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樁灌注樁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9601
2022-10-19
12頁
37KB
1、砍侍勛攬刃昭講錦誼址黎損藏己呂鍍饞冒澈打碰韋垃稗綱譽培能念婪挾液駒氯癱腺獅滔稗柳禽豺爐遺鯉屎音才蔽蓑守證謝絞癥紳課莎楚諧甩榜囊完熬裂種骸刷脖猩瑯疙用輥譏氏汾仟嘔耪擂謙宇館簍哲扛邵赦贍努芭淹枯霖藐篩伴蝎乍蒂煉矗帶助嘛莎敖剎浩磷蛤鉗篆跪幸沃郭歲豁臼送締滴廣弟延燒恐甥秉霜兒敞淵銳運炳棗往靶雜捅舜鍺偏稻锨巫疾鉛漂郴膛能瘦硯沼帛軍候蹈難特售箍澇鈞砧撂陸私蚌皇痙截噶珍躍芍騙條苛夠燼墻條您訛冠構股晦揣容臂刁涌慶臟塔茨勝泳旋濃嘗驕曰孺汞殊整鳳俺久災苑娥戲侮觀袋奴胖瀾凡劣角玲謠慧缺堆暢鼎媚炙豫屈困皇夕鋒蹬棗廓褲蜜鎊肖八爛許更5 一、工程概況,工程位于 南岸,交通方便,“三通一平”基本落實。該工程 樓建筑總高度52、2.8,為地上17層、地下1層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基底面積為3090.93m2,總建筑面積26713.21m,共設置4臺電梯,每臺載重為800Kg,設計使用年限50年,結構抗震設防烈度7度,負一層高為4.85.8,其于樓層層高均為3,建筑平面呈L形。10#樓工程建筑總高度22.5,為地上6F+1層、地下1層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基底面積為806.21m2,總建筑面積5482.43m,設計使用年限50年,結構抗震設防烈度7度,負一層高為4.5,其于樓層層高均為3,建筑平面呈長方形。二、編制依據1、 樓施工圖。2、樁基礎施工技術規范。3、建筑施工手冊。三、土質情況根據宜賓地3、質工程勘察院提供的9#、10#樓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可知,本工程所處場地土層由雜填土、粉土、粉質粘土、粘土、粉砂、卵石層組成。四、土方開挖,孔樁頂標高分別為-5.9至-10不等,10#樓負一層底標高為-4.5,孔樁頂標高-6.4至-6.5之間,0.000與最深處垂直高差10米,根據地形及工程情況,采用機械挖土至負一層底標高,基坑放坡系數為1:0.3,在開挖過程中,隨時進行測量標高,基坑挖好后,由人工進行孔樁土方開挖。五、人工挖孔樁準備工作1、人工開挖樁孔,井壁支護應根據該地區的土質特點、地下水分布情況,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進行井壁支護的計算和設計。2、開挖前場地應完成三通一平。地上、地下的電纜4、管線、舊建筑物、設備基礎等障礙物均已排除處理完畢。各項臨時設施,如照明、動力、通風、安全設施準備就緒。3、熟悉施工圖紙及場地的地下土質、水文地質資料,做到心中有數。4、按基礎平面圖,設置樁位軸線、定位點;樁孔四周撒灰線。測定高程水準點。放線工序完成后,辦理預檢手續。 5、按設計要求分段制作好鋼筋籠。 6、全面開挖之前,有選擇地先挖兩個試驗樁孔,分析土質、水文等有關情況,以此修改原編施工方案。 7、在地下水位比較高的區域,先降低地下水位至樁底以下0.5m左右。 8、人工挖孔操作的安全至關重要,開挖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操作前對吊具進行安全可靠的檢查和試驗,確保施工安全。