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團校志愿綜合樓項目殺四害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9898
2022-10-19
12頁
31.50KB
1、鼠、蚊、蠅、蟑螂等病媒生物是一類危害人體健康,能嚴重影響人類生活的有害生物。廣州市是“四害“生物活躍的地區之一,做好 病媒生物消殺工作,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密度,進一步提升除“四害”工作成果,確保轄區順利通過考核驗收 ,本項工作是2015年 公共衛生保障工作,關系到本項目衛生文明形象。因此,任務艱巨、意義重大。病媒生物消殺工作,任務十分艱巨。為確保所負責的區域內的病媒生物(鼠、蚊、蠅、蟑螂等)防控效果達到規定要求,我們在了解和掌握該類環境的“四害”本底情況的基礎上,結合既往實踐工作經驗,制訂了消殺工作實施方案。一、轄區內的基本概況本項目位于廣州天河區五山路33號廣州市團校內,東面為五山路、西面為廣2、州市第113中學、南面為團校學員宿舍、北面為團校教員宿舍。可建設用地面積為9565平方米。擬建設項目為設地下12層、地上12層單體建筑,總建筑面積為11387.3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積約2235.2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約9152.1平方米。屬于舊建筑物小區內,特別需要注重病媒生物防控。二、轄區內公共外環境病媒生物分布特點通過對轄區環境病媒生物的本底調查,基本了解和掌握了該生境內鼠、蚊、蠅、蟑螂等的侵害情況和生物學特性。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地段四害孳生情況不同;四害密度調查結果表明整體各個方位四害情況比較復雜,誘捕成蚊的種類是以白紋伊蚊為主;同時進行的蚊孳生地調查結果也證實了該區域范圍內有小型積3、水水體,蚊蟲檢出率高;蠅類孳生地主要是集中在餐廳和垃圾堆;蟑螂孳生地主要集中排水管網及污水溝內,侵害率最高。三、轄區內消殺片區劃分、重點消殺路段及部位1、消殺片區劃分:生活區宿舍、飯堂、施工現場2、重點消殺部位 重點消殺部位主要是有“四害”孳生條件的地帶。3、重點消殺對象1)綠化帶是滅鼠和滅成蚊的重點。2)有蚊、蠅孳生地的地段而又不能清理、整治的是滅蚊、蠅的重點。3)有排水井、雨水井、沙井場地,是滅鼠、滅蟑螂,滅蚊幼蟲的重點。四、消殺施藥的前期準備1、制訂當月的消殺工作計劃;2、消殺人員的動員和調配; 3、做好滅前、滅后密度監測,準確掌握“四害”孳生情況和變化動態,為下一步開展有針對性的消殺工4、作提供科學依據;4、準備消殺藥物,檢查消殺器械、車輛和其他設備是否正常。五、消殺技術應用1、蚊類消殺登革熱,是我市夏季重點預防措施項目。為本方案編制重點。因為大部分成蚊(伊蚊除外)在白天一般不活動,都藏在棲息場所,所以成蚊的滅殺工作一般宜在白天進行。針對當地有害蚊種,綜合采用環境、化學、物理防制等有效手段,形成一套系統的防制措施,標本兼治。1)環境防制環境改造是蚊類防制根本,通過蚊類棲息環境治理來達到防制的目的,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清除孳生地清除各類洼地積水、容器積水。(2)疏通排水溝渠排放污水溝渠等均為蚊蟲的重要孳生場所,清污和疏通溝渠,保持流動和暢通蚊蟲的孳生。2)化學防制(1)孳生地5、處理對于不能通過改造的孳生地,或無法清除的積水(防火缸、下水道口等),使用生物滅幼劑進行防制,每2周處理一次。(2)空間噴霧殺滅成蚊使用的殺蟲劑和器械使用殺蟲劑: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空間噴霧器械:背負機動噴霧機、手推式機動噴霧機、煙霧機。(3)空間噴霧殺滅成蚊現場操作采取空間噴霧殺滅成蚊前,對噴殺區域的單位進行公告,要求在覆蓋區域內取走食物,移走寵物、熄滅火源。噴灑前測定成蚊的密度。根據處理區域大小,準備殺蟲劑和器械;計算噴酒的劑量。處理時間為早晨6:308:30之間或者傍晚。靜風條件下處理,風速為3-13km/hr。調節噴霧流量為30ml/min,以60m/min的步伐行走,行走方向從下風向6、上風處。噴灑時直接對蚊蟲棲息地進行噴霧,如樹叢、樹陰下等。噴灑結束后半小時測定成蚊的密度,計算效果。(4)注意事項操作人員應穿戴口罩、防護衣帽;操作投放過程不能吸煙、吃東西、喝水或飲料;避免直接對昂貴物品直接噴霧;風速超過15km/hr,或者下雨天停止作業;皮膚眼睛不慎接觸到藥物,應立即用清水徹底沖洗。