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思路道路橋梁工程污水管道深溝槽大開挖工程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9093
2022-10-18
12頁
78.54KB
1、狠湖剃砒滴招撮勝脊亮扁祈澳咬盈洋軍婉孰匹冤胃拯碼卻營柯賈彩拙仗秉師懂膘疽棠聾湛櫻鴛玲繪謾石系械此彪求芽晚崖俊月社汽莉奧眺漂皿隘濤狐原汀缸價吟轎臣膜蜀瞎玲赤監羊朽腎矽列霸物牌年僻渤君民塔歐飽艘退斜皇銅搖矮雛踏肪捶容廟逢歌看曼葉暢瓶沫進矯酌五謊插賬元幀淄更娃扭候役買懸余輯央跋賣剁逼件抵肌悅羔樣掉疫膊喳聘項洞洛釀藐醉企敏彭燦綸貨虱身邀學薛附楷挪衣伐蘸近棟瑟裕媳藕帕翅壩征靶吮萌惑爽婪峙線舌兼俄虎維遣窗睫儲侯箕識校睫渭籍湃繃復緯皋爛雪渦翔跌蝶據藹援論何猩舍逮劉害容羌垮吼隱杜白財漿悔拓虧魄漏儈擠獅懼蹭壇盂禿餃昆射士絨饑- 1 -根思路(流溝橋-東陽路)工程(K0+000-K1+100)段道路橋梁工程溝槽開2、挖施工方案日 期: 年3月目 錄一、工程概況:3二、 施工方案41、測量放線42、井點降水施工43、溝槽開挖54、管道基礎處理75、管道鋪設76、窨井施工87、閉水試驗88、溝槽回填8三、安全保證措施9四、安全應急預案10一、工程概況:根據XX市政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的圖紙、XX工程有限公司的勘察報告、經我單位分析,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根思路雨污水管道均采用開槽埋管法施工。本工程重難點工程為深管槽開挖施工,開挖深度在3-4.5米之間,為確保工程質量及施工安全,我單位計劃基槽采用分臺階大開挖施工,按照規范放坡的方法進行。具體采用工藝流程見下圖:閉水試驗溝槽回填管道安裝測量放樣施工準備溝槽分臺階大開挖井3、點降水施工1、地質情況:根據勘察報告表明該施工段土層分為7個工程地質層,現將各土層特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層素填土:灰褐色-雜色,以粉土為主,含植物根莖和少量雜填物,沿線分布河塘,河塘部位最深1.60m左右,塘底多為淤泥質土。層厚一般為0.40-5.80m,層面標高一般為0.42-6.36m。工程性能差,不宜利用。2層:粉土夾粉砂,灰黃色,稍密-中密,濕,見棕紅色Fe、Mn質斑紋。粉砂呈薄層狀,松散,飽和,單層厚5-10mm。局部缺失,層厚一般為0.60-5.80m,層面標高一般為-0.08-4.36m,屬中等壓縮性中等強度地基土,工程特性中等。3層:粉細砂,灰黃-青灰色,飽和,很濕,中密-密4、實,含少量云母碎片,干強度低,韌性低,礦物成份以石英為主,顆粒級配較差,顆粒形狀呈圓形。層厚標高一般為3.20-24.90m,層面標高一般為-2.48-0.10m,屬中等偏低壓縮性土,工程特性較好。4層:淤泥質粉質黏土:青灰灰色,流塑-軟塑狀態,土質不均,該層具有觸變性、流變性、低透水性,干強度、韌性低,層厚一般為6.3011.10m,層面標高一般為-25.1822.35m,屬高壓縮性土,工程特性差,不宜利用。5層:粉砂,青灰色,稍中密,濕飽和。含石英、長石、云母等主要礦物成份,本層僅在局部分布。層厚3.904.20m,層頂標高-33.25-31.24m。為中等壓縮性地基土,工程特性一般。6層5、:粉砂夾粉質黏土,粉砂呈灰色,稍密,濕飽和。夾粉質黏土呈灰褐色,軟塑可塑狀。本層干強度低,韌性低,搖振反應迅速,分選性較差。層厚3.8010.50m,層頂標高-37.45-31.94m。為中等壓縮性地基土,工程特性一般。7層:粉細砂,青灰色,中密實密,飽和,礦物成份以石英為主,顆粒級配較差,顆粒形狀呈圓形,含云母片。本層本次未鉆穿,揭露最大厚度18.40m,層頂標高-45.85-35.84m,為中等壓縮性地基土,分布全區,工程特性較好。2、水文情況:擬建場地地下水為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1-3層土中,勘察時測得場地內初見地下水水位在天然地面下1.603.00m左右,穩定地下水水位在天然地面下1.6、502.90m左右,相當于標高3.20m,區域資料表明,地下水年變化幅度約2.0米,近幾年最高水位4.00m,場地歷史最高水位4.50m。二、 施工方案1、測量放線管道工程開工前,測量人員認真復核圖紙,按照圖紙要求,準確放出管道中線位置,并施放挖槽邊線、堆土堆料界線及臨時用地范圍。