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大街頂管工程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8970
2022-10-18
12頁
71.54KB
1、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2第二章 工作坑施工2第三章 管道頂進8第四章 接口處理9第五章 觸變泥漿減阻9第六章 頂坑回填10第七章 頂管工程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10第八章 測量控制12第九章 安全保證體系13第十章 海湖新區西關大街頂管平面圖附圖 第一章 工程概況本次施工頂管為供熱管線的一部分(DN1000至DN1650混凝土管)。第二章 工作坑施工2.1、頂管工作坑施工流程:測 量 定 位開挖頂坑支立側墻板撐兩道工字梁加固繼續開挖隨挖隨撐技術準備交驗2.2、頂坑位置的定位a. 考慮到道路現狀、材料、設備、電源、水源節約等因素;b. 有可利用的坑壁原狀土作后背;c. 工作坑處應便于出土和運輸,并具2、備有堆放少量管材及暫時存土的場所;d. 在施工地段處設置雙向頂管工作坑2.3、頂管工作坑尺寸:A、 工作坑的寬度:6.4mB、 工作坑的長度: 4.5mC、 工作坑的深度:8.0m 工作坑的計算 寬度計算: B=D+(2.00.4) B:工作坑的寬度(m) D:管道的外徑(m)B=3.6+0.2*2+2.4=6.4m 長度計算: 工作坑內最小長度(m) L=L1+L2+L3+L4+K L1:混凝土管單根長度(m)取2m L2:下井管段長度(m)取0.3m L3:主油缸長度(m)取1.2m L4:未頂出頂的管道最小長度(m)取0.5m K: 后座、剛性頂鐵和環形頂鐵厚度之和,再加上安裝富余量(m3、)取0.5mL=2+0.3+1.2+0.5+0.5=4.5m 深度計算: H=H1+D+h H: 工作坑的深度(m)取8m H1:頂管覆土厚度(m)取6m D: 管道的外徑(m)取1.8m h :操作空間高度(m)取0.2m H=H1+D+h=6+1.8+0.2=8m L5 L4 L3 L2 L1L2.4、工作坑支護測量定位后,開挖工作坑,當挖至2m以下后根據土質情況,要隨挖工作坑隨支立側墻板撐,并且在板撐外加兩道方木(20*20*6000cm)加固,起固定板撐和抗土側壓力的作用。開挖工作坑時要隨時注意對地下其它管線的保護。如地下上下水管網、天然氣管網、電纜管網等。2.5、 坑下布置 2.5.4、1、頂力計算:頂管施工時必須有足夠的頂力,才能克服管子的頂進過程中土壤對管子的摩擦力,人工挖土頂管法一般采用下列的近似計算公式Ft=2DLFf式中Ft-項力RND-管外徑:mL-管子頂進長度:mFf-管子與土壤的單位摩擦力,一般可近似采用0.5kN/ ,在頂管施工中,影響管子頂力的因素很多,如各種不同土壤不同含水量與管子的摩擦因數變化就很復雜,頂力也就相應的變化,此外,頂管過程中發生偏差,進行矯正,也會增加頂力。根據人工挖土頂管施工實踐,實測阻力的數值于計算項力相差很大,頂進長度于頂力的關系并不是按直線成比例的增加,頂進越長計算頂力于實測阻力的差值越大。根據這幾年來地方在頂管中的經驗總結,對頂5、力的計算曾采用經驗公式進行估算,比較接近實際。在粘土,砂粘土,在天然含水量高的沙質土,人工挖土形成的頂力為Ft=(5-2.0)Wo機械設備的計算根據經驗公式:P-nPo其中:P-總項力 n-土質摩擦系數。