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江工業園路網工程人工頂管施工方案(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608535
2022-10-18
12頁
24.68KB
1、頂管施工方案 報驗申請表工程名稱:池州市前江工業園區四期路網工程B標致:安徽華東工程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我方已完成了 人工頂管施工方案 的編寫工作,現報上該施工方案的報驗申請表,請予以審查和驗收。附:人工頂管施工方案。 承包單位(章): 項目經理: 日 期: 審查意見: 項目監理機構: 總/專業監理工程師: 日 期: 前江工業園路網工程B標項目人工頂管施工方案審批: 編制: 建設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5月2日人工頂管施工方案我單位承建的前江工業園四期路網B標工程,包括經五路、緯六路延伸段、緯十路和董沖大道四條道路。因前期道路管線已經形成,造成我方施工的經五路和緯十路管線過路需要用2、頂管施工。頂管工程量有D1200 管道50米、D1000管道86米、D800管道80米,具體施工方案如下:一、頂管工作井施工根據現場土質情況及頂管開挖深度,本工程頂管工作井開挖后采用磚砌井,內徑為5000mm,墻身下部1.8m范圍內采用370mm,其余按240mm砌筑,具體做法如下:1、工作坑開挖A、根據井位坐標放出工作井位置,然后依據井中心向四周放出工作井邊線,采用挖機按從上到下的順序開挖,每次挖土超過2m后,觀察井坑穩定情況,并隨時按施工要求的大小位置修正尺寸,防止井壁出現塌方現象。依據土質情況和開挖深度,5m米以下需每1m 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一道。造價人才網開挖深度為設計管底標高下-303、0mm,并開挖集水坑。B、底板厚為200mm,混凝土為C25,同時設置1個500mm600mm的集水坑。 C、井底澆筑20cmC25混凝土作為底板,井壁采用MU7.5砂漿磚砌井身,墻寬自地表向下-3.2-5m范圍內為370mm磚砌,其余采用240mm磚砌。 D、后靠背:對于頂管工作井,開挖至既定標高后,根據管道走向設置混凝土后靠背。為了頂管工作空間及靠背面積,需將靠背處的井身墻體拆除,并向下(井底下方),向外井身外部)掏挖,掏挖尺寸為2.0m2.0m,厚為1.0m,用C25混凝土澆筑。E、出土及排水:采用人工取土,采用卷揚機配合三腳架垂直運輸。排水采用集水坑排水,用潛污泵明排,水量較大時可使用4、輕型井點降水。2、推進的理論計算(按50米計算)(1)后背每米寬度土壤的被動土壓力(KN):P=1/2rh2tan2(45+/2)+2Chtan(45+/2)式中 r土壤的容重(噸/立方米)H天然土壁后背的高度(米)土壤的內摩擦角(度),此處取30度C土壤的粘聚力(噸/平方米),查工程地質手冊為13t/m2P=1/2*2*52*tan2(450+300/2)+2*5*12*tan(450+300/2) =25*3+130*1.73=299.9噸/米(2)推力計算F=F1+F2 其中F總推力 F1迎面阻力 F2迎面阻力F1=/4*D2*P (D管外徑1.2m,P控制土壓力)P=K0*Y*H0 式5、中K0靜止土壓力系數,一般取0.9H0地面至掘進機中心的厚度,取4.5mY土的濕重量,取2.5t/m3P=0.9*2.5*4.5=10.125t/m2F1=3.14/4*1.22*10.125=11.45tF2=*D*f*L 式中:f注漿后管外表面綜合摩阻力系數,取1.5t/m2D-管外徑,D=1.2mL頂距 L=50mF2=3.14*1.2*1.5*50=282.6t根據計算,該頂管最大頂力為282.6t,小于工作坑所能承受的設計允許頂力。二、頂管施工:1、頂管施工工藝流程工作井施工設備安裝管吊裝就位施工準備開機頂進結束測量控制及糾偏復核廢泥外運施工下一節。 2、 施工順序工作井施工頂進設備6、安裝調試吊裝砼管到軌道上 裝頂鐵開啟油泵頂進出泥管道貫通砌檢查井。3、頂進施工工作坑內設備安裝完畢,經檢查各部分處于良好狀態。即可進行試頂。