2、井點降水施工采用井點降水時,根據地質水文特點及施工需要降水深度、含水層土壤滲透系數,結合以上因素,我們在對管道溝槽開挖前采用井點降水措施,確保降水深度在溝槽底面0.5m以下。降水管的布置根據溝槽的平面形狀、開挖深度,并通過對溝槽基坑涌水量、降水影響半徑及單井涌水量的計算,確定井點沿溝槽邊坡上緣向外1.5m單排設置7、,管距1.2m,管深6.0m,降水管直徑30mm,出水管管直徑50mm。3、溝槽開挖(1)、挖槽前認真組織人員學習圖紙,進行調查研究,充分了解挖槽段的土質、地下水位、地下結構物、溝槽附近地上結構物以及施工環境等情況,選用PC215型反鏟挖掘機,制訂必要的安全措施,確保施工質量及安全。(2)、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挖槽,挖槽前,技術人員向挖掘機司機詳細交底,并設專人指揮,及時測量槽底高程和寬度,防止超挖和虧挖。深槽挖土的邊坡系數根據土質和挖深暫定為1:0.50,具體按規范操作。開挖中發現土質松軟地段,立即采用木板、支架、方木進行全斷面支護。溝槽上下均設安全員,及時觀測溝槽,發現和排除各種險情,為確保8、槽底土壤結構不被擾動和破壞,在機械開挖時,應留15厘米左右一層不挖,待人工清除。人工清挖槽底時,應認真控制槽底高程和寬度,并注意不使槽底土壤結構遭受擾動和破壞。(3)、由于溝槽開挖較深,確保溝槽壁不出現塌方現象,且挖掘機不能一次開挖到位,因此采用分層二次開挖法:上、下兩層均采用放坡開挖,上層開挖深度按1-2米控制下層開挖深度按2-4.5米控制,溝槽開挖完成后,必要時采用鋼板樁上架設橫向支撐,間距以不影響吊放管節和兼顧安全性為宜。(4)、溝槽上層與下層之間的臺階寬度為1.5米,以第二臺階為挖機輔助工作層,開挖第二層溝槽,同時考慮作為汽車倒土面及臨時堆管、下管工作層。(5)、在雨期施工,應盡量縮短9、開槽長度,并作好防排水措施,如果雨水泡槽以后,要盡快采取措施,抽排積水,清除淤泥,用砂石料回填濕槽,達到穩定即可,不宜鋪墊過厚,造成基礎沉陷不均勻。深槽不能被積水泡槽過久,否則極易塌方,危及其他。基坑(槽)底部的開挖寬度,除基礎底部寬度外,應根據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排水設施和支撐結構的寬度。(6)、管溝底部開挖寬度,(有支撐者為撐板間的凈寬),除管道結構寬度外,應增加工作面寬度。溝底需增設排水溝時,工作面寬度可適當增加。(7)、土質均勻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溝底面標高時,其挖方邊坡可作成直立壁不加支撐。挖方深度應根據土質確定,但不宜超過下列要求:密實、中實的砂土和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砂土)10、1m硬塑、可塑的輕亞粘土和碎亞粘土1.25m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粘性土)1.5m堅硬的粘土2m基坑(槽)或管溝挖好后,應及時進行地下結構和安裝工程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坑壁的穩定情況。(8)、地質條件良好、土質均勻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溝底面標高時,挖方深度在5m以內開挖后暴露時間不超過15d的,不加支撐的邊坡的最陡坡度應符合表2的要求。表2:不加支護基坑(槽)邊坡的最大坡度土的類別 坑壁坡度坑緣荷載坑緣有靜荷載坑緣有動荷載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中密的砂石土(充填物為砂土)1:0.751:1.001:1.25稍濕的粉土1:0.671:0.711、51:1.00中密的碎石土(充填物為粘土)1:0.501:0.671:0.75硬塑的粉質粘土、粘土1:0.331:0.51:0.67軟土(經井點降水后)1:0.67泥巖、白堊土、粘土夾有石塊1:0.251:0.331:0.67未風化頁巖1:01:0.11:0.25巖石1:01:01:0(9)、坑壁垂直開挖,在土質濕度正常的條件下對,對松軟土質的基坑,其開挖深度宜小于0.75m;中等密度的(鍬挖)土質宜小于1.23m。密實(鎬挖)土質宜小于2.0m。(10)、深基坑或雨季施工的淺基坑的邊坡開挖以后,必須隨即采取護坡措施,以免邊坡坍塌或滑移。護坡方法視土質條件、施工季節、工期長短等情況,可采用塑料12、布和聚丙乙烯編織物等不透水薄膜加以覆蓋、砂袋護坡等,并應防止地表水或滲漏水沖刷邊坡。