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至廣州客運專線路基接口技術交底(32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09557
2022-10-19
32頁
2.51MB
1、一、接口設計內容一、接口設計內容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三、施工順序、施工方法與施工注意事項三、施工順序、施工方法與施工注意事項四、附注四、附注目目 錄錄一、接口設計內容一、接口設計內容圖圖A1-1A1-1 1、需在路基上設置的電力、通信、信號電纜槽、綜合接地電纜在路基上、需在路基上設置的電力、通信、信號電纜槽、綜合接地電纜在路基上的布置位置與布置方式的布置位置與布置方式,路基與橋梁或隧道中的電力、通信、信號電纜槽、綜路基與橋梁或隧道中的電力、通信、信號電纜槽、綜合接地電纜的縱向連接方式合接地電纜的縱向連接方式,及其相關結構尺寸;及其相關結構尺寸;2、線間集水井;接觸網立柱基礎與聲屏2、障基礎在路基橫斷面中的布置位、線間集水井;接觸網立柱基礎與聲屏障基礎在路基橫斷面中的布置位置與施工方式;置與施工方式;一、接口設計內容一、接口設計內容 3、各種過軌管道、集水井中排水管等預埋管道、各種過軌管道、集水井中排水管等預埋管道,在路基中的埋設位置與施在路基中的埋設位置與施工方式;工方式;4、路基上各類附屬構筑物的施工順序與施工流程;、路基上各類附屬構筑物的施工順序與施工流程;電力、通信與信號、綜合接地;聲屏障基礎、接觸網立柱基礎;各類過軌電力、通信與信號、綜合接地;聲屏障基礎、接觸網立柱基礎;各類過軌管道的相關技術要求等具體設計管道的相關技術要求等具體設計,詳見各專業的設計圖及相關說明3、。詳見各專業的設計圖及相關說明。圖圖A1-2A1-2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 1、通信、信號及電力電纜槽在路基橫斷面中的布置及其結構尺寸、通信、信號及電力電纜槽在路基橫斷面中的布置及其結構尺寸 全線兩側路肩上設置全線兩側路肩上設置C25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通信、信號電纜槽(通信信號合槽)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通信、信號電纜槽(通信信號合槽),電纜槽外廓寬電纜槽外廓寬0.70m(通信、信號槽內凈寬分別為(通信、信號槽內凈寬分別為0.2、0.3m,每每0.5m采用一根采用一根8mm倒倒U型鍍鋅鋼筋分隔)、槽4、內凈高型鍍鋅鋼筋分隔)、槽內凈高0.30m,內填中粗砂內填中粗砂,電纜槽采用側向排水電纜槽采用側向排水,于外側壁底于外側壁底部預留泄水孔部預留泄水孔,泄水孔直徑泄水孔直徑5cm,每,每5m一處一處,將電纜槽內水引出將電纜槽內水引出,泄水孔口加設鐵絲網蓋。泄水孔口加設鐵絲網蓋。電力電纜槽設置于路堤兩側坡腳排水溝外側;路塹地段設于兩側側溝平臺電力電纜槽設置于路堤兩側坡腳排水溝外側;路塹地段設于兩側側溝平臺,電力電電力電纜槽外廓寬纜槽外廓寬0.41m(槽內凈寬為槽內凈寬為0.25m)、槽內凈高、槽內凈高0.30m,內填中粗砂。電纜槽底部靠水內填中粗砂。電纜槽底部靠水溝設泄水孔溝設泄水孔,泄水孔直徑泄5、水孔直徑5cm,每,每5m一處。一處。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 2、接觸網立柱、聲屏障在路基橫斷面中的布置及其結構尺寸、接觸網立柱、聲屏障在路基橫斷面中的布置及其結構尺寸 無碴軌道接觸網立柱位于電纜槽內側無碴軌道接觸網立柱位于電纜槽內側,立柱內側邊緣距線路中心不小于立柱內側邊緣距線路中心不小于3.0m,立柱基礎寬不超過立柱基礎寬不超過70cm。設置聲屏障地段設置聲屏障地段,聲屏障位于電纜槽外側聲屏障位于電纜槽外側,具體布置時具體布置時,應注意確保路基面排應注意確保路基面排水順暢。水順暢。