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珠山大橋東引橋移動模架施工專項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10143
2022-10-20
17頁
2.93MB
1、目錄一、工程概況2二、移動模架選擇及結構簡介42.1、移動支撐系統主要組成部分及功能介紹:4三、移動模架施工63.1移動模架拼裝前準備工作63.2移動模架拼裝63.3移動模架施工工藝93.4移動模架的推進10四、安全保證措施114.1基本安全保證措施114.2移動模架施工專項安全技術要求134.3防大風、大浪及臺風安全措施144.4施工環境安全保證措施14東引橋移動模架施工專項施工組織設計一、工程概況1.1自然條件1、地理位置顆珠山大橋位于東海大橋港橋連接段,西起顆珠山島,東連小城子山港區,距上海市南匯區蘆潮港約30km。2、工程范圍顆珠山大橋起點樁號為K29+387.929,終點樁號為K312、+047.929,全長1660m,橋跨組合為750m+(50+139+332+139+50)m+1250m。其中主橋長710m,主橋斜拉橋部分為610m,采用雙塔雙索面結構,兩側過渡孔長度分別為50m。1.2、水文條件橋位區所處海域的潮汐主要受東海前進潮波控制,潮汐類型屬非正規半日淺海潮型,每個潮汐日有兩次漲潮和兩次落潮的過程。1、潮位不同重現期高低潮位表測站20年50年100年高潮位低潮位高潮位低潮位高潮位低潮位蘆潮港站3.60-2.803.68-2.983.73-3.13大戢山站3.42-2.643.58-2.743.70-2.81小洋山站3.35觀音山站-2.83潮汐特征表站位潮汐特征蘆3、潮港站(19781994)小洋山站(19781994)平均高潮位(m)1.8601.52平均低潮位(m)-1.34-1.23最大潮差(m)5.145.03平均潮差(m)3.22.752、波浪20年一遇風暴水位的H5%=4.49m,波浪波長L=62.6m、周期T=7.5s。最大流速V=2.1m/s。1.3氣象特征橋區位于亞熱帶南緣,東亞季風盛行區,受季風影響,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氣候變化復雜。多年平均氣溫15.8,歷年最高氣溫37.5,歷年最低氣溫7.9。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降水日數為134天/年。實測最大風速35.0m/s,風力大于7級大風天數65.8天/年,風力大于8級大風4、天數30天/年,風力大于9級天數約為3天/年。平均霧日數3050天。寒潮年平均3.6次,最多5次。1.4通航本橋無通航要求。二、移動模架選擇及結構簡介顆珠山大橋東引橋為兩聯650m箱梁,主橋過渡孔一跨,共分13跨(自PM487墩始至PM474墩止,由東向西排列),均為海中墩箱梁施工。根據移動模架施工的優勢,我部分別從湖南路橋和廣西路橋各租賃MSS移動模架一套用于東引橋箱梁施工,每跨施工縫設于離支座中心8.0m處,整跨成型施工,左右幅各配一套移動模架,施工順序為從小洋山島向主橋方向逐孔現澆施工。先施工左幅,左右幅施工間隔在一孔以上。2.1、移動支撐系統主要組成部分及功能介紹:移動模架施工特點:適5、用于深水或高墩身使用支架或其它施工方法不經濟的情況下建造橋梁上部結構,周轉次數多,周轉時間短,使用輔助設備少,減少了人力物資的浪費,特別適用于多跨現澆梁施工,既保證了工程質量,又能加快施工進度,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移動支撐系統(MSS)主要由牛腿、主梁、橫梁、后橫梁、外模及內模組成(詳見圖1)。每一部分都配有相應的液壓或機械系統。各組成部分結構功能簡介如下小車 圖 1 移動支撐系統示意圖1、牛腿牛腿為三角形結構,附著在墩身上并支撐在承臺頂面上(詳見圖2)。牛腿共有三對,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撐主梁,將施加在主梁上的荷載通過牛腿傳遞到墩身和承臺上。每個牛腿頂部滑面上安裝有推進平車。并配有兩對橫向自動移6、動液壓千斤頂、一個豎向自動液壓千斤頂和一個縱向移動液壓千斤頂。主梁支撐在推進平車上。