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中水蓄水池土方開挖工程施工技術措施(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10318
2022-10-20
12頁
118.04KB
1、中水蓄水池土方開挖工程施工技術措施1工程概況1.1 工程概況 1.1.1 工程范圍本工程為 一期工程2萬立中水蓄水池土方開挖工程。該電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的布連鄉附近。1.1.2 工程特點1.1.2.1 基礎底標高為-6.80m,基坑開挖最深處標高為-7.9m,開挖完后進行釬探,釬探完后進行驗槽,合格后進行下步施工。如遇到不良地基時應全部清除,采用級配沙石回填至設計標高。0.00m相當于絕對標高1358.30m。1.2 工程量統計序號名稱型號和規格單位數量1土方m3250001.3 施工工期根據現場實際情況2011年03月1日開始開挖,計劃于2011年3月20日具備墊層施2、工條件。2 編制依據序號資料名稱編號1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2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第一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053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JGJ33-20094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DL/2009.1-20025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6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006版(電力工程部分)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8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9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范JGJ120-9910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11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3、T50330-200212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13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辦法QB 521-36-5014土石方開挖安全管理辦法QB 524-31-5015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國家電網工2003168號16蓄水池土建施工圖F01871S-S53083 作業前的條件和準備3.1 技術準備3.1.1 開工前編寫施工措施或施工交底,并報監理審批完。3.1.2 認真學習有關規范,熟悉圖紙內容,了解設計要求施工達到的技術指標,明確工藝流程。3.1.3 土方開挖前先根據施工現場業主提供坐標控制點進行測量放線,包括基線和水平基準點,并根據測量控制網對基礎用白灰放線,灰線、標4、高、軸線經復核檢查無誤后方可進行挖土施工。3.1.4 標高控制點引入開挖區,對打樁后現場標高進行測設,現場標高報業主及監理公司復核及審批;清理場地雜物,根據測量控制線挖土范圍控制線,根據測量控制點放控制軸線,作好龍門樁。3.1.5 進行施工隊伍的準備,編制各施工階段的勞動力計劃;對工人進行必要的技術、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樹立“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3.1.6 了解施工現場地下管線布置情況,作好土方開挖過程中的保護和支護工作。3.1.7 根據基礎開挖土方量較大和要求工期短特點,施工每日采用三班制,24小時連續不間斷作業,施工機械、人員提前到位,施工準備必須充分。3.1.8 推土機5、配合碾壓機修筑臨時運輸道路,并設置鏑燈、碘鎢燈用于夜間施工照明。3.2 作業人員序號作業人員工種數量資格要求資質1工程負責人 1人有組織協調能力,有現場管理經驗。具備2工程主管 1人要求熟悉土建的施工,有組織才能。具備3技術人員1人要求有土建結構施工經驗,熟悉施工技術及驗收規范。具備4安全員 1人熟悉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并經過安全員崗位培訓,持證上崗。具備5質檢員 1人要求有質檢工作經驗,經過培訓,有質檢員上崗證,持證上崗。具備6機械工5人熟悉機械性能及操作, 經過培訓,有上崗證。具備7汽車駕駛員12人熟悉機械性能經過培訓,有駕駛證,持證上崗。具備8測量工4人要求有測量的工作經驗,能熟練掌握6、測量儀器的使用,持證上崗。具備9電工2人熟悉各種電器的性能,電纜的布置,能夠及時解決電力問題具備10壯工10人年輕力壯的青年人員,能夠根據開挖進度平整具備3.3 作業工機具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自卸汽車斯太爾1491輛3土方運輸2裝載機ZL50C輛1土方裝運3灑水車解放1047輛1土方整平4挖土機EX300輛1挖掘土方5水準儀臺1測量標高6經緯儀臺1測量放線7全站儀臺1方格網8鋼尺臺1測量距離9壓路機臺1夯實10打夯機臺10夯實3.4 安全器具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安全警示牌片52安全警圍欄片3003安全帽頂404安全警戒線m4005腳手架m9003.5 材料準備3.5.1 做好物資供7、應和儲備工作,要準備一定數量的塑料布、被子、等冬季用品以備用。