六、人工5、挖孔樁施工工藝 放線定樁位及高程開挖第一節樁孔土方支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澆筑第一節護壁混凝土檢查樁位(中心)軸線架設垂直運輸架安裝滑輪安裝吊桶、照明、活動蓋板、水泵、通風機等開挖吊運第二節樁孔土方(修邊)先拆第一節支第二節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澆第二節護壁混凝土檢查樁位(中心)軸線逐層往下循環作業開挖擴底部分檢查驗收吊放鋼筋籠放混凝土溜筒(導管)澆筑樁身混凝土(隨澆隨振)插樁頂鋼筋混凝土養護檢測樁的完整性然后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1、放線定樁位及高程:在場地三通一平的基礎上,依據建筑物測量控制網的資料和基礎平面布置圖,測定樁位軸線方格控制網和高程基準許點。確定好樁位中心,以中點為圓心,以樁身半徑加6、護壁厚度為半徑畫出上部(即第一步)的圓周。撒石灰線作為樁孔開挖尺寸線??孜痪€定好之后,必須經有關部門進行復查,辦好預檢手續后開挖。2、開挖第一節樁孔土方:開挖樁孔應從上到下逐層進行,先挖中間部分的土方,然后擴及周邊,有效地控制開挖孔的截面尺寸。每節的高度應根據土質好壞、操作條件而定,一般以0.51.0m為宜。3、支護壁模板附加鋼筋:為防止樁孔壁坍方,確保安全施工,成孔應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井圈,與土壁能緊密結合,穩定性和整體性能均佳,且受力均勻。 護壁模板采用拆上節、支下節重復周轉使用。模板之間用卡具、扣件連接固定,也可以在每節模板的上下端各設一道圓弧形的、用槽鋼或角鋼做成的內鋼圈作為內側支撐,7、防止內模因受漲力而變形。不設水平支撐,以方便操作。 第一節護壁以高出地坪150200mm為宜,便于擋土、擋水。樁位軸線和高程均應標定在第一節護壁上口,護壁厚度按設計要求。4、澆筑第一節護壁混凝土:樁孔護壁混凝土每挖完一節以后應立即澆筑混凝土護壁?;炷翉姸劝丛O計要求,坍落度控制在100mm,確??妆诘姆€定性。5、 檢查樁位(中心)軸線及標高:每節樁孔護壁做好以后,必須將樁位十字軸線和標高測設在護壁的上口,然后用十字線對中,吊線墜向井底投設,以半徑尺桿檢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隨之進行修整,井深必須以基準點為依據,逐根進行引測。保證樁孔軸線位置、標高、截面尺寸滿足設計要求。6、架設垂直運輸架:第一節8、樁孔成孔以后,即著手在樁孔上口架設垂直運輸支架。支架采用鋼管吊架的支撐形式;要求搭設穩定、牢固。7、安裝滑輪:在垂直運輸架上安裝滑輪組,用人工直接借助粗麻繩作提升工具。地面運土用手推車。8、安裝吊桶、照明、活動蓋板、水泵和通風機。9、在安裝滑輪組及吊桶時,注意使吊桶與樁孔中心位置重合,作為挖土時直觀上控制樁位中心和護壁支模的中心線。10、井底照明必須用低壓電源(36V、100W)、防水帶罩的安全燈具。樁口上設圍護欄。11、當樁孔深大于8m時,應向井下通風,加強空氣對流。必要時輸送氧氣,防止有毒氣體的危害。操作時上下人員輪換作業,樁孔上人員密切注視觀察樁孔下人員的情況,互相響應,切實預防安全事故9、的發生。12、當地下水量不大時,隨挖隨將泥水用吊桶運出。地下滲水量較大時,吊桶已滿足不了排水,先在樁孔底挖集水坑,用高程水泵沉入抽水,邊降水邊挖土,水泵的規格按抽水量確定。應日夜三班抽水,使水位保持穩定。地下水位較高時,應先采用統一降水的措施,再進行開挖。13、開挖吊運第二節樁孔土方(修邊),從第二節開始,利用提升設備運土,樁孔內人員應戴好安全帽,地面人員應拴好安全帶。樁孔挖至規定的深度后,用支桿檢查樁孔的直徑及井壁圓弧度,上下應垂直平順,修整孔壁。14、先拆除第一節支第二節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護壁模板采用拆上節支下節依次周轉使用。如往下孔徑縮小,應配備小塊模板進行調整。模板上口留出高度為110、00mm的混凝土澆筑口,接口處應搗固密實。