首先校測設備的水平及垂直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合格后即可頂進工具頭,然后安放混凝土管節,再次測量標高,核定無誤后進行試頂,待調整各項參數后即可正常頂進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做到勤挖勤頂勤測,加強監控。頂進施工時,主要利用風鎬在前取土,千斤頂在后背不動的情況下將管道向前頂進,其操作過程如下:安裝好頂鐵擠牢,啟動油泵,千斤頂進油,活塞伸出一個工作行程,將管子推向一定距離。停止油泵,打開控制閥,千斤頂回油,活塞回縮。添加頂鐵,重復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裝下一節管子為7、止。卸下頂鐵,下管,用環形橡膠環連接混凝土管,以保證接口縫隙和受力均勻,監理工程師論壇保證管與管之間的連接安全。4、頂進施工中的重點工序(1)、測量:測量次數:在頂第一節管時及校正頂進偏差過程中,應每頂進2030cm,即對中心和高程測量一次;在正常頂進中,應每頂進50100cm 時,測量一次。中心測量:根據工作井內測設的中心樁、掛中心線,利用中心尺,測量頭一節管前端的軸線中心偏差。高程測量:使用水準儀和高程尺,測首節管前端內底高程,以控制頂進高程;同時,測首節管后端內底高程,以控制坡度。工作井內應設置兩個水準點,以便閉合之用,經常校核水準點,提高精度。一個管段頂完后,應對中心和高程再作一次竣工8、測量,一個接口測一點,有錯口的測兩點。(2)、糾偏:當測量發現偏差在1020mm 時,采用超挖糾偏法,即在偏向的反側適當超挖,在偏向側不超挖,甚至留坎,形成阻力,施加頂力后,使偏差回歸。當偏差大于20mm 時,采用千斤頂糾偏法,當超挖糾偏不起作用時,用小型千斤頂頂在管端偏向的反側內管壁上,另一端斜撐在有墊板的管前土壁上,支頂牢固后,即可施加頂力。同時配合超挖糾偏法,邊頂邊支,直至使偏差回歸。(3)、管前挖土要求在道路和重要構筑物下,不得超越管段以外100mm,管周不得超挖,并隨挖隨頂,并且本頂管工程的地質主要為礫石土,需用風鎬打碎后人工出土。(4)、接口的處理由于頂管的管材為F 型接口,頂管完9、畢后,對于管與管之間的縫隙,采用膨脹水泥砂漿壓實填抹。選用硅酸鹽膨脹水泥和潔凈的中砂,配合比(重量比)為:膨脹水泥:砂:水=1:1:0.3,隨拌隨用,一次拌和量應在半小時內用完。填抹前,將接口濕潤,再分層填入,壓實填抹平整后,在潮濕狀態下養護。(5)、工作井內管道施工管道完成后,按設計圖在井內砌筑檢查井。待檢查井達到一定強度后,工作坑四周分層回填碾壓密實。三、質量保證措施頂管施工前編制頂管專項方案,提交監理和業主審定才能進行施工。頂管前,項目部向作業班組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工作,每道工序開工、員工上崗前進行簡短的質量要求和技術交底,由各專業工程人員負責實施,使每個員工上崗前做到人人心中有數,以確10、保工程質量。摸清施工沿線的地下管線的詳細情況,并制定詳細的技術措施。做好施工資料管理工作,及時填寫原始記錄和隱蔽工程記錄(含照片),及時完成竣工資料。認真做好施工計劃,保證施工作業連續均衡、緊湊,從而有效可靠地控制質量,保證工程質量。頂進過程中,應嚴格控制頂力在允許的范圍內,并留有足夠的安全系數。頂管控制在質量標準范圍以內,如果在頂進過程中,發現方向失控,應該立即停止頂進,逐級上報,經研究同意后,方可以繼續頂進。作好地質勘察及資料整理工作,認真編制好施工方案和通過不同土層的技術措施及糾偏措施,確保管道的順利頂進。加強操作控制,使頂管均勻平穩,受力均勻,盡可能減少頂進過程中的傾斜、偏移、扭轉,防11、止管壁出現裂縫、變形。四、安全文明施工及環保措施1、施工安全措施1)、沿工作井四周設置1.2 米高的固定護欄,護欄上掛安全網,工作井四周要掛相應的警示標語。2)、挖土施工時工作井必須設置爬梯,供人員上下井用。使用的卷揚機等應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動卡緊保險裝置。3)、挖出的土石方應及時運離工作井,不得堆放在工作井四周1 米范圍內。4)、頂管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5)、頂管施工區域沿線采用標準圍蔽。6)、嚴格遵循土方開挖程序,控制均勻挖土,防止發生偏位,嚴重傾斜或管涌等現象,做好作業前和施工中的通風換氣工作,每次進入管道時,保證管內通風,以免導致人身事故。