3.5.2 做好現場防凍、放雪、排水工作,防止基槽土上凍,合理組織施工,注意天氣預報,采取預防措施。4 作業程序和方法4.1施工方案開挖前測量人員根據業主提供的坐標控制點進行放線,本次開挖分為兩次開挖,一次開挖到凍土線上,二次開挖到位的方式進行。開挖采用反鏟挖掘機挖土、自卸汽車運土,輔以人工清土。開挖時測量人員要嚴密跟蹤監測。4.2 施工工藝流程4.2.1 開挖順序: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基礎開挖從中間向兩邊的開挖順序進行。4.2.2 施工流程:4.3 施工方法和要求4.3.1 開挖機械為1臺挖掘機3輛自卸汽車,棄土場設置1臺裝載機推8、土,保證汽車卸土。4.3.2 按照圖紙設計和現場實際情況,本次開挖采用兩次分層開挖的方式進行。開挖時挖至設計標高以上300mm時停止機械施工,采用人工挖至設計標高。開挖采用反鏟挖掘機挖土、自卸汽車運土,輔以人工清土,開挖時測量人員要跟蹤監測。4.3.3 由于場地土質為砂土,拉土自卸汽車無法行走,需在開挖時基坑內車道上鋪一層砂礫石,以方便車輛的進出運輸,砂礫厚度能夠滿足車輛行走即可。為減少費用,在能夠保證自卸車行走上路的情況下,開挖過程中把沙子和車道上的砂礫石分開裝車,以保證砂礫石可以多次利用。4.3.4 開挖最大深度為-7.9m,土質為砂土,較為疏松,邊坡坡度按1:1.5(高:寬)放坡,預留59、00mm工作面,開挖過程中嚴格觀察邊坡情況如遇到特殊情況進行支護處理. 4.3.5 土方開挖時期為早春,根據現場實際溫度較低平均在零下5攝氏度,為保證正常施工和開挖后的基槽質量,開挖過程中應及時用被子對已開挖完成區域進行覆蓋,防止基槽土受凍。4.3.6地基處理施工(1)施工準備設置控制鋪筑厚度的標志,如水平標準木樁或標高樁,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墻上、槽和溝的邊坡上彈出水平標高線或釘上水平標高木橛。鋪筑前,應組織有關單位共同驗槽,包括軸線尺寸、水平標高、地質情況,如有無孔洞、溝、井、墓穴等。應在未做地基前處理完畢并辦理隱檢手續。檢查基槽(坑)邊坡是否穩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2)工藝流程檢驗砂質量10、分層鋪筑砂石灑水振搗找平驗收(3)施工要點鋪設墊層前應驗槽,將基底表面浮土、淤泥、雜物清除干凈,兩側應設一定坡度,防止振搗時塌方。墊層底面標高不同時,土面應挖成階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淺的順序施工,搭接處應夯壓密實。分層鋪設時,接頭應作斜坡或階梯形搭接,每層錯開0.5m1.0m,并注意充分搗實。墊層鋪設時,嚴禁擾動墊層下臥層及側壁的軟弱土層,防止被踐踏或受浸泡,降低其強度。遇強降雪天氣對回填中的基坑進行覆蓋,并采取排水措施,避免回填中的基坑遭浸泡受凍。回填材料應分層鋪設,分層夯或壓實,基坑內預先安好5m5m網絡標樁,控制每層級配砂石墊層的鋪設厚度。當地下水位較高或在飽和的軟弱地基上鋪設墊層時11、,應加強基坑內及外側四周的排水工作,防止墊層泡水引起砂的流失,保持基坑邊坡穩定;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1000mm以下。在級配砂石振實碾壓前,應根據其干濕程度和氣候條件,合理安排施工.在壓路機碾壓之前,應先用推土機推平,低速行駛預壓45遍,使表面平實。碾壓時,應先用靜壓而后振動碾壓。碾壓時采用“薄填慢駛、多次”的方法,碾壓方向應從兩邊逐漸壓向中間,碾跡每次重疊寬度約為輪子寬度一半。振搗器移動時,每行應搭接三分之一,以防振動面積不搭接。邊角、邊緣壓實不到之處,應輔以人力夯或小型夯實機具夯實。在地形起伏之處,應做好接槎,修筑1:2階梯型邊坡,每臺階高50cm,寬100cm。12、分段填筑時,每層接縫處應成大于1:1.5的斜坡,碾跡重疊0.51.0m,上下層錯縫距離不應小于1.0m。碾壓完畢后及時取樣,取樣合格后進行上層回填。最后一層壓(振實)完成后,表面應拉線找平,并且要符合設計規定的標高。4.3.7 開挖完畢后,進行釬探,釬探完成后進行驗槽,合格后用細沙密實灌堵釬探孔。然后用級配砂石回填至基底標高,分層夯實,壓實系數0.95,級配砂石在回填之前應做現場試驗,以測定級配砂石的回填分層厚度和碾壓遍數等參數。4.3.8 強制性條文3.7.2 基坑邊界周圍地面應設排水溝,對坡頂、坡面、坡腳采取降排水措施。3.7.3 基坑周邊嚴禁超堆荷載。4.1.5對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13、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強夯地基、注漿地基、預壓地基,其竣工后的結果(地基強度或承載力)必須達到設計要求的標準。檢驗數量,每單位工程不應少于3點,1000m2 以上工程,每100m2 應至少有1點,3000m2 以上工程,每300m2 至少有1點。每一獨立基礎下至少應有1點,基槽每20延米應有1點。2.4邊坡、基坑支護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7.1.7 基坑(槽)、管溝土方工程驗收必須確保支護結構安全和周圍環境安全為前提。當設計有指標時,以設計要求為依據,如無設計指標時應按表7.1.7的規定執行基坑變形的監控值(cm) 表7.1.7基坑類別圍護結構墻頂位移圍護結構墻體最大位移地面最大沉降監控值監控值監控值一級基坑353二級基坑686三級基坑810105 保證工期的措施5.1 通過施工前的技術準備,編制質量工藝實施細則、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等,為施工做好技術保障,預防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做好處理方案。5.2 為按時完成計劃必須抓住目前最好的施工條件。首先管理人員需要精心組織安排,避免施工場地、施工任務、施工人員、施工機械等方面的沖突;其次各施工隊伍應嚴格遵守管理人員的施工計劃安排,確保各分項目、分階段任務的如期完成;最后是施工協調工作,各相關方面應協同配合,為了工程的順利完成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