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層鋼與框架混合結構車間屋架吊裝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608436
2022-10-18
13頁
165KB
1、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鋼屋架吊裝)工程名稱:車間一 工程地點:江門市新會區雙水鎮沙路村北唐山 施工單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編制單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編制人: 編制日期: 2015 年 07 月 14 日審批負責人: 審批日期: 年 月 日鋼屋架吊裝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單層鋼與框架混合結構,建筑面積4320m2。車間主體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柱,其中A-D、G-K軸屋面為鋼結構,屋架為H鋼,截面為(700350)200610mm。檁條均采用C20070202.2鋼,上鋪830型0.5mm厚暗扣壓型淺藍色彩鋼板。本工程鋼梁跨度為18m,其自重為1.17t,柱頂標高有10m、11.62、m。屋面平面如下圖1。二、鋼屋架吊裝鋼架吊裝前,須經設計、監理公司質檢人員對鋼架的成型尺寸、焊縫尺寸檢驗合格,并經檢測機構對焊縫超聲波檢驗合格,柱頭預埋螺栓的混凝土強度已滿足錨固要求,方可對鋼架進行吊裝安裝。1.起重機械選擇安裝工作要能做到保質保量,即安全、快速地順利進行,首先取決于吊裝機具的合理使用,所以必須從安裝的種類、重量、安裝高度、現場的自然條件等情況來選擇吊裝機具,選擇合適的吊裝機械進行吊裝,主要以起重量(t)、起重高度(m)和回轉半徑(m)三個基本條件來確定:起重量為保證吊裝安全起見,起重機的重量必須大于吊裝構件的重量,其中包括綁扎索具的重量和臨時加固材料的重量。用公式表示如下:式3、中:為起重機額定重量(t)為吊索最重的構件重量1.17(t)為吊索具和加固材料重量0.3(t)起重高度起重機的起重高度,必須滿足所需安裝的最高構件的吊裝高度要求。在施工現場實際安裝是以安裝件的標高為依據。吊機吊裝構件的總高度,必須大于安裝件的最高標高的高度。公式表示:為起重機的起重高度(m)為安裝支座上表面高度11.6(m)為安裝調試間隙,一般不小于0.20.3m為繩索綁扎吊點到構件底面距離1.5(m)為索具高度3(m)吊臂傾角200,則起重機最小臂長:起重半徑(工作幅度)起重半徑即吊裝回轉半徑,起重機重臂上的吊鉤向下垂直于地面一點至吊車中心間的距離。在吊裝高度較高,截面較寬的構件時,應注意起4、重臂從起吊途中到安裝就位,構件不能與起重臂相碰,應保持0.91m的距離。公式表示:式中:為起重半徑(工作幅度)(m)為鋼架跨度18(m)為構件邊沿與吊車安全距離0.91(m)為吊車寬度2.5(m)現選擇QY25A(徐州)汽車起重機,整機自重29t,外形尺寸為長寬高=12.252.53.5m,最長臂為25m,工作幅度為14m時,相應最大起重量為3.3t,起升高度為26m。該機具工作幅度、起重量,起重高度,臂長均能滿足本工程要求。起吊情形詳見鋼架吊裝情形圖。2.鋼絲繩的選擇鋼絲繩的允許拉力應滿足下式:式中鋼絲繩拉力 鋼絲繩破斷拉力系數。取0.85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 鋼絲繩的安全系數,當用于機5、動起重設備時。取6設選用15.5鋼絲繩,鋼絲繩結構形式為6*19,鋼絲總斷面積89.49mm2。查表鋼絲繩破斷拉力R=125KN(鋼絲繩公稱抗拉強度取1400N/mm2)。滿足要求!3、屋架安裝吊點必須設在鋼架匯交節點上。鋼架起吊時離地50cm時暫停,檢查無誤后再繼續起吊。安裝第一榀鋼架時,在松開吊鉤前初步校正;對準鋼架支座中心線或定位軸線就位,調整鋼架垂直度,并檢查鋼架側向彎曲,用繩索將鋼架臨時固定。第二榀鋼架同樣方法吊裝就位好后,不要松鉤,用48鋼管臨時與第一榀鋼架固定,跟著安裝支撐系統及部分檁條,最后校正固定,務使第一榀鋼架、與第二榀鋼架形成一個具有空間穩定的結構體系。第三榀鋼架開始,在6、屋脊點及上弦中點裝上檁條即可將鋼架固定,同時將鋼架校正好。屋架吊裝示意如下圖2。三、鋼屋架安裝注意事項1、屋架安裝注意事項件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檢查構件出廠合格證附件。由于運輸、堆放和吊裝造成的構件變形必須矯正。座位置、做法正確,接觸面平整牢固。件有標記:中心線和標高基準點標記清楚。