二、主要技6、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 3、綜合接地電纜設置方案、綜合接地電纜設置方案 (1)貫通地線埋設)貫通地線埋設 路基地段綜合接地電纜兩側各設一根路基地段綜合接地電纜兩側各設一根,位于電纜槽外側內壁正下方的基床位于電纜槽外側內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層中底層中,土質地段路堤與路塹中的綜合接地線埋深距軌面均為土質地段路堤與路塹中的綜合接地線埋深距軌面均為1.805m,距電纜,距電纜槽底槽底43.8cm,布置圖詳見,布置圖詳見“路堤與土質路塹地段綜合接地電纜線布置圖路堤與土質路塹地段綜合接地電纜線布置圖”。二、主要技術要求二7、主要技術要求 (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 石質路塹地段,將貫通地線埋設于通信、信號電纜槽下約石質路塹地段,將貫通地線埋設于通信、信號電纜槽下約30cm,溝中并,溝中并回填細粒土,布置圖詳見回填細粒土,布置圖詳見“石質路塹地段綜合接地電纜線布置圖石質路塹地段綜合接地電纜線布置圖”。綜合接地電纜縱向通過手孔時綜合接地電纜縱向通過手孔時,應從手孔底部通過。縱向通過涵洞時沿涵應從手孔底部通過。縱向通過涵洞時沿涵洞頂呈蛇形通過,并采用洞頂呈蛇形通過,并采用10cm厚的細砂作為保護層。貫通地線縱向與橋梁電厚的細砂作為保護層。貫通地線縱向與橋梁8、電纜相聯時,需將綜合接地電纜分別引入臺尾路基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手孔中纜相聯時,需將綜合接地電纜分別引入臺尾路基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手孔中,與橋梁范圍的接地電纜于手孔相連接;縱向與斜切式洞門隧道相連時,亦是與橋梁范圍的接地電纜于手孔相連接;縱向與斜切式洞門隧道相連時,亦是通過洞門外手孔相連。通過洞門外手孔相連。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 (2)分支引接線的埋設)分支引接線的埋設 貫通地線通過分支引接線側向水平引至路基邊坡,沿干砌片石護肩底以貫通地線通過分支引接線側向水平引至路基邊坡,沿干砌片石護肩底以及9、電纜槽底引入電纜槽靠線路側內壁位置,電纜槽靠內壁槽底應預留孔,分及電纜槽底引入電纜槽靠線路側內壁位置,電纜槽靠內壁槽底應預留孔,分支電纜引入電纜槽后,預留孔采用支電纜引入電纜槽后,預留孔采用C15混凝土封閉。混凝土封閉。分支引接線以接觸網支柱為間隔設置(約分支引接線以接觸網支柱為間隔設置(約50m),每處留一根長度為),每處留一根長度為6m的分支引接線和一個接地端子,分支引接線與貫通地線同材料同截面。的分支引接線和一個接地端子,分支引接線與貫通地線同材料同截面。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 (3)兩側10、貫通地線間的橫向連接)兩側貫通地線間的橫向連接 長度超過長度超過1000m的路基地段,每間隔的路基地段,每間隔500m左右將上下行貫通地線連接一左右將上下行貫通地線連接一次;長度為次;長度為500-1000m的路基地段,在中間將上下行貫通地線連接一次。連的路基地段,在中間將上下行貫通地線連接一次。連接線的規格及埋設深度與貫通地線相同。接線的規格及埋設深度與貫通地線相同。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 4、過軌設計、過軌設計 需從路基中預埋管道過軌的構筑物有通信電纜、信號電纜、電力電纜、需從路基中預埋管道11、過軌的構筑物有通信電纜、信號電纜、電力電纜、接觸網回流地線和供電線。接觸網回流地線和供電線。(1)電力電纜過軌從路基基底過軌)電力電纜過軌從路基基底過軌,采用直徑采用直徑110、150mm的鍍鋅鋼管的鍍鋅鋼管,鍍鋅鋼管兩端與電纜井相連。電纜井采用現澆鍍鋅鋼管兩端與電纜井相連。電纜井采用現澆C25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內凈空尺寸:內凈空尺寸:長長*寬寬*深一般為深一般為1m*0.8m*0.3m。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 (2)從路基中過軌的通信、信號電纜)從路基中過軌的通信、信號電纜,采用鍍鋅鋼管防12、護采用鍍鋅鋼管防護,過軌鍍鋅鋼管過軌鍍鋅鋼管外徑不大于外徑不大于110mm,過軌管道的頂面距軌面過軌管道的頂面距軌面997mm。