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嘉園住宅小區外墻吊籃施工急救援預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9060
2022-10-18
10頁
38.54KB
1、武 安 市 宏 大 嘉 園 住 宅 小 區 4# 樓外墻吊籃施工急救援預案 安全生產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民經濟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是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前提條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內容,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與快速發展,國內房地產業和建筑業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建筑施工工地數量急劇增多;建筑施工隊伍迅速膨脹。建筑業出現了設計多樣化、施工復雜化、作業高空化、建筑市場多元化和職工整體素質低劣化的趨勢。伴隨這一新形勢的是傷亡事故和事故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施工安全事故不但影響企業的經營目標2、和建筑業的聲譽,而且造成人身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我國意外傷亡事故統計資料表明,建筑工程領域的傷亡事故數目,僅次于交通、礦山、非礦山企業,所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高達項目成本的7.9%。由此可見安全生產對建筑業極為重要。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同時又是生產安全事故的高發行業.安全生產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關系到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因此搞好建筑業的安全工作,是我們大家不可推卸的責任.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不夠,對建筑安全的規范標準學習掌握不夠,廣大職工的安全意識.安全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等方面都亟待加強和提高.為了進一步提高項目部的3、應急救援能力,確保科學、及時、有序地組織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維護社會穩定,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要求,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條件,特制定了本預案。一、施工現場概況:本工程為武安市宏大嘉園住宅小區4#樓,建設地點:武安市建設大街與向陽路交叉口西北角,建筑面積14603.32平米,地上九層,地下一層,建筑高度29.99米,框剪結構,分為3各單元,兩戶一梯。2010年9月16日開工建設,計劃竣工日期為2011年12月11日。外墻施工吊籃使用起止時間為:2011年9月2日至9月30日。二、應急救援體系和職責:1、在施工現場建立應急救援體系: 以項目4、經理為總指揮,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組長的應急救援指揮部。見下表:施工現場應急救援體系表姓名職務應急機構職務電話項目經理總指揮安全員搶救組組長架子工組員電焊工組員電工組員電工組員技術負責人搶修組組長水暖工組員電工組員電焊工組員施工員救護組組長普工組員預算員(兼衛生員)組員預算員(兼衛生員)組員門崗警衛治安組組長門崗組員技術員通訊組組長司機組員材料員/會計員后勤保障組組長保管員組員2、應急指揮部的職責分工:總指揮的職責分工:保證應急預案有效運行而配備所需要的資源,對應急準備和響應承擔領導責任,下達啟動/終止應急預案指令。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環保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的規定。指導、5、協調和監管應急救援組織和預案的建立和完善。組織開展事故應急技術研究、應急知識宣傳教育等工作。指揮、協調和參與建設工程事故的調查、處理以及善后工作,并監督落實上級領導對事故處理和善后工作的有關指示。擬定應急方案和措施,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搶救、搶修、救護組一線組長職責分工:由應急指揮部統一調動,擔負現場搶救、控制險情、清理事故現場、消除事故隱患和二次事故的任務。(3)警衛治安組職責分工:擔負事故現場的秩序維護任務,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維持搶險救護工作的正常運行。根據災害情況,有危機周邊單位或人員的險情時,指導人員和物資疏散工作。后勤保障組職責分工:擔負事故應急救援交通車輛、大型設備(吊車、裝載機6、挖掘機等)、救援器材、個人防護用品、應急物資保障和日常救援設備的維護保養。(5)通訊組職責分工:擔負保障事故現場的信息傳遞、聯系急救車輛的任務。三、 應急救援遵循原則:迅速報告原則:事故發生現場負責人或事故當事人和目擊者有責任和義務在事故發生后,立即向市建設局報告,市建設局要迅速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建設廳報告。主動搶險原則:事故發生后,有關單位及工人都有盡最大努力搶救受傷人員及公私財產的責任和義務。對有能力,有條件實施救援的而坐視不管或事故單位負責人、當事人見死不救,甚至故意隱逸的,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報請有關部門追究其責任。生命第一原則: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要把搶救受傷人員,確保群眾安全作為7、首要任務,最大限度的實施救助,及時疏散,撤離處于危險中的群眾或實施搶險救援的有關人員??茖W施救,防止事故擴大原則:事故發生后,要迅速判明事故現場狀況,采取科學有效措施進行施救,并及時控制危險源,嚴防事故二次發生。