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分離式隧道洞口臨建工程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10490
2022-10-20
12頁
586.54KB
1、目 錄一、 編制依據1二、 工程概況1三、 規劃范圍1四、 建設計劃及規劃說明21、 洞口場地選址及布設22、 場地規劃23、 駐地建設方案33.1. 施工準備33.2. 配電房建設33.3. 場地硬化33.4. 板房建設33.5. 噴射砼站建設43.6. 空壓機房建設63.7. 鋼筋半成品存放區63.8. 施工便道建設64、 洞口場地及設施65、 排水系統106、 供水設施10五、 洞口場地標識標牌10六、 附件11隧道洞口建設方案一、 編制依據(1)施工現場臨時建筑物技術規范 (JGJ/T188-2009);(2)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 (JGJ146-2004);(3)施工現場臨時用2、電安全技術規范 (JGJ146-2005);(4)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 (GB50140-2005);(5)交通部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技術指南;(6)省質監局關于平安工地施工標準化創建文件匯編;(7)xx施工現場品牌識別手冊;(8)xx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設計圖紙及文件; (9)本項目工程特點及地理環境。二、 工程概況xx隧道為分離式隧道,右線隧道長1550m,樁號YK00+000-YK00+000;左線隧道長1650m,樁號ZK00+000-ZK00+00。右幅隧道最大埋深約235m,左幅隧道最大埋深約246m。隧道測設線間距21m-24m,隧道為下坡隧道其縱坡2.6%。三、 規劃范圍本規劃范圍3、主要是洞口場地布設、洞口場地硬化、洞口門禁系統及電子安全監控系統等工程布置和功能設計。四、 建設計劃及規劃說明1、 洞口場地選址及布設選址遵循“因地制宜,節約土地,保護環境,安全可靠,規范有序,功能完備,布設合理,方便生活,滿足生產”的原則,采取自建的方式建設隧道施工設施。要求交通 便利,通信暢通,滿足信息化管理要求。避開泥石流、滑坡體、棄土場、取土場等危險區域,遠離坍方、落石、危巖等地段。由于我部xx隧道出口即屬于高填方地段,導致洞口駐地建設不易布置,經多方研究決定在隧道出口左側附近臨時征地用于洞口駐地建設,開挖石質邊坡采用植被砼進行綠化處理,逐級開挖逐級防護,保證開挖創面與自然環境一致。建4、設內容包括施工便道、生活區、辦公區、噴射砼拌合站、鋼筋加工房、空壓機房、炸藥臨時存放點等總建設約7000。2、 場地規劃及時間安排整體布設情況詳見附件:xx隧道出口駐地建設平面布置圖和洞口平面布置圖。3、 駐地建設方案3.1. 施工準備施工準備階段主要包括場地平整、修筑臨時便道、改溝改渠,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合理交叉施工。根據征地紅線,場地建設為半挖半填處,挖方約15000余方,用于外側便道和駐地低洼處填筑。挖方圍巖較完整且堅硬,需全部采用鉆爆施工,破碎后用于填筑、平整場地。3.2. 配電房建設根據現場調查情況,生產輔助區和生活區共用500KVA變壓器一臺,隧道口布置一臺630KVA變壓器供隧道5、施工使用。經電力部門同意許可簽訂協議后,方可就近接入變壓器,采用架空敷設。場內電線采用穿管暗埋方式,并滿足三相五線制。辦公區和生活區的用電線路符合安裝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并按施工規范進行敷設,杜絕任意拉線接電。配電室、變壓器設備均設安全防護屏障,高度為2.5m,并設禁止、警告標志。3.3. 