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預制吊車梁及屋架預應力筋張拉及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9150
2022-10-18
13頁
475.54KB
1、鎂電解/鎂精煉車間預制吊車梁及屋架預應力筋張拉及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第一章 張拉部分 1.編制目的為保證廠房預制吊車梁及屋架預應力筋張拉質量,特編制此方案指導現場施工。2.工程概況2.1主要構件一覽表:屋架一覽表構件名稱截面尺寸砼量m3鋼筋量t埋件重量單根重量t數量上弦桿下弦桿腹桿YWJ30-2Ba2503202502501701706.8641.421356.7618.78YWJ30-2Be2503202502501701706.8641.421363.6818.78YWJ30-2Bd2503202502501701706.8641.421363.6818.728砼比重取值2.5t/m3,砼強度2、等級:C50;其詳細說明見圖集04G415-1注:下弦預應力筋采用24S15.2的低松弛鋼絞線,其強度標準值為fptk=1860N/mm2,每束張拉力690KN。吊車梁類型中間截面預應力筋編號鋼材量kg砼方量M3梁重t根數YDL-4Z215.22315.2215.24351.955.3162S12B4砼比重取值2.5t/m3,砼強度等級:C50;其詳細說明見圖集04G4262.2構件場地布置詳見預制柱及吊車梁吊裝方案、屋架預制及吊裝方案平面布置圖。2.3張拉設備主要工機具表名 稱數量備 注穿心千斤頂YCD1204臺屋架及吊車梁張拉穿心千斤頂YC601臺應急補張時使用配套油泵ZB4-5004臺配3、合千斤頂YCD120配套油表5臺配合油泵ZB4-500擠壓式灰漿泵UBJ-18G12臺孔道灌漿夾片、錨具與預制構件配套使用3.張拉計算3.1 屋架部分3.1.1應力損失及驗算 按圖集04G415-1第七頁表6取值,張拉力,且結合現場屋架疊澆情況及施工手冊(第四板671頁)規定,各層張拉力見下表部位超拉百分比張拉力KN頂層0%6901232.139106.1145.113951087二層1.5%7001250.639107.7146.71395底層3%7111269.139109.3148.31395注:1.;為單根鋼絞線截面積(140)。2.錨固損失: 式中:-為錨具變形和鋼筋內縮值=6mm。4、 L-為構件長度L=30000mm -為預應力彈性模量=3.孔道摩擦應力損失:簡易施工計算手冊(419頁9-2表) 式中:; x-為從張拉端至計算截面的孔道距離x=30m; -為從張拉端至計算截面孔道部分切線夾角(rad),=0;4.有效預應力:;5.有效預應力驗算:=0.751860=1395N/mm2 (滿足要求)3.1.2 伸長值驗算不同階段應力對應伸長直mm部位張拉力(kN)頂層69019.296.4192.7二層70019.697.8195.5底層71119.999.3198.6注:詳見施工手冊(660頁)式中:-為平均張拉力,(直線筋取張拉端拉力=),取值同上。L-為預應力鋼絞線計5、算長度(兩千斤頂夾錨鋼絞線間距離) ;為構件孔道長度 為錨具與墊板的厚度和, 為千斤頂分絲頭至卡盤外端距離,; ,同控制應力值。3.1.3 張拉過程控制及效核過程實測記錄表mm構件部位初應力10%FJ50% FJ100% FJ實測值油表讀數油表讀數油表讀數頂層二層底層吊車梁注:施工手冊(671頁)式中:A-為預應力筋內縮值6mm;B-為千斤頂內預應力筋伸長值(根據現場測量確定);預應力筋實際伸長值圖解 預應力筋張拉過程采取雙控措施,及控制應力與控制伸長值,根據其實際測量數據效核伸長值。3.2 吊車梁部分3.2.1張拉控制應力及張拉順序1)張拉力: ;2)張拉順序:3)應力損失及驗算應力統計表(6、)預應力筋編號#(1束2根)1395195120.1315.11080#(2束3根)#(1束2根)186.1380.3566.4828.5注:1.直線預應力筋計算公式及符號同屋架部分2.曲線預應力筋(#)錨固損失計算: 計算公式 施工手冊(659頁)式中:m孔道摩擦損失斜率 K;取值同屋架部分,x=6m,由04G426吊車梁圖集(24頁) (rad); -錨固損失影響長度(cm) 3.