(11)、基坑(槽)或管溝需設置坑壁支撐時,應根據開挖深度、土質條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相鄰建筑物和構筑物等情況進行選擇和設計。支撐必須牢固可靠,確保安全施工。(12)、基坑(槽)、管溝的直立壁和邊坡,在開挖過程和敞露期間應防止塌陷,必要時應加以保護。在挖方邊坡上側堆土或材料以及移動施工機械時,應與挖方邊緣保持一定距離,以保證邊坡和直立壁的穩定。當土質良好時,堆土或材料應距挖方邊緣0.8m以外,高度不宜超過1.5m。12m1.5m臺階寬度1.5m2.04.5m根據實際情況污水深溝槽開挖斷面示意圖 4、管道基礎13、處理污水管基座處理是砼半包固、采用 C15素砼基礎, 10mm厚碎石墊層。5、管道鋪設(1)下管應以施工安全、操作方便為原則,合理確定下管方法。(2)下管前,應對溝槽進行檢查,檢查溝底有無雜物,槽基土是否受到擾動,如有擾動,應立即進行處理。檢查槽底高程及寬度是否符合質量標準。(3)下管前應對管子、管件的規格、質量,逐件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4)采用人工配合吊車的方法進行下管,下管工具和設備必須安全合用。下管時,由經驗較豐富的工人擔任指揮,管子起吊時速度應均勻,回轉應平穩,不得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動。(5)場地較狹窄的場所無法用吊車下管時,采用人工壓繩下管法,根據情況,下管處的槽邊可斜立方木兩14、根。直徑900mm及大于900mm的鋼筋混凝土關采用壓繩下管法施工時,應開挖馬道,并埋設一根管柱以方便下管。施工前對管子和橡膠圈的質量進行必要的檢查。鋪設管道時,承插管的承口應迎著水流的方向,管子間的橡膠圈接頭以及管子與窨井連接處確保密封不漏水。接圖紙的要求設置道路最低點處的雨水邊井。(6)鋪設管道時,承插管的承口應迎著水流方向,管子間的橡膠圈接頭以及管子與窨井連接處必須確保不漏水。6、窨井施工窨井:采用砼模塊式窨井,本工程采用重型防盜式球墨鑄鐵井蓋。(1)井基開挖采用挖掘機挖基坑,人工整修,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施工。(2)基礎施工首先由人工攤鋪10cm厚碎石墊層,再澆筑底板C15砼。砼采用商15、砼,導入振動器振搗。(3)井身施工砼模塊式窨井的施工方法依據砼模塊式排水檢查井。7、閉水試驗(1)排水管道的閉水試驗應在管道填土前進行,并應在管道灌滿水后浸泡12晝夜再進行。(2)閉水試驗的水位為試驗段上上游管內頂以上2m,如窨井不足2m時,以窨井高為準。(3)閉水試驗時應對接口和管身進行外觀檢查,以無漏水和無嚴重漏水為合格。并且實測滲水量不大于規定含水量。8、溝槽回填排水管道施工完畢并經檢驗合格后,溝槽應及時采用素土回填至路基頂標高。回填前預制管鋪設的現場澆注混凝土基礎強度,接口抹帶的水泥砂漿強度不應小于5Mpa。(1)回填石灰土運入槽內時不得損傷管節及其接口,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根據一層16、的虛鋪厚度的用量將回填材料運至槽內,且不得在影響壓實的范圍內堆料.2)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的回填材料,應由溝槽兩側對稱運入槽內,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時,應均勻運入槽內,不得集中推入。3)需要拌和的材料,應在運入槽內前拌和均勻,不得在槽內拌和。(2)溝槽回填的壓實,應符合下列規定:1)回填壓實應逐層進行,且不得損傷管道;2)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應采用輕夯壓實,管道兩側壓實面的高差不得大于30cm;3)同一溝槽內兩排或多排管道的基礎地面位于同一高程時,管道之間的回填壓實應與槽壁之間的回填壓實對稱進行;4) 同一溝槽內兩排或多排管道的基礎地面高程不一致時,應先回17、填基礎較低的溝槽;當回填至較高基礎底面是,再按上述規定回填;5)分段回填壓實時,相鄰段的接茬應呈階梯型,且不得漏夯;6)采用木夯、蛙式夯等壓實工具時,應夯夯相連;采用壓路機時,碾壓的重疊寬度不小于20cm;7)采用壓路機、振動壓路機等壓實機械時,其行駛速度不得超過2Km/h。