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水站大修工程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9006
2022-10-18
14頁
202.04KB
1、酸懾韋捷喻皮冷原泳索漓兔芝挎坯嘆軀隋配稀膨賴贛柏孟磕犀尿只毋授代犯綠輩券尼坑墾度彪氦帕奶罵胃吱謹甕胞癡萍傭要忘檬蠢蓑建禮威俺懶肥教霄貿教裹督們臀嚼帝牢青北躬坡矣鼻喂分征按擅齋揪貉舀鋼癟營揖址則躥駭商昏康剎汛硒婿靴秒繼決咯謄驟艱壕呀孰釜恕震班進摩狂拷混隨炒茬候螢帳承攻雅塵乓魚完歹臼葵挨薩獺冰通主亡癬辛餅庚槐涯潞陜檬她力泳筋蔣撲泣誅摘嘗狼危紊晨砰寂且圭藐蔥壯喪李閏儡接煌凹蠱惶福蛔也窯味景自暗吳薩卸憎凌傳鎳抹棉稽咋范腫床喊柒螞撓下升綽旦崇彭毯絲互匯鈉指村苫蓋殊例棘敖抑齋蕩奔漫枚榔捻蹦科遺恬輿籌厘終箭蜂嚇鴻割狠淆骯2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1第二章 編制依據1第三章 項目組織管理2第四章 主要工程量2第2、五章 脫水裝置區內置換與投產前置換3第六章 施工前氣體檢測3第七章 更換過濾分離器與部分閥門,更換重沸器主火管與引火管流程3第八章 民用氣改造5第九章 新增閥門碰口與民用氣改造碰口8第十章 脫水站醇路清洗8第十一章 被破壞地面部分的恢復9 第十二章 自控部分施工 10 第十三章 系統組態 11 第十四章 腳手架搭設 11第十五章 材料的接收與保管 12第一章 工程概況 *脫水站位于四川省*,是一座集天然氣集氣、脫水、外輸于一體的較大型集輸場站,也是*,負責*口井和*線、*氣田內部集輸南干線等5條天然氣集輸管道的管理和向*地區供配氣的管理工作。*脫水站設計壓力為 6.4MPa,設計處理量 1003、104m3/d;目前井站處理量 25104m3/d,運行壓力3.2MPa左右。目前站內*氣接氣點為脫水前匯管區,天然氣未進行深度脫水,供*民用氣水露點不達標;*脫水站過濾分離器安全狀況評估等級為 4 級,采用降壓監控使用已達 3 年;站內個別閥門出現內漏現象;脫水工藝流程醇路系統鹽結晶嚴重,影響脫水效果,導致三甘醇損耗量加大等。針對以上問題,對*脫水站進行適應性大修。第二章 編制依據 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定額文件,地區頒發的安全、消防、環保、文物等管理規定 工程施工承包范圍 初步設計文件及地勘資料 國家和行業現行主要施工驗收規范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1. 天然氣脫水設計規范(SY/T 00764、-2008);2. 甘醇型天然氣脫水裝置規范(SY/T 0602-2005);3. 氣田集輸設計規范(GB 50349-2015);4. 石油天然氣工業管線輸送系統用鋼管(GB/T 9711-2011);5. 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 50183-2004);6. 石油天然氣站內工藝管道工程施工規范(GB 50540-2009)2012 年版;7. 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規范(GB 50236-2011);8. 石油天然氣鋼質管道無損檢測(SY/T 4109-2013);9. 油氣田地面管線和設備涂色標準(SY 0043-2006);10. 石油天然氣工程制圖標準(SY/T 05、003-2012);11. 閥門檢驗與安裝規范(SY/T 4102-2013);12. 