曲線預應力筋(#)孔道摩擦損失計算:(符號及取值同上)4.有效預應力:;5.有效預應力驗算:、#:(滿足要求)#:(滿足要求)3.2.2 伸長值驗算不同階段應力對應伸長值mm預應力筋部位筋形式張拉力(kN)/束#7、(1束2根)直線390.6(390.6)4.723.547#(2束3根)直線603.5(603.5)4.82448#(1束2根)曲線338(402)4.22142注:(括號內為實際張拉力,按張拉順序表增大1.03倍,)1.直線筋,(2#增大1.03倍),取值同上,;式中:L-為預應力鋼絞線計算長度(兩千斤頂夾錨鋼絞線間距離) ;為構件孔道長度 為錨具與墊板的厚度和, 為千斤頂分絲頭至卡盤外端距離,;2.曲線筋#:詳見施工手冊(660頁)-為預應力鋼絞線實際長度,由04G426圖集(27頁)知有效長度則-為平均張拉力,,K取值同前述部分。3.2.3 張拉過程控制及效核同屋架部分。4.施工組織恪守8、攀冶公司“優質、安全、文明施工;節能、減排、保護環境;誠實、守信、持續改進”的QEO方針,形成以項目經理為核心,以成本、進度、質量控制為主要內容,以科學系統管理和先進技術為手段的項目經理部,領導小組成員名單位如下:序號姓 名職 責職 務聯系電話1黃松項目負責項目經理138081408012蘇光明黨政工作項目書記133081468963徐曦技術負責技術經理139803406674黃道兵技術負責技術經理138823879905李建國現場負責生產經理138081433066王賢琪后勤負責后勤經理138823988844.2人員安排4.2.1 管理人員以項目經理黃松為第一責任人,生產副經理李建國、技術9、經理徐曦、黃道兵協助配合項目經理抓好現場質量管理,以宋旺、蔡佳宏等技術人員為現場技術指導,以李云明、黃志才、何朝云為現場質量監督檢查,以提前預防、嚴格管理為宗旨,抓好現場管理工作。4.2.2 在構件張拉過程中,安全員趙斌為主要負責,施工組、技術組協助現場監察,嚴格執行服從現場安排,有效杜絕構件吊裝安全問題。5.質量保證措施5.1質量管理措施5.1.1嚴格執行“三按”、“三檢”、“一控”的要求組織施工。“三按”即按圖紙、按工藝、按標準施工。“三檢” 即 “自檢”、“互檢”和專職檢查員“專檢”相結合。“一控” 即控制自檢正確率。 5.1.2加強技術管理,貫徹技術交底制度。施工前要落實各級人員崗位責10、任制,做好技術交底;施工中要認真檢查執行情況,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做好隱蔽工程記錄,施工結束后,認真進行工程質量檢驗和評定,做好技術檔案管理工作。5.1.3 實行“四認可”制度:進入施工職業人員資格認可;對進場材料、設備、半成品認可;施工工藝或方法認可;施工工具、設備認可后方可施工5.1.4材料代換、設計變更等一律根據設計單位書面通知和監理工程師認可,任何口頭通知不生效。5.1.5加強計量管理,做好計量試驗工作。設置專門的計量管理機構和工作人員,貫徹執行上級計量法令,配備合格的計量器具和測試儀器;現場試塊、試樣及時送試驗部門進行檢驗。5.1.6現場施工代表,每天檢查施工質量,做好質量記錄建立11、質量臺帳 。施工人員,必須填寫施工日志,并將記錄交給專檢人員審閱,專檢人員必須在第二天對項目檢查,并做好記錄。5.1.7質量與獎金掛鉤,充分用好激勵機制。對重視質量的班組及個人給予獎勵,對干擾專檢人員工作的質量事故責任者,除給予經濟處罰外,應視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5.2質量技術措施5.2.1張拉進行時,必須保證砼強度達到100%,屋架張拉順序應至上而下。5.2.2屋架端部錨具下的預埋板其位置與垂直度應準確,版面磨平整。錨具安裝時錨板應對中,夾片應擊緊且縫隙均勻。5.2.3預應力筋錨具密封保存于庫房,避免腐蝕和創傷。5.2.4預應力筋張拉時,應保持孔道中心、錨具中心和千斤頂中心“三心一線”5.12、2.5鋼絞線應用砂輪機切割,不得使用電弧焊。錨固后鋼絞線應有25-30mm外露長度。5.2.6吊車梁直線預應力筋采用一端張拉,另一端非張拉;下部曲線筋采用兩端張拉,具體順序見張拉順序表。5.2.7放張錨固時,應用簪子將夾片擊緊,將預應力筋內縮值控制在5mm內。第二章 安全部分1.安全資料準備在張拉作業前向上級有關部門上報相關資質、機具、材料合格證明。