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布線及綜合管橋系統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9732
2022-10-19
13頁
33.50KB
1、綜合布線及綜合管橋系統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由于綜合布線系統是一個和裝修同步進行的工程,且必須由裝修提供一定的條件(如配管等),故本項目實施的進度將保持與裝修進度同步,由于用戶的場地是尚未開始裝修的辦公樓或廠房,固此我們建議六類水平雙絞線走天花吊頂經橋架或以地埋管道方式按需分配至各個房間。纜線布放工藝要求:纜線的彎曲半徑應符合規定;槽內纜線布放應順直,盡量不交叉,在纜線進出線槽部位、轉彎處應綁扎固定;水平敷設時,在纜線的首、尾、轉彎及每間隔510m處進行固定;垂直線槽布放纜線應每間隔1.5m固定在纜線支架上;對絞電纜、光纜及其它信號電纜應根據纜線的類別、數量、纜徑、纜線芯數分束綁扎。綁扎間距不2、宜大于1.5m,間距應均勻,不宜綁扎過緊或纜線受到擠壓。對于六類屏蔽線纜,出于安全保密要求采取獨立的金屬橋架敷設。在整個設計和工程過程中均按照標準實施。在信息插座、線纜和配線架上均有標明位置和號碼的標簽,以供用戶方便地查詢、跟蹤和維護。整個工程的安裝過程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使整個系統得以完整的保護。具體的安裝操作規范應遵循以下的施工規范:銅纜干線大對數電纜與配線架色標對應壓接,每25對為一組,外圍以色帶以示分辨,50對為2組25對,100對為4組等等。穿線時必須謹慎操作,不得用力過猛,以免扯斷。線纜不得出現折、扭、銳器劃傷、破裂等現象;壓接時槽內部分應與壓接部分成一定孤度,槽內部分需順平3、,壓接與剪斷需一次成功,垂直及水平線纜至配線架時需成人字縱向左右分配,不得雜亂無章。水平電纜 水平電纜在拉線時,一定要先查管線或線槽,然后拉線。拉線時不可用力過大,以免損壞絞距,配線架上按藍、橙、綠、棕順序壓接,壓接的水平電纜應規范整齊,井然有序,不互相擠壓。光纖類光纖類施工須參見光纖施工手冊,由接受過正規培訓的工程師安裝。插座類 插座是布線工程最基本的元件,通過它實現終端設備和水平線纜的連接功能,插座的壓接方式按插座上的色標一一對應;白色在前,配對雙絞的另一根在后,壓于插座本身的標號1、2、3、4、5、6、7、8,所有信息插座均以地標30cm安裝或按照用戶的具體要求安裝,要求橫平豎直,保證統4、一性。1.8.1.1綜合布線線路敷設順序鐵構件制作平直、劃線、下料、鉆孔、組對、核對、焊接及刷防繡漆。配管敷設測位、劃線、開溝打孔;固定吊架、鋸管、套絲、垠彎。配管安裝、固定暗盒。橋架敷設測位、劃線、測定吊架構件、鐵構件制作、組裝安裝橋架、調正垂直、橫平距離、固定整體。配線箱安裝開箱、檢查、定位劃線、打自定螺栓、進出線管劃線開孔、固定箱體、連接進出管線。金屬軟管敷設檢查軟管規格與所穿入線數能否穿過、測量長度、下料、兩端加軟管接頭、固定兩端軟管接頭。1.8.1.2綜合布線橋架敷設依據施工圖及現場情況,確定每段橋架長度過墻點,轉角點的走向。按每段橋架走向劃線并標出支持件打孔位置,確定過墻、穿過摟板5、后、再進行打洞固定支持件,吊裝橋體,調整定位。橋架敷設技術要求A. 水平敷設橋架支持件之間連接頭盡量設置在跨距1/4左右。B. 水平敷設橋架每二米左右加一支持件,垂直敷設時兩個支持點為1.5米。C. 水平轉角、垂直三通、上拐角、下拐角,均應按施工圖的型號規格配裝。D. 