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綜合辦公樓配電房電氣安裝施工方案(1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10154
2022-10-20
13頁
40.90KB
1、101 綜合辦公樓配電房電氣安裝施工方案目錄第一章工程概況.2第二章勞動力、施工機具投入.3第三章施工程序.3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4.第五章質量保證機構及保證措施6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0第一章工程概況1.1 工程概況該變配電工程項目位于 101 綜合辦公樓,為 101 綜合辦公樓、 165 綜合倉庫、609 機電儀修、 152 中央控制室和 103 門衛供電。 變配電設備分設在 101 綜合辦公樓兩個配電房中,南樓配電房:進線隔離柜 2 面、干式變壓器 2 臺、低壓開關柜 14 面、EPS 應急電源柜 1 套;北樓配電房:低壓開關柜 8 面。1.2 編制依據(1) )投標文件2、圖紙以及現場工作聯系單。(2)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高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47-90(3)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力變壓器、油浸電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48-90(4)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母線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49-90(5)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50150-2006(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2006(7)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2006(8)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接線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1-92(9)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蓄電池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23、-92(10)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低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4-96(11)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力變流設備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5-96(12)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1kV 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8-1996(13)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14)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DL/T 5161-2002第三章施工程序3.1 準備階段熟悉圖紙、 規范 圖紙會審 編制設備、材料、加工件計劃 設備材料檢查驗收準備施工機具 編制施工技術方案 電氣施工條件確認。3.2 施工階段技術交底 材料發放 配合預埋 電氣設備安裝 母線安裝 電4、纜敷設 電纜頭制作 柜體檢查調整。3.3 調試階段電氣設備和單元件調試 耐壓試驗 操作電源試驗 系統聯動操作實驗 變壓器試驗 低壓柜試驗調整 模擬試驗。3.4 交工階段檢查各段相序 高壓柜各段受送電 變壓器運行 低壓柜各段受送電 驗收交工。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4.1設備、材料標識一覽表序號設備、材料名稱入庫標識過程標識最終標識110KV隔離柜銘牌安裝編號設備位號2干式變壓器銘牌安裝編號設備位號3低壓開關柜銘牌安裝編號設備位號4EPS應急電源銘牌安裝編號設備位號5電纜分類掛牌臨時貼紙永久掛牌6接地材料分類掛牌4.2設備、材料管理4.2.1采購。