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龍崗區北通道市政工程看守所跨線橋橋頭跳車處理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608517
2022-10-18
13頁
56.50KB
1、深圳市龍崗區北通道市政工程第合同段第二標段看守所跨線橋橋頭跳車處理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編制單位:編制日期:2012年3目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述1三、施工管理組織機構1四、橋頭跳車處理施工2五、施工進度及施工申請4六、保證工程質量的技術措施4七、施工安全保護措施5八、文明施工管理措施6九、安全事故應急預案7看守所跨線橋橋頭跳車處理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 0412000)1.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1.3.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2-20081.4.有關國家現行施工驗收規范、標準及廣東省、2、深圳市有關施工規定。1.5.看守所跨線橋施工圖。1.6.本工程特點、現場實際條件、自然環境。1.7.我公司的人員、設備、技術能力和施工管理經驗。二、工程概述 2012年3月10日公司施工人員對看守所橋進行檢查時發現本橋一處橋頭有橋頭跳車現象,具體位置為左線KZ3+380。跳車部位出現部分路面下沉現象。2011年3月12日我公司派工程技術人員查看現場,收集資料并初步確定處理方案。后經過會議討論確定最終的處理方案為挖除下沉部位的路面,清除有下沉的路基至堅實底層,然后鋪裝瀝青混泥土至和現在的路面接順。三、施工管理組織機構本次施工的主要人員項目經理: 駱明輝項目副經理: 葉龍輝質檢工程師: 梁湘義測量3、工程師: 黃春光施工隊長: 李利偉交通疏導隊長: 李鴻濤安 全 員: 呂業君四、橋頭跳車處理施工為保證施工時道路暢通,采取單側半幅施工,一側施工完畢后再施工另一側。施工工藝:銑刨橋頭路面,加鋪瀝青混凝土消除沉降差異,使路面縱、橫向平緩過渡。工藝流程如下:施工準備擺放安全標志測量放樣銑刨瀝青路面端頭處理清理、灑粘層油底層檢測,掛鋼線檢查瀝青混合料攤鋪瀝青混合料壓實初期養護、開放交通 。 4.1準備工作,此項施工作業須在保證暢通的情況下進行,因此需做好準備工作。A、施工隊人員必須高素質,有足夠工作經驗。并經嚴格安全知識培訓。B、主材為瀝青混凝土混合料,故原材料要嚴格把關,按原材料技術規范進行嚴格檢4、驗,不合格不得進場。C、準備好各種警示標志、標牌,反光筒、標志服、黃色頻閃燈、照明等設施。D、對各種施工設備檢修好,并儲存好必要的配件。以上工作就緒后,提前通知路政人員,做好施工配合工作。4.2縱斷面和橫斷面控制縱斷面以三個車道的三條中心線為實測和設計拉坡段面,以相對穩定的路面和伸縮縫頂面標高為控制點,在設計縱坡時應滿足快速路技術標準,與原路面和橋面銜接的坡差不大于0.4%,橋面端部拉坡應不小于20m,一般不大于40m 為宜。橫斷面應以設計橫坡度控制,進行合理控制。4.3標出銑刨范圍和深度根據縱斷面和橫斷面設計,現場標出攤鋪范圍和深度對于攤鋪厚度不足4cm 處用銑刨機銑刨至4cm 邊緣切齊,其5、他部位用銑刨機拉毛,攤鋪厚度大于6cm 處,應分層攤鋪。銑刨深度的確定:實測高程與設計高程的最大高差小于7cm時一次性銑刨攤鋪,銑刨深度為5cm;實測高程與設計高程的最大高差大于7cm時分兩側銑刨攤鋪,第一次銑刨深度為高差最大值減5cm。4.4銑刨與不翻修路段的橫向接縫處用切縫機割齊,橫向接縫應與路中心線垂直;銑刨機要設專人指揮,銑刨機行進要勻速、平穩,不能隨意變換速度,避免中途停頓,嚴格按規程操作;采用銑刨機進行銑刨作業時,按設計厚度正確銑刨或扎毛,避免損壞完好的下面層;對銑刨機銑刨不到的接頭、邊角等人工鑿除部分要基本與底面平。4.5清槽銑刨后即可進行槽內清理工作,槽四壁要用鋼刷清除浮灰,槽6、底清理要徹底干凈,不遺留松散、夾層,最后用鼓風機吹凈槽內灰塵。4.6撒布乳化瀝青粘層油在攤鋪瀝青混合料前3-4小時,下面層表面用瀝青撒部車均勻噴灑0.30.5kg/m2 粘層瀝青,無漏灑,無重疊,與不翻修路段接界的原路側壁和平石側壁均勻的涂刷粘層瀝青,以保證新鋪混合料與舊瀝青面層更好的粘結;粘層瀝青澆灑完之后,封閉交通,嚴禁通行車輛和行人。4.7瀝青面層攤鋪(1) 采用與原瀝青層相同或按設計要求的材料和厚度進行攤鋪。(2) 瀝青混凝土攤鋪時氣溫不宜低于10;低溫施工時必須采取確保施工質量的有效措施,雨天不得施工。(3) 采用有自動調平裝置的攤鋪機攤鋪;攤鋪速度必須均勻緩慢,避免忽快、忽慢或停機7、待料現象,同時應調整好攤鋪機壓夯振動頻率,使初步壓實達到85%以上;攤鋪機和料車倒車供料要有專門的指揮,對橋頭等攤鋪機無法工作的地方,采用人工攤鋪,人工鋪筑時要控制好松鋪系數,保證路面平整度;混合料攤鋪時應與原路面、橋梁平齊對接。(4) 攤鋪、壓實成型后的瀝青混凝土面層應進行早期養護,應在瀝青混凝土面層自然冷卻到常溫后,混合料表面溫度低于50,收完安全標志同時另半幅重新擺放好安全標志后,方可開放交通。