構表面干凈,無焊疤、油污和泥砂。偏差項目:見表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鋼架弦桿在相鄰節點間平直度L/1000且不大于5用拉線和鋼尺檢查2檀條間距65用鋼尺檢查3垂直度H/250且不大于15用經緯儀或吊線和鋼尺檢查4側向彎曲L/1000且不大于10用拉線和鋼尺檢查 注:.h為鋼架高度,L為鋼架7、長度,l為弦桿在相鄰節點間的距離。2、接與固定:構件安裝采用焊接或螺栓連接的節點,需檢查連接節點,合格一方能進行焊接或緊固。安裝螺栓孔不允許用氣割擴孔,永久性螺栓不得墊兩個以上墊圈,螺栓外露絲扣長度不少于23扣。安裝定位焊縫不需承受荷載時,焊縫厚度不少于設計焊縫厚度的2/3,且不大于8mm,焊縫長度不小于25mm,位置應在焊道內。安裝焊縫全數外觀檢查,主要的焊縫應按設計要求用超聲波探傷檢查內在質量。上述檢查均需做出記錄。焊接及高強螺栓連接操作工藝詳見該項工藝標準。鋼架支座,支撐系統的構造做法需認真檢查,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零配件不得遺漏。3、除銹、涂料連接處焊縫無焊渣、油污,除銹合格后方可涂刷涂8、料。涂層干漆膜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四、鋼結構安裝的質量管理1建立質量管理體系鑒于本工程項目的重要性,本工程項目一定要高度重視質量管理,使施工全過程處于質量監督之下。本項目建立二級質量管理體系,即現場項目經理部質量管理體系和公司質量管理體系。重要環節,重要工序除現場項目經理部進行質量三檢控制外,公司質量部門進行復檢查。施工重點、水準點鋼結構制作安裝均必須由公司技術部門確認。2建立質量管理網絡質量管理由公司總工程師牽頭,質檢將總工室的意圖傳達落實至項目部,并由質檢科對工程質量全過程進行檢查監督。項目經理將質檢科對工程質量要求及有關操作規程通過專職質量員貫徹到工程全過程,并對施工班組9、的施工質量進行全方位的監控。3質量管理要點:確立以工程項目經理,工程技術負責人,工程管理小組,項目專職質量員,施工班組質量管理小組。積極開展各項工程質量管理活動。針對施工中的薄弱環節組織QC小組,具體負責施工中質量交底、監督、檢查、驗收。質量管理小組的任務是對工程質量的全面負責。成立專門測量小組,負責工程全部測量放樣工作,將工程主要的項目列出(軸線、基線、水位、標高),并進行有效的控制,工程放樣必須做到有放必復,填好復核單,再由有關人員進行復核,復核無誤簽署同意后,方能施工。對沉降觀測點,要加以保護,經常性地復核,做到有放必復。嚴格按圖施工,每道工序的施工均需按照鋼結構有關技術規范進行做好自檢10、互檢、抽檢、驗收。隱蔽工程必須做好原始記錄,所有施工項目必須經現場監理工程師認可驗收簽證。工程質量小組,對每道工序必須認真記錄備案列入工程竣工資料。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施工,嚴禁違章作業,發現有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施工情況,工程質量小組有權暫停施工。經過商定的施工方法,不得擅自改動,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對違章而造成的質量事故,要追究責任人責任,并及時上報。成立內業小組,內業小組與外業小組協同工作,在工程中逐步建立,健全有關質量記錄,將整個工程施工步驟和程序規定好后,按照這個步驟和程序事先確定自檢的項目,健全有關自檢記錄。具體質檢項目點數不得小于規定的檢查數量,更不得發生漏檢現象,有關檢查測試及換11、算方法嚴格按現時標準進行,并整理數據填寫有關表格,施工中工程質量管理小組將所需檢查項目同時通過有關部門,互相配合,妥善處理好質檢工作。工程質量管理小組人員必須做好施工記錄,妥善保管,便于總結施工經驗及教訓,有利提高管理水平。采用的施工技術措施或需變更技術措施,應由審批單位批準。工程質量管理小組力爭做到邊施工、邊整理竣工資料,工程竣工后,一星期內匯總上交全部竣工資料。加強對施工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特別是民工隊伍,每一項目在施工前都應進行技術交底,定期開展質量的活動,不斷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素質和技術業務水平。努力做到高質量。工程施工中要爭取消滅各種質量事故,加強薄弱環節重視關鍵作業,發生質量事故12、應及時上報,不準隱瞞,不準弄虛作假,不準留下任何隱患,施工中發生不符合質量的情況,必須及時糾正。