4.2.1.1 乙供材料的采購必須依據技術5、人員的乙供材料清單。清單需注明材料的詳細名稱、規格、數量、業主要求、質量標準。4.2.1.2 材料的供應商須經評審合格:制造商是按制造標準制造的,供貨商( 銷售商) 是依法經營的。4.2.1.3 采購的材料符合清單上的技術、質量要求,并附質量保證書、合格證、出廠證明。4.2.2 開箱檢查4.2.2.1 設備運到現場后,與業主現場技術人員共同開箱檢查;4.2.2.2 外觀檢查:有無變形,掉漆等現象;儀表、部件是否齊全,有無缺損; 備品備件是否齊全;4.2.2.3 規格數量是否與定購相符;4.2.2.4 合格證、產品技術文件是否齊全;4.2.2.5 做好開箱紀錄,雙方簽字確認。4.2.3 入庫保管6、。4.2.3.1 業主有要求的須經業主檢查驗收后入庫保管。4.2.3.2 電氣庫房必須干燥、潔凈,不得有滲、漏水現象。4.2.3.3 存放架牢固可靠,電氣設備、材料應懸高擺放在通風干燥的場所,防止潮氣浸入,影響絕緣強度。4.2.3.4 設備材料入庫前應進行認真檢查、檢驗( 由材料部門發出通知, ?質檢、技術部門負責檢驗,確認合格后方能入庫。甲供設備、材料若有問題及時通報業主,?聽取業主的處理意見。(乙供材料檢查不合格無條件退貨) 。檢驗結論要有書面證據,有記錄, 檢驗工作應有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參加,施工單位為主, 監理單位確認。4.2.3.5 所有設備、材料的說明書、質保書、合格證、出廠試驗記7、錄需妥善保管,登記造冊,設備、材料的銘牌不得遺失。4.2.3.6 設備、材料分類存放在貨架上,各類材料采用掛牌標識,標識清晰、正確不易脫落。4.2.3.7 材料保管由專人負責,并定期提供存放材料清單。4.2.4 發放。4.2.4.1 憑任務單、領料卡領料,領料卡需有項目負責人、技術人員簽字。4.2.4.2 領料人需在領料卡、 領料單上簽字, 名稱、規格、數量欄需詳細填寫。4.2.4.3 安裝剩余材料及時退庫。4.3 變壓器安裝4.3.1 基礎復核4.3.2 確認變壓器安裝方向, 使變壓器的高低壓側和低壓配電柜進出線方向一致。4.3.3 變壓器本體安裝采用載重量與變壓器匹配的汽車吊進行吊裝,起吊8、至10cm 時,應停機檢查繩扣,吊具和吊機的剎車可靠性,仔細觀察周圍有無障礙物,確認安全后,始可繼續起吊。吊車司機應能直接看到吊運物,掌握吊運位置,否則,應設置多個指揮員。運用枕木、滾杠、倒鏈輔助就位。4.3.4 視變壓器室內空間: 變壓器頂部如有吊鉤, 可采用大于變壓器噸位的手拉葫蘆將變壓器緩慢起升到一定高度,抽掉滾杠,再緩慢落下就位。變壓器頂部 如沒有吊鉤,則采用龍門架按上述方式起落。吊裝人員必須熟悉變壓器的基本 常識和在電氣相關專業人員的配合下對變壓器進行吊裝,嚴禁變壓器在吊裝和 就位過程中發生劇烈震動。安裝位置必須符合設計圖紙。4.3.5 電氣施工人員對變壓器器身及附件進行全面檢查。49、.4 盤柜安裝4.4.1 盤柜基礎按施工圖制作, 完成后與接地線相連并需刷防銹漆一遍,面漆一遍。基礎安裝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mmm/全長1不直度 152水平度 153 位置誤差54 不平行度54.4.2 低壓開關柜就位。4.4.2.1 低壓開關柜開箱檢查完畢后,按臨時標志在屏面上標注安裝編號,用汽車吊吊裝至配電室內,再用人力放在基礎(支架)上,對配電屏找正找平。4.4.2.2 柜體與基礎用 M14 、M12 鍍鋅螺栓連接固定, 柜體間用 M12、M10 的鍍鋅螺栓連接連接固定。4.4.2.3 母線搭接面和插接式母線靜觸頭表面的鍍層質量及平整度符合規范要求 。4.4.2.4 柜體用銅10、線與接地線良好連接。4.4.2.5 配電屏安裝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 mm垂直度(每米) 1.5相鄰兩屏頂部2成列屏頂5相鄰兩屏邊1成列屏面5盤間接縫2水平偏差屏面偏差4.4.2.6 就位完畢后,柜的保護漆層應完整無損壞。4.4.2.7 標志屏的設備編號,屏面元件回路編號、名稱應準確。4.4.2.8 屏(箱)面掛警告牌。4.4.3 二次接線。4.4.3.1 熟悉施工圖和開關柜(箱)接線圖。4.4.3.2 核查開關柜 ( 箱) 接線端子排。4.4.3.3 清掃內部塵垢。4.4.3.4 電纜按順序固定,電纜頭制作安裝、掛牌。4.4.3.5 二次線整理整齊,用綁扎帶固定綁扎。4.4.3.6 綁扎好的11、二次線,固定在線架( 槽) 上。4.4.3.7 套端子號,壓端子,按圖紙接線。4.4.3.8 二次線接線,排線整齊美觀,接線正確。4.5 電纜安裝4.5.1 電纜敷設前準備4.5.1.1 核查電纜的型號、規格、數量。4.5.1.2 預試絕緣檢查,檢查外層電纜有無損傷,電纜封頭是否嚴密,有無受潮現象。4.5.1.3 編制電纜敷設表 (敷設順序,始終點 )。4.5.1.4 書寫電纜臨時貼紙標記和永久掛牌。定明起點,終點設備名稱,電纜型號規格和電纜回路編號。4.5.2 電纜敷設4.5.2.1 敷設前,應檢查電纜有無機械損傷,電纜盤是否完好,對10KV 高壓電纜應進行耐壓試驗, 1KV以下的電纜可用112、KV絕緣搖表搖測,絕緣電阻不應小于 10 兆歐姆。