3)生物防制:微生物滅蚊蟲用球形芽孢菌處理蚊蟲孳生地,減少蚊蟲的孳生;對伊蚊孳生地使用球形芽孢菌,每周二次。2、蠅類消殺:蠅類防制包括蠅幼蟲的滅殺和成蠅的滅殺。1)蠅幼蟲的滅殺蠅類孳生場所很多,如人糞、禽畜糞、生活垃圾、腐敗動植物等都成為蠅類孳生物。因此,蠅類幼蟲的滅殺,主要是控制和消殺這些區域7、的蠅類孳生地,其工作步驟如下:消殺前,對周邊環境蠅類孳生地進行全面的調查,并登記各處孳生地的情況及數量。根據調查情況,對陽性孳生地場所進行施藥滅殺,采用進口高壓式背負式機動噴霧器,用快速高效的滅蠅幼劑,進行噴灑施藥。每月消殺23次。清理可以清除的蠅類孳生地,如亂扔的果皮、動物尸體、亂拋棄的殘余食物等。2)成蠅的滅殺對有蠅類孳生地的周邊環境進行消殺,宜采用高壓機動噴霧器,進行噴灑施藥滅殺,消殺頻率一般每月2次。3、蟑螂消殺主要是對綠地內的污水井、雨水井、沙井以及電纜溝等進行消殺,主要采用熱煙霧機和高效低毒煙霧劑對這些場所進行煙霧消殺,定期(每月2次)煙霧消殺,以達到防治效果。4、鼠類消殺1)控制8、鼠類食源清除垃圾尤其是環境中的果皮和生活垃圾。對生活垃圾要做到及時清除,裝入加蓋的垃圾桶內,垃圾桶果皮箱內的垃圾要做到日產日清不留過夜。2)整治周圍環境衛生,清除鼠類生存條件清理周邊長期堆積的雜物、垃圾或者廢料,整治雜草叢生;對發現有鼠活動的痕跡(鼠洞、鼠糞、鼠咬痕等)要及時清除,堵塞鼠洞。3)完善防鼠設施城鎮下水道是鼠類經常出沒活動的棲息場所,因此要檢查和完善周邊下水道的蓋、漏。4)化學防制(1)殺鼠劑使用的殺鼠劑均采用目前效果最好的第二代抗凝血殺鼠劑,采用的殺鼠劑種類有0.005%溴敵隆。(2)投放方法毒餌投放前先采用公告,誘餌新鮮,用專用袋裝載,專人管理進出都有記錄。投放毒餌時,戴手套,9、穿戴工作衣帽,投放過程不能吸煙、吃東西、喝水或飲料。如果皮膚眼睛不慎接觸到藥物,應立即用清水徹底沖洗。鼠餌投放在有鼠洞、鼠糞等鼠類活動跡象且不易被人發現的場所。投放毒餌的間距大于10米,每堆毒餌約10克。公共場所的投放給予標示,毒餌裝入鼠鼠屋內的放置于鼠洞附近或者有鼠類活動的場所,毒鼠屋表面貼上“內置鼠藥、請勿接觸”的警示標語。布放區域每周進行1次檢查,發現被鼠取食的布放點及時補充毒餌,如果1周后未發現有任何鼠類取食應及時清除。滅鼠后發現的死鼠統一進行深埋處理,人體不得直接接觸被殺死的鼠或者捕獲的鼠。殘留毒餌的管理。滅鼠活動結束后,及時清理現場殘留的毒餌。殘留毒餌帶回集中銷毀。六、應急消殺若發10、生鼠疫、登革熱等流行性疾病時,應立即啟動機動組加強對該區域“四害”消殺。若片區所屬范圍內有大型活動、聚會時,立即啟動應急措施,在活動前后對活動現場及周邊綠地突擊消殺。七、消殺藥品及工具1、消殺藥品(敵敵畏)于廣州市白云區新市銘昌經營部購買。2、投入使用的消殺器械和輔助裝備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產地單位數量容量1背負式機動噴霧機國產臺125升2背負式電動噴霧機國產臺120升4煙霧機進口臺16.5升八、現場消殺工作的組織與管理本項工作是2015年廣州市團校志愿綜合樓項目公共衛生保障工作,關系到本項目衛生文明形象。因此,任務艱巨、意義重大。為了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本項工作任務,我司將全力以赴,我司成11、立項目管理部,由總公司加派技術和管理人員支持,以確保項目的順利完成。1、組織機構和人員組成組織機構: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消殺隊長組成;技術層次有高級、中級專業人員和有害生物防治工。階段性消殺工作和人員調動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安排。人員組成: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1名,隊長1名,消殺員4名,質監員1名、倉管員1名。2、管理人員的權力和責任 各級管理人員的權力和責任如下:1)項目經理工作職責a、全面主持項全面工作;b、審批各種計劃、預算和報表;c、協調、溝通各方面工作;d、負責資源和技術服務的支持;e、處理各項目實施中的重大應急事件。2)消殺隊長的崗位職責a、全面主持階段性正常消殺工作;12、b、負責消殺進度、計劃的落實、方案的實施、質量控制等工作;c、參加編制消殺計劃、各類施工技術方案、安全文明施工組織管理方案、環境管理方案、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d、負責填寫施工日志和資料收集整理,組織階段性驗收;f、協助副經理消殺物資的領用和管理;g、負責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考核評比。