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圖書綜合樓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09625
2022-10-19
13頁
304.26KB
1、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圖書綜合樓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目錄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2三、施工部署:2四、施工前準備工作:31、技術準備:32、機械,器具準備43、人力準備44、商品混凝土供應5五、施工方法:51、澆筑及振搗的方法52、施工縫及后澆帶的留置:73、混凝土溫度控制措施74、混凝土的測溫時間及測溫孔的處理95、底板混凝土的保溫96、底板混凝土試驗10六、質量保證措施11七、安全文明施工11第 10 頁 共 12 頁一、編制依據1、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驗收規范(2011 年版)GB50204-2002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GB50496-20093、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2、4-20114、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圖書綜合樓工程圖紙5、施工手冊二、工程概況;編號承臺厚度CTJ11400mmCTJ21200mmCTJ31200mmCTJ41200mmCTJ51200mmCYJ61200mm本工程基礎筏板分別為 400mm、1400mm 厚,混凝土強度等級 C40P6, 混凝土摻加防凍劑,早強劑。承臺厚度見下表:根據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規定,混凝土結構實體最小尺寸等于或者大于 1m,或者會因水泥水化熱引起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而導致裂縫的混凝土即為大體積混凝土,故以上承臺、1400mm 厚筏板均為大體積混凝土。三、施工部署:根據后澆帶設置位置,分 5 個區,如圖:澆筑順序:3、A 區B 區,D 區C 區。最后E 區采用 56m 汽車泵。四、施工前準備工作:1、技術準備:1、澆筑前項目部排定各班作業的各崗位人員名單。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技術交底。2、在墻、柱鋼筋上抄出+0.50m 標高控制線,并用紅油漆畫上紅色三角做標記,現場備有水準儀,對集水坑等標高重點控制,以便隨時抄平,控制標高正確性。3、對磚胎模及其支架、鋼筋、保護層、預埋件進行檢查,保證雜物和鋼筋上的油漬已清理干凈,縫隙和孔洞已堵嚴。做好模板檢查、鋼筋評定和隱蔽驗收資料,符合要求經監理在“混凝土澆筑申請書”上簽字同意后方可澆筑混凝土。2、機械,器具準備序號名稱型號單位數量性能1汽車泵56m輛12混凝土振搗棒50臺4、52.2kW3平鍬把104抹子把55鋁合金長刮杠把56塌落度測試筒個17磨光機臺38薄壁鋼管m69溫度計根103、人力準備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混凝土工152鋼筋工2負責看鋼筋3木工1負責看模板4項目部管理人員2負責協調現場4、商品混凝土供應1、混凝土供應商為絡華建材公司。2、在混凝土澆筑前明確告知商品混凝土公司所要澆筑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抗滲等級、坍落度、澆筑時間和工程部位等數據,工程質量在材料保證上首先得以落實。3、為了保證混凝土能夠及時運送到工地,必要時派人在攪拌站監督混凝土供應情況,確保混凝土及時送到現場。4、為預防底板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車輛出現故障等現場,要求混凝土供應商與其他混凝土攪拌5、站聯系好混凝土運輸、輸送泵,作為備用。5、底板混凝土澆筑量大,混凝土供應商隨供貨派出現場調度、技術人員各一名駐場,隨時反饋工地混凝土的質量并及時調整。五、施工方法:1、澆筑及振搗的方法1、混凝土根據后澆帶的位置進行分段澆筑,在每段上,混凝土均一次性澆筑至底板面。2、柱、剪力墻插筋處作為混凝土下料振搗密實的重點部位,操作工應防止漏振、欠振。3、采取定點下料,對稱振搗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將鋼筋推離設計位置。底板上剪力墻及柱插筋采用定位箍控制豎向筋的間距。4、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每個泵配 4 個振搗棒,在混凝土下料口配 2 個振搗棒,在混凝土流淌端頭配 1 個振搗棒,在中間配置 1 個振搗棒。5、混凝6、土出泵管后,用插入式振搗棒將混凝土攤平并振搗到位,振搗棒必須伸入下層鋼筋網下進行振搗。6、在澆筑過程中,混凝土振搗是一個重要環節,一定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為了防止上層混凝土振實后而下層混凝土內氣泡無法排出,慢拔是為了能使混凝土能填滿棒所造成的空洞。