橋架水平及垂直度在任何兩米內偏差3毫米。E. 橋架敷設時橋架與支路管線結合的開孔,應使用開孔器開孔,不準用電氣焊開孔。F. 橋梁與支路管線連接處、應采用管套用螺線固定。G. 管徑外在橋架內不大于5毫米,如使用金屬軟管連接時兩端必須用金屬軟管接頭固定。H. 橋架裝置應有可靠的接地,橋架內應放置一根不小于16平方毫米銅錢與保護接地網6、路相接,并要與各支路線管接地點連接,橋架在30米應做一次接地。1.8.1.3綜合布線管內和橋架內配線管內穿線必須在土建抹灰工程完畢進行。穿線前必須檢查接線箱是否符合技術要求,如不合格應修整后再進行穿線。穿引線、清理管內異物,如有水份,需要干燥的抹布牢結在鐵絲上,帶入管內來回擦干。穿線前應確定線纜長度,以配線箱到暗盒兩點穿入引線的長度、加兩端所需連接長度再加所需長度的預留量截斷線纜,(一般連接長度可取箱、盒高加寬預留)作好預留記錄。穿線前管口必須套護口圈,不允許將護口圈劈開嵌入管口。線纜穿入管內前在削去絕緣層時,應作好統一記號,以免穿好后接頭搞錯,穿線前對占用超過管面積30的應涂滑石粉。穿線時應7、順線的方向放開,防止弄亂,削去線纜保護層與引線(鐵絲)接牢,把線合在一起接入管內。線纜的總面積(連外保護層)不得超過管內面積的35(按話音、數據線路)。垂直管中的線纜,入截面較大,穿線時應自上向下拉引,為防止大的下垂力,較大的截面積長度不超過30米,中間應設拉線箱。穿線完畢后,又不能近期上插座,應在暗盒封堵相應盒體的膠盒板蓋,接線箱端應對線纜采取保護。根據線纜條數、型號、規格,核實后,分別測量出長度及預留量(作好預留量記錄備報公司)拉好線再截斷、編號,順纜進入橋架,順直、固定線纜,舒直部分應每2米固定綁卡,應隨順直小彎,在可見處不許有絞股出現,力求整齊、美觀、有序的布纜要求。在架橋內預敷一條不8、小于16平方毫米銅導線或不小于4*25um扁鐵做保護接地網用,橋架每30米與接地線連接。凡與橋架結合的支路管線均應與橋架內連接,配線箱接地線的連接用2.5平方毫米以上的銅導線與橋架地線做連接,(如甲方委托其它施工單位敷設的管,橋架已做接地的,不再重復接地)。1.8.1.4綜合布線設備安裝開箱檢查,定位劃線,打固定螺栓,進出電纜管線開孔,固定本體,連接進出線管。箱體位置正確橫平豎直,豎直偏差3毫米;管子與箱體連接用線管套絲螺母緊固。箱體連接的進出線管箱內長度不大于5毫米。箱體內開孔應使用專用開孔器,不準用電氣焊開孔,管與箱孔配合偏差1.53毫米。綜合布線線架及跳線架安裝檢查固架完好情況。線架與箱9、體固定位置校對。檢查螺絲螺母吻合情況。固定線架調整橫平豎直技術要求:線架中心與常人視高等齊。綜合布線箱配線 要保持箱體內外清潔,結線整齊,回路編號齊全、正確,線纜不得出現絞股,并要分段用卡頭綁扎,電纜的保護層不應剝太多,一般第一個接點的長度離線纜外層的距離30毫米左右。其它系統均需按相應規范嚴格施工,此處不予詳細,具體可參照相關標準、規范及工藝進行。 1.8.2網絡設備系統及系統集成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8.2.1網絡設備及安裝質量檢查計算機網絡設備主要指網絡機房中的設備,包括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網管工作站、E-Mail服務器、文件服務器等設備。對網絡設備質量檢查時,首先根據合同要求,10、對設備和材料進行驗收記錄進行復核和按產品技術資料,對計算機網絡設備的質量進行復查。