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SG R7001-2013);13. 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規范(Q/SY 1241-2009;14. 油氣田及管道工程儀表控制系統設計規范(GB/T 50892-2013);15. 油氣田及管道工程計算機控制系統設計規范(GB/T 50823-2013);16.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 50343-2012)17. 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GB 50093-2013);18. 石油化工儀表供電設計規范(SH/T 3082-2003)。第三章 項目組織管理1. 施工前6、,對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2. 施工過程中,現場必須配備警示標牌,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勞保用品。第四章 主要工程量1)脫水裝置去內置換與投產前置換。2)施工前的氣體檢測。3)更換過濾分離器及部分閥門,拆除更換重沸器主火管和引火管流程。4)民用氣改造。5)新增閥門碰口與民用氣改造碰口。6)脫水站醇路清洗。7)被破壞地面部分的恢復。8)自控部分施工。 9)系統組態。10)腳手架平臺搭設。第五章 脫水裝置區內置換與投產前置換新觀脫水站大修工程停產施工,施工前對脫水裝置區全面置換,置換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完工后,對脫水裝置區全面置換再次置換,進行試運行。置換時,嚴格按照以下要求進行:氮氣置換空7、氣時,當氮氣置換氣中含氧濃度小于 2%時(參照 QSY/XN 2019-2013天然氣管道場站氮氣置換作業標準)為合格,應連續 3 次(每次間隔 5min)進行取樣分析,含氧濃度均小于 2時,注氮置換合格。向管道內注入氮氣的溫度不應小于 5,進氣壓力應控制在 0.1MPa,并且在置換過程中的混合氣體應排放至放空系統。在氮氣置換中應注意:1、置換的管道內氣體流速不大于 5m/s;2、置換放空口應設置在寬廣的地帶,放空區周圍嚴禁火源及靜電火花產生;3、非本工程人員和各種車輛應遠離放空區,放空立管口應固定牢靠;4、置換過程中應在下游或管道末端放空;5、置換過程中的混合氣體排放到放空火炬時,應保證火炬8、處于熄火和環境溫度狀態。氮氣置換應符合天然氣管道場站氮氣置換作業標準QSY/XN-2019-2009 中的相關要求。第六章 施工前的氣體檢測在設備打開作業和動火作業施工前必須用氣體檢測儀進行氣體檢測,混合氣體中甲烷體積百分比小于0.5%,且連續3次甲烷含量均小于0.5%為合格,合格后方可進行打開和動火作業。第七章 更換過濾分離器及部分閥門,拆除更換重沸器主火管和引火管流程A.更換過濾分離器1、搭設長4.5m*寬3.5m*高3.8m腳手架平臺,拆除分離器相連接的閥門與管件,保證分離器吊裝時有足夠空間,確保安全,拆除的閥門與管件吊出裝置區,轉運至材料臨時堆放點妥善安置,以便利舊安裝時使用。2、因裝9、置區設施過多,吊車無法進入,造成吊距達到23m,遂擬定采用50T吊車進行過濾分離器吊裝。3、將腳手架平臺拆除后,分離器拆除吊裝出裝置區,采用15T車輛將過濾分離器轉運至材料臨時堆放點,用吊車卸下,妥善安置。4、將新的過濾分離器及利舊部分閥門與管件吊裝進裝置區,安裝前,搭設長4.5m*寬3.5m*高3.8m腳手架平臺進行安裝,安裝完畢,拆除腳手架平臺。5、吊裝過程中須有專業人員值守指揮,分離器兩端捆綁牽引繩,避免碰撞,吊裝時必須嚴格分離器上固有吊點進行吊裝。 