拆模后用混凝土或砌磚堵嚴,水泥砂漿抹平,拆模強度達到1MPa。15、澆筑第二節護壁混凝土:混凝土用串桶送來,人工澆筑,人工插搗密實。16、檢查樁位中心軸線及標高:以樁孔口的定位線為依據,逐節校測。17、逐層往下循環作業,將樁孔挖至設計深度,清除虛土,檢查土質情況,樁底應支承在設計所規定的持力層上。18、開挖擴底部份:樁底可分為擴底和不擴底兩種情況。挖擴底樁應先將擴底部位樁身的圓柱體挖好,再按擴底部位的尺寸、形狀自上而下削土擴充成設計圖紙的要求。19、檢查驗收:成孔以后必須對樁身直徑、擴頭尺寸、孔底標高、樁位中線、井壁垂直、虛土厚度進行全面測定。做好施工11、記錄,辦理隱蔽驗收手續。 20、吊放鋼筋籠:鋼筋籠放入前應先綁好砂漿墊塊,按設計要求一般為70mm(鋼筋籠四周,在主筋上每隔34m左右設一個20耳環,作為定位墊塊);吊放鋼筋籠時,要對準孔位,直吊扶穩、緩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鋼筋籠放到設計位置時,應立即固定。遇有兩段鋼筋籠連接時,應采用焊接(搭接焊或幫條焊),雙面焊接,接頭數按50%錯開,以確保鋼筋位置正確,保護層厚度符合要求。21、澆筑樁身混凝土:樁身混凝土可使用粒徑不大于50mm的石子,坍落度80100mm,機械攪拌。用溜槽加串桶向樁孔內澆筑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時應連續進行,分層振搗密實。一般第一步宜澆筑到擴底部位的頂面,然后澆筑上部混凝土12、。分層高度以搗固的工具而定,但不宜大于1.0m。22、混凝土澆筑到樁頂時,應適當超過樁頂設計標高,以保證在剔除浮漿后,樁頂標高符合設計要求。23、雨天不能進行人工挖孔樁的工作?,F場必須有排水的措施,嚴防地面雨水流入樁孔內,致使樁孔塌方。七、人工挖孔樁保證項目1、灌注樁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2、實際澆筑混凝土量,嚴禁小于計算體積。3、澆筑混凝土后的樁頂標高及浮漿的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八、人工挖孔樁基本項目 1、樁身直徑應嚴格控制。一般不應超過樁長的3,且最大不超過50mm。 2、孔底虛土厚度不應超過規定。擴底形狀、尺寸符合設計要求,樁底應落在持13、力土層上,持力層土體不應被破壞。 3、允許偏差項目,見表2-9。 人工成孔灌注樁允許偏差 表2-9項 次項 目允許偏差 (mm)檢驗方法1鋼筋籠主筋間距10尺量檢查2鋼筋籠箍筋間距20尺量檢查3鋼筋籠直徑10尺量檢查4鋼筋籠長度50尺量檢查5樁位中心軸線10拉線和尺量檢查6樁孔垂直度3L,且不大于50吊線和尺量檢查7樁身直徑10尺量檢查8樁底標高10尺量檢查9護壁混凝土厚度20尺量檢查注:L為樁長4、已挖好的樁孔必須用木板或腳手板、鋼筋網片蓋好,防止土塊、雜物、人員墜落。嚴禁用草袋、塑料布虛掩。 5、已挖好的樁孔及時放好鋼筋籠,及時澆筑混凝土,間隔時間不得超過4h,以防坍方。有地下水的樁孔應隨14、挖、隨檢、隨放鋼筋籠、隨時將混凝土灌好,避免地下水浸泡。 6、樁孔上口外圈應做好擋土臺,防止灌水及掉土。7、保護好已成形的鋼筋籠,不得扭曲、松動變形。吊入樁孔時,不要碰壞孔壁。串桶應垂直放置,防止因混凝土斜向沖擊孔壁,破壞護壁土層,造成夾土。 8、鋼筋籠不要被泥漿污染;澆筑混凝土時,在鋼筋籠頂部固定牢固,限制鋼筋籠上浮。 9、樁孔混凝土澆筑完畢,應復核樁位和樁頂標高。將樁頂的主筋扶正,用塑料布或草簾圍好,防止混凝土發生收縮、干裂。 10、施工過程妥善保護好場地的軸線樁、水準點。不得碾壓樁頭,彎折鋼筋。11、垂直偏差過大:由于開挖過程未按要求每節核驗垂直度,致使挖完以后垂直超偏。每挖完一節,必須15、根據樁孔口上的軸線吊直、修邊、使孔壁圓弧保持上下順直。 