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車站防水工程監理旁站方案(1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10863
2022-10-21
11頁
143.37KB
1、專業資料防水工程監理旁站方案西四站是北京地鐵四號線與北京地鐵規劃六號線的一個換乘站。車站位于西四東大街、西四南大街、西四北大街與阜成門內大街所形成的十字路口下,周圍為商業區,建筑物較多,且建成時間均較長,其中西四新華書店、元大都下水道等為市級文物保護建筑需重點保護。路口處現狀地面交通也十分繁忙,車流密度大,多條公交線路在此通過并設站。主體結構為三跨兩柱三層結構,上層為商業服務層,中層為站廳層,下層為站臺層。車站設有四個出入口,分別位于路口四角的道路紅線以內,設兩個風道,均垂直車站主體布置,風亭分別位于路口的西南角西城區活動教育實踐中心地塊內和西北角西城區財政局院內。專業資料一、防水混凝土施工車2、站主體結構頂板、邊墻、底板及頂縱梁、底縱梁均采用C30或 C40 防水鋼筋混凝土,抗滲等級S8。(1)原材料質量要求水泥宜選用標號不低于32.5 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的性能指標必須符合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 一 92)標準的規定;不得使用過期或受潮結塊的水泥,并不得將不同品種或標號的水泥混合使用。如因存儲不當引起質量有明顯降低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時,要在使用前對其質量進行復驗,并按復驗結果使用;水泥進場必須有質量證明文件,并應對其品種、標號、包裝或散裝倉號、環保人才網出廠日期等檢查驗收。防水混凝土使用的砂、石技術指標,除應符合現行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23、 一 92)和普通混凝上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3 一 92)標準的規定外,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塊含量不大于1%;石子最大粒徑不宜大于 20mm,含泥量不大于1%,泥塊含量不大于05,所含泥上不呈塊狀或包裹石子表面,吸水率不應大于1.5;不宜使用砂巖骨料。拌制混凝土使用的水,要采用無侵蝕性的潔凈水。PH 值小于4 的酸性水和 PH 值大于 9 的堿性水、硫酸鹽含量按(SO42-計)超過水重量 1的水均不得使用。專業資料防水混凝土可根據工程需要摻入適量外加劑,以改善混凝土的內部組織結構,提高抗滲性。所用外加劑應具有出廠質量證明文件和產品技術資料,其摻量應經試驗確定。在4、不影響強度和抗滲性的前提下,防水混凝上可摻入一定數量的一級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和水泥水化熱,減少坍落度損失和混凝上內、外部溫差,造價人才網最大限度地避免裂縫的出現。粉煤灰摻量不大于水泥重量的20%。(2)防水混凝土配合比防水混凝上的配合比,要根據工程要求、選材要求、結構條件和施工方法,通過試驗確定。其抗滲等級應比設計要求提高0.2MPa。配合比的各項技術指標要符合下列規定:每 m3 混凝上的水泥用量不應低于 320Kg,當摻活性粉細料時,不應低于 280Kg。砂率宜為 3540,灰砂比應為 1:21:2.5;水灰比宜小于 0.55,并不得大于 0.6;普通防水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當5、摻外加劑或采用泵送混凝土時坍落度為100210mm;加氣劑防水混凝上含氣量應控制在 35范圍內。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須進行檢驗和試驗,各種原材料必須符合規定標準,如有變化應及時調整混凝上的配合比。防水混凝土配料必須按實配合比準確稱量,計量允許偏差為:水泥、水、外加劑、監理工程師論壇粉細料為1,砂、石為 2。(3)防水混凝土澆筑防水混凝上采用機械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2min。摻外加劑時,應根據外加劑的技術要求確定攪拌時間。