網絡布線質量主要是復核綜合布線的系統驗收記錄表,重點檢查機柜(或機架)上的配線安裝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對工程施工質量進行直觀檢查,重點復核水平跳線長度;根據施工圖設計文件檢查所連接的網段及節點數量;復核綜合布線系統驗收記錄表;檢查電纜測試儀(配光纖測試的FTP附件)的實測數據。數據內容應包括對從工作區信息點到設備間配線架(或設備間配線架到設備間配線架)一段的被測鏈路的各項技術指標的測試數據,以及所有信息點的接線圖、長度、串擾、衰減量(或不同光源的衰減量)、光纖在不同光源的衰減值等指標。這些數據均符合設計要求。并在系11、統安裝完成后,用電纜測試儀按20%抽樣檢測,并打印輸出檢測結果。1.8.2.2網絡連通性測試網絡連通性包括網管工作站和網絡設備的連通性;各個子網之間的連通性;局域網和公網(如因特網)的連通性。(1)網絡連通性檢測技術要求1)網管工作站和網絡設備的連通:網管工作站應能與網絡內任一設備進行通信。2)各子網之間的連通:根據網絡配置方案要求,各子網(虛擬專網)內允許通信的用戶之間應可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不允許通信的用戶之間應無法通信;并保證網絡節點符合設計規定的通信協議和適用標準。3)局域網和公網的連通:局域網內用戶與公網的通信應符合配置方案要求。(2)網絡連通性質量檢測要求1)采用測試命令進行檢12、測:在DOS命令窗口輸入ping命令,“ping x.x.x.x”,其中“x.x.x.x”為網絡中設備的網絡地址。如返回住處為“Rrply from x.x.x.x:bytes=m,timen,TTL=y”,則表明網絡設備間可以連通,并進一步檢查返回信息中的響應時間和丟包率等信息;若返回信息為“Request time out”或其他信息,則表明無法連通。2)條件許可時可采用專用的網絡協議分析儀和網絡流量分析儀進行檢測。3)檢測局域網連通中的響應時間和丟包率,響應時間應符合設計要求,丟包率應符合設計要求。4)檢測與公網連通的響應時間和丟包率,其數值不應高于設計規定值。1.8.2.3網絡系統設備13、參數配置網絡系統設備參數配置,按施工圖設計文件檢查網絡系統設備參數配置,包括檢查路由器、交換機參數配置檢測;檢查服務器及相關設備的序列號和MAC地址、IP地址等;檢查防火墻(含軟件)和操作系統的參數配置。1.8.2.4網絡管理功能在網管工作站上搜索整個網絡系統的拓撲結構圖和網絡設備連接圖;在網絡系統中某臺網絡設備或線路采用模擬故障方法,在網管工作站上檢查自診斷功能,是否能及時報警和定位故障點;檢查是否能對網絡進行遠程配置和網絡性能檢測,提供網絡節點的流量、廣播率和錯誤率等參數。1.8.3安防系統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8.3.1系統設備安裝前的檢查1)安裝環境的檢查:監控室設備的安裝要求土建14、及裝修完畢監控室的溫濕度、光照度、通風等條件要滿足設備安裝要求攝像機的安裝要求周邊無干擾源、震動等。2)設備的檢查設備外形完整,內外表面漆層完好設備單個通電檢查,無異常情況小范圍內控制系統通電聯合檢查,各個設備無異常情況3)線纜的檢查線纜的布放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線纜的通斷檢查線纜的短路檢查線纜的標識應正確4)防護目標的自身特點及放置情況5)設防部位建筑物結構、管道分布及物品布局情況。如:建筑物樓層、內外樓道、非正常通道、通風管道、暖氣管道、家具陳設、各種供電線路的分布情況等6)建設單位設防區域的周邊環境。