檔案資料由工程質量管理小組會同公司檔案部門共同管理,工地質量員要負責好原始資料,做施工日志及各類會議記錄、來往函件及其他文件的整理工作。各類施工文件辦理齊全,便于隨時調出使用。認真做好竣工文件,包括竣工報告,驗收報告,試車報告及工程總結。五、鋼結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1、成立以工程項目經理、工地專職安全員,工程管理小組,有關安全員為核。安全管理小組,具體負責檢查、督促施工操作人員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并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分析交流,處理安全生產的各種事務。2、努力做好安全生產的思想教育工作,定期布置更新施工現13、場,安全生產宣傳欄標牌,結合實際情況,做到生動、活潑、扎實的安全工作。將安全生產工作做到每個角落和各個薄弱環節;把安全生產扎根到每個職工的心坎上,使安全生產人人皆知。3、嚴格執行安全基礎知識(三十條),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等各項政策和措施,并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逐步建立和健全切實可行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化,力爭做到安全生產,努力將事故頻率降到最低點,確保安全措施達到最佳指標。4、加強職工的安全生產基礎知識的普及教育,加強對特殊工種安全的檢查,結合安全活動表彰先進,樹立標兵,推動安全生產工作進一步落實和鞏固。5、努力做到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步驟,合理調配勞動力。例如安排14、施工進度,合理調度機具設備,禁止無計劃地加班加點,確保職工正常作息制度。機具設備定機專人負責,嚴禁無證操作,嚴禁超負荷和違章作業,定期檢查保養,提高設備完好率和使用率,提高紅旗設備率。6、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操作規程,進入現場,必須帶好安全帽。施工人員在操作中必須使用勞動保護用品,特殊操作按規定增加使用其他勞動保護用品。7、現場設置護欄和警告標志,張貼宣傳標志,對作業人員定期進行文明教育,做發施工前的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現場臨時用電,拉線符合規定,并有專業電工負責。8、定期檢查設備與用具,并做好保養,對不符合要求的及時整改杜絕事故隱患。9、吊裝任何物件有專人統一指揮協調,吊裝時平15、穩,就位輕放,吊物下嚴禁站立人或工作。10、電氣操作必須操作證作業,非電工不準拆裝電氣設備,工作前檢查防護用品,任何電氣設備不能帶電作業,電氣設備必須外殼接地,嚴禁接地與接零線擰在一起。11、施工中用電動工具應檢查與臨時施工用電接地方式一致的保護性措施,并裝有漏電保護開關。12、電焊工必須持特殊工種操作證方能獨立操作,每只氧氣乙炔氣上只容許一套工具,正常后才能電火作業,電焊機必須一機一閘、使用隨機開關,乙炔與氧氣瓶保持規定的距離,禁止明火,現場配備必須的消防器材。13、加強施工范圍警備工作,努力做好防盜工作,在規定范圍內施工機具設備堆放整齊,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好工完場清,工完料清。14、切實搞好16、工地安全防火工作,建立安全防火責任制、明火動用審批制度及義務消防隊,配備足夠消防器材。15、安裝工人必須服從現場統一指揮,施工員如發現違章作業時,要及時勸阻,對不聽勸阻者,立即停止其工作。六、人員高處作業安全措施1、設置安全標志,張掛安全網,系掛安全帶。2、在進行施工前,由工程負責人和安全員逐級向有關人員作好安全技術交底。3、高處作業人員在各項安全技術措施和防護用品未解決和落實之前,不能進行施工。對各種用于高處作業的設施和設備,在投入前要加以檢查,確認完好后方能投入使用。4、高處作業人員,要進行體格檢查,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精神病、癲癇病等不能從事高處作業,不得安排從事高處作業。5、高處作業人17、員衣著要靈便,但決不可赤膊,腳下要穿軟底鞋,決不能穿拖鞋、硬底鞋和易滑鞋。操作時嚴格遵守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6、高處作業所用的物料應堆放平穩,不可置放在臨邊或洞口附近。鋼板運上屋面后要與檁條綁扎在一起,以防風吹動傷人。7、施工過程中若發現高處作業的安全設施有缺陷或有隱患,及時報告并立即處理解決,對危及人身安全的隱患,應立即停止作業。