過軌管道與路基兩側設。過軌管道與路基兩側設置的手孔連接。通信、信號手孔一般采用現澆置的手孔連接。通信、信號手孔一般采用現澆C25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內凈空長內凈空長*寬寬*深深一般為一般為1.5m*1.5m*0.55m。過軌管道及手孔的設置位置。過軌管道及手孔的設置位置,必須避開線間集水井、必須避開線間集水井、接觸立柱基礎及其下錨基礎的設置位置。為減少過軌開挖地點接觸立柱基礎及其下錨基礎的設置位置。為減少過軌開挖地點,確保客運專線確保客運專線運行平穩運行平穩,通信信13、號電纜盡量集中過軌。通信信號電纜盡量集中過軌。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 (3)接觸網回流地線過軌設置于接觸網立柱位置)接觸網回流地線過軌設置于接觸網立柱位置,過軌管道埋設位置:過軌管道埋設位置:管道頂面距鋼軌面管道頂面距鋼軌面997mm,兩端與手孔相連,同時應對通信、信號電纜槽中的兩端與手孔相連,同時應對通信、信號電纜槽中的電纜采用防磁屏蔽措施。接觸網回流地線過軌設置位置應避開線間集水井的電纜采用防磁屏蔽措施。接觸網回流地線過軌設置位置應避開線間集水井的設置位置。過軌管道材料應采用高強設置位置。過14、軌管道材料應采用高強PE管或開槽的金屬管,具體應通過現場管或開槽的金屬管,具體應通過現場工藝試驗確定。工藝試驗確定。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 所有過軌管道預埋時所有過軌管道預埋時,管道內應預留兩根鐵絲管道內應預留兩根鐵絲,以便后續電纜鋪設。各類過以便后續電纜鋪設。各類過軌管道的里程位置、管道根數詳見相應專業要求。軌管道的里程位置、管道根數詳見相應專業要求。5、路基上信號電纜與路基外信號中繼站的接口、路基上信號電纜與路基外信號中繼站的接口 當路基上信號電纜需引入路基外的信號中繼站時當路基上信號電纜需15、引入路基外的信號中繼站時,電纜從路肩上的手孔中引電纜從路肩上的手孔中引出出,順路基邊坡上的電纜槽引入路基坡腳電纜井中順路基邊坡上的電纜槽引入路基坡腳電纜井中,再從電纜井引入信號中繼站再從電纜井引入信號中繼站,路基邊坡電纜槽采用預制路基邊坡電纜槽采用預制C25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內寬內寬50cm,深深20cm,并設并設C25鋼筋混鋼筋混凝土槽蓋。電纜井內凈空尺寸:長凝土槽蓋。電纜井內凈空尺寸:長*寬寬*深一般為深一般為1m*0.8m*0.5m。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 6、路基上通信電纜與路基外牽16、引變電所、分區亭、變電所、路基上通信電纜與路基外牽引變電所、分區亭、變電所、AT所、開所、開關站等電氣化所亭以及區間無線通信基站、無線直放站、區間信號中繼站的關站等電氣化所亭以及區間無線通信基站、無線直放站、區間信號中繼站的接口。接口。當路基上通信電纜需引入路基外牽引變電所、分區亭、變電所、當路基上通信電纜需引入路基外牽引變電所、分區亭、變電所、AT所開所開關站等電氣化所亭以及區間無線通信基站、無線直放站、區間信號中繼站等關站等電氣化所亭以及區間無線通信基站、無線直放站、區間信號中繼站等建筑物時建筑物時,電纜從路肩上的手孔中引出電纜從路肩上的手孔中引出,順路基邊坡上的電纜槽引入路基坡腳電順路基17、邊坡上的電纜槽引入路基坡腳電纜井中纜井中,再從電纜井引入各建筑物中再從電纜井引入各建筑物中,路基邊坡電纜槽采用預制路基邊坡電纜槽采用預制C25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內寬內寬30cm,深深20cm,并設并設C25鋼筋混凝土槽蓋。電纜井內凈空尺寸:長鋼筋混凝土槽蓋。電纜井內凈空尺寸:長*寬寬*深深一般為一般為1m*0.8m*0.5m。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一)站后各附屬構筑物在路基上的橫向接口設計 7、接觸網供電線與路基外分區亭、變電所、接觸網供電線與路基外分區亭、變電所、AT所的連接位置所的連接位置,詳見相關詳見相關設計圖紙。