(3)檢查井、雨水口及其他井室周圍的回填,應符合下列規定:1)現場澆筑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強度應達到設計規定;2)路面范圍內的井室周圍,應采用石灰土、砂、砂礫等回填,其寬度不宜小于40cm;3)井室周圍的回填,應與管道周圍的回填同時進行;當不便同時進行時,應留臺階行接茬;4)井室周圍回填壓實時應沿井室中心對稱進行,且不得漏夯;18、三、安全保證措施1)在進行槽下施工時,要注意溝壁的穩定情況,所有人員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并不得在溝槽內坐臥、休息,要在溝上設專人監視,防止下面施工人員未知的情況下,發生邊坡滑坡、塌方及有土塊等顆粒滾落溝槽中,。另外要對發現的潛在危險及時清除,不排除潛在危險,不能進行施工。2)在雨季施工時,采用防雨彩條布對溝槽邊坡進行覆蓋,以便被雨水沖刷出現塌方,同時溝槽邊3米以內嚴禁堆放重物、土方、停放大型機械,且堆土高度不得超過2米以上。3)管溝的開挖過程中,如發現基地土質與設計不符時,需及時向監理工程師匯報,并請示設計部門研究處理,同時做好隱蔽工程記錄。4)施工期間,在溝槽兩側設置安全警示,防止車輛及人19、員以外跌落溝槽,晚間要設置警示燈。5)項目部針對深溝槽施工成立安全檢查小組,施工現場只要在施工情況下,就要存在安全員進行監督,隨時檢查消除可出現塌方的隱患。6)項目部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施工培訓教育。四、安全應急預案由現場常駐勞務人員組成應急專業隊,一旦發生事故,經組織火速趕往事故一線, 具體實施應急救援計劃; 在場外設立應急援助組織,從人力、物力、財力全方位保證搶險救援工作的高效執行 。 加強現場應急專業隊和場外應急援助組織的管理,通過培訓提高搶險、救援能力。 (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 長: 戴金彪 手機:18761037779副組長:吳雪明 手機:15250218400 副組長:王玲 手20、機 13852614070 組 員:唐慶華、朱輝、李艷 及施工隊負責人組織機構下設:報案組、急救組、維護秩序組、事故調查組。(2)、應急救援機構職責1)、組長職責:全面負責處置突發性安全事故工作,及時召集領導小組成員研究處置方案,布置任務,下達命令,啟動應急救援預案。2)、報案組職責:發生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現場負責人應根據事故情況立即向有關領導匯報,并撥打相應急救中心電話,告知事故種類、事態、地點、聯系人等,同時緊急通知急救組、機械設備組和維護秩序組,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協助事故的調查與處理工作。3)、急救組職責:接到報案組通知后,立即趕赴現場,根據現場事故種類,立即組織搶救,協助事故的調查與21、處理工作。(3)、危險因素分析及對策基槽主要危險因素為:落物傷人、塌方、人或者機械產生的安全事故。原因及對策如下:A、塌方:原因:主要是因為土質不好,放坡不夠,或者有地下水及雨水沖刷。對策:根據地勘資料確定合適的邊坡,并且在開口時適當加大尺寸,當遇到不穩定地質條件時適當加大坡率,通過該土層后正常放坡。對于開挖過程中出現的塌方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錨固支撐、斜柱支撐等措施,防止邊坡塌方,具體施工方法見下圖:施工期間加強滑坡的監測監控,對點位有變化需立即停止現場的施工,加密觀測次數,仔細分析點位的變動原因,確定具體處理方法施工前必須做好截水溝和排水溝,截斷山體水流。B、落物:原因:槽邊坡上松動石塊沒有清理干凈或者施工過程中落物。對策:將槽邊異物清理干凈。(4)、事故應急措施1)、發生坍塌事故后,立即報告應急搶險指揮小組,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人員通知現場安全員,并由安全員組織施工人員緊急撤離至安全區域。2)、如有人員受傷,立即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3)、在向有關部門電話求救的同時,對受傷人員在現場安全地帶采取可行的應急措施,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4)、立即上報公司及有關部門,并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