場地硬化考慮到建設工期緊迫,故場地硬化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主要硬化板房搭設區域(生活區、辦公區、食堂)及澆筑噴射混凝土站儲料罐及拌合機基礎,第二階段待鋼筋房、集料倉等半開放式房屋建成后硬化噴射混凝土站、空壓機房、集料倉等場地,場地硬化時預留足夠的綠化空間。根據隧道臨建場地布置的一般要求,場地采用厚度為206、cm的C20砼進行硬化,硬化過程中遵循中間高、四周低的原則,排水坡度控制在 1.5%,屋檐走廊設置2橫坡,內設排水系統確保場地排水通暢防止雨水倒流。硬化結束后安排專人對場地進行養護,盡快提升砼強度。3.4. 板房建設第一階段場地硬化結束后即可安排板房建設,包括辦公區、生活區、食堂區域。生活區板房采用雙層式結構、食堂采用單層結構內部吊頂,C15 砼硬化,板房凈高不小于2.8m。雙層活動板房全部采用同一款式內部吊頂。若存在地勢高差分區,分界處設置擋土墻穩定邊坡。3.4.1. 辦公區辦公區共設辦公室5 間,面積100,場內管理人員10-12 人,滿足人均大于6的要求;現場會議室一間,面積50。辦公室7、辦公設備齊全、有關制度、圖表上墻,文件資料歸檔整齊,同時通信滿足施工信息收集、整理、傳送的要求。3.4.2. 生活區生活區共設40余間活動板房,建設約800,保證容納量約150人,內設三張雙層鋪擺放整齊且人均占地面積不小于4/人,宿舍內掛設治安、衛生、防火管理制度,嚴謹宿舍內私拉亂接。材料進場時注意重車不得直接碾壓硬化區域,由人工搬運或吊車吊運入場。3.4.3. 食堂及廁所 食堂及操作間為活動板房,按巔峰人數150人,人均面積0.7的用餐面積要求。食堂板房應用凈空高度為2.8m,水泥地面、不積水,鍋臺四周面案板隔墻采用防火材料,燃氣罐單獨設置在通風良好的存放間。食堂內配有相應的排風、防火、冷藏8、及防塵、蚊、蠅、鼠害等設施。食堂制定嚴格 的衛生管理制度,炊事員必須持健康證方能上崗。 男、女廁所及浴室分開設置,總面積為60 。人均面積60/150=0.4,滿足人均衛生間、浴室各0.2的要求。板房建設應由專業的施工隊伍進行施工作業,加強安全管理,保證施工質量。3.5. 噴射砼站建設本拌合站專門用于噴射混凝土施工的小型拌和站,采用一臺JS1000型強制間歇式攪拌機。拌和站主機采用彩鋼瓦鋼板封閉,攪拌機采用自動計量系統攪拌機,根據每天噴砼的需求量,擬配置1臺50型裝載機用于專門供應后臺上砂、石料。計量系統稱量偏差:中砂、碎石的誤差范圍為2%,粉煤灰、外加劑、水的誤差范圍為1%。配置2 個80t9、的散裝水泥罐,水泥罐由專業廠家定做。罐體之間采用1010 cm槽鋼連接成整體,并安裝避雷針、接地線。 攪拌機配備2 個集料斗,配料斗之間設0.5m高隔板,防止串料。配料斗頂上設置頂棚, 防止太陽直接照曬和雨淋,減少天氣對砂石料質量的影響。濕噴站配套的空氣壓縮機等設備,應按照國家標準執行。濕噴站由專業人員按照出廠說明書進行安裝,并進行調試,在各項技術性能指標全部符合規定,計量系統經過標定,并經驗收合格后,濕噴站方可投產使用儲料區采用彩鋼板將料倉進行封閉,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水侵蝕,減少天氣對砂石料質量的影響,便于砂石料的儲存和使用。儲料區分為合格和待檢共4個料倉,其中2個石子倉,2個砂子倉,滿足檢驗10、批次要求,料倉寬度均為5m、長8m,為避免混倉,料倉設30cm厚C20砼隔墻,墻高2.0m墻上設泄水孔,堆料高度應低于隔墻頂15cm,料倉地坪設置3%單向坡,便于排水。儲料倉口必須設置一道截水溝。儲料倉均采用輕型鋼結構搭設頂棚,柱高6.5m,拱頂高 8.5m,并且滿足受力、防風、防雨雪等要求。重載區為基礎處理壓實后用C20砼硬化20cm,場地硬化前應預埋各類供水管道和地埋電纜線,并預留水溝位置;其余部分場地均綠化。場地排水系統由地面漫流、暗溝匯集、沉淀凈化、水泵抽取排放一步組成。場地布置時根據各部相對標高嚴格進行控制,確保濕噴站硬化區域無積水。3.6. 空壓機房建設空壓機房建設在右線(YK3611、+422紅線內)變壓器旁布置為寬8m,長25m,高度為2.5m的彩鋼棚架結構,四周用彩鋼半封閉,封閉高度為2m。場地硬化與洞口場地硬化同步進行。頂部安裝避雷針,具有防水和防雷功能,空壓機站四周設置排水溝,水溝尺寸深寬0.3m深0.3m。3.7. 鋼筋半成品存放區 占地面積500,可和拌合站料棚建在一起統一規劃。