7)、吊車、起重設備由專人操作和專人指揮,統一12、信號,預防發生碰撞。吊車靠近工作井邊坡行駛時,加強對地基穩定性檢查,防止發生傾翻事故。吊管下工作井時,注意安全。8)、加強機械設備維護、檢查、保養。機電設備由專人操作,認真遵守用電安全操作規程,防止超負荷作業。9)、開挖前詳細了解沿線管線資料,做好沿線管線保護措施。10)、作業人員輪換制。每個作業人員在管內作業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避免勞動強度過大引起危險。11)、頂進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使用安全帶,洞口必須有施工人員照應,洞內用不大于12 伏照明燈照明,每班作業時必須有合格的電工當班。12)、利用軸流式抽水泵在工作井設置的集水井內進行抽水, 保持井內無積水,抽水時,施工作業人員不得站立在積水范13、圍內。13)、采用卷揚機垂直牽引出土時,井下不能站人,工作井上平臺的作業人員出土時必須使用安全帶。14)、自制木板小車,用于放置壓縮空氣呼吸器和運載進管人員,并在車尾部拴上繩子,在萬一發生意外的情況下由管外監護人員迅速將管內人員拉出管外進行搶救。15)、利用鼓風機并購買50米長的軟管,用于輸送空氣進入管道,加強管內空氣的流動和循環。工作挖掘面的工人要佩帶含氧量探測儀,經常檢查該處含氧量必須超過18。16)、管外配備專職監護人員,密切注意入管作業人員狀態,每一分鐘對管內人員進行呼喊,或用一條繩子每隔一定時間拉一下作業人員,在得不到安全的反饋情況下立刻采取相應應急措施。17)、井上配備相應藥品。作14、業前要對施工人員進行緊急救援的培訓,使全體人員懂得使用呼吸器和含氧量探測儀,懂得救人步驟,并進行實地現場考核合格后才施工。18)、在人員進管前要用含氧量探測儀進行管道內氧氣濃度的探測,利用毒氣探測儀進行管道有毒氣體濃度的探測。19)、電動卷揚機必須設置防沖頂裝置。20)、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有關機械設備必須嚴格按照各機械的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全部用電設施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2、采用空氣壓縮機帶風鎬機挖土時的安全措施1)、作業環境內保持清潔和干燥,貯氣罐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半徑15m以內不得進行焊接或熱加工作業。2)、曲軸箱內的潤滑油量應在標尺規定范圍內,加添潤滑油的品種、標號必15、須符合規定。3)、各聯結部位應緊固,各運動部位及各部閥門開閉應靈活,并處于起動前的位置。4)、起動空氣壓縮機必須在無載載荷狀態下進行,待運轉正常后,再逐步進入載運轉。5)、開啟送氣閥前,應將輸氣管道聯接好,輸氣管應保持暢通,不得扭曲。送氣時,在出氣口前不準有人工作或站立。6)、發現以下情況必須立即停機檢查,找出原因待故障排除后,方可作業。a、漏水、漏氣、漏電或冷卻水突然中斷;b、壓力表、溫度表、電流表的指示值超過規定;c、排氣壓力突然升高,排氣閥、安全閥失效;d、機械異響或電動機電刷發生強烈火花。7)、停機時,應先卸載,然后分離主離合器,再停止電動機的運轉。3、環保與文明施工1)、控制噪聲,頂管設備施工作業、施工運輸車輛特別是夜間施工所造成的對附近居民的影響,由于頂管進行連續頂進施工,采取必要的減噪措施,同時報經主管部門批準。2)、加強環境保護,控制空氣污染,對施工作業機械,運輸車輛作業時所產生粉塵進行控制, 并定期對施工現場周圍地面進行淋水,減少灰塵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同時做好對城市綠化、地下管線、地下文物的保護。3)、保持每天24小時對工地范圍內的交通通道進行維護、清掃。工地范圍與各主要通道加強照明設施,保證車輛司機、行人能充分看清路況、警示標志以及施工圍欄。4)、當天的余泥盡量當天運走,避免污染環境。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5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