12、孔壁坍塌:因樁位土質不好,或地下水滲出而使孔壁坍塌。開挖前應掌握現場土質情況,錯開樁位開挖,縮短每節高度,隨時觀察土體松動情況。13、孔底殘留虛土太:成孔、修邊以后有較多虛土、碎磚,未認真清除。在放鋼筋籠前后均應認真檢查孔底,清除虛土雜物。14、孔底出現積水:當地下水滲出較快或雨水流入,抽排水不及時,就會出現積水。開挖過程中孔底要挖集水坑,及時下泵抽水。如有少量積水,澆筑混凝土時可在首盤采用半干硬性的,大量積水一時又排除困難的情況下,則應用導管水下澆筑混凝土的方法,確保施工質量。15、樁身混凝土質量差:有縮頸、空洞、夾土等現象。在澆16、筑混凝土前一定要做好操作技術交底,堅持分層澆筑、分層振搗、連續作業。16、鋼筋籠扭曲變形:鋼筋籠加工制作時點焊不牢,未采取支撐加強鋼筋,運輸、吊放時產生變形、扭曲。鋼筋籠應在專用平臺上加工,主筋與箍筋點焊牢固,支撐加固措施要可靠,吊運要豎直,使其平穩地放入樁孔中,保持骨架完好。九、人工挖孔樁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多孔同時進行開挖時,應采取間隔挖孔方法,相鄰的樁不能同時挖孔、成孔。必須待相鄰樁孔澆灌完混凝土之后才能挖孔,以保證土壁穩定。2、挖孔的垂直度和直徑尺寸應每挖一節檢查一次,發現偏差及時糾正,以免誤差積累不可收拾。3、柱底擴孔應間隔削土,留一部分土作支撐,待澆灌混凝土前再挖,此時宜加鋼支架17、支護,澆灌混凝土再拆除。4、挖孔、起吊、護壁、余渣運輸等所使用的一切設備、設施、安全裝置、配件、材料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必須在使用前檢查,確保使用的安全。5、樁孔挖土,必須挖一節土、做一節護壁或是安放一次工具式鋼筋防護籠。、孔內一般嚴禁放炮破石、若遇特殊情況,非在孔內放炮不可時,需報請上級主管部門特別審批,并制訂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報上級審批后實施。、挖孔、成柱必須嚴格按圖施工,若發現問題需要變更,應與設計負責人辦洽商變更手續,方可變更。、挖孔、擴孔完成后,一律應在當天驗收并接著澆混凝土,特別是孔壁是砂土、松散填土、飽和軟土等更不得過夜再澆灌混凝土、以免塌孔。、護壁混凝土拆模,要經現場技術負責人18、批準。6、正在開挖的井孔,每天上班前應對井壁、混凝土護壁以及井中的空氣等進行檢查,發現異常情況,應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施工。、上班前以及施工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檢查支架、吊繩、掛鉤(保險鉤)、提桶等設備,發現問題應立即修理或更換。、非機電人員,不允許操作機電設備及電焊機等。、夜間禁止挖孔作業。、井下操作人員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應輪換工作。、現場施工操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井下有人操作必須栓好安全帶,井上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能擅離職守,要緊密配合。、井口應高出地面20以上,孔井口邊1米范圍內不得有任何、堆土應在孔井口邊1.5米以外。十、人工挖孔樁照明和通風1、井孔內一律采用12伏低壓100W19、防水帶罩燈照明,井上現場可用24伏低壓照明,現場用電均應安裝漏電裝置。2、挖井至4米以下時,需用可燃氣體測定儀、檢查孔內作業面是否有沼氣和其他有害氣體,若發現有,要妥善處理后方能作業。3、下井之前,應對井內空氣進行抽樣檢測,發現有毒氣體含量超過允許值,應進行除毒后再下井作業。