推進平車上表面安有聚四氟乙烯滑板,通過三向液壓系統使主梁在橫橋向、順橋向及標高上正確就位。支撐托架 圖 2 牛腿、支撐托架布置示意圖2、支撐托架(見圖2):墩旁托架起著將整機載荷和施工工作載荷傳到橋墩的作用。托架采用承臺支承結構,分為左右兩部分。兩部分之間采用10根36精軋螺紋鋼筋連接。托架上平面設有導向滑軌,便于模架的橫向移動,托架下部通過立柱支承在墩身承臺上。托架與橋墩之間設有帶橡膠墊的螺旋頂,便于力的傳遞和調整。 3、支承臺車(見圖1):支承臺車包括車輪組、支承架、模架前移機構、模架頂升機構及橫移機構。車7、輪組采用兩級平衡梁安裝,便于各車輪受力均衡,在其外側墻板上設有反鉤,鉤住主梁外側,對模架側向穩定起保護作用。支承架采用框架式金屬結構。其下部設置銅滑板,使支承臺車可在墩旁托架上沿橫橋向滑動。模架可在豎向、橫向、縱向以及適量水平轉動等四個方向運動,均可依靠幾種不同的油缸來實現。模架前移油缸安裝在臺車架上,活塞桿與頂推滑板相連,頂推滑板可在主梁底部的縱移孔板上滑動,安裝上銷軸,即可利用油缸來完成模架的縱向移動。模架橫移油缸同樣安裝在臺車架上,活塞桿與活動安裝座相連,活動安裝座可在墩旁托架上滑動,安裝銷軸,即可利用油缸來完成支承臺車在墩旁托架上的移動,內側車輪的輪緣推動主梁底部的車輪軌道,這樣就實現8、了模架在沿橋橫向的運動。模架頂升油缸安裝在墩旁托架上,施工時,頂升油缸將整個模架頂起,使車輪離開軌面。移動時,頂升油缸縮回,脫模,使主梁坐落在車輪上,以便完成橫向、縱向移動。頂升油缸設置液壓鎖和機械鎖,以確保澆混凝土施工時的安全。(四)主梁移動支撐系統主梁由中部承重鋼箱梁及兩端鋼桁導梁組成,鋼箱梁分節段制造為六節,節段之間采用連接板通過高強螺栓將兩片主梁連成整體,承重鋼箱梁抗扭能力強。主梁兩端設有鼻梁,起到支架向下一孔移動時的引導和承重作用。鼻梁采用桁架形式,主梁前后各一段。它與箱梁之間采用鉸接,帶調整螺桿。可適應建造不同曲率半徑和不同縱向坡度的橋梁。在主梁的外側面設置有平臺,其上放置配重。(9、五)橫梁橫梁為H型鋼,同一斷面上每對橫梁間為銷連接,橫梁上設有銷孔,以安置外模支架。橫梁通過液壓系統進行豎向和橫向調整。(六)外模外模由底板、腹板及翼板組成。底模板通過螺旋千斤頂支撐在橫梁上,側模板通過撐桿支撐在主梁上部。每對底板沿橫梁銷接方向由普通螺栓連接。根據梁型特點,外模板設計有首尾兩種異形模板,中間標準模板,各模板之間相互聯接,亦與底模相聯。(七)內模內模系統由內模標準段、內模非標段、螺旋撐桿及墊塊等組成。三、移動模架施工3.1移動模架拼裝前準備工作1、 組織好作業人員,并對其進行方案、技術質量、安全交底,做到心中有數。2、 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熟悉本工種的技術安全操作規程、質量規范,并持10、證上崗。3、 了解安裝現場情況,檢查周圍建筑物及空間干涉情況。4、 仔細檢查移動模架的各構件、各部位、結構焊縫,重要部位螺栓、銷軸、電器設備線路均應齊全并處于良好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5、對作業人員所使用的工具、附件等仔細檢查,不合格者立即更換,確保使用。3.2移動模架拼裝3.2.1移動模架拼裝場地的搭建根據東引橋地理環境及拼裝條件(圖3),我部采用在PM487(24墩)后面搭建臨時墩(詳見圖4),然后依次安裝平臺、主梁、橫梁、最后連接鼻梁。 圖3 移動模架平面位置布置圖 圖4 臨時墩布置示意圖臨時墩基礎承臺為36003000800mm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基礎上、下配兩層鋼筋網,主鋼筋按順橋向11、配置,采用16mm的鋼筋,間距為20cm,橫橋向構造的鋼筋采用12mm,間距為50mm。在臨時墩承臺上安裝80cm的鋼管,并與混凝土基礎進行固結,臨時墩固結方式采用在砼基礎上預埋鋼板與鋼筋,鋼板采用1.2m1.2m , d為12mm。鋼筋采用20mm,長為50mm,穿過鋼板,與鋼板進行焊接,布置在鋼管以外,然后在80cm鋼管內澆注1m的混凝土,所有的鋼管應采用型鋼進行平聯。3.2.2平臺的安裝移動托架總重約10t左右,可整體吊裝。當移動托架安裝好后,即可對拉頂部10根精軋螺紋鋼筋,使對拉力為500t左右。并將下部兩根精軋螺紋鋼對拉起來,拉力為100t左右。3.2.3主梁的拼裝 主梁拼裝沿著移動12、模架前進方向先拼裝一個墩臺的主梁。