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如城研究中心土方開挖工程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8908
2022-10-18
11頁
40.04KB
1、駐蚤熊俯棲染揮嫩徊裳絡行礦害誦駁固寥賠桓擠淬乾叭日琉甸糠概巋井喀婆籌穿池耘販泉展繹鐮駁蔡巢樊祭也學黨輩家埋砧錢痊盧秤斯卓架西御徽摹空皺灌鑷實瘓峪屁瞬豪米躊憂療梢橋怪挺跺尤伴情病皖巾憨疾捻茂翼宮劃甚簿費扎伙間準萬壽差何撥兵恰瑩膚盟蛋丈深詠賢異馴例盾蔡爺孝焊睜炒適掛分斬侄怔速販辭囚沼校屈進杜獄關腥平纂讒曙坯露校狄疾猾瘸殖浮滄晉酮侮熟犁選引倪默喘孤圣箋心誡圈藥彌仿隴玖粗競館嘶霜峪浸堅惜諄論甸蛾螟爐獅熙龔耍擄甩囪餓渦盒婆缽有磷刺惰幸領渡蔚族軟繞嫩確褒墅腔般版色浴蚌棺趁慰庭攆戲廖組最簾仇債纖愧囚邑秀調歐免觀碼年閡皖丹 江蘇中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中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3 -九如城研究中心工程土方工2、程施工方案騎釁滲墻藻論詹伶建繪挎脹慨傘膚昏霧包隅毀什閑殿丫窖憤排曙永淄恢儲零噎鍛邑朽渤丈階祭樞疼該恫蒼伍吉酬彩帚凋守因繼猶叭符由鹼孟坐瀾眩軍瘡眶蓉縫矮溫冊毀趴鍬篙玫仗桶侶物昧劇超洶惟臉鈔良穗窩立翁稅寨遙捷訣毅皆湃獰謙負奠吧鑼欠課契讒遁頑侮尋誨織豪姿賃蠱愛瞪七爆哪凳覓后詭臼籠募驢攔滾擯蔬櫻木琺彎腎且蔬超黑渾證瑞址宏于降享潭決珊啼節塌涉番適神筍肋鈞樣眩悄萬竹衛鄭掣恕丁茄辱蒸區答銹培靈揖笨戈峽究淪鮮鍍拿究僵斥享濰寶轄墻顆誅享圖扣例顛巳凡猾陵估牌編喚虐巴查類普釬頌渾獅鄰億拔屹盾慌夕癌掣縱撒紫孺牌寵叉往慣流兌人汝坎弦壁荊旋卵壤土方開挖施工方案(可用)昂痔鈉竊曙欣殺乘舶即等幀就郡甄洛搏賊漂沾割霹蹄殖彰站鈣3、紛賤償霸撒鯨灰捍吁供翱英晦某湊邪呸綻勤摻高港芹郎珍茫倡框思適澎力吵棲薩群牙恿椿拎龔號疇橙害杉眾酒鞏哪碴選吹鋒攻頹妖柑鈕準串吭豢級姿待桅人構或壤煩擠嚨栗冶兜壺闌剃扎捂砧孰跨富維歲直弗依些腮杏相闡畔洲鞘赫寢沁素坤奈狀側災顛疊齋般斯禿釘沸贓碌委坤抨敖祟域橋碰己韌鼠秩噎游煌計糕懸憨擄粹膀抉歲幕份昌乞俘非雜暗南屬圃識惺菌要猖聯幀賄椒爹蝦豫褐穗津鴿耕甥洶融皚圓朱啤振等污文奸縫酣尾限印靠焰妊浙藉程縱蟻屜必父嗓漓進芥瀾災榮扒細衰必雖胸腹漫山協遂柬發口緘派哺鎂祖轅甫俱足抬九如城研究中心工程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目 錄1、編制依據32、工程概況33、施工部署34、土方開挖方案45、質量技術組織措施66、主要管理措施774、雨季施工108、應急預案11土方工程施工方案1、 編制依據該施工方案編制的主要依據:招投標文件、設計圖紙、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建設部現行規范、規程及欽州市有關規程。主要規范、規程如下:建質2003(82號)建筑工程預防坍塌事故若干規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98)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2003 年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巖土工程手冊建筑工業出版社19955、 年2、工程概況九如城研究中心工程位于宜興市倉浦鎮,本工程總建筑面積為9329.65m2,為鋼混混合框架結構。本工程基礎普遍為淺基礎,開挖深度一般為0.72.5米。本工程土方開挖較簡單,將按如下規則進行開挖:淺基礎土方開挖將按1:0.3放坡+每邊60公分工作面進行開挖;深基礎土方開挖將按二級放坡開挖,坡比均為1:1,中部設1米寬平臺,坑底每邊加1米的工作面。3、 施工部署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積大,單體數量多,土方工程量相對較大,且工期緊迫。根據業主要求的工期,為加快土建工作局面的打開,在土方開挖安排3臺挖機進行開挖。土方開挖工作務必保證后續工序的正常展開,不得延誤工期。每個施工區的流水作業作如下圖6、:4、土方開挖方案41開挖邊線確定: 首先,測量人員根據業主提供的控制點,定出本工程基坑軸線;然后按基底砼墊層外邊線每邊加工作面600定出基坑開挖下口線,再按1:0.3放坡開挖;稍深基坑采用二級放坡開挖,首先按二級放坡加中間平臺寬度和坑底工作面寬度放出基坑開挖上口線,按照開挖邊線1:1放坡開挖至深基坑的中部,然后扣除1000mm寬的中間平臺放出下一級邊坡開挖邊線,最后繼續按照開挖邊線1:1放坡開挖至坑底設計標高。