棚起拱線高度為 7.5m,拱頂高 8.5m,并且滿足受力、防風、防雨雪等要求,四周用彩鋼半封閉。鋼筋棚內設1臺3t 的簡易式小型門吊,門架基礎采用30cm*30cm C30澆筑,管線布置滿足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要求。場內硬化用混凝土混凝土,硬化標準為20cm厚C20砼。場地硬化結束后按照規劃12、圖要求劃分并澆筑鋼筋存放臺座,完成水電布設。3.8. 施工便道建設進場便道在駐地建設基本結束后進行施工,便道起點接綏陽至團山公路,終點到隧道出口處,并連接駐地道路至噴射砼站,寬度為4.5m ,便道路基旁設置排水邊溝, 進出場便道全長范圍進行場地硬化,標準為:C20混凝土,厚度為20cm。4、 洞口場地及設施 洞口場地縱向距離 30m 范圍內全部硬化,采用 20cm 石渣墊層,20cm C20混凝土面層。 洞口設置值班房并由專人輪流24小時不間斷值班,專人負責進出洞等管理。值班房規格為3.6m *3.6m,材料采用彩鋼瓦活動板房。進出口實行全封閉式管理,設置寬 1.2m 的人員專用進出通道,同時13、設置車輛專用通道(包含電動門),進洞人員只能通過專用通道出入。人員進出洞采用智能識別門禁系統,洞口設置自動欄桿(智能道閘一體機),人員進洞信息在電子屏上顯示。 洞口位置設置隧道安全人員電子管理系統。人員電子管理系統主要由電子IC 卡感應器、LED 電子顯示屏、讀卡芯片、計算機系統組成,將進出洞人員數量、工種、 時間、洞內分部位置及洞內各工序施工情況等信息反映在電子屏幕上,計算機系統能進行人員信息存儲備查。電子顯示屏尺寸為2.5m*2m,采用不銹鋼支架架設。 隧道內設置視頻監控系統。監控系統攝像頭安裝在洞口及洞內區域,設置數 量滿足監控范圍要求。 洞口醒目位置設置安全鏡和班前安全講評臺,尺寸1.14、8m*0.8m安全監控系統車輛專用進出通道安全監控值班室人員進出通道電子信息顯示屏5、 排水系統 辦公生活區、噴射混凝土拌和站范圍內均設置 0.3m*0.5m排水溝;鋼筋場設施等范圍內均設置 0.3m*0.2m 排水溝,將各個功能區內的污水集中排放。 離隧道洞口20m處設置一個 10m*5m*5m(長寬深)沉淀池,拌和站附近設置三級沉淀池,將隧道施工設施等各個功能區及洞口污水集中排放到池內沉淀處理,達到環保標準方能排放。沉淀池周圍設置安全護欄并懸掛密目式安全網,樹立標識標牌。6、 供水設施 在洞口山坡上設置一座高位蓄水池,蓄水池遠離隧道,滿足洞內施工掌子面水壓力要求。生活用水采取當地村民取水口15、取水并在山坡上修建一座高位蓄水池。五、 洞口場地標識標牌 洞頂截水溝以外位置設置固定橫幅,包括隧道名稱、施工單位等內容,白底紅字,單個字體不小于1.2*1.5m。 在洞口醒目位置懸掛九牌一圖,一字排開,尺寸總長為 2500mm*20000mm, 標牌底距地面0.8m,上部設置防雨棚,材質為不銹鋼做成。主要內容見下表:序號標識標牌名稱備注1工程概況牌對隧道的工程量、主要構造、地址情況、施工方案、 工期計劃等做簡要介紹2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對項目組織機構和隧道隧道施工主要管理人員進行公示3質量保證牌質量控制措施等4安全生產牌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等5消防保衛牌消防、保衛管理制度6文明施工牌文明施工制度及措施等7風險告知牌告知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等8安全警示牌集中告知工點設置的安全警告、禁止、指令標牌圖片、 定義等9施工現場布置圖對施工現場的位置采用圖示表達,注明位置、面積、 功能等 在洞頂焊接鋼筋支架,掛“入洞必須戴安全帽、當心觸電、注意安全”等警 示標志。警示牌尺寸為8.0*1.0m。 在洞口場地醒目位置設置其他標牌,包括領導帶班制度牌、安全生產操作規 程牌、廉政監督牌、進出洞人員登記牌、施工進度牌、隧道施工工序圖、安全宣傳欄等 。六、 附件1、 xx隧道出口駐地建設平面布置圖2、 洞口平面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