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專業資料要防止產生離析現象、坍落度和含氣量的損失,同時要防止漏漿。如發生顯著泌水離析現象,要加入適量的原水灰比的水泥漿復拌均勻。混凝土要分層澆筑,分層振搗,6、每層厚度不宜超過500mm,相鄰兩層澆筑時間間隔不超過2h,確保上、下層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結合好,不形成施工縫。澆筑混凝上的自落高度不得超過2.0m,否則要使用串筒、溜槽或滑管等工具進行澆筑。防水混凝土必須采用機械振搗密實,振搗時間宜為1030s,以混凝土開始出漿和不冒氣泡為準,并應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防水混凝土要連續澆筑;要不留或少留施工縫,因施工需要留設施工縫,必須征得設計同意,并得到監理的認可。在施工縫上澆筑混凝土前,無論采用何種形式的施工縫,為使接縫嚴密,對縫表面要進行鑿毛處理,清除浮粒。繼續澆筑混凝土前,用水沖洗干凈并保持濕潤,再鋪上一層2025mm 厚與結構混凝土同標號的水泥砂漿,7、施工縫處的混凝土要充分振搗。防水混凝土結構內部設置的各種鋼筋或綁扎鐵絲,不得接觸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須穿過混凝上結構時,止水措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若設計無規定時,應得到監理的同意。防水混凝土結構內的預埋鐵件、穿墻管道、密集群管、鋼筋稠密處,以及結構的后澆部位,均為可能導致滲漏水的薄弱之處,要采取切實有效節點處理措施,仔細施工,確保混凝土的澆注質量。防水混凝土結構變形縫的止水構造形式、位置、尺寸、以及止水使用的材料、變形縫填料的物理力學性能要符合設計要求。應加強變形縫處混凝上的澆筑和振搗,保證混凝上的密實,確保防水質量。專業資料泵送防水混凝土時,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項技術指標可作適當調整,混8、凝土坍落度應控制在150mm 200mm范圍內。混凝上的供應必須保證輸送混凝土的泵能連續工作,泵送前應先用適量的與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潤滑輸送管內壁;預計泵送間歇時間超過 45min或當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時,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它方法沖洗管內留存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終凝后要立即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 天,在養護期間應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濕潤。(4)防水混凝土配合防水層施工地下結構防水工程施工,必須在其上道工序自檢合格,并經監理檢驗認可后方可進行。在地下結構防水工程施工過程中,根據施工進度,對每一個工序進行質量檢查,并做好記錄,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隱蔽工程經監理檢驗認可后9、,方可繼續施工。防水混凝土和附加防水層施工時,地下水位降至基底墊層混凝土底標高以下不少于 500mm,降水作業持續至基坑回填完畢。嚴禁帶水、帶泥進行防水工程施工。地下結構防水工程施工完成后,嚴禁在其上鑿眼打洞,不得已需鑿眼打洞時必須采取穩妥可靠的防水措施,并會同設計、監理確定后實施。(5)防水混凝土施工具體防滲漏要點施工縫處的混凝土要充分振搗,嚴格控制澆注質量。結構中的鋼筋或綁扎絲不得接觸模板。側墻施工縫在下一次混凝土澆筑前一定要清理干凈,鑿除表面的浮漿和松動的石子,刷除鋼筋表面的水泥漿,并提前灑水濕潤24 小時。專業資料防水混凝土泵管鋪設遵循“路線短、彎道少、接頭嚴密”的原則。采取分層澆筑,10、分層振搗,每層厚度不超過 500 毫米,相臨兩層澆筑時間間隔不超過2 小時,確保上、下層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結合好,不形成施工縫。