拼裝順序為G-1005到G-1000,另一側為G-1011到G-1006。因主梁最重的一片有22t左右,為安全起見,用50t履帶吊并配有10m長平板車一輛。主梁拼裝時采用雙向千斤頂,當兩節主梁拼放到一起時,先利用普通螺栓進行主梁的臨時連接,拼裝時拉線控制,組拼完成后用高強螺栓替換普通螺栓。高強螺栓的緊固分為初擰和終擰,高強螺栓只能使用一次。初擰時采用帶扭矩的電動扳手,終擰時采用手動高強緊固扳手。高強螺栓預應力為205KN。3.2.4橫梁的安裝用履帶吊(或汽吊)將橫梁一片片吊起對齊與主梁連接起來(在裝橫梁之前,可用型鋼橫擔在兩主梁之間,搭簡易操作平臺)。先裝靠近13、墩身的橫梁,保持平衡,在安裝橫梁的同時,裝適當的配重塊使體系平衡。橫梁安裝好后,然后再分別裝底模、腹板及翼板,分別用各連接撐桿支撐。3.2.5模板的安裝支架塔設完畢后,模板安裝前,在橫向分配型鋼兩端豎縱向焊接小鋼管或鋼筋,形成安全欄桿,在支架四周外欄桿上放置安全網,這樣在模板安裝前形成一個安全操作平臺及安全通道;見圖5所示。圖5 箱梁外模護欄布置圖1、底模板安裝箱梁底模直接分配在橫梁千斤頂上,卸落設備采用橫梁千斤頂卸落,預拱度要精確放樣,調整,嚴格控制平面偏差及標高。2、外側模及內模板安裝外側模采用每節為2m6.8 m不等的鋼質結構外模,與支撐桁片架加工成一整塊,在底模上進行拼接形成整跨箱梁外14、側模,模板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模板平縫間拼接緊密,保證砼的外觀質量。外側模圍檁支撐在主梁上。內模亦采用鋼模,內外模間不設拉桿,兩側內模相互支撐,外模利用可調節撐桿支撐在型鋼上。模板總體布置如圖5所示。安裝模板過程中,采用25T輪胎吊,嚴格按照高工作業要求操作。安裝外側模可調節撐桿支撐要牢固。3.3移動模架施工工藝1、當第一跨箱梁施工時,該支架后支點用兩個600t千斤頂支于后墩牛腿上,而前支點則用兩個800t千斤頂支于前墩牛腿上,第一跨澆筑58m。2、混凝土澆注前應對移動模架進行全面的檢測,檢測項目主要有以下幾項:.檢查階梯、平臺、安全網等是否安全可靠;.所有液壓裝置、千斤頂、管線和閥門等要經過15、滲透(泄漏)試驗,如發現泄漏,應及時糾正;.檢查主梁間的螺栓以及主梁和橫梁間的螺栓是否緊固;.有施加預應力的所有螺栓要用扭矩扳手來進行檢測;.檢查每根精軋螺紋鋼筋是否都施加預應力;.檢查精軋螺紋鋼筋通過混凝土的地方是否放置PVC管;.檢查模板、可調支撐以及鋼管支架是否安裝牢固;.所有的電線和接頭都要進行目視檢測。3、當施工標準跨時,則將800t千斤頂支點置于前墩牛腿上,而后支點則變為在后支撐托架上。4、尾跨施工當移動模架到達尾跨時,主橋鋼箱梁已經施工。如按正常程序施工,移動模架無法通過11墩蓋梁,因而必須采取措施。尾跨施工時在11#墩前塔設臨時支墩,在臨時支墩上放置支撐托架及平車,以支撐主梁及16、鼻梁,鼻梁通過臨時支墩時對通過臨時支墩的鼻梁進行拆除,直到鼻梁拆除完畢。再拆除掉主梁上前端外側模,然后繼續縱移主梁至11墩頂橫梁,最后使系統對稱橫向內移,系統連接。用千斤頂頂升主梁至設計標高,然后安裝回拆除掉的外側模以及進行模板的調整。通過600t千斤頂支撐起支架主梁,掛梁支于已澆混凝土梁腹板上。3.4移動模架的推進砼澆注及移動模架前移施工示意圖模架系統的移動操作包括模架的橫移、縱移,千斤頂頂升、下落等,工作流程如下:、在已澆注的前方橋墩上安裝一對托架及工作臺車;、已澆段混凝土預應力束張拉及壓漿完成后,拆除墩頂模,進行脫模。主千斤頂(600t、800t)松開螺旋鎖緊裝置,千斤頂下放,主梁落在工17、作臺車上,上好卡板;、解除橫梁和底模中間連接;、用25t前卡式千斤頂拉動工作臺車,使系統分離并對稱橫向外移,直到底模和橫梁能順利通過墩身;、用工作臺車上的縱向千斤頂,使主梁縱向前移到下一跨;、當鼻梁接近下一個橋墩時,需要橫向調整推進臺車,使導軌接觸導向底座,如果導軌和輪子之間的垂直縫隙很大或為負值,用液壓千斤頂調整兩節鼻梁之間的端板或螺栓,然后增加或去掉一些襯板,以調整前節鼻梁的高度,使鼻梁能順利通過推進臺車。當鼻梁通過推進臺車中心1.52米后,下放鼻梁使得鼻梁與推進臺車的輪子保持接觸。、主梁移動到位后,系統橫移,并使橫梁合攏,通過32精軋螺紋鋼連接。