設計圖紙。二18、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二)(二)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 路基地段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主要有:與橋梁的縱向聯接、與隧路基地段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主要有:與橋梁的縱向聯接、與隧道的縱向聯接、聯絡線與正線的聯接等。道的縱向聯接、聯絡線與正線的聯接等。1、橋路間的聯接主要有、橋路間的聯接主要有:通信、信號以及電力電纜槽的聯接通信、信號以及電力電纜槽的聯接;綜合接地貫通綜合接地貫通電纜的聯接。電纜的聯接。電纜槽連接電纜槽連接,于路基范圍對應橋臺與路基電纜槽位置設置大手孔于路基范圍對應橋臺與路基電纜槽位置設置大手孔,通信、信號通信、信號電纜與電19、力電纜分槽設置。其中電力電纜由手孔經邊坡設二根電纜與電力電纜分槽設置。其中電力電纜由手孔經邊坡設二根150的鍍鋅鋼管的鍍鋅鋼管引入路基坡腳電力檢查井中;路基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手孔間應采用過軌鋼管引入路基坡腳電力檢查井中;路基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手孔間應采用過軌鋼管連接連接,過軌鋼管的根數與管徑按站后設計要求布設。過軌鋼管的根數與管徑按站后設計要求布設。綜合接地貫通電纜的聯接:路基施工時綜合接地貫通電纜的聯接:路基施工時,需將綜合接地電纜分別引入臺尾路需將綜合接地電纜分別引入臺尾路基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手孔中基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手孔中,與橋梁范圍的接地電纜于手孔相連接。綜合接地與橋梁范圍的接地電纜于20、手孔相連接。綜合接地電纜的連接技術要求、防護措施及防護材料詳見站后相關專業設計文件。電纜的連接技術要求、防護措施及防護材料詳見站后相關專業設計文件。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二)(二)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圖圖C1-1C1-1圖D5-1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二)(二)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圖圖D5-1D5-1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二)(二)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 2、隧路間的縱向聯接主要有電纜槽的聯接、綜合接地貫通電纜的聯接、排、隧路間的縱向聯21、接主要有電纜槽的聯接、綜合接地貫通電纜的聯接、排水溝的聯接。水溝的聯接。聯接形式有路基與斜切式洞門的聯接聯接形式有路基與斜切式洞門的聯接,路基與擋翼墻洞門的聯接兩種。當與路基與擋翼墻洞門的聯接兩種。當與斜切式洞門直接聯接時斜切式洞門直接聯接時,順坡地段應注意將隧道線間中心排水溝順接至路塹側溝順坡地段應注意將隧道線間中心排水溝順接至路塹側溝中中,其他洞門隧道線間排水溝在隧道擋翼墻明洞范圍引入兩側側溝中。在聯接范其他洞門隧道線間排水溝在隧道擋翼墻明洞范圍引入兩側側溝中。在聯接范圍適當位置圍適當位置,兩側路肩應設置通信與信號電纜手孔兩側路肩應設置通信與信號電纜手孔,并有過軌管道聯通(過軌鋼管并有過軌22、管道聯通(過軌鋼管的根數暫按的根數暫按6根考慮根考慮,其中通信其中通信2根直徑根直徑10cm),綜合接地電纜線引入手孔中綜合接地電纜線引入手孔中,電力電力電纜的手孔設置在側溝平臺上。電纜的手孔設置在側溝平臺上。