如:四邊交通和房屋狀態、地形、地物等7)了解設防部位電磁波敷設強度8)一年中室外最高溫度、濕15、度,風、雨、霧雪、雷電和最底溫度變化情況及持續時間(以當地氣象資料為準)9)勘測各種探測器的安裝位置,必要時應進行現場模擬實驗,并在平面圖上標記出來探測器及出線口的位置10)所有勘察內容均應作詳細記錄11)設備安裝區域要求土建及裝修完畢,并具備必要的保安措施1.8.3.2視頻安防監控及報警系統的安裝調試1)安裝前的準備工作:在管線橋架施工完成后,開始進行穿線及設備安裝工作。對工程中使用的線纜規格、型號核對,應符合設計規定,電纜所附標志、標簽內容應齊全、清晰,對線纜特性進行測試,并應有產品合格證。對設備進行檢查,外觀、型號、儀表量程應符合設計規定,并應有產品合格證。2)攝像系統的安裝:A所選攝像16、機的技術性能宜滿足下列要求:能滿足系統最終指標要求。電源變化應范圍大于10%,必要時可以加穩壓電源。攝像機應由穩定牢固的支架(或電動云臺)固定在建筑物上。攝像機鏡頭應盡量避免逆光設置,必須逆光設置的場合,除對攝像機的技術性能加以需要外,還應設法盡量減少監視區域的對比度。B一體化攝像機和半球型黑白攝像機的安裝基地內的一體化攝像機和半球型黑白攝像機的安裝應在辦公樓或科研樓、廠房的裝潢工程完工后進行。安裝時需相關專業配合在天花上嵌入安裝,外加防塵罩,可以防塵、防水。安裝在走廊天花上的攝像機附近應留有檢修孔。C攝像機鏡頭安裝鏡頭尺寸應盡量與攝像機靶面尺寸相一致鏡頭焦距應根據視場大小和監視目標到鏡頭距離17、而定,焦距(f)=A*L/h, 其中,f-鏡頭焦距(mm) h-被攝像物體的高度(mm) l-被攝像物體到鏡頭的距離(mm) A-靶面成像的高度(mm)監視目標照度變化范圍高低相差達到100倍以上,或徹夜使用的攝像機, 應選用光圈可調(自動或電動)鏡頭D線纜的安裝要求:視頻線的焊接(或冷壓)應符合相關工藝要求,無虛焊、漏焊(冷壓要穩固,不松動),電源線和控制線線頭應焊錫處理連接到接線斷子,同時檢查攝像機相應的設置及線纜的標識是否完整E監控室設備的安裝機柜設備如矩陣主機等固定安裝在機柜上,不松動,設備之間應留適當間隔以通風散熱;各視頻線、控制線、電源線應牢固連接到相應接線端子,各線纜標識清楚正確18、,綁扎條理。控制臺設備如控制鍵盤等要求線纜的連接牢固、不松動,設備擺放合理,操作方便。3)防盜報警系統的安裝A報警接收控制器(報警主機)的安裝報警主機是接收探測電傳感信號的報警裝置。其他裝的好壞,直接影響系統的功能。在墻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不應小于1.2米。引入控制器地電纜或電線應配線整齊,避免交叉,并應牢固可靠。端子板與每個接線端地接線不得超過2根。電纜芯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控制器的主電源引入線應直接與電源連接,嚴禁用電源插頭。防報警控制器的接地電阻應小于1歐姆。當采用聯合接地時,應使用專用接地線,專用接地干線應用銅芯絕緣電線或電纜,其芯線面積不應小于16mm2;引到其他各防盜19、設備的接地線應選用銅芯絕緣軟線,其芯線面積不應小于4 mm2。B微波紅外探測器的安裝安裝時,應使探測器正前方的軸向方向與入侵者最有可能會穿越的主要方向成45角左右。以使兩種探測器均能處于較靈敏的狀態。安裝時探測器通常要指向室內,避免直射朝向室外的窗戶。如果避不開,應仔細調整好探測其的指向和試場。架空安裝的加熱器的朝向應盡可能與探測方向垂直或將探測器安裝在加熱器的正下方。如上述方法不可行,則要用小于1/4間隔的細隔金屬絲將加熱器蓋住。總之,對于能同時引起兩種探測器誤報的環境要避免。