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東3線道路工程冬季施工方案(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608497
2022-10-18
11頁
21.24KB
1、一、 編制原則2二、編制依據2三、 工程概況3四、冬季施工安排3五、 冬季施工準備3六、 混凝土保溫措施5七、 砌筑工程8八、安全應急救援預案88.1安全應急機制88.2突發事故應急處理措施98.3突發事故應急處理的協調108.4突發事故應急處理程序10 錦江東3線冬季施工方案一、 編制原則(1) 滿足成都天府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關于錦江東3線(牧華路至武漢路段)道路工程的總體工期要求;遵守施工合同文件各項條款要求,全面響應合同文件,認真貫徹業主或監理工程師及其授權人或代表的指示和要求;(2) 根據成都2005-2015年冬季天氣情況,滿足目前工期要求及施工質量要求,為指導現場施工及預防措施;2、(3)按照成都天府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對工程特殊節點工期的要求編制本施工方案二、編制依據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建筑冬季施工規程 (JGJ104-2011)3、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12008)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J034-2000)5、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6、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T F10-2006)7、業主及監理工程師要求三、 工程概況錦江東3線(牧華路至武漢路段)道路工程位于天府新區成都片區范圍內,起點接天府大道(牧華立交)樁號00+00,向南延伸至樁號48+76.146,接橋區輔道3、樁號0+00,終點接武漢路,樁號1+32.206m,道路全長5008.352m。本工程天府大道(牧華立交)至沈陽路段為舊路改造利用段(目前減少1公里),長2017.910m,沈陽路至武漢路段為新建段,長2990.442m。道路設計紅線寬度3240m。施工內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電力淺溝工程、通信工程、交通工程、給水工程、綠化工程等。 四、冬季施工安排 根據本地的氣候條件和施工規范的要求。在冬季施工中,為了保證施工計劃的全面完成,我項目部針對目前錦江東3線施工專業項目的特點編制和執行冬季施工實施性方案,采取有效的冬季施工保溫措施,保證施工質量。冬季施工溫度的確定:在當地晝夜連續5d平均氣溫(4、6、14、21時所測室外溫度的平均值)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各項工程按冬季施工辦理。根據成都歷年冬季溫度情況,按照往年最寒冷情況制定本方案。五、 冬季施工準備5.1、為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編制冬季施工方案及措施,在冬季施工期期間嚴格按照冬季施工要求施工。5.2、開工前與當地氣象部門建立聯系機制,及時掌握天氣預報的氣象變化趨勢及變化,以利于安排施工,做好預防準備工作。5.3、根據本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確定冬季施工需要采取防護的具體工程項目或工作內容,制定相應的冬季施工防護措施。5.4、做好鋼材、水泥、砂石料、外加劑等施工材料的運輸和儲備工作,對新進材料及時下達書面通知單,報試驗室進行檢驗,5、提前準備冬季施工使用的防寒材料、設備、勞保用品。冬季施工主要材料應根據工程量確定各種材料的用量,塑料布、棉氈等保溫材料可根據工程量提前進行準備。原材料:水泥、砂、碎石、礦物參合料、外加劑等材料準備齊全確保供應,鋼筋提前進場,確保生產按期進行。周轉材料:模板、機械設備等按工期要求準備齊全。現場應采用冬期施工措施,對現場的施工材料、施工機械進行冬期保養,對混凝土拌和用水加熱的設備進行安裝、混凝土養護采用材料及時準備到位。5.5、做好混凝土輸送泵車、混凝土拌合站、混凝土罐車、吊車等施工機械(車輛)及辦公車輛和設備的日常維修和保養工作,儲備必要的易損件,確保滿足生產要求。冬季施工期間,各類辦公車輛、施6、工機械、運輸工具應參照有關規定換季保養、加注冬季潤滑油、防凍液,停機放水。5.6、拌合站進行具體規劃、布置,適當進行改造,滿足冬季施工要求。5.7、混凝土供應路線進行統籌安排,確保混凝土運輸過程的質量。5.8、檢查職工住房條件及倉庫是否達到過冬條件,及時按照冬季施工保護措施施作過冬蓬,準備好加溫及烤火器件。