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二)(二)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圖圖B1-1B1-1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二)(二)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圖圖B1-1B1-1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二)(二)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圖圖B2-1B2-1二、主要技術23、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二)(二)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圖圖B2-1B2-1二、主要技術要求二、主要技術要求 (二)(二)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站后各附屬構筑物的縱向接口設計 3、正線與聯絡線的聯接、正線與聯絡線的聯接,主要有電纜槽的聯接、綜合接地貫通電纜的聯接。主要有電纜槽的聯接、綜合接地貫通電纜的聯接。該類聯接于聯絡線的左右兩側路肩與正線相交位置該類聯接于聯絡線的左右兩側路肩與正線相交位置,以及正線對應的位置分以及正線對應的位置分別設置手孔別設置手孔,共有四個手孔共有四個手孔,進行正線電纜槽過聯絡線的聯接(過軌鋼管根數與直進行正線電纜槽過聯絡線24、的聯接(過軌鋼管根數與直徑以滿足通信信號電纜槽的設計通過容量的需要)、正線左右兩側過軌管道的徑以滿足通信信號電纜槽的設計通過容量的需要)、正線左右兩側過軌管道的聯接(過軌鋼管的根數與直徑應滿足站后專業的設計需要)。聯接(過軌鋼管的根數與直徑應滿足站后專業的設計需要)。三、施工順序、施工方法與施工注意事項三、施工順序、施工方法與施工注意事項 客運專線路基內及路肩上各附屬構筑物(包括電纜槽、接觸網與聲屏客運專線路基內及路肩上各附屬構筑物(包括電纜槽、接觸網與聲屏障基礎、綜合接地線、各種路基中的預埋管件、防災安全監控等設備)形狀、障基礎、綜合接地線、各種路基中的預埋管件、防災安全監控等設備)形狀、施25、工方法、施工時間等施工方法、施工時間等,應事先與有關單位商定應事先與有關單位商定,確定各自的施工順序確定各自的施工順序,施工方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機械法以及施工機械,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與施工組織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與施工組織,提交業主審定批準后提交業主審定批準后,方可方可實施。正式施工前必須對各類施工方法與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工藝性試驗實施。正式施工前必須對各類施工方法與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工藝性試驗,完完善、細化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手段善、細化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手段,加強工藝驗證加強工藝驗證,確認施工工藝及精度控制確認施工工藝及精度控制滿足要求后方可展開施工。必須十分注意:不因各種設施的設置損壞和危及滿足要26、求后方可展開施工。必須十分注意:不因各種設施的設置損壞和危及路基土工結構物的安全路基土工結構物的安全,不降低路基的強度不降低路基的強度,不因各種設施的施工導致路基產不因各種設施的施工導致路基產生新的變形。生新的變形。