控制電纜可用500V 搖表測量,電纜絕緣電阻不少于0.5 M 歐姆。4.5.2.1 用升降式電纜放線架支起電纜盤,放線端在電纜盤上部。大截面或較重的高、低壓電纜盤放線可用專用電纜放纜套,人力或機械牽引。沿途用電纜滾輪支撐,使電纜不受摩擦而損傷。人力展放電纜,展放過程中,電纜不得沿地面等粗糙面拖拉。電纜穿管至指定地點,留足余量。4.5.2.2 電纜首終端貼上臨時標識,用透明膠帶纏繞三圈。4.5.2.3 電纜兩端臨時封閉,防止雨水浸入電纜,浸濕標識。4.5.2.4 電纜敷設過程中,不得強制扭曲、彎曲。4.5.2.5 每根電纜敷設完成后,按順序排列在13、橋架內并按規定每隔一段距離綁扎固定一次。電纜的彎曲半徑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要求,直埋電纜應按規定埋設標志樁。4.5.2.6 沿橋架敷設的電纜,敷設完畢經檢查合格后立即蓋上橋架蓋板。4.5.3 高、低壓電力電纜頭,控制電纜頭制作安裝。4.5.3.1 測量接線位置,留有適量余量。4.5.3.2 剖開端部電纜,用搖表檢查絕緣電阻。4.5.3.3 套電纜頭套,絕緣帶綁扎,掛永久電纜標牌。4.5.3.4 固定電纜頭,切斷多余長度,小心剖開電纜芯線,清除芯線殘留物,壓接線端子。4.5.3.5 控制電纜校線,套端子號管,用打號機打號,排線、接線。4.5.3.6 測量電機及現場用電設備絕緣,電纜接線,恢復接線盒蓋14、。4.5.3.7 電纜鋼帶、屏蔽電纜的屏蔽層可靠接地。第五章 質量保證機構及保證措施5.1 質量目標提高施工技術管理水平是實現安全管理目標、質量管理目標和經濟管理目標的根本保證。本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要求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據可查,實現施工技術工作制度化、程序化、標準化。施工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和國家及行業工程建設合格的質量要求,確保一次試車成功,達到設計能力。5.2 質量保證機構建立以項目部質量保證工程師、專職檢驗員組成的三級質控體系,直接對口到專業施工班組,對各工序的質控點實行有效控制。質量保證工程師王明祥電氣技術員霍永譚專職質檢員陳邦慶電氣施工隊長竇廣杰電15、氣施工班組所有成員5.3 質量保證措施5.3.1 主要保證措施5.3.1.1 施工管理,準確、有效地控制進度、質量和成本,合理進行資源配置, 以實現工期、質量和成本目標。5.3.1.2 嚴格執行三級技術責任制,健全技術問題請示報告制度,真正做到凡事有人負責。5.3.1.3 認真編制施工組織專業設計。按基礎、安裝兩個專業組織編審,使其成為科學地組織施工,保證安全,提高工程質量,縮短工期,降低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指導性技術文件,使施工各環節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查。5.3.1.4 認真做好施工圖紙的專業會審,系統會審和綜合會審。以便充分領會設計意圖,熟悉設計內容,正確地按圖施工,確保工程質量,16、避免返工浪費,保證工程順利進行。5.3.1.5 嚴格執行技術交底制度。技術交底制度是施工工序的首要環節,各級技術負責人和生產負責人必須按職責堅決執行,未經技術交底不準施工,技術交底的同時必須同時進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5.3.1.6 嚴格設計變更管理制度。正確劃分小型設計變更,普通設計變更和重大設計變更的界限,嚴格按設計變更審批程序辦理審批手續。設計變更文件應完整、清楚,并妥善保管,沒有有效的設計變更文件不得修改施工。5.3.1.7 認真組織編審各分項、分部或單位工程的施工技術措施,有條件的項目應編制施工工藝卡片或手冊。5.3.1.8 嚴格施工管理,強化施工現場指揮調度系統。嚴格按施工控制網絡進17、度安排計劃,做到月計劃,周調度,日安排,令行禁止。5.3.1.9 加強施工技術檔案管理和利用。工程竣工移交前,有關施工技術檔案齊全、工整地移交檔案管理部門歸檔。5.3.2 材料管理措施5.3.2.1 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量按工程進度組織材料到場,減少庫管數量和庫管時間。5.3.2.2 根據工程進展情況及時調整到貨計劃,滿足施工需要。5.3.2.3 不宜露天存放的材料一律進庫保管,不能進庫的材料搭設防雨朋。5.3.2.4 材料類別分區掛牌存放,以便于進出庫管理。5.3.2.5 建立管理臺帳制度和入庫檢查制度。5.3.2.6 調有經驗的庫管人員到本工程管理材料。5.3.3 持續開展質量教育,提高全18、員質量意識和技能。質量工作,以人為本。質量問題歸根結底是人的問題,是由人的素質決定的,因此要提高工程質量,就必須從提高員工質量意識和技能入手抓起。