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危舊房改住房項目塔吊交叉作業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10443
2022-10-20
12頁
69.54KB
1、廣西XX大學八坡1#3#危舊房改住房項目塔吊交叉作業施工方案廣西XX大學八坡1#3#危舊房改住房項目塔吊交叉作業施工方案審批表部門職責姓名(簽名)職務備注項目部編制校核復核部門職責姓名(簽名)審批意見備注分公司審核技術或項目管理科審批主任工程師目 錄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2三、塔吊參數及平面布置3四、防碰撞措施5、安裝防范措施5、為了防止塔吊在施工作業過程中發生碰撞,特制訂以下措施5、操作6、組織協調與管理措施.7、多塔運行控制措施8、安全交底9、應急救援9一、編制依據1、國家有關塔式起重機的國家有關法規、技術標準和規范、規程: (1)塔式起重機(GB/T50312008)(2)GB5022、782010起重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3)GB51442006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4)GB81962003機械設備防護安全要求(5)JGJ332012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6)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7)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8)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2、塔機的使用、安裝和拆卸說明書,整機、部件的裝配圖,電氣原理及接線圖等。3、已有的拆裝工藝及過去拆裝、使用作業中積累的技術資料等。4、公司有關管理制度、工程項目施工組織設計。二、工程概況:序號項目內容1工程名稱廣西XX大學八坡1#3#危舊房改住房項3、目2工程性質高層住宅樓3工程地址4建設單位5勘察單位6設計單位7監理單位8總承包單位9要求質量等級合格10合同工期867日歷天11開工日期2013年06月29日本工程地下室:1號、2號、3號樓負一層,地上:1號3號樓25層,建筑高度為75.3米,2號樓26層,建筑高度為78.3米。建筑結構類型為剪力墻結構,該施工現場地勢符合塔機的安裝、拆卸及進退場條件,該設備產權屬于廣西南寧隆凱械設備租賃有限責任公司。三、塔吊參數及平面布置:根據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安排本工程擬投入2臺塔吊,分別位于1號樓和3號樓處,由于1號樓段先行施工,其塔吊安裝在前,具體位置及參數詳見后附塔吊平面布置圖。四、防碰撞措施:、安裝4、防范措施:1、塔吊的拆裝必須由具備相應等級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來完成,且同一臺塔吊的組裝、頂升、拆除必須由同一單位完成,不允許委派無資質、無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單位進行施工。參與塔吊安裝、作業、頂升、拆除的作業人員都須持有特殊工種操作證,嚴禁無證人員作業。2、塔吊的位置及安裝時必須按下列規定布置及安裝:塔與塔之間的最小架設距離應保證處于低位的塔吊臂架端部與處于高位的塔身之間至少有兩米以上的距離,處于高位塔吊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鉤升至最高點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與低位塔吊中處于高位置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得少于2米,塔吊在頂升過程中嚴禁回轉起重臂,項目部先進行溝通交底工作。3#樓塔吊初安裝高度為45、4M,1#樓塔吊初安裝高度為40M;通過垂直距離的錯開,從而保證塔吊塔臂不在同一工作面上,防止兩塔在同一作業面上互相碰撞。5、在確定塔吊安裝位置時要求相鄰兩臺塔吊之間的距離大于塔吊的大臂長度,確保塔吊的大臂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碰到另外一臺塔吊的塔身。3#樓塔機、1#樓塔機塔吊中心之間距離為104米,可有效地防止塔臂與塔身的碰撞。、為了防止塔吊在施工作業過程中發生碰撞,特制訂以下措施:1、為了防止塔吊的吊繩或吊鉤與另外一臺塔吊的大臂發生碰撞,我項目部又采取以下措施:(1)、每臺塔吊每個臺班配備1名司機和1名指揮,每人均配備有對講機,隨時保持聯系。每臺塔吊的指揮人員1人在樓上,另1人在樓下,全程指揮著6、塔吊的工作,確保當有1臺塔吊在某范圍內工作時,另外1臺塔吊不能進入該范圍作業。(2)、每臺塔吊的司機和指揮人員使用對講機的頻道不得相同,避免兩臺塔吊之間指揮混淆。每臺塔吊的司機和指揮人員要清楚相鄰塔吊人員對講機的頻道,在必要時可通過改換頻道與對方塔吊人員進行溝通和聯系。(3)、每臺塔吊均在大臂頂端設置警示燈,以便夜間施工時指揮人員能看清楚塔吊大臂的位置。2、每臺塔吊的司機和指揮人員必須按時上下班,特別是指揮人員不得遲到或早退,避免出現無人指揮狀況。3、挑選熟練的塔吊司機和指揮人員,對責任心不夠強的司機或指揮人員堅決予以辭退。4、要求塔吊司機和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酒后上崗。5、每臺塔吊的司7、機和指揮人員均實行輪班制,避免因長時間工作而過度勞累造成操作不當。