開放交通初期,應安排交通協警指揮交通,車速不得超過20km /h,并不得剎車或調頭。4.8接縫由于處理橋頭跳車工程的特殊性,壓實工作中很大一部分是接縫壓實,橫向接縫、縱向接縫處不應有凹凸不平的表面8、,應保證接縫位置平順和具有正確的設計豎曲線,壓實度達到設計規定的要求。瀝青路面的施工必須接縫密實、連接平順,不得產生明顯的接縫離析。接縫施工應用3 m 直尺檢查,確保平整度符合要求。半幅施工產生冷接縫時,可在混合料尚未冷卻前用鎬刨除邊緣留下毛茬的方式,加鋪另半幅應涂灑少量瀝青,碾壓時由邊向中碾壓留下100150mm,再跨縫擠緊壓實;或者先在已壓實路面上行走碾壓新鋪層150mm 左右,然后壓實新鋪部分。五、施工進度及施工申請首先,占道許可證可項目部直接向龍崗區交管部門提出申請,實行半幅封閉施工 ,半幅通車。道路施工期暫定為2012-4-5至2012-4-25。具體時間由相關手續完善情況確定。六、9、保證工程質量的技術措施5.1、過程控制。處理方案中的各個關鍵工序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并請監理見證和驗收。5.2對施工人員進行施工技術交底,熟悉各個施工工序及施工要點,施工過程做到細心,細致,保證施工質量。七、施工安全保護措施6.1根據檢修內容的特點及類似工程的施工生產經驗,工程存在的安全風險主要有:交通事故、機械傷害事故、食物中毒事故、物體打擊事故等。根據本標段工程的施工特點,在技術上重點防范以下兩個方面:1、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事故。2、防止機械傷害和物體打擊事故。(1)預防交通事故的預防措施a.道路改造施工時,嚴格按GB5768-2009的要求擺放施工安全標牌,并布置施工溫馨提示牌。10、b.于各受交通疏解影響次干道、支路及片區等道路設置交通導向提示牌,對車輛進行提前疏導。c.于施工區域內各施工段、各節點及各路口設置交通維護崗位,按需要配置交通協管員,專人協助交警部門疏導及指揮交通,維護交通安全。d.與市交警部門及轄區交警大隊建立良好暢通的溝通渠道,確保交通疏導工作的高效率運作。e.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施工人員出入施工現場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確保自身的安全。f.進出施工現場的施工機械及車輛要遵守交通規則和交通協管人員的指揮,堅決杜絕交通事故的發生。(2)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預控措施a.設備和工作場地應清潔,現場毛料、零件、工具等應堆放整齊,道路暢通無阻。b.堅持持證上11、崗制度,嚴禁違章操作。c.操作人員上班要穿好工作服、戴好套袖、扎緊袖口。d.機械加工操作人員嚴禁帶手套操作。e.操作人員堅持班前開車空轉,下班或中途停電時,將各種走刀手柄放在空檔位置,關閉開關,上機工作時,須站在木質的腳踏板上。f.調換齒輪,變換轉速,裝卸工件、夾具時必須停車、切斷電源。g.測量、檢查工件時須停車,禁止把量具、零件放在床面上。h.對設備、構件、操作機構、導線等經常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使設備處于良好的工作時狀態,使操作機構靈活好用、各元件聲音正常、無閃爍放電和異常振動。6.2道路施工安全措施(1)未經安全教育的管理人員、施工人員,不準上崗。未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的新工人不準上崗。(12、2)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穿好反光衣;不準赤膊,赤腳,穿背心或穿拖鞋進入施工現場。(3)圍擋施工場地設置交通標示燈、交通警示牌,并安排專職疏導人員,以便疏導車輛安全行駛。(4)場區內材料、工器具碼放整齊、美觀,設備材料按現場情況進行布置進行存放并適當標識。場區內施工機械不作業時,應停放整潔并對周圍環境無不良影響。(8)所有現場作業人員均需穿反光衣,尤其在上、下班行走在道路上時段,需由帶班人員帶領、指揮,以防交通事故的發生。(9)在現場設置專門安全生產小組,由現場施工隊長擔任組長,全面負責。八、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做好施工現場各種臨時設施,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整齊有序,安全衛生,禁止13、擅自隨意設置。工程完工后,及時安排進行場地清理。2、班前各種施工機械擦洗干凈,班后施工工具要放回原處,腳手架、下腳料要收拾干凈,保持環境清潔衛生。3、在施工車輛行駛各路口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和標語。4、環境保護已成為為工程建設中的一個緊迫的課題,保護生態和社會環境是全社會每一個單位和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應最大限度地減輕對周圍環境的負面影響,變“擾民工程”為“利民工程”。