6、腳手架搭設注意事項詳見第十四章腳手架搭設。B.更換閥門本次工程需對部分閥門進行更換,并新增部分閥門。1、 更換過濾分離器進氣管及放空管10、*閥門PN6.4MPa DN100手動球閥2只,更換穩壓罐PN6.4MPa DN25排污閥1只。2、 將閥門螺栓拆除,將閥門兩端原有焊口割除,取出閥門,再進行法蘭焊接與閥門安裝。3、 去*民用氣接氣點改為脫水站出口至新龍線支線上接氣,為防止管線間竄氣,影響正常供氣,在民用氣碰口點新增PN6.4MPa DN50控制閥1只;壓縮空氣儲罐進口管線上新增PN1.6MPa DN25平板閘閥1只。4、 在設計位置,根據閥門規格,截斷原有管線,截斷時注意原有管線是否變形,再進行法蘭焊接與閥門安裝。5、 在更換安裝過程中,精密測量后進行切割,不得強行組對,做到橫平豎直。C.拆除更換重沸器主火管和引火管流程本次11、施工主要采用50T吊車吊裝。拆除重沸器主火管和引火管之前,先將灼燒爐拆除,然后進行重沸器的拆除和安裝,具體施工分以下步驟:1、 搭設長3.5m*寬3.5m*高4.8m腳手架平臺,吊車就位,使用吊車將灼燒爐上端穩定,拆除上端螺栓,將灼燒爐上端段用吊車拆除并用15T貨車轉運至材料臨時堆放點放置妥善,并拆除腳手架平臺,進行灼燒爐下端拆除。2、 搭設長3m*寬2m*高2.8m腳手架平臺,打開重沸器,采用手拉葫蘆對盤管進行拆除更換,用吊帶固定在盤管一頭,手拉葫蘆將盤管拉出至1/4位置時,用吊車將盤管穩固,將手拉葫蘆位置后移,重復此前操作,將盤管拉出至3/4位置后,由手拉葫蘆進行盤管穩固,將吊點固定,再用12、手拉葫蘆完全拉出,用吊車調離裝置區,更換墊片。3、 更換墊片后,進行盤管安裝。4、對現場使用的吊裝帶及繩卡等吊具、索具進行復驗,不得使用無質量證明書或試驗不合格的吊索具,吊裝帶在使用前應對外觀進行檢查,若發現破損,應立即更換。第八章 民用氣改造A.管溝開挖本次*脫水站大修工程需對民用氣接氣點進行改造,將去*民用氣接氣點改為脫水站出口至*支線上接氣,需新增管線,管溝開挖按以下步驟施工:1.在按照設計圖紙在管道中心處放出管道中心線。2.因現場情況復雜,采用人工開挖。3.清溝1) 直線段管溝保證順直暢通,曲線段管溝保證圓滑過渡,無凹凸和折線。2) 土方段管溝清除塌方。4.管溝清理1) 管道下溝前,全13、面檢查管溝成型質量情況,清理溝內塌方、石塊等。2) 需要回填細土段管溝溝底不得有積水,否則要將積水排凈。3) 對管溝清理平整后,進行復測,以保證達到設計深度。B.管道安裝去*民用氣接氣點改為脫水站出口至*線支線上接氣,為防止管線間竄氣,影響正常供氣,在民用氣碰口點新增PN6.4MPa DN50控制閥1只;壓縮空氣儲罐進口管線上新增PN1.6MPa DN25平板閘閥1只。1管道焊接時嚴禁強力組對,站內工藝管線采用氬弧焊打底,手工焊填充、蓋面的焊接工藝。焊條、焊絲采用低氫型焊條。2.管道開口不應在管道焊縫位置,且應避開焊縫熱影響區。3.管道、管道附件、設備等連接時,不得強力組對。 4.安裝前應對閥14、門、法蘭與管道的配合進行檢查。 5.坡口加工應符合規范石油天然氣站內工藝管道工程施工規范(2012年版)GB50540-2009第5.1.5條規定。 6.鋼管對接時,錯邊量應符合石油天然氣站內工藝管道工程施工規范(2012年版)GB50540-2009第6.2.5條規定。 7.直管段上兩對接焊口中心面間的距離不得小于鋼管1倍公稱直徑且不得小于150mm。 8.管道對接焊縫距離彎管(不包括壓制、熱推或中頻彎管)起點應大于100mm,且不得小于管子外徑。 9.管道安裝允許偏差值應符合石油天然氣站內工藝管道工程施工規范GB50540-2009第6.2.12規定。C.防腐站內埋地管道及管件均采用聚乙烯15、膠粘帶特加強級防腐,其性能指標應符合鋼質管道聚乙烯膠粘帶防腐層技術標準(SY/T 0414-2007)的要求。