三、施工順序、施工方法與施工注意事項三、施工順序、施工方法與施工注意事項 1、客運專線路基內及路肩上各附屬構筑物(包括電纜槽、接觸網、聲屏障、綜合、客運專線路基內及路肩上各附屬構筑物(包括電纜槽、接觸網、聲屏障、綜合接地線、通信、信號電纜過軌鋼管、防災安全監控等設備)施工接地線、通信、信號電纜過軌鋼管、防災安全監控等設備)施工,應確保不因各種設施的應確保不因各種設施的施工而損壞和危27、及路基工程的穩固和安全。其中電纜過軌鋼管應與路基填筑同步施工;施工而損壞和危及路基工程的穩固和安全。其中電纜過軌鋼管應與路基填筑同步施工;電纜槽、接觸網、聲屏障、線間集水井施工電纜槽、接觸網、聲屏障、線間集水井施工,應在路基施工成型后采用專門機械進行整體應在路基施工成型后采用專門機械進行整體無水切割施工無水切割施工,線間集水井的橫向排水管等其他過軌管道應在路基填筑施工中預埋;綜合線間集水井的橫向排水管等其他過軌管道應在路基填筑施工中預埋;綜合接地電纜的施工工序與工藝應滿足接地電纜的施工工序與工藝應滿足客運專線綜合接地技術實施辦法(暫行)客運專線綜合接地技術實施辦法(暫行)(鐵集(鐵集成成20028、6220號)的要求。施工應根據設計的要求安排施工工序號)的要求。施工應根據設計的要求安排施工工序,不得遺漏或倒序進行。不得遺漏或倒序進行。同時嚴格做好路基(特別是基床)防、排水工程同時嚴格做好路基(特別是基床)防、排水工程,尤其做好隱蔽工程、建筑物之間的施工尤其做好隱蔽工程、建筑物之間的施工縫、伸縮縫的連接、填塞縫、伸縮縫的連接、填塞,防止表水的下滲。防止表水的下滲。三、施工順序、施工方法與施工注意事項三、施工順序、施工方法與施工注意事項 2、路基面及相關附屬結構物、路基面及相關附屬結構物(電纜槽、接觸網與聲屏障基礎、瀝青混凝土電纜槽、接觸網與聲屏障基礎、瀝青混凝土等等)的施工順序的施工順序:29、路基填筑至路肩標高路基填筑至路肩標高,且沉降監測與評估滿足鋪軌條件后且沉降監測與評估滿足鋪軌條件后,依次施依次施工混凝土支承層工混凝土支承層路基面瀝青混凝土防滲層路基面瀝青混凝土防滲層整體切割接觸網立柱基礎整體切割接觸網立柱基礎澆筑澆筑接觸網立柱基礎接觸網立柱基礎按圖中示意線切割電纜槽及手孔按圖中示意線切割電纜槽及手孔鋪設電纜槽底部瀝青混凝鋪設電纜槽底部瀝青混凝土封閉層土封閉層鋪設中粗砂排水層同時施工護肩及反濾層鋪設中粗砂排水層同時施工護肩及反濾層鋪設引入電纜槽的分支鋪設引入電纜槽的分支電纜,按圖示安放電纜槽及手孔電纜,按圖示安放電纜槽及手孔,接入綜合接地線接入綜合接地線,并做好槽底防水封閉及30、槽側泄并做好槽底防水封閉及槽側泄水孔、排水管的對接水孔、排水管的對接修整路基面修整路基面,采用瀝青混凝土充填各施工縫采用瀝青混凝土充填各施工縫護肩砂漿勾護肩砂漿勾縫、抹面。縫、抹面。三、施工順序、施工方法與施工注意事項三、施工順序、施工方法與施工注意事項 3、路基中的預埋管件施工前應在預埋管件部位、路基中的預埋管件施工前應在預埋管件部位,先采用凸輪震動沖擊壓實機械進行先采用凸輪震動沖擊壓實機械進行36遍的沖擊碾壓遍的沖擊碾壓,并采用滾筒碾壓機將路基碾壓平整并采用滾筒碾壓機將路基碾壓平整,且均大于路基相應部位的壓實標且均大于路基相應部位的壓實標準后準后,開挖一深開挖一深1520cm的槽道的槽道(31、直徑直徑15cm的管道槽深為的管道槽深為20cm,直徑直徑10cm的管道槽深為的管道槽深為15cm),槽寬與槽長應滿足安放管道的要求。安放管道前應采用小型機械對槽底土進行碾槽寬與槽長應滿足安放管道的要求。安放管道前應采用小型機械對槽底土進行碾壓密實壓密實,且平整水平且平整水平,檢測滿足壓實標準后檢測滿足壓實標準后,安放管道安放管道,回填與路基相同的回填與路基相同的A、B組填料組填料,回填回填料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料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20mm,且級配良好。回填土采用震搗機械結合小型機械碾壓密實且級配良好。回填土采用震搗機械結合小型機械碾壓密實,并經檢測滿足路基相應部位的壓實標準并經檢測滿足路基相應32、部位的壓實標準,必要時回填料中可摻入必要時回填料中可摻入5%的水泥。預埋管件施的水泥。預埋管件施工完成后工完成后,槽道頂第一層的碾層厚度不宜大于槽道頂第一層的碾層厚度不宜大于20cm,震動碾壓密實后震動碾壓密實后,對槽道頂第一層填筑對槽道頂第一層填筑層的壓實檢測點應加密層的壓實檢測點應加密,一般不宜少于一般不宜少于5個點。安放管道時應采取措施將管道固定個點。