4、上班前,先用鼓風機向孔底通風,風量不小于25L/S,必要時送氧氣,然后下井作業。十一、成孔驗收1、樁挖至設計標高,由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報項目監理機構審查,合格后,由項目監理機構組織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及挖孔專業施工隊、設計單位、地勘單位、質監站等,共同按照設計圖紙要求進行樁孔驗收。由地勘單位、挖孔專業施工隊技術負責人下20、井驗收尺寸與土質。2、參加驗收人員,應按檢驗要求(地基驗槽報告),認真記錄,各方簽字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3、灌注樁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按設計規范和監理工程師對樁進行各項指標的檢測。十二、基坑頂四周圍護基坑頂四周用鋼管圍護,并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牌,鋼管立柱長2m,打入土中0.5m,立柱間距4m,立柱頂部和中部設水平桿兩道,并拉設安全網。十三、基坑施工安全措施基坑深度4m左右,采用機械放坡開挖,但必須注意以下幾方面安全措施:1、機械開挖時,在挖機工作范圍內,不允許進行其它作業,挖土應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先挖坡腳或逆坡挖土。2、基坑開挖嚴格按1:0.3放坡。3、挖土機離邊坡應有一定的安全21、距離,以防塌方,造成翻機事故。4、因為基坑大開挖施工完畢后,還要進行人工挖孔樁土方施工,因此,在基坑四周及孔樁頂四周,設排水溝、集水井,有序收集地有水,排出場區以外。5、在基坑適當位置設置坡道,供作業人員上下。6、基坑四周1m范圍內不堆土、堆材料、不設場區道路、避免產生過大靜載和動載、以造成坑壁塌方。 十四、施工監測1、監測工作內容一段包括變形監測,地下水動態監測,應力應彎,監測三個方面,根據本工程基坑深度及土質情況,只對變形、地下水動態進行監測。2、監測工作的一般要求根據施工準備期間的調整,場區內無地下管線,離最近建筑物距離在30m以外。邊坡土體位移的監測。對地面和邊坡的開裂,凸鼓等現象,可22、以采用目測巡視,并予以記錄。主體變形監測,采用精密水準儀進行量測,基準點設置在不受開挖影響的穩固位置。十五、基坑應急排險措施1、導致險情的因素基坑開挖后,在進行地下室,人工挖孔樁施工期間,臨近大基坑臨邊的孔樁,常常會存在一些超過邊坡穩定設計計算的,反而造成地面開裂,邊坡土體變形及滑坡等險情,導致險情的因素有:在邊坡面上堆置的棄土或砂石等施工材料突破了限定的范圍及高度,加大了邊坡荷載。施工期間因排水不暢。軟土蠕變影響。2、應急救護方法:削坡:改變原有基坑邊坡坡率,使邊坡減緩。坡頂減載。坡腳壓載。增設防滑支護擋板。十六、土方回填1、填土前組織質監、甲方、監理、設計等相關單位對填方基坑基礎進行驗收。2、按要求提前做好回填土的密實度度驗,根據試驗報告數據,控制好回填土的最佳含水率,進行試填夯實測定,確定夯實能量每層輔填厚度。3、清理坑、槽內的木塊、扣件、鋼模等不適宜作回填的物質和排除集水。4、回填方法:基礎施工完畢后,即可進行回填,回填采用人工回填土、機械與人工夯實的方法進行,有手推車運土。機械打夯采用蛙式打夯機由最靠近基礎邊由里向外來回夯實。填土壓實時,回填土的含水量應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范圍內。邊角窄小處,采用人工夯填進行,選用電動立式打夯機一夯壓半夯依次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