所有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等,任何人都不得擅自移位和拆除。8、遇有六級以下強風、濃霧等惡劣氣候,不得進行高處作業。暴風雪及臺風暴雨后,應對高處作業安全設施逐一加以檢查,發現有松動、變形、損壞或脫落等現象,應立即修理完善。9、屋面檁條、支撐安裝安全措施:在屋架18、鋼梁的兩端及跨中焊上臨時角鋼L756支架,支架上綁扎一條8鋼絲繩作安全索,工人安裝屋面檁條、支撐需在鋼梁上行走時,必須系上安全帶,安全帶一頭系在工人的腰間,另一頭拴掛在安全索上。10面板安裝安全措施:在屋架兩端支架上綁扎28固定鋼絲繩,固定鋼絲繩之間系18活動鋼絲繩。工人在安裝屋面板時,可將安全帶拴掛在活動鋼絲繩上,待完成第一跨屋面板安裝工作后,與固定鋼絲繩一起解除,固定于第二跨鋼梁上,進行第二跨屋面板安裝。七、應急預案1、目的提高整個項目組對事故的整體應急能力,確保意外發生的時候能有序的應急指揮,為有效、及時的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經濟損失,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19、制定本預案。2、應急領導小組及其職責項目部成立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聯系電話6660368。領導小組主要成員 組 長:周振榮()副組長:趙啟賢()組 員:吳鵬輝()、吳月連()、趙柏操()、林劍霞()、黃翠萍()其領導小組工作責任具體分工是:組長周振榮全面負責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全面指揮工作;副組長趙啟賢負責搶救傷員工作;組員吳鵬輝負責組織人力保護好安全事故現場工作;組員吳月連負責上報上級工作,并協助保護好事故現場工作;組員趙柏操負責財務工作;組員林劍霞、黃翠萍負責后勤、搶救、通知等工作。3、應急反應預案(1) 事故報告程序事故發生后,作業人員、班組長、現場負責人、項目部安全主管領導應逐級20、上報,并聯絡報警,組織搶救。(2) 事故報告事故發生后應逐級上報:一般為現場事故知情人員、作業隊、班組安全員、施工單位專職安全員。發生重大事故時,應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在24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作出書面報告。(3) 現場事故應急處理腳手架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主要有:物體打擊、高空墜落、火災以及觸電事故,針對以上事故制定下面醫療的應急救援處理措施。A、物體打擊、高處墜落事故的應急預案腳手架工程屬高空作業,應特別重視高空作業安全,避免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必須加強監控管理,對職工進行預防高處墜落的技術知識教育,使他們熟悉操作時必須使用的工具和防護用具,同時在技術上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當發生高處墜21、落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1)休克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體面。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2)顱腦損傷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暢通。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22、的醫院治療。3)脊椎受傷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腳或單肩背運。4)手足骨折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運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5)創傷性出血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6)運送傷員動作最快23、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B、觸電事故的應急處理工程施工中,用電情況較多,電壓較高。