由于微波對非金屬物質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為了避免因墻外行人或車輛以及窗外樹木晃動可能造成的誤報,因此,嚴禁將微波20、探測器對著保護的控制房間的外墻、外窗安裝。同時,在安裝時應調整好微波探測器的控制范圍和其指向性。通常是將報警探測器懸掛在高處(距地面1.52m左右),探頭稍向下俯視,使其方向性。4)信號線纜的安裝穿管敷線的施工步驟和要求電纜布放按施工圖紙設計要求選用六類網線。電纜布放時應松緊適度,應在中間位置留有適當的余量,防止纜線受力過大,并將電源線與信號線、控制線分開敷設,以防止信號受干擾。電纜的彎曲半徑應大于電纜直徑的15倍。采用穿管敷設時,管道大于25米及轉彎處須設置轉接盒,管道內須設引線,管道口做好處理以防雜物進入。電纜在敷設過程中,應注意不得對電纜進行擠壓、扭絞及施加過大拉力,外皮不得破損,電纜兩21、端須做好標示,攝像機處應留有1米的余量,以滿足攝像機的轉動。設備間電纜從靜電地板底下沿橋架敷設,由機架底部引入,并留有適當余量,電纜在橋架和管線外部分應加以適當保護。1.8.3.3出入口控制系統安裝調試一、安裝讀卡機和開門按紐等裝置要特別注意防電磁干擾,如照明開關、計算機等干擾源。讀卡機安裝制應離開強電源30cm以上,并用屏蔽線纜良好接地。門禁控制器的安裝要考慮到控制器和讀卡機間的距離,以50m以內為宜,需要更遠的傳輸距離時,應采取技術措施,但一般不要超過1000米。選擇電鎖的電源線時要考慮到遠距離傳輸帶來的信號衰減。感應式讀卡器的安裝,距地高度應不大于1.5mm。系統現場控制箱安裝位置應具備22、良好的防潮、防塵、防腐蝕性能,使其在無特殊通風除濕設施的配線間(弱電豎井)內長期正常工作。明裝式讀卡器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及機械強度。讀卡器應安裝在便于調試、維修的地方。讀卡器安裝要遵循其特定的安裝要求。電磁門鎖應安裝位置具備有良好的防潮防腐性能,并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二、調試1)門禁系統的調試A電控鎖的調試:電鎖端的驅動電壓,當電壓大不到電鎖允許的電壓范圍時,應檢查并調試整輸出電纜或直流電源的輸出電壓。在門在自然關閉下,電鎖是否能夠正常順利的工作。如:電鎖能否順利插入鎖舌,否則調整兩者的安裝位置。測試電鎖所帶門磁是否能夠工作正常,能否正確反映門的狀態。B讀卡器的調試從正面讀卡,測試讀卡距離是否23、達到讀卡器產品所標的極力,如果達不到時,檢查讀卡器的電源電壓是否合乎要求,并檢查讀卡器的安裝部位是否有金屬物體干擾電磁場波形,影響其讀卡距離。指示燈顏色的統一。通常將讀卡器指示燈在通電未讀卡狀態下的顏色調整為紅色,以便將來的維護及維修。C門磁開關的調試測試門磁的安裝位置是否會出現開門距離過大,造成漏報現象。測試門磁是否可以正確反映門的開閉狀態。檢查門關閉時對門磁開關是否有硬性的損壞。D出門按鈕的調試測試按紐是否接線統一,通常統一將出門按紐的常開觸頭作為其輸出信號接入門禁控制器,以便將來業主維護。檢查是否能夠正常開門。E控制主機及管理軟件的調試功能調試主要調試通訊回路的設置及其通訊速率、IC卡的24、通行級別、持卡人的錄入、各個控制器所管理的門禁點的工作模式(如:單開門、群控)、門禁點的工作時間表等。信息處理能力的調試主要包括報警信息的打印、存儲、操作者記錄、門禁信息的輸出、歷史記錄查詢、電子地圖等功能的調試 1.8.7機房系統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8.7.1安全事項為了確保操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在安裝啟動設備前應仔細閱讀相關的“安裝和操作”手冊。