調整掛梁的位置,穿后吊點36精軋螺紋鋼,頂18、升600t、800t千斤頂,使主梁就位,調底模及腹板模,裝墩頂模;、進行綁扎底、腹板及橫隔板鋼筋,布底、腹板預應力束,調翼板模,安裝并張拉翼模后吊點,使模板與已澆混凝土有良好的接觸;、拆上跨內模、橫隔板模板及模板支架至本跨安裝,綁扎翼板、頂板鋼筋,布頂板橫向預應力束;、預埋泄水孔、護欄伸縮縫、支座及通訊電纜等預埋件,掛梁預留吊帶孔、預留模板吊帶孔等輔助施工用的預埋件;.清理現場,澆箱梁混凝土,收面,養護。四、安全保證措施4.1基本安全保證措施4.1.1作業人員(1)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安全防護用品(安全帽、救生衣、高處作業系好安全帶)。(2)重視施工全過程的安全控制,對全體職19、工進行海上施工安全知識教育,加強現場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船舶的安全管理,對現場施工的防火、防爆、防臺和防暑、防凍、防風、防霧等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護措施。(3)強化海上施工安全教育程序,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方針,切實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和自我保護意識。(4)教育廣大職工嚴格執行國家和有關部門、市安監站和大橋指揮部及項目經理部的有關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5)各工種和各道工序進入現場施工前,由技術主管、現場安全員組織學習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詳細研究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護措施,嚴格進行施工過程控制。(6)各道工序開工前,對參加施工的人員進行嚴格的技術交底的同時,進行20、詳細的安全交底。必須做好班前安全講話制度。(7)加強職工的“三不傷害”安全意識教育(即: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別人,我不被別人傷害)。(8)對所吊的構件重量進行嚴格的計算把關,合理調配機械設備和索具,嚴禁違章操作,對吊、索具進行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更換,認真填寫吊裝令。(9)施工現場進行起吊作業時,必須設立有操作證的人員專人采用有效信號指揮,起吊索具必須經常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及時更換。(10)正確使用經理部配備的安全防護用品,高處作業正確使用安全帶和速差自控器。(11)特殊工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4.1.2施工機具、設備和船舶(1)在施工過程中各部門聯合行動檢查各項措施計劃落實情況。(2)切實21、做好特殊工種作業人員開工前的鑒定工作,核實操作證,杜絕無證上崗。(3)現場的施工機具和設備必須設有安全操作規程牌,明確設備負責人,并做到安全設施齊備,裝置齊全,嚴禁帶病運轉。(4)施工現場的大型電器設備必須設置防雨棚,小型電器設備必須配備防雨罩,工作結束及時關閉電源,并必須設專人負責,現場專職安全人員現場監督,隨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作業隊整改。(5)起重設備必須具有安全檢測合格證、安全使用證、各項限位、保險裝置齊全有效,開工前必須進行嚴格的檢查,合格方能開始現場作業。(6)施工用船舶必須符合安全規定,應配有工作船和救護船。4.1.3施工用電(1)嚴格執行JGJ46-88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22、全技術規范。(2)對施工用電經常組織檢查,檢查包括:是否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的規定,線路運行情況,特別是在風雨季節更要隨時檢查漏電防護情況。