防水混凝土終凝后立即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 天,在養護期間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濕潤。4.7 施工縫和變形縫的留置西四車站結構按設計縱向在23 軸以南 2.2m 設置變形縫一道。車站主體與出入口、風道、換乘通道的連接處各設置變形縫一道。結構每層樓板(底板)頂面以上0.2m 設水平施工縫一道。各施工段之間設置豎向施工縫。施工縫及變形縫施工方法詳見4.9 專業資料二、變形縫防水施工西四車站結構按設計縱向在23 軸以南 2.2m 位置設置變形縫一道,豎向由施工層次決定在每層樓11、板(底板)面上0.2m 設水平施工縫;車站主體與出入口、風道、換乘通道的連接處設變形縫;車站北側主體明挖段和和暗挖通道的連接處設置變形縫;在暗挖通道和環線地鐵預留的換乘節點及區間的連接處設置變形縫。變形縫部位的柔性防水層要求連續鋪設,在變形縫結構迎水面設置背貼式止水帶,止水帶的一面與附加柔性防水卷材粘貼或焊接,另一面突出齒條與混凝土咬合密實止水。在變形縫部位結構斷面中部設置中埋式膨脹橡膠止水帶;變形縫內側(結構背水面)采用雙組分聚硫橡膠密封膏嵌縫,與基面粘結密實止水。密封膏要求沿變形縫環向封閉,不得出現斷點。在縫的背水面的混凝土表面預留凹槽,頂板、底板、側墻變形縫防水構造詳見圖五、圖六。a.變12、形縫施工技術措施 變 形 縫結構施工前,先排 干 積 水 和 截斷 外 部 流 入 施工 面 處 的 地 表水在變形縫內側主筋上焊接12 的方框的鋼筋夾,用以防止止水帶在施工時變形、扭曲而失效,同時也可保證止水帶位置的準確性。圖五車站結構底板變形縫防水構造圖專業資料變形縫在混凝土灌注時,底板及側墻在背水面,頂板在迎水面留設止水配件位置。待混 凝土 養護 完成后,將變 形縫 兩側160mm范圍內混凝土面清刷干凈,并清理干凈 70mm變形縫內 的垃 圾,掏出100mm深變形縫內填塞的聚苯板。用膨脹螺栓固定鋁合金框架,并依次安裝中軸桿、抗震彈簧、鋁合金中心板等配件。完成后在縫內填嵌縫膠及襯墊物,最后13、用水泥砂漿填平凹槽。b.中埋式膨脹橡膠止水帶安裝利用中埋式膨脹橡膠止水帶兩邊的安裝孔,用鐵絲將橡膠止水帶與鋼筋骨架捆扎定位。橡膠止水帶的定位應確保準確。模板要嚴格按施工操作規程要求,進行施工,安裝在膨脹橡膠止水帶的中間橡膠型環上下二面間平面上的模板要牢固,謹防混凝土澆灌振搗時模板移位。安裝好的膨脹橡膠止水帶在施工時,一定要保護和支撐好未澆搗混凝土部分的橡膠止水帶,在澆搗止水帶附近混凝土時要精心振搗,尤其在水平部分,止水帶下緣的混凝土更要精心,使混凝土中的氣泡從橡膠止水帶翼下跑出來。當混凝土搗面超過止水帶平面后,可圖六 車站結構側墻變形縫構造圖專業資料使止水帶呈水平狀態。定位水平段止水帶兩翼還可14、用6 短鋼筋與安裝孔綁牢,施工時用人工將止水帶側翼上翹達到排除汽泡目的。橡膠止水帶兩側邊在安裝時,橡膠止水帶在轉角處要按R 的半徑要求轉彎,并保持兩邊平整,使兩邊與混凝土有效的結合,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專業資料三、施工縫防水施工本工程按施工組織安排,主體結構水平施工分五個層次逐層施工到頂。根據施工慣例,在各層板板面上 200mm留設水平施工縫。所有的垂直施工縫均采用 遇 水 膨 脹 止 水條,從底板、側墻、頂板混凝土中間埋設一圈,構成一個封閉防水體系。車站水平施工縫也采用埋設遇水膨脹止水條。詳見圖七。a.主體結構水平施工縫主體結構水平施工縫主要在側墻施工時自然形成,施工縫及遇水膨脹止水條施工時15、應按以下要點控制:結構板施工縫模板拆除后,人工將施工縫處混凝土鑿毛修整,并鏟除鋼筋上混凝土積渣,但不得將止水條粘貼處的槽口鑿毛。止水條使用前先檢查核實保質期,并在表面及切斷口處涂刷廠方提供的緩膨脹劑,風干后待用。安排好相應段的結構混凝土灌注時間,止水條安裝 8 小時前停止施工縫處混凝土的養護,并采取措施防止水進入粘貼止水條的槽兩層SBS 瀝青卷材圖七車站頂板、底板施工縫模板支模圖專業資料口。板、墻施工縫止水條于相應部位混凝土灌注前4 小時安裝。止水條安裝時,要用高壓風吹干凈貼面,用氯丁膠或濕固性環氧樹脂均勻地涂刷在槽口基面上,風干后立刻粘貼止水條,并根據粘貼情況用水泥鋼釘或膨脹螺栓輔助固定止水條。施工縫處混凝土灌注時,要加強振搗施工縫處的混凝土,但不得直接振搗止水條。b.車站主體結構垂直施工縫車站主體結構側墻垂直施工縫,采用在施工縫安設遇水膨脹止水條。遇水膨脹止水條施工時控制要點同主體結構水平施工縫中施工要點。