項目工程部將堅持開展每周一次質量學習,每月一次質量例會的質量活動制度,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和方式持續深人地進行質量意識教育, 使“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員工賴以生存的依托 ”這一觀念深入到每一個職工的心中, 并使他們改變舊的傳統質量觀念,建立新的質量觀念。特別是對質量的認識,要從過去的“工程驗收合格 ”,提高到 “企業整體質量保證 ”上來。同時還將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開展 “小型、靈活、多樣 ”的崗位技術練兵活動,做到“練兵不過關,不準上崗”。5.319、.4 加強制度建設,加大管理力度。搞好質量管理,制度是保障。項目經理部除了嚴格執行公司和業主、監理之有效的各種制度外,還將根據本工程的實際需要,補充制定相應的“管理規定”、“實施細則 ”等,使之配套完善,更具操作性,用制度規范職工的行為,使“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據可查”落到實處。與此同時,我們將不折不扣地執行業主、監理制定的質量管理規定和制度,配合業主和監理共同搞好工程質量管理。搞好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落實責任制。項目經理部將在貫徹執行公司制定的質量責任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目標量化和分解,使部門、工地、施工班組和個人都規定有明確的各自責任,做到“千斤重擔人人挑, 人20、人肩上有指標”,加大考核力度是落實責任制的重要環節,將繼續堅持,工作目標考核與專 項考核相結合的考核辦法,嚴格執行質量獎懲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實行重獎重罰,充分發揮激勵和制約機制的作用5.4 質量保證體系5.4.1 確保質量體系有效運行,重點強化過程控制。確保質量體系有效運行,是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保證提高優質工程有力武器。在本工程施工中,項目經理部將始終不渝地堅決執行公司制定的質量手冊,質量體系程序文件的規定,確保質量體系有效運行,使施工全過程處干受控狀態,并向業主提供質量保證。作為全過程控制的重心,我們將按照過程控制程序的規定,重點強化對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并按照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承21、擔施工單位的質量責任和義務,并按照條例的有關規定,加強質量管理,確保施工質量。在強化過程控制中,加強質量監督是保證。在本工程施工中,我們將建立完善的三級質量控制網絡,實行公司內部三級驗收制,做到分級管理,各司其職,逐級負責,政令暢通,對質檢人員要求一改過去的事后把關的傳統作法, 實行跟班檢查、旁站監督,嚴格把關。5.4.2 優化施工方案,加強施工工藝。為了實現工程質量總目標,我們將對施工安裝過程實施優化管理。在本工 程中我們將規定工程的優化項目,提出明確的優化指示,并針對性地優化施工 技術措施(作業指導書、工藝卡) :第一要有高于部優、國優的質量標準;第二有優化的施工工藝,對此不僅要制定嚴格的22、工藝標準,還要針對安裝中存在問題包括質量通病,盡量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優質材料進行技術創新; 第三還要有優化的施工技術組織、管理。在施工過程中服從建設單位、監理的檢查驗收,并積極配合.隱蔽工程提前48 小時向建設單位、監理提出驗收申請。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及設計文件資料施工,若因施工及其它原因需要變更設計或對施工圖有異議時,應向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書面提出設計修改聯系單,收到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的設計修改通知單后方能施工。加強物資管理。加強對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質量檢測和監控。不得使用不合格品。對非我方供應的材料的缺陷必須按規定作出記錄,認真處理,并報建設單位、監理辦理簽證手續。嚴格執行原材料材質證書、原材料檢驗驗收和原材料抽樣試驗制度。項目經理部及各工地和班組定期組織質量學習活動,學習有關質量文件、資料、規范、標準、管理制度,并有針對性地對施工階段施工注意事項、總結以往施工中的經驗、教訓,作好學習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