安放管道時應采取措施將管道固定,以便與以便與手孔或集水井對接。現場具體施工時手孔或集水井對接。現場具體施工時,應進行工藝性試驗應進行工藝性試驗,取得施工經驗與相關工藝參數。取得施工經驗與相關工藝參數。三、施工順序、施工方法與施工注意事項三、33、施工順序、施工方法與施工注意事項 電力電纜過軌從路基基底過軌電力電纜過軌從路基基底過軌,在路基填筑前預埋在路基填筑前預埋,埋設在路基基底墊層以下埋設在路基基底墊層以下不超過不超過1m,開挖槽寬不大于開挖槽寬不大于0.5m,鋪設鋼管后鋪設鋼管后,回填土應進行人工或小型機械夯實回填土應進行人工或小型機械夯實達達K0.9,兩端與電纜槽井相聯接。當路基基底有復合地基加固樁時兩端與電纜槽井相聯接。當路基基底有復合地基加固樁時,應施工完復應施工完復合地基加固樁后再從樁間空隙部位開挖過軌鋼管預埋槽合地基加固樁后再從樁間空隙部位開挖過軌鋼管預埋槽,施工時不得破壞復合地施工時不得破壞復合地基加固樁。基加固樁。434、縱向貫通電纜與分支電纜成蛇形鋪設、縱向貫通電纜與分支電纜成蛇形鋪設,嚴禁繃緊。電纜鋪設好后,其后嚴禁繃緊。電纜鋪設好后,其后的路基填筑每一填層施工完成后的路基填筑每一填層施工完成后,均應對貫通電纜以及分支電纜進行聯通性檢測均應對貫通電纜以及分支電纜進行聯通性檢測,以防電纜斷裂。以防電纜斷裂。正式施工前應進行施工工藝性試驗正式施工前應進行施工工藝性試驗,取得施工經驗與相關工藝參數。取得施工經驗與相關工藝參數。三、施工順序、施工方法與施工注意事項三、施工順序、施工方法與施工注意事項 5、每處預埋管道的開挖到完成回填碾壓、以及每段接地電纜的埋設到完成回填碾、每處預埋管道的開挖到完成回填碾壓、以及每35、段接地電纜的埋設到完成回填碾壓(或到電纜槽底部瀝青混凝土封閉施工完成)壓(或到電纜槽底部瀝青混凝土封閉施工完成),均應盡量在一個工班內施工完成;每個均應盡量在一個工班內施工完成;每個接觸網立柱基礎以及聲屏障基礎、每個集水井等需在路基上進行整體無水切割開挖的相接觸網立柱基礎以及聲屏障基礎、每個集水井等需在路基上進行整體無水切割開挖的相關工程關工程,切割開后嚴禁擺放切割開后嚴禁擺放,原則上應從開挖施工到混凝土澆筑完成原則上應從開挖施工到混凝土澆筑完成,均應盡量在一個工作均應盡量在一個工作日內施工完成日內施工完成,且避免雨天施工。手孔與電纜槽的施工且避免雨天施工。手孔與電纜槽的施工,必須分段施工必須36、分段施工,從切割到電纜槽從切割到電纜槽(手孔)安裝以及槽壁縫隙的封閉(手孔)安裝以及槽壁縫隙的封閉,應盡量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施工前必須做好每道工應盡量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施工前必須做好每道工序的安排序的安排,避免坑壁坍塌避免坑壁坍塌,尤其要避免雨水浸泡尤其要避免雨水浸泡,確保路基的填筑強度與變形不變。確保路基的填筑強度與變形不變。6、路基內各種預埋管件施工、路基內各種預埋管件施工,綜合接地電纜綜合接地電纜,電纜槽切割與安裝電纜槽切割與安裝,集水井、接觸網立集水井、接觸網立柱與聲屏障基礎施工等路基相關附屬設施的施工柱與聲屏障基礎施工等路基相關附屬設施的施工,應進行工藝性試驗應進行工藝性試驗,試37、驗前建議編制詳試驗前建議編制詳細的試驗大綱與試驗細則細的試驗大綱與試驗細則,并經評審確認后付諸實施。并經評審確認后付諸實施。四、附注四、附注 1、武漢至廣州客運專線烏花段新建工程施工圖設計(烏韶、武漢至廣州客運專線烏花段新建工程施工圖設計(烏韶段)路基設計圖集中有關站后接口設計內容與本設計相矛盾段)路基設計圖集中有關站后接口設計內容與本設計相矛盾時時,以本設計為準。以本設計為準。2、手孔蓋板待檢修車輛荷載確定并經檢算滿足要求后,方、手孔蓋板待檢修車輛荷載確定并經檢算滿足要求后,方可進行路基與橋臺聯結處的通信與信號手孔蓋板的施工。可進行路基與橋臺聯結處的通信與信號手孔蓋板的施工。3、由于四電專業設計工作還未完成、由于四電專業設計工作還未完成,本設計在四電專業設計本設計在四電專業設計完成后尚須進一步修改完繕。完成后尚須進一步修改完繕。4、本圖集同時適用于武漢至烏龍泉段。、本圖集同時適用于武漢至烏龍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