1.8.7.2設備場地、環境要求設備就位場地應是“工業類型”的硬質水泥的水平地面,如果采用防靜電活動地板,則需在考慮到地板的平均負荷的基礎上,根據UPS的重量來設計制作供安裝設備的托架。對于多數大中型UPS來說,其標準機型的電纜為下進下出型。25、UPS機柜的通風的進氣口位于機柜的正面或側面,出氣口在機柜的上部。UPS電源供電系統應安裝在具有足夠通風量、涼爽、濕度不高和具有無塵條件清潔空氣的運行環境中。盡管一般UPS所允許的溫度范圍為040攝氏度之間。然而,如條件允許時,應將環境溫度控制在35攝氏度以下。UPS廠家推薦的工作溫度為2025攝氏度。濕度控制在50%左右為宜。此外,在UPS運行的房間里不應存放易燃、易爆或具有腐蝕性的氣體或液體的物品。嚴禁將UPS安裝在具有金屬導電性的塵埃的工作環境中。否則會導致產生短路故障。當然,也不宜將UPS安放在靠近熱源的位置上。不管所配的UPS蓄電池組是否配有帶溫度補償的充電器,為了確保電池組的使用壽26、命,應該將電池房的溫度控制在2025攝氏度之間。為利于維修和散熱,一般希望在機柜的四周留下0.51米的空間。機柜與墻之間的距離最少應留下0.1米的距離。有關各種UPS具體安裝數據,請參看隨機帶來的用戶手冊。1.8.7.3電纜與接線在UPS供電系統中主要用到三種電纜:電力電纜、接地電纜和控制電纜。電力電纜:電力電纜包括交流輸入/輸出電纜、電池電纜。對于一般中型以上的UPS來說,建議用戶盡量選用鎧型電纜;對于大型UPS來說,應將上述各種電力電纜安裝在它們各自的銅質管道中,以避免產生電磁干擾。對于大電流場合,宜選用幾條小電纜以并聯形式連接的方法為佳,因為這樣容易安裝。上述電纜截面積的選擇,可根據UP27、S的工作電流值來計算,然后,對于中、小型UPS可按35毫米來進行配置,對于大型UPS可按2.53安/平方毫米來配置。超大型UPS以選用密封式匯流母排為宜(根據工程經驗,當UPS并機系統的工作電流達2000安數量級時,就應該選用匯流母排,而不宜選用電力電纜作為電力接線)。用戶在選定具體電纜的截面積后,還應考慮從UPS供電系統的輸出端到用戶設備之間或用戶的輸入/輸入配電柜之間的距離。這是因為在滿足上述額定電流的條件下,一般希望出現在電力電線上的最大線路壓降以不超過3伏為好。接地電纜:安全接地線:它是同機殼相連的安全接地線,一般它的線徑應為電力電纜的0.51倍左右。邏輯控制板接地線:它為邏輯控制板提28、供必要的參考地電平。它是為防止因鄰近設備中所產生的電磁干擾信號串入控制電路而影響UPS系統的正常運行而配置的接地系統,控制地線不但不能同安全地線相連,而且應將它裝入專用的管道中。一般這根控制地線的截面積應選用4mm2以上的多股電纜連線為宜,并用黃/綠相間的顏色作為標志。UPS的中線UPS的中線截面積應為相線截面積的1.21.5倍。分開敷設,但用戶可在最終接地點使用單點接地系統控制電纜:在UPS電源中,一般還需要配置如下的控制線:從UPS報警接口板到遠程監視器之間所需的控制線:從UPS報警“繼電器干點”接口板到用戶“自定義的報警裝置”之間的控制線;從UPS主機到電池斷路器開關之間的控制線;從UPS的RS232/RS485接口到遠程微機終端或調制解調器的控制線;從UPS主機到遠程、緊急停機開關之間的控制線等。對于上述控制線,一般應選用帶屏蔽的多芯電纜,帶屏蔽的扁平電纜或帶屏蔽的多股絞線為宜。每根連接芯線的截面積以1mm2以上為宜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