土質系數取值可根據以下兩種情況選?。篈、 土質為粘土、亞粘土及天然含水量較大的亞砂土管前挖土能成功者,取1.5-2.0。B、 土質為中粗沙及含水量較大的粉細沙,管前挖土不易成功者,取3-4,取n為2.0。P0為管子的自重。頂進的每節管自重約為6噸,最長段以50米計,每節管長為兩米,共要頂進25節管,則Po=6*25=150噸。則總的頂力為:P=nPo=2.0*150=300噸考慮地下工程的復雜6、性及不可預見因素,頂管設備選用1.25倍左右的儲備能力。C=儲備頂力等數為1.25*300=375噸。 采取人工挖土千斤頂管時所用的機械設備主要是千斤頂。千斤頂的頂力應按計算的總頂力選用300噸液壓千斤頂兩臺,這樣既可以加快施工進度,又能減低帶動強度。2.5.2、后背a. 后背設置在能夠滿足負荷的土基上,采用人工基本削平,并使壁面與管道頂進方向垂直,如不能滿足要求,則采取澆筑加固混凝土等措施。b. 后背選用型鋼或方木,型鋼或方木各放一層,型鋼不能小于25,方木不能小于15cm15cm,碼放好后立放30KN/m2鋼板一塊,面積不小于32,并用橫鐵擠牢穩固。c. 檢查后背是否有空隙、可能產生的變形7、回彈,防止發生的措施為對后背加以錨固或填充。2.5.3、頂進設備a. 頂鎬安放在固定導軌上,必須栓固或錨固,以防不同心產生側滑、頂力跑偏等,并隨時觀察頂管設備的完好情況。b. 頂坑上下均可放置高壓泵油箱控制箱等,原則是有足夠的操作空間和保證安全的空間,設備使用前需檢定合格方可進入現場,油箱回流時需有過濾系統,控制箱必須可靠靈活。c . 頂進時為保證混凝土管受力均勻,且不使母材受傷,必須加置護鐵,短距離行程(10m)時可用其他方法代替。d. 坑下必須設置安全梯,坑內嚴禁使用易燃、易爆器具,碘燈不準在頂管時使用。2.5.4、坑下平臺 a. 坑下平臺與頂管垂直方向埋設1515cm方木,長度為4m,間8、距為0.8m。 b. 在坑下平臺穩安鋼導軌,并加以錨固,測量其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c. 鋼導軌錨固后在兩側外密排5cm大板作為工作平臺。2.5.5、坑上平臺a. 管道吊裝。本工程采用25噸汽車吊下管。用汽車將管材吊至預定部位。下每節管子要檢查管節的高程和導向,看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檢查管節是否完全貼臥于軌道上。頂管采用“F”型接口,承插式橡膠圈柔性接口。承口為鋼套管與鋼節管一端連成一體,形成承口;管節的一端制成插頭,插頭上有密封圈凹槽,相鄰管段連接時,先在插頭上安裝好密封圈,在承口內安裝好墊片,然后將插頭插入即可。管道頂進時,承口始終朝后,頂管的頂鐵做成插頭式,以便于插口能均勻牢固的接觸。接頭9、墊片的作用是傳遞頂力,使頂力傳遞均勻,墊片的寬度要比管壁小,安裝時至少要留出20cm,以防止管道的邊緣開裂。b. 為滿足上管出土的作業要求,坑口平臺比現狀地面高0.51.0m,坑口四周設有土埝以防雜物墜落。2.5.6、油壓控制箱與千斤頂a. 油壓控制箱設置在千斤頂附近,與千斤頂配套,油管直順,盡量減小轉角。b. 千斤頂固定在支架上,并與管道的中心垂直。c. 多臺千斤頂規格相同,如規格不同時其行程應同步,千斤頂的油路必須并聯。d. 千斤頂安裝的高程使千斤頂的著力點位于管線端面垂直直徑的1/4左右處。2.5.7、頂鐵a. 頂鐵要求無歪斜扭曲現象,安裝必須順直。b. 