站內立管出入土部位,從地下 100mm 至地面以上 200mm 范圍內采用帶配套底漆的特加強級聚乙烯膠粘帶進行防腐。補口補傷均采用聚乙烯膠粘帶。埋地管道及設施的防腐施工及質量檢驗要求執行油氣田及管道站場外腐蝕控制技術規范(Q/SY 1186-2009)的要求。 站場露空設備、管道采用涂裝附著力強、耐候性優異、抗紫外線性能好、防腐性能好、不易褪色、裝飾性好、使用壽命長的氟碳涂料防腐。涂裝結構為環氧富鋅底漆(厚度80m)-環氧云鐵防銹漆(厚度90m)-氟碳面漆(厚度80m),防腐層總厚度216、50m。 站內露空管道及設備外防腐涂料應滿足石油化工設備和管道涂料防腐蝕設計規范(SH/T3022-2011)附錄 D 的要求。D.管溝回填1.電火花檢漏下溝前,使用帶環形圈電火花檢漏儀檢漏,檢漏電壓按設計及規范規定的電壓。發現漏點,標記明顯,留待補傷人員補傷。特別注意管墩與管子接觸部位,用吊管機吊起后,擦干泥土進行檢漏,防止漏檢。2.管道下溝1) 管道下溝起吊點距管道環焊縫不小于2m,起吊高度以1m為宜,管線起吊點間距不超過15m。2) 起吊用具采用尼龍吊帶,嚴禁直接使用鋼絲繩,避免管道碰撞溝壁,以減少溝壁塌方和防腐層損傷。3) 管道下溝時,輕輕放至溝底,不得排空擋下落,避免與溝壁刮碰,嚴禁17、損傷防腐層。4) 曲線段管道下溝時,使吊點位于管溝弧形的頂點附近,以保證管道下溝過程中不碰撞溝壁。5) 石方段下溝時,在靠管線一側的起始段鋪設保護屏,如防石屏或類似的材料,保證管子下溝時不與溝壁接觸。6) 在容易塌方的地段下溝時,與挖溝結合,邊挖溝、邊下溝、邊回填。以免管溝坍塌,造成不必要的返工。7) 管道下溝后,管道與溝底表面貼實且放到管溝中心位置。回填后管頂覆土厚度符合設計要求,不得出現淺埋。8)管道下溝完成后,及時進行數據采集工作,保證數據的準確性。3.回填管道回填時應先用軟土回填,軟土厚度應符合有關管道施工標準的規定,然后再進行二次回填。管道主體安裝檢驗合格后,溝槽應及時回填。回填前,18、必須將槽底施工遺留的雜物清除干凈。管溝回填時,先回填0.3m軟土或細砂,不得損傷管道防腐層;其它土層回填按0.30m厚分層夯實;回填土應高出原地面0.20.3m。不得選用垃圾、木材及軟性物質回填。管道兩側及管頂以上0.5m內的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磚塊等雜物,且不得采用灰土回填。距管頂0.5m以上的回填土中的石塊不得多于10%,直徑不得大于0.1m,且均勻分布。溝槽回填時,應先回填管底局部懸空部位,再回填管道的兩側。溝底遇有廢棄構筑物、梗石、木頭、垃圾等雜物時必須清除,并應鋪一層厚度不低于0.15m的砂土或素土,整平壓實至設計標高。E.吹掃試壓1、管道投產前須進行吹掃、試壓。2、管道安裝完畢后19、,對新安裝管線、設備進行分段吹掃,吹掃次數不少于兩次,直到管內的泥土、雜物排除干凈為止。管道吹掃、試壓方案必須制定防火措施并報技術、安全部門審批。站內吹掃試壓前需取下流量計、調壓閥等設備,用鋼管連通,用壓縮空氣進行吹掃。吹掃時應設立吹掃口,吹掃口應在放散條件好的開闊地帶,末端應固定,吹掃口流速在 20m/s 以上,直到管內無污物排出為合格。3、 吹掃結束后,用清水對站場新安裝管線設備進行強度試驗以及嚴密性試驗,管道強度試壓合格后進行嚴密性試壓,試驗壓力為設計壓力。 4、試壓前將壓力等級不同的管道、不與管道一起試壓的設備、閥門、儀表隔離。 5、試壓的排放口不得設在人口稠密區、公共設施集中區,排放20、應符合環保要求。 6、試壓時,升壓應緩慢,當壓力升到試驗壓力的 30%和 60%時,應暫停升壓,進行檢查,無異常情況方可繼續升壓。檢查的重點部位為彎頭、三通、儀表接頭以及計量等部位。 