3、環保措施環保措施有如下幾個方面1)施工過程環保:施工操作周邊環境不斷改進保證施工環境保證。2)人員認識環保:人員素質提高(基本要素)執行環境質量崗位責任制。3)藥物和器械環保:使用使用的病媒生物防制藥品和器械均對人體低害或無害。4)實現無擾民施工,在確保完成任務的情況下,保證文明施工,做到在施工路段靠近居民密集處13、時,應以早上6:00-10:00,下午16:00-18:00,需要搶時間突擊消殺時、晚上施工時間19:00-22:00,做到無擾民施工。5)認真聽取甲方管理人員意見,相互溝通。 4、安保措施1)對擬參加本項目的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摸底,并通過公安部門核對其身份并審查過往是否做過違法事情、是否參加了非法組織等,對生活作風差、行為有可凝的人員一律不讓參加本項工作。確保人人都有過硬的政治素質。2)藥物安全管理a項目所需的藥物須存放在公司專用倉庫,分類離地、離墻存放,并派有專人管理。b存放藥物的專用倉庫要設置防火設備和通風裝置。c藥物進出庫必須執行登記、簽字制度并保存存檔。d盛裝藥物的容器入庫時必須檢查包14、裝是否完好無損,藥物使用完畢盛藥容器按照環境保護法的有關規定集中妥善處理。5、施工現場安全管理1)施工前,對所有參加消殺的人員集中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藥物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項,消殺器械的操作規程以及交通安全常識和施工時進行安全注意事項.2)所有消殺人員必須熟知藥物說明書的注意事項和急救措施,熟悉施工現場情況,明確各項工作的安全要求,充分做好安全防護準備工作;嚴格按照除四害消殺操作規程。3)所有消殺人員必須配戴上崗證,在施工過程中必須穿長袖衣,長褲子和鞋.襪,戴防護口罩及手套。4)藥物稀釋必須要求專人操作,使用專門的量具,按要求正確配置使用。5)定期檢測施藥器械和所有密封(圈)墊及斷流閥,保證使15、用性能良好,以防發生滲漏,污染皮膚及其他物品,不得使用質量低劣或有故障的器械。6)作業時禁止吸煙,飲水,吃其它食物,不能用手摸嘴、眼睛,絕對不準對人噴射。作業后喝水抽煙,吃食物前必須用肥皂徹底洗手,洗臉,清水漱口,并及時洗澡換洗防護用品。7)實現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在馬路兩邊進行現場消殺時,在消殺工作車輛兩邊掛戴橫副,每位消殺作業人員應著裝反光工作服,在距離施工點30-50米處放置施工標識牌(雪高桶);每一分隊配備一名安全員,負責在現場的車輛疏道工作,以保障消殺作業人員的安全及工作的順利進行。8)做到無擾民施工,在靠近居民密集處進行消殺工作時,應避開人員集中時間段,施工期間認真聽取有關業務主管16、部門的意見,相互溝通,確保消殺效果達到國家標準,順利完成任務并通過驗收。6、自查、迎檢和資料收集工作每月定期做好區域內鼠、蚊、蠅、蟑螂的密度監測和效果評價工作,認真應對上級有關部門和監理單位的檢查和督促。認真做好“四害”消殺和密度監測資料整理和收集工作。九、消殺效果監測方法消殺效果監測方法,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檢測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定期是每個月都要進行一次四害密度監測,以檢查階段性防治效果;不定期是每次做完消殺后進行跟蹤調查,以檢查每次消殺的效果。每次必須作好檢測結果記錄。各種病媒生物檢測方法如下:1、鼠在轄區范圍內,按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隨機抽查各類綠化帶共2000米,觀察有鼠洞、鼠糞、鼠咬痕等鼠活動痕跡的處數,計算陽性處數。2、蚊1)隨機抽查各類小型積水水體,記錄有蚊幼及蛹的積水水體數,計算陽性率。2)在轄區范圍內,按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隨機抽查,白天人誘蚊30分鐘,計算平均每人次誘獲成蚊數。3、蠅:在轄區范圍內,用觀察計數法隨機抽查蠅類孳生地有效治理情況,計算孳生地幼蟲和蛹的檢出率。4、蟑螂:在轄區范圍內,按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隨機抽查,用藥激法隨機檢查下水道沙井,計算有蟑螂陽性井的數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