3填土插實:在接觸根部的地方應鋪放一層沒有拌肥的干凈植土,填入好土至樹穴的一半時,用木棍將土球四周的松土插實,然后繼續用土填滿種植溝并插實,使種植土均勻、密實地分布在土球的周圍。 7.4淋定根水、立支撐:栽植后,必須在當天淋透定根水。行道樹在種植時應同時樹立砼柱扶固,本項目應業主相關領導的要求,均采用鋼管加幫扎帶支撐,特大型喬木例如木棉,采用50MM長3M的4根一組的鍍鋅鋼管支撐,行道樹等小型喬木采用50MM長2M的4根一組的鍍鋅鋼管支撐,該支撐特點美觀、牢固,可以循環使用,缺點成本較高,18、容易被盜。五、灌木種植的施工方法1、定點:應以圖紙為準,每隔 5株訂一木樁作為定點和種植的依據。定點時如遇電桿、管道、涵洞、變壓器等障礙物必須躲開。 2、種植溝:宜開溝種植,溝槽的大小依土球規格及根和情況而定。 3、防意外:開溝前應向有關部門了解施工地點的地下管線埋設情況;開溝時要小心,發現電纜、管道等必須停止操作,及時找有關部門配合解決。 4、清除瓦礫、堆放基肥:開溝后,發現瓦礫多或土差,必須清除瓦礫垃圾、換新土。根據土質情況和植物生長特點施加基肥,如用堆漚蘑菇肥或木屑。蘑菇肥或木屑必須用3%的過磷酸鈣加上4%的尿素進行堆漚后方可使用。基肥必須與泥土充分拌勻,其施用量按表 6-2樹木基肥施用19、量表的標準。 5、灌木的種植: 5.1選苗:采用假植苗,要求冠幅完整、勻稱,合規格;土球完整,無破裂或松散,無病蟲害。特殊形態苗木要符合設計要求。 5.2起苗時間:本次項目采用假植苗種植,起苗時間相對沒有那么嚴格的要求。 5.3起苗方法:起苗前 1-3天應當淋水使泥土松軟,起苗要保證苗木根系完整。裸根起苗應盡量多保留根系并留宿土;若掘出后不能及時運走栽植,應進行假植。帶土球苗木起苗應根據氣候及土壤條件決定土球規格,土球應嚴密包裝,打緊草繩,確保土球不松散、底部不漏土。 6、苗木修剪、運輸及假植 6.1苗木修剪:灌木種植前,應對進行修剪。修剪時應遵循各種植物自然形態的特點和生物學特性,在保持基本20、形態下剪去陰枝、病弱枝、徒長枝、重疊或過密的枝條,并適當剪摘去部分葉片。對于斷根、劈裂根、病蟲根和過長的根,也應進行適當修剪。剪口均應平而光滑,并及時涂抹防腐劑以防過分蒸發、干旱及病蟲害。 6.2苗木運輸:苗木的裝車、運輸、卸車等各項工序,應保證灌木的根系、土球完好,不應折斷樹枝擦傷苗皮或誤傷根系。 6.3苗木假植:苗木運到種植現場,若不能及時種植,應進行假植。裸根苗木可平放地面,覆土或蓋濕草;也可事先挖好寬 1.5- 2m、深 0.4m的假植溝,將苗木排放整齊,逐層覆土。帶土球苗木應盡量集中,將其直立,將土球墊穩,周圍用土培好。若假植時間過長,則應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同時注意防治病蟲害。21、 7、灌木的栽植 7.1回填底部植土:拌有基肥的土為底部植土,在接觸根部的地方應鋪放一層沒有拌肥的干凈植土,使溝深與土球高度相符。 7.2排放苗木:將苗木排放到溝內,土球較小的苗木應拆除包裝材料再放入溝內;土球較大的苗木,宜先排放溝內,把生長姿勢好的一面朝外豎直看齊后墊上固定土球,再剪除包裝材料。 7.3填土插實:填入好土至樹穴的一半時,用木棍將土球四周的松土插實,然后繼續用土填滿種植溝并插實。 7.4淋定根水:栽植后,必須在當天對灌木淋透定根水。六、 地被及草坪種植施工方法草坪營造,可采用播種、栽種、鋪種等方法,本工程采用鋪種法和播種法。1、 草坪播種1.1種子的質量:采用純度在 97%以上22、發芽率在 50%以上的經過處理的種子。1.2播種量和播種時間:單播應根據草種、種子發芽率確定播種量,一般用量為10-20g/m2;混播則要求 2-3種草按合適比例混播,其總用量為10-20 g/m2。暖季型草種可在春末夏初播種,冷季型草種宜在秋季播種。1.3播種方法:采用條播、撒播或機械噴播。條播是在整好的場地上開溝,深5-10cm,溝距15cm,用等量的細土或砂與種子拌均撤入溝內。撤播不開溝,撒種人應作回紋或縱橫向后退播種,播種后應輕耙土鎮壓使種子入土0.2-km。機械噴播是用草坪草種籽加上泥炭(或紙漿)、肥料、高分子化合物和水混合漿,貯存在容器中,借助機械力量噴到需育草的地面或斜坡上。 23、1.4播后管理:播種后根據天氣情況每天或隔天噴水,等幼苗長至 3-6cm時可停止噴水,但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并要及時清除雜草。 2、 鋪種法鋪種前對地形再次進行整理并撒一定的沙,使其平整度達到要求,選擇長勢優良的草坪進行鋪種,鋪種時必須留有一點的間隙,鋪種好后,采用鐵鍬等工具,進行拍實,使草坪的自帶土壤與種植土充分結合,不留間隙,鋪種完后需淋水,淋水度達到土壤濕潤即可,切忌積水。3、 地被種植方法3.1選苗:按設計要求采購規格、品種相符的地被苗,要求袋苗。3.2測量放樣:種植前,先進行測量放樣,可采用草繩、鋼筋、竹條等工具,對一些弧形要求較高的種植快進行放樣,并撒上石灰。3.3種植:地被到場后應及時栽種,栽種時間避免在中午高溫時候,避開太陽暴曬時段。種植時注意植株之間的間隙均勻、美觀,高差不應相差太大,種植按照內高外低的方式進行,種植密度嚴格按照設計規定的要求執行,保證種植效果。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