張拉人員作業資格證、千斤頂效核表、油泵效核表、油表效核表、錨具夾片質量報告。2.安全管理措施2.1 進入現場要配戴好勞保用品,施工現場不準穿拖鞋及高跟鞋;工作時間不準飲酒、打鬧,嚴禁酒后上班;高空作業要系好安全帶;特種作業人員須具備相應操作技能,應13、有有效的操作證。2.2 施工班組每天早上施工前開好班前會,針對當班任務講具體的作業措施和安全措施,并落實到人,落實到互保對子;堅持班前檢查;項目負責人每周組織一次周安全檢查。2.3 在安排施工任務的同時,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所有安全交底均應有書面資料和交接人簽字。2.4 施工中認真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和各項規定,嚴禁違章作業,違章指揮。2.5 各吊裝機械、材料合格證及作業人員資質證書必須齊全。3.安全技術措施3.1張拉安全注意事項1)在預應力作業中,必須特別注意安全。在任何情況下作業人員不得站在預應力筋的兩端,同時在張拉千斤頂的后面應設立防護擋板。2)操作千斤頂和測量伸長值的人員,應站在千斤頂側14、面操作,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油泵開動過程中,不得擅自離開崗位。如需離開,必須把油閥門全部松開或切斷電路。3)張拉時應認真做到孔道、錨環與千斤頂三對中,以便張拉工作順利進行,并不致增加孔道摩擦損失。4) 用千斤頂張拉鋼絲束作業時,使千斤頂張拉缸進油,至壓力表略有起動時暫停,檢查每根鋼絲的松緊并進行調整,然后再打緊楔塊。5)工具錨夾片,應注意保持清潔和良好的潤滑狀態。新的工具錨夾片第一次使用前,應在夾片背面涂上潤滑脂。以后每使用5-10次,應將工具錨上的夾片卸下,向錨板的錐形孔中重新涂上一層潤滑劑,以防夾片在退楔時卡住。潤滑劑可采用石墨、二硫化鑰、石蠟或專用退錨靈等。6)多根鋼絞線束夾片錨固體系如遇15、到個別鋼絞線滑移,可更換夾片,用小型千斤頂單根張拉。3.2油泵使用注意事項1)油泵和千斤頂所用的工作油液,采用10號機油。油箱內應保持85左右的油位,不足時應補充,補充的油應與油泵中的油相同。油箱內的油溫一般應以10-40為宜。2)連接油泵和千斤頂的油管應保持清潔,不使用時用螺絲堵封,防止泥砂進人。油泵和千斤頂外露的油嘴要用螺帽封住,防止灰塵、雜物進人機內。每日用完后,應將油泵擦凈,清除濾油銅絲布上的油垢。3)油泵不宜在超負荷下工作,安全閥須按設備額定油壓或使用油壓調整壓力,嚴禁任意調整。4)接電源時,機殼必須接地線。檢查線路絕緣情況后,方可試運轉。5)油泵運轉前,應將各油路調節閥松開,然后開16、動油泵,待空負荷運轉正常后,再緊閉回油閥,逐漸旋擰進油閥桿,增大負荷,并注意壓力表指針是否正常。6)油泵停止工作時,應先將回油閥緩緩松開,待壓力表慢慢退回至零位后,方可卸開千斤頂的油管接頭螺母。嚴禁在負荷時拆換油管或壓力表。7)耐油橡膠管必須耐高壓,工作壓力不得低于油泵的額定油壓或實際工作的最大油壓。油管長度不宜小于3m。3.3千斤頂使用注意事項1)千斤頂不允許在超過規定的負荷和行程的情況下使用。2)千斤頂在使用時必須保證活塞外露部分的清潔,如果沾上灰塵雜物,應及時用油擦洗干凈。使用完畢后,各油缸應回程到底,保持進、出口的潔凈,加覆蓋保護,妥善保管。3)千斤頂張拉升壓時,應觀察有無漏油和千斤頂17、位置是否偏斜,必要時應回油調整。進油升壓必須徐緩、均勻、平穩,回油降壓時應緩慢松開回油閥,并使各油缸回程到底。4)雙作用千斤頂在張拉過程中,應使頂壓油缸全部回油。在頂壓過程中,張拉油缸應予持荷,以保證恒定的張拉力,待頂壓錨固完成時,張拉缸再回油。3.4現場保護措施1) 在張拉區域設置警示帶,禁止無關人員通行。2)吊車梁張拉時,用鋼架管對其進行加固,防止張拉時翻到。3)針對每天工作內容,進行互保對子交底。4)錨固端應設置安全檔板。5)油泵工作時,嚴禁操作人員離崗。6)油泵宜設置在預應力筋的外側面。7)連接預應力筋的拉頭套人千斤頂碗中時,應扭轉90度,以免因拉頭雙耳掛人碗套過少滑脫,造成嚴重安全事故。8)張拉過程中發現油泵、千斤頂、錨夾具有異常,應即停止張拉。9)測量拉伸長度、加楔和擰緊螺栓或錨固時,應先停止拉伸,站在兩側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