頂進時,頂鐵上方及側面不得站人,10、并隨時觀察有無異常現象,以防崩鐵。2.5.8、起重設備a. 起重設備安裝后,在正式作業前應試吊,吊離地面1米左右時,檢查重物、設備有無異常,確認安全后方可起吊。b. 起重設備設專人操作,必須制定并嚴格遵守操作規程。2.5.9、頂進設備安裝依據頂力計算,采用1或2臺320T頂鎬頂進,油壓控制箱宜設置在千斤頂附近,必須與千斤頂配套,油管必須直順、減少轉角。千斤頂固定,并與管道中心線垂直。千斤頂的安裝高度,使千斤頂的著力點在管端面垂直直徑的下1/4左右處。第三章 管道頂進首先試頂一根管,經嚴格測量高程及中線合格后,再進行施工。頂進過程中嚴格測量,每頂一鎬測一次高程,兩鎬測一次中線,以確保施工質量。高11、程測量時可略高于設計1cm左右,以抵消在頂進過程中管道與土摩擦向前帶土而造成的下移。頂進挖土禁止超挖,每次挖進30cm左右,管道上可略多挖12cm,以減少頂進時的阻力。管道下方135度范圍內不得超挖,使頂管為吃土頂進。頂管一旦開始,必須晝夜不停連續施工。下管出土采用25噸吊車配合進行。如果發現下例任一種情況,應立即停止頂進,待糾正后再正常施工。不得猛糾硬調。a 發生塌方或地下物 ;b 后背傾斜或嚴重變形;c 頂鐵發生扭曲;d 管位中線或高程偏差過大;e 頂力較預計大,超過管口承力。 每班認真填寫頂管記錄,如實進行交接工作,下一班人員必須復核無誤后,方可施工。第四章 接口處理 4.1、頂管完畢后12、,使用1:3水泥砂漿勾內縫。第五章 觸變泥漿減阻5.1、,根據土質情況確定是否使用觸變泥漿,是為了減少頂力和防止坍塌。5.2、配制觸變泥漿,要嚴格按照配比進行。5.3、使用觸變泥漿,在管子頂入土內的工作坑壁修建后封閉,防止泥漿從工作坑壁漏出。5.4、頂進距離過長,泥漿壓力下降,在適當部位進行補漿,一般在離灌漿罐1520米處設第一個補漿孔,隨后補漿孔間距可為3050米。5.5、在頂管接口處要襯墊橡膠板或塑料片等材料,防止接口漏漿。5.6、觸變泥漿拌和要按下列程序進行:a、將定量的水放入攪拌罐內,并取其中一部分水溶化堿。b、在攪拌過程中,將定量的膨潤土徐徐加入攪拌罐內,攪拌均勻。c、將溶化的堿水倒13、入攪拌罐內,堿水必須在膨潤土攪拌均勻后加入,再攪拌均勻放置12小時后即可使用。5.7、觸變泥漿的配比: 膨潤土:水:堿1:3.3:0.03第六章 頂坑回填7.1、管口對接完成后,撤離施工機具,按照施工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分層進行回填。7.2、層層必須驗收,并且每個檢查井都有回填記錄,作為施工試驗最后進入竣工資料內。第七章 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a.質量通?。禾屯脸陬A防措施:掘進入員必須按如下規定進行挖土:管前允許超前掏挖300mm(砂土,粉砂)至500mm(粘土、亞粘土),管周下135范圍的土層一般情況不得超過管外皮,管周上225范圍的土層允許超出管外皮15mm,嚴禁超挖;當穿越建筑物時,管前掏土14、不得大于100mm,管周上225范圍不得超出管外皮;開動頂鎬時,管前挖土人員必須全部進入管內;砂礫類土,首節管前加高掘進罩。堅持每頂一鎬,對管道中心及高程校測一次,發現偏差,隨時糾正;對于已經發生的管周超挖,必須在頂進完成后,從管內鉆孔或從地面鉆孔,向超挖空隙處進行壓漿填充,以防地面或建筑物下沉;對于粉砂和砂礫石地層,應進行加固處理后再頂進。 b.