當采用煤爐和暖棚施工時,做好防火、防煤氣中毒措施,棚內必須有通風口,保證通風良好,并準備好各種搶救設備。5.9、在進入冬季前施工現場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對人行道路、腳手架上跳板和作業場所采取防滑措施。5.10、冬季施工中加大質量檢查力度,發現問題,要求限期整改解決,保證各項防寒措施的落實。現場7、技術管理人員應加強指導,嚴格檢查,確保冬季施工的工程質量。 六、 混凝土保溫措施6.1、混凝土各項原材料的保溫措施6.1.1骨料:貯藏要求搭設暖棚,暖棚三面用磚墻砌筑,墻體高度不小于1.5米,墻體與頂棚間用棚布擋護,出料通道采用活動簾布;為了提升骨料的溫度,在一年中最冷的元月份視實際情況可采取在骨料暖棚中生爐火的設施,生爐時要設置排煙道,不得污損材料及環境,保證骨料不低于0,確保進入拌和機的骨料沒有冰塊、雪團。6.1.2外加劑:選用通過技術鑒定、符合質量標準的外加劑;混凝土宜采摻用防凍型外加劑,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凍性,摻入量嚴格按照有關國家標準和產品說明書,并進行實驗驗證。在鋼筋混凝土中禁止摻用8、氯鹽類防凍劑,以防止氯鹽銹腐蝕鋼筋。6.1.3粉煤灰、水泥:只能采取保溫措施、不得采取加熱措施,應貯存在罐中。6.2、混凝土拌合站加工6.2.1混凝土原材料加熱原則:優先采用加熱水的方法,當加熱水不能滿足要求時,再對骨料進行加熱,水泥只保溫,不得加熱。在最冷的月份拌合用水要加熱,加熱溫度不宜高于80,加熱宜采用鍋爐;攪拌時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熱的水進行攪拌均勻,再加水泥,以免水泥與熱水直接接觸; 當拌制的混凝土出現坍落度減小或發生速凝現象時,應調整水的加熱溫度。6.2.2拌和設備的保溫措施攪拌設備設在四周及頂部圍護的棚內,在最冷季節設備外面包裹幾層棉被保溫;在拌制混凝土前及停止拌制用高溫的熱水沖洗9、拌和機,清洗時的污水應做好排水、封閉好沉淀池、防止凍結、定期清理、污水管道保持暢通。6.2.3混凝土的拌和混凝土拌和時間較常溫施工延長50%左右,對于摻有外加劑的混凝土拌制時間應取常溫拌制時間的1.5倍。混凝土一般情況下入模溫度不應低于5,環境負溫時,砼入模溫度不應低于10。6.3混凝土的運輸 混凝土拌和物出機后,應及時運到澆筑地點。在運行過程中,注意防止混凝土熱量散失、表層凍結、混凝土離析、水泥砂漿流失、坍落度變化等現象。運輸混凝土的罐車在裝入混凝土之前要先用熱水沖洗,罐車外包裹一層或多層棉織物。6.3混凝土澆筑在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澆筑時,拌合物與拌板、料斗、泵管或各類10、容器中接觸時混凝土漿容易與容器凍結,故在澆筑前應采取防風,凍結保護措施,各種容器應預先預熱,使攪拌物具有適當的施工和易性再澆筑。混凝土一般情況下入模溫度不應低于5,環境負溫時,砼入模的溫度不應低于10。冬期混凝土澆筑前應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如模板、鋼筋和預埋件檢查、清除冰雪凍塊、澆筑時所用的坡道和防滑措施要逐點檢查。振搗器不要直接觸及鋼筋或預埋件。混凝土采用機械搗鼓。6.4混凝土拆模及養護拆模時混凝土芯部與表層、混凝土表層與環境之間的溫差不大于20。且混凝土內部開始降溫前不得拆模。一般選用蓄熱法養護,即一層塑料薄膜加土工布保溫或采用一層塑料薄膜加棉氈保溫,當蓄熱法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采用搭設暖棚加11、熱法.6.5混凝土質量檢測混凝土按不超過100m、每工班、每一結構部位同配合比取樣不少于一次。標準條件養護試件組數按設計及實際需要確定,但至少取樣一組,重要部位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要求留置試件。標準條件養護法試件采用28d齡期的混凝土,按同條件養護法試件的逐日累積溫度1200d控制。七、 砌筑工程(一)砌筑工程所需材料要求:1、石灰膏、電石膏等應防止受凍,如遭凍結,應經融化后使用;2、拌制砂漿用砂,不得含有冰塊和大于10mm的凍結塊;3、砌體用磚或其他塊材不得遭水浸凍;(二)冬期施工砂漿試塊的留置,除應按常溫規定要求外,尚應增留不少于3組與砌體同條件養護的試塊,分12、別用于檢驗各齡期強度和轉入常溫28d的砂漿強度;(三)基土無凍脹性時,基礎可在凍結的地基上砌筑;基土有凍脹性時,應在未凍的地基上砌筑。在施工期間和回填土前,均應防止地基遭受凍結;(四)普通磚、多孔磚和空心磚在氣溫高于0條件下砌筑時,應澆水濕潤。在氣溫低于、等于0條件下砌筑時,可不澆水,但必須增大砂漿稠度。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的建筑物,普通磚、多孔磚和空心磚無法澆水濕潤時,如無特殊措施,不得砌筑;(五)拌合砂漿宜采用兩步投料法。