7、在振搗過程中,振搗棒略上下抽動,使混凝土振搗密實,插點要均勻,插點之間距離控制在 30cm,離開磚胎模距離為 15cm。8、本工程底板混凝土的振搗采用單一的行列形式,不要與交錯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搗點時間要掌握好,不要過長,也不要過短,一般控制在 2030s 之間,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漿,不出現氣泡,混凝土不再下沉為止。9、在振7、搗時振搗器不得碰撞模板和預埋件。2、施工縫及后澆帶的留置:側墻施工縫留置圖后澆帶留置內側使用鋼絲網及木枋加固,筏板施工完畢后進行及時清理并覆蓋,待達到設計要求再進行混凝土施工。3、混凝土溫度控制措施1、根據混凝土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的分析,嚴格控制各項溫度指標在允許范圍內,才不使混凝土產生裂縫。控制指標:1) 溫升值在澆筑入模溫度的基礎上不小于 5。2) 混凝土里外溫差不大于 25。3) 降溫速度不大于 3/d。2、聯系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加摻合料及附加劑,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摻粉煤灰,替換部份水泥,摻減水劑,減少水灰比即水的用量,以達到水泥用量最少的目的,減少水化熱總量。3、混凝土運輸車進8、行覆蓋保溫棉被;4、混凝土澆筑完及時進行覆蓋;2、測溫大體積混凝土測溫點布置如下:測溫點的設置:設置 2 個測溫點;一個距 15 軸 1 米距Q 軸 4 米處,另一個距 7 軸 1 米距Q 軸 4 米處3、本工程測溫采用普通水銀溫度計。混凝土澆筑 6-10h 后開始測溫,測溫點要埋三根鍍鋅測溫管,管徑 50,上下口均采用膠帶封堵,設置在承臺表面、1/2 處、底部。溫度管布置示意圖如下:4、混凝土的測溫時間及測溫孔的處理1、混凝土澆筑 610h 后開始測溫;澆筑后 24 小時以內,間隔時間 2小時測溫一次;第 2 至 7 天,間隔時間 4 小時測溫一次。2、測溫必須每天將人工記錄的溫度數據地輸入9、計算機,并做出相關的數據分析和圖表,分析溫度變化趨勢,及時做出預測,以便為技術部門和主管領導提供調整混凝土養護措施的參考依據。3、基礎底板測溫孔測完溫度后,每一孔都是一個薄弱部位,處理不好就很容易從孔處滲漏,因此每一個孔都必須采用堵漏靈仔細填實。5、底板混凝土的保溫1、混凝土在澆筑完畢后的及時使用塑料薄膜進行覆蓋,上面加棉毛氈,減慢溫度下降速度。2、在中午溫度較高的時間,噴澆熱水。6、底板混凝土試驗1、坍落度的測試1.1 交貨地點的坍落度與出站前坍落度允許偏差20mm。1.2 澆筑現場開盤每車檢查一次坍落度,中間不定時抽查。2、混凝土試塊的留置2.1 做混凝土試塊,現場取樣以攪拌車卸料 1/410、 后至 3/4 前混凝土為代表。2.2 在底板混凝土施工階段, 配合比相同混凝土連續澆筑超過1000m3 時,每 200m3 制作 1 組標養抗壓試塊(一組 3 塊),每 500m3 留置一組標養抗滲試塊(一組為 6 塊)。同條件抗壓試塊按照每個施工段各留取 1 組。2.3 同條件養護的試塊用鋼筋籠裝好,放置在取樣構件旁,與構件同條件養護,以真實反映混凝土構件強度和檢查結構的拆模強度。標準養護試塊在制作完成后的第二天即送至煙臺市檢測中心試驗室進行標準養護。2.4 混凝土試塊制作在專職試驗員的監督下由專門制作試塊的工人進行。制作人員必須檢查現場混凝土坍落度情況,標記試件的部位、種類、養護齡期等。11、發現混凝土質量問題應及時的以最短時間通知項目部并協助項目部解決實際問題。第 12 頁 共 12 頁六、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主控項目1.1 評定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必須按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2010)的規定和設計要求。1.2 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初凝技術要求時間。2、 一般項目2.1 施工縫的留置及處理符合施工組織設計及本方案要求。2.2 混凝土澆筑后必須按方案及時養護。2.3 混凝土強度達到 1.2MPa 前,嚴禁上人。2.4 混凝土振搗密實,無漏振、漲模、露筋等現象,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實,無裂紋,混凝土棱角完好。七、安全文明施工1、澆筑混凝土的操作工人上班時,應帶好安全帽。2、振搗作業人員應帶好絕緣手套,工作時兩人操作,一人持棒,一人看電機,隨時挪電機,嚴禁拖拉電機,防止電線破皮漏電。3、電源箱內要有漏電保護器,電機外殼做好接零保護,隨機用的電纜線不得捆在架管或鋼筋上,防止破損漏電。4、用完振動棒先斷開電源再盤電纜,電機放在干燥處,防止受潮造成電機燒毀現象。5、施工現場安排人員及時清理落地灰,保持場容場貌整齊、干凈。6、罐車、泵車和泵管清洗時,污水定點排放,保證現場和周圍環境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