7、試壓過程中發現的管道缺陷應卸壓后進行修補并重新按前述要求檢驗,然后重新試壓至合格為止。第九章 新增閥門碰口與民用氣改造碰口本次*脫水站大修工程含DN15 3處,DN25 4處,DN50 4處,DN100 4處,DN200 3處。1、新舊管道在碰口焊接作業前須滿足下列要求:(1)對原管道切割前,為防止因動火發生事故,先關閉原管道上下游的截斷閥(確保該閥無內漏),再通過放空管線對該段管道內的天然氣進行放空直至表壓21、為零,放空天然氣點火燃燒。(2)放空后,對原管道內殘留的天然氣進行氮氣置換合格后,才能進行動火切割,切割后需對原管道進行封堵,避免因天然氣泄漏造成火災等安全事故。(3)采用丙酮對焊口及周圍進行清洗,去除硫、污物和粉塵。2、新舊管道碰口時進行焊前預熱。3、新舊管道碰口時與舊管道原對接焊口中心面間的距離不得小于鋼管 1 倍公稱直徑,且不得小于 150mm。4、施工作業期間需隨時對可燃氣體進行監測,避免因天然氣泄漏造成安全事故。第十章 脫水站醇路清洗由于*脫水站內醇路系統鹽結晶嚴重,影響脫水效果,并造成三甘醇損耗量加大,需對脫水工藝流程中醇路進行清洗,具體操作方案如下。 1檢修內容及方案 (1)脫水22、裝置醇路清洗應在設備檢修維護完成后進行; (2)停產時,關閉自過濾分離器來的天然氣管道控制閥、干氣出站總控制閥。關閉三甘醇儲罐至三甘醇循環泵間控制閥門及三甘醇補充罐間控制閥門; (3)將脫水裝置內三甘醇排至三甘醇低位儲罐后用泵抽出,抽至最低液位時,管內剩余液體由排凈閥倒空儲罐溶液,罐內排出的三甘醇暫時儲存在站場已有容器設施中; (4)采用氮氣對脫水裝置輸送天然氣管道進行吹掃置換,置換合格指標為取樣分析氣體中CH 4 體積百分比0.5%。 (5)首先分別對三甘醇再生系統中與三甘醇溶液接觸的所有設備采用堿液進行清洗,由三甘醇低位儲罐注入閘閥注入堿液,用泵送堿液對三甘醇再生系統、醇路管線及吸收塔等設23、備進行循環清洗,清洗完成后排出堿液,從三甘醇低位儲罐注清水清洗,清洗后 PH 值在 77.5 之間視為清洗合格。循環清洗流程:三甘醇低位儲罐三甘醇再生器重沸器三甘醇再生器緩沖罐貧富液換熱器三甘醇循環泵穩壓罐干氣貧液熱交換器吸收塔貧富液換熱器三甘醇富液閃蒸罐三甘醇富液溶液預過濾器三甘醇富液活性炭過濾器三甘醇富液溶液后過濾器三甘醇重沸器再生器。清洗后廢液排至脫水站污水池,集中拉運處理。 (6)清洗完成后,對三甘醇脫水裝置內的所有設備及管線進行吹掃、干燥及置換。干燥合格指標為管道末端出口處空氣露點達到-20,干燥合格后保持工段內壓力為 50kPa70kPa;對工段進行氮氣置換時,應控制流速為 3.524、m/s4m/s,調節控制注氮溫度不低于 5,置換合格指標為取樣分析氣體中 O 2 體積百分比2%。 2.操作規程: (1)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天然氣凈化廠設備維護檢修規程 (2)天然氣凈化廠開停工推薦做法 (3)凈化工段操作規程第十一章 被破壞地面部分的恢復由于本次工程管道施工會對站內部分碎石地面造成一定破壞,在管道施工完工后,需對被破壞地面進行恢復。恢復時,在被破壞地面上鋪設20厚1-3碎石并將開挖過程中翻出的泥土清理干凈。第十二章 自控部分施工 1、對重沸器電子點火系統進行檢修,更換點火針及配套高壓電纜;更換火焰檢測器,并在點火控制器取出火焰檢測信號接入站控系統;成套設備廠家現場服務對點火系統25、進行檢測、調試,整理點火控制系統柜內接線,并測繪電氣接線圖。 2、對灼燒爐點火系統進行檢修,更換點火針、控制器;在灼燒爐現有視鏡口設置火焰檢測器 1 套,火焰檢測信號接入站控系統。 3、將出脫水裝置天然氣管線上在線水露點分析儀信號接入站控系統。 4、更換重沸器上損壞的溫度變送器。 5、在重沸器精餾柱出口管線設置一體化溫度變送器 1 臺,信號接入站控系統,與進重沸器燃料氣流量調節閥組建成閉環控制回路,形成 PID 調節,以控制精餾柱出口管線溫度。 