4.1.4安全防護(1)施工中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設置各種安全防護設施,在危險部位根據現場實際增設防護設施。(2)箱梁施工屬于高空作業,必須設計安全通道供施工人員上下,設置工作平臺供操作人員作業。(3)箱梁施工中用到的各種電器設備和器具必須有合格有效的安全保護裝置。(4)箱梁模板的設計和支撐系統必須保證結構在各種荷載作用下的安全性,且有一定的安全系數。(5)為保證現場施工作業的連續性,各部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必須密切配合,相互照應,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匯報23、。不得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4.2移動模架施工專項安全技術要求. 移動模架及模板的設計必須保證模板結構在各種荷載作用下的安全性,且有一定的安全系數;.移動模架拼裝成型前的堆放、運輸過程中必須安全可靠;.移動模架所有提升項目都應裝配有提升吊耳;.在拼裝移動模架各構件時要設置相對應的操作平臺、階梯和安全網;.在拼裝過程中,各部件的連接必須符合施工要求,經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步作業,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和施工質量;.移動模架在啟動、維護及修理過程中應采取相應措施保證安全,如確定吊裝設施是否牢固;在拆卸管線或閥門時,緊固所有松動部件,防止墜落;在維護動力包過程中,關閉安全閥門或拆24、去保險絲;拆除任何部件之前要檢查系統壓力等;. 模板安裝及鋼筋綁扎完畢后,在兩側箱梁翼緣板鋼筋端焊接豎向及縱向鋼筋網格,鋪設安全網,形成安全欄桿;. 組織夜間施工,現場的燈光布置,必須達到規定的能見度,方可施工,在施工過程中要相互配合,相互照應;. 在施工吊裝過程中,必須選定一人專職負責指揮,嚴禁多人指揮,發生混亂,用機械吊運時,應檢查機械設備和繩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吊后下面不得站人或通行,下放距地面1m時,作業人員方可靠近操作;. 引橋箱梁施工屬于高空作業,必須設計安全通道及操作平臺供施工人員上下;. 施工人員在拼裝移動模架及模板安裝、拆除及鋼筋綁扎過程中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繩。. 澆注混25、凝土時,風速限定在22m/s,推進時風速限定在12m/s。4.3防大風、大浪及臺風安全措施東海大橋地處三類海域,氣候條件惡劣,施工海域環境復雜,我們必須密切注意天氣變化情況,重視經理部發布的天氣情況報告,作好準備工作。.與國家海洋局東海海區環境預報中心和上海市氣象局取得密切聯系,建立東海區海洋氣候預報網絡,及時預報,做到現場施工信息準確;.根據指揮部指定的避風港位置,遇有惡劣天氣,合理安排水上施工設備順序進入避風港,人員撤離施工區域。在人員撤離前將支架上的小型機具及設備相對固定,檢查無誤后方可撤離;.經理部安排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隨時接聽天氣預報,將信息及時反饋到各作業區域。.接到預報,防風、防臺領導小組立即展開工作,統一部署,全體人員進入應急狀態,現場停止施工,由搶險小組控制現場,使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制定海上施工應急救援預案,并嚴格按照預案組織實施。4.4施工環境安全保證措施1、根據海事局的施工海域劃分要求,我部施工海域在橋軸線左右1000米為施工作業區域,在向外600米范圍為施工船舶航行區域,明確指出了我部現場的作業范圍。2、注意收聽和掌握有關的氣象預報情況,及時組織調度好現場的施工人員、機械和船舶。3、根據風向,當海面風力達到7級以上(含7級,主要是指北風或東北風)且持續時間較長時,應停止海上施工吊裝作業,人員做好準備撤離施工現場的準備,施工船舶提前就近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