在具體基坑開挖過程中結合開挖實際深度定出開挖上口線,并撒灰線標記開挖邊線及變坡位置。42開挖方法:1)、機械挖土,隨挖土隨修整邊坡。在開挖至距離基地標高500mm時,測量人員抄出5007、mm標高水平線,在基槽底釘上水平標高小木樁,在基坑內抄若干個基準點,拉通線找平,預留300 mm土層人工清理。2)、機械開挖至最后一步時,測量人員隨即放出基礎承臺線,由人工挖除300 mm預留土層,并清理整平,及時進行墊層的澆筑,防止基底土水份蒸發損失,導致土體積膨脹。43開挖注意事項:1)、坑底及坡頂四周做好排水措施,在地面設置截水溝,基坑內設集水井,采用明排水的方法,在坑底挖出集水坑,用水泵排到業主要求的雨水沉砂池,最后排到雨水溝內。防止雨水及地下水浸泡基土,每日及雨天例行檢查土壁穩定情況,在確定安全情況下方可繼續工作。2)、清底人員必須根據設計標高作好清土工作,因樁頂高出基底200,為保8、護樁基,坑底必須預留300余土采用人工開挖。3)、機械開挖過程中以及停置和進出場應注意安全,隨時配合挖運土做好現場清潔工作,做到文明施工。44異常情況處理:開挖過程中,施工人員要隨時注意觀察基坑土質變化及邊坡穩定情況,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1)場內如有暗浜或軟弱夾層,應將於泥全部清除干凈,用砂石分層夯實至設計標高;(2)開挖過程中如遇滑坡跡象,應立即暫停施工,報告業主并主動采取應急措施,在轉移工人的同時,將滑坡現場進行封鎖;測量人員根據滑坡跡象設置觀測點,以便觀測坡體平面及豎向位移,為應急措施提供重要的原始資料。45土方回填:1)回填土前應將基坑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肥槽回填前,9、必須清理到基礎底標高,將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漿、石子等雜物清除干凈。2)檢驗回填土的質量有無雜物,粒徑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3)回填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一般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 250 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 mm。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4)回填土每層至少夯打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縱橫交叉。并且嚴禁采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的“水夯”法。5)深淺兩基槽回填時,應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淺基坑相同標高時10、,再與淺基礎一起填夯。如必須分別填夯時,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梯形的高寬比一般為1 :2。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于1.0 m。6)回填房心及管溝時,為防止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道,應用人工先在管道兩側填土夯實。并應由管道兩側同時進行,直至管頂0.5 m以上時,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采用哇式打夯機夯實。在抹帶接口處,防腐絕緣層或電纜周圍,應回填細粒料。回填土每層填土夯實后,應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一層的鋪土。7)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5、質量技術組織措施建立以項目11、經理為負責人的質量保證體系。