一旦發生觸電事故,后果嚴重。應馬上采取緊急救援措施,將傷亡減少到最低。觸電傷者主要的癥狀:強烈的電流通過人身體中,在一瞬間,人立刻暴斃或因休克而昏倒,身體也會有局部灼傷情形。局部表現有不同程度的燒傷、出血、焦黑等現象。燒傷區與周圍正常組織界線清楚。重者創面深及皮下組織、肌腱、肌肉、神經,甚至深達骨骼,呈炭化狀態或全身機能障礙,如:休克、呼吸心跳停止。應急措施:1)切斷電源一旦發生觸電事故,應第一時間切斷電源。不能切斷24、電源的,應用絕緣物體將觸電者與電源分離,如干燥木棒、竹桿、塑料棒等。對于高壓觸電而不熟悉電源情況,應馬上致電有關供電部門停電。如觸電者在較高地方,則應在傷者下方放置軟墊,如紙箱、海綿墊等,防止傷者脫離電源后失控跌落受傷。2)打電話求救第一時間打急救電話,將傷者送往醫院搶救,急救中心電話“120”。3)人工呼吸觸電者常會出現呼吸停止的情況。在醫院搶救人員還未到達現場前可先對傷者進行人工呼吸急救。將傷者平放在干燥地面上,解松衣扣,通暢氣道,用軟物墊起傷者頭部,一手拿捏住傷者鼻子,一手輕輕微微抬起其下巴,施救者吸一口氣從傷者口部吹入,頻率為30-40次/分鐘。4)胸外心臟按壓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應25、立即作胸外心臟按壓。將傷者平放在干燥地面上,解松衣扣,通暢氣道,用軟物墊起傷者頭部。雙手掌重疊按在傷者心臟處,用力按下,頻率為約60次/分鐘。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則應在人工呼吸的同時施行胸外心臟按壓,以1:5的比例進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臟按壓5次。如現場搶救僅有1人,用15:2的比例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臟按壓15次,再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進行,搶救一定要堅持到底。5)運送傷員現場搶救中,不要隨意移動傷員,若確需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移動傷員或將其送醫院,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外,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26、壓,在醫院醫務人員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C、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理1)初起火災,現場人員應就近取材,進行現場自救、撲救;控制火勢蔓延。必要時,應切斷電源,防止觸電。2)自救、撲救火災時,應區別不同情況、場所,使用不同的滅火器材。撲滅電器火災時,應使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用水或泡沫滅火器,防止觸電。3)遇有火勢較大或人員受傷時,現場人員在組織自救的同時,應及時拔打火警電話“119”、急救中心電話“120”或公安指揮中心電話“110”求得外部支援;求援時必須講明地點、火勢大小、起火物資、聯系電話等詳細情況,并派人到路上接警。4)火災的自救與逃生。火災最初五分鐘是最佳逃生時機,首先應躲避濃煙27、,能向下跑的決不能向上跑;其次是躲避大火,不能一下就打開安全門,要用手背試一試門面的溫度不高時再打開門。然后撤離到安全地帶。5)將受傷人員及時轉送醫院進行緊急救護。6)將信息迅速傳遞給各項目部。傳遞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7)各項目部應立即核實現場的處置情況,組織有關人員或應急隊伍趕赴現場。8)應急隊伍到達現場后,應服從現場指揮人員人統一指揮,按分工要求進行疏散人員,搶救物資,盡可能減少生命財產損失,防止事故蔓延;可能對區域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協時,必須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緊急疏散。9)火災撲滅后,起火單位應保護好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并如實提供火災事故的情況。協助消防部門認定火災原因,核定火災損失,查明火災直接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