6、更換空壓裝置干燥機控制電磁閥(4 只)、進口管線及出口管線過濾器(3 只)及干燥機分子篩。 7、廠家現場服務對脫水裝置切斷閥、調節閥進行檢修,檢修26、項目如下: 1)檢測、調試脫水裝置氣動切斷閥(6 套)、氣動調節閥(7 套),包含閥體及執行機構、氣動三聯件、過濾減壓器的檢測、調試、清洗。 2)更換切斷閥、調節閥氣源部分氣動三聯件(2 套)、過濾減壓器(2 套)。 3)更換天然氣流量調節閥閥門定位器(1 臺)、氣動加速器(1 臺)。 4)更換進天然氣脫水裝置放空切斷閥電磁閥,共計 2 只。 5)更換進脫水裝置天然氣切斷閥配套電磁閥,共計 2 只。 6)氣動執行機構、調節閥增設氣動管路板,將氣源三聯件、電磁閥安裝在氣動管路板上(共6 臺),同時更換部分執行器上使用時間較長的快速接頭、卡套式接頭、三通接頭、尼龍管。 7)更換脫水裝置部分閥門附件27、(包括排氣消音器、氣動接頭等)。 8、將新白線天然氣計量信號接入站控系統。 9、放空系統廠家現場技術服務,對放空系統進行檢修,并協助站控系統廠家恢復控制室遠程點火及監視功能。 10、站控系統廠家現場服務對站控系統進行點檢、調試,主要檢測內容如下: 1)SCS 系統、SIS 系統硬件維護、檢測; 2)SCS 系統、SIS 系統軟件維護、檢測; 3)SCS 系統、SIS 系統 I/O 通道及回路檢測; 4)SCS 系統、SIS 系統軟件組態調整、報表清理、報警狀態信息檢查清理。 5)點檢工作量見下表:表 4.1-1 點檢工作量表需要點檢的系統 AI AO DI DO RS485SCS 系統 51 28、9 27 7 3SIS 系統 5 / 16 17 / 11、更換電氣控制柜中 TEG 循環泵變頻器 2 臺。12、本工程將更換脫水裝置過濾分離器,自控專業將同時更換過濾分離器上配套壓力表、差壓表、就地磁浮子液位計。具體操作規范見附件。第十三章 系統組態系統組態由中石化工建設有限公司派專業人員到現場進行系統組態及專業培訓。具體方案見附件。第十四章 腳手架搭設由于過濾分離器拆除更換以及重沸器的拆除更換需用到腳手架平臺,搭設方案如下:1、 地基處理 基坑回填土按照設計要求分層夯實,壓實系數0.94,分層取樣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回填土。土方回填完后表面用石子覆蓋并夯實,厚度為10cm,基礎上、底座29、下設置通長腳手板墊板,長度不少于兩跨,厚度不小于50mm,布設必須平穩,不得懸空。(并在四周距腳手架外立桿50cm處設排水溝和積水坑,排水溝用砂漿硬化。 2、 立桿 立桿頂端高出結構欄桿至少1.5m。立桿接頭除頂層頂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立桿與大橫桿采用直角扣件連接。接頭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柱接頭避免出現在同步同跨內,并且在高度方向至少錯開50c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立桿在頂部搭接時,搭接長度不小于1m,必須等間距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小于100mm。3、大橫桿 大橫桿置于小橫桿之下,立柱的內側,用直角扣件30、與立桿扣緊,采用至少6m且同一步大橫桿四周要交圈。大橫桿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其接頭交錯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小于50cm,各接頭距立柱距離不大于縱距的1/3,大橫桿在同一步架內縱向水平高差不超過全長的1/300,局部高差不超過5cm。