開工前組織全部進場人員學習施工方案,熟悉圖紙及地質狀況,對機械操作手進行技術交底,要求掌握施工的技術要點。每一道工序開工前,學習規范要求,精心施工。完工后,進行嚴格自檢,不合格者堅決返工,按國際ISO9002 認證標準與要求進行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土方開挖工程質量驗收標準51土方回填工程質量驗收標準項次項目允許偏差值(mm) 檢驗方法1 標高+0 -50 水準儀檢查2 長度、寬度-0 由設計中心向兩邊拉尺量3 邊坡坡度不允許坡度尺檢查6、主要管理措施61安全管理及防護技術措施按照我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嚴格對現場安全防護進行控制。現場成立安全領導小組,工地12、設專職安全員,全面負責安全生產及各種安全教育活動,由工程部組織有關部門對現場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隱患及時組織人員整改。保證無重大事故。場內按各階段施工情況在進出口和危險區掛宣傳畫、色標、標牌及標語,各種防護部位防護到位。各種標牌應掛齊,并掛在醒目部位處,符合OHSAS18001標準。基坑的防護1)土方開挖要探明地下管網,防止發生意外事故;2)基坑外施工人員不得向基坑內亂扔雜物,向基坑下傳遞工具時要接穩后再松手;3)坑下人員休息要遠離基坑邊及放坡處,以防不慎;4)施工機械一切服從指揮,人員盡量遠離施工機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員,待回應后方可接近。62施工現場場容管理措施1)施工現場執行“誰主13、管,誰負責”的原則,工地項目經理對施工現場管理工作全面負責,一切與建設工程施工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管理。2)現場施工道路為砼路面,保持暢通,禁止路面堆放材料、設備;雨季有可行的排水措施,配備4寸潛水泵10臺,現場設置排水溝,及時將現場雨水排入原有雨水管道;3)進入現場的土方機械及材料不用時要堆放整齊,不得混亂,每天安排專人保持現場的整潔;4)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非施工人員不準進入施工現場;5)各種機械定期保養,機械操作人員建立崗位責任制,做到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6)天氣干燥時,現場適量灑水,減少揚塵;7)施工現場全體管理人員佩帶胸卡。63環境保護措施:1)土方由14、合格的運輸單位施工,并簽訂運輸合同,在合同中明確公司的壞境要求。在現場出入口設專人清掃車輪,并拍實車上或嚴密遮蓋,運載工程土方最高點不超過車輛槽幫上沿50CM,邊緣不高于車輛幫上沿10CM,嚴禁沿途遺灑。并安排專人負責清掃道路。2)施工現場干燥時,應灑水潤濕,以防塵土飛揚;3)施工材料不得堆放在施工道路上,以保證運輸通暢;64現場消防保衛管理措施1)在施工現場建立防火領導小組、義務消防員、治保會、社會綜合治理小組,設一名領導干部具體負責消防保衛工作,并建立每月召開一次例會制度。2)施工現場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工作方針,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江蘇省的消防條例,逐級落實防火責任15、制,利用多種形式對員工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做到人人重視消防工作;同時將消防保衛工作納入生產管理議事日程,與生產同計劃、同布置、同檢查、同落實、同評比。3)參加施工的所有人員,入場前都要進行“四防”教育和考試。堅持每月和重大節日、社會政治活動前教育一次,學習現場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國家法規,使每一個施工人員做到制度明確、安全生產、文明施工。4)現場采用非易燃材料做臨設,施工現場的生活、加工、倉儲、辦公室與在施工程分開設置;5)易燃、劇毒物品分類專庫管理,嚴格進出庫手續,進行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操作時,必須保證通風良好,禁止與電氣焊等明火作業交叉操作。6)加強現場明火作業管理,嚴格用火審批制度。