5、在綜合辦公室設有醫藥箱,并由經培訓合格的急救員。九、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指導思想 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要在“預防為主”的前提下,貫徹“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屬地為主和單位自救、14、社會救援相結合”,“ 快速有效救援”的原則。在項目部統一領導下,迅速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制訂實施具體搶險救援方案,組織應急搶險救援力量,通力合作,高效有序,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及時搶救,疏散人員,控制事故危害發展,將損失傷亡降低到最低程度。 風險分析目前北通道已經成為龍崗的主干道,通往坪地,東莞等地的大貨車特別多,車流量比較大。綜合施工區域交通現狀及公司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綜合分析,正常施工造成的交通擁堵、突發事件造成的交通擁堵、施工路段發生交通事故為施工工程施工關于交通方面的主要風險。同時施工中有可能發生機械傷害、物體打擊的事故。應急預案的適用范圍及事故可能發生的部位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使用范15、圍:看守所跨線橋橋頭跳車處理施工部位:看守所跨線橋區域以及受施工影響的區域 后果:正常施工造成道路擁堵 施工事故造成道路擁堵 交通事故造成道路擁堵 機械傷害,物體打擊1、 應急搶險救援指揮系統和組織機構 成立項目經理為組長,副經理為副組長,各部室部長、各施工隊隊長為組員的應急預案響應管理領導小組,成立交通疏解警示小組、交通設施維護小組及交通協管員為主的應急響應隊伍,在項目上形成縱橫網絡的應急響應組織機構。 (1)應急救援指揮部 指 揮 長:駱明輝(項目經理) 聯系電話:13509688667副指揮長:葉龍輝(項目副經理) 聯系電話:13802206769下設:綜合協調組:負責人 李利偉 聯系電16、話:13509655772 疏散救護組:負責人 李洪濤 聯系電話:13500069301 故障排除組:負責人 梁湘義 聯系電話:13632532132 保衛警戒組:負責人 呂業君 聯系電話:13760130438(2)應急預案響應機構 應急預案響應組織機構圖 項目經理組長項目副經理副組長項目副經理副組長安全質量部工程技術部辦公室財務部設備物資部交通協管員(3)應急預案響應程序 根據事故應急救援系統的應急響應程序要求,按過程分為:接事故報告、響應級別確定、應急啟動、救援行動、應急恢復和應急結束等六個過程。 應急預案響應程序圖應急增援指揮人員到位信息網絡開通應急資源調配現場指揮到位響應升級現場清潔17、解除警戒善后處理事故調查事故報告應急啟動救援行動事態控制應急恢復事故應急結束事故發生總結平審專家支持現場監測環境保護人群疏散醫療救護警戒標志工程搶險人員救助信息反饋4、事故發生應急措施 (1)、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或突發緊急事件,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在接到報告后,應迅速組織應急人員趕赴現場,在第一時間內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負責事故現場的指揮,組織人員、物資設備、車輛、通訊系統使用、調度工作,按應急預案組織搶救,啟用應急響應和緊急疏散措施,并及時向上級單位報告。另外可直接向社會救助系統請求援助。(2)、根據救援預案,按不同的受傷原因、傷害部位、傷害程度,對受傷者采取相應的救護措施,并及時做好傷員的轉送工18、作。(3)、在救護傷員的同時,應注意保護事故現場,及時組織人員疏散、撤離危險區域,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凡與事故、突發事件有關的物件、痕跡、殘留物等應保持原樣,如搶救傷員需要移動某些物件改變狀態時必須做出標識和記錄。事故調查與處理(4)應急狀態終止后,事故調查組負責組織事故的調查與處理工作,各有關單位應及時做出書面報告。書面報告的基本內容是:事故發生及搶險救援經過;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后果,包括傷亡人員情況及經濟損失等;預防事故采取的措施;應急預案的效果及評估情況;應吸取的經驗教訓以及對事故責任單位、責任人的處理情況等。事故、事件調查處理的權限及程序按集團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在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下,及時、準確地查明事故原因、性質和責任,對事故責任者按“四不放過”的原則嚴肅處理,總結并吸取事故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