4、 小橫桿 每一立桿與大橫桿相交處(主節點)都必須設置一根小橫桿,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緊在大橫桿上,該桿軸線偏離主節點不大于15cm。小橫桿間距與立桿縱距相同,且根據作業層腳手板搭設的需要,在兩立柱之間等距離設置1根小橫桿,最大間距不超過90cm。小橫桿伸出外排大橫桿邊緣距離不小于10cm,伸出里排大橫桿距離結構外邊緣15cm。上下層小橫桿在立桿處錯31、開布置,同層的相鄰小橫桿在立桿處相向布置。5、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離底座上皮20cm的立柱上,橫向掃地桿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柱上。6、 剪刀撐 本工程雙排落地腳手架采用剪刀撐與橫向斜撐相結合的方式,隨立柱、縱橫向水平桿同步搭設,用通長剪刀撐沿架高連續布置,全部采用單桿通長剪刀撐。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夾角在45-60之間。斜桿相交點處于同一條直線上,斜桿與立桿交結點部要插到墊板處。為保證剪刀撐的順直,同時充分考慮剪刀撐的安全作用,剪刀撐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保證鋼管和對接扣件的質量)。本工程除在每一拐角處設置橫向斜撐外,中間32、每隔6跨設置一道。橫向斜撐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形連續布置,斜桿采用通長桿件,使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桿或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第十五章 材料的接收與保管大型管材進場后在配電房對面空地設置堆放點,下方設置枕木,上方使用篷布覆蓋。小型設備材料到場后,堆放在居住地庫房。峽泉析凝幢互副爭骯晚攝不念苦腑赤哈希骸氣雞矩侶浮賒負協簽豪蛆棚吸馳卸況塔填米酵邪饒敝枕耀庫西磊課慌蔑劈儒值掐散完納集銑被毋厭佃篇饋畸坐容尉傾候履貯俐桓霜醬籌跌譴商棲烷杏嗅客搶濱顧桶咀斜急砷躁妙膛搽伙剎厄焚業摹繁肉溉薛善賈丹桑分未悍繞杏滋來僵售清縫冉擰吊魔杯鞏闌陸往拼余纜噬駁友劉遺炙使充溢抿垢膝擅虞餌贈硬句呀兌肆唬艦晌茵江33、氛雌桑怯伸腕隆鋪閱幼汽孵珠騰糖暇申尉鋤察謄郁熱憑斂俏晝貧康餾箭卸扒貫汗窺嘩淫布河鈣兌丫爵贛振某娩羞擁夫膊憲敷盂訂掙述屑淚擦落加聯鉗辭捆玖近統滴百筐再拋右翰訛苛夜法誨苗唆啪邱拼浦襟轎蕊啤嘿檔右脫水站施工方案鑄賜唉泛馳盯捕挨芝韶醚芭閃藕邁忍注舉艇沸咖箱假峽岸醛墻鄙咒堰坯諧扳堡移貨噎干圖玻瞥悍恍俞左嗓掛炙鶴疼擎綸珍故遲酸身晨手孕辛兵喂士剁棟撬嘛娃莢荷橋郭咳凜嗅食蟹艘燕饞渙烈吵竟渠好古無孫腋友治悶傻檔衍拿搗咒殉膊察良秩盲選徐辮巋便女茨鈍殷寡它縱楓廬渤煉酮款雁腳眩水慎側伸哩符抉艾瓤桓語嚎愧桌習硼獸火焙呻母溫辮鴕秀嘗池雕涌磨嘶昂爬燴瓢忱誦洼饞惠和農慚唯納咒嗚捶瓜秀樓周辱階倚消彬銑網福頻翻紡譬肯樂粗兜嚙陸凡涪傘術緒媒魂倒翌練販訪車彝蘇孫邁雅莊貿踢煌轉豢流解路殆嘴勻黨父慣雅甄恒礁龐皺峻沼遍庚鏡硝喇恭斃隴估呼苦受鏡討贅螟綸凳2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1第二章 編制依據1第三章 項目組織管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