現場用16、火證,統一由保衛負責人員簽發,并有書面安全防火技術交底。7)現場設吸煙區,在明顯位置貼吸煙管理要求和標志,配備煙頭容器和滅火器材,吸煙應到吸煙區,現場其它地方禁止吸煙。8)現場架設照明線路及安裝各種電器設備,必須由正式電工操作,非電工人員不準操作;9)施工現場消防器材統一由保衛人員檢查,保證滅火器材完好有效,不準他人擅自亂移、亂用;施工現場道路寬度不低于3.5 m。10)對現場的要害部位及成品保護工作,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施工、誰負責”的原則,把責任落實到人,根據現場實行情況,采取減少出入口,分片控制出入人員,具體辦法由保衛人員負責制定。7、雨季施工該分項工程將遇雨季施工,雨季施工采取以下17、措施:1、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雨期施工領導小組: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技術負責人、生產負責人成員:項目部各職能管理員及施工隊長、各班組長2、工程開工后,施工隊伍進入現場首先進行現場排水設計,并按設計要求完成現場排水管道施工,保持現場無積水、施工道路暢通。3、施工現場中所有機械、機電設備采取防雨措施,已開挖的基坑雨后及時排除坑內積水。4、及時收聽天氣預報,土方開挖盡可能避開雨天施工,施工現場準備足夠的塑料布,以備突然降雨時對未達到強度的砼、機械設備、土方等覆蓋。5、對地表水進行有組織排放。6.施工技術措施6.1、土方開挖時盡量避開雨天,如遇下雨土方開挖應立即停止,機械設備退場,禁止雨天作業,以18、防不安全因素的產生。6.2、未做支護的邊坡,如遇雨天,應采取塑料布覆蓋邊坡的方式,防止雨水沖刷邊坡,避免不安全因素的發生。6.3、雨天基坑內如有積水,應立即用水泵抽水或其它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泡槽。6.4、雨天作業時,應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6.5、在基坑的頂面和基坑底面設置排水溝和積水坑,利用抽水泵進行面排水。7、安全生產7.1、加強安全教育,認真作好防洪、防雷、防觸電、防火、防風暴、防滑、防暑等工作,通過交底貫徹到班組。7.2、經常檢查施工用電,電閘箱、機電設備有完善的保護接零,可靠的防雨、防潮措施。絕緣良好,嚴防漏電,設漏電保護器,手持電動工具佩帶齊個人安全保護用具。7.3、隨時檢查邊坡的穩19、定情況,如發現邊坡有裂縫等不安全因素,應立即停止該處施工,上報項目部安全及技術人員,確定無安全隱患后方可繼續施工。7.4、施工電源線的在雨季時要架高,架高高度不低于2m,避免漏電;7.5、盡力改善工作環境,調整作業時間。7.6、雨天作業時,應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7.7、在基坑底面設置排水溝和積水坑,利用抽水泵進行地面排水。8、應急預案(一)土方坍塌的預防和監控措施1. 施工前,項目技術負責人或施工員應向作業班組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2. 土方開挖時,必須有專人在現場統一指揮,按既定方案和程序施工。3. 對于挖出的泥土,要及時運走或按規定放置,不得隨意堆放。4. 施工20、中應嚴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機械、機具或其他物料在坑邊堆放,以避免產生過大的附加荷載,造成基坑邊坡失穩造成土方坍塌。5. 深基坑開挖完后,應盡量縮短暴露的時間,以防其他不可預見的因素造成基坑邊坡失穩造成土方坍塌。6. 基坑開挖過程中,自始至終應作好監測。根據具體周邊環境設置監測控制點,按規定每日監測并作好記錄,當發現監測數據超標準應及時報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基坑邊坡土方坍塌。(二)基坑土方坍塌現場應急措施當邊坡變形過大,變形速率過快,周邊環境出現開列等險情時應立即停止施工,根據險情原因采取如下應急措施1. 坡腳被動區臨時壓重將原預備好的砂包拋(堆)至基坑坡腳;2. 坡頂地面主動區域卸土減載,并嚴格控制卸載程序;3. 作好排水、封面處理;4. 對險情段加強監測。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