質量通病:頂進初期,產生中心及標高偏差超標預防措施:項管工作坑后背,必須按設計的最大項力進行強度和穩定性驗算,保證整個后背具有一定的剛度和足夠的強度。后背安裝時,注意原狀土壁面不得擾動,土壁面必須平整,且垂直管道中心軸線。應根據施工環境、材料供應條件15、設備條件等選擇適宜的后背形式??晒┻x擇的后背有原土后背、人工后背(鋼板樁后背及排管后背)、方木后背和管道式后背;導軌可采用鐵軌(輕型或重型鋼軌)、木軌兩種。導軌是頂進中的導向設備,其安裝質量對管道項進質量影響極大。導軌安裝要求反復校測,使導軌中線、高程、軌距、坡度符合設計要求。導軌面應光滑,安裝應牢固。頂進中管節不發生跳動和側向位移。下管后管節與軌面的接觸應成直線,穩定第一節管前后都應檢測導軌的高程、坡度及是否平行,發生問題應糾正后再頂時;導軌基礎形式,取決于工作坑槽底土基的土類、管節重量及有無地下水等條件,可采取土槽木筏基礎,通鋪方木基礎,卵石木筏基礎,和混凝土基礎中的任一種適合上述條件。16、總體要求導軌在穩放管節后,導軌及枕木不發生任何沉降彎形;頂鎬安裝前要校驗,以確保兩個頂鎬行程一致。頂鎬安裝時,其布置要與管道中軸線相對稱,頂鎬要放平、放安穩。并應進行試運轉和試頂檢驗,表明頂鎬正常后方可進行頂進。頂鎬在管上的著力點應在管全高的下1/4處。頂進中,頂鐵安裝要使著力點通過管壁中心線。雙行縱頂鐵的模數對稱,長度應相等;首節管入土前,應嚴格校對其中心及高程,合格后方可進行頂進。每頂進300mm,即對其中心線和高程校測一次,避免首節管出現中心及高程偏差超標;頂進工作面挖土的方法,必須根據工作面的地質及地下水位高低來決定。c.質量通病:頂進誤差嚴重超標預防措施:必須在頂進中,建立和執行嚴格17、的校測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嚴格控制頂進中心和高程,及時校測、糾偏。接口處按要求做法安放鋼板漲圈,防止管道發生錯口;對坑內引入的水準點及后視方向樁,要經常復測,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根據地質水文資料,已知管位在地下水位以內時,應采取降水措施,對于在頂進中偶發的淺層滯水或土壤含水量較大管子有下扎可能時,應采取地基處理的方法予以解決;頂進中,管道發生中心或高程偏差時,用挖土校正法調整。當土層土質不好,或有地下水時及偏差超過10mm時,也可采用強制校正法來造成局部阻力,迫使管子向校正方向轉移,強制校正法包括襯墊法、支頂法、支托法;當管道頂進產生嚴重誤差時,必須采取某些補救措施才能使管道繼續頂完。當頂進距離18、不長出現嚴重誤差,用一般校正方法失效時,可采用撥管校正來補救。當頂進距離較長,出現嚴重誤差不能再向前頂進時,需采用對頂、地下接口解決。第八章 測量控制1、在頂第一節管時,以及在校正偏差過程中,測量間隔不應超過30cm,保證管道入土的位置正確;管道進入土層后的正常頂進,測量間隔不宜超過100cm。2、中心測量:頂進長度在60cm范圍內,可采用垂球拉線的方法進行測量,要求兩垂球的間距盡可能的拉大,用水平尺測量頭一節管前端的中心偏差。一次頂進超過60cm應采用經緯儀測量。3、高程測量:用水準儀及特制高程尺,根據工作坑內設置的水準點標高(設兩個),測頭一節管前端與后端管內底高程,以掌握頭一節管子的走向趨勢。測量后應與工作坑內另一水準點閉合。4、全段頂完后,應在每個管節接口處測量其中心位置和高程,有錯口時,應測出錯口的高差。-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