保護和搶救公私財產,確保重要設施安全原則:重、特大事故發生后,要積極搶救所有能就出的公私財產,盡一切可能把事故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四、 應急措施:在外墻吊籃施工中,如遇到如下特殊情況,操作者應保持鎮靜,并采取相應應急措施。(1)施工中突然停電施工中突然停電時,應立即切斷電箱電源開關,防止送電時發生意外,待接到來電通知后再合上電源開關,并經檢查正常后開始工作。如停電后需返回地面時,應同時8、抬起兩端提升機電機的手動滑降手柄,使懸吊平臺自由降至地面。(2)平臺升、降過程中松開按鈕后不能停止懸吊平臺在升、降過程中如松開按鈕后仍不能停止時,應立即按下電箱門上的紅色急停開關,使懸吊平臺緊急停止。然后切斷電箱電源開關,檢查接觸器接觸情況,清理接觸器表面粘附油垢雜質,手按接觸器能恢復正常動作后,合上電源開關,旋動急停開關使其恢復原位后繼續工作。如故障仍不能排除時,應立即再次切斷電源開關,采用手動劃降方法將懸吊平臺降至地面進行檢修。(3)懸吊平臺因水平傾斜自動鎖繩懸吊平臺在升、降過程中或一端劃降而水平傾斜至一定范圍時,安全鎖自動鎖繩,此時應立即停機。.然后將電箱上的轉換開關轉向平臺低端,再按上9、升按鈕將懸吊平臺低端提升至恢復水平位置,安全鎖自動恢復狀態后,將懸吊平臺降至地面,檢查并調整兩端提升機中電磁制動器間隙至符合要求;或檢查兩端電機轉速差異,如差異明顯應更換電機。(4)工作鋼絲繩因松股,扭結或提升機機件損壞而卡塞在提升機內工作鋼絲繩發生卡塞在提升機內,應立即停機。嚴禁反復升、降進行強行解脫。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撤離懸吊平臺內的施工人員,派遣經過專業培訓的維修人員進入懸吊平臺進行維修。首先將安全鋼絲繩纏繞于兩端提升機安裝架上,用扣將安全鋼絲繩兩端扣緊。然后松開兩端安全鎖擺臂滾輪的保護環,將工作鋼絲繩與滾輪松開,使兩端安全鎖處于鎖繩狀態。在采取上述安全措施后,取下提升機檢查,并退出卡10、塞的鋼絲繩,必要時可將故障鋼絲繩截斷和打開提升機箱蓋進行檢查,并小心取出留在提升機內的鋼絲繩。同時在懸掛機構的相應位置換上新的鋼絲繩,將換好的鋼絲繩重新放下和穿入提升機內至拉緊鋼絲繩,裝上提升機安裝架,然后將工作鋼絲繩裝入安全鎖擺臂輪槽中,裝好保護環,使安全鎖打開后,將懸吊平臺提升0.5米左右停止,取除安全鋼絲繩上的繩扣和將安全鋼絲繩放至懸垂位置,再將懸吊平臺下降至地面,經對提升機進行嚴格檢查、維修后,方允許繼續使用。(5) 工作鋼絲繩斷裂時懸吊平臺一端工作鋼絲繩斷裂時,懸吊平臺發生傾斜,至一定傾斜位置時安全鎖自動閉合,將懸吊平臺鎖住在安全鋼絲繩。此時,懸吊平臺內施工人員應保持鎮靜,嚴禁在懸吊11、平臺內奔跑和蹦跳,并按工作鋼絲繩卡在提升機內時的緊急措施進行處理。五、 現場急救應急措施:(1)高處墜落:這種情況好多地方都可能發生,如腳手架搭設(拆除)、塔吊、吊籃、物料提升機安裝(拆除)、維修等,一旦發生高處墜落就可能造成顱腦損傷、骨折、胸腹部創傷等,應注意保護摔傷和骨折部位,避免因不正確的抬運方法造成二次傷害,撥打急救電話120或送醫院救治,同時向項目負責人報告。觸電事故的應急措施:盡快時觸電者脫離電源,無法及時切斷電源時,可用干燥的木棒或繩索的非導電體移開電源或電器切不可用身體的任何部位接觸觸電者,防止二次觸電事故發生。若發現觸電者呼吸或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復蘇急救,心肺12、復蘇要堅持不間斷進行,直到到達醫院得到有效救治。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措施:發生斷手(足)、斷指(趾)嚴重情況時現場要對傷口包扎止血、止痛,將斷手(足)、斷指(趾)用消過毒和干凈的敷料包好(切忌將斷手(足)、斷指(趾)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然后將斷手(足)、斷指(趾)放在無泄露的塑料袋內,扎緊袋口,在袋周圍放一些冰塊(切忌將斷手(足)、斷指(趾)直接放在冰水中浸泡),迅速送傷者到醫院救治;發生頭皮撕裂傷時,必須及時對受傷者進行搶救,采取止痛和其他對癥措施,用生理鹽水清洗有傷部位,涂紅汞后用消毒大紗布、消毒棉花緊緊包扎,壓迫止血。同時打120或送醫院救治。(4)嚴重創傷出血傷員現場急救措施:根據現場實13、際條件,及時、正確采取暫時性止血措施。清潔包扎傷口。抬運嚴重創傷伴有大量出血或已休克的傷員時,要平臥運送傷員,頭部可以防置冰袋或戴冰帽,途中要盡量避免震蕩。發生傷亡事故或意外傷害后4-8分鐘是緊急搶救的關鍵時刻,失去這段寶貴的時間,傷病員的傷勢會急劇變化,甚至發生死亡?,F場急救就是應用急救知識和最簡單的急救技術進行現場初級救生,最大程度的穩定傷病員的傷情,減少并發癥,維持傷病員的最基本的生命體征。現場急救是否及時和正確,關系到傷病員的生命和傷害結果。同時正確的現場急救,并將傷病情況和現場急救進過正確反映給接診醫生,保持了急救的連續性,為下一步全面醫療救治做了必要的處理和準備。六、日常應急準備和14、響應措施:1.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生產,制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2.對進場人員嚴格體檢,凡是不適宜高危作業的人員,嚴禁高危作業.3.嚴格對進場人員進行三級教育.培訓和考核,取得上崗資格后,方可上崗操作.4.嚴格要求工人佩帶安全防護用品,并有專人監督檢查.5.配備足夠數量的性能良好的安全防護用品和緊急救援用具,設專人保管.6.現場設置緊急搶救醫療所,配備具有一定經驗的醫療醫護人員及相應的急救醫療器械.7.設立專門用于預防突發事故搶救資金,專款專用.8.組建應急救援小組,定期演習,熟悉15、救援知識技能.9.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做經常性檢查、監督,預防.杜絕安全事故發生.10.施工現場和員工宿舍設置符合緊急疏散標志和出口.七、對安全事故的報告程序:1.發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2.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如實報告當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拖延不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八、事故的調查:事故調查組向發生事故的企業或有關單位、有關個人了解有關情況和索要有關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干涉事故調查組的正常工作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