6、專項安裝技術交底根據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10.5的規定“兩臺起重機之間的最小架設距離應保證處于低位的起重機臂架端部與另一臺起重機的塔身之間至少有2米的距離;處于高位起重機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鉤升至最高點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與低位的起重機中處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得小于2米?!?、操作(1)當兩臺塔吊吊臂或吊物相互靠近時,司機要相互鳴笛示警, 以提醒對方注意。(2)夜間作業時,應該有足夠亮度的照明。(3)司機在操作時必須專心操作,作業中不得離開司機室,起 重機運轉時,司機不得離開操作位置。(4) 在調運材料時,小車回收到離8、司機室10米范圍內,否則嚴禁運轉。 (5)司機要嚴格遵守換班制度,不得疲勞作業,連續作業不許超過8小時 (6)司機室的玻璃應平整、清潔,不得影響司機的視線。 (7)在作業過程中,必須聽從指揮人員指揮,嚴禁無指揮操作, 更不允許不服從指揮信號,擅自操作。 (8)回轉作業速度要慢,不得快速回轉。 (9)風速超過12m/s時嚴禁作業。 (10)操作后,吊臂應轉到順風方向,并放松回轉制動器,并且將吊鉤起升到最高點,變幅小車開到起重臂的根部,吊鉤上嚴禁吊掛重物。、組織協調與管理措施(1)、組織領導:成立由項目經理部塔機管理負責人為首和各塔機管理負責人參加的塔機作業指揮中心,負責對施工現場各塔機之間關系的9、指揮與協調工作。各分區單位必須配備信號協調人員。由分公司組織現場各棟樓的負責人、塔吊司機、指揮、司索人員召開一次現場協調會議,落實各棟樓的施工進度的協調工作,并讓所有司機、指揮、司索人員認識該項目的實際情況,并在做好交底工作。(2)、塔機指揮中心負責指揮、協調施工現場的塔機使用、維修、頂升和運行工作。各塔吊管理負責人,負責本塔機的日常管理、故障排除、緊急搶修、日常維護、檢查評比等工作,負責向塔機指揮中心匯報情況,服從塔機指揮中心的整體部署、統一指揮和統一協調。(3)、塔機升降根據施工情況協商確定,意見一致后方可進行,且要求各塔的高度相互錯開。 (4)、加強對塔吊司機的管理:嚴把人員關,選派責任10、心強、有較長駕齡、技術較全面的司機擔任駕駛任務。要求進入施工現場的塔機司機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現場管理規定,做到嚴格自律、一絲不茍,禁止各行其是。(5)、加強對信號指揮人員的管理。各部塔機水平交叉、立體多層次的作業,塔機司機視野有限,有時需要信號傳遞。因此信號指揮人員至關重要,必須選派有實際工作經驗、責任心強、能夠照顧全面的信號指揮人員擔任現場的信號指揮工作。同時必須經勞動局統一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書后方可上崗指揮。(6)在日常施工作業時,合理安排施工流水短,以減少同一作業面范圍的吊運作業。(7)、塔吊司機和信號工必須持有效證件,塔吊司機要求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經驗,信號工要求有兩年以11、上的工作經驗。、多塔運行控制措施:(1)、低塔讓高塔。低塔在轉臂前應觀察高塔的運行情況后再運行。(2)、后塔讓先塔。在各塔機塔臂交叉區域運行時,后進入該區域的塔機要避讓進入該區域的塔機。(3)、動塔讓靜塔。在各塔機塔臂交叉區域作業時,在一塔機塔臂無回轉、小車無行走、吊鉤無運動,而另一塔吊塔臂有回轉或小車行走時,動塔機應避讓靜塔機。(4)、輕車讓重車。在各塔機同時運行時,無荷載塔機應避讓有荷載塔機。(5)、塔機在運行中,個條件同時存在時,必須按以上排序原則執行。(6)、各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十不吊”原則: A、被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 B、信號不清。 C、吊物下方有人。 D、吊物下方站12、人。 E、埋在地下物。 F、斜拉斜牽物。 G、散物捆綁不牢。 H、立式構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環。 I、零碎物無容器。 J、吊裝物重量不明。有起點不落點不準吊。、安全交底(1)、由項目安全員向塔機操作人員和指揮人員進行安全操作和安全指揮的安全技術交底,指明危險源,嚴禁違章操作,違章指揮。(2)、向操作人員和指揮人員交底,吊物嚴禁從架空線上方穿越,如必須穿越,吊物必須與架空線保持安全距離。、應急救援(1)、一旦發生安全事故,主管工長、部門經理和公司主管經理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并組織、指揮搶救,并在第一時間通知報告給上級主管部門。如果有人員傷亡立即通知120或直接送往附近的醫院進行搶救。如有必要時請求13、110或消防武警的援助。(2)、保護好事故現場,有序、組織臨時救護方案、有組織地指揮救護人員進行搶救,并保持一切通信、交通的暢通,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3)、搶救時應以人為本,先搶救人員,后搶救其他財物。(4)、如果有人員被壓、被困,應立即調動相關汽車吊、氧割工具等機械設備進場,及時解救被困人員。(5)、及時疏散周圍的人員,采取有效措施把有可能進一步發生危險的物品、構件設備等及時清理掉,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因暫時還不能清除的危險物,要采取加固或隔離的辦法使之不能再進一步發生危險。(6)、事故發生時,及時把機械設備的電源線拉閘斷電。(7)、進入事故現場進行施救的人員,必須做好必要的防護,選擇好線路,確定沒有危險后再進入,以避免搶救時發生不必要的損失。(8)、屬重大或特大事故的,必須立即通知當地特警聯動救護中心以求得最快援助。(9)、進行特殊作業的人員必須有相關專業作業突發事故救援知識和救援配備用品。(10)、特殊作業前要做好突發事故救援措施技術交底,并做好相關救援設備的組織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