水的溫度不得超過80;砂的溫度不得超過40;(六)在凍結法施工的解凍期間,應經常對砌體進行觀測和檢查,如發現裂縫、不均勻下沉等情況,應立即采取加固措施;此外無特殊施工要求和13、無可靠的保障措施時盡量不采用凍結法施工。八、安全應急救援預案8.1安全應急機制按照本項目工程特點,組織制定適合本工程實施中的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如果發生安全事故,按照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以及其它有關規定,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并堅持“三不放過”的原則,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8.2突發事故應急處理措施在現場施工過程中,出現塌方、突泥涌水、沖突、人員傷害、火災、爆炸或因設備故障、損壞等原因造成中斷施工的非正常情況。施工前期,針對在施工中可能出現的特殊危險情況,提前預測,并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及配備應急人員,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以防突發事件,并定期14、組織演練,確保施工安全。8.2.1突發事故應急處理的隊伍建立突發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負責處理一切突發事件。組建應急救援隊,根據不同突發事故,組建應急救援隊。隊員從各工程施工作業隊中選取,正常情況下隨工程隊施工,對突發事故的應急措施進行演練,在突發事故時快速組建。應急救援隊的工作包括實施搶險預案、搶救人員、搶救財物、維護秩序等,應急救援隊的人員有明確分工。對有一定急救知識的人進行急救知識培訓,以便醫療專業人員到底之前進行醫療急救。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送就近的醫院搶救。8.2.2突發事故應急處理工具和器材在工作場地、施工地段、生活營區備足與突發事故救援相適應的各種應15、急工具和器材,經常對工具與器材進行保養與更新,保證完好與使用。保證通訊設備的完好,確保在突發事故時通訊暢通。8.2.3突發事故應急處理設備和物資應急事故的救援物資提前足量儲備,單獨儲存保管,不能移作它用。應急救援物資在進場前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或材料品質證明,其性能與材質需經試驗室檢驗合格,滿足工程需要。材料不合格、不能滿足工程需要或不能滿足設計要求,不能進場。應急救援的設備和機械提前落實,實行“定人定崗定設備”責任制度,經常對機械設備進行維護與保養,始終處于完好無故障狀態。確保應急救援工作需要。8.3突發事故應急處理的協調一旦發生人力不可抗拒的特殊事故,由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協調行動,快速16、組建突發事故應急救援隊,各有關部門和人員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協同作戰,各盡其責,按突發事故的緊急預案措施,盡快控制事故態勢的發展,縮小事故的擴散范圍,最終消除事故。把突發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努力減少突發事件帶來的損失。與此同時,立即向業主、監理單位、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報告。發生突發事故后,要密切注意現場周圍的動態,非救援和無關人員禁止進入或隨意出入現場,盡力保持通往現場與外界道路的暢通。突發事故應急處理的原則是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應急醫療隊利用現場醫療衛生條件對傷員進行急救處理,減少其痛苦,盡快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8.4突發事故應急處理程序對處理突發事件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高度集中,統一指揮的原則;迅速、準確地報告事故情況,確保信息渠道暢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減少損失